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北京海淀二模语文(解析版)
北京市2020年海淀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高清可编辑pdf)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语文2020.6 本试卷共8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6题。
材料一恩格斯曾在散文《风景》中生动地记述过一种使他永难忘怀的特殊“体验”:“你攀上船头梳杆的大缆,望一望被船的龙骨划破的泼浪,怎样喊起白色的泡沫,从你头顶高高地飞过;你再望一望那遥远的绿色海面,那里,波涛汹涌,永不停息,那里,阳光从千千万万舞动着的小明镜中反射到你的眼里,那里,海水的碧绿同天空明镜般的蔚蓝以及阳光的金黄色交融成一片奇妙的色彩一一那时候,你的一切无谓的烦恼、对俗世的敌人和他们的阴谋诡计的一切回忆都会消失,并且你会融合在自由的无限精神的自豪意识之中!”这就是一种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有两层基本含义。
首先,审美体验是审美的,它不同于非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总是与如下审美特征相连的:无功利、直觉、想象、意象等,而非审美体验则常常涉及功利、实用、理智认识等特征。
其次,审美体验是一种体验,它不同于一般经验。
经验属于表层的、日常消息性的、可以为普通心理学把握的感官印象,而体验则是深层的、高强度的或难以言说的瞬间性生命直觉。
也就是说,审美体验是一种既不同于非审美体验、又不同于一般经验的特殊的东西,它该是那种深层的、活生生的、令人沉醉痴迷而难以言说的瞬间性审美直觉。
审美体验一向是中西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国吴学倾向于把它规定为“兴”“感兴”或“妙悟”等,并制订出一系列相应的美学原则:诗人作诗依赖“感兴”“伫兴”,诗的作品中蕴含活生生的“兴象”;读者读诗则是追求“兴味”。
由此,审美体验是被视为与人生、艺术的本质密切相关的东西。
同时,中国美学偏爱感悟式的或点到即止式的美学表达方式,追求美学的“诗化”。
在西方,虽然审美体验在不同美学家那里获得了不同“命名”:“迷狂”“游戏”“高峰体验”等,但在研究时,西方美学家同样将其与人生、艺术的本质关联起来。
2020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20.06一、基础·运用(14分)1.(1)B(2分)(2)(在与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中),中华文化经历漫长的历史时期,却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
(括号内的内容可以不写。
“中华文化”1分,“更加”1分)(2分)(3)乙(2分)2.(1)A(2分)(2)将“源远流长”改为“海纳百川”(或“百川归海”“多元开放”“兼容并包”“兼收并蓄”等)(1分)3.(1)B(选B得2分,选A得1分,选C不得分)(2分)(2)示例一:甲使用楷书书写,字体工整端庄,体现杜甫刚直方正的品格,这首诗将个人的老病孤独和国家战乱的时局结合在一起,体现了杜甫诗歌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的特点。
示例二:乙使用隶书书写,典雅庄重,古朴的风格是杜甫士大夫精神的象征,这句诗写杜甫在自己的茅屋被秋风吹破后,希望天下寒士都得到庇护,是其忧国忧民精神的体现。
示例三:丙使用行书书写,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杜甫青年时代希望登顶人生高峰的雄心壮志,这也是杜甫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的体现。
(书体特点1分,诗句理解1分,表述中能体现“与国家命运联系”或“忧国忧民”“爱国报国”等1分)(3分)二、古诗文阅读(17分)(一)(5分)4.千树万树梨花开5.九万里风鹏正举6.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7.小荷才露尖尖角(映日荷花别样红……)(4-7小题共5分。
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二)(4分)8.答案示例:①与思念的人(写“情人”“爱人”“亲人”等均可)梦里相见②乐观豁达(共2分。
每空1分)9.D(2分)(三)(8分)10.D(2分)11.甲(2分)12.答案示例一:宋濂面对读书难、从师难、请教难等诸多困难,借书抄书天寒不怠计日以还,百里从师色恭礼至,最终学有所获,体现了迎难而上、坚持不懈的精神;林县人民面临施工困难、粮食不足、物资短缺、技术落后等诸多困难,自强不已,奋斗不息,建成红旗渠工程,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也是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愚公精神的体现。
2020北京海淀高三二模语文含答案
2020北京海淀高三二模语文 2020.6本试卷共8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6题。
材料一恩格斯曾在散文《风景》中生动地记述过一种使他永难忘怀的特殊“体验”:“你攀上船头桅杆的大缆,望一望被船的龙骨划破的波浪,怎样溅起白色的泡沫,从你头顶高高地飞过;你再望一望那遥远的绿色海面,那里,波涛汹涌,永不停息,那里,阳光从千千万万舞动着的小明镜中反射到你的眼里,那里,海水的碧绿同天空明镜般的蔚蓝以及阳光的金黄色交融成一片奇妙的色彩——那时候,你的一切无谓的烦恼、对俗世的敌人和他们的阴谋诡计的一切回忆都会消失,并且你会融合在自由的无限精神的自豪意识之中!”这就是一种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有两层基本含义。
首先,审美体验是审美的,它不同于非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总是与如下审美特征相连的:无功利、直觉、想象、意象等,而非审美体验则常常涉及功利、实用、理智认识等特征。
其次,审美体验是一种体验,它不同于一般经验。
经验属于表层的、日常消息性的、可以为普通心理学把握的感官印象,而体验则是深层的、高强度的或难以言说的瞬间性生命直觉。
也就是说,审美体验是一种既不同于非审美体验、又不同于一般经验的特殊的东西,它该是那种深层的、活生生的、令人沉醉痴迷而难以言说的瞬间性审美直觉。
审美体验一向是中西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国美学倾向于把它规定为“兴”“感兴”或“妙悟”等,并制订出一系列相应的美学原则:诗人作诗依赖“感兴”“伫兴”,诗的作品中蕴含活生生的“兴象”;读者读诗则是追求“兴味”。
由此,审美体验是被视为与人生、艺术的本质密切相关的东西。
同时,中国美学偏爱感悟式的或点到即止式的美学表述方式,追求美学的“诗化”。
在西方,虽然审美体验在不同美学家那里获得了不同“命名”:“迷狂”“游戏”“高峰体验”等,但在研究时,西方美学家同样将其与人生、艺术的本质关联起来。
2020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有答案)(精校版)
海淀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19.5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及面的材料,完成l一8题。
材料一中国民族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骨哨,仰韶文化遗址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埙,河南安阳殷墟中出土的石、木腔蟒皮鼓.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编磬等,都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古乐器往往具有多重功能,它既能用来演奏音乐,也是人们劳动生产的工具或生活器具。
《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人们把生活器皿“缶”蒙上麋鹿之皮,制成鼓。
又如在长期劳动过程中,人们发现某种石制片状工具能够发声,可以作为乐器进行演奏,于是发明了石磬。
先民们还将狩猎的石器敲击成声,为化装成百兽的人们表演舞蹈伴奏,乐器演奏与舞蹈表演相辅相成。
乐器的功能不仅表现在人们用生产工具或生活器具进行演奏,还体现在用以传递特定的信息,如鸣金收阵、击鼓升堂等。
乐器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有着密切关系。
石磬演变成金属的磬或出现金属的钟,在石器时代绝无可能;只有养蚕业和缫丝业进步了,才有可能产生“丝附木上”的琴、瑟、筝。
至周代,我国制作乐器的材料有金、石、土、革、丝、木、犯、竹八类,“八音”分类法即由此得名。
在曾侯乙墓的地下音乐殿堂中,保存了124件古乐器。
无论是重达五千多斤的乐器巨人编钟,还是造型、制作和彩绘都很精致的鼓、排箫、笙、瑟等,均向我们展示了春秋战国时中国音乐文化高度发展的状况,显示了我国高度发达的冶炼、丝织等技术。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借鉴的民族。
许多外来乐器经过不断改进,成为中国民族乐器大家庭中的一员,比如汉代时传入的横笛、竖箜篌,东晋时传入的曲项琵琶,明代传入的扬琴、锁呐等等。
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中国的“吹、打、弹、拉”四大类乐器逐渐形成,乐器的音质、音律、音量、转调、固定音高乐器之间的音高标准等不断进步提高,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取材于刘承华《我国民间乐器的产生与发展》)1.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用以传递特定的信息”的一项是(3分)A.击鼓出征B.击筑悲歌C.鸣锣开道D.打更报时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中国民族乐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历史悠久,源远流长B.早期一般兼具表演性和实用性C.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D.博采众长,种类不断得到丰富材料二吹管乐器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
北京市海淀区2020年高三语文6月二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北京市海淀区2020年高三语文6月二模试卷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6题。
材料一恩格斯曾在散文《风景》中生动地记述过一种使他永难忘怀的特殊“体验”:“你攀上船头桅杆的大缆,望一望被船的龙骨划破的波浪,怎样溅起白色的泡沫,从你头顶高高地飞过;你再望一望那遥远的绿色海面,那里,波涛汹涌,永不停息,那里,阳光从千千万万舞动着的小明镜中反射到你的眼里,那里,海水的碧绿同天空明镜般的蔚蓝以及阳光的金黄色交融成一片奇妙的色彩——那时候,你的一切无谓的烦恼、对俗世的敌人和他们的阴谋诡计的一切回忆都会消失,并且你会融合在自由的无限精神的自豪意识之中!”这就是一种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有两层基本含义。
首先,审美体验是审美的,它不同于非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总是与如下审美特征相连的:无功利、直觉、想象、意象等,而非审美体验则常常涉及功利、实用、理智认识等特征。
其次,审美体验是一种体验,它不同于一般经验。
经验属于表层的、日常消息性的、可以为普通心理学把握的感官印象,而体验则是深层的、高强度的或难以言说的瞬间性生命直觉。
也就是说,审美体验是一种既不同于非审美体验、又不同于一般经验的特殊的东西,它该是那种深层的、活生生的、令人沉醉痴迷而难以言说的瞬间性审美直觉。
审美体验一向是中西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国美学倾向于把它规定为“兴”“感兴”或“妙悟”等,并制订出一系列相应的美学原则:诗人作诗依赖“感兴”“伫兴”,诗的作品中蕴含活生生的“兴象”;读者读诗则是追求“兴味”。
由此,审美体验是被视为与人生、艺术的本质密切相关的东西。
同时,中国美学偏爱感悟式的或点到即止式的美学表述方式,追求美学的“诗化”。
在西方,虽然审美体验在不同美学家那里获得了不同“命名”:“迷狂”“游戏”“高峰体验”等,但在研究时,西方美学家同样将其与人生、艺术的本质关联起来。
无论是审美体验还是艺术,归根到底,都是人类社会活动、社会实践的产物,因而都应当以此为根基加以阐明。
2020年6月北京市海淀区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末考试练习(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北京市海淀区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毕业班下学期期末考试练习(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2020年6月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恩格斯曾在散文《风景》中生动地记述过一种使他永难忘怀的特殊“体验”:“你攀上船头桅杆的大缆,望一望被船的龙骨划破的波浪,怎样溅起白色的泡沫,从你头顶高高地飞过;你再望一望那遥远的绿色海面,那里,波涛汹涌,永不停息,那里,阳光从千千万万舞动着的小明镜中反射到你的眼里,那里,海水的碧绿同天空明镜般的蔚蓝以及阳光的金黄色交融成一片奇妙的色彩——那时候,你的一切无谓的烦恼、对俗世的敌人和他们的阴谋诡计的一切回忆都会消失,并且你会融合在自由的无限精神的自豪意识之中!”这就是一种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有两层基本含义。
首先,审美体验是审美的,它不同于非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总是与如下审美特征相连的:无功利、直觉、想象、意象等,而非审美体验则常常涉及功利、实用、理智认识等特征。
其次,审美体验是一种体验,它不同于一般经验。
经验属于表层的、日常消息性的、可以为普通心理学把握的感官印象,而体验则是深层的、高强度的或难以言说的瞬间性生命直觉。
也就是说,审美体验是一种既不同于非审美体验、又不同于一般经验的特殊的东西,它该是那种深层的、活生生的、令人沉醉痴迷而难以言说的瞬间性审美直觉。
审美体验一向是中西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国美学倾向于把它规定为“兴”“感兴”或“妙悟”等,并制订出一系列相应的美学原则:诗人作诗依赖“感兴”“伫兴”,诗的作品中蕴含活生生的“兴象”;读者读诗则是追求“兴味”。
由此,审美体验是被视为与人生、艺术的本质密切相关的东西。
同时,中国美学偏爱感悟式的或点到即止式的美学表述方式,追求美学的“诗化”。
在西方,虽然审美体验在不同美学家那里获得了不同“命名”:“迷狂”“游戏”“高峰体验”等,但在研究时,西方美学家同样将其与人生、艺术的本质关联起来。
无论是审美体验还是艺术,归根到底,都是人类社会活动、社会实践的产物,因而都应当以此为根基加以阐明。
【精校】2020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
2020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13分)“三山五园”是对北京西郊皇家园林的总称,这种说法出现于清朝中晚期。
“三山五园”包括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颐和园)、畅春园和圆明园。
静宜园位于地势较高的香山,园中建筑因山就势,参差错落,散点式镶嵌在山体之中。
“园林之胜,重在山水。
”水池作为点缀,或出现在殿前以丰富较窄的院落空间,或处于园中以增加园林趣味。
静宜园占地149公顷,1677年成为康熙的行宫,后来虽有添建,但一直保持着非常好的自然生态,深邃优雅。
静明园的个性与静宜园不同。
静明园所在的玉泉山,湖山尺度非常有限,占地仅65公顷。
玉泉山虽因泉水丰沛而得名,但水面并不大,山体狭长,呈南北走向。
在这种地形上如何建设园林呢?建筑要和湖山尺度配合好,建筑群采用散点布局,高低相映。
山顶上的香岩寺和玉峰塔规模不大,山脚下的建筑多为一层,这样就凸显出玉峰塔的高耸。
乾隆非常喜欢玉泉山的风光,亲自为静明园内十六景命名,正殿名为“廓然大公”,后殿名为“涵万象”,意蕴深远。
畅春园位于今北京大学西墙外畅春园宿舍一带,原是明代武清侯李伟修建的私家园林“清华园”,也叫“李园”,康熙时更名为畅春园。
畅春园以水景为主,水面宽阔,“江淮以北亦当第一也”,清朝改建时仍“因水成景”。
畅春园的叠山艺术也堪称一绝,原来的土山和新添建的假山,岗峰连接;加之遍植各色鲜花树木,绿树成荫,给人天人合一之感,是兼有政治和游乐功能的离宫型园林。
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既有金碧辉煌的宫殿,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又吸取了欧洲的建筑形式,是世界园林的集大成者。
圆明园也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平地造园的典范,园内步移景易,景观层出不穷,特色之多,首屈一指。
圆明园占地350公顷,在“三山五园”中规模最大。
有仙境、欧式园林等景观,也有理政、居住、宗教等场所,这些层峦叠嶂的建筑都是雍正至咸丰五朝皇帝改造的结果,也大多体现出其治国理念。
2020北京海淀二模语文(解析版)
2020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下)二模试题语文一、基础·运用(共14分)学校策划开展以“多元文明 交融与共”为主题的线上探究活动,请你完成任务。
1.下面是某小组同学为启动仪式准备的发言稿。
阅读文段,完成(1)-(3)题。
(6分)文明如水,润物无声。
文化的融合是异质文化之间相互接触、彼此交流、不断创新和融汇的过程,体现了在互补和互惠关系中寻求平衡的倾向,是文化发展演进过程的必然步骤。
【甲】中国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倡导者,更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
先秦时期,文明交流仅局限于中原地区与周边地区,但这种交流传播了先进的文明,吸收了周边地区的优秀文化,促使中原文明养成善于吸收其他文化的特点。
西周春秋时期的民族融合,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都表现出了一种虚怀若谷、广纳百川的气度与胸怀。
自秦汉以来,中外交流的动脉逐渐形成。
西汉张骞西行打通了陆上的丝绸之路,架起了直通亚欧大陆的桥梁。
从此,佛教、琉璃、各种农作物等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丝绸、瓷器等则传至亚欧各地。
在陆上丝绸之路稳步发展的同时,对外交流的海道也伴随着秦汉时期造船高峰的到来而日渐延伸。
到明朝初期郑和下西洋时,中国的船队经过南海诸岛,跨越亚、非两洲,最远可到达非洲赤道以南的东海岸,形成覆盖面更大的海上丝绸之路。
通过畅通且跨度很大的海上通道,中华传统文化散播于亚、欧、非各地,同时亚、欧、非的文化也不断地传入中国。
【乙】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沧海不遗点滴,始能成其大;泰岱不弃拳石,始能成其高。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汲取其他文化精髓.的重要特点,在葆有自身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对其他文化摄取融汇,从容地发展完善自己,形成内容丰富、具自信的根源。
【丙】在开放中交流,在包容中互生,在创新中发展,文明之花才会在世界舞台上(xuàn) 烂绽放。
B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和对画线字笔顺作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精髓.(suí) 炫 寻:┐ 一 一 一 亅 丶 B .精髓.(su ǐ) 绚 寻:┐ 一 一 一 亅 丶 C .精髓.(suí) 绚 寻:┐ 一 一 一 丶 亅D .精髓.(su ǐ) 炫 寻:┐ 一 一 一 丶 亅 (2)“弥”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义项有:①遍,漫;②填满,遮掩;③更加。
2020海淀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逐提解析
2020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二模语文考试逐题解析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6题。
材料一恩格斯曾在散文《风景》中生动地记述过一种使他永难忘怀的特殊“体验”:“你攀上船头桅杆的大缆,望一望被船的龙骨划破的波浪,怎样溅起白色的泡沫,从你头顶高高地飞过;你再望一望那遥远的绿色海面,那里,波涛汹涌,永不停息,那里,阳光从千千万万舞动着的小明镜中反射到你的眼里,那里,海水的碧绿同天空明镜般的蔚蓝以及阳光的金黄色交融成一片奇妙的色彩——那时候,你的一切无谓的烦恼、对俗世的敌人和他们的阴谋诡计的一切回忆都会消失,并且你会融合在自由的无限精神的自豪意识之中!”这就是一种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有两层基本含义。
首先,审美体验是审美的,它不同于非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总是与如下审美特征相连的:无功利、直觉、想象、意象等,而非审美体验则常常涉及功利、实用、理智认识等特征。
其次,审美体验是一种体验,它不同于一般经验。
经验属于表层的、日常消息性的、可以为普通心理学把握的感官印象,而体验则是深层的、高强度的或难以言说的瞬间性生命直觉。
也就是说,审美体验是一种既不同于非审美体验、又不同于一般经验的特殊的东西,它该是那种深层的、活生生的、令人沉醉痴迷而难以言说的瞬间性审美直觉。
审美体验一向是中西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国美学倾向于把它规定为“兴”“感兴”或“妙悟”等,并制订出一系列相应的美学原则:诗人作诗依赖“感兴”“伫兴”,诗的作品中蕴含活生生的“兴象”;读者读诗则是追求“兴味”。
由此,审美体验是被视为与人生、艺术的本质密切相关的东西。
同时,中国美学偏爱感悟式的或点到即止式的美学表述方式,追求美学的“诗化”。
在西方,虽然审美体验在不同美学家那里获得了不同“命名”:“迷狂”“游戏”“高峰体验”等,但在研究时,西方美学家同样将其与人生、艺术的本质关联起来。
无论是审美体验还是艺术,归根到底,都是人类社会活动、社会实践的产物,因而都应当以此为根基加以阐明。
2020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0年海淀区初三二模语文一、基础·运用(共14分)学校策划开展以“多元文明交融与共”为主题的线上探究活动,请你完成任务。
1.下面是某小组同学为启动仪式准备的发言稿。
阅读文段,完成(1)-(3)题。
(6分)文明如水,润物无声。
文化的融合是异质文化之间相互接触、彼此交流、不断创新和融汇的过程,体现了在互补和互惠关系中寻求平衡的倾向,是文化发展演进过程的必然步骤。
【甲】中国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倡导者,更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
先秦时期,文明交流仅局限于中原地区与周边地区,但这种交流传播了先进的文明,吸收了周边地区的优秀文化,促使中原文明养成善于吸收其他文化的特点。
西周春秋时期的民族融合,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都表现出了一种虚怀若谷、广纳百川的气度与胸怀。
自秦汉以来,中外交流的动脉逐渐形成。
西汉张骞西行打通了陆上的丝绸之路,架起了直通亚欧大陆的桥梁。
从此,佛教、琉璃、各种农作物等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丝绸、瓷器等则传至亚欧各地。
在陆上丝绸之路稳步发展的同时,对外交流的海道也伴随着秦汉时期造船高峰的到来而日渐延伸。
到明朝初期郑和下西洋时,中国的船队经过南海诸岛,跨越亚、非两洲,最远可到达非洲赤道以南的东海岸,形成覆盖面更大的海上丝绸之路。
通过畅通且跨度很大的海上通道,中华传统文化散播于亚、欧、非各地,同时亚、欧、非的文化也不断地传入中国。
【乙】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沧海不遗点滴,始能成其大;泰岱不弃拳石,始能成其高。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汲取其他文化精䯝.的重要特点,在葆有自身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对其他文化摄取融汇,从容地发展完善自己,形成内容丰富、具有特殊魅力的文化特色。
不同的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
【丙】在开放中交流,在包容中互生,在创新中发展,文明之花才会在世界舞台上(xuàn)烂绽放。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和对画线字笔顺作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精䯝.(suí)炫寻:┐一一一刂丶B.精䯝.(suǐ)绚寻:┐一一一刂丶C.精䯝.(suí)绚寻:┐一一一丶刂D.精䯝.(suǐ)炫寻:┐一一一丶刂(2)“弥”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义项有:①遍,漫;②填满,遮掩;③更加。
2020届北京中考各区语文二模试卷及参考答案(海淀区)
2020届北京中考各区语文二模试卷(海淀区)一、基础·运用(共14分)学校策划开展以“多元文明交融与共”为主题的线上探究活动,请你完成任务。
1.下面是某小组同学为启动仪式准备的发言稿。
阅读文段,完成(1)-(3)题。
(6分)文明如水,润物无声。
文化的融合是异质文化之间相互接触、彼此交流、不断创新和融汇的过程,体现了在互补和互惠关系中寻求平衡的倾向,是文化发展演进过程的必然步骤。
【甲】中国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倡导者,更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
先秦时期,文明交流仅局限于中原地区与周边地区,但这种交流传播了先进的文明,吸收了周边地区的优秀文化,促使中原文明养成善于吸收其他文化的特点。
西周春秋时期的民族融合,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都表现出了一种虚怀若谷、广纳百川的气度与胸怀。
自秦汉以来,中外交流的动脉逐渐形成。
西汉张骞西行打通了陆上的丝绸之路,架起了直通亚欧大陆的桥梁。
从此,佛教、琉璃、各种农作物等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丝绸、瓷器等则传至亚欧各地。
在陆上丝绸之路稳步发展的同时,对外交流的海道也伴随着秦汉时期造船高峰的到来而日渐延伸。
到明朝初期郑和下西洋时,中国的船队经过南海诸岛,跨越亚、非两洲,最远可到达非洲赤道以南的东海岸,形成覆盖面更大的海上丝绸之路。
通过畅通且跨度很大的海上通道,中华传统文化散播于亚、欧、非各地,同时亚、欧、非的文化也不断地传入中国。
【乙】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沧海不遗点滴,始能成其大;泰岱不弃拳石,始能成其高。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汲取其他文化精䯝.的重要特点,在葆有自身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对其他文化摄取融汇,从容地发展完善自己,形成内容丰富、具有特殊魅力的文化特色。
不同的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
【丙】在开放中交流,在包容中互生,在创新中发展,文明之花才会在世界舞台上(xuàn)烂绽放。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和对画线字笔顺作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精䯝.(suí)炫寻:┐一一一刂丶B.精䯝.(suǐ)绚寻:┐一一一刂丶C.精䯝.(suí)绚寻:┐一一一丶刂D.精䯝.(suǐ)炫寻:┐一一一丶刂(2)“弥”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义项有:①遍,漫;②填满,遮掩;③更加。
2020届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有答案)(精校版)
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语文学校班级姓名成绩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1道小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1)-(5)题。
(共10分)千百年来,从神话传说“嫦娥奔月”,到人类最早的火箭升空试验“万户飞天”。
我们的祖先不断挑战对未知的想象极限,追寻对宇宙探索的梦想。
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始终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拉开了中国人【甲】的序幕。
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开创性、奠基性的①(成就成绩)。
经过几代航天人的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以“两弹一星”。
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果,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铸就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梦想的力量、奋斗的历程。
创造了航天事业发展的“中国奇迹”,也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增厚民生福【乙】(zhǐ)提供了强劲动力。
今年,国务院决定把每年的4月24设立为“中国航天日”,意在宣传我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一贯宗旨,大力弘扬航天精神。
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
从而形成尊重科学、鼓励探索、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逐梦征程任重道远。
在自主创新中,②(凝结凝聚)中国力量,以航天梦助推中国梦,我们一定能开创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局面。
(1)对填写在横线①②处的词语和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成绩②凝聚“奇”字的笔顺是:B、①成绩②凝结“奇”字的笔顺是:C、①成就②凝结“奇”字的笔顺是:D、①成就②凝聚“奇”字的笔顺是:(2)根据文意,在【甲】处依次填入下列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造福人类社会②探索宇宙奥秘③和平利用太空A.③②①B. ③①②C. ②③①D. ②①③(3)形声字,是由表示字义的形旁和表示字音的声旁组成的。
2020年北京市海淀区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2020. 6本试卷共8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6题。
材料一恩格斯曾在散文《风景》中生动地记述过一种使他永难忘怀的特殊“体验”:“你攀上船头桅杆的大缆,望一望被船的龙骨划破的波浪,怎样溅起白色的泡沫,从你头顶高高地飞过;你再望一望那遥远的绿色海面,那里,波涛汹涌,永不停息,那里,阳光从千千万万舞动着的小明镜中反射到你的眼里,那里,海水的碧绿同天空明镜般的蔚蓝以及阳光的金黄色交融成一片奇妙的色彩——那时候,你的一切无谓的烦恼、对俗世的敌人和他们的阴谋诡计的一切回忆都会消失,并且你会融合在自由的无限精神的自豪意识之中!"这就是一种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有两层基本含义。
首先,审美体验是审美的,它不同于非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总是与如下审美特征相连的:无功利、直觉、想象、意象等,而非审美体验则常常涉及功利、实用、理智认识等特征。
其次,审美体验是一种体验,它不同于一般经验。
经验属于表层的、日常消息性的、可以为普通心理学把握的感官印象,而体验则是深层的、高强度的或难以言说的瞬间性生命直觉。
也就是说,审美体验是一种既不同于非审美体验、又不同于一般经验的特殊的东西,它该是那种深层的、活生生的、令人沉醉痴迷而难以言说的瞬间性审美直觉。
审美体验一向是中西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国美学倾向于把它规定为“兴” “感兴”或“妙悟”等,并制订出一系列相应的美学原则:诗人作诗依赖“感兴” “伫兴”,诗的作品中蕴含活生生的“兴象”;读者读诗则是追求“兴味”。
由此,审美体验是被视为与人生、艺术的本质密切相关的东西。
同时,中国美学偏爱感悟式的或点到即止式的美学表述方式,追求美学的“诗化”。
在西方,虽然审美体验在不同美学家那里获得了不同“命名”:“迷狂” “游戏” “高峰体验” 等,但在研究时,西方美学家同样将其与人生、艺术的本质关联起来。
2020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有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2020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基础•运用(共14分)学校策划开度以“多元又明交殷与关”为主秘的线上援充活动,请你完成任务。
1-下面是某小組同学为启动仪式准备的发言稿。
翎5又段,完成(1) - (3)虱(%■)文明如水.润物无声.5tit的融佥是异质文it之间相互挂触、ttfti.it.不断创新和融汇的过私体现了在互补和互惠关系中寻求平衡的倾向.是《.化发展演进浊移的必然步.氣【甲】中国是充明文渔互峯的偽字*.更是身律力行的实成*.先泰时期.充明文渔仅局限于中原地区与周边地区.但这种文it传撬了先i金的《■明.吸敬了用边地区的it秀文化. 促使中原文明券成春于吸敬其传丈化的特点.会周尋秋时期的民蕨融佥.战国时期的心_民王胡很功射.都表現岀了一种成怀若答、广的百川的气度.与腳礼白菸汉以来.中外文注的动脉建淅影戒.西汉张褰西行打通了除上的茨網之架起了直通亚欧大除的桥染.从此. 例敎、珑矯、冬种农作物等传入中国.中国的苔大发明、茨绸、競容导财传至亚欧莎地.在除上丝網之路機步发展的同时.对•外文流的诲适也许極岳泰汉时期造結寄峰的科来而日渐地伸.對明朝切期邱和下西洋时.中国的結队経过血岑诸飯猝越亚、非两洲.£ii*r«达非洲赤證以甫的布诲月.彩成废Jt而更大的诲上受税之路.通泣畅通且猝度很大的海上通iit. 中华传俛丈化龍壜于亚、欧、非冬电.同时亚、欧、非的文勿也不断地传入中国.【乙】大明因文渔而多彩.充明因互筌而申會.“沧海不读点滴.始饨成其大:秦岱不生参石.始能成其齐.”中华传俛丈化具有汲取其传充义椅颁的更卖特点.在条有白身it秀文化佳ft 的基础上.通过拝其他力化雄取融汇.从心发展完昌白巴,形成内54丰富、具有特殊地力的丈化特色.不同的尤化文相輝玦.中华充化历久芬额.这是今天我们快大文化白信的根源.【両】在开放中史正在也公中互生.企创新中发展.充明之花才会在世界索台上(xuan)Utm.<1)给加点字注言、根据拼言与汉字所画线字逐酬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丄哪聞炫寻:1 ------------ -J 'B.哪聞绚寻:1 ------------ -J 'C.哪朝绚寻:1 ------------ 、'D.哪聞炫寻:1 ------------ 、'⑵“弥”在據代汉语河典#中的义项有:蚀,浸;②填海遮掩;③更加。
2020年海淀二模语文试卷解析
2020年海淀二模语文试卷解析基础运用1、2题解析一、基础·运用1(1)B对比分析:难度相当难易度:低试题解析:髓[suǐ]只有这一个读音绚烂:指浓烈繁华,绚丽多彩。
炫:指光明照耀。
“文明之花“为主语,所以”绚烂“正确。
寻:上下结构,笔顺:横折、横、横、横、竖钩、点学易感悟:考察字音字形笔顺,非常基础。
1(2)3对比分析:难度相当难易度:低试题解析:历久弥新: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
此类题型如果遇到不熟悉的词语,要结合前后文语境,带入所选义项验证一下。
学易感悟:常见词语,很简单。
1(3)乙对比分析:难度相当难易度:中试题解析:考察了句子特点和朗读技巧。
乙句是对偶句,所以朗读节奏应该前后一致并且对应。
原句说“读出明显对比变化“不恰当。
学易感悟:掌握朗读相关技巧。
2(1)A对比分析:难度相当难易度:低试题解析:第一处联系上下文语境,一直在围绕中华文化的“多元开放“讨论。
并且”君子和而不同“与”追求共性“不符。
第二处关注后文”社会理想“也就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目标,因此”天下为公“更合适。
学易感悟:仔细读文段,结合前后文。
2(2)“源远流长“改为”多元开放“对比分析:难度相当难易度:中试题解析:注意题干要求“作为总结句”,也就是画线句要起到总结上文的作用。
这一段最主要谈论的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多元开放”。
显然画线句没有出现“多元开放”。
把“源远流长”改成“多元开放即可。
学易感悟:认真审题,抓住文段主要内容和中心句。
基础·运用3题解析第3题难易度:中等试题解析:(1)消息、新闻类题型。
该题型一般包括:新闻标题拟写类、新闻信息提取概括类、新闻材料看法类以及综合学习类等题型。
同时可结合书法、对联、病句、成语修辞赏析等其他基础题型进行综合考查。
本题属于根据新闻稿内容补充导语总起句,考查新闻相关内容,属于八年级常规题型,在近三年的海淀二模中首次出现。
导语是消息的核心,导语需要突出文稿中的关键信息,集中呈现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需要提取文稿的主要信息对比三个选项得出答案为B。
北京市海淀区2020届高三年级二模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20.6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
1.(3分)D2.(2分)参考答案:①艺术体验②艺术创造(创作)【评分标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3.(3分)B4.(3分)C5.(6分)参考答案:含义:通过实践获得的无功利的、深层的、高强度的或难以言说的瞬间性生命直觉。
(亦指通过实践获得无功利的、深层的、高强度的或难以言说的瞬间性生命直觉。
)作用:①使人们获得无功利的、深层的、高强度的或难以言说的瞬间性生命直觉。
②使社会存在或社会实践的丰富性与复杂性转化为艺术。
③审美体验可以引导人们追求心灵境界的提升和人格的美。
④审美体验可以让人们拥有心灵的自由,更好的做学问,干事业。
【评分标准】含义,3分;作用,3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意思对即可。
6.(5分)答案示例:作者描写雅人雅事,旨在用文字将日常生活审美化,创造出一个优雅、精致的生活世界。
如饮酒行令本是古人宴席之常,而宝玉生日时湘云要求行令中有古文、古诗、曲牌名等,使得酒令得以展现人物才思,在娱乐活动中蕴含审美情趣,使得小说有别于人生本来之庸常,呈现出诗意的趣味和雅致的格调。
【评分标准】创作用意1分;结合《红楼梦》中“雅人雅事”的相关情节分析4分,按照理解程度分层赋分。
言之成理即可。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
7.(3分)D8.(3分)B9.(3分)D10.(4分)参考答案:刘孝标:注释内容丰富,十分有用。
刘辰翁:评论文雅有韵致,见解独到精妙。
【评分标准】每条2分。
概括不完整酌情扣分。
11.(6分)答案要点:从人物刻画的角度,可以从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及对比描写等方面,结合内容,对人物做出评价。
从情节设计的角度,可以从虽篇幅短小但情节完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情节起伏跌宕等方面,结合内容,分析其效果。
答案示例:本则故事塑造了谢安的形象,从语言、动作、神态等多方面对其进行细致传神的刻画。
谢安在危机前从容讽咏,大义凛然,其镇定的神色、坚定的语言,如在读者眼前耳畔。
北京市海淀区2020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2020. 6 本试卷共8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6题。
材料一恩格斯曾在散文《风景》中生动地记述过一种使他永难忘怀的特殊“体验”:“你攀上船头桅杆的大缆,望一望被船的龙骨划破的波浪,怎样溅起白色的泡沫,从你头顶高高地飞过;你再望一望那遥远的绿色海面,那里,波涛汹涌,永不停息,那里,阳光从千千万万舞动着的小明镜中反射到你的眼里,那里,海水的碧绿同天空明镜般的蔚蓝以及阳光的金黄色交融成一片奇妙的色彩——那时候,你的一切无谓的烦恼、对俗世的敌人和他们的阴谋诡计的一切回忆都会消失,并且你会融合在自由的无限精神的自豪意识之中!”这就是一种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有两层基本含义。
首先,审美体验是审美的,它不同于非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总是与如下审美特征相连的:无功利、直觉、想象、意象等,而非审美体验则常常涉及功利、实用、理智认识等特征。
其次,审美体验是一种体验,它不同于一般经验。
经验属于表层的、日常消息性的、可以为普通心理学把握的感官印象,而体验则是深层的、高强度的或难以言说的瞬间性生命直觉。
也就是说,审美体验是一种既不同于非审美体验、又不同于一般经验的特殊的东西,它该是那种深层的、活生生的、令人沉醉痴迷而难以言说的瞬间性审美直觉。
审美体验一向是中西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国美学倾向于把它规定为“兴”“感兴”或“妙悟”等,并制订出一系列相应的美学原则:诗人作诗依赖“感兴”“伫兴”,诗的作品中蕴含活生生的“兴象”;读者读诗则是追求“兴味”。
由此,审美体验是被视为与人生、艺术的本质密切相关的东西。
同时,中国美学偏爱感悟式的或点到即止式的美学表述方式,追求美学的“诗化”。
在西方,虽然审美体验在不同美学家那里获得了不同“命名”:“迷狂”“游戏”“高峰体验”等,但在研究时,西方美学家同样将其与人生、艺术的本质关联起来。
2020北京海淀初三二模语文含答案
2020北京海淀初三二模语文一、基础·运用(共14分)学校策划开展以“多元文明交融与共”为主题的线上探究活动,请你完成任务。
1.下面是某小组同学为启动仪式准备的发言稿。
阅读文段,完成(1)-(3)题。
(6分)文明如水,润物无声。
文化的融合是异质文化之间相互接触、彼此交流、不断创新和融汇的过程,体现了在互补和互惠关系中寻求平衡的倾向,是文化发展演进过程的必然步骤。
【甲】中国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倡导者,更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
先秦时期,文明交流仅局限于中原地区与周边地区,但这种交流传播了先进的文明,吸收了周边地区的优秀文化,促使中原文明养成善于吸收其他文化的特点。
西周春秋时期的民族融合,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都表现出了一种虚怀若谷、广纳百川的气度与胸怀。
自秦汉以来,中外交流的动脉逐渐形成。
西汉张骞西行打通了陆上的丝绸之路,架起了直通亚欧大陆的桥梁。
从此,佛教、琉璃、各种农作物等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丝绸、瓷器等则传至亚欧各地。
在陆上丝绸之路稳步发展的同时,对外交流的海道也伴随着秦汉时期造船高峰的到来而日渐延伸。
到明朝初期郑和下西洋时,中国的船队经过南海诸岛,跨越亚、非两洲,最远可到达非洲赤道以南的东海岸,形成覆盖面更大的海上丝绸之路。
通过畅通且跨度很大的海上通道,中华传统文化散播于亚、欧、非各地,同时亚、欧、非的文化也不断地传入中国。
【乙】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沧海不遗点滴,始能成其大;泰岱不弃拳石,始能成其高。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汲取其他文化精䯝.的重要特点,在葆有自身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对其他文化摄取融汇,从容地发展完善自己,形成内容丰富、具有特殊魅力的文化特色。
不同的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
【丙】在开放中交流,在包容中互生,在创新中发展,文明之花才会在世界舞台上(xuàn)烂绽放。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和对画线字笔顺作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精䯝.(suí)炫寻:┐一一一刂丶B.精䯝.(suǐ)绚寻:┐一一一刂丶C.精䯝.(suí)绚寻:┐一一一丶刂D.精䯝.(suǐ)炫寻:┐一一一丶刂(2)“弥”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义项有:①遍,漫;②填满,遮掩;③更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下)二模试题语文一、基础·运用(共14分)学校策划开展以“多元文明 交融与共”为主题的线上探究活动,请你完成任务。
1.下面是某小组同学为启动仪式准备的发言稿。
阅读文段,完成(1)-(3)题。
(6分)文明如水,润物无声。
文化的融合是异质文化之间相互接触、彼此交流、不断创新和融汇的过程,体现了在互补和互惠关系中寻求平衡的倾向,是文化发展演进过程的必然步骤。
【甲】中国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倡导者,更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
先秦时期,文明交流仅局限于中原地区与周边地区,但这种交流传播了先进的文明,吸收了周边地区的优秀文化,促使中原文明养成善于吸收其他文化的特点。
西周春秋时期的民族融合,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都表现出了一种虚怀若谷、广纳百川的气度与胸怀。
自秦汉以来,中外交流的动脉逐渐形成。
西汉张骞西行打通了陆上的丝绸之路,架起了直通亚欧大陆的桥梁。
从此,佛教、琉璃、各种农作物等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丝绸、瓷器等则传至亚欧各地。
在陆上丝绸之路稳步发展的同时,对外交流的海道也伴随着秦汉时期造船高峰的到来而日渐延伸。
到明朝初期郑和下西洋时,中国的船队经过南海诸岛,跨越亚、非两洲,最远可到达非洲赤道以南的东海岸,形成覆盖面更大的海上丝绸之路。
通过畅通且跨度很大的海上通道,中华传统文化散播于亚、欧、非各地,同时亚、欧、非的文化也不断地传入中国。
【乙】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沧海不遗点滴,始能成其大;泰岱不弃拳石,始能成其高。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汲取其他文化精髓.的重要特点,在葆有自身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对其他文化摄取融汇,从容地发展完善自己,形成内容丰富、具自信的根源。
【丙】在开放中交流,在包容中互生,在创新中发展,文明之花才会在世界舞台上(xuàn) 烂绽放。
B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和对画线字笔顺作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精髓.(suí) 炫 寻:┐ 一 一 一 亅 丶 B .精髓.(su ǐ) 绚 寻:┐ 一 一 一 亅 丶 C .精髓.(suí) 绚 寻:┐ 一 一 一 丶 亅D .精髓.(su ǐ) 炫 寻:┐ 一 一 一 丶 亅 (2)“弥”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义项有:①遍,漫;②填满,遮掩;③更加。
结合发言稿的内容,你认为“历久弥新”这一成语在这里的意思是(在与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中),中华文化经历漫长的历史时期,却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
(括号内的内容可以不写。
“中华文化”1分,“更加”1分)(2分)语境义题目答题策略:在句中指的对象是;联系语段的内容(3)小组一位同学为发言稿写了诵读脚本,其中不怡当的一项是(2分)【乙】【甲】句两个分句是递进关系,强调后者,“更”字应重读,以强调中国是“实践者”。
【乙】句釆用对偶句式,富于节奏美,所以两个语句的语速要一疾一徐,读出明显的对比变化。
对称感、节奏保持一致【丙】句釆用长短句。
短句句式整齐,节奏明快;长句舒缓,结尾总结升华,语调渐趋昂扬。
2.下面是“海纳百川——文化的包容”课题组同学准备的线上交流稿件。
阅读文段,完成(1)(2)题。
(3分)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特征。
这种包容性体现在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上。
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周易》的“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①。
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一方面,使作为中华文化主体的儒家思想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各家各派的思想,成为一种绵延不绝的思想体系;另一方面,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化,使之形成兼收并蓄的传统,并生生不息。
"天人合一”“②”的社会理想,“载舟覆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止戈为武”“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儒法并用”“德刑相辅”的治世理念……一直是中华民族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
可以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生生不息,A(1)依据上下文,在①②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语句,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都体现了思想文化多元开放的主张天下为公B.都是多元文化追求共性的主张天下为公C.都体现了思想文化多元开放的主张与人为善D.都是多元文化追求共性的主张与人为善(2)作为总结句,文段画线语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
(1分)表达欠妥的答题策略:单句语病;和语段两个角度考虑修改:将“源远流长”改为“海纳百川”(或“百川归海”“多元开放”“兼容并包”“兼收并蓄”等)3.“香远益清——文化的远播”课题组找到这样一则新闻稿。
阅读文稿,完成(1)(2)题。
(5分)BBC推出最新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近日,BBC推出单集58分钟的最新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在全世界引起关注,杜甫。
“尽管拥有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诗歌传统,中国的文学历史却常常被忽视。
”从《卫报》对这部纪录片的推介可以看出一般英国观众对于杜甫的陌生。
于是,BBC推出本片,第一次以纪录片形式将“诗圣”杜甫展示给国外观众。
在这部《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中,BBC对中国悠久的诗歌传统给予了极大的认可,称中国的诗歌传统早于荷马史诗,“当时世界上没有任何文明像中国那样优雅,有文化”。
片中还毫不吝啬地用“最伟大”来形容杜甫,把他同但丁、莎士比亚比肩,认为“没有任何纪录片中,BBC最受欢迎的主持人之一、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到访中国,沿着杜甫的足迹,寻访巩义、洛阳、西安、成都、长沙等地,从杜甫出生到入仕,从开元盛世到战乱流离,回溯了这位中国“诗圣”的一生。
B(1)导语是消息的核心。
写好导语要突出关键信息,集中呈现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要尽量用事实而非概念说话。
阅读新闻稿,根据内容,在导语中画横线处补写语句,下面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被称为“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得到极高的赞誉B.第一次被以纪录片的方式详细地介绍给西方世界C.超越了任何一位西方诗人在中国文坛上的地位(2)下面是三幅写有杜甫诗作或诗句的书法作品,如果让你选取其中一幅作为该纪录片的片头,体现该片对杜甫及其作品的理解,你会选择哪一幅?请结合书体特点和你对诗句的理解,简要说明理由。
(3分)【甲】【乙】【丙】我选择【】理由:乙-诗句意思-杜甫的忧国忧民-隶书的稳重大气示例一:甲使用楷书书写,字体工整端庄,体现杜甫刚直方正的品格,这首诗将个人的老病孤独和国家战乱的时局结合在一起,体现了杜甫诗歌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的特点。
示例二:乙使用隶书书写,典雅庄重,古朴的风格是杜甫士大夫精神的象征,这句诗写杜甫在自己的茅屋被秋风吹破后,希望天下寒士都得到庇护,是其忧国忧民精神的体现/体现了杜甫诗歌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的特点。
示例三:丙使用行书书写,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杜甫青年时代希望登顶人生高峰的雄心壮志,这也是杜甫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的体现。
(书体特点1分,诗句理解1分,表述中能体现“与国家命运联系”或“忧国忧民”“爱国报国”等1分)(3分)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一)默写。
(共5分)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分)5.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1分)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2分)7.荷,又名“莲”“芙蓉”“菡萏”等,是自然景观、园林布景中的常见花卉。
在文学作品中,它还能寄托人们的情思,也能象征君子品格。
请你写出一句与“荷”有关的古诗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莲叶何田田/小荷才露尖尖角/映日荷花别样红。
(1分)(一)阅读《望月怀远》和《水调歌头》,完成8-9题。
(共4分)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水调歌头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两首诗词都写了与思念的人共享一轮明月的美好画面。
《望月怀远》中,诗人因这画面而生发了浓浓的相思,在结尾表达了能够在梦中与情人团圆的愿望,情思缠绵;《水调歌头》中,词人领悟了人生如月、圆满难期的哲理后,以对此画面的憧憬作结,体现了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境界阔大。
(2分)与思念的人(写“情人”“爱人”“亲人”等均可)梦里相见;乐观豁达9,下列对两首诗词语句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DA.“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通过动作和感受,具体描绘出“情人”因相思而深夜难眠的情景。
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借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词人却因忧愁思念而难以入睡。
C.“情人怨遥夜”和“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看似是对自然景象的埋怨,实则是抒写诗人的思念之苦。
D.“还寝梦佳期”和“千里共婵娟”都写出了诗人对亲人远离的最终释怀,有豪迈奔放的风格。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2题。
(共8分)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0,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DB.固.不可彻顽固固.若金汤牢固根深蒂固.牢固C.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草木不毛.之地草木轻于鸿毛.羽毛D.且焉置.土石放置本末倒置.置.之度外11.结合上下文内容,对下面语句的进一步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甲【甲】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理解:寒来暑往季节交替,愚公一家开始折返回家。
这句话写出了移山进程之快,表现出愚公一家干劲十足。
【乙】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理解:这是智叟讥笑、阻止愚公移山的语句。
智叟认为愚公不可能完成移山任务,他不理解愚公的坚定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