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43学前教育基础理论名词解释答案

合集下载

学前教育学必考名词解释和简答大全

学前教育学必考名词解释和简答大全

学前教育学必考名词解释和简答大全名词解释题1.1.广义的教育: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1。

2.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进行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活动一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需要的人的活动.1。

3.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人以及对教育活动承担教育责任的人.1。

4.正规学校教育:在学龄期完成的上学年限,获得教育证书。

1.5.非正规教育:在任何正规教育体制以外所进行的成人或儿童所选择的学习形式,是有组织、有系统的学习活动。

1.6.非正式教育:个人在日常经验和社会生活环境中获得的学习,是无组织、无系统的终生过程。

1.7.全民教育:保证每个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它以普及义务教育实行之。

1.8.终身教育:指人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都需要受到各种教育,接受教育应是从生到死永不休止的,它在时间上贯穿人的整个一生,在空间上贯通了学校、社会和家庭的界限,打破了教育为学校系统所垄断,改变了前半生受教育,后半生工作的人生模式。

1.9.教育民主化:使受教育成为全民的权利和义务,在教育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消除专制、封闭、灌输等不民主的教育,建立尊重、开放、启发、参与等民主化的教育.1。

10.教育现代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在教育上的反映,是教育整体的变革。

1.11.人的个体发展:个体从降生到成年到老年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身体的发展是指身体的各组织系统的发育和机能的增长,心理的发展是指人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方面的发展。

2。

1.物质环境:由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所组成。

气候、山、河、海洋、空气、水等为天然环境;城市、农村的建设,工作劳动环境条件,个人居住条件等为人工环境.2。

2.精神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它的内涵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信息。

学前教育学必考名词解释与简答大全

学前教育学必考名词解释与简答大全

学前教育学必考名词解释与简答大全名词解释题1、1.广义得教育:有意识得以影响人得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得社会活动。

1、2.狭义得教育(学校教育):就是由专门机构与专职人员依据一定得社会要求与受教育者得特点,进行得有目得、有系统、有组织得影响活动一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需要得人得活动。

1、3.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得人以及对教育活动承担教育责任得人。

1、4.正规学校教育:在学龄期完成得上学年限,获得教育证书。

1、5.非正规教育:在任何正规教育体制以外所进行得成人或儿童所选择得学习形式,就是有组织、有系统得学习活动。

1、6.非正式教育:个人在日常经验与社会生活环境中获得得学习,就是无组织、无系统得终生过程。

1、7.全民教育:保证每个国民都有接受教育得基本权利,并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得教育,它以普及义务教育实行之。

1、8.终身教育:指人在一生中都应当与都需要受到各种教育,接受教育应就是从生到死永不休止得,它在时间上贯穿人得整个一生,在空间上贯通了学校、社会与家庭得界限,打破了教育为学校系统所垄断,改变了前半生受教育,后半生工作得人生模式。

1、9.教育民主化:使受教育成为全民得权利与义务,在教育机会面前人人平等。

消除专制、封闭、灌输等不民主得教育,建立尊重、开放、启发、参与等民主化得教育。

1、10.教育现代化:就是社会政治、经济得变革在教育上得反映,就是教育整体得变革。

1、11.人得个体发展:个体从降生到成年到老年身心有规律得变化过程。

身体得发展就是指身体得各组织系统得发育与机能得增长,心理得发展就是指人得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方面得发展。

2、1.物质环境:由天然环境与人工环境所组成。

气候、山、河、海洋、空气、水等为天然环境;城市、农村得建设,工作劳动环境条件,个人居住条件等为人工环境。

2、2.精神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它得内涵就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得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信息。

28043学前教育基础理论名词解释答案资料

28043学前教育基础理论名词解释答案资料

08243学前教育基础理论名词解释汇总注:【蓝色为历年真题,蓝色加粗是历年真题重复】整理:小慧第一章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活动。

广义: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体健康、思想品德的形式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学前教育: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项社会活动。

广义:泛指一切形式、一切场合的学前教育,包括机构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等。

狭义:主要指机构教育,即托儿所、幼儿园的教育3.学前家庭教育4.学前社会教育:指家庭以外的其他社会机构、社会团体、政府部门及私人创办的为学前儿童提供的非正式的教育5.机构教育(2006-10)P6:有正规的学前教育机构对入学前儿童所实施的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教育6.学前教育学(2009-10)(2012-10)【有标准答案】:学前教育学是教育学科的一个年龄分支学科,这是一门研究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目的与内容、途径与方法的特性与规律的科学第二章7.儿童观(2011-01)(2012-01)(2013-10)P31指人们对儿童的根本看法、态度8.社会主导形态的儿童观:指一定社会中的政府机构、法律机构及其他剧支配地位的人们所持的对儿童的看法、态度。

9.学术理论形态的儿童观:哲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人类学等学术领域的研究人员在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基础上所持的儿童观10.大众意识形态的儿童观(2006-10)(2010-10)P34:指广大国民对于儿童的根本认识和态度,这是一种最具实际意义的儿童观,因为儿童就是在这种现实的儿童观的作用和影响下生活和成长的11.理念性儿童观(形式性儿童观)(2013-01) P35:指能从理论上,观念上把握科学的儿童观的主要内涵,并能用以分析和指导在儿童生活和学习过程中自身与儿童关系中的现实问题。

28043名词解1

28043名词解1

名词解释;1.儿童观;人们对待儿童的根本看法,态度2.教育的生态环境:是一种以教育为中心且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层次,多方位多特性的环境系统。

3.体能发展;指人体各器官系统机能能力不断增强和提高,包括提高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层次,多方位,多特性的环境系统。

4.执行控制结构;这是一部内部的心智蓝图。

它既代表被试者构想某一特定问题情境所惯用方式,又代表他处置该问题的惯用步骤5.社会化;是指个体凭借其生理特点,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学习获得某种符合社会要求的知识。

技能,习惯,价值观,态度,理想和行为模式。

成为具有独特人格的社会成员并履行其社会职责的过程6.学前教育学;是教育学科中的一个年龄分支科学,这是一门研究学前教育产生与发展,目的与内容,途径与方法的特性与规律的科学。

7.社会性交往; 是人的一种心理行为特性,它是指人在形成自我意识,进行社会交往,内化社会规范及道德准则,进行自我控制及表现其他社会行为时的心理行为特征8.智能;它是人们在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或特征9.学前教育价值:10.平衡性能力:抵抗破坏平衡的外力,以保持全身处于稳定状态的能力11.最近发展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

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12.学前教育总目标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13.综合课程:与分科相对的是经验课程二恶综合教育并非典型的经验课程,他注重经验,并不反对或有意阻拦甚至破坏系统知识的传授。

综合教育主张以社会生活,社会事件自然界中的核心点组织教育内容,使课程内容综合相关主题或单元,并根据教育内容的需要,综合的使用各种教育方法和手段14.自我概念:幼儿的自我概念是幼儿自我认识的结果,是幼儿关于自身特点和本质的反映,是幼儿关于自己比较稳定的看法15.美育:美育也称为审美教育是通过审美活动和审美实践有意识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使人全面发展的教育16.自我控制“自我控制简称自制指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能够控制自己的情感冲动和行为17.机构教育;是指有正规学前教育机构对入学前儿童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课分为俩个阶段一。

学前教育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学前教育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第一章学前教育的基本问题1. 学前教育--是指旨在促进学前儿童<0~6、7)岁的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

<p2)2. 学前家庭教育--在家庭中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其子女进行的教育。

<p3)3. 学前社会<公共)教育--由家庭之外的社会<包括国家、社区、单位、私人)指派专人组织实施的、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活动的总和。

它包括托幼机构教育、社区教育和大众传播媒介的教育影响等教育形式。

<p4)4. 托幼机构教育--是指在托儿所、幼儿园等机构中由专职的幼教工作者按照社会的要求,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而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学前公共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学前教育的重要实施形式。

<p4,p55,p90)5. 学前教育价值--指学前教育与幼儿、成人及社会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它回答的是学前教育"应该做什么"、"应该具有什么作用"的问题,体现的是一种期待效应。

<P14)6. 学前教育价值取向--指学前教育活动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学前教育活动的属性、功能等做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P15)7. 学前教育的功能--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

它回答的是学前教育"具有什么作用"的问题,体现的是一种事实效应。

<P14)8. 学前教育的效益--指学前教育所产生的结果,以及学前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P31>9 .社区教育-- 把教育之于一定区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下,在地反政府和党的领导下,一地区为依托组织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挥自身优势,共同办好教育的新形势。

第二章家庭、托幼机构、社区1. 家庭教育--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

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里,由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教育影响。

学前教育原理答案完整版

学前教育原理答案完整版

学前教育原理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学前教育原理》练习题参考答案一一、名词解释1.学前教育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对从出生到入学前儿童实施的教育,是促进入学前儿童(0—6、7岁)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

狭义的学前教育是学前社会教育的一部分,指由正规的学前教育机构对入学前儿童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

2.教育目的是教育总的培养目标,它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规格的人。

3.卢梭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着有《爱弥儿》。

提出教育要使儿童归于自然,符合儿童的自然本性。

4.儿童发展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二、简答题1.我国人口状况对学前教育的影响是什么?(1)人口增长快,将给学前教育的发展带来很多困难;(2)人口分布不均,将影响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3)农村人口比例大,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则使学前教育难以普及,更难以深入偏远山区;(4)人口素质差、受教育程度低,则会加重教育的负担;(5)我国将来的独生子女一统天下的局面将对学前教育产生许多特殊影响。

2.我国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作用是什么?(1)对教育的目标及人才标准的影响。

(2)对教育认识和教育方法论的影响。

(3)对个体的发展方面的影响。

3.四岁儿童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引导儿童观察周围生活,以增长知识和认识能力。

(2)发展儿童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3)以游戏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4.幼儿园的基本任务是什么?(1)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2)为幼儿家长安心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便利条件。

5.学前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影响的特点是什么?(1)家庭教育是幼儿接触最早的教育。

(2)家庭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

(3)家庭教育伴随终身。

(4)家庭教育是个别实施的。

学前教育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学前教育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第一章学前教育的基本问题1. 学前教育--是指旨在促进学前儿童<0~6、7)岁的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

<p2)2. 学前家庭教育--在家庭中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其子女进行的教育。

<p3)3. 学前社会<公共)教育--由家庭之外的社会<包括国家、社区、单位、私人)指派专人组织实施的、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活动的总和。

它包括托幼机构教育、社区教育和大众传播媒介的教育影响等教育形式。

<p4)4. 托幼机构教育--是指在托儿所、幼儿园等机构中由专职的幼教工作者按照社会的要求,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而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学前公共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学前教育的重要实施形式。

<p4,p55,p90)5. 学前教育价值--指学前教育与幼儿、成人及社会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它回答的是学前教育"应该做什么"、"应该具有什么作用"的问题,体现的是一种期待效应。

<P14)6. 学前教育价值取向--指学前教育活动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学前教育活动的属性、功能等做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P15)7. 学前教育的功能--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

它回答的是学前教育"具有什么作用"的问题,体现的是一种事实效应。

<P14)8. 学前教育的效益--指学前教育所产生的结果,以及学前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P31>9 .社区教育-- 把教育之于一定区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下,在地反政府和党的领导下,一地区为依托组织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挥自身优势,共同办好教育的新形势。

第二章家庭、托幼机构、社区1. 家庭教育--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

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里,由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教育影响。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教育原理》名词解释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教育原理》名词解释题库及答案

《学前教育原理》名词解释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是以学前教育现象和学前教育问题为对象的一个研究领域,目的在于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阐述学前教育的原则、方法。

2.幼儿园环境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保育和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

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内部环境,包括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3.幼儿能力适应能力适应是指儿童具备进入小学之后所必须具有的基本学习、交往等各项能力。

包括学习上基本的听写能力、简单的背诵和复述能力、计算能力、以及阅读理解等学习能力;生活中基本的交往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能集中精力认真听讲,在老师提出问题时积极思考问题;任务意识,能否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主动独立完成家庭作业等。

4.观察法观察法是研究者借助感官或辅助仪器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以获取相关事实资料的研究方法。

5.幼儿园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

6.幼小双向衔接幼小衔接不是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单方面地靠拢的问题,而是小学、幼儿园及家庭都向儿童靠拢,都要考虑如何促进幼儿的发展。

7.教育衔接教育衔接是指各个教育阶段与其相邻的横向或者纵向教育阶段、教育范围之间,在内容、方法、过程及组织形式等方面形成的连接、沟通和融合的教育关系。

8. 家庭学前教育家庭学前教育是由父母或家庭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对子女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9.学前教育目的学前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根据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及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制定的有关学前儿童保育和教育质量规格的总要求。

10.幼儿园的精神环境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主要是指幼儿交往、活动所需要的软质环境,即幼儿生活于其中的幼儿园的心理氛围。

它因园长的管理方式、人际关系、大众心理、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幼儿与物质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是一种重要的潜在课程。

11.儿童观儿童观是有关儿童的看法、观点和主张的总称。

28043学前教育基础理论、教育学简答论述

28043学前教育基础理论、教育学简答论述

28043学前教育基础理论、教育学简答论述28043学前教育基础理论简答论述题汇总第一章1. 简述教育的主要功能。

(2006-10)(2011- 10)(2013 - 01)P22. 简述家庭教育的主要特征(2008-10)(2012-10)P43. 简述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4. 简述机构教育的主要特征5. 简述蒙特梭利的主要著作(2011-01 )(2012-01)P236. 论述:试述卢梭的儿童教育思想(2009-10)P18【有标准答案】7. 论述:试述中国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特点。

(2011-01 )(2013 - 01)P298. 论述: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试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2006-10)P24 P25【论述:试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影响(2009-10)(2013 - 01)P24【有标准答案】】9. 简述教育的种类10. 简述陶行知,陈鹤琴学前教育思想11. 简述学前教育的性质12. 西方学前教育理论形成与发展时期各主要人物的学前教育思想内涵第二章13. 简述儿童观的三种形态14. 简述儿童观的三个层面上的结构15. 简述科学的儿童观的内涵16. 论述:从古到今,中西方的儿童观发展经过了哪些变化历程?试谈谈你的看法(2008-10)(2010-10)P39【简述儿童观的演变(2012-10 )】17. 简述如何正确认识学前教育价值观与学前教育目的观18. 简述当前教育观的主要论点(2009-10)P47,P48【有标准答案】19. 论述:试述当前教师观的主要观点。

(2006-10)P51第三章20. 论述:试述幼儿园教育环境的特性。

(2007-10)P6721. 简述自然生态环境的结构及作用22. 简述社会生态环境的结构及作用23. 简述如何正确运用人类发展生态促进幼儿的发展。

第四章24. 简述法国学前教育目标(2007-10)P8925. 简述日本学前教育目标26. 简述美国学前教育目标27. 简述苏联学前教育目标28. 简述学前教育目标的不同结构(2009-10)(2013- 10)P79【有标准答案】29. 简述学前教育目标的意义30. 简述学前教育目标的依据31. 简述《奏定蒙养陆军章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32. 简述1996年国家教委发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的学前教育目标内涵第五早33. 简述体格体能发展的原则。

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简答题学前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一个分支,专门关注儿童在3-6岁之间的教育与发展。

它涉及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和教育实践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学前教育领域中常见名词的解释和简答题回答:1. 幼儿园:幼儿园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3-6岁儿童的早期教育与照顾服务。

它的目标是通过游戏、社交互动和学习活动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2. 自主性:自主性指幼儿在学前教育过程中能够主动参与并自我决策。

这种教育环境鼓励幼儿独立思考、自我表达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3. 教育游戏:教育游戏是学前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游戏创设的情境和规则来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幼儿在游戏中能够体验社交互动、问题解决和认识世界。

4. 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学前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旨在促进幼儿良好的情绪管理和社交技能的培养。

它强调幼儿的情感发展对整体人格成长的重要性。

5. 幼儿发展:幼儿发展是学前教育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认知、语言、社交、情感和身体发展等各个方面。

了解幼儿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对制定有效的教育计划和方法至关重要。

6. 家庭教育:家庭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涉及父母或其他亲属在幼儿成长中的教养方式和支持。

学前教育需要与家庭教育紧密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7. 评估与评价:评估与评价是学前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用于了解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情况,以此指导教育教学的改进。

评估方法包括观察、记录、测试和家长反馈等多种方式。

8. 转化研究:转化研究是将学前教育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中的过程。

它旨在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有效的教育策略和实践,以促进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9. 教师角色:学前教育教师在幼儿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他们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指导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除此之外,教师还需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提供支持和关怀。

10. 多元化:多元化是学前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旨在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教育资源,以满足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和利益。

学前教育学必考名词解释和简答大全

学前教育学必考名词解释和简答大全

学前教育学必考名词解释和简答大全名词解释题1.1.广义的教育: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1。

2.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进行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活动一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需要的人的活动。

1。

3.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人以及对教育活动承担教育责任的人.1。

4.正规学校教育:在学龄期完成的上学年限,获得教育证书.1.5.非正规教育:在任何正规教育体制以外所进行的成人或儿童所选择的学习形式,是有组织、有系统的学习活动。

1.6.非正式教育:个人在日常经验和社会生活环境中获得的学习,是无组织、无系统的终生过程。

1.7.全民教育:保证每个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它以普及义务教育实行之。

1.8.终身教育:指人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都需要受到各种教育,接受教育应是从生到死永不休止的,它在时间上贯穿人的整个一生,在空间上贯通了学校、社会和家庭的界限,打破了教育为学校系统所垄断,改变了前半生受教育,后半生工作的人生模式.1.9.教育民主化:使受教育成为全民的权利和义务,在教育机会面前人人平等。

消除专制、封闭、灌输等不民主的教育,建立尊重、开放、启发、参与等民主化的教育。

1.10.教育现代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在教育上的反映,是教育整体的变革。

1。

11.人的个体发展:个体从降生到成年到老年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身体的发展是指身体的各组织系统的发育和机能的增长,心理的发展是指人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方面的发展。

2。

1.物质环境:由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所组成。

气候、山、河、海洋、空气、水等为天然环境;城市、农村的建设,工作劳动环境条件,个人居住条件等为人工环境.2.2.精神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它的内涵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信息.2。

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名词解释:1。

智力:儿童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的概念性特征。

它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想像力等方面,其中思维能力是整个智力发展的核心部分.2。

结构游戏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手的创造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积木、积塑、金属材料、竹制材料和黏土、纸浆等都是儿童结构游戏的绝佳材料。

3.自然后果惩罚法不是人为的惩罚,而是通过事物自身的后果让儿童受到相应的处罚,使儿童从中体验到自身错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4。

活动目标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

在一节课或一次活动中教师可能会提出这些目标,如要求幼儿掌握某一事物的名称、特征,学会使用某一种工具或学会观察和比较的方法等。

这个层次的目标通常通过教师的活动计划或教案来体现.5.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幼儿园的保育工作是幼儿园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它是指成人为学前幼儿提供生存、发展所必须的环境和物质条件,同时给予精心的照顾和保护,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逐步增进他们生活自理能力。

6。

环境决定论:强调后天影响对发展的作用,儿童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在于教育,否认了遗传在发展中的作用。

7.发展: 指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8.独立自主原则: 指在学前教育中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性、独立性,让儿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主动进行各种活动,杜绝包办代替。

9.游戏化方法: 是学前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对儿童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教育。

包括游戏活动教育化和教育活动游戏化。

10. 幼儿常规即幼儿的行为常规。

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将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有顺序地制定一系列的行为规范,让幼儿经常固定地执行,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11。

幼儿园环境从广义上讲,幼儿园环境指影响幼儿教育的一切外部条件,它既包括人的要素也包括物的要素,既包括家庭、社会、自然等幼儿园外的大环境,也包括幼儿园内的小环境.狭义而言,它主要指幼儿园内一切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包括幼儿生活、学习和游戏的全部空间.12. 完整儿童指儿童的社会、情感、身体、智力和道德的发展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不能片面追求幼儿的特长和技能.13。

学前教育学必考名词解释和简答大全

学前教育学必考名词解释和简答大全

学前教育学必考名词解释和简答大全学前教育学必考名词解释和简答大全名词解释题1.1.广义的教育: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1.2.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进行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活动一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需要的人的活动。

1.3.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人以及对教育活动承担教育责任的人。

1.4.正规学校教育:在学龄期完成的上学年限,获得教育证书。

1.5.非正规教育:在任何正规教育体制以外所进行的成人或儿童所选择的学习形式,是有组织、有系统的学习活动。

1.6.非正式教育:个人在日常经验和社会生活环境中获得的学习,是无组织、无系统的终生过程。

1.7.全民教育:保证每个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它以普及义务教育实行之。

1.8.终身教育:指人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都需要受到各种教育,接受教育应是从生到死永不休止的,它在时间上贯穿人的整个一生,在空间上贯通了学校、社会和家庭的界限,打破了教育为学校系统所垄断,改变了前半生受教育,后半生工作的人生模式。

1.9.教育化:使受教育成为全民的权利和义务,在教育机会面前人人平等。

消除专制、封闭、灌输等不的教育,建立尊重、开放、启发、参与等化的教育。

1.10.教育现代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在教育上的反映,是教育整体的变革。

1.11.人的个体发展:个体从降生到成年到老年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身体的发展是指身体的各组织系统的发育和机能的增长,心理的发展是指人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方面的发展。

2.1.物质环境:由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所组成。

气候、山、河、海洋、空气、水等为天然环境;城市、农村的建设,工作劳动环境条件,个人居住条件等为人工环境。

2.2.精神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它的涵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信息。

学前教育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学前教育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学前教育名词解释及简答题学前教育是指为幼儿提供教育与照顾服务的阶段,旨在帮助幼儿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本文将解释几个与学前教育相关的重要名词,并回答一些简答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学前教育的概念和实践。

名词解释1. 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指为0-6岁幼儿提供教育、保健、照顾等服务的教育活动,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个性培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2. 幼儿园:幼儿园是学前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为3-6岁幼儿提供全方位发展的教育,注重幼儿的游戏、体验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3. 早期教育:早期教育是指对0-3岁幼儿进行的教育活动,主要包括家庭教育和托儿所、早教中心等机构提供的服务。

4. 幼教:幼教是指专门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教师或教育机构。

他们负责为幼儿提供适龄的教育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简答题1. 为什么学前教育对幼儿的发展非常重要?学前教育对幼儿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学前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社交能力和适应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做好准备。

其次,学前教育注重幼儿的身心发展,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力等重要素质。

此外,学前教育还能促进语言发展和认知能力的提高,为幼儿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学前教育在幼儿的成长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学前教育在幼儿的成长中扮演着引路人的角色。

幼儿阶段是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他们开始探索世界、塑造自我。

学前教育通过提供丰富的教育活动和适龄的指导,帮助幼儿发展身心、培养兴趣、掌握技能,并为他们的社交和学习奠定基础。

学前教育旨在激发幼儿的主动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 学前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什么?学前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包括身体、智力、情感、社交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等多个方面。

学前教育通过提供有趣和富有意义的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动机,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各个方面得到平衡和发展。

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简答题第一章1 . 广义教育指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2 . 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进行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活动。

3 . 全民教育指保证每个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且必须事实上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以普及义务教育实行之。

4 . 终身教育人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都需要受到各种教育,接受教育应是从生到死永不休止的,它在时间上贯穿人的整个一生,在空间上贯通了学校、社会和家庭的界限,打破了教育为学校系统所垄断,改变了前半生受教育,后半生工作的模式。

5、结合实例分析我国的人口状况给学前教育提出了哪些挑战?我国的人口状况给学前教育提出的挑战是:我国人口多,增长快,应把握本地区人口增长预测,做好发展学前教育的准备。

适应独生子女多的人口特点,促成优生——优育——优教的良性循环,减少遗传病、残疾儿和死亡率,学前教育应向下延伸,从胎儿保护、胎教以及从0 岁开始教育。

大量人口分布于农村,着力研究学前教育的特点和形式,发展适宜农村的学前教育。

第二章1.简述经济对教育的作用. 经济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1)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经济发展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3)经济发展引发的经济结构和变革影响教育结构的变化;(4)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和手段。

2.学前教育的目标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中经历了哪些变化?(1)工业社会初期——主要为工作的母亲照管儿童;(2 )经工业社会——不限于看护儿童,对儿童实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教育;(3 )现代社会初期——以发展儿童智力为中心;(4 )现代社会——促进儿童身体的、情绪的、智能的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3.简述政治对教育的影响 .(1)政治对教育目的的影响;(2)政治对教育制度的影响;(3 )政治对教育财政的影响。

4.简述我国文化传统对教育的影响作用 .我国文化传统对教育的影响作用表现在: (1 )对教育的目标及人才标准的影响(2)对教育认识论和教育方法论的影响; (3 )对个体的发展方面的影响 .第三章l. 儿童的发展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名词解释:1.智力:儿童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的概念性特征。

它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想像力等方面,其中思维能力是整个智力发展的核心部分。

2.结构游戏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手的创造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

积木、积塑、金属材料、竹制材料和黏土、纸浆等都是儿童结构游戏的绝佳材料。

3.自然后果惩罚法不是人为的惩罚,而是通过事物自身的后果让儿童受到相应的处罚,使儿童从中体验到自身错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4.活动目标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

在一节课或一次活动中教师可能会提出这些目标,如要求幼儿掌握某一事物的名称、特征,学会使用某一种工具或学会观察和比较的方法等。

这个层次的目标通常通过教师的活动计划或教案来体现。

5.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幼儿园的保育工作是幼儿园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它是指成人为学前幼儿提供生存、发展所必须的环境和物质条件,同时给予精心的照顾和保护,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逐步增进他们生活自理能力。

6.环境决定论:强调后天影响对发展的作用,儿童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在于教育,否认了遗传在发展中的作用。

7.发展:指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8.独立自主原则:指在学前教育中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性、独立性,让儿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主动进行各种活动,杜绝包办代替。

9.游戏化方法:是学前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对儿童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教育。

包括游戏活动教育化和教育活动游戏化。

10. 幼儿常规即幼儿的行为常规。

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将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有顺序地制定一系列的行为规范,让幼儿经常固定地执行,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11. 幼儿园环境从广义上讲,幼儿园环境指影响幼儿教育的一切外部条件,它既包括人的要素也包括物的要素,既包括家庭、社会、自然等幼儿园外的大环境,也包括幼儿园内的小环境。

狭义而言,它主要指幼儿园内一切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包括幼儿生活、学习和游戏的全部空间。

学前教育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基础理论名词解释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儿童在成人指导和帮助下所能完成任务的水平与儿童现实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的差距;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学前教育:广义上泛指一切形式、一切场合的学前教育;包括机构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等..狭义上主要指机构教育;即托儿所、幼儿园的教育..学前教育学:是教育学科的一个年龄分支学科;这是一门研究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目的与内容、途径与方法的特性与规律的科学..儿童观:指人们对儿童的根本看法、态度..主要涉及儿童的地位和权力、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点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和原因等..教育观:主要指学前教育观;是指人们对学前教育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教师观:指对教师的看法、态度..体格:是指人体外表可观察或测量个体的形态、结构..包括人体生长发育的水平;身体的整体指数和比例体型;以及身体的姿态等..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技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智能:也称智力或智慧;它是人们在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或特征..智能:也称智力或智慧;它是人们在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或特征..多元智能理论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人类发展基本的就是智能的发展;传统的智能测验并不能反映大多数人的智能水平; 智能是由相对独立的功能性领域组成的;并提出了八种不同的智能:言语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动作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博物智能..社会性:是人得一种心理行为特征;它是指人在形成自我意识、进行社会交往、内化社会规范及道德准则;进行自我控制及表现其他社会行为时的心理行为特征..社会行为:是指依社会情境而转移的个体行为;其基本表现形式有表情、姿态、言语、活动等.. 社会行为可分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其区别在于行为对别人、对社会是否有利..社会性交往: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为了交流认识经验和情绪评价性的信息而相互作用的过程.. 包括三个基本要素:信息发送者、信息通道和信息接受者..同情心:是对于他人的不幸或困难所持的关心、爱护的态度;是人道主义的一种表现..羞愧感:是一种个体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对他人身体、情感或规范造成了伤害或违背后所产生的负罪感;这是一种以自己的行为、观点、人格为对象的道德情感活动..遗传决定论:认为智能发展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高尔顿和高达德分别进行的名人研究和谱系研究是遗传决定论中两个较为典型的研究..环境决定论:这是一种与遗传决定论相对立的学说;强调环境在智能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映..自我意识:是指主体对自身特性以及自身与他人及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自我认知:幼儿的自我认识是指幼儿对自身的特点;特征的认识;这种特点和特征涉及生理心理及社会诸方面..自我控制:简称自控;指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能够控制自己的情感冲动和行为..自尊心:自尊心是指由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同情心:是对于他人的不幸或困难所持的关心、爱护的态度;是人道主义的一种表现..分享:是一种与他人共同活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利他行为;也是与人相处过程中很重要的技能..合作:是一种集体行为..是两个人或两人以上共同活动、协同实现活动目标的行为..攻击性行为:是指以直接的或间接的方式有意损害他人身心的行为..攻击性行为不是亲社会行为..人际关系:指当一个人在某一环境中对他人的活动加以注意或参与其中时所获得的与他人的关系..学前课程:是一个所指较广的概念;它涉及学前教育机构正规的及非正规的以及机构以外的学前非机构教育的课程..幼儿园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幼儿园课程指为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而组织安排的全部教育活动;或指规定的全部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和进程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指某一门学科课程..学科中心课程:在我国也称分科教育课程;它是一种与经验主义进步主义课程相对立的课程..行为主义:作为一种心理学的理论流派;其最基本的观点是:人的行为是对外界刺激反应的结果;强调外部的影响是形成人的行为的重要原因;故行为可以通过外部强化方式条件发射、强化、消退等加以塑造和改变;这也就是儿童达到发展目的的原理反应..综合课程:是80年代初回归我国幼儿园的一种课程.. 它是我国长期的学前教育实践、学前教育工作者对学前课程的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与当代世界人文学科尤其是教育科学最新成就相结合的产物..学前教育活动:广义:幼儿园由儿童参与的一切活动都对儿童具有影响作用;都可称为教育活动..狭义:专指由教师专门设计、组织和倡导的为了某些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专门活动..游戏:这是一种基本主要的活动形式;也是一种由儿童的内在需要引发的愉快的活动;它对儿童具有特殊的价值..学前儿童游戏:广义就是儿童“玩”的各种活动; 狭义是指幼儿园中教师设计、提供或引导儿童自发进行的“玩”的活动;如角色游戏、建筑游戏、表演游戏等..角色游戏:也称象征性游戏;是一种幼儿自己创造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是幼儿的一种典型的、有特色的游戏..结构游戏:也称建筑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建筑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沙、土、金属部件等进行建筑、构造的游戏..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幼儿的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它们总是与智能因素紧密相关的..自主性: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个人对于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和能力..自主性游戏:指幼儿自己想出来的、自己发起的游戏..游戏的目的在于游戏本身;充分反映了幼儿的自主性..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它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自主性是幼儿游戏活动的内在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8243学前教育基础理论名词解释汇总注:【蓝色为历年真题,蓝色加粗是历年真题重复】整理:小慧第一章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活动。

①广义: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体健康、思想品德的形式和发展的各种活动②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学前教育: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项社会活动。

广义:泛指一切形式、一切场合的学前教育,包括机构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等。

狭义:主要指机构教育,即托儿所、幼儿园的教育3.学前家庭教育4.学前社会教育:指家庭以外的其他社会机构、社会团体、政府部门及私人创办的为学前儿童提供的非正式的教育5.机构教育(2006-10)P6:有正规的学前教育机构对入学前儿童所实施的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教育6.学前教育学(2009-10)(2012-10)【有标准答案】:学前教育学是教育学科的一个年龄分支学科,这是一门研究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目的与内容、途径与方法的特性与规律的科学第二章7.儿童观(2011-01)(2012-01)(2013-10)P31指人们对儿童的根本看法、态度8.社会主导形态的儿童观:指一定社会中的政府机构、法律机构及其他剧支配地位的人们所持的对儿童的看法、态度。

9.学术理论形态的儿童观:哲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人类学等学术领域的研究人员在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基础上所持的儿童观10.大众意识形态的儿童观(2006-10)(2010-10)P34:指广大国民对于儿童的根本认识和态度,这是一种最具实际意义的儿童观,因为儿童就是在这种现实的儿童观的作用和影响下生活和成长的11.理念性儿童观(形式性儿童观)(2013-01) P35:指能从理论上,观念上把握科学的儿童观的主要内涵,并能用以分析和指导在儿童生活和学习过程中自身与儿童关系中的现实问题。

12.实质儿童观(功效儿童观):指老师不但能从理论上、观念上掌握一定的儿童观,而且具有足以使这种儿童观得以贯彻的内在素养和技能。

13.教育观(2007-10)P42:主要指学前教育观,是指人们对学前教育的根本看法和态度14.教育价值(2013-10):指主体的教育需求通过教育客体得到满足,是主客体之间以教育为纽带的一种利益关系15.学前教育价值(2011-10)P42:作为受教育者的幼儿及与之相关的社会成员与学前教育系统之间的关系。

16.学前教育价值观:是在哲学意义上对学前教育价值关系中主客体之间关系的性质、类型的确认和定位17.学前教育目的观:指的是对于学前教育目的的根本认识和看法18.学前教育环境观:指对于学前教育环境的根本认识。

19.学前教育实践观:学前教育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总称为学前教育实践观。

实践是指教育内容、活动方案的选择、制订、实施及结果的测定、分析等工作历程。

20.学前教育课程观:指的是对学前教育课程的根本认识。

21.学前教育教学观:是对学前教学本质及过程的根本认识,在不同的课程理论中,教学也具有不同的本质和内涵。

22.学前教育评价观:“学”的结果评定就涉及评价,评价观涉及为何要评价、根据什么评价、怎么评价等问题23.教师观:指对于教师的看法、态度。

它涉及老师的地位、作用、权利等内容。

一定程度上受教育观的影响,同时,又与儿童观有一定的关系。

第三章24.生态环境:指各种生态因子综合而成的影响某种生物(包括人类)的个体、种群或某个群落的环境25.生态系统:指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联系26.教育的生态环境(2008-10)(2011-01)(2012-10)P53:多层次的环境与多层面的中心构成教育及其构成要素在内的自然的、社会的及精神的多方面的联系和协调,这便是教育的生态环境27.生物圈:生物圈是由生活在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土壤圈中的生物构成的一个有生命的圈层,是地球的表层、外套,呈不规则形状28.智慧圈:是地球生物圈的“思维外壳”,是生物圈发展的更高阶段。

29.角色(2012-01)P61:是指在社会中处于一定地位的个体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成员所期望的一系列活动和联系30.活动:它是一种处于不断发展中的行为,具有自己的动量,且为环境中的参与者所意识到。

31.人际关系:同时指当一个人在某一环境中对他人的活动加以注意或参与其中时所获得的与他人的关系32.微观系统:是发展中的个体在特定的环境中对活动、角色及人际关系的体验范型。

33.中间系统(2013-01) P65:指两个或更多的直接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是随着人进入新的生活环境而形成和扩展的34.外系统:指本人并没有参与其中的一个或更多的环境,这些环境中所发生的事件痛影响发展中的个体的直接环境中发生的事件产生相互影响35.宏观系统:指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和外系统中的一些共同的因素第四章36.学前教育目标:是根据有关的法规及地方性学前教育目标所定的幼儿园目标,它是对某一幼儿园教育的一些原则性目标37.学前教育机构的学前教育目标: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具有明确地计划性和目的性38.幼儿园教育总体目标(2009-10)(2010-10)【有标准答案】P7839.幼儿园课程目标40.教育活动目标:指某一个具体的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所引起的幼儿行为的变化第五章41.体格(2006-10)P91:人体外表可观察或测量个体的形态、结构。

包括人体生长发育的水平,身体的整体指数和比例(体型),以及身体的姿态等42.体格的发展:指体格的生长发育43.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技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44.体能发展(2011-01)(2013-01)P92:指人体各器官系统技能能力的不断增强和提高45.平衡性能力(2010-10)(2011-10)P99:抵抗破坏平衡的外力,以保持全向身处于稳定状态的能力46.有氧耐力:指在有氧供应的肌肉活动中呼吸循环机能的持久能力。

47.柔韧性能力:指人体活动时,关节、肌肉、肌腱和韧带的活动范围或伸展的能力。

48.协调性能力:指在进行身体运动过程中,调节与综合身体各部分动作的能力。

49.身体全面发展原则(2008-10)P103:指幼儿园的体格、体能训练要使幼儿身体的各个部位、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及各种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50.合理的运动负荷原则:指在体育活动中,要合理的安排和调节幼儿身体和心理所承受的负荷,有效地增强他们的体质,促进他们身心健康。

51.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指体育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和方法、运动负荷等,要符合幼儿的特点和具体条件。

52.循序渐进的原则:指体育活动应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推进、不断提高的规律。

53.多样化原则:在体育活动中利用多种内容和多种组织形式进行体格、体能教育的原则。

第六章54.智能(2009-10)(2012-10)【有标准答案】:也称智力或智慧,它是人们在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或特征55.皮亚杰的智能观:皮亚杰把智能看作是逻辑数学运算能力,也是对外在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一种内在的整体的结构系统。

智能由运算结构决定。

56.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发展基本的就是智能的发展,传统的智能测验并不能反映大多数人的智能水平,智能是由相对独立的功能性领域组成的。

并提出了八种不同的智能:言语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动作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博物智能57.罗比凯斯智能理论58.儿童智能的发展(2007-10)P115:指的是儿童期内智能发展变化状况及其规律。

其特征考察两个视角:年龄、性别59.执行控制结构(2011-01)P11360.最近发展区(2006-10)(2009-10)(2012-01)P129【有标准答案】在2009年10月份标准中:儿童在成年人指导和帮助下所能完成任务的水平与儿童现实发展水平这间存在的差距,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61.非智力因素(2008-10)(2012-01)P130:指幼儿的动机、兴趣、求知欲、情感等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的心理因素,它们总是和智能因素紧密相关的。

62.智能因素第七章63.社会性:人的一种心理行为特征,它是指人在形成自我意识、进行社会交往、内化社会规范及道德准则,进行自我控制及表现其他社会行为时的心理行为特征64.社会化(2011-01)(2013-01) (2013-10)P131:是指个体任何其生理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尤其是脑)在社会实践中能过学习获得符合社会要求的知识、技能、习惯、价值观、态度、理想和行业模式,成为具有独特人格的社会成员并履行其社会职责的过程。

65.个性:个体特有的特质模式及行为倾向的统一体是个体与其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身心组织。

66.品德:指个人在遵循其所从属的社会道德规范而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67.自我意识(2006-10)(2013-10)P134:指主体对自身特性以及自身与他人及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68.自我认知:指幼儿对自身的特点,特征的认识,这种特点和特征涉及生理心理及社会诸方面69.自我概念(2010-10)(2011-10)P137:是幼儿自我认识的结果,是幼儿关于自身特点和本质的反映,是幼儿关于自己的比较稳定的看法70.自我评价:是个体对自己特性的判断71.自我控制(2008-10)(2013-01)P140:简称自控。

指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能够控制自己的情感冲动和行为72.独立性:也就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73.情绪社会化:指在原始情绪产生的基础上,在人际交往和社会行为反馈中,那些蕴含着社会意义的情绪的产生过程。

74.自尊心:指由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

75.同情心:是对于他人的不幸或困难所持的关心、爱护的态度,是人道主义的一种表现76.羞愧感:是一种个体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对他人(身体、情感)或规范造成了伤害或违背后所产生的负罪感,这是一种以自己的行为、观点、人格为对象的道德情感活动77.社会性交往(2009-10)【有标准答案】:指两人或两人以上为了交流认识经验和情绪评价性的信息而相互作用的过程。

包括三个基本要素:信息发送者、信息通道和信息接受者78.攻击性行为(2007-10)(2012-01)(2012-10)P173:指以直接的或间接的方式有意损害他人身心的行为,不是亲社会行为。

第八章79.美感:是一种由审美对象引起的认识感受和反映,是一种能引起人们情感上愉悦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它涉及感知、联想、想象、思维、情感等多方面80.美育(2011-10)184:通过审美活动和审美实践,有意识地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使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第九章81.学前课程(2010-10)(2012-10)P209:是一个所指较广的概念,它涉及学前教育机构(正规的及非正规的)以及机构以外的学前非机构教育的课程82.进步主义课程:83.学科中心课程(2008-10)P21784.认知学派课程85.行为主义课程86.分科课程87.领域课程88.综合课程(2011-10)P246第十章89.广义的学前教育活动:幼儿园由儿童参与的一切活动都对儿童具有影响作用,都可称为教育活动90.狭义的学前教育活动(2007-10)P250:专指由教师专门设计、组织和倡导的为了某些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专门活动第十一章91.角色游戏(2007-10)P288:也称象征性游戏,是一种幼儿自己创造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是幼儿的一种典型的、有特色的游戏92.结构游戏:也称建筑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建筑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沙、土、金属部件等进行建筑、构造的游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