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艇营救落水人员训练应重点把握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卷 第8期 中 国 水 运 Vol.19 No.8 2019年 8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August 2019
收稿日期:2019-02-25
作者简介:伍永军(1976-),男,硕士,武警海警学院船艇指挥系航海教研室讲师,主要从事航海专业训练教学与研究。
舰艇营救落水人员训练应重点把握的问题
伍永军
(武警海警学院 船艇指挥系,浙江 宁波 315801)
摘 要:营救落水人员训练是舰艇操纵训练的重要项目之一,也是一项检验全舰综合训练水平的项目。为了提高舰艇营救落水人员的训练水平,应着重把握三个方面:舰艇指挥员的指挥训练、救生小组组员及相关舰员的协同训练、确保训练安全。
关键词:舰艇;救生;训练
中图分类号:E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9)08-0038-02
营救落水人员训练是舰艇操纵训练的重要项目之一,也是一项检验全舰综合训练水平的项目。一般来讲,舰艇营救落水人员训练表现主要从舰艇指挥员的指挥训练、救生小组组员及相关舰员的协同训练、训练安全等三个方面去考量。因此,为了提高舰艇营救落水人员的训练水平,也应该从这三个方面去重点把握。其中,舰艇指挥员的指挥训练是关键,救生小组组员及相关舰员的协同训练是基础,确保训练安全是核心。
一、舰艇指挥员的指挥训练
舰艇指挥员的指挥训练主要包括方案预案掌握、指挥口令、操纵时间和指挥秩序等四个方面。
舰艇应该备有事先制定好的营救落水人员方案预案。实际训练时,还要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加强研判救生部署中人员落水的不同情况,研究对实际海况、落水者症状等因素的针对性应急措施,分析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落水人员的二次伤害等。舰艇指挥员及相关部署人员必须对方案预案非常熟悉。舰艇指挥员既要清楚落水人员可见时的操纵方法(单旋回、双半旋回),也要清楚落水人员不可见时的操纵方法(威廉逊旋回、斯恰诺旋回);既要熟悉不施放小艇时营救落水人员方法,也要熟悉施放小艇时的营救落水人员方法。相关部署人员对营救落水人员的职责和分工要做到倒背如流,不得含糊不清。
舰艇指挥员指挥口令要及时、准确,处置要迅速、果断。当听到“有人落水”报告后,要立即下令“停车(或只停人员落水一舷的车),X 满舵(向人员落水一舷打满舵)”,并发布“救生部署”。车令、舵令、救生部署应该一气呵成,不得有半点的犹豫和怀疑。
营救落水人员训练救生时间是指从发现“有人落水”至将人救起时为止。“时间就是生命”,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将落水人员救起。一方面舰艇指挥员操纵舰艇接近落水人员方法要适当,要确保一次进入成功,防止机动不当出现反复情况而耽误时间;另一方面相关部署人员一定要积极配合,特别是救生小组组员必须动作利索,避免错失救生良机而不得不重新进行机动,再次进行营救,导致整个救生时间过长。
另外,还要注意在整个营救落水人员训练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好指挥秩序,做到训练有素,杜绝人员嘈杂、秩序混乱,造成口令传递延误甚至错误传递。
二、救生小组组员及相关舰员的协同训练
救生小组组员及相关舰员的协同训练主要包括救生小组、机电部门、航通部门等部署相关人员的训练及协同。
舰艇救生部署发布后,救生小组要立即备便救生圈、撑杆、撇缆、软梯等器材,始终保持良好的战斗作风,严格听令行动;救生小组组长要及时向舰艇指挥员报告救生小组就位、备便及救生情况。当需要施放小艇营救落水人员时,救生小组组长还要负责指挥施放小艇,救生小组组员听令随小艇救生。
机电部门人员训练主要是做好动力保障工作,要保证主机、副机、空压机等设备正常工作,以及重要电器设备的正常供电。加强值班,保持警惕,保证舰艇操纵性随时处于良好状态,使得舰艇营救落水人员机动顺畅无阻。作风紧张,按章操作,防止出现不安全苗头,避免人员受伤、装备受损等情况的发生。
航通部门人员训练主要是做好旗号悬挂、灯光信号拍发、海面观察、指示落水人员位置、观察来往船舶、记录航海日志等工作。舰艇发布救生部署后,要立即按照规定挂出救生旗号。加强对海观察瞭望,及时报告并指示落水人员相对舰艇的舷角和距离。航海日志要准确、完整地记录落水人员经纬度位置、海域、天气、海况、风、流等要素和数据。操舵人员严格执行舰艇指挥员的舵令和航向指示,确保舰艇机动准确、迅速。当施放小艇进行营救落水人员时,需要派出人员听令随小艇救生,并负责操控小艇。
三、确保训练安全
一旦出现训练安全问题,营救落水人员训练成绩直接不及格。因此,平时就要根据人员、舰艇以及训练海区等实际情况,全面地进行营救落水人员训练安全 (下转第40页)
40 中 国 水 运 第19卷
采用I20b工字钢钢架,全环铺设仰拱闭合,钢拱架的纵向间距0.5m。钢架之间采用Φ22钢筋进行纵向连接形成整体。
(5)弧形导坑完成后,采用挖马口的方法,分别开挖左右两侧边墙;边墙开挖后,立即进行喷锚支护并将钢架顺接下来,形成整体。边墙开挖后,最后开挖核心土,如图2所示。
图2 土体开挖示意图
3.坍塌地段的次衬砌施工
带初期支护施工完成后,以监控量测资料为依据,待初期支护的变形收敛稳定后,及时组织二次衬砌的施工。二次衬砌采用厚度60cm的钢筋混凝土,二衬的预留变形量增大到20cm。
四、施工组织措施及处治效果
在塌方处理过程中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循序渐进,注意安全,规范施工,保证质量。 注浆施工完毕后采用钻孔进行注浆效果检查,要求检查孔内无流泥,成孔好,无塌孔现象。严格进行注浆效果检查评定,符合要求时才能结束注浆作业。当未达到注浆结束标准时,应进行补孔注浆。 施工过程中,须对围岩支护体系的稳定状态进行监测,以确保施工及结构运营安全,监控量测要求按相关设计要求办理。尽快施工底部工字钢架,并与边墙钢架闭合成环,以保证受力良好,并尽早施作仰拱及二次衬砌。
施工单位按照本方案对坍塌事故段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处治,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先填后挖、严密监控隧道内岩体变形的原则;事故处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隧道周边岩体基本保持稳定,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未继续发生后续事故。
五、结束语
通过本隧道坍塌事故处理工程实例,在隧道洞内采用Φ76自进式锚杆超前与Φ42钢花管大外插角相结合注浆加固,解决了在大孤石塌体成孔困难,施工顺利通过大规模塌方地段。总结该隧道塌方处理经验,得出以下结论:
(1)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包括隧道地质围岩复杂,劳务纠纷导致隧道长期管理失控,从而形成隧道大面积塌方。因此在隧道施工中,应及时支护,及时衬砌。
(2)在隧道内采用Φ76自进式锚杆超前与Φ42钢花管30度~45度大外插角相结合注浆加固,解决了在大孤石塌体成孔困难,保证了隧道施工可行及结构安全。
(3)本隧道坍塌事故处治方案,技术安全可靠,施工可行。该隧道塌方处理设计方案实施成功,为以后类似隧道设计、施工提供借鉴和教训。
参考文献
[1] 郑玉欣.隧道施工塌方机理分析及处治技术[J].铁道工程
学报,1999,62(2):69-72.
[2] 关宝树.隧道工程施工要点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
社,2007.
[3] 汪成兵.软弱破碎隧道围岩渐进性破坏机理研究[D].上
海:同济大学,2007.
[4]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5] 《铁路工程设计技术手册.隧道》.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9.
[6] 张成平,王梦恕,张顶立等.城市隧道施工诱发地面塌陷
的预测模型[J].中国铁道科学,2012,33(4):31-37.[7] 姚云晓.青山隧道渗涌水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J].西部探
矿工程,2005,(03).
(上接第38页) 风险评估,拟制营救落水人员训练安全措施预案,并经常组织措施预案的学习和训练,使舰员都能熟练掌握相关内容。在营救落水人员训练过程中,所有舰员都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严格按照营救落水人员安全措施预案进行操作,防止出现人员和装备不安全的苗头和隐患,确保训练安全的落实。
当施放小艇时,收放小艇一定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章操纵,避免出现小艇、人员安全险情;救生小组组员登艇和离艇时都要小心谨慎,防止出现掉水、磕碰、挤压等不安全现象。
所有舱面作业人员都必须穿好救生衣,舱面活动时脚步要稳,防止滑倒和摔伤。在风浪较大,舰艇摇摆较为厉害时,更要时刻注意抓牢固定物,做好自身防护,保证好自身安全。当对落水人员实施营救时,防止出现身体失衡而掉入水中的情况。如果需要救生小组组员跳水营救落水人员时,跳水组员要做到既能完成救生任务,也要确保本人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李茂生.新编《海警舰船训练与考核大纲》试行效果浅析
[J].公安海警学院学报,2017,(2):30-34.
[2] 回亚立.“按指定锚位抛锚”实施方法研究[J].公安海警学
院学报,2017,(8):39-43.
[3] 孙朝朋.直升机在海难救助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月刊,
2010,10(4):24-25.
[4] 刘刚.提升我国海上搜救能力建议[J].水运管理,2012,34
(4):7-10.
[5] 丁文刚.坚持“训勤一致”推进海警实战化军事训练[J].
武警海警学院新时代武警部队海上维权执法与人才队伍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2018,11:26-32.
[6] 刘汉明.海上救捞的海洋环境效应[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17,23-31.
[7] 姚文兵.基本急救[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8,
10-27.
[8] 姚文兵.个人求生技能[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2008,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