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音乐PPT第6课

合集下载

六年级音乐上册第6课到这里来欣赏动漫歌曲歌曲斑鸠调说课稿(花城版)

六年级音乐上册第6课到这里来欣赏动漫歌曲歌曲斑鸠调说课稿(花城版)

六年级音乐上册第6课到这里来欣赏动漫歌曲歌曲斑鸠调说课稿(花城版)一. 教材分析《六年级音乐上册第6课到这里来欣赏动漫歌曲歌曲斑鸠调》是人音版花城版六年级音乐教材中的一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欣赏和学唱动漫歌曲《到这里来》,通过歌曲《到这里来》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动漫音乐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教材中还提供了其他斑鸠调的歌曲,如《斑鸠调》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欣赏。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他们在音乐课上积极参与,对学习新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充满热情。

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学生的音乐水平和歌唱能力不尽相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课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欣赏和学唱动漫歌曲《到这里来》,感受动漫音乐的独特魅力,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音乐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歌唱技巧。

3.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斑鸠调的特点,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4.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演唱动漫歌曲《到这里来》,掌握基本的唱歌技巧。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斑鸠调的特点,能够自主创作斑鸠调的歌曲。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欣赏教学法,让学生在聆听和学唱过程中,感受动漫音乐的独特魅力。

2.运用分组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3.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音频、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一部动漫电影的片段,引起学生对动漫音乐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欣赏:让学生聆听《到这里来》歌曲,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

3.学唱:教师带领学生学唱《到这里来》,讲解歌曲的演唱技巧,如呼吸、共鸣等。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6课(集体舞)《大家一起来》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6课(集体舞)《大家一起来》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6课(集体舞)《大家一起来》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大家一起来》是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6课的一首集体舞。

这首歌曲旋律欢快,节奏感强,富有感染力,适合集体表演。

本节课通过学习这首集体舞,旨在让学生感受音乐与舞蹈的融合,体验集体合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和舞蹈基础,对集体舞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舞蹈动作的协调性和集体合作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大家一起来》这首集体舞的背景、节奏和动作,理解音乐与舞蹈的融合。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完成舞蹈动作,提高舞蹈的协调性和美感。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兴趣,体验团队合作的快乐,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大家一起来》集体舞的动作要领,能够熟练地表演。

2.教学难点:舞蹈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和集体合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音响设备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氛围。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大家一起来》歌曲,引导学生跟着音乐节奏一起拍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教师讲解集体舞的背景、节奏和动作,让学生对舞蹈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示范:教师完整地表演一遍《大家一起来》集体舞,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舞蹈的魅力。

4.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5.合作:学生集体练习,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6.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7.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大家一起来》集体舞1.背景介绍2.动作要领3.舞蹈节奏4.集体合作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反思自己在舞蹈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

六年级上册音乐课件 - 第6课《丢丢铜仔》|人音版(简谱)

六年级上册音乐课件 - 第6课《丢丢铜仔》|人音版(简谱)
六年级上册音乐课件 第6课《丢丢铜仔》|人
音版(简谱)
2020/9/20
火 车 行到衣都 阿莫呀衣都 丢 哎哟 磅啊孔 内 磅孔的水衣都 丢 丢 铜仔衣都 啊莫呀衣都 丢仔衣都 滴 落 滴落来。
节拍规律
2/4 强 弱 | 强 弱 ||
下滑音
主要音从某个高音向 下滑向某个低音
用“呜”展现了火车汽笛的声音
分组创编、练习、合作ຫໍສະໝຸດ 第一组: 模仿火车汽笛的 声音
第二组: 模仿火车行进的声音
全体师生一起演唱
全班表演
第一组: 模仿火车 汽笛的声音
第二组: 模仿火车行进的声 音
全体师生 : 一起演唱
用打击乐模仿了火车行进的声音
增加了声部,丰富了演唱形式,采用 了领唱、齐唱、轮唱等
——轮唱是由两个、三个或四个声部演唱同一 个旋律,但不是同时开始的齐唱,而是先后相距一 拍或一小节出现,形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 效果。
渐强
渐强号像呐叭 左边小来右边大 声音越唱越响亮
渐弱
渐弱号像把剑 左边宽来右边尖 声音慢慢听不见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 第6课 两岸情深 学吹竖笛 《学吹竖笛》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  第6课 两岸情深 学吹竖笛 《学吹竖笛》

2、握笛要正确
• 握笛姿势比较随便直接影响吹奏效果,必 须做到:
• 1、拿到竖笛先检查,吹孔成一直线。 • 2、口含0.8--1厘米,与身体呈45度角,坐
姿要端正,上半身要直立,双目平视前方。
3、心平气和
• 竖笛的音色,关键在于气息的掌握和运用:
• 1、吹低音时要气息平稳、吸足气控制住,轻 缓而持续地吐气,气息要稳,不能时大时小, 声音才会结实而饱满。
学吹竖笛
竖笛的结构
笛口
笛身
笛孔 笛尾
六孔竖笛指法示意图
一孔(左手食指按) 二孔(左手中指按) 三孔(左手无名指按) 四孔(右手食指按) 五孔(右手中指按) 六孔(右手无名指按)
八孔竖笛指法示意图
背孔(左手大拇指按) 一孔(左手食指按) 二孔(左手中指按) 三孔(左手无名指按) 四孔(右手食指按) 五孔(右手中指按) 六孔(右手无名指按) 七孔(右手小指按)

F调技法的实践经验口诀:
• 要吹好,心莫急。 • 心平气和稳吹笛。 • 把孔按严姿势正。 • 熟悉指法数第一。 • 同学帮助作用大。 • 行动一致听指挥。 • 先难后易心莫急。 • 一切还要把谱识。
1、按孔要严
• 1、左手在上,右手在下。 • 2、一五指反向控制平衡。 • 3、手指尽量伸展,按孔必用指模处。也就是
用手指前端柔软的多肉处,不要用关节部位。 一般会产生“怪音”、“尖音”的原因,大 都是因为按孔不严,或是用指尖按孔。 • 4、按孔的手指要自然放松。离开音孔时,距 离不要太远,刚刚离开即可。只要按孔用对 指肚处柔软多肉的地方,轻按都很严实。
• 2、吹高音时,刚吹出音的瞬间,气息要求急 而稳,声音才会准。
吹奏方法口诀:
• 吹竖笛,有规矩。 • 左(手)在上,右(手)在下。 • 口含一公分,与身成45度角。 • 口要圆、气要缓。 • 检查手指要摁严。 • 一字一音用单吐。 • 上有弧线气要连。 • 高音(口形)变扁气要急。 • 眼睛视谱走在前。

六年级音乐上册第6课阿里山的姑娘优秀课件1

六年级音乐上册第6课阿里山的姑娘优秀课件1
赛跑,要骑在 马上, 马上成 功。

阿里山的姑娘
走进高山族
走进阿里山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 是《阿里山的姑娘》!
让我你们们一能起够来跟学琴习视这唱首课好后听的的旋歌曲 《阿律里吗山?的姑娘》。
同学们这节课的表现真好!要继续
努力!再见!

84、勇士搏出惊涛骇流而不沉沦,懦 夫在风 平浪静 也会溺 水。


85、生活不是林黛玉,不会因为忧伤 而风情 万种。


86、唯有行动才能改造命运。


87、即使行动导致错误,却也带来了 学习与 成长; 不行动 则是停 滞与萎 缩。


88、光说不干,事事落空;又说又干 ,马到 成功。


89、对于每一个不利条件,都会存在 与之相 对应的 有利条 件。


90、人的潜能是一座无法估量的丰富 的矿藏 ,只等 着我们 去挖掘 。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 第6课 两岸情深 《丢丢铜仔》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  第6课 两岸情深 《丢丢铜仔》
丢丢铜仔
歌曲背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故事
▪ 二百多年前,在台湾的山区交通不便,伐 木者为了从北部山区运送木材到台北盆地, 便将木材绑成木排,放在河里顺水西行。 在回家的路上,他们边走边唱,经过山洞 时听到水滴落地的声音,认为这种声音与 铜钱落地极为相似,并将此声音哼唱成歌。 后来,火车从台北通到北部山区,运送木 材再也不必历经河道和山洞。这首歌曲遂 在流传中改成了一首表现山里孩子迎接火
谢谢观赏
《丢丢铜仔》是一首轻快﹑热闹的歌曲, 歌曲的结构形式为小二段式,第一段的演 唱形式为领唱和齐唱相结合,第二段为二 声部合唱,歌曲在每一乐句的中间都加入 了虚字衬句。
同学们觉得这首歌曲的节奏﹑旋律有何特 点?想一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歌声和情感 去演唱才能准确的表现歌曲的情境呢?
简洁流畅的节奏﹑轻轻跳跃的旋律,甜美 干净、充满韵律美的歌声,感情真挚﹑欢 快、略带俏皮可爱。

六年级上册音乐课件 - 第6课《半屏山》|人音版(简谱)

六年级上册音乐课件 - 第6课《半屏山》|人音版(简谱)
不愿被吞吃,就跳下 海,变成三个山屿。毒蛇没吃到三弟兄,拖着血淋淋的身躯, 转回头向金娘扑去。金娘昏过去又醒来,见自己亲人受害,一 下子气绝了,也变成小山。第二日,凑巧,八仙从这里过,看 岛上的百姓哭哭啼啼,冤深哩,知道是蛇精作怪,赶紧回天宫 ,启奏玉帝。玉帝令雷神下凡收降。雷神来到互蛇洞,看看洞 内深呵,用电雷击去,闪入洞,就化作烟了。玉帝又派龙王敖 顺再去相助。老龙来叫阵,毒蛇只好应战。斗了三日三夜,毒 蛇的眼伤发作,支持不住,趁一个机会,钻入深洞内,不敢再 出战。龙王一时性起,把龙尾伸入洞内,龙身一腾,一下就把 洞掀开了,连小岛也扫飞了一半。洞一开,毒蛇露出海里,雷 神用天雷把它击死了。这样,小岛就剩下一半了,大家叫它半 屏山,另一半呢?有人说在舟山————
发声练习
1=C 2/4
· ︵ 1 — ︱7 6 5 4 ︱ 3 2 1︱1 — ‖
Ya hahahaha hahaha
1
2
半屏山的简介:
位于温州瓯江口外的洞头县,南北长 约4公里,东西宽平均0.58公里,总面积 约2.3平方公里,半屏山犹如屏障横断大 海,威镇巨澜,怒截狂涛,气势雄伟,险 峻壮观,被誉为“神州海上第一屏”。民 谣曰:“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大陆, 一半在台湾”。《江南靖士诗稿·题半屏 山》:“世客休论判破因,就中事理最难 陈。好屏半在洞头县,残壁一遗台岛滨。 欲唤归来犹隔海,倘为离去若亡唇。两边 相望茫茫水,何日才逢璧合辰。” 大陆 半屏即为此。
3
半屏山传说
半屏山,确确实实只有半边。划船到岛的东面,只见山像 被刀切过,笔直笔直。好好一座山,为什么会这样呢?老早, 半屏山是一个完整的岛,百十户人家住着,岛上有很深很深的 洞。也不知是哪一年哪一月,有一条毒蛇占了这个洞,经过千 年修炼,成了精。身长好几丈,害百姓,一个好好的岛屿,变 得冷清清。岛上有一个金娘,她阿爸阿娘都死在毒蛇嘴内,无 依无靠,和一个名叫许东策的成亲。许东策有两个小弟:南策 、北策,开了几亩地过日,住在一个山洞里。有一年。金娘坐 洞口梳头。梳着,梳着,一阵大风,天昏地暗,风过后,毒蛇 冒出来了,摇头甩尾,张开大口,向东策三兄弟扑来。三兄弟 拿起石头、锄头和毒蛇相斗。金娘也赶上山相帮,用银钗把毒 蛇的右眼刺瞎了。毒蛇痛半死,就地一滚,把金娘压昏了,赶 紧窜走。东策三兄弟来不及离开蛇身,被它驮到海里。

湘艺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 第六课 同步课件

湘艺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 第六课 同步课件
谢谢观赏
范唱
练一练
随乐看谱唱音乐主题。 乐曲开始部分的音 乐主题出现了_____次,主奏乐器是_ _ _ _ ①大提琴②小提琴③圆号 在音乐主题中填人下面的歌词,并唱一唱。 在那金色的沙滩上,洒着银色的月光,寻找往事踪影,往事踪影迷茫。
唱歌
大家一起来
范唱
伴奏
自编动作或韵律操, 随着音乐边
唱边舞。
湘艺版六年级上册
湘艺版六年级上册
第六课
同步课件
唱歌
爱的人间
范唱
伴奏
唱歌
爱的人间
范唱
伴奏
练一练
我的朋友就是你
听赏
给歌曲《爱的人间》划分乐段。
第一乐段(1)~( )小节。
第二乐段( )~( )小节。
第三乐段( )~(29)小节。
第三乐段是第——乐段的变化重复。
给歌曲《爱的人间》划分乐段。 即兴编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歌
在银色月光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