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学专题七 中文
教育社会学(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教育社会学第一章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1.教育社会学:就是运用系统社会理论对教育社会的特点、结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某一时期突出的社会问题进行研究,以探究其基本原理和规律,为教育社会的科学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的一门科学.2.教育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萌芽时期(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学科化时期(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世纪中叶),学科体系化时期(新兴的教育社会学建立时期,二十世纪中叶以后)3.教育社会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A 20世纪60年代“教育爆炸”b 学校教育的急剧扩充,引发教育危机和学校危机(教育、教师和学生的质量下降,教育设施和教育经费减少,学生对学校课程的不满和厌恶)c 教育危机出现的原因:教育过分追随社会发生抗议教育过分脱离社会的运动d 20世纪70年代至今,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两个显著特点:实证性,解释性e 教育社会学今后发展趋势:(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政策性(2)国际间的教育社会学研究方向的比较研究加强,加强比较教育学科之间的合作(3)理论基础不断扩宽(4)全方位的研究4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概况:A 自五十年代后教育社会学研究中断三十年:相对落后状态B 1979年恢复教育社会学理论研究C 目前我国教育社会学研究取得初步发展*d 未来发展方向: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建设除了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的经验,更需要联系我国的教育实际,开展广泛的教育调查和实验研究,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特点的教育社会学理论体系,并赶上世界研究水平4.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宏观方面---1教育制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2文化与教育的问题微观方面--1-研究学校体系内部的各种关系2 研究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5 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p25历史比较法,实验法,资料分析法,社会调查法:普查法,抽样调查法,个案法,典型调查法6学习教育社会学的意义:a使人们从社会的角度正确认识和研究教育问题b为正确的教育决策提供有力的教导c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树立明确的学科意识7现代西方教育社会学流派:p29a结构功能主义:(1)强调社会各部门之间协调的关系、内聚力,团结合作,相关性以及共同的规范和价值标准,强调制度和角色的功能发挥,以及各部门对社会整体功能的积极作用。
教育社会学》课程教案
教育社会学》课程教案教育社会学》是教育管理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旨在通过本门课程的研究,使学生对教育社会学的产和发展、学科性质、研究范围及其发展动态有个系统的了解。
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分析、研究和解释常见的教育社会现象,具备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建议采用主动、探究、合作的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研究、教师精讲辅导、问题探究、合作互助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力求在教学中启发引导、生动活泼。
同时,注重应用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既要结合社会学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教学,也要从学生的生活、工作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自己身边的问题,总结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尽量高标准、严要求,使学生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要注意科学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培养,加强教学的教育性,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以开阔视野。
面授环节可以精选与工作要求相一致以及与课程考试相关的内容重点讲授,以提高教学效果。
2.小组研究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设计8-10个主题,让学生分组讨论,通过交流掌握重点、难点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3.课外作业研究是培养学生自主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根据省电大作业要求,学生可以在作业研究中掌握和理解课程理论知识。
4.个别化研究是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一种教学方式,包括阅读文字材料、上网浏览、参加BBS讨论、用电子邮件和电话咨询等方式与教师交流,这些记录也是考核学生个别化研究的依据。
六、课程考核本课程总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作业两部分构成。
考试成绩占70%,平时作业成绩占20%,其中小组活动成绩占8%。
省电大自主命题和布置作业,共四次,每次占3%。
同时各地电大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安排小组活动,做好记录工作,并评定成绩。
第一讲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论与教育行为论本章重点是根据省电大历年考试复要求,掌握以下内容:1.认识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了解当前教育社会学研究主题。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期末复习讲义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期末复习讲义第一篇:(吴康宁)教育社会学期末复习讲义教育社会学教学目标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教育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启发学生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进行社会学思考,提高学生对教育与社会问题进行社会学分析的能力。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系统学习教育社会学理论知识,掌握教育社会学分析方法,学会以社会学的视角观察教育现象、研究、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
主要内容:教育社会学学科论;教育的社会背景;教育自身的社会系统;教育的社会功能(自学)第一章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要素(3分)一、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一、研究对象诸说1、社会化过程说佩恩:教育社会学是描述与解释个人如何透过社会关系以获得并组织经验的一门科学。
(1928)(美国教育社会学之父)布朗:教育社会学研究整个文化环境对个人影响的过程,个人经由此种过程获得并组织其经验。
(1947)雷通群:教育社会学“研究个人在团体中如何生活,尤其要研究个人在团体中得到何种教训及团体生活上所需何种教育”。
(1931)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的“社会化说”教育观:“教育是年长的几代人对社会生活方面尚未成熟的几代人所施加的影响”。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育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个人所持有的教育观往往影响着其对于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确定。
2、相互关系说(1)教育制度与社会相互关系说(2)教育活动(过程)与社会相互关系说(3)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二、研究对象界定(一)问题:对象的泛化(如:个体社会化不仅仅是教育问题)对象的窄化(如:教育也不仅仅限于个体社会化)(二)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特点:姓“教”——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必须是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姓“社”——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必须具有社会学意味,或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社会学层面。
(三)研究对象的分类:(3种分类)1、以社会学范畴为基干的分类——如社会体制、过程、变迁,并有相应的社会学分支领域2、以教育领域为基干的分类——学校、家庭、社会,而有学校教育社会学……3、以教育的社会性为基干的分类——教育的社会性体现:受制于社会、形成自身小社会、作用于社会。
教育社会学专题ppt
文化水平与教育水平
间接
文
作为文化负荷体的人:教师与
化
学生
水 平
文化水平对教 育水平的制约
直接
与
教
教材与其他教育手段
育
文化水平与教育水平的循环
(二)、文化的传递、传播与教育
文化传递:文化的世代相接,是文化在时间上的 延续
文化传播:文化从一个区域到另一个区域的扩散 ,是文化在空间上的流动
作用:促进文化发展 促进个人社会化
收集资料:普查法,抽样法,个案法,典型 法,观察法,访问法,问卷法,二次分析, 实验法,区位法,社会测量法,功能探究法 ,系统工程法,数学法
普查法:
全面调查法,对调查对象的总体的 全部单位逐一不漏的进行调查,以 收集某一教育现象在某一时点上的 全部情况的资料。公共机构采用, 最接近真实。
抽样法:按一定方式从被研究对象的总体中选取一部 分做样本进行调查,将研究结果推论到总体 上去,从而得出总的结论。关键是保证样本
的代表性,缩小抽样误差。 偶遇抽样
非机率抽样 判断抽样
配额抽样
简单几率抽样
机率抽样
分层几率抽样 整群几率抽样
系统几率抽样
用于横剖式比较研究和追踪式研究
个案法:将某一个具体单位作为案例,对它的若干 现象、特征和过程作全面的、深入的、长 时间的调查研究,摸清它的来龙去脉。运 用广泛,定性研究,结果不宜推论。
实验法:在尽可能严密控制的条件下研究事物 发生变化的因果关系的科学方法,用 来检验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假设。较 小范围内进行,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 然实验。避免危害被试身心健康的做 法。
区位法:将某一区域作为一个体系,从其全部 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一区域与外界 的关系中综合考察区域生活、区域结 构、功能、价值体系、社会问题、区 域发展变化的趋势等等情况的一种方 法。
专题七教育价值论详解
东西都是合理的”这一著名论断。
1.价值研究简史(二)
价值论(Axiology,亦有人称之为“价值学”或“价值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 为人们所关注,发生在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此时,西方哲学家特别是一批德国 哲学家,对价值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洛采:将世界划分成事实领域、普遍规律领域和价值领域,成为现代价值哲学之父。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对价值的研究。 尼采:反对传统理性和道德,重新估计一切价值。 布伦坦诺:将价值理论演化到逻辑学和心理学领域进行研究。 陆宰等人并没有系统地说明价值学说,他们每个人只是在自己的哲学信念下对价值问 题的研究进行了尝试而已,真正为价值哲学赢得地盘、建立起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当推 新康德主义的弗莱堡学派(亦称“巴登学派”或“西南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文德 尔班和李凯尔特。
2. 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生理需要 需要 心理需要
社会需要 生理能力 能力 前提 工具 心理能力 社会能力 语言工具 物质工具 社会技术 物 对象 能 信 质 量 息 外部世界 手段 基础 人的活动
目的
3. 几种价值的定义
经济学中的价值:指与使用价值对应的作为交换价值内容的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
教育价值研究的复苏
后来,教育价值论研究虽然在二战前后出现了短暂的相对冷落时期,但20世纪60年代后,教育价值论 研究在人文主义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又重新复苏。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于20世纪60年代初在《教育的经济价值》一书中论述了教育的经济价值,提 升了现代社会生活中教育的地位。
1965年,英国教育哲学家班图克(G.H.Bantock)撰写《教育与价值》(Education and Value)一书, 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教育价值冲突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推进了教育价值论的发展。
教育社会学第一章
判断对错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美丽只是表面的? 美丽只是表面的?
第一节 教育社会学学科性质
教育科学分类
理论学科 分类学科 交叉学科
幼儿、初等、中等、 幼儿、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学 成人、特殊、比较、家庭、 成人、特殊、比较、家庭、农村教育学 教育哲学 教育社会学 教育经济学 教育统计学 教育人类学 教育法学
教育社会学常用方法
调查法:问卷法、访谈法(电话访谈、集体访谈) 调查法:问卷法、访谈法(电话访谈、集体访谈) 现场法:观察法、 现场法:观察法、实验法 隐蔽法:第二手资料分析、 隐蔽法:第二手资料分析、痕迹测量法
案例: 案例:
1936年 美国的《文摘》 1936年,美国的《文摘》杂志在电话号码簿和 汽车登记册上选区200万选民样本, 200万选民样本 汽车登记册上选区200万选民样本,进行总统竞选 民意测验,根据调查结果预言兰登将战胜罗斯福。 民意测验,根据调查结果预言兰登将战胜罗斯福。
奉行事实判断, 奉行事实判断,摒弃价值判断是教育社会 学研究的一条基本原则,被称之为“ 学研究的一条基本原则,被称之为“社会学精 神”。
基于主观的认识 基于事实的认识
最近的孩子们很少在户 全国的小学生户外玩耍时间 外玩耍。 一周平均一个半小时、大约是20 外玩耍。 一周平均一个半小时、大约是20 年前的 分之一。 年前的4分之一。
研究目的 定 量 研 究 定 性 研 究 确定结果 研究者 研究程序 资料处理 获得理论
研究者的 关系、 (关系、影 价值取向 响、原因) 不介入 原因) 理解整个 过程 研究者观 察-参与
标准程序; 标准程序; 统计方法 以理论为 预先设计 基础开展 研究( 的研究方 研究(演 绎法) 法 绎法) 非标准程 描述方法 理论是在 序;多种 研究过程 中形成 方法并用 归纳法) (归纳法)
教育社会学专题研究课程大纲
《教育社会学专题研究》课程大纲(Syllabus for the Seminar on Sociology of Education)(2015年秋)一、课程目标1.熟悉教育社会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前沿问题;2.熟悉教育社会学的基本方法,养成运用社会学方法分析教育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二、课程内容专题1:教育社会学的性质与方法1.思考与讨论的问题(1)从社会学角度或运用社会学研究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何在?(2)相比于教育哲学、教育史等其他教育学科,教育社会学视角的独特性何在?(3)教育社会学的产生与工业化或现代化有何关联?等等。
2.建议阅读的文献(1)B allantine, Jeanne H,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 a systematic analysis Upper Saddle River, N.J. : Prentice Hall, 1997. Chapter 1.(珍妮·H·巴兰坦著:《教育社会学:一种系统分析法》,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2)钱民辉著:《教育社会学——现代性的思考与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章。
(3)马和民著:《新编教育社会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章。
专题2:教育社会学中的主要理论:结构功能主义1.思考与讨论的问题(1)结构功能主义都是在什么背景下、为了解释或解决什么问题而产生的?(2)结构功能主义的基本概念或范畴都有哪些?(3)结构功能主义的逻辑起点和内在逻辑结构是什么?(4)结构功能主义在解释或解决教育问题方面各具何种优势和不足?(5)举出运用结构功能主义分析教育问题的研究成果,等等2.建议阅读的文献(1)钱民辉著:《教育社会学——现代性的思考与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章。
(2)珍妮·H·巴兰坦著:《教育社会学:一种系统分析法》(第五版),第1章。
教育社会学PPT
01总体结构第一编学科元论第一部分学科论:事物共性研究第二部分问题论:事件专项研究第二编学科本论第三部分教育社会生态生境论第四部分教育社会生态结构论第五部分教育社会生态运行论第六部分教育社会生态功能论第七部分教育社会生态的存在形态第八部分教育社会生态的非生态化02学科范式第一部分学科论教育社会学学科学习-研究范式的性质1,实质:结构框架构件构式2,本质:理念构想观念价值3,全质:范式思路方法模式教育社会学科学习-研究范式的基本内容框架:思维对象的边界轮廓和结构关系教育社会生态的生境、结构、运行和功能理念:质性判断:实能应怎是:生存生产生活思路:思维的起点、进程和顺序从教育社会生态的生境考察到、结构、运行和功能分析教育社会学科学习-研究范式性质根本特征实质本位的研究1,客观反映范式:教育社会生态2,研究者价值祛除3,对应反映,超越性设计教育社会生态学习-研究范式本质理念教育社会生命形态的能动延续、再造和创新与教育社会的公平生活与有效生产教育社会生态学习-研究范式全质思路教育社会生态形态四是研究按着教育社会生态形态的环境、结构、运行和功能顺序,进行实是面目、能是猜想、应是建构和怎是设计的系统研究。
教育社会生态学习-研究范式基本特征1,对应真实性:主客观一致性2,全质综合性:实质本质有机统一3,形态完整性:结构性:形式内容4,理论系统性:逻辑性:辩证形式5,行动个体性:整体性、复合性学习-研究要求●行动参与性学习:个体性、共行性●实践反思性学习:目的性、批判性●展示内化性学习:外化性、内烁性●互动协商性学习:博弈性、自主性第一章研究学习主体一、研究学习主体的身份二、研究学习主体的立场三、研究学习主体的职责四、研究学习主体的权能五、研究学习主体的行为一、研究学习主体的身份1,实质:个人身份:自己私人2,本质:法人身份:角色身份代表者3,全质:完整身份:自己私人代表者(1)国民公民(2)他人家庭族群国家(3)人类:公共知识分子一、研究学习主体的身份准公共知识分子1立场2职责3权能4行为二、准公共知识分子立场1,研究学习者的基本立场无立场暗立场灰立场明立场2,准公共知识分子立场:明立场(1)全人类总体(2)全人类整体(3)全人类总体整体形态:个体三、准公共知识分子职责研究弘扬通识共识坚持维护公益公利发起参与公共行动尊重个体理念实践四、准公共知识分子权能研究认识权反思批判权表达辩论权自主行动权五、准公共知识分子行动坚持独立人格行动坚持批判反思行动创新设计建构行动本质形态:四是研究实是研究能是研究应是研究怎是研究四是研究的基本内涵实是研究:实然、实证、真实:完整能是研究:性质、猜想、价值:充分应是研究:规范、建构、模型:完备怎是研究:操作、设计、举措:可行四是研究的逻辑关系从实是研究、能是研究到应是研究再到怎是研究四是研究逻辑关系的依据教育社会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要求教育社会生态系统的实践性要求四是研究逻辑关系的意义实现主客观世界的科学统一实现科学认识与能动实践的统一研究对象与内容●教育社会生态人(元生态系统)●教育社会生态人(复合生态系统)教育社会生态人(元生态系统)●定义:生命形态人:教育生命有机体形态●以教育生命的客观律动为基础和依托,能动地参与、创造和享有有效生产和公平生活,自主地谋求更好生存与发展的教育生命有机体形态。
教育社会学自考知识点总结
教育社会学自考知识点总结一、教育社会学概述教育社会学是一门研究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学科,它涉及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教育是社会的一项重要功能,它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
在当今社会,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从个体层面到整个社会层面都有所涉及。
教育社会学的内涵丰富、深刻,它以一种新的眼光、新的思路审视教育现象,力求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的解析。
二、教育社会学的基本理论1. 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基础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要以现代社会学、教育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为依据,如社会学家爱米尔·德尔康的功能主义理论、博士钱正安的社会命题论、威廉·杜伊的亲和社会学理论、教育家爱德华·罗斯的社会因素影响教育的理论等。
2. 功能主义理论功能主义理论是教育社会学的一种重要理论,它认为教育的主要功能是社会的维持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传达和强化、社会价值观的塑造和传承等。
功能主义理论主张教育是整个社会的一个重要功能,为社会的持续发展和稳定提供了基础。
3. 发展主义理论发展主义理论是教育社会学的另一种重要理论,它认为教育的功能主要是促进个体的发展和成长,培养人的整体素质和个性发展,使他们适应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需要。
4. 亲和社会学理论亲和社会学理论是教育社会学的又一种重要理论,它认为教育是社会的一种体验,并在这一体验中塑造和传递社会的价值观、社会习俗和社会文化。
5. 基本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对教育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为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学术论证,并引导教育工作者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指导教育实践。
三、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1.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范畴教育社会学关注的范畴广泛,主要包括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教育的功能与作用、教育的历史与发展、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教育社会问题的解决、教育机会和教育不平等问题等。
2. 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教育和社会相互联系,彼此影响。
教育社会学学
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学》课程学习的意义何在?有利于教育学和社会学专业的学科建设有利于教育工作者提高工作质量有助于政府和学校解决社会和教育的问题有利于学习和研究者的就业关于该课程参阅书目1、鲁洁主编:《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2、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3、[美国]T.帕森斯著,张明德等译:《社会行动的结构》,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4、莫林.T.哈里楠主编,付松涛等译:《教育社会学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5刘云杉:《学校生活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2000年版;6、马和民、高旭平《教育社会学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7、吴康宁著:《课堂教学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8、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几点建议1、给自己正确的定位,根据自己的旨趣与理想确定自己的学习教育社会学所花的时间与精力。
2、读1-2本教育社会学的教材或专著,在此基础上广泛阅读相关的著作及论文。
3、教育社会学的理论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有的甚至有较大的分歧。
因此,同学们要有自己的立场与观点,要学会怀疑与批判。
4、结合自己的学习,提倡撰写课程论文。
第一章教育社会学学科论第一节:教育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社会学的萌生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教育社会学的扩展时期(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从传统的教育社会学到新兴的教育社会学。
(20世纪中叶以后)一、教育社会学的萌生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⒈教育社会学萌生的背景:(时代背景、思想根源、学术基础)⒉代表人物及其理论美国系统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华德——首提“教育社会学”这个概念。
他系统地分析了教育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人有三种欲望:维持生命、延续生命、社会创造(审美、道德、知识)——两种社会力量:身体力、精神力,前者是动力,后者是指导身体力只有在精神力的指引下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推动社会进步。
教育社会学
模拟考试一一、单选题:(共10道,每题2分)1.教育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萌芽于19世纪后期的()。
A.美国B.英国C.法国D.欧洲2.在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背景下,教育主要承担着()职能。
A.社会调适B.社会发展C.社会更新D.社会防范3. 日本设有统管教育行政事务的中央机构()。
A教育部 B学部 C 联邦教育部 D文部省4.()传递着文化中最重要的习惯和经验,它持续于文化发展的始终,使后人对前人创造的社会文化具有高度的适应性,不仅造就了新的社会成员,而且维持了文化系统,保证了文化的延续和相对稳定。
5.一般来讲,人口出生率高,若干年后需受教育的人口数量就(),教育规模也就()。
A.少、越大B.多、越大C.少、越小D.少、不变6.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家庭中家长与子女的互动接触类型一般多属于()。
A. 正式的B.非正式的C.低频率的D.非自然的7.学校主要由学生和教师这两类不同质的成员结合而成,反应了学校是一种()结构。
A.异质结构B.多组织结构C.多权威结构D.同质结构8.对于学生来讲,教师扮演着()的基本角色。
A.教育者B.受雇者C.倾听者D.指导者9.在学生所处的社会中,学生往往更心甘情愿地接受()的规范要求。
A.学校B.同辈群体C.家庭D.社区10.课堂教学社会学研究的开拓者是()。
A.卡罗尔B.科尔曼C.W·沃勒D.贝尔斯二、多选题:(共10道,每题2分)1.关于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代表性学说有()。
A.社会关系说B.社会过程说C.教育过程说D.相互关系说E.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F.特殊社会现象说2.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背景下,教育的职能主要包括()。
A.强化阶级统治B.培养社会精英C.实施社会教化D.承担不平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E.发展社会生产力F.劳动力的专门培养与训练3. 以教育行政的权力的分配来划分,教育管理体制可分为()。
A中央集权制 B地方分权制 C中央与地方合作制 D地方自治加中央调控4.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米德(Mead, M.)在她晚年的压卷之作《文化与承诺》中将文化结构分为哪几类()。
教育学原理(PPT)
2.六因素说
教育手段 教育手段是教育活动的基本条件。教
育手段就是之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 教育者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完成一 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在共同的活动过程中 所采用的特定方法和措施。教育手段主要 有语言、直观、训练、陶冶、评价等基本 类别。
2.六因素说
教育途径
教育途径是培养人的渠道。教育要实 现一定的目的,不仅需要相应的手段,也 要通过合适的渠道。教育的基本途径有教 学、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其中教学 是最主要、最基本的培养人的途径,人的 知识、技能的获得与思想品德的形成等都 离不开教学这个途径。因此,学校工作必 须以教学为主。
1. 教育的词源(中国)
2.历史上的思想家对“教育”的理解
《中庸》:“修道之谓教” 《荀子·修身》:“以善先人者谓之
教” 《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
失者也” 《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
所效也”,“育,养子使做善也。”
2.历史上的思想家对“教育”的理解
“教育”词语的出现:
《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 而王天下者不存焉。父母俱存,兄弟 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府不怍 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三乐也。”
三、教育的起源
生物起源论 心理起源论 劳动起源论
1.生物起源论
利托尔诺(Charle Letourneau)
“从观察得到的,互相有联系的许多事实已 无可争辩地向我证实:兽类教育和人类教育在根 本上有同样的基础;由人强加的人为的教育,可 以动摇甚至改变动物的,被称为本能的倾向,并 反复教它们具有一些新的倾向;为取得这一结果, 通常只要让年幼动物反复地练习并恰当地利用奖 励也就够了。由此不难看出,人类教育的进行与 动物的教育差别不大,在低等人种中进行的教育, 在许多动物对其孩子进行的教育甚至相差无几。”
教育社会学
者需求的滿足與動機的激勵,非止學科知識和 傳統文化的傳遞;個人主義的色彩較濃
4. 社會改良論-重視學生對於社會不平等、不公
平現象的分析與批判;改良意味較濃
2019/6/1
7
課程社會學之理論基礎-潛在課程 區分為三大學派(陳伯璋,1985)
1. 結構功能論-潛在課程為「學生在學校及班級
事先安排好的有意學習」
2019/6/1
9
3. 社會批判理論-潛在課程為「將影響或決定正式 課程內涵和特性所蘊含的價值、規範、與態度, 內化於教學過程中(包括有意及無意),而使學 生習得這些經驗,藉以完成社會化;或將這些經 驗轉化為自我意識的反省與批判,進而產生對現
狀改進的實際行動」
2019/6/1
*個人方面:指個人的人格特質和需求,又 稱 情意層面
*制度方面:指制度中的角色期望,又稱規 範層面
2 . Getzels提出之班級社會體系模式:影響人類 社會行為的因素有二
3 . 教學必須瞭解個人與制度方面的資源與限制, 源自能掌握成效2019/6/1
15
教學之社會學基礎-衝突論
1. 教學為一種制度化的領導;教師和學生
3.兩性平權主義學派
* 重視課程中不當性別意識型態的批判,以及如何建 立理想之兩性關係
2019/6/1
6
課程社會學之理論基礎-正式課程
1. 人文主義-此類課程重視傳統文化知識與價值
的傳遞,具保守主義的色彩
2. 社會效率論-強調科學管理技術在課程發展與
學校教育實施上的運用,目的在培育具備競爭 力的公民;強調課程對社會的經濟功能
2.重視教育中成功與失敗者之「社會性特徵」及 「階段分配情形」;較忽略基本要素中之課程、 活動、教學、與評量
教育社会学
第一编教育社会学的自身发展社会对教育的制约性教育社会学:教育自身的独立性教育对社会的制约性(一)教育的社会背景:1、社会结构:经济政治文化2、社会差异:地区差异阶层差异性别差异3、社会变迁:渐变混变(三)教育的社会功能:一、研究对象第一专题:教育社会学学科要素:二、学科性质三、方法论一、研究对象:(1)研究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佩思,涂尔干)(2)研究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学说1、教育制度与社会制度2、教育过程与社会3、教育与社会的关系(3)研究对象的界定教育社会学既姓教也姓社二、学科性质价值判断/服务性(一)(1)规范学科“规范”指方向、原则、规则、方法、技术、措施/直接为教育实践服务(沃德)(2)事实学科论:不做价值判断/科学更具容观性,揭示和分析教育领域的现象、规律(3)事实与规范兼有学科论:价值判断科学(二)分析(1)教育学与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理论基础(2)社会学与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应用学科社会学教育教育社会学(三)方法论没有自己的方法论教育社会学是事实判断的学科三、定义:运用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教育现象和问题从社会层面进行事实判断的学科,是教育学和社会学的中介学科。
第二专题学科发展一、理论奠基时期(19世纪后中叶到20世纪初)(一)教育学视野的扩展(赫尔巴特夸美纽斯)社会教育学教育哲学文化教育学公民教育学教育学科(二)功能主义学派(结构功能主义)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产生以积极的社会功能为基轴帕森斯:AGIL 结构“理论分析框架”(三)社会学的研究兴趣扩展(斯宾塞涂尔干沃德)教育社会学概念的提出(沃德美国社会导进论)研究成果的展示:(涂尔干“什么叫教育社会学视角”)教育功能:个人适应社会,将社会内化为个人二、学科的形成时期(20世纪出二战结束)1、在大学里开设专门的课程或讲座在1907 1926(一)学科制度的成形2、专门的学术刊物3、学术团体1923年(二)研究范式的成形理论滞后于制度规范性的研究服务于教育的社会学用社会学理论解决教育问题三、范式转换时期(一)证验性的研究范式沃德涂尔干汉森“寻找确定无疑的知识”(二)功能主义学派(结构功能主义)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产生以积极的社会功能为基轴帕森斯:AGIL 结构“理论分析框架”四、学术争鸣时期(一)冲突论1、新韦伯主义:传授处于支配地位的身份文化,动力来源冲突再生产理论:社会再生产;文化再生产2、新马克思主义抵制理论:(二)解释论:研究方式:抨击宏观的功能论,冲突轮(剖析学校教育内容的过程)1、教育知识社会学:代表人物:英国M.杨2、符号互动论3、人种方法论(三)功能论五、趋向修正时期六、宏观和围观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第三专题社会结构政治、经济、文化、传递结构一、经济结构(国民经济结构)生产力方面的结构+ 生产关系方面的结构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及教育在这种结构中所起的作用工业社会的经济结构及教育在这种结构中所起的作用后工业社会经济结构及教育在这种结构中所起的作用(一)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与教育职能社会中国民经济产生主要是农业教育职能:培养精英庶民教化(二)工业社会的经济结构与教育职能1、开放的2、不平等的经济结构3、多变的、流动的精英培养方式由保举筛选,范围扩大了教育职能不断教育普通百姓,变成资产阶级自觉行为社会调试(三)后工业社会的经济结构与教育职能贝尔“后工业社会即工业社会以后的时期”软件化国际化倾向特征模糊化倾向教育职能变动急剧化社会更新的职能二、政治结构与教育控制(一)中央集权制的政治结构及教育的控制典型国家:法国(二)地方分权制的政治结构(美国)(三)中央集权制与地方分权制相结合的政治结构(日本)三、文化结构与教育取向价值系统核心与世隔绝的(一)后喻文化(重复过去)特征“师援学承”韦德提出原始的(二)前喻文化(开拓未来特征追求新的变化(求变的)开放性(开放的)四、传递结构与教育权威学校中心非学校中心思考:1、隔代教育2、如何看待家长不把学生放入学校而接受家庭教育?“文化阻力”教师,书籍(学校教育)传递者年长者(家庭教育)社会实践网络(媒介)(社会教育)学校(中心)内容(文献、知识)家庭:家长师资垄断对象经济家庭教育政治(二)年长者媒体(全方位的影响)学校具有传递的能力和权力第四专题社会差异起点:入学(包括就学机会及学校条件的均等)教育机会均等过程:教育资源(包括教育内容及师生活动的均等)结果:(包括学业成就、最终活动学历及教育对日后社会生活机会影响的均等)社会差异客观存在,只能减少社会差异地区社会差异阶层性别第一节地区差异与教育机会失衡一、省市区差异与教育机会失衡(少数民族与主流民族)我国现阶段省市自治区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各省市自治区发展水平所属层次一般较为稳定(二)是不同层次间差距逐渐拉大地区间教育机会状况失衡,表现1、首先表现为就学机会实际享有的失衡2、地区间教育机会失衡表现在儿童入学后就所能享有受到的资源失衡二、城乡差异与教育机会失衡历史原因国家政策:“制度性不公平”:资源配置失衡优质均衡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追求资源共享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经验差异发展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模式第二节阶层差异与教育机会差异经济阶层文化阶层第三节性别差异与教育机会偏斜性别差异分为性别地位差异性别角色差异☺教育的性别公平它是指男女不同性别的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平等性☺教育不公平现象随着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不公平的程度逐渐扩大☺中国在教育性别公平方面,城乡差距较大。
教育部社会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的8门主干课程
教育部社会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的8门主干课程一、介绍教育部社会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了8门主干课程,这些课程涵盖了社会学领域的各个方面,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全面的社会学知识和研究方法的培养。
下面将从不同层面来介绍这8门主干课程。
二、社会学导论2.1 课程目标•介绍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领域•培养学生的社会学思维和研究方法•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学对社会问题的解释和应用2.2 课程内容1.社会学的起源和发展2.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3.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理论流派4.社会学在社会问题研究中的应用2.3 学习成果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该具备以下能力: - 掌握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 理解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理论流派 - 运用社会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和解释社会问题三、社会学研究方法3.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社会学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提高学生对社会问题进行科学分析的能力3.2 课程内容1.社会学定性研究方法2.社会学定量研究方法3.社会学数据收集和分析技术4.社会学研究伦理和学术规范3.3 学习成果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该具备以下能力: - 掌握社会学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 - 熟悉社会学数据收集和分析技术 - 理解社会学研究伦理和学术规范四、社会学思想史4.1 课程目标•介绍社会学经典思想家和他们的社会学观点•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变迁的历史认知•帮助学生理解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和演变4.2 课程内容1.社会学思想史的起源和发展2.社会学经典思想家及其代表作品3.社会学思想史对社会学理论的影响和启示4.当代社会学思想的新兴方向4.3 学习成果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该具备以下能力: - 理解社会学经典思想家及其代表作品 - 分析社会学思想史对社会学理论的影响和启示 - 熟悉当代社会学思想的新兴方向五、社会学基础理论5.1 课程目标•系统地介绍社会学的基础理论和核心概念•培养学生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社会学理论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5.2 课程内容1.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概念与分类2.社会行为与社会交往的理论分析3.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理论分析4.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理论分析5.3 学习成果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该具备以下能力: - 理解社会学的基础理论和核心概念 - 分析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 运用社会学理论分析社会问题和社会变迁六、社会学专题研究6.1 课程目标•介绍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前沿问题•培养学生对特定社会问题的研究和分析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社会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6.2 课程内容1.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前沿问题2.社会学研究的方法和数据分析技术3.特定社会问题的研究案例分析4.社会学在实际社会工作中的应用和价值6.3 学习成果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该具备以下能力: - 熟悉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前沿问题 - 运用社会学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技术进行研究 - 理解社会学在实际社会工作中的应用和价值七、社会学调查与统计分析7.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社会学调查和统计分析在实际研究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对社会问题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综合能力7.2 课程内容1.社会学调查的设计和实施2.社会学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工具3.社会学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案例分析4.社会学调查和统计分析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和局限7.3 学习成果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该具备以下能力: - 掌握社会学调查的设计和实施方法 - 熟悉社会学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工具 - 运用社会学调查和统计分析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八、社会学实践与实习8.1 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将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社会调查和数据分析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学实践素养和职业发展意识8.2 课程内容1.社会学实践与实习的途径和机会2.社会学实践项目的设计和实施3.社会学实习单位和师资资源的获取4.社会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反思8.3 学习成果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该具备以下能力: - 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 独立设计和实施社会学实践项目 - 总结和反思社会学实践经验,提升职业发展能力结语教育部社会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的8门主干课程,涵盖了社会学领域的各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学思维、研究能力和实践技能。
教育社会学第七章
一、教师对课程的重构
无论是从教师的价值取向来看,还是从教师的知识水 平或个性差异来看,教师都不可能完全“忠实”地传递作 为法定知识的课程内容,而是多少会对课程内容进行增减 与加工,这种增减与加工称之为教师的“课程重构” 法定课程和师定课程
例:
麦克内尔通过对美国四所高中的研究发现,虽然学校组 织将社会控制作为主要教育目标,但教师却通过教学过程向 学生提供与教材内容要求相反的个人知识。他将此现象称为 “控制的矛盾”,当教师并非“反社会代表者”,而是“非 社会代表者”时,就会有可能传递“非课程内容”。
无论是从教师的价值取向来看还是从教师的知识水平或个性差异来看教师都不可能完全忠实地传递作为法定知识的课程内容而是多少会对课程内容进行增减与加工这种增减与加工称之为教师的课程重构法定课程和师定课程麦克内尔通过对美国四所高中的研究发现虽然学校组织将社会控制作为主要教育目标但教师却通过教学过程向学生提供与教材内容要求相反的个人知识
潜在课程是广义学校课程的组成部分,与显性 课程相对。它以潜在性和非预期性为主要特征。它 不在课程规划中反映,不通过正式教学进行,通常 体现在学校和班级的情景之中,包括物质情景(学 校建筑、设备)、文化情景(教室布置、校园文化、 各种仪式活动)、人际情景(师生关系、同学关系、 学风、校风、班风),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影响作 用,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
1. 教学科目的价值认可
在学科知识拥有量处于同等水平的情况下,为什么有 些国家将某些学科知识纳入课程体系之中,而有些国家却 拒之于学校课程体系之外?为什么同一学科知识能较早地 成为某一国家学校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而很晚才被另一 国家的课程体所“收容”?
2. 教学科目内容的价值认可
同一教学科目,为什么不同国家的科目内容有差别?为 什么国家进行教科书编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七——规模扩张与高等教育机会变迁研究教育规模扩张与机会不平等之间存在何种关系?国际社会:目前国际社会学界讨论教育扩张与教育不平等关系时所关注的主要理论问题或理论解释思路——MMI 假设、EMI假设、教育决策的理性选择理论。
1、(Maximally Maintained Inequality,简称MMI):拉夫特瑞(Raftery)和胡特(Hout)于1993年提出的基于理性选择(rational choice )“最大化地维持不平等”假设。
这一假设声称:教育扩张并不能导致教育机会分配的平等化,相反,只要上层阶级或优势地位群体还有可能去提高他们的教育机会,教育机会不平等就会维持。
2、(Effectively Maintained Inequality,简称EMI):卢卡斯(Lucas)将LCP (Life Course Perspective)和MMI结合起来于2001年提出的“有效地维持不平等”假设。
他认为,即使上层阶级在高等教育中达到了饱和,但不平等还将在高等教育中以更有效的方式加以维持。
上层阶级在某一级别的教育(比如高等教育)中达到饱和,可能会使下层阶级获取这一级别教育的机会得到提升,从而这一级别的教育不平等似乎下降了(数量不平等下降了),但是,下层阶级争取到更多的教育机会主要体现在价值较低的教育种类(比如大学专科)而不是价值较高的教育种类(大学本科),上层阶级仍然在含金量更高的教育种类中占据优势地位,从而教育不平等得以有效维持(质量不平等仍然维持)3、教育决策的理性选择理论(RCT 假设):产生背景:近10 年来,MMI理论解释不断受到争议,因为大量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在教育扩张期间教育不平等程度下降。
因而,近年来研究者关注的重点问题是,在教育扩张的背景之下,有哪些因素导致了教育机会分配的平等化,又有哪些因素可能加剧教育不平等。
埃里克森等人对瑞典个案的研究发现,高就业率,尤其是针对下层阶级的就业保障,是导致阶级之间的教育机会不平等下降的主要原因。
巴拉里诺等人的研究则发现,导致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教育机会不平等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就业保障增强和学校筛选作用弱化。
一些著名的社会分层理论家根据贝克(Becker,2003)的理性选择原理,提出了一个微观层面的教育决策理性行动模型(micro-level rational action models of educational decisions)。
这一模型假定,收益B 和成本C 对所有阶级来说都是一样的,但地位下降幅度SD 和失败风险Pf 对不同的阶级则含义不同。
这是因为,身份地位下降是相对于其原有的地位(家庭出身),对于出身较低阶层的人来说,不继续求学而导致的地位下降会比较小,而对于出身中上阶层的人来说,不继续求学而导致的地位下降感受会比较强烈。
至于失败风险Pf 则依赖于原有的教育地位和状态。
出身于优势地位家庭或上层阶级的人,一般来说更易于在求学过程中取得成功(失败的可能性较小),因为父母传递给他们的认知和技巧与教育体制的要求较为吻合。
另外,如果他们求学失败,父母也能利用社会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来补偿损失。
但是,对较低阶级来说,求学失败概率Pf 远高于上层阶级,而且失败后可能导致的经济或其他方面的损失也更为严重。
这一模型认为,多数情况下,教育扩张会导致教育成本下降和教育收益上升,但是,如果SD 和Pf 的阶级差异没有变化,那么教育不平等会持续;反之,如果SD 和Pf 发生了变化,比如,就业保障增强和学校筛选作用弱化(如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情况)导致失败风险Pf 下降,那么阶级之间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就可能下降。
国内已有研究:国内学者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已有大量研究。
许多研究结果证实,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存在着阶层、城乡、民族和性别之间的不平等(谢作栩、王伟宜,2005,2006;谢作栩等,2008;谭敏、谢作栩,2009;安树芬,2002;文东茅,2005)。
不过,对于大学扩招政策实施以后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变化趋势的专门分析并不多。
由于这是一项近期实施的政策,在学术界和政策研究领域,对此项政策的社会平等效应的系统考查并不多见。
有一些小规模的或局部区域的数据分析(如某几所大学的数据资料)显示,大学扩招缩小了高等教育机会分配的城乡差距和性别差距(杨旻,2009;原春琳,2007;徐平,2006),但另外一些研究则得出相反的结论,比如,杨东平(2006)声称,大学扩招后阶层差距有所扩大。
不过,上述这些研究所采用的数据资料有较大的局限性,其数据分析方法也较为简单。
刘精明(2006)采用2003 年度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资料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做了较系统的考查,所得出的结论是:大学扩招后高等教育机会的阶层差距大幅缩小。
但此项调查数据存在着某些局限,不太适用于考查大学扩招后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变化情况,因而其结论还需进一步推敲。
另一项值得关注的研究是哈佛大学的古毛灿(音译)采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追踪数据对1981 年-2006 年期间中国教育不平等变化趋势的考查(Guo,2008),这项研究得出的结论与刘精明的研究结果相反,古毛灿的数据分析显示,大学招扩后城乡之间和阶级之间的高等教育不平等都有很大幅度上升,城乡之间的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上升了33.6%,而阶级之间的高等教育不平等则几乎翻了一倍,增长96.7%。
这些相互矛盾的研究结果使我们无从把握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的真实情况和变化趋势,从而也无法客观评估大学扩招政策的社会平等化效果,当然也不能更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各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研究王伟宜200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各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总体变化是先扩大后缩小。
但不同类型高校情况有所不同。
在部属重点高校及普通本科院校中,各阶层子女间的入学机会差异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特征,而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各阶层子女间的入学机会差异一直处于缩小的态势。
第一,改革开放20 多年来,我国各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总体差异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基本特征。
第二,在不同类型高校中,各阶层子女入学机会差异的变化有所不同。
在部属重点高校和普通本科院校中,20 年来各阶层子女间的入学机会差异呈现出90 年代初的先扩大而后又开始缩小的特征。
高职高专院校中各阶层子女间的入学机会差异一直呈现缩小的态势。
第三,各阶层子女间的入学机会差异程度因高校层次不同而有所区别,层次越高,差异程度越大。
各阶层子女间入学机会差异的缩小是依照不同层次的高校由下而上逐渐推进的,当前是高职高专院校中各阶层子女入学机会差异最小。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与各阶层子女入学机会变迁研究王伟宜2010这篇研究认为,MMI和EMI讨论的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教育机会,主要是说入学机会,有两个层次:机会的数量和机会。
MMI更关注机会的数量,EMI更关注机会质量。
厄尔·霍珀所谓的“教育途径”观点,即接受了同样教育程度的人,由于就读于不同的学校,他们在获取职业和社会地位方面会大相径庭。
对我国的解释力问题:丁小浩采用分解式方法,使用国家统计局城调队的数据,对1991年和2000年来自不同经济、不同文化背景下“高校生”的入学机会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与MMI理论相吻合(但仅限于城镇范围);其次,她对2000~2003年两类院校不同家庭背景学生的机会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EMI对我国的情况更有解释力。
王伟宜的研究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了做更进一步探讨。
其研究以福建省为例,分析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过程中各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在数量和质量方面的变化情况。
研究中样本数据的时间跨度为22年,研究对三类公办高校(部属重点高校、普通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中各阶层子女入学机会的分布变化进行分析。
主要采用辈出率与标准差两个指标来分析入学机会分布的变化。
通过比较辈出率的变化,可以获悉各阶层子女入学机会的变化情况。
同时,本文也将根据各阶层辈出率的标准差来衡量入学机会不均等之程度。
研究的具体实施:随机抽样调查了其中1982级、1990级和2003级三个年级福建籍学生的家庭背景资料,(选择与人口普查年份相同或相近的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会减少误差,使研究结果更客观、真实)1982级和1990级的根据学籍档案信息归类整理得到,2003级通过问卷调查得到。
部属重点调查了汉语言文学、数学、会计和音乐教育五个专业;普通本科院校调查了农学、茶叶、农村金融学、农村经济管理和园艺五个专业;专业院校调查了数学、化学、物理和英语四个专业。
三大发现:1、199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大幅度扩张,入学机会出现了逐渐下移的现象,机会的下移已经惠及工农阶层子女。
2、就每类高校而言,在部属重点高校中,各阶层子女人学机会不均等程度经历了一个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
当前此类高校中的入学机会出现下移的趋势,已开始惠及一部分中间阶层子女;在普通本科院校中,入学机会一直朝着均等化方向迈进,随着规模的持续扩张,此类院校的入学机会也已开始惠及一些中问阶层子女及农业劳动者阶层子女;在专科院校中,入学机会均等化程度也逐步提高,同时,除中间阶层子女外,工农阶层子女在此类院校中获得的入学机会逐渐增多。
3.就高校之间而言,无论哪个时期,高校层次越高,入学机会不均等化程度越大。
也就说,在部属重点高校中,各阶层子女入学机会不均等化程度最大,其次为普通本科院校,专科院校中入学机会不均等化程度最小。
福建省不同层次高校中各阶层子女入学机会分布的变化呈现出以下特征:各阶层子女入学机会不均等化的改善已开始由专科院校向普通本科院校过渡,即当前除中间阶层子女外,工农阶层子女在这两类院校中的入学机会出现上升的趋势。
由此看来,各阶层子女入学机会的改善由低层次高校向高层次高校逐级过渡,入学机会由上层社会往下层社会逐渐下移,照此趋势,今后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继续扩张,福建省工农阶层子女在部属重点高校中的入学机会可能有所增加。
上述研究及发现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MMI和EMI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就机会的数量方面言,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入学机会开始下移,惠及中下阶层子女,各阶层子女问之入学机会均等化程度逐渐提高。
这实际上与MMI理论假设相吻合。
就机会的质量来看,上层社会子女始终在高层次高校获得较多的机会,相反,下层社会子女大多就读于低层次的院校。
这说明EMI理论对中国的情况更有解释力度,即家庭社会背景不仅对子女能否上大学有一定的影响,也在子女上何种大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规模扩大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化丁小浩2006这个研究从两方面进行了探讨,一、不考虑质量因素时城镇居民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变化来看均等化程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