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简易方程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 解简易方程教案 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解简易方程教案人教版
目标
本教案的目标是教授五年级学生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教学内容
本教案将涵盖以下内容:
- 简易方程的定义和特点
- 解简易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 练解简易方程的例题
教学步骤
1. 引入简易方程的概念和背景知识。
2. 解释简易方程的特点和解法。
3. 演示解简易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包括变量的含义和代入求解。
4. 给学生提供一些简易方程的例题,并引导他们逐步解答。
5. 强调解答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技巧。
6. 分组活动:让学生自己设计简易方程,并互相交换解答。
7. 收集学生的解答,进行集体讨论和总结。
教学资源
本教案所需的资源包括:
- 五年级数学教材
- 黑板或白板,以供演示和讲解使用
- 预先准备的简易方程例题和解答参考
教学评估
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
-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反馈;
- 收集和评估学生的解答和解题过程;
- 设计简易方程练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互相交换答案。
备注
本教案适用于五年级学生,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教学要求进行灵活调整和补充。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简易方程▏沪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简易方程▏沪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五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三单元——简易方程。
我们将通过沪教版的教材来深入学习这个单元。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列方程以及解方程。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子来理解什么是等量关系,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未知数。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方程的基本概念,理解等量关系,并能够用字母表示未知数。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实例来理解方程的意义,并能够独立地列方程和解方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方程的方法。
难点则是理解等量关系,并能够用字母表示未知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方程,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练习题。
同时,我也准备了一些笔记本,供学生们记录他们的思考和解题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引入等量关系和方程的概念。
例如,如果我买了3个苹果和2个香蕉,一共花了10元,那么我可以设苹果的单价为x元,香蕉的单价为y元,那么我可以列出方程3x + 2y = 10。
2. 例题讲解:我会通过具体的例题来讲解如何列方程和解方程。
例如,如果我知道一个数的3倍加5等于14,那么我可以设这个数为x,那么我可以列出方程3x + 5 = 14。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自己尝试列方程和解方程。
六、板书设计我会将每个步骤和重要的概念写在黑板上,以便学生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并理解。
七、作业设计1. 请用字母表示下列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1) 小明的年龄加上5等于15岁。
(2) 我买了7个苹果和3个香蕉,一共花了18元。
2. 解下列方程:(1) 2x 5 = 10(2) 4y + 3 = 21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方程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在下一节课中,我将继续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方程的概念。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们更多的练习机会,以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五下数学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3.数据分析:使学生能够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理解数据背后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数学思维:引导学生运用归纳、概括、推理等数学思维方法,理解方程的解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等式和方程的掌握情况,为简易方程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简易方程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简易方程重点,强调简易方程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简易方程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将解代入原方程,看等式是否成立。
-检查解是否满足问题的实际意义。
-利用其他方法(如画图、计算等)验证解的正确性。
内容逻辑关系
①等式与方程的概念辨析
-重点知识点:等式、方程的定义及区别
-关键词:等式、方程、未知数、等号
-板书设计:
-等式:用“=”号连接的式子,两边的值相等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通常用字母表示未知数
针对以上问题,我将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加强课堂管理:通过制定课堂规则,加强课堂管理,确保学生在讨论和合作解题时能够保持良好的纪律。
2.提供个性化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探究式学习法。
3.多元化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
5+x>9 y-16=54
二、教学新授
㈠教学例3
1、我们已经认识了等式和方程。今天这节课,将继续学习与等式、方程有关的知识。
2、出示例3第一幅图。
⑴问:怎样在天平两边增加砝码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⑷你能写出等式表示现在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吗?
(板书:50+10=50+10
50+a=50+a)
3、启发:比较这两幅天平图和相应的两个等式,想一想,第二个等式与第一个等式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4、观察下图,先填一填,再说说你的发现。
⑴问:你能分别说一说这两组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各是怎样变化的吗?
5、通过上面四组天平图,你有什么发现?
㈡教学试一试:根据等式的性质在○里填运算符号,在□里填数。
5、问:怎样利用天平图来判断数量的相等和不相等?
7、追问:哪些是等式?
与例1中的等式有什么不同?
9、指出: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三)完成“练一练”
1、第一题
⑴问: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2、第二题
⑶指出:可以用字母“x”表示未知数,也可以用字母“y”或“其它字母”表示未知数。
5、问:根据上面的现象,你认为等式可能具有什么性质?
7、★追问:都能除以0吗?
(除数不能为0)
指出: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也是等式的性质。
(二)教学例6
1、出示例题,弄清题意。
(三)完成“练一练”
解方程x÷0.2=0.8
二、巩固练习
1、“练习一”6
解方程,并检验。
③交流。
简易方程(12课时)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在探索简易方程的过程中,培养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画图、列表等方法辅助解题,培养学生将抽象问题具体化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3.设计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解题思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拓展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梳理知识结构。
1.让学生回顾简易方程的概念、性质和解法,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强调等式两边同时进行相同运算的原则。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组织全班讨论,共同解决。
2.引导学生总结简易方程的解法,探讨解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3.组织小组代表分享解题经验,让学生在倾听他人观点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检验学生对简易方程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环节。我将设计以下类型的题目:
1.基础题:让学生熟练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巩固所学知识。
2.提高题:培养学生的建模思想,让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简易方程。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帮助他们克服难点,增强信心。
6.总结反馈,巩固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总结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查漏补缺。
-定期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从他们熟悉的事物出发,激发学生对简易方程的学习兴趣。首先,我会提出一个与年龄相关的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的年龄吗?如果老师现在的年龄是你们年龄的两倍,那么你们想知道老师的年龄吗?”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接下来,我会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五年级下册简易方程教案
=右边。
所以 =24是原方程的解。
课后反思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第4课时
课题
解方程
课型
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7页练习一9~13,及补充问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等式性质的含义。
2.能熟练的应用等式性质解方程并进行检验。
3.能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验生活和数学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能利用加、减、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解方程。
问:怎样表示这个过程和天平的状态?
板书:50+10=50+10
再演示:天平两端都放一个相同质量的砝码,质量未知,用a来表示,让学生观察天平的状态。
问:怎样表示这个过程和天平的状态?
板书:50+a=50+a
出示第二个情境图,让学生想想怎样表示天平的状态。
板书:
提问思考: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并让学生试着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所得结果仍然相等。
教师指出,这就是等式的一个性质。
2.试一试。
根据等式性质,把下面的式子填写完整,并说说填写的依据。
强调要想让等式成立,等式左边加上或减去多少,等式右边也要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
3.教学例4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说天平这个状态怎样用方程表示?
板书:
让学生想一想 是多少。
教师指出,求未知数的值,我们通常用等式性质来解决。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教学内容
1.等式性质与解方程(教科书第1~7页)
2.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科书8~12页)
3.稍复杂的方程(教科书13~17页
3.整理与练习(教科书18~20页)
五年级教案解简易方程
五年级教案解简易方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简易方程的概念,学会解简易方程的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理解简易方程的概念。
2. 学会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等式的性质,并能够运用到解方程中。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等式知识,如等式的概念、等式的性质等。
2. 提问:同学们,我们知道等式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表达形式,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数学概念——简易方程。
你们猜猜,简易方程和等式有什么关系呢?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简易方程的概念:简易方程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一次的方程。
2. 举例讲解:如2x + 3 = 7,这个方程中,x就是未知数,我们需要通过解方程找出x的值。
3. 引导学生观察等式和简易方程的关系,引导学生发现等式是简易方程的基础。
三、解简易方程的方法(15分钟)1. 讲解解简易方程的方法:加减法、乘除法。
2. 举例讲解:如2x + 3 = 7,我们可以通过减去3,除以2的方法解出x的值。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解方程的步骤和原理。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简易方程的概念和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能想到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可以用简易方程来解决吗?3. 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简易方程来解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简易方程的概念和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等式和简易方程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数学教案:解简易方程5篇
五年级数学教案:解简易方程优秀5篇小学五年级数学《方程》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系统地掌握有关用字母表示数、方程的基础知识,并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具准备:自制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学校买来个9足球,每个a元,买来b个篮球,每个58元。
2、让学生根据出示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1)9个足球多少钱?(2)b个篮球多少钱?(3)篮球的单价比足球的单价多多少钱?(4)篮球和足球一共多少钱?3、学生说出怎样表达这些问题的结果。
(教师板书)4、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式子,看一看有什么特点?二、系统整理1、提问:我们除了学过用字母标示数量关系外,还学过用字母表示什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整理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2、引导学生交流小组整理的结果。
教师板书a+b=b+av=sha+(b+c)=(a+b)+cv=abha×b=b×cs=aba×(b×c)=(a×b)×cs=aha×(b+c)=a×b+a×c……运算定律计算公式3、在书写数字与这字母相乘、字母与字母相乘时,应注意什么?完成84页上做一做的内容。
4、启发学生谈一谈,用字母表示数、表示数量关系有什么作用?5、在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我们黙认“x”表示什么样的数?6、让学生填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求“x”值的过程叫做()7、让学生说说解方程的依据是什么?8、学生解方程并订正结果。
9、通过列方程和解方程,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下面请同学们看屏幕。
10、(课件出示)学校组织远足活动。
计划每小时走3.8千米,3小时到达目的地。
实际2.5小时走完了原定路程,平均每小时走了多少千米?11、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课堂巡视,了解学生解决问题情况。
12、班内交流结果。
并让学生将解题过程演板。
简易方程《列方程解决和(差)倍问题》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和(差)倍问题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使用代币或卡片模拟问题情境,演示和(差)倍问题的基本原理。
3.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通过小组讨论、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5.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积极探索、勇于尝试,形成创新解决问题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针对教学难点,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通过直观的图示或实物操作,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设计典型例题,引导学生逐步分析、列出方程;
-对解方程的过程进行拆解,分步骤讲解,并提供充足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列方程解决和(差)倍问题》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知道两个数的和或差来求解另一个数的情况?”(例如:小明有20元,比小华多5元,小华有多少元?)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和(差)倍问题的奥秘。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小学五年级数学《方程》教案范例三篇:轻松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小学五年级数学《方程》教案范例一:简单解方程引言:方程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描述了一组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求解方程可以得到这些变量的值。
在小学五年级的数学中,学生开始接触一些简单的方程,本文将介绍一些简单的解方程的方法。
一、理解方程学生需要首先理解什么是方程以及方程的含义。
可以通过示意图、实例等方式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并且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来描述方程。
二、移项法移项法是解方程的一种常用方法。
这里介绍一个简单的例子:3x+2=11,要求解出x的值。
首先将2移项,得到3x=11-2=9,然后将3移项,得到x=9/3=3。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让学生掌握移项法的基本思想,并且让学生多练习一些简单的实例。
三、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法是解方程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这里介绍一个简单的例子:2x+4=0,要求解出x的值。
首先将2x+4分解因式,得到2(x+2)=0,然后根据乘积为0的性质可知,要使整个方程成立,那么必定有x+2=0,因此x=-2。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让学生掌握因式分解法的基本思想,并且让学生多练习一些简单的实例。
四、综合练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解方程的方法,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些综合练习。
教师可以编写一些包含多种解方程方法的题目,并且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五、小结通过本篇文章的介绍,相信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解方程的方法,并且能够通过练习来进一步加深理解。
小学五年级数学《方程》教案范例二:解二元一次方程引言:在小学五年级的数学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还需要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简单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一、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学生需要首先理解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的含义。
可以通过示意图、实例等方式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并且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二元一次方程。
二、消元法消元法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常用方法。
这里介绍一个简单的例子:x+y=5,2x-y=1,要求解出x和y的值。
五年级教案解简易方程
五年级教案解简易方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解简易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方程的概念及组成。
2. 解简易方程的步骤。
3. 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解简易方程的基本步骤,能够灵活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化简、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操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清晰地理解方程的解法过程。
3. 采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课件、教案、练习题。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方程的概念。
2. 讲解方程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3. 演示解简易方程的步骤。
4. 学生练习解简易方程。
七、课堂练习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挑选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评价。
3. 针对学生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八、拓展与应用1.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
3. 教师点评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情况。
九、课堂小结2. 强调解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解方程能力。
十、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搜集生活中的方程问题,进行解答。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解简易方程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了解他们的学习效果。
3. 收集学生反馈,了解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和改进方向。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分析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考虑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是否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巩固。
八、教学拓展1. 介绍更复杂的方程类型,如一元二次方程、多元方程等。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主要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质,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主要包括方程的认识、方程的解法以及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运算技能和简单的数学概念,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本单元的内容,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将已有的知识与新的知识相结合,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的解法。
2.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方程的解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重点:让学生掌握等式的性质,学会解简易方程。
3.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运用方程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方程的实际意义。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等式的性质,自主探索解方程的方法。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4.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如小黑板、粉笔等。
4.教学资源:收集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购物、分配物品等,引导学生发现实际问题中存在的关系,引出方程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方程的解法,引导学生发现等式的性质,如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等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将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运用方程求解。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解简易方程数学教案(优秀7篇)
解简易方程数学教案(优秀7篇)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
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
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为了加深您对于简易方程教案的写作认知,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了7篇解简易方程数学教案,欢迎您的阅读与参考。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的特点,理解并掌握它的数量关系,会列方程进行解决。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交流互动当中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球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会解决含有两个未知数的问题。
分析数量关系。
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学。
一。
准备题。
1.想一想,填一填。
(1).学校科技组有女同学人,男同学人数是女同学的3倍。
男同学有()人;男女同学共有()人;男同学比女同学多()人。
(2).校园里栽了棵柳树,栽的松树是柳树的2.5倍。
松树栽了()棵;柳树比松树少栽()棵。
2.解下面的方程。
二。
引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图片:破坏生态环境的后果,引发学生感想。
出示植树造林图片,感受大自然的美。
三。
探究新知。
1.观察主题图。
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说说看。
(师板书条件)想一想: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师补充板书)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学生自由读题,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种树面积:种草面积:共12.5亩提问:题中有两个未知数,怎么办?怎样设未知数?启发学生思考,讨论,然后交流自己的方法,教师在线段图上标出亩和1.5亩。
教师:借助线段图,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试试看。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完成后组织交流,汇报解法。
师板书解题过程,进行检验。
3.回顾解题过程,加深对题目的进一步理解,并评价学生的做法,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五年级数学《简易方程》教案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简易方程的概念,能够解一步法简单方程。
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问题,提取出方程,用数学语言表达,并用数学方法求解。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简易方程的概念和求解一步法简单方程的方法。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分析问题,提取出方程求解。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通过问题导入,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小明买了几本书?已知小明把500元买书钱平均用在了5本书上,那么每本书的价格是多少?解释这个问题需要用到数学的方法来求解,引出方程和简易方程的概念。
2.示例演练:根据上述问题,引导学生提取出方程:5x=500,其中x为每本书的价格。
解一步法简单方程,求出x的值。
通过画图、举例等方法解释一步法简单方程的求解方法,让学生掌握求解的步骤和技巧。
设计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检查其掌握程度并及时给予反馈。
3.拓展练习:设计一些拓展练习题目,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提取方程、求解方程的能力。
4.实际应用: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观察并提出相应的方程,进行求解。
例如:小明过生日请了一些同学吃饭,已知每人要给30元,小明希望请的同学数小于10人,请问小明过生日请几个同学吃饭?让学生独立思考并提取出方程,求解。
5.总结归纳:总结简易方程和一步法简单方程的概念和解题步骤,让学生理解记忆。
6.课堂小结:复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难点,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课后作业设计四道习题,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写出解题思路和答案。
五、板书设计导入新知:问题导入小明买了几本书?5x=500示例演练:一步法简单方程的求解5x=500x=500÷5x=100拓展练习实际应用总结归纳课堂小结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问题导入的方式引出了简易方程的概念,并通过示例演练使学生掌握了一步法简单方程的求解方法。
五年级教案解简易方程
五年级教案解简易方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解简易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方程的概念及组成。
2. 解简易方程的步骤。
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解简易方程的基本步骤,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对方程的移项、合并同类项的操作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例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与练习相结合,巩固知识点。
3. 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4. 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认识方程,并了解方程的组成。
2. 新课讲解:讲解方程的概念,讲解解简易方程的步骤,如: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简等。
3. 实例演练:针对所学内容,进行实例演练,让学生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步骤。
4.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简单的方程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出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课后思考。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方程解法掌握的程度。
3. 实际问题解决评价:评估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否有效运用方程解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适时进行讲解和辅导,确保学生能够熟练解简易方程。
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八、教学资源1. PPT课件:制作精美的PPT课件,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练习题库:整理一份涵盖各种类型方程的练习题库,便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布置。
3. 实际问题案例:收集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学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方程解决。
五年级数学下册《一简易方程》教案、教学设计
4.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作风,养成认真检查、及时改错的好习惯。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方程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但对方程的解法和应用还不够熟练。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在前序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过程,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此时,学生正处于数学思维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教师关注以下几点:
d.应用拓展:将一元一次方程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能力。
e.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4.教学评价设想:
a.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表现,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b.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单元测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4.熟练运用加减乘除法则,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中,采用以下方法:
1.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方程,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发现等式的性质,并应用于方程求解。
4.鼓励学生课后进行自我反思,思考如何将一元一次方程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5.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并为学生提供进一步的学习资源。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同学们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完成课后练习第1、2、3题,这些题目涵盖了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旨在帮助大家巩固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方法。
c.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解,让学生体会等式性质的运用,逐步突破难点。
3.教学过程设想:
简易方程教案(优秀5篇)
简易方程教案(优秀5篇)简易方程篇一教学内容:教材第73—74页用字母表示数、和“练一练”,练习十四第1—5题。
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及其作用,能正确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计算公式,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使学生加深对方程及相关概念的认识,掌握的步骤和方法,能正确地。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我们在复习了整数、小数的概念,计算和应用题的基础上,今天要复习,(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明白字母可以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加深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的步骤、方法,能正确地。
二、复习用字母表示数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1) 求路程的数量关系。
(2) 乘法交换律。
(3)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让学生写出字母式子,同时指名一人板演。
指名学生说说每个式子表示的意思。
提问: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作用?用字母表示乘法式子时要怎样写?2、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
指名口答结果,老师板书,结合提问怎样求式子的值的。
3、做练习十四第1题。
指名学生口答。
选择两道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复习1、复习方程概念。
提问:什么是方程?你能举出方程的例子吗?(老师板书出方程的例子)这里用字母表示等式里的什么?指出:字母还可以表示等式里的未知数。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叫方程。
(板书定义)2、做“练一练”第2题。
小黑板出示,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提问:5x-4x=2里未知数x等于几,x=2是这个方程的什么?7×0.3+x=2.5里未知数x等于几?x=0.4是这个方程的什么?那么,什么叫做“方程的解”?(板书定义)它与“解方程”有什么不同?(强调解方程是一步一步完成的过程)你会解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吗?根据什么解方程?3、。
(1) 做“练一练”第3题一组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解一个方程是怎样想的,检查解方程时每一步依据什么做的。
第二个方程与一个有什么不同,解方程时有什么不同?指出:解方程时先看清题目,根据运算顺序,能先算的就先算出来。
五年级简易方程教案
五年级简易方程教案五年级简易方程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方程的基本概念2. 学会化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3. 能够用代入法解简单的方程问题教学重难点:1. 化解一元一次方程2. 用代入法解题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教学板书3. 课堂练习题目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识(10分钟)1. 出示一道题目:“小明有10个苹果,他送给小红一些苹果后,还有7个苹果。
请问小明送给小红了几个苹果?”2. 让学生思考一分钟,然后把答案写在纸上。
3. 选择几名学生回答他们的答案,并解释他们是如何得出答案的。
4. 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可以用一个方式来表示这个问题吗?”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
Step 2 学习方程的表示方法(15分钟)1. 出示一个方程式:“10-x=7”,让学生分析这个方程的含义。
2. 解释这个方程表达的含义:“10个减去x个等于7个。
”3. 让学生主动尝试解这个方程,通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得到答案是3。
4. 引导学生总结方程的基本表示方式,“被减数-减数=差”。
5. 出示一组类似的方程式,让学生尝试解答。
Step 3 练习解一元一次方程(20分钟)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个别完成。
2. 引导学生互相检查答案,发现问题并解决。
3. 收集学生的解题方法,通过学生讲解的方式,分享多种解题思路。
Step 4 代入法解题(15分钟)1. 出示一道题目:“小明有8个水果,他把一半给了小红,然后还剩4个水果。
请问小明原来有多少个水果?”2. 让学生思考问题,并尝试用之前学过的方法解答。
3. 引导学生使用代入法,解这个方程。
4. 总结代入法的思路和步骤。
Step 5 综合应用(15分钟)1. 出示一组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
2. 学生个别完成题目,并相互检查答案。
3. 选择几个题目进行讲解。
Step 6 总结复习(10分钟)1. 回顾教学内容,概括方程的表示方法和解题步骤。
2. 分析学生解题中常见的错误,并引导学生注意避免。
小学数学五年级简易方程教案设计
一、教材的分析
本教案的教学内容为小学五年级数学中的简易方程,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主要涉及到方程的概念和求解过程,涉及到数量关系和等式问题的解决,也为以后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方程的概念;
2.熟悉简易方程的求解过程;
3.掌握数量关系和等式的概念。
(2)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抽象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2.能够利用简易方程解决数量关系和等式的问题;
3.能够熟练掌握简易方程的求解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活动材料: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所需图表、课件等;
2.鼓励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准备学习简易方程的过程。
(二)课堂教学
1.介绍方程的概念:首先让学生理解数学中的方程,用图表形象的讲解概念的含义,让学生明白方程中的变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2.讲解简易方程的求解过程:从最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开始讲解,比如让学生解决2x+3=7这样的简单方程;在解过程中着重强调有加减乘除等运算操作,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
3.以实际应用题复习简易方程:让学生分组进行活动,给出实际应用的例子。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简单方程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简单方程教学主题简单方程的理解与解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方程的基本概念,理解等式和方程的区别。
学习解简单方程的方法,能够通过等式的性质进行方程求解。
能够运用方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数量关系、日常生活中的数值计算等。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例题和操作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方程的解法。
通过实践操作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简单方程的解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理解等式的性质,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步骤。
教学难点理解并正确应用等式的性质进行方程求解,特别是在复杂的实际问题中。
能够通过实际问题建立方程模型,并运用方程求解。
教学准备教具:PPT课件、相关演示材料、练习册、方程解法工具、白板与记号笔。
教学材料:与方程求解相关的实际案例(如数量关系问题、生活中的数值计算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情境引入: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解决一些涉及数量关系的问题,比如买东西时如何计算找零,或者分配物品时如何保持数量相等。
你们知道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吗?”提问:“方程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重要工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通过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
”揭示课题:通过讨论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简单方程”,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掌握方程的解法和实际应用。
二、新授课与解析方程的基本概念定义: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通过解方程,可以找到未知数的值,使等式成立。
等式与方程的区别:等式表示两个表达式相等,方程则包含未知数,解方程就是找到未知数的值。
例题解析:例题1:方程中,是未知数,解方程就是找到的值,使等式成立。
解答:通过移项和除法解得。
解方程的方法移项法:将方程中的某些项移到等式的另一边,同时改变它们的符号。
等式两边同时加减同一个数:等式两边同时加减同一个数,不改变方程的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简易方程教案教学内容1.等式性质与解方程(教科书第1~7页)2.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科书8~12页)3.稍复杂的方程(教科书13~17页3.整理与练习(教科书18~20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性质解决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材编写特点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和探索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2.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领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过程。
3.应用等式性质解方程,较好地解决了关于方程解法的中、小学衔接的问题。
4.让学生经历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方程的思想及其实际应用价值。
5.适时交给学生检验方程的方法,培养自觉检验的习惯。
教学重点解简易方程和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方程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2课时1.等式性质与方程……………………………………………………4课时2.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课时3.稍复杂的方程………………………………………………………3课时3.整理与练习…………………………………………………………2课时第一单元简易方程第1课时课题方程的意义课型新授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的例1、例2及“练一练”,完成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1.了解方程的含义,能判断一些式子是不是方程。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判断哪些式子是方程。
教具准备:课件、天平学具准备:教学难点方程的含义。
教学过程教学创新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出示天平)谈话:你了解天平吗?说一说你知道的信息?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补充必要的信息。
二、探究新知,巡回指导。
1.教学例1出示例1情境图,让学生思考:天平左边怎样表示?右边怎样表示?这时天平平衡了,怎样用算式表示天平的这种状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50+50=1002.教学例2出示例2左边第二个情境图,教师引导,天平左边怎样用算式表示?右边呢?天平这时不平衡了,怎样用算式来表示天平的这种不平衡状态。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x+50<100“出示例2左边第二个情境图,让学生思考,怎样用算式表示天平的不平衡?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算式:x +50>100让学生自己观察右边两个天平,想一想:怎样用式子表示天平的状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x +50=100;x +x =1003.归纳总结。
观察这些算式,你能发现他们有什么不同吗?x +50<100 x +50>10050+50=100 x +50=100 x +x =100学生交流后指出:x +50<100 和 x +50>100 叫做不等式;50+50=100、x +50=100 和x +x =100叫做等式。
让学生再观察这些等式,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50+50=100 x +50=100 x +x =100学生交流后教师指出,像这样x +50=100、x +x =100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4.概念加深。
判断下面式子的哪些是方程,并说说判断的依据。
206=+x 2012=-y 15=+y x 5.15=a8.015=÷c 6÷0.3=20 y x ÷ 60405>-a37-7=30 m 51512=+ 60×0.4=24 83<-x根据上面的判断和交流让学生思考: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学生交流后教师指出:①等式不一定是方程;②方程一定是等式。
所以在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时要先看它是不是等式,如果是等式,它里面有没有未知数,未知数我们通常用z y x 、、来表示,但也可以用其它字母来表示。
我们可以用集合来形象表示等式和方程的关系:三、巩固练习,适度拓展1.练一练第1、2题。
2.练习一第1题。
学生会列出不同的方程:8422=+x 2284=-x x =-2284963=x 963=⨯x x =÷396 396=÷x教师首先指出,这些都是方程,但像x =-2284、x =÷396这两个方程,等号左边已经计算出了结果,所以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不用,因为没有必要再等于x 了。
我们提倡简单的等量关系:8422=+x 和963=x方程就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3.练习一第2题。
先让学生找找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再列方程,并说一说这里的未知数代表的是什么。
原价-优惠=现价988112=-x一杯果汁×3=480毫升4803=⨯x大树身高-小树身高=大树比小树高的高度7.3-x =6.4让学生读一读等量关系式和方程,体会一下方程就是依据等量关系式列出的。
四、全课小结,畅谈提升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能说说什么是方程吗?板书设计 方程的意义x+50<100x+50>100不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课后反思第一单元 简易方程 第2课时课题等式性质一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的例2、例3及 “练一练”,第6页练习一3~5.教学目标 1.理解等式性质的含义,能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掌握方程的检验方法。
2.能把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解方程。
3.体验生活和数学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等式性质的含义和解方程。
教具准备:课件、天平 学具准备 教学难点 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
教 学 过 程 教学创新一、复习导入1.什么是方程?2.判断下面的式子是不是方程。
5.45=y 432.0=-m 5.46.03.0=-y x 3.0205.1>-a1.5÷0.5=3 3.7-0.6x 1.2+4.8=(1+0.6)x谈话:这些方程中的未知数表示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求方程中未知数的值,要求未知数的值,我们要先了解等式的性质。
板书课题:等式性质二、探究新知,巡回指导1.教学例3出示例3第一个情境图,提问:怎样用式子表示天平的状态?学生交流后板书:50=50教师演示提醒学生观察:天平左边托盘加放一个10克的砝码(在展台上让学生观察砝码的质量,并正确演示天平的操作方法)让学生看天平的状态,然后再在天平右边托盘中放一个10克的砝码。
让学生观察天平的状态。
问:怎样表示这个过程和天平的状态?板书:50+10=50+10再演示:天平两端都放一个相同质量的砝码,质量未知,用a 来表示,让学生观察天平的状态。
问:怎样表示这个过程和天平的状态?板书:50+a=50+a出示第二个情境图,让学生想想怎样表示天平的状态。
板书:a a x +=+50 a a a a x -+=-+50提问思考: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并让学生试着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所得结果仍然相等。
教师指出,这就是等式的一个性质。
2.试一试。
根据等式性质,把下面的式子填写完整,并说说填写的依据。
○□6025256025=+-=-x x ○□4818184818=-+=+x x强调要想让等式成立,等式左边加上或减去多少,等式右边也要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
3.教学例4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说天平这个状态怎样用方程表示?板书:5010=+x让学生想一想x 是多少。
教师指出,求未知数的值,我们通常用等式性质来解决。
方程左边不仅有未知数x 还有数字10,如果方程左边再减去一个10,那么就只剩一个未知数x 了,右边就是它表示的数值。
依据等式的性质,等式左边减去10,要想使等式成立,右边也要减去10,求方程中未知数的值的过程叫解方程,所以我们要先写一个解,表示解方程。
板书演示解方程的过程:40105010105010=-=-+=+x x x 解:指出: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解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
利用等式的性质,让方程的一端变为未知数。
质疑:x =40是不是正确答案呢?我们可以进行检验:把x =40带入原方程,左边=40+10=50=右边所以,x =40是原方程的解。
指出如果左边和右边不相等,那么x 的值就不是原方程的解,需要重新解方程。
比如:x =30是不是方程的解呢?检验:把x =30带入原方程,左边=30+10=40≠右边所以,x =30不是原方程的解。
4.及时反馈。
(1)练一练1.指导学生解方程的过程,并进行检验。
(2)判断x =25是不是方程x -20=45的解。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过程并让学生读一读:检验:把x =15带入原方程,左边=25-20=5≠右边所以,x =25不是原方程的解。
(3)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说说自己计算的方法,引导学生联系今天学过的内容,体会一下等式性质在解决这类问题时的方便快捷,渗透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的思路-消元。
三、巩固练习,适度拓展1.练习一第3题。
用口头检验的方法,判断两个答案中,哪个是正确的,熟练巩固方程检验的方法。
2.练习一第4题。
指导练习解方程和检验,指名演板,集体订正。
3.练习一第5题。
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转化为方程,利用方程解决问题。
四、全课小结,畅谈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等式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相等。
40105010105010=-=-+=+xxx解:解方程的依据是等式性质检验:把x=40带入原方程,左边=40+10=50=右边所以,x=40是原方程的解。
课后反思第一单元简易方程第3课时课题等式性质二课型新授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的例5、例6及“练一练”,第6页练习一6~8.教学目标1.理解等式性质的含义,能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掌握方程的检验方法。
2.能把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解方程。
3.体验生活和数学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等式性质的含义和解方程。
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准备教学难点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
教学过程教学创新一、复习导入1.什么是等式性质?2.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并检验。
x-3.2=6.5谈话:通过做题我们发现,上节课学的解方程,里面只有加和减,如果出现乘和除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利用等式的第二个性质来解决。
板书课题:等式性质二二、探究新知,巡回指导1.教学例5出示例5第一组情境图,说说你获得的信息,提问:天平两端同时扩大2倍后,天平还是否平衡?怎样用式子表示这个过程和天平的状态?学生交流后板书:x=20x×2=20×2观察这两个方程,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看出:方程两边同时乘上相同的数(0除外),两边结果仍然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