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生物实验的几点改进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物实验的几点改进

【摘要】生物学实验是中学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生物实验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随着教材的改进,实验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重,但是由于课时等原因的限制,很多教师并不十分重视实验教学。需要通过提高教师的认识,改进生物实验课现状,同时广泛取材,从实验材料、方法上对实验进行创新,节省课堂时间,化繁为简;改变实验方式,从实验设计上进行创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中学生物实验实验改进生物教师

生物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实验获得有关生物学方面的知识是其基本手段。新课标实施中强调了加强和完善生物实验教学,特别是注视实验教学的设计的多元化。本文就自己在实验教学中的实践,谈谈实验教学中几个实验的改进。

一、植物蒸腾作用实验

(一)·实验探索目的

1、了解植物的蒸腾作用的过程。

2、探索植物的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

3、探索植物叶片上下表面蒸腾作用的差异。

(二)·实验原理

1、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是与物理学的蒸发过程不同,蒸腾作用不仅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植物本身的调节和控制,因此它是

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植物幼小时,暴露在空气中的全部表面都能蒸腾。

2、蒸腾部位:(1)叶片:通过叶片表面上的气孔进行的蒸腾,叫做气孔蒸腾():约占总蒸腾量的90%以上。通过叶片表面的角质层进行的蒸腾叫做角质层蒸腾:约占5%~10%

(2)茎枝:从茎表皮的皮孔进行蒸腾称为皮孔蒸腾约占0.1%)。

3、不同植物的叶、同一植物不同的叶、同一片叶的不同部位(包括上、下表皮)都有差异,且受客观生境条件的影响。浮水植物只在上表皮分布,陆生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都可能有分布,一般阳生植物叶下表皮较多,上表皮接受阳光,水分散失快,所以上表皮少。(三)·实验材料、仪器、药品

(1)材料:四枝粗细相近的阔叶枝条,如桃枝条;取四株大小相同且叶数相同的嫩枝。

(2)仪器:试管若干、透明塑料袋七个左右、棉花;

(3)药品:凡士林、食用油

(四)·实验步骤

1、植物的蒸腾现象

(1)选材:选取四枝粗细相近的阔叶枝条,如桃枝条。四支桃树叶做如下处理:

(2)插管:将四根枝条分别插入两个同一型号的量筒内,枝条要插到试管底,并在四个量筒外壁标上A、B、C、D。

(3)加液:在两支试管内分别加入一定量的红墨水染红的水,保持两试管内红水的液面高度一样,液面上加适量的食用油,防止水分的蒸发。

(4)标记:用红色橡皮筋从试管套上,移动到液面位置,标记液面高度。

(5)固定:用棉絮把枝条包住,固定在试管上,然后将四支支试管放置试管架上。

(6)罩袋:枝条露出试管外的部分分别用透明塑料袋罩住,袋口扎紧。

(7)照光:将试管架放到阳光下,约3h。

(8)观察

(9)实验现象:

①红墨水在试管中下降的水位差由大到小顺序是:

A组﹥B组﹥C组﹥D

②白色塑料袋中水珠由多至少顺序:

A组﹥B组﹥C组﹥D

(五)实验结论:(1)蒸腾作用主要部位在气孔。

(2)下表皮气孔比上表气孔多,下表皮比上表皮蒸发快。二、发酵现象实验改进

(一)、增设对照组义务教育阶段八年级的生物学教学中所提到

的“发酵现象”实验,只有1个瓶子,缺少对照实验,说服力不强,需增设对照组。在上此节课的前两天,可利用中午时间,带着白糖、气球、发酵粉、3个同样的矿泉水空瓶到教室里,当着学生的面,对

3个瓶子的操作,如表所示。

然后将3个瓶子都放在教室向阳的窗台上,要求学生只能看,不能打开瓶盖。两天后的课堂上,让学生将设置的实验与课本上的对比,启发学生分析设置2号瓶的原因。大家很快意识到是作为对照,增强说服力。再找2位同学摸摸3号瓶,问他们有什么感觉──很硬。当拧开3号瓶盖时,学生惊讶了:砰的一声,象开啤酒一样,大量泡沫喷出很高。接着让几个同学传嗅瓶中液体的气味,都能嗅出明显的米酒香。然后再提出2个问题让学生讨论:

1号瓶气球膨胀,3号瓶壁胀硬说明了什么? 有酒味又说明了什么? 经过讨论有小组很快可得出结论:说明了发酵过程中有气体和酒精

生成。

各瓶的现象如表所示。

(二)、检测气体成分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总是由问题引起的,是同解决问题形影相随的。严密的思维能发现新的问题,而新的问题又促进人的积极思维,直到问题解决。因此,在课堂上可引导学生质疑:在上述整个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有可能学生会提问:产生的气体是什么?这时可让大家思考是什么气体,有同学会说“是二氧化碳”。然后紧接着设疑:你只是猜测,怎么证明你的猜测呢?由于学生有一定的生活常识,知道二氧化碳有灭火作用,再加上受桌上放的打火机和卫生香的暗示,很快可讨论出方法:将卫生香点燃伸入1号瓶看是否熄灭。学生可将卫生香燃烧伸入1号瓶的空间内,熄灭;为了对比,再将卫生香燃烧伸入2号瓶里则不熄灭。学生立即就明白产生的气体的确是二氧化碳。通过这样对教材的处理,学生更深刻认识到发酵过程的产物有酒精和二氧化碳,也很自然的联想到日常生活中蒸馒头、制面包和酿米酒,要加酵母的原因。

三、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演示实验的创新

(一)、实验原理

利用“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二)原实验装置的不足处

1、原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器材较多,组装复杂。

2、,实验操作繁琐。使用该装置实验采用

灌水排气法,从漏斗灌入清水,操作复杂。

3、不能在短时间内重复演示该实验,其理由是①用灌水法排气,瓶中灌入了清水,有部分二氧化碳溶于水,二氧化碳量不足,②漏斗中用棉花塞住也会有少量二氧化碳逸出,③将瓶中的水倒出让萌发种子继续呼吸产生足量的二氧化碳需要1—2小时。教师如接连在多个班上演示该实验,就需要多准备几瓶萌发的种子。

4、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很难说明二氧化碳是萌发的种子产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