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一学期历史期末复习 笔记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个提纲只是对笔记的整理,一定要结合课本和校本一起复习!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

(一)夏朝:出现了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二)商朝: 1、内服外服制度;

2、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突出表现: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三)西周

1、分封制

1)含义:又称封邦建国,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2)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3)影响①积极: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得到加强

②消极:分封制埋下了地方分裂割据的祸根

2、宗法制

1)目的: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2)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3)作用: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从而实现国和家一体化

3、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二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齐、鲁、晋等说法与分封制相关;立嫡立长,重视亲情,宗祠家谱等与宗法制相关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一)中央官制的变化

1.秦朝

1)皇帝制度

基本特征: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

2)三公九卿制

①三公: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全国军务

御史大夫——负责执掌群臣奏章,并负责监察百官

②九卿:丞相之下设九卿,分管各项具体政务

2、汉朝:中朝(内朝)外朝制度相权削弱,君权加强

3、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①中央的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

②尚书省之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③三省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互相牵制,加强了皇权。

4、宋朝:二府三司制

①二府:设中书门下行使行政权;设枢密院掌军政

②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财权;

▲作用: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5、元朝:一省制

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关,替代三省,直接领六部,行使宰相职权;

相权过重,威胁皇权

6、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

明成祖:设内阁,后来阁臣有了票拟的权力,皇帝批红

7、清朝:

(1)议政王大臣会议(皇权受到限制)

(2)雍正:军机处(评价:提高了行政效率,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二)地方管理制度的变化

1、秦代:郡县制

与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2、汉代

①汉初:郡国并行制

②汉武帝:采用推恩令削藩,设刺史

3、宋代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内容:收精兵:设禁军,实行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

削实权:削弱藩镇力量,州郡设通判,文臣出任州郡长官

制钱谷:设转运使,各州郡财赋均由中央直接掌握

影响:积极: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消极: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积贫积弱的后患削弱相权的目的是加强皇权;削弱地方势力的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

三选官制度的演变:

四监察制度的演变

1.监察制度

a.秦朝的御史大夫; b.汉代专设御史府,长官即为御史大夫。

c.明清在中央,既设有都察院,设立监察御史,又设有六科给事中,进行业务监督,合称“科道”。在地方,省级机构还专门设有负责司法、监察的按察使司。

2.谏议制度:

a.隋唐三省六部制中的门下省; b.宋代谏院等等。

3.评价:

(1)消极: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2)积极: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五)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二单元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古代希腊的民主制度

(一)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

1.古希腊多山多岛,平原狭小的自然地理

2.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的城邦政体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1、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2、克里斯提尼改革:雅典民主政治最终确立(陶片放逐法)

3、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黄金时代

(三)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四)雅典民主制的评价:

意义:

1、雅典民主创造出法制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

2、促进了雅典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繁荣;

局限:

1、只是公民的民主,外邦人、妇女、奴隶没有民主权力;

2、公民的直接民主也会成为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

二罗马法

(一)共和国时期的《十二铜表法》

1、背景:平民强烈要求和长期斗争的结果

2、内容: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

3、作用:本质上维护了贵族利益,但有了成文法就可以按律判刑,也是平民的胜利。(说是平民的胜利是因为贵族必须按律判刑,不能随意曲解法律)

4、影响:这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始终是古罗马的基本法。

(二)帝国时期的查士丁尼法典

1、原因:历代制定的法律规模庞大驳杂,使用不便

2、组成: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四部法典。

3、内容:保护私有财产;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子女的财产权和婚姻自主权

4、影响: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三)影响:

1、对当时意义重大,有效维护了古罗马的统治

2、对后世影响深远,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制定法律大多以罗马法为蓝本,它的许多原则至今仍被采用。(律师制度,陪审团制度,不告不理原则)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一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一)背景

1、《大宪章》的制定 1215年(限制王权)

2、光荣革命的爆发 1688年(特点:不流血,妥协)

(二)确立与发展

1、确立——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

意义:限制王权,确立了议会主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完善——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由习惯逐渐形成)

特点:

(1)行政权归内阁,国王统而不治

(2)议会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

(3)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

(4)内阁首相失去议会支持时应辞职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3、发展——议会选举权的扩大

1832年议会改革,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普选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