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身不遂(偏瘫)能治好吗

合集下载

半身不遂怎么治疗

半身不遂怎么治疗

半身不遂怎么办呢?半身不遂如何治疗呢?治疗半身不遂的偏方有什么呢?下面大家就跟着就来了解一下治疗半身不遂的方法吧。

治疗半身不遂的偏方介绍1.豆腐用獾子油炸熟,日服2—3次;食量不限。

2.杜仲炭、五加皮各10克,白酒65度泡之。

将药瓶放开水内煮约30分钟。

每餐饮前温服25毫升,常服有良效。

3.桃仁去皮去尖放白酒内浸泡7日,晒干研为细末,以蜂蜜调匀为丸,日服2次,每-JO克,以开水送服。

4.黑马骨烧为炭存性,研为细末,以蜂蜜调匀,每次服10克,常服之。

中医治疗半身不遂的方法介绍从中医角度讲,半身不遂即是中风,是脑淤血后遗症。

这种病症较为多见,患者应该及时就诊,以免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期,中医师张庆春采用传统针灸疗法为主,配以药物疗治为辅。

多年来治疗数千例重患。

中医验方一神行庆寿酒【拼音】:shenxingqingshoujiu【种类】:中草药酒【药理作用】:活血化瘀,宽筋和血,扩张血管,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促使脑功能恢复,全面调节人体各系统的功能,增强人体的应激和耐受力。

【主治】:半身不遂偏瘫。

【创制时期】:清中期1863年【成分】:纯中草药配伍,有防风、黄芪、鸡血藤、丹参、威灵仙、川羌等配伍东北60度红高粱酒泡制【用法与用量】:一日2-3次,每次半两一小酒盅,即一汤勺.【药品形状】:本品为深褐色透明液体【忌口等注意事项】:无【副作用】:无。

【贮藏方法】:密封,置阴凉处,防冻。

【禁忌人群】:孕妇、严重高血压患者及对酒精过敏者禁服。

中医验方二半身不遂是风中经络或风中腑脏经过救治,神志清醒后,留下的后遗症,如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喎斜等,一时难以恢复,甚者可成终身之患,须抓紧时机积极治疗。

中医验方由潘才豪医师总结先贤经验,悟得治疗半身不遂偏瘫的一套免煎中药。

多年来,效果可观。

服用方便等深受患者的欢迎。

基本方半夏、胆南星、地龙、羚羊角、穿山甲、黄芪、丹参、当归、红花、鸡血藤、地龙、全蝎、乌蛸蛇、蜈蚣、天麻、白附子、千年健等。

【名医秘方】木瓜麻黄治半身不遂

【名医秘方】木瓜麻黄治半身不遂
suí)又叫偏瘫,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它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轻度偏瘫病人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我们把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叫做偏瘫步态。
中文名:半身不遂
种植番木瓜,开发木瓜蛋白酶是当前具有广阔前景的项目。西昌已建有番木瓜苗繁育基地。
【注意】:此方忌生冷辣食。
【效果】:无副作用,多年临床验证治愈率达75%。
《半身不遂》知识半身不遂(bàn shēn bù
番木瓜果实富含VC、胡萝卜素及蛋白酶,供生食,亦可制成多种加工品。末熟果实的乳白色汁液供药用,或为制造化妆品的原料。种子可榨油。目前木瓜蛋白酶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货紧价扬。四川旧达公司已掌握全套木瓜蛋白酶的提取工艺。我州干热河谷地区有适宜种植番木瓜的山坡地30万亩,现年有番木瓜资源量500吨。
【名医秘方】木瓜麻黄治半身不遂
木瓜麻黄治半身不遂。这是我父亲行医生涯中积累总结的治疗半身不遂秘方:
【配方】:
外文名:half-paralyzed
医用名称:偏瘫
病因:急性脑血管病
症状:头晕、头痛、呕吐、肢体麻木等
广木瓜,麻黄,川牛膝各12克,用纱布包好,放入五脏挖空的鸡肚(男性用大母鸡,女性用大公鸡),内煎煮(水没过鸡)。
【服法】:吃肉喝汤不吃药。最后把鸡骨头一起炒黄研末,用黄酒冲服发汗。吃“万寿果”、“番瓜”,亦俗称“木瓜”。双子叶植物纲,番木瓜科植物。常绿小乔木,木质柔软,叶大型,丛生茎顶,常拿状七裂,有长柄。主干常不分枝,或稀见2-3分枝。花雌雄异株,黄色。浆果肉质,长椭圆形至近球形,长可达20厘米以上,成熟时黄色或淡绿色,果肉厚,可食部分多且鲜红色。种子黑色,具皱纹。旺果期四至十一月。性喜炎热,耐干旱。原产美洲热带,广植于世界热带地区和我国广东、广西等地,一般用播种繁殖。

偏瘫最好的恢复方法是什么?

偏瘫最好的恢复方法是什么?

偏瘫最好的恢复方法是什么?偏瘫是一种身体疾病,其实就是所谓的半身瘫痪,但是它和一般的瘫痪又不一样,身体还是可以活动的,并不是完全瘫痪,一般来说都是半边身子处于麻痹状态,在活动的时候,腿部走路的姿势会比较奇怪,会在地上画一个圈。

整体的肌肉僵硬,严重的会瘫痪在床,不能自理。

不过偏瘫患者也并不是不可以治愈的,只要用心护理,就可以慢慢恢复。

★1.心理护理很重要:因瘫痪会给病人带来沉重的思想负担,因此要重视和作好病人的思想工作,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家属和医护人员工作,坚持进行瘫痪肢体的锻炼,防止关节畸形和肌肉萎缩.★2.保持肢体功能位置:瘫痪肢体的手指关节应伸展,稍屈曲,为达到效果,患者手中可放一块海绵团;肘关节微曲,上肢肩关节稍外展,避免关节内收,伸髋,伸膝关节;为防止足部下垂,使踝关节,稍背曲;为防止下肢外旋,在外侧部可放沙袋或其它自制支撑物.★3.预防并发症:由于瘫痪肢体的运动和感觉神经发生障碍,局部血管神经营养差,若压迫时间较长,易发生褥疮.通常每两个小时翻身一次,并用50%酒精或跌打油进行按摩.床铺应保持干燥,松软,并保持患者身体卫生,擦浴过程中要注意保暖,水温适当,既防止受凉,又要防止被烫伤.病人翻身时,应扣击其背部,鼓励咳痰,以防止坠积性肺炎.多吃水果,蔬菜,以保证足够营养摄入量,尤其是水,维生素和纤维素.养成排便习惯,防止便秘.早餐前先给一杯热饮料(如热开水,茶水,牛奶等),以促进肠胃蠕动.为促进排便,还可以按摩腹部,由右下向右上,转向左上,再转向左下,每次按摩5-10次.便秘时可遵医嘱用药.★4.生活自理和职业能力训练:瘫痪好转时,患者要积极主动地锻炼日常生活技能;医护人员和家属要给予正确的指导和热情的帮助,鼓励患者尽可能完成自己能力所及的事情,如脱穿衣服,洗脸,用餐等。

治愈半身不遂的秘方

治愈半身不遂的秘方

治愈半身不遂的秘方(七则)脑血栓、脑梗塞、脑溢血后遗症我在浏览博客中发现:龚炳道丹医工作室的博客对“手法点穴治疗脑血栓,脑梗塞,脑溢血后遗症有效率100%------ ”的文章感兴趣,其中可以借鉴的部分摘录供朋友们参考,因博主没有实践过不加评论!“手法点穴治疗脑血栓,脑梗塞,脑溢血后遗症有效[结合足反射疗法,首先打开穴位,取肾上腺,肾脏,输尿管,膀胱,进行点压开穴] 动作要领:每个穴位点压8-10秒钟。

以病人能以承受的力度为准,经肾上腺,肾脏,输尿管,膀胱,依次顺序点压开穴,然后根据病人需要治疗的具体部位进行点穴治疗。

上肢瘫痪:取天宗,曲池,内关,外关,合谷等穴位,进行点压8-10秒钟下肢瘫痪:取悬钟,承山,阳陵泉,足三里,伏兔,环跳等穴位,进行点压8-10秒钟面部瘫痪:取白会,四神聪,太阳,上关,翳风,眼明,地仓等穴位,进行点压8-10秒钟经过第一次点穴治疗后,病人的相关部位应该马上能动,此时应该叫病人自己活动几次,每天进行两次点穴治疗,第二次时间应该相隔4小时以后才能进行第二次治疗,值得一提的是:治疗前要求病人一定要吃饱,进食后休息一小时才能进行点穴治疗。

病人绝对不能空腹治疗。

最佳治疗时间:如果病人是初发病时,待病人的病情相对稳定后,即可对病人进行点穴治疗,如果患者及家属配合得好,大约22天左右可以治愈,完全可以达到生活自理。

治疗效果:通过临床证明,采用手法点穴治疗中风瘫痪后遗症,时间短,速度快,疗效显著,不反弹,效果看得见,患者及家属满意。

注意:1,治疗者首先修饰自己的手指甲,以免对患者的皮肤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2,高危病人不能进行点穴治疗,待病人的病情相对稳定后才能进行点穴治疗。

3,女患者月经期不能进行点穴治疗,酒醉神智不清的患者不能进行点穴治疗。

作者发表目的:因为每年我国患中风瘫痪及后遗症的病人高达200多万人,而我国大多数医院都是采取单一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病人经过治疗,完全康复或达到生活自理的比例却不如人意。

治疗偏瘫最好的药,中药治疗效果好

治疗偏瘫最好的药,中药治疗效果好

治疗偏瘫最好的药,中药治疗效果好偏瘫会对运动造成很大的障碍,现在人脑血管疾病很常见,如果不注意疾病发作就会很容易引起偏瘫,治疗偏瘫可以中药治疗,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辩证治疗能够更好的康复。

★1、风痰淤血,痹阻脉络临床表现: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头晕目眩,口舌歪斜,言语不清或不语,舌质暗,舌苔白腻。

方药:桃仁、红花、天麻、半夏、陈皮、川芎、地龙各10克,钩藤30克(后下)。

用法:水煎服,每日l剂。

功效:息风,化痰,通络。

加减:口苦、舌苔黄者,加黄芩、炒山栀各10克;单侧身体麻木者,加鸡血藤30克,木瓜10克;舌红少苔者,加生地30克,白蒺藜、白芍各10克。

★2、痰热腑实,风痰上扰临床表现:半身不遂,言语不清,偏身麻木,口舌歪斜,头晕目眩,咳痰或多,腹胀便秘,舌质暗红,舌苔黄或黄腻。

方药:生大黄(后下)、芒硝(冲服)、胆南星各10克,全瓜蒌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化痰通腑。

加减:口苦、舌苔黄者,加黄芩、炒山栀各10克;大便干结者,去芒硝,加生地15克,麦冬、玄参各10克;麻木、舌有淤点者,可加入活血药如丹参30克,赤芍15克,鸡血藤20克;神志不清者,加石菖蒲、郁金各10克。

★3、气虚血淤.脉络痹阻临床表现: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清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淡白,气短乏力,自汗,手足浮肿,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

方药:黄芪50克,红花、桃仁、川芎、当归、赤芍、地龙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2剂。

功效:益气活血,化淤通络。

加减:患肢肿胀者,加茯苓、泽泻各10克;肢体瘫软无力,加牛膝15克,杜仲lO克;口舌歪斜严重者。

加僵蚕10克,全蝎3克;上肢单侧麻木严重者,加桑枝30克,羌活10克;下肢单侧麻木严重者,加牛膝、桑寄生各15克。

健康提示:以上用药用量仅供参考,具体治疗用药请咨询相关医生,并遵从医嘱。

半身不遂人偏瘫

半身不遂人偏瘫

半身不遂人偏瘫,治愈百例数十年大凡人患上中风,形成偏瘫半身不遂,多由高低血压引起脑血管出血阻塞病变所致。

治疗方法;以祛风,消栓,和中,升阳为主,我数十年来治愈百余例,无不奏效。

配方;荆芥12克、防风12克、【解表】。

大枣3枚、【和中】。

猪蹄夹壳10个、【祛风消栓】。

大葱根须3--7棵,【发汗】。

韭菜根3--7棵。

【升阳】。

用法;左不遂者用葱韭根各3个,右不遂者用葱韭根各4个,全身不遂者用葱韭根各7个。

水煎服,每天一剂,早晚服,服药后盖被子发汗,避风。

按语;忌食高脂肪餐和含胆固醇食物,如服此药第一剂,仍发凉无汗,说明此药对该患者无效,就要停用此药,不必勉强使用,以免耽误病情。

可尽快更换别方治疗。

服第一剂后打通脑血栓,偏瘫时一侧无汗,服药后患处发汗,说明此时血栓已经打通,连续服药不可间断,此药无任何毒副作用案例;退休干部老王66岁,患偏瘫失音二年,经服上药15剂后,言语清楚,续服45剂后,去掉拐杖行走自如,至今痊愈未复发。

半身不遂人偏瘫,行动不便好艰难,奉上验方有一个,与众不同要发汗。

猪蹄甲的药用功效朱希强王凤山张天民摘要:对猪蹄甲的药用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猪蹄甲的有效成分为多肽,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关键词:猪蹄甲;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931.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376(2000)02-0043-04Introduction to the Medical Usage of Pig NailZhu Xiqiang Wang Fengshan Zhang Tianmin(Dept. f Biochemical Pharmacy, Shandong MedicalUniversity Jinan 250012)Abstract:The studies on the medical usage of pig nail was reviewed. The effective components in pig nail which possessed many pharmacological function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were polypeptides.Key words:Pig nail; Chemical component; Pharmacological function; Clinical application猪科动物猪(Sus scrofa domestica Brisson)的蹄甲入药,在《神农本草经》中即有记载[1],《本草纲目》中有“悬蹄甲”,“气味咸平无毒,主治五痔伏热在腹中,肠痈内蚀。

半身不遂的治疗方法

半身不遂的治疗方法

半身不遂的治疗方法半身不遂我们在生活中叫做偏瘫,它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

轻度偏瘫病人虽然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这也是我们比较常见的。

平时喜欢嗜烟、酗酒、生活不规律的人,会很容易造成脑梗塞,这会简介导致半身不遂。

1、注意忌中断药物治疗:脑血栓的病理基础是脑动脉粥样硬化。

在血栓消退后脑动脉硬化并未消退,脑血栓仍然可能重新形成。

因此,不能中断抗动脉硬化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类的药物治疗。

这其中包括西药拜阿司匹林,还应包括中药如天欣泰血栓心脉宁片,以达到活血化瘀、芳香开窍,降脂抗凝,抗血栓形成的治疗目的。

脑血栓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改善症状降低复发,而有效的中西药合理并用是治疗的关键,是能够达到增效减毒,有针对性多靶点治疗脑血栓的临床主要治疗原则。

2、注意忌降压过度:降压过度是诱发脑梗塞的重要原因。

因此,必须正确应用降压药。

用药过程中要坚持定期测量血压,调节剂量,切不可自己随便加大剂量。

3、注意忌劳累过度或休息不好:劳累过度或休息不好易引起血压波动或血液动力学发生改变,易引起脑血栓的形成。

4、注意忌生活不规律:道理同劳累过度一样,是导致脑梗塞复发的诱因之一。

5、注意忌嗜烟:烟中的尼古丁可损害血管内膜,并能引起小血管收缩,管腔变窄,因而容易形成血栓。

6、注意忌酗酒:大量引用烈性酒,对血管有害无益。

据调查,酗酒是引起脑梗塞的诱因之一。

半身不遂,在西医称之为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目前无确切疗法,多采用脑神经干细胞移植,但干细胞移植方法经各大医院时间,目前还是不成熟、疗效也不肯定。

因此患有这种的人很有可能是一辈子的,就算恢复的很好,在行动上还是会有点问题的。

不过有些病人能够站起来就已经很欣慰了。

半身不遂几个月能修养好

半身不遂几个月能修养好

半身不遂几个月能修养好
答案:半身不遂一般指偏瘫。

偏瘫一般3个月内能恢复正常,根据个人病情程度而言,时间稍有差异。

解析:偏瘫是急性脑血管病一个最常见的症状,不管是脑梗死还是脑出血。

对于这些病人要看梗死的面积以及梗死的位置,还有要看年龄和一般情况能不能耐受康复锻炼,多数不是非常高龄、卧床,既往反复出现的偏瘫患者,都能有良好的恢复。

在这些功能康复当中,1个月之内是康复的黄金期,所以对于能耐受康复的病人建议在发现症状的一开始,就要积极进行康复锻炼。

耐受锻炼的程度和自己努力恢复的意志和决心,非常影响恢复的时间。

有一些锻炼非常积极的人恢复很快,可以在病情稳定之后一天一个样。

对于意志力比较差,不太愿意锻炼的人,可能恢复就会慢。

当然,太大面积的梗塞或者太高龄的人,有多发的合并症,没有办法锻炼的另说。

3个月之内实际上都是康复锻炼非常好的机会,如果没有完全锻炼到正常也不要灰心,2年之内经过努力的锻炼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最快的病人甚至可以在1-2周就能恢复到以前的状态。

偏瘫患者家属应重视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关心和安慰,让患者按时翻身预防褥疮,患者肢体忌用冰、热水袋,防冻伤、烫伤,指导患者完成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如脱衣服、洗脸、吃饭等。

半身不遂如何能治好

半身不遂如何能治好

半身不遂如何能治好
半身不遂是中风的一种后遗症,又称为偏瘫。

不少中老年人突发中风之后会留下半身不遂的后遗症,令其苦不堪言。

因此,半身不遂能治好吗一直是中风患者颇为关心的问题。

接下来,济南军区总医院干细胞中心专家将为大家讲述:半身不遂如何能治好。

半身不遂主要定义为左侧或右侧肢体不能随意运动的表现,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

轻度偏瘫病人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此时常被叫做偏瘫步态。

目前对于半身不遂的治疗主要有中医疗法、西医疗法和干细胞疗法。

中医疗法主要采用传统针灸配以药物治疗,治疗时间较长;西医上成半身不遂为脑血管意外,主要采用手术和西药相结合,效果不明显,且多留下副作用。

干细胞疗法是治疗半身不遂的一种特效疗法,主要采用干细胞植入的方式直达病灶进行治疗。

众所周知,干细胞是一种人体最原始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不断分化和高度增殖的能力。

但是干细胞也具有独特的修复能力,专家研究发现,将干细胞通过腰穿和静脉滴注的方式植入人体内之后,干细胞能迅速的不断分化并分泌细胞活性因子,快速修复受损的细胞,从而修复组织,完善身体的各项机能,使人体重新恢复正常代谢。

干细胞疗法就是利用这种机制来治疗半身不遂等中风后遗症。

研究表明,干细胞疗法无免疫排斥效应,也没有任何的副作用。

干细胞疗法不用开刀,治疗时间短,疗效好,是目前治疗半身不遂等中风后遗症最佳的疗法。

济南军区总医院是最早开展干细胞研究的医院之一,实施干细胞疗法最权威,是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的医院。

治疗偏瘫的中医方法

治疗偏瘫的中医方法

治疗偏瘫的中医方法
中医治疗偏瘫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针灸疗法、中药外治疗法等方法。

1. 药物治疗:中医药物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神经的再生和修复。

常用药物包括活血化瘀药如川芎、桃仁、红花等,通络软筋药如葳蕤、川续断、水蛭等,以及扶正抗邪药物如人参、黄芪等。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偏瘫的常用方法,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的脏腑功能,改善气血运行状况。

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曲池、合谷等。

针灸疗法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受损神经的营养供应,促进神经的再生和修复。

3. 中药外治疗法:中药外治主要是通过将中药煎煮后制成药浴,或者将中药煎煮后敷贴在患处进行治疗。

中药外治能够通过渗透作用改善患处的血液循环,促进患处的修复和恢复。

除了上述方法,中医治疗偏瘫还可辅助使用理疗、推拿、拔罐、艾灸等物理疗法和按摩疗法。

但是中医治疗偏瘫的疗效会因个体的具体情况而有差异,请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祖传秘方治半身不遂奇人医案,高手在民间治偏瘫

祖传秘方治半身不遂奇人医案,高手在民间治偏瘫

祖传秘方治半身不遂奇人医案,高手在民间治偏瘫治骨以来 2021-12-31 06:50半身不遂医案:患者某,男,63岁,山西省大宁县甘棠村人。

2006年9月15日前来就诊,患者于半年前早晨突然右半身不能自主运动,肢体强痉,屈伸困难,畏寒怕凉,还没有入冬穿一身棉衣,兼有语言不利,口眼歪斜,便溏,下肢肿胀。

来就诊前曾用丹参注射液,灯盏花素,丹红注射液治疗两个月,不见好转。

来院就诊时,舌质暗淡和瘀斑,脉虚沉迟细涩,沉脉重手按至筋骨乃得,沉迟主痛冷,细脉细直而软,如丝线应指,细为血少气衰,涩脉与滑脉相反,来往艰难涩滞,有如轻刀刮竹的脉象,主气滞。

证属:阴盛阳衰,气血不足,血瘀经络。

治则:温热除寒,活血化瘀,通经活络。

方药:真武汤加减(附子150g,干姜30g,肉桂30g,黄芪60g,当归20g,赤芍30g,川芎30g,桂枝15g,丹皮15g,木通3g,通草3g,香附15g,甘草80g)。

服法:1日1剂,1剂煎2次分服,早晚温服。

屈伸困难加穿山甲20g;语言不利加蒲黄20g,远志15g;口眼歪斜加白附子10g,白芍15g;肢体麻木者加威灵仙15g,伸筋草15g;便秘者加芦荟10g,番泻叶6g,火麻仁30g,郁李仁15g;小便失禁者加益智仁60g,乌药30g;上肢瘫痪者加桂枝15g,桑枝15g;下肢瘫痪软而无力加怀牛膝15g,川续断30g。

在服中药期间配合服瘫痪康复丹可取得满意效果。

半身不遂是脑出血、脑梗塞后遗留下来的一个重要症状,以一侧肢体运动失灵为重要表现。

笔者经过长期的科学的观察到,脑出血、脑梗塞之前的表现为阴虚姿态,而脑出血、脑梗塞之后为阳虚姿态,如肢体屈伸痉挛,手足不温,半侧身凉,小便泻,舌苔,脉迟、虚、滑、涩都是阳虚的表现。

所以对半身不遂的治疗按“水无热不沸,冰无热不化,气无热不行,瘀无热不散”的新理论,根据对半身不遂的病人观察,一半阴一半阳采取平衡阴阳,调控阴阳,使阳虚的一半恢复正常,从而达到五行的相生相克保持动态平衡,使人体元气平和而康复。

整理偏瘫

整理偏瘫

偏瘫俗称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舌肌的中枢性瘫痪,是急性脑血管病最常见的后遗症。

不少偏瘫者虽可活了下来,但由于生活不能自理,需他人照顾,给本人及家庭带来了许多困难。

如何康复?是医学的重大课题。

目前康复办法,多采用运动疗法、药物疗法、针刺疗法、高压氧治疗及“搭桥”手术,其中比较可行的还是运动疗法。

轻偏瘫病人经过治疗和运动锻炼,一般可在4—5周即可扶拐行走。

而中度和重度偏瘫病人需经过3-6个月才可由被动到主动的扶拐行走。

年老或体弱的病人更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家人要根据这一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扶助。

具体方法可分以下四步:第一步被动锻炼偏瘫卧床病人必须作早期运动,因为肌肉不用就会导致废用性萎缩,关节就会强直。

要求家属每天帮助瘫痪的肢体活动lOO—200次,肢体可活动的病人应在床上作患肢伸屈运动。

床上运动开始得越早越好。

第二步从卧到坐病人从卧到坐需要一个锻炼和适应过程,因为突然坐起,会因体位变化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导致面色苍白、头晕、全身出汗,所以锻炼应循序渐进。

每天让患者的头背抬高10度,每天锻炼两次以上,每次需3—5分钟。

一周后病人可在有靠背的床椅上坐稳,然后两足踏地,健侧手紧握床栏,辅助者双手扶住病人肩部,每日锻炼3—5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

锻炼时应避免患者向瘫痪侧倾倒。

随着病人坐稳程度的增加辅助者可渐渐撤离双手,让病人健手抓住床栏维持平衡,然后鼓励病人撤离健侧手,完全靠身体平衡坐稳。

第三步站立锻炼病人开始时站立并不能平稳,必须有辅助者的帮助。

站立锻炼每次,3—5分钟,每日数次,视进步情况可逐期增加次数和时间。

先让患者背靠墙站好,辅助者双手扶患者腋部,双膝顶住患者膝关节,经过几天站立后,辅助者可试行双手撤离,病人靠墙独自站立后逐渐扶床栏站立,进一步不靠帮助而独自站立。

然后在辅助者保护下,让病人双手扶床栏,进行躯干左右旋转运动,再进—步可做左右摆动,而后扶床栏,两足交替提起,进而横向移步,为行走打基础。

慢性半身不遂该怎么办?

慢性半身不遂该怎么办?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慢性半身不遂该怎么办?
导语:我想对于大家来说,如果假设有一只手或者一条腿不能够使用的话,那对大家来说都是一个非常残酷的现实,令人难以接受,如果心态好点的就会接
我想对于大家来说,如果假设有一只手或者一条腿不能够使用的话,那对大家来说都是一个非常残酷的现实,令人难以接受,如果心态好点的就会接受的快一点,心态没有那么好的可能就会一直消沉下去。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可就更加严重一些了,那就是慢性半身不遂,听起来大家就已经觉得很没办法相信了,那么它的原因是什么呢?又有没有办法治疗呢?
半身不遂又叫偏瘫,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它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

轻度偏瘫病人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我们把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叫做偏瘫步态。

多由急性脑血管病及其原发病引起。

急性脑血管病人产生原因,主要是大脑半球皮层运动中枢受损的缘故。

从人的大脑半球分工来讲,右侧大脑半球通过运动中枢管理着左侧肢体运动;左侧大脑半球,通过运动神经管理着右侧肢体运动。

任何一侧发生病变,都会导致对侧偏瘫。

两侧大脑半球最易发生病变的部位是内囊。

因为这里主要是由一个叫豆纹动脉的小血管供应血液,而豆纹动脉是从大脑中动脉垂直分出的,管径小,压力大,受血流冲击时,容易破裂出血。

所以,又叫做出血动脉。

是发生
脑出血的好发部位,但当血压下降,血流缓慢时,又容易发生血栓形成。

而内囊区神经纤维排列很紧密,上行和下行的纤维都从此处穿过,一旦受损,便产生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即所谓三偏。

偏瘫立愈绝技

偏瘫立愈绝技

偏瘫立愈绝技偏瘫立愈绝技偏瘫在人群中是较为常见的疾病,尤其是中老年人,易患此病。

人至中老年,动脉血管逐渐开始退化,慢慢由老化变至硬化。

人体微细循环血管、运动神经等首先开始硬化。

单纯靠1种方法治疗偏瘫毕竟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本法采用气功、中医、催眠、点穴、刮痧、丹药等为一体的治疗方法,较为全面,循经推拿,按跷,排病气,拍松粘结的脉道,气功疏导、补气、化血栓、行内气、意识导引、肢体牵引、通经活络、整体调理、重点改善,内服丹药,补髓生血,强肾理肝,要穴刺激一整套方法。

一般偏瘫,皆可在短期内康复,更甚者通过一次性治疗,而达行动自由无碍,气功师给患者治疗时,根据患者情况,灵活运用。

如一身体较强壮的人初患此症,用点压秘穴、按跷,基本上可一次治愈。

对于几年的患者,就要耐心点,全套手法套着用。

对人体神经系统疾病的认识三叉神经三叉神经痛是指三叉神经分布区短暂的反复发作的剧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种。

此处只讲原发性神经痛。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不明,通过活检发现有些三叉神经纤维脱髓鞘或髓鞘增厚,轴索变细或消失,认为有些因素使三叉神经脱髓鞘而产生异位冲动或伪突触传递所致。

面部三叉神经以一支或几支分布区内突发的短暂剧痛为特点,疼痛以面颊、上下颌、舌最为常见。

疼痛可引起反射性面肌抽搐,口角牵向患侧,并有面红、流泪和流涎,称为痛性抽搐。

严重者洗脸、刷牙、说话、咀嚼等可诱发,一般每次发作时间仅数秒或数分钟,开始和停止都很突然,间歇期都很正常,多呈周期性发作。

本病程长,很少自愈。

三叉神经痛,治疗的关键在于止痛为目的。

先止痛,继以采用多次催眠诱发自身恢复的潜能,辅以气功、药物、按摩、拍打、静功等手段,共同促进神经恢复正常。

三叉神经痛属“偏头风”或“面瘫”的范畴。

此症痛的部位在头面部,与内脏肝胆胃关系密切,其病因有外感、内伤之别,同时又与风邪密切相关。

风寒毒邪外袭,导致寒凝血瘀于头面,或平时过食煎炒辛热之物致肝胆郁热或胃火,痰火蕴积,火热上炎,或复因内毒乘虚而入、引动痰火,引起风火痰循经上攻于头面,久病不食,迁延日久,久痛入经入血,往往导致瘀血避阻而成顽痛之症。

偏瘫病人的康复与护理怎么做?

偏瘫病人的康复与护理怎么做?

偏瘫病人的康复与护理怎么做?日常生活中人们或多或少都接触过偏瘫患者,无论是在医院或路上的偶然相遇,还是同在屋檐下,衣不解襟的长期照料,人们都能体会到偏瘫带给患者和家属的巨大伤害。

偏瘫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一旦患病轻者会出现肢体活动受限,重者可能出现肌肉萎缩,甚至诱发严重的并发症,进而危及生命,因此对偏瘫病人的康复与护理尤为重要。

本文将科普一些关于偏瘫病人的康复与护理方面的知识,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些许帮助。

一、认识偏瘫1、定义偏瘫又称半身不遂,是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导致单侧身体的上、下肢体运动功能失去控制,使这一侧肢体肌肉产生无力、运动障碍、肌张力异常的一种症状,常见于脑、颈部脊髓疾病。

2、病因下面疾病常引起偏瘫症状,具体如下所示:(1)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脑梗死、脑栓塞等。

(2)颅内感染,如脑炎、脑脓肿、脑结核等。

(3)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等。

(4)颅脑外伤,如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硬膜下积液等。

(5)高颈段脊髓病变,如脊髓型颈椎病、脊髓空洞症等。

(6)免疫相关疾病,如畸形播散性脑脊髓炎、自发性脑炎等。

(7)其他高危因素:包括高龄、长期吸烟、肥胖、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房颤动、存在免疫力低下或者免疫抑制状态,如有癌症、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从事高险工作或强对抗性运动者,如建筑工人、拳击运动员等。

3、症状(1)主要症状:偏瘫的主要症状是患者一侧上、下肢力量减弱、活动不便,如不能举物、抬起费力或不能抬起、走路拖拽。

也可表现为一侧肢体完全瘫痪,不能活动。

还有患者肌张力的变化,患者常伴有肌肉痉挛,表现为主动或者被动屈伸关节时感到阻力高于正常。

少数情况下也会出现肌肉异常松弛,关节活动阻力小于正常状态。

(2)伴随症状:患者除了肢体活动受限外还会出现中枢性面瘫,如口齿不清、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认知障碍,如记忆力下降、无法计算甚至痴呆;言语障碍,如语言的理解,表达困难、发声困难;吞咽困难,如进食困难、饮水时呛咳,严重者甚至无法进食。

半身不遂病理和治疗

半身不遂病理和治疗

半身不遂(bànshēnbùsuí)又叫偏瘫,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它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

轻度偏瘫病人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我们把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叫做偏瘫步态。

它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肢体沉重或手指震颤等。

简介半身不遂(bànshēnbùsuí)又叫偏瘫,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它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

轻度偏瘫病人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我们把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叫做偏瘫步态。

严重者常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

现代医学认为,偏瘫多因脑血管病变所致,如脑血管破裂、栓塞、痉挛等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而发生头晕、头痛、呕吐、肢体麻木、抽搐、瘫痪、意识不清甚至昏迷等症状,有的患者立即死亡。

中医认为,偏瘫的原因是由于湿痰内盛,气虚吹盛,以致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而导致机体的气血阴阳失调。

并把凡是偏瘫又见昏迷的叫中脏腑;颜面局部或颜面与肢体的偏瘫,但无昏迷的叫中经络。

推拿治疗多适用于后者。

其临床常见症状是:半身肢体不遂,口眼喁斜,语言障碍,口角流涎,吞咽困难,并伴有颜面、手足麻木,肢体沉重或手指震颤等。

现代中医研究成果北京中医疑难病研究会瘫痪治疗中心史体心主任研究认为:半身不遂的治疗现在中医一定要“化瘀、通络、营养”三管齐攻,其科研成果化瘀通络汤历史性的解决突破了治疗半身不遂关键性神经细胞再修复再生长的瓶颈。

内服加外用才能真正管用!化瘀通络汤中的太白七药,生长于海拔3700多米的药谷太白山,大多生长于千年古柏或万年巨石上的植物或地衣体,受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滋润出神奇的罕见的药材。

就说“金刷把”这味药,长在海拔3100---3700米的高山树干基部,罕见。

现代康复偏瘫实验报告(3篇)

现代康复偏瘫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偏瘫,即半身不遂,是中风等中枢神经损伤后常见的后遗症之一。

它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还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巨大影响。

近年来,随着现代康复医学的发展,针对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实验旨在探讨现代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现代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2. 评估现代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3. 分析现代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60名偏瘫患者,其中男性30名,女性30名,年龄在40-70岁之间,病程在1-6个月之间。

2. 分组:将6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名。

实验组采用现代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

3. 治疗方法:- 实验组:采用现代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治疗、心理治疗、文体治疗、物理疗法等。

具体措施如下:- 运动疗法:关节活动度训练、增强肌力训练、姿势矫正训练、神经生理学疗法等。

- 作业疗法: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认知和知觉训练、自助具的选择制作、环境改造的设计和指导等。

- 言语治疗:语音语调训练、听力训练、阅读训练等。

-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情绪调节训练等。

- 文体治疗:音乐治疗、艺术治疗等。

- 物理疗法:电疗、光疗、超声波治疗等。

-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被动运动、体位转换、良肢位保持等。

4. 观察指标:- 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评分法进行评估。

-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评估。

- 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

5. 数据收集:在实验开始前、实验结束后及随访6个月时,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指标评估。

四、实验结果1. 运动功能:实验组患者在实验结束后及随访6个月时的Fugl-Meyer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实验组患者在实验结束后及随访6个月时的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偏瘫的治疗方案

偏瘫的治疗方案

偏瘫的治疗方案第1篇偏瘫的治疗方案一、前言偏瘫,即半身不遂,是因脑血管疾病导致脑组织损害而引发的肢体功能障碍。

本治疗方案旨在为偏瘫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康复治疗措施,以最大程度恢复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本方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康复医学诊疗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确保合法合规。

二、治疗目标1. 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2. 消除或减轻患者疼痛、肌张力异常等症状;3. 预防并发症,降低复发风险;4. 提高患者心理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三、治疗方案(一)急性期治疗1.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吸痰等支持治疗;2. 针对病因进行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抗凝、降纤、降颅压等;3.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失衡;4. 营养支持,预防应激性溃疡;5. 康复治疗:早期开展良肢位摆放、被动关节活动、床边坐位训练等。

(二)恢复期治疗1. 物理治疗:采用低频电刺激、中频电刺激、磁疗、超声波等物理因子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张力;2. 康复训练:加强肌力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训练等;3. 作业治疗:开展手功能训练、认知功能训练、心理治疗等;4.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选用适当的药物治疗,如抗痉挛药物、神经保护剂等;5. 中医治疗:采用针灸、拔罐、按摩、中药等治疗方法。

(三)后遗症期治疗1. 康复训练:持续进行肌力、平衡、步态等训练,巩固治疗效果;2. 作业治疗:加强日常生活技能训练,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3. 心理干预:定期进行心理评估,开展心理疏导,增强患者心理素质;4. 社区康复:积极参与社区康复活动,提高患者社会适应能力。

四、注意事项1. 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2. 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年龄、病情、体质等因素,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3. 治疗过程中,注重患者安全,预防意外伤害;4. 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治疗依从性。

如何对偏瘫患者做康复护理?

如何对偏瘫患者做康复护理?

如何对偏瘫患者做康复护理?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时代的不断更替,我国的偏瘫患者也越来越多。

偏瘫患者多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脑中风都能够引起偏瘫。

若出现偏瘫,那么就很难治愈,严重地影响到了我国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在治疗方式上一般都是通过康复护理进行治疗,康复护理对于偏瘫患者的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偏瘫患者而言,会出现运动障碍、言语障碍、认知障碍以及心理障碍,科学、合理的康复护理能够让患者在心灵上得到安慰,促进患者更好的康复。

1.偏瘫概述1.1偏瘫的概念偏瘫俗称半身不遂,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一侧的上下肢体、面部肌肉等等出现瘫痪,是脑血管意外(Cerebral vascular accident,CVA)[1]常见的并发症。

有着非常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由于发病比较急,对我国中老年人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就目前而言,在临床上依然没有对偏瘫患者系统的治疗方案,会有嘴角歪斜、肢体麻木、失语等后遗症。

在近几年的调查当中,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大概为210/100000,70%的患者有残疾,且50%生活不能自理。

1.2偏瘫的分类按照临床表现可以分为以下四类:①迟缓性偏瘫,临床表现是上下肢任意一侧伴随着运动障碍,肌张力较低,有着非常明显的随意肌麻痹感,面部肌肉比较紧绷。

但是胃肠的运动不会受到影响;②痉挛性偏瘫,一般是通过迟缓性偏瘫演变而来的,也就是在运动的过程中,肌张力有所增加,在上肢上的伸肌群和下肢的屈肌群瘫痪十分明显,且肌张力明显的提升。

所以手指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呈弯曲的状态,有着非常明显的僵硬感;③轻偏瘫,因为偏瘫的症状比较轻微,譬如在偏瘫的早期或者一次性发作偏瘫的间期,偏瘫比较轻微,,如果不仔细的检查很难发现,但是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危害到患者的生活质量;④意识障碍偏瘫,多表现为意识障碍,并且瘫痪比较明显,会有着头部不协调的症状。

按照发展时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2]:①急性偏瘫,发病比较急,临床症状在很多的时间内就达到高潮,病因一般是脑卒中或者外部刺激导致的;②亚急性偏瘫,相较于急性偏瘫,发病没有那么急,病情会随着时间而加重,在数天或者数周之内达到高潮,常见与硬膜下血肿;③慢性偏瘫,发病比较慢,病情在数个月之内逐渐的发展,一般在慢性硬膜下血肿、肿瘤压迫等病症中常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身不遂能(偏瘫)治好吗?
【导语】半身不遂通常是中风的后遗症,医学上又称为偏瘫。

一些中老年人突发中风后或多或少的会留下一些后遗症,让老人失去了自理的能力,那半身不遂能治好吗?半身不遂当然能治好了,下面由小编携北京体坛中医院心脑血管疾病专家刘光亭教授带你了解半生不遂的症状和该怎样治疗;
半身不遂的症状表现:
1:轻半身不遂:在半身不遂极轻微的情况下,如进行性半身不遂的早期,或一过性发作性半身不遂的发作间隙期,瘫痪轻微,如不仔细检查易于遗漏。

2:意识障碍性半身不遂:表现为突然发生意识障碍,并伴有半身不遂,常有头及眼各一侧偏斜。

3:弛缓性半身不遂:表现为一侧上下肢随意运动障碍伴有明显的肌张力低下,随意肌麻痹明显面不随意肌则可不出现麻痹,如胃肠运动、膀胱肌等均不发生障碍。

4:痉挛性半身不遂:一般的是由弛缓性半身不遂移行而来,其特点是明显的肌张力增高。

上肢的伸肌群及下肢的屈肌群瘫痪明显,肌张力显著增高,故上肢表现为屈曲,下肢伸直,手指呈屈曲状态,被动伸直手有僵硬抵抗感。

北京体坛中医院专家推荐半身不遂的治疗方法:
“巨针巨刺综合疗法”用特制针具沿人体督脉、手足阳明经透入,具有通督脉﹑行气血和促进神经细胞再生、介入引导苭物到达病灶部位的作用。

具有取穴少、不良反应小、刺激量大、见效快等优点,做到了针刺治疗的三大创新。

“巨针巨刺综合疗法” 科学打通瘀阻辩证论治的具体体现
“巨针巨刺综合疗法”是在古代"九针"中大针、长针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此方法既可改善脑血管的弹性和血流量,又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很快改善偏瘫等症。

一般患者针刺1-3次就有明显效果,对脑血栓、脑栓塞、偏瘫、半身不遂等病症疗效高于普通毫针。

该疗法以针灸"左病取右,右病取左,上病下取"
为理论基础,沿中医经脉中的督脉、手足阳明经透,具有通督脉﹑行气血和促进神经细胞再生、疏通经络、醒开窍,促进神经恢复生长,内外结合,综合治疗,疗效更加显著。

该疗法具有取穴少、痛苦轻、刺激量大、见效快等独特特点。

心脑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刘光亭教授受邀做客CCTV-10《探索发现》栏目时,就曾为大家介绍过这一最新医疗科学成果。

【温馨提示】患者在选择治疗时,应去正规的医疗机构检查与治疗。

切勿相信街头宣传的“一贴包治、祖传配方、宫廷秘方“等等捷径的治疗方法,而导致延误病
情使病情加重、病变导致并发症的出现,给自己本身带来更多的痛苦同时也给后续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