中班科学教案:糖不见了
最新中班科学糖不见了教案(实用8篇)
最新中班科学糖不见了教案(实用8篇)1、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感知溶解现象2、愿意参加科学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同伴。
3、通过玩玩、讲讲发展幼儿的思维,激发求知欲。
1、每个幼儿一个杯子,一根搅拌器。
2、白糖、盐、奶粉、果珍、味精、肥皂片、水果(苹果片、橘子瓣等)大豆、红豆、绿豆、小石子,沙子等。
1)观察教师实验:教师拿出一杯清水,一些白糖,让幼儿观察白糖放进水里怎么样了?(看不见了、溶化了)2)教师又拿出一杯清水,一些小石子,让幼儿观察小石子放进水里怎么样了?(还能看见、不溶化)问:请小朋友想一想,你平时见到的什么东西放进水里也能溶化?(盐、果珍、奶粉等)教师小结:有的东西放进水里能溶化,变得看不见了,而有的东西放进水里不能溶化。
1)介绍活动材料,让幼儿知道实验材料的名称。
盐、奶粉、果珍、味精、肥皂片、水果片、红豆、绿豆、大豆、小石子、沙子等。
2)让每个幼儿试一试,选择一种材料放进水里,观察结果如何。
请个别幼儿说一说你把什么东西放在水里了?怎么样了?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教师继续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物质溶解于水的现象,鼓励幼儿多做小实验,通过实验掌握更多的知识。
中班科学糖不见了教案篇五活动目标:1、学习一一对应地将图形放入不同形状的图中。
2、感知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活动准备:1、小兔手偶或玩具数个、粘图形用的板子人手一份。
2、“魔术箱”每桌一个,内装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不同的几何图形,这些图形可以粘贴在板子上,图形的数量要足够本桌幼儿每人拼摆出一座房子。
3、纸制小路,上面镂刻着不同大小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及与纸制小路上镂刻的图形相应的几何图形。
活动过程:1、从故事引入。
教师说:“我刚刚接到一个求救电话。
昨天,森林里刮起了大风,小兔白白、灰灰、黄黄的房子被刮倒了,需要我们的帮助。
谁愿意帮小兔子们盖新房子呀?”边讲边出示小兔手偶或玩具。
2、当幼儿自告奋勇要为小兔盖房子时,教师说:“这里有'魔术箱',盖房子用的材料就在里面,小朋友可以从'魔术箱'里变出材料来。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糖不见了》教案
摆放实验用具,确保每个孩子都有足够的 空间进行操作。
观察区域
展示板
设置一个专门的观察区域,让孩子们能够 清楚地观察到实验过程中的变化。可以摆 放一些椅子或垫子,让孩子们坐着观察。
用于展示实验记录表和孩子们的实验成果 ,以便大家分享和交流。
03
活动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
引起趣
老师拿出一杯清水和一些糖,问孩子 们“糖放到水里会怎样?”让孩子们 自由发言,引起他们的探究兴趣。
幼儿在家中的表现
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是否有延续对溶解现象的探索和兴趣,以及家长对幼儿在科学知识方面 的引导和帮助情况。
THANKS
感谢观看
能力。
04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解法
讲解糖的定义和性质
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幼儿们介绍糖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如糖是一种甜味物 质,可以溶解在水中等。
阐述实验原理
详细解释本次实验的原理,即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帮助幼儿们理解实验现象 。
演示法
教师演示
教师首先进行实验操作演示,展示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以便幼儿们清晰地观察 到实验现象。
科学探究兴趣的培养
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通 过科学活动可以引导他们探究事物的 本质和变化。
活动目标
探究糖溶解的过程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了解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和原理。
培养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激发科学探究兴趣
通过有趣的实验现象,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糖不见了》 教案
目 录
• 活动背景与目标 • 活动准备 • 活动过程设计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幼儿参与与互动 • 活动评价与反馈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糖不见了》精品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糖不见了》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活动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质变化》,详细内容围绕“糖不见了”这一主题,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探索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了解溶解现象,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糖在水中溶解的现象,知道溶解是物质的一种变化。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及原因。
重点:观察糖在水中溶解的现象,理解溶解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糖、水、杯子、勺子、搅拌棒、实验桌、计时器等。
学具:每组一套糖、水、杯子、勺子、搅拌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杯糖水,邀请幼儿品尝,引发幼儿兴趣,讨论糖水是如何制成的。
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演示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讲解溶解的概念,让幼儿了解糖是如何“不见”的。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记录观察结果。
4. 讨论与分享(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其他物质是否也能溶解在水中,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糖不见了2. 内容:a. 溶解的概念b. 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c. 溶解的原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溶解现象,记录下来,与家长分享。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实验中的观察、思考和表达,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其他物质的溶解实验,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溶解现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3.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糖在水中溶解的现象,理解溶解的概念。
2. 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中班科学糖不见了教案
06
课程总结与回顾
关键知识点总结
糖的性质和种类
学生了解了糖的基本性质,如甜 味、溶解性等,并学习了不同种
类的糖,如葡萄糖、果糖等。
溶解现象
学生观察了糖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理解了溶解现象的本质是分子或
离子均匀分散到溶剂中。
实验技能
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如称量、搅拌、观察记录等。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不同温度的水
准备热水、温水和冷水,分别在其 中放入相同量的糖,让孩子们观察 并比较糖在不同温度水中的溶解速 度。
讲解原理
向孩子们解释温度对分子运动速度 的影响,以及为什么高温会加速糖 的溶解。
不同类型糖果的溶解特性
准备不同类型的糖果
如硬糖、软糖、棉花糖等,让孩子们 观察它们的外观和质地。
糖果溶解实验
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目标
01
知识目标
了解溶解现象,知道糖在水中可 以溶解。
02
能力目标
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现象, 发展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03
情感目标
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 养探索精神。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砂糖、水、透明玻璃杯、搅拌 棒、实验记录表等。
02
多媒体资源
01
教具
投影仪、电脑、实验演示视频等。
洗衣粉溶解于水
洗衣粉在水中逐渐溶解, 释放出清洁成分,帮助去 除衣物上的污渍。
咖啡溶解于热水
咖啡粉在热水中溶解,形 成浓郁的咖啡液,供人们 享用。
溶解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化工生产
在化工生产中,许多原料 和产品都需要通过溶解于 特定的溶剂中,才能进行 反应或加工。
金属冶炼
在金属冶炼过程中,矿石 中的金属氧化物需要溶解 于酸或碱溶液中,才能提 取出金属。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糖不见了教学设计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糖不见了教学设计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发现糖不见了的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兴趣。
3. 引导幼儿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糖、水、杯子、搅拌棒、观察盘、毛巾等。
2.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的教室,适当的光线和温度。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的活动内容,引发幼儿的兴趣。
2. 演示实验:教师向幼儿演示糖不见了的实验过程,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3. 操作实验:教师引导幼儿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4. 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幼儿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引导幼儿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5.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强调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思考。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实验操作和讨论。
2. 环境创设:教师在教室内布置相关的科学实验角,提供丰富的物质材料,让幼儿自主探索。
3. 区域活动: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设置相关的科学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实验结果。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搜集幼儿在讨论交流中的发言,评价他们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家长反馈:了解家长对活动的看法和建议,以改进今后的教学活动。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验,观察和体验糖不见了的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难点:引导幼儿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七、教学方法1. 演示法:教师通过演示实验,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2. 操作法:教师引导幼儿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3. 讨论法:教师引导幼儿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引导幼儿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八、教学内容1. 糖不见了实验:让幼儿通过实验,观察糖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2023年糖不见了中班科学教案及反思
2023年糖不见了中班科学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2023年糖不见了”。
通过让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了解溶解现象,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观察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溶解现象,知道糖可以溶解在水里。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溶解现象,知道糖可以溶解在水里。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糖、水、杯子、勺子、搅拌棒、实验记录表等。
2. 学具:每组一份糖、水、杯子、勺子、搅拌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颗糖,请幼儿观察并描述糖的特征。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糖可以溶解在水里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演示将糖放入水中,并请幼儿观察糖在水中的变化。
讲解溶解现象,让幼儿知道糖可以溶解在水里。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亲自操作,观察糖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引导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填写实验记录表。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哪些东西可以溶解在水里?”六、板书设计1. 主题:2023年糖不见了2. 内容:糖的特征溶解现象实验记录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哪些物品可以溶解在水里,记录下来并与家人分享。
2. 答案:示例:盐、糖、咖啡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了溶解现象,提高了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观察力。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实验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其他常见的溶解现象,如洗发水、沐浴露等在水中溶解的过程。
同时,引导幼儿关注环保,学会珍惜水资源。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验操作过程中幼儿的参与度与观察力培养。
2024版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糖去哪了》教案(通用)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糖去哪了》教案(通用)目录•活动背景与目标•活动内容与步骤•活动材料与环境•活动过程与指导•活动评价与反思01活动背景与目标幼儿对糖的喜爱和好奇心糖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幼儿普遍对糖有很大的喜爱和好奇心,因此选择“糖”作为科学活动的主题。
科学教育的重要性科学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01020304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态度目标让幼儿了解糖的基本特性,如溶解性、甜度等。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鼓励幼儿主动探索和发现。
培养幼儿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幼儿热爱科学的情感。
02活动内容与步骤加入适量白砂糖,让幼儿观察糖在水中的变化。
用搅拌棒搅拌,帮助幼儿理解搅拌可以加速糖的溶解。
让幼儿观察和描述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和现象。
准备材料:透明玻璃杯、白砂糖、水、搅拌棒。
操作步骤在玻璃杯中倒入一定量的水。
010402050306观察糖的溶解过程探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准备材料:透明玻璃杯、食盐、砂糖、面粉、食用油、水、搅拌棒。
在四个玻璃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
用搅拌棒搅拌,让幼儿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操作步骤分别向四个玻璃杯中加入食盐、砂糖、面粉和食用油。
引导幼儿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并简单解释原因。
讨论环节示范环节实践环节了解溶解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组织幼儿讨论生活中常见的溶解现象,如冲泡饮料、洗涤衣物等。
通过示范冲泡饮料的过程,让幼儿了解溶解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鼓励幼儿在家中尝试冲泡饮料或洗涤衣物,加深对溶解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03活动材料与环境活动材料白糖、红糖、冰糖、水果糖等各种不同类型的糖透明玻璃杯或塑料杯温水搅拌棒适宜幼儿身高的椅子和桌子易于清洁的操作台面和地板宽敞明亮的教室或实验室安全、方便的电源插座和水源确保活动环境的安全和卫生,避免幼儿接触到危险物品和细菌。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糖怎么不见了》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糖怎么不见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糖怎么不见了”。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糖在水中的溶解过程,探索糖消失的秘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糖在水中的溶解现象,知道溶解是固体变成液体的过程。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交流的科学素养,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品质,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糖溶解的过程。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描述、交流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糖、水、杯子、搅拌棒、实验记录表、画笔。
学具:每组一套糖、水、杯子、搅拌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杯糖水,邀请幼儿品尝,讨论糖水的味道。
提问:“糖是怎么跑到水里去的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看看糖是怎么不见的。
”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演示将糖放入水中,用搅拌棒搅拌,观察糖逐渐消失的过程。
解释糖溶解的概念,引导幼儿观察溶解过程中的变化。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糖溶解的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各组分享实验结果,讨论糖溶解的现象。
六、板书设计1. 糖怎么不见了?2. 实验步骤:放糖、搅拌、观察、记录。
3. 糖溶解的概念。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中常见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盐、糖、咖啡等固体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幼儿观察糖溶解的过程,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幼儿对糖溶解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讲解。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尝试将不同颜色的糖溶解在水中,观察颜色变化,探索更多关于溶解的奥秘。
同时,鼓励幼儿在家中尝试其他物质的溶解实验,观察并记录结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糖溶解的过程。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糖怎么不见了含反思(合集14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糖怎么不见了含反思〔合集14篇〕篇1: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糖怎么不见了含反思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糖怎么不见了含反思活动目的:1.理解溶解的现象,学会观察比拟易溶解和不易溶解的物体。
2.学会使用符号做观察记录,对溶解现象有好奇心,产生浓重的观察兴趣。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才能。
活动准备:饮料、杯子、勺子、温水、米、沙子、盐、糖、果汁粉、笔、装水的盆、抹布记录单。
活动过程:〔一〕游戏引入,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饮料,请小朋友们和喝一喝,再告诉你的好朋友,你喝到的饮料是什么味道的。
〔幼儿讨论〕2.师:如今请小朋友说说你喝到的饮料是什么味道的?〔甜的`〕为什么?〔个别幼儿答复〕3.师:小朋友说饮料是甜,因为里面放了糖。
那你们有没有看到糖呢?糖到哪里去了呢?〔个别幼儿答复〕4.师:哦,小朋友们没看见糖,糖消失不见了。
〔二〕示范操作,展示溶解现象。
1.探究糖的溶解。
〔1〕师:饮料中的糖到底去哪里了呢?接下来我们。
老师舀一勺糖放入水中,看,糖到哪里去了?〔幼儿答复〕〔2〕师:哦,糖在水里,接下来老师用勺子来搅拌一下,小朋友看到糖到哪里去了呢?〔幼儿答复〕〔3〕师:哦,糖它躲到水里了,这种现象叫“溶解”。
2.探究盐的溶解。
〔1〕师:老师这还有盐,你们谁愿意上来试一试,看看盐会不会躲到水里?〔个别幼儿上来操作,指导幼儿通过搅拌让盐溶解。
〕〔2〕师:小朋友们发现盐也不见了,原来呀,糖和盐通过搅拌溶解到水里了。
〔三〕组织幼儿进展探究实验,比拟易溶解和不易溶解的物体。
1.介绍材料,提出操作要求。
〔1〕师:等一下小朋友要进展分组实验,老师给每一组的小朋友准备了杯子、勺子、温水、米、珠子、盐、糖、记录单、笔、装水的盆、抹布,记录单上的图片是老师准备的物品。
等一下请小朋友们分别将珠子、米、盐、糖放到杯子里,并搅一搅,看看哪些东西会像糖一样溶解,哪些东西不会溶解,并在能溶解的物品后面“√”不会溶解的“X”。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糖不见了》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糖不见了》教案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和探索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糖、水、杯子、搅拌棒、勺子、观察记录表。
2. 教学环境:安静、整洁的教室,光线充足。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桌上的材料,引导幼儿说出糖、水、杯子等物品的名称。
2. 探索过程:a) 请幼儿将糖放入杯子中,观察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
b) 引导幼儿用搅拌棒搅拌杯子中的糖水,观察糖水颜色的变化。
c) 请幼儿用勺子品尝糖水,感受糖水的甜味。
四、活动延伸1. 邀请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2. 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其他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3. 开展科学小实验,如探究不同温度下糖的溶解速度,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2.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3. 搜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分析幼儿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程度。
4. 听取幼儿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活动步骤1. 准备活动:教师向幼儿介绍实验材料和步骤,引导幼儿观察糖、水、杯子等物品。
2. 实验操作:a) 每个幼儿分到一份糖、一杯水和一个杯子,按照教师指导进行实验。
b) 幼儿将糖放入杯子中,观察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
c) 幼儿用搅拌棒搅拌杯子中的糖水,观察糖水颜色的变化。
d) 幼儿用勺子品尝糖水,感受糖水的甜味。
3. 分享交流: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和感受,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
七、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实验材料的安全性,避免幼儿误食或受伤。
2. 注意观察幼儿的实验操作,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 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八、活动反思与建议1. 教师在活动中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根据幼儿的能力和兴趣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中班科学教案《糖怎么不见了》附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糖怎么不见了》附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实验观察,了解糖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实验过程和结果,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观察并理解糖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实验过程和结果。
三、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糖、水、透明杯子、搅拌棒、滤纸。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1.导入a.教师出示一颗糖,引导幼儿观察糖的颜色、形状和味道。
b.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糖放在水里会发生什么变化吗?”2.实验观察a.教师将糖放入水中,引导幼儿观察糖的变化。
b.教师用搅拌棒搅拌水,让幼儿观察糖逐渐消失的现象。
c.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实验过程和结果。
3.分组实验a.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准备糖、水、透明杯子和搅拌棒。
b.教师示范实验步骤,引导幼儿按照步骤进行实验。
c.幼儿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实验记录a.教师引导幼儿用画图或符号的方式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b.教师帮助幼儿整理实验记录,展示在黑板上。
b.教师组织幼儿分享实验过程中的感受和发现。
c.教师针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改进实验方法。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验观察,让幼儿直观地了解了糖在水中的溶解现象,达到了教学目标。
2.在实验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所提高。
3.在分组实验环节,部分幼儿表现出较高的合作意识,但也有部分幼儿在合作方面有待提高。
4.实验记录环节,教师应引导幼儿用更准确的符号和语言进行记录,以便更好地呈现实验过程和结果。
6.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鼓励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7.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关注幼儿的参与度,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8.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中班科学糖不见了教案
中班科学糖不见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探索》教材第四单元“生活中的科学”,具体内容为“糖不见了”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观察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探索糖消失的原因,了解溶解现象的基本概念。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糖在水中溶解的现象,知道溶解的基本概念。
2.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糖溶解的原因和溶解现象的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观察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糖、水、杯子、勺子、搅拌棒、实验记录表、多媒体课件。
学具:每组一份糖、水、杯子、勺子、搅拌棒、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个装有糖和水的杯子,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糖是怎么不见的吗?”引导幼儿观察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激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糖溶解的过程,讲解糖溶解的原因。
结合实际操作,让幼儿动手实验,观察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
3. 随堂练习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针对幼儿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讲解,巩固知识点。
5. 课后延伸教师布置作业,引导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糖溶解实验实验材料:糖、水、杯子、勺子、搅拌棒实验步骤:将糖放入水中,搅拌至糖溶解2. 糖溶解的原因:分子间相互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溶解现象,记录下来并简单描述原因。
2. 答案示例:盐溶解在水中,因为盐分子与水分子发生相互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对糖溶解的现象有了直观的认识,但对溶解原因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幼儿从微观角度理解科学现象。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探索其他物质的溶解现象,如盐、咖啡等,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糖不见了》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糖不见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质变化》,详细内容为“糖不见了”一节。
通过让幼儿观察、操作,探索糖在水中溶解的现象,使幼儿初步了解溶解这一科学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了解糖在水中溶解的现象,初步掌握溶解这一科学概念。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了解糖在水中溶解的现象。
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溶解这一科学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糖、水、勺子、杯子、搅拌棒、投影仪。
学具:每组一份糖、水、勺子、杯子、搅拌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个装有糖和水的杯子,请幼儿观察。
(2)教师提问:“大家看看,这个杯子里有什么?它们是怎样混合在一起的?”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演示将糖加入水中,并用搅拌棒搅拌。
(2)教师讲解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让幼儿观察并理解溶解现象。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操作,尝试将糖加入水中,观察溶解现象。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溶解的概念。
(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还有哪些物质能在水中溶解呢?”六、板书设计1. 糖不见了2. 糖 + 水→ 溶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回家后,尝试将盐加入水中,观察盐在水中溶解的现象。
答案:盐会在水中溶解,形成盐水。
2. 拓展作业:请小朋友们与家长一起,寻找其他能在水中溶解的物质,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让幼儿观察、操作,探索糖在水中溶解的现象,使幼儿初步了解了溶解这一科学概念。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溶解概念的理解程度,及时进行巩固和拓展。
在后续教学中,可以引导幼儿探究其他物质的溶解现象,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
同时,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最新中班科学糖不见了精品教案实用
最新中班科学糖不见了精品教案实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启蒙教材《快乐探索》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中的“糖不见了”一节。
详细内容包括:观察糖块在热水和冷水中溶解的不同现象,讨论糖块为什么会“不见”,探索溶解这一物理现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糖块在热水和冷水中溶解的速度差异,理解溶解现象。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3. 激发孩子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溶解现象及其原因。
教学重点:观察糖块在热水和冷水中溶解的速度差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糖块、热水、冷水、杯子、汤匙)、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记录表、画笔、安全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老师出示一颗糖,邀请孩子们品尝,引导他们描述糖的味道。
提问:你们知道糖为什么会消失吗?今天我们来探索这个问题。
2. 例题讲解(5分钟)老师展示糖块在热水和冷水中的溶解实验,讲解溶解现象。
分析:为什么热水中的糖块溶解得更快?3. 随堂练习(5分钟)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糖块在热水和冷水中溶解的速度。
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实验结果,讨论溶解现象。
强调热水和冷水对溶解速度的影响。
5. 应用拓展(5分钟)老师提出问题:除了糖,还有哪些物品可以在水中溶解?孩子们讨论并分享生活中常见的溶解现象。
六、板书设计1. 糖不见了2. 内容:溶解现象:糖块在热水和冷水中的溶解速度差异原因:温度影响溶解速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中可溶解的物品,记录其溶解过程。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孩子们对实验表现出极高的兴趣,积极参与讨论,但部分孩子在分享时表达不够清晰。
2. 拓展延伸:鼓励孩子们在家中尝试更多关于溶解的实验,观察不同物品的溶解速度,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趣味性和引导性。
2. 例题讲解中溶解现象的阐述和原因分析。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糖不见了教学设计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糖不见了》教学设计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发现糖不见了的原因,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兴趣。
3. 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糖果、水、杯子、搅拌棒等。
2. 经验准备:幼儿有过简单的科学实验经验。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出示糖果,引导幼儿观察糖果的颜色、形状等特征。
2. 实验一:糖果溶解(1) 教师向幼儿演示如何将糖果放入杯子中,加入水,并用搅拌棒搅拌。
(2) 引导幼儿观察糖果在水中的变化,记录下来。
(3)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糖果为什么不见了?它去哪里了?3. 实验二:糖果转移(1) 教师向幼儿演示如何将糖果从一只杯子转移到另一只杯子中。
(2) 引导幼儿观察糖果的转移过程,并记录下来。
(3)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糖果为什么会在杯子之间转移?四、活动延伸:教师可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提供相关的科学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继续探索。
五、活动反思:教师在活动中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实验,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活动目标,幼儿是否在活动中得到了发展。
六、教学方法:1. 实验法:通过实际的实验操作,让幼儿亲身体验和观察糖果的变化。
2. 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幼儿的思考和探究。
3. 讨论法: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实验结果,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内容:1. 糖果的溶解:让幼儿观察糖果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2. 糖果的转移:让幼儿观察糖果如何在两只杯子之间转移。
3. 糖果不见了的原因:让幼儿通过实验和讨论,理解糖果为什么不见了。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向幼儿出示糖果,引导幼儿观察糖果的特征。
2. 实验一:糖果溶解(1) 教师演示如何将糖果放入杯子中,加入水,并用搅拌棒搅拌。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糖不见了》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糖不见了》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溶解的概念,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糖、水、杯子、搅拌棒、面包、果汁等。
2.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的教室,适合幼儿操作的桌椅。
三、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验观察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
2. 活动难点:让幼儿用语言表达糖溶解的现象。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的活动内容,引发幼儿的兴趣。
2. 演示实验:教师向幼儿演示糖在水中的溶解过程,让幼儿观察并描述现象。
3. 幼儿操作: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杯子、糖、水和搅拌棒,让幼儿自己操作,观察糖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4. 分享交流: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操作过程和观察到的现象。
5. 拓展活动:教师引导幼儿思考糖在其他液体(如果汁、牛奶)中的溶解情况,让幼儿进行实验观察。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溶解现象,如盐在菜汤中的溶解等。
2. 环境创设:教师在教室环境中布置相关主题的科学角,让幼儿自主探索。
3. 教学活动:教师根据本次活动内容,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如绘画、手工等。
六、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实验材料安全无毒,避免幼儿误食。
2. 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幼儿注意安全,避免烫伤或其他意外。
3. 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操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七、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动手能力。
2. 关注幼儿在分享交流环节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3. 评价幼儿在拓展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八、教学建议1. 针对幼儿的认知水平,简化实验步骤,注重操作体验。
2. 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现象。
3. 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九、活动反思1. 教师在活动结束后要反思活动的组织流程,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糖不见了教学设计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糖不见了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糖不见了”。
通过让幼儿观察和操作,探索糖在水中溶解的现象,理解溶质与溶剂的概念,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糖可以在水中溶解,理解溶质与溶剂的关系。
2. 能够通过观察、操作、表达等方法,探究糖溶解的过程。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糖在水中溶解的现象。
难点:理解溶质与溶剂的概念,以及糖溶解的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糖、水、杯子、勺子、实验器材。
学具:每组一份糖、水、杯子、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杯糖水,请幼儿品尝,引导幼儿关注糖水的变化,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演示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讲解溶质与溶剂的概念,引导幼儿观察糖溶解的现象。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操作,将糖放入水中,观察糖溶解的过程,并记录下来。
5. 知识拓展(5分钟)教师讲解生活中常见的溶解现象,如盐水的制作、糖在咖啡中的溶解等。
六、板书设计1. 糖不见了2. 溶质:糖溶剂:水3. 观察记录:糖溶解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糖、盐等物质在水中溶解的过程,记录下来。
答案:观察记录表,包括物质名称、溶解过程、观察到的现象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寻找溶解现象,探索更多有趣的科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幼儿对溶质与溶剂概念的理解。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
3. 学具的准备与幼儿分组操作。
4.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
一、教学目标中溶质与溶剂概念的理解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溶质与溶剂的概念,教师需要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具体实例进行讲解。
例如,在讲解溶质时,可以用糖作为例子,强调溶质是“被溶解的物质”;在讲解溶剂时,以水为例,强调溶剂是“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关于糖不见了中班科学教案及反思
关于糖不见了中班科学教案及反思糖不见了中班科学教案及反思3篇中班科学水不见了教案反思中班科学水不见了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发现生活中有些东西是容易吸水的,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使幼儿乐于在活动中动手操作,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水不见了教案吧。
活动目标:1、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发现生活中有些东西是容易吸水的。
2、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使幼儿乐于在活动中动手操作。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1、教师经验准备:了解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容易吸水,了解幼儿对物品吸水性的理解。
2、幼儿经验准备:感知水的流动性,在生活活动中引导幼儿认识一些操作材料,会用杯子往小瓶口的瓶子里灌水,尽量不洒出来。
3、材料的准备:每位幼儿一个八宝粥的瓶子里面装上毛巾(盖子上开一个小口,能灌水但不能看见里面有毛巾)和一个杯子;每组一盆水;海绵、布、积木、餐巾纸、乒乓球等材料若干。
每人一张记录卡,一支铅笔。
活动过程:一)以变魔术的形式,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今天要给你们变个魔术,你们想看吗?(想)1、出示一个一杯水和一个空八宝粥瓶子,将杯子里的水倒进瓶子,请幼儿猜猜水还能倒回杯子吗?(结果是将水倒了回来)2、出示另一个八宝粥瓶子,请幼儿看看两个瓶子是不是一样?(是一样的),再将一杯水倒进另一个瓶子里,请幼儿猜猜这一次还能倒回来吗?(能)结果水倒不出来了,老师把水变不见了?3、请幼儿猜猜水到哪里去了?二)请幼儿自己变魔术,找出水不见了的原因。
1、教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个八宝粥瓶子和一个杯子,请幼儿象老师一样变魔术,(做实验)看看水是不是也会不见。
2、幼儿实验后发现水真的变不见了,请幼儿把瓶盖子打开找出原因。
(原来里面有一条毛巾。
)3、比一比原来放进去的毛巾和现在的毛巾有什么不同。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糖不见了》教案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和 探索欲望。
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分 享交流的能力。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活动内容与步骤
观察和描述糖
准备不同种类和颜色的糖,如砂 糖、方糖、棉花糖等,让孩子们 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征,如颜色、
形状、大小、质地等。
让孩子们通过触摸、闻味、尝味 等方式感知糖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3
实验记录表、笔 用于幼儿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培养观察力和记 录能力。
活动环境
安全宽敞的实验区域
01
确保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安全,并提供足够的空间进行实验和观
察。
适宜的水温和安全措施
02
热水温度要适宜,避免烫伤风险,同时教师要进行安全示范和
讲解。
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的环境布置
03
通过布置与糖相关的图片、模型等,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和
考和讨论,孩子们可以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3
活动材料与环境
活动材料
1 2
方糖、砂糖、绵白糖、冰糖 用于幼儿观察和实验,理解糖的不同种类和特性。
透明玻璃杯、搅拌棒、热水 用于溶解实验,帮助幼儿观察糖在水中的变化。
引导孩子们思考糖的来源和用途, 以及过量食用糖的危害。
溶解实验
准备一杯温水和一些砂糖,让孩 子们观察砂糖在水中的变化。
让孩子们亲手将砂糖放入水中, 并用搅拌棒搅拌,观察砂糖逐渐
溶解的过程。
引导孩子们思考为什么砂糖会在 水中溶解,以及溶解后的水味道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糖不见了》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糖不见了》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溶解的概念。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糖、水、杯子、搅拌棒、勺子等。
2.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的教室,适当的光线和温度。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桌上的实验材料,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思考糖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
2. 实验操作:a. 教师向幼儿展示如何将糖放入水中,并搅拌均匀。
b. 邀请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将糖放入水中,观察糖的溶解过程。
c. 引导幼儿观察糖在水中消失的现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3. 交流分享:a.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b. 引导幼儿讨论糖为什么会消失,糖去哪里了。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溶解现象,如洗碗时的泡沫等。
2. 环境创设:在教室的自然角放置一些植物,让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生命的奇妙。
3. 科学游戏:设计一个关于溶解的亲子科学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对溶解概念的理解。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2. 关注幼儿在交流分享环节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3. 评估幼儿对溶解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和好奇心。
六、活动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幼儿的安全,避免幼儿误食糖或水源。
2. 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实验操作,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3. 在交流分享环节,教师要引导幼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4. 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幼儿整理实验材料,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七、活动难点1. 幼儿对溶解概念的理解。
2. 幼儿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3. 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八、活动步骤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桌上的实验材料,引发幼儿的好奇心。
2. 实验操作:教师演示如何将糖放入水中,并搅拌均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科学教案:糖怎么不见了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溶解的现象,学会观察比较易溶解和不易溶解的物体。
2.学会使用符号做观察记录,对溶解现象有好奇心,产生浓厚的
观察兴趣。
二、活动准备:
饮料、杯子、勺子、温水、米、沙子、盐、糖、果汁粉、笔、装水的盆、抹布记录单。
三、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入,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饮料,请小朋友们和喝一喝,再告诉你的好朋友,你喝到的饮料是什么味道的。
(幼儿讨论)
2、师:现在请小朋友说说你喝到的饮料是什么味道的?(甜的)为什么?(个别幼儿回答)
3.师:小朋友说饮料是甜,因为里面放了糖。
那你们有没有看到糖呢?糖到哪里去了呢?(个别幼儿回答)
4.师:哦,小朋友们没看见糖,糖消失不见了。
(二)示范操作,展示溶解现象。
1.探索糖的溶解。
(1)师:饮料中的糖到底去哪里了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老师舀一勺糖放入水中,看,糖到哪里去了?(幼儿回答)(2)师:哦,糖在水里,接下来老师用勺子来搅拌一下,小朋
友看到糖到哪里去了呢?(幼儿回答)
(3)师:哦,糖它躲到水里了,这种现象叫"溶解"。
2.探索盐的溶解。
(1)师:老师这还有盐,你们谁愿意上来试一试,看看盐会不会躲到水里?(个别幼儿上来操作,指导幼儿通过搅拌让盐溶解。
)(2)师:小朋友们发现盐也不见了,原来呀,糖和盐通过搅拌溶解到水里了。
(三)组织幼儿进行探究实验,比较易溶解和不易溶解的物体。
1.介绍材料,提出操作要求。
(1)师:等一下小朋友要进行分组实验,老师给每一组的小朋友准备了杯子、勺子、温水、米、珠子、盐、糖、记录单、笔、装水的盆、抹布,记录单上的图片是老师准备的物品。
等一下请小朋友们分别将珠子、米、盐、糖放到杯子里,并搅一搅,看看哪些东西会像糖一样溶解,哪些东西不会溶解,并在能溶解的物品后面"√"不会溶解的"X"。
小朋友们要轻轻的把材料放入水中,如果桌子、衣服湿了要及时用抹布擦干。
2.幼儿实验,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在实验中观察将米、珠子、盐、糖放到水中的变化。
3.分享交流实验结果。
(1)师:刚才小朋友们都进行了实验,现在请小朋友说说你发现哪些东西会溶解,哪些东西不会溶解。
(个别幼儿回答)(2)师:哦,小朋友们都发现了,米、珠子放到水中是不溶解,
盐、糖放水中可以溶解。
(四)活动结束。
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可以溶解,也有很多东西不能溶解,小朋友回家后可以和家人一起观察、发现,然后再来告诉我们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