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考情景默写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生活情境类名句默写汇总练习(共58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生活情境类名句默写汇总练习(共58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生活情境类名句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2023年新高考1卷】小刚临摹了一幅诸葛亮的画像,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想好。

汪老师认为不妨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很好。

2.【2023年新高考2卷】小刚在他创作的历史小说《正气歌》中写道:文天祥月下独步于江边,眼前壮阔的景象使他不禁吟诵起前人的写景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3年全国乙卷】小刚因病不能参加比赛,汪教练给他发了一条信息。

写道:“人生中的机遇绝非只有一次,古诗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对你永远充满信心!”4.人有时内心充满矛盾,常常心里想着什么,可现实却不容你如此,两难之间更见张力。

古诗文中能写出抒情主人公矛盾心理或行为的两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人登高抒怀,吟咏出豪迈之句。

杜甫《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写诗人四面眺望,仿佛天地万物都在湖水之上;黄庭坚《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_”写诗人叶落时节登高远望,天地更显广阔无边。

6.中国古代文人有登高望远的情结,他们登高揽胜,寄托情志。

杜甫登临岳阳楼,面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洞庭湖,顿生忧国之思;黄庭坚登上快阁,看落木千山、澄江月明,而生归隐江湖之念,最后吟唱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人登高,情怀各异:杜甫在《登高》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时间和空间着笔,极写飘泊孤独与年老多病之悲;黄庭坚在《登快阁》中则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决意归隐江湖、不存世俗机心的情怀。

64篇高考情景式默写(高中)(含答案)MicrosoftWord文档

64篇高考情景式默写(高中)(含答案)MicrosoftWord文档

64篇高考情景式默写高中篇(一)《劝学》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4.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

7. 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

(二)《逍遥游》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2. 《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3. 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4. 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9.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三)《师说》1.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是:2.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3.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4.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择师的标准是:5.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6.《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四)《阿房宫赋》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

2023届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黄冈竹楼记(1)《黄冈竹楼记》中用比喻的手法写竹楼夏天适宜听急雨,雨声如瀑布飞流直下之声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2)古诗词中关于赏雪的联想奇特而丰富,如通过“撒盐空中差可拟”写雪的模样;通过“未若柳絮因风起”写雪纷扬的姿态;而王禹在《黄冈竹楼记》中则通过“________,________”写雪坠落时的声音。

(3)在《黄冈竹楼记》中,作者叙述自己因为竹楼得以听到了许多美妙的声音,其中写棋子落盘声清脆悠远的句子是“________”,写箭镞触壶声清亮有力的句子是“________”。

(4)《黄冈竹楼记》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的儒雅,将简易的竹楼与四大名楼“贮妓女、藏歌舞”的腐朽进行对比。

(5)《黄冈竹楼记》中,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铿锵的语气表明了自己的选择取向。

(6)《黄冈竹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抒写了作者随遇而安、不惧贬谪的心态,又含蓄地表达了其愤懑不平之情。

2.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上阕中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2)《沁园春·长沙》中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沁园春·长沙》的下阕用夸张手法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沁园春·长沙》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借助登高、乘坐车马走路等社会现象作喻来论述学习的作用,最终得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七十题(打印版)

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七十题(打印版)

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七十题1.诗贵立意高远;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居易《琵琶行》“,”,皆为点睛之笔。

2.有的诗开篇就奠定感情基调;如柳永《雨霖铃》“,,”;白居易《琵琶行》“,”,皆为以景托情。

3.诗词讲究借鉴;温庭筠词有“梧桐树,三更雨”句,李清照《声声慢》“,,”,则意近之。

而姜夔《扬州慢》词序中“寒水自碧”句与杜甫《蜀相》“,”异曲同工;《扬州慢》的“,?”又与杜甫《哀江头》“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意近。

陆游《诉衷情》一词中“此生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则与其《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僵卧孤村不自哀,”意近。

4.用典是古诗常用手法;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里用刘义隆典“,,赢得仓皇北顾”,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用女娲典“,石破天惊逗秋雨”。

5.古人喜化用前人成句入诗;如“至今商女,,”化用了杜牧《泊秦淮》的“,”;姜夔《扬州慢》中“,尽荠麦青青”“,青楼梦好”化用了杜牧《赠别》中“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句意;周邦彦《西河》词中“想依稀、王谢邻里。

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则是化用了刘禹锡《乌衣巷》“,”。

6.古人讲究炼字炼句;卢延让《苦吟》曾有“,捻断数茎须”之句,杜甫也有“为人性僻耽佳句,”的诗句,令人非常敬仰。

7.古诗贵精练传神;如杜牧《过华清宫》“,”,勾出李杨之骄奢淫逸;陶渊明《归园田居》“羁鸟恋旧林,”,写尽复返自然的渴求;白居易《琵琶行》“,”,则传出琵琶女犹疑出场之神韵。

8.春天是古代诗人常咏叹的季节;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海上明月共潮生”,韦应物《滁州西涧》“,野渡无人舟自横”,韩翃《寒食》“,寒食东风御柳斜”,冯延巳《蝶恋花》“风乍起,”,叶绍翁《游园不值》“,一枝红杏出墙来”等。

9.花是古诗词常见意象;如王维《鸟鸣涧》“,夜静春山空”,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春江水暖鸭先知”,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辛弃疾《西江月》“,听取蛙声一片”等。

2016年—2022年全国语文高考情景默写真题+答案+解析

2016年—2022年全国语文高考情景默写真题+答案+解析

一、2022年新高考I卷情景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鲍照的拟行路难当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起兴,从日常平凡的生活现象引发自身的感慨。

(2)曹操的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希望接纳更多的人才,模仿了管子的“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3)李白常常称谢灵运为谢公,比如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句中。

【答案】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梦游天姥吟留别》)【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泻”“著”“屐”“渌”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二、2021年新高考卷I五、情景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说,到郊野去的人,只带一日之粮当天回来,肚子还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去的人,则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而去往千里之外的人,就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见到了徐公,先是仔细观察,感觉自己没有徐公美,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认定自己确实不如徐公美。

(3)项羽破秦入关,三分关中之地,以秦降将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合称“三秦”。

从此“三秦”作为一个地理名词,频繁在古诗词中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宿舂粮三月聚粮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的字词有:舂、聚、窥、弗、阙、辅、津。

三、2020新高考卷I五、情景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完整版)高考情景默写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高考情景默写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考情景默写试题(含答案),推荐⽂档新课标初中情景默写⾃主训练——新课标⾼考《语⽂考试⼤纲》规定初中必背50篇1.《论语》中孔⼦对“君⼦”给出过多个定义,《学⽽》中“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当别⼈不了解⾃⼰的时候不⽣⽓,这也是君⼦的表现。

2.《论语·为政》对“学”与“思”的关系有精辟论述:“_______,_______。

”3.⾯对“贤”者与“不贤”者,孔⼦在《论语·⾥仁》中提出了做⼈的两个要求:“_______,_______。

”4.“青松翠柏”早在《论语·⼦罕》中就成为孔夫⼦托物⾔志的对象,他说:“____,_______。

”5.《论语·卫灵公》中⼦贡请教孔⼦能不能⽤⼀个字概括⼀个⼈终⽣的修养追求,孔⼦讲出了那个字,并⽤⼋个字做出了千古流传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

”6.当两样东西不能同时拥有时,有舍才有取。

孟⼦《鱼我所欲也》中就以“鱼”和“熊掌”为喻,谈到了舍得的智慧:“_______,__________。

”7.孟⼦主张“仁”“义”⽐“⽣”更重要,不“仁”不“义”⽐“死”更可恶,⽤《鱼我所欲也》中的话来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

”8.“万钟”的财富是常⼈所向往的,但孟⼦在《鱼我所欲中》以“义”的⾼度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

”9.孟⼦在《⽣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以“_______,_______”两句深刻地指出了饱经磨难对于⼀个⼈成才的意义。

10.孟⼦在《⽣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必定会导致国家灭亡的两个情形:“_________,__________。

”11.《曹刿论战》中为我们塑造了⼀个出⾊的平民军事家的形象,当有⼈劝曹刿不要参与此次战事时,曹刿⾃信地说:“_______,_______。

”12.在《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可以凭借着鲁庄公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条件打⼀仗。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情境式默写汇总练习(共39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情境式默写汇总练习(共39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情境式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_,____”两句,描写当年刘裕率领大军北伐,驰骋中原,气吞胡虏的情景。

(2)李密《陈情表》在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先尽孝道,后报国恩,接着用“___”的比喻,水到渠成地提出陈情的目的“____”。

(3)芙蓉,又名荷花、莲花,历来为文人所钟爱,有时用以描绘夏日风光,有时用以象征高洁品格,有时用以比喻纯洁爱情或美好理想……比如:“____,_____”。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作者在黑暗社会中烦闷失意,孤独困窘。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突出秦朝统治者“爱纷奢”的表现,照应了前文的“朝歌夜弦”之语。

(3)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众宾喧哗之动,来衬托太守醉酒后的颓然之静,生趣盎然。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秦始皇统治时期,为了蒙蔽百姓,巩固统治而焚书坑儒,《过秦论》中体现这个举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江花月夜》中描写月光随波荡漾流转,所有春江都在月光笼罩之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进酒》中:表现作者对权贵的否定,又无法改变现实,以消极的办法反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作者慨叹自身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

(2)《虞美人》中表现词人李煜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时光面前感慨无限,引出对故国往事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情景默写专项练习(共三组15大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情景默写专项练习(共三组15大题,附参考答案)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委婉提醒唐朝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重蹈亡秦覆辙。

(2)《短歌行》中,诗人以周公自比,表明自己广纳贤才以统一天下的远大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借代手法能够更形象地突出事物特征,因此在诗词中常被运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指出《诗》可以用来侍奉君父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以司马光的指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靶子,逐一反驳,表明了变法的坚定决心。

(3)戈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征夫以此来保家卫国,文人常常借此来表现战争或战斗生活,如“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的《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虽没出现“水”字,却专门写了洞庭水。

(2)屈原在《离骚》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同的作家在创作中表现出的格调、气派和趣味不同,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

比如李白“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的飘逸洒脱,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沉郁顿挫,苏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旷达豪放。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出了登泰山时天气的恶劣以及路途的艰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___,______。”
35. 在《三峡》一文中,郦道元以比喻手法写出了从白帝到江陵乘舟而下速度之快:
“______,______。”
36. 在《三峡》一文中,郦道元这样描写春冬之时三峡江水的特点:
“______,______。”
37. 在《三峡》一文中,郦道元用八个字评价了三峡两岸悬崖山水草树的特点:
14. 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这样描写邹忌的外貌:
“_______,_______。”
15. 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之妻这样回答他的问话:
“_____,__________?”
16. 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有强烈的自我反思精神,他反思来客对他赞美的实 质
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1. 在《马说》的结尾,韩愈以“______,______”两句对当权者不 识
“______,______。”
38. 猿啼在古诗文中常表达凄凉之感,在《三峡》一文中,郦道元听到接连不断的猿啸 声
,感受就是:“______,______。”
39. 在《马说》中,韩愈无奈地指出了“千里马”和“伯乐”之间常有的关系:
2
“______,______。”
40. 在《马说》中,韩愈说“名马”之所以不能称以“千里马”,是因为它们:
“__________,__________。”
9.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以
“_______,_______”两句深刻地指出了饱经磨难对于一个人成才的
意义。 10. 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必定会导致国家灭亡的两个情形:
“_________,__________。”
11. 《曹刿论战》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出色的平民军事家的形象,当有人劝曹刿不要参 与
3. 面对“贤”者与“不贤”者,孔子在《论语·里仁》中提出了做人的两个要求:
“_______,_______。”
4. “青松翠柏”早在《论语·子罕》中就成为孔夫子托物言志的对象,他说:
“____,_______。”
5. 《论语·卫灵公》中子贡请教孔子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一个人终生的修养追求,孔
子 讲 出 了 那 个 字 , 并 用 八 个 字 做 出 了 千 古 流 传 的 解 释 : “_ ___!_______,_______。”
完全没有时间概念:“______,______。”
32. 在《桃花源记》中,当访问者在“辞去”桃花源时,陶渊明这样写道:
“______,________。”
33. 在《桃花源记》中,访问者在乘船离开时,他
“______,______”,目的是便于以后重新找到桃花源。
34. 在《三峡》一文中,郦道元从时间和光线的角度,极写三峡两岸峭壁之高而狭:
此次战事时,曹刿自信地说:“_______,_______。”
12. 在《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可以凭借着鲁庄公所说的
“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条件打一仗。
13. 在《曹刿论战》中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曹刿善于观察的特点,曹刿说出了他所观察 到
的现象和最后做出的决定:“______,______,______。”
自己,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6. 在《出师表》一文中,诸葛亮说自己竭尽全力北伐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
27. 在《出师表》一文结尾,在即将远离蜀都北伐的时候,诸葛亮面对所写的《出师表》
,感慨万千:“______,______。”
28. 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林里并没有别的树木,其间风景是:
6. 当两样东西不能同时拥有时,有舍才有取。孟子《鱼我所欲也》中就以“鱼”和
“熊掌”为喻,谈到了舍得的智慧:“_______,__________。”
7. 孟子主张“仁”“义”比“生”更重要,不“仁”不“义”比“死”更可恶,用
《鱼我所欲也》中的话来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
8.“万钟”的财富是常人所向往的,但孟子在《鱼我所欲中》以“义”的高度指出:
“____,____。”
23. 在《出师表》一文中,诸葛亮自述早年躬耕南阳时的人生志向是:
“_________,__________。”
24.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回顾了二十一年前在刘备遭遇倾覆时自己当时所肩负的重 大
责任:“_________,__________。”
25. 在《出师表时把国家大事托付 给
17. 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推己及人,他分析了宫妇、朝臣、天下人赞美齐王 的
原因后告诫齐威王:“_____,__________。”
18. 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表现出从谏如流的明君气度,他尤其鼓励人们当 面
对他提意见,他说:“_____________,_____。”
1
19. 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描写齐威王最初下达纳谏令后的情形是:
“_____,_____。”
20. 在《出师表》一文中,诸葛亮用八个字表达了赏罚执法必须公平公正的原则:
“_____,_____。”
21. 在《出师表》一文中,诸葛亮劝诫后主刘禅行事前要善于向郭攸之等文臣咨询,这 样
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
22.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用了六个字来总结汉朝兴盛的根本原因:
新课标初中情景默写自主训练
——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规定初中必背 50 篇
1. 《论语》中孔子对“君子”给出过多个定义,《学而》中 “_______,_ ______”两句指出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时候不生气,这 也是君子的表现。
2. 《论语·为政》对“学”与“思”的关系有精辟论述: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9. 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通过视觉和听觉描写,用八个字描画了一个令人向往的 世
外小农社会:“______,______。” 30. 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__”这样两句描写 了
桃花源中老人、孩子的幸福安宁生活。 31. 在《桃花源记》中,渔人说在秦朝时先辈们就避乱到此,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 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