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英国馆展示设计资料
上海世博会各国场馆介绍图片ppt模板课件
![上海世博会各国场馆介绍图片ppt模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b5083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ab.png)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英国馆最大的亮点,就是向各个方向伸展的大量触 须,这些顶端带有细小彩色光源的触须覆盖在建筑外部, 随着微风的轻轻吹拂,可以在展馆表面形成可变幻的光 泽和色彩、组成各种图案。
德国馆最大的亮点是一个名为“动力之源”的展厅。 在那里,参观者们可以与展厅内的巨大金属球进行互动, 金属球会随着人群的动作及呼声做出各种回应。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以“基于城市多样化的和谐”为主题展现巴基斯 坦文化、传统、现代和历史等多方面的融合。
银白色的日本展馆形成一个半圆型的大穹顶,宛如一 座“太空堡垒”,其实,这是一层含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超 轻“膜结构”。这让日本馆成为一座会“呼吸”的展馆。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加拿大馆处处都体现了可回收利用的技术。展馆外部的 墙体上将覆盖一种特殊的温室绿叶植物;雨水将使用排水系 统进行回收并重新利用;展馆内将没有大型的展品或物件, 以确保展示区域内的空气流通;同时展馆内还将营造一个无 障碍和无烟的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韩文特有的几何特征也在建筑上得到完美阐释。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上海世博会英国馆展示设计
![上海世博会英国馆展示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6f542df89eb172ded63b7fd.png)
6万粒种子的震撼 进入“种子圣殿”之后,参观者进会发现6万根亚克力杆的每一根里都种子 种子含有不同种类、形态各异的种子。它们可能是一颗松果、一粒咖啡豆,也可能是你叫不上名字的种子……这些种 子来自英国皇家植物园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的千年种子银行项目。昆明植物研究所精心挑选了890多种 植物的种子,这些植物种类繁多,有观赏植物、药用植物、粮食作物、水果蔬菜、油料作物等,植物大部分来自中 国,包括中国特有的珍稀植物,如珙桐、银杏等。6万粒种子的震撼 进入“种子圣殿”之后,参观者进会发现6万根亚克力杆的每一根里都 种子 种子 含有不同种类、形态各异的种子。它们可能是一颗松果、一粒咖啡豆,也可能是你叫不上名字的种子……这些种子来 自英国皇家植物园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的千年种子银行项目。昆明植物研究所精心挑选了890多种植物 的种子,这些植物种类繁多,有观赏植物、药用植物、粮食作物、水果蔬菜、油料作物等,植物大部分来自中国, 包括中国特有的珍稀植物,如珙桐、银杏等。
英国馆设计师生平
• 托马斯· 赫斯维克是一名英国设计师,毕业于曼彻斯特城市大学与伦敦皇家 艺术学院。 • 1971年生于伦敦,曾就读于曼彻斯特城市大学与伦敦皇家艺术学 • 院,于1994年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托马斯现任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荣誉会 员、皇家艺术学院高级会员,拥有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曼彻斯特城市大学、 布莱顿大学与邓迪大学授予的博士学位,并于2004年获得了“皇家工业设计” 勋章。 是英国当下最红火的设计师之一。设计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馆、 2012年伦敦奥运会火炬塔,托马斯在他30岁出头时已被英国誉为“新的莱昂 纳多· 达芬奇”。而他为国人熟知,还是源于他参与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的设 计图纸击败了包括扎哈· 哈迪德(Zaha Hadid)在内的一批名师。
上海世博会英国馆介绍与讲解
![上海世博会英国馆介绍与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120c417eaf45b307e87197c6.png)
the British Museum
英国馆的设计是一个没有屋 顶的开放式公园,展区核心“种 子圣殿”外部生长有六万余根向 各个方向伸展的触须。白天,触 须会像光纤那样传导光线来提供 内部照明,营造出现代感和震撼 力兼具的空间;夜间,触须内置 的光源可照亮整个建筑,使其光 彩夺目。展区中的“绿色城市”、 “开放城市”、 “种子圣殿”、 “活力城市”和“开放公园”等 几段参观旅程引导人们关注自然 所扮演的角色,并思索如何利用 自然来迎接城市面临的挑战。
官国方名语大言为不英列语颠,及威北尔爱士北尔部兰还联使合用 威王尔国士(语T,he苏U格n兰it西ed北K高in地g及d北om爱
尔of兰G部r分ea地t 区Br仍it使ain用盖an尔d语。居民多 信N奉or基th督er教n新Ir教el,an主d要)分。英格兰教会 (英称有括13亦成长天内.面0称人老主4陆英的会教积万水国,会6平20域国有及%4方.)教成伊)4公1和圣年斯。万里苏公教兰英平,会徒教格苏格方,、5兰格9兰公其印万教兰地成度里)会7员教区。((.8约、另亦包8占锡 克万教平、方犹公太里教和,威佛尔教士等2较.0大8的万宗平教方社 团公。里,北爱尔兰1.41万平方公 里首。都 伦敦(London),人口756万 (温般兰威20在气占尔0人81温年3士8在口-3)占.。2266-2%最40℃.69,9热℃;4%月苏.。最4,份万格冷北为月,兰爱7份其月占尔为,中8兰1.一6英月%占般,格,气一
6万粒种子的震撼 进入“种子圣殿”之后,参观者进会
发现6万根亚克力杆的每一根里都含有不 同种类、形态各异的种子。它们可能是一 颗松果、一粒咖啡豆,也可能是你叫不上 名字的种子……这些种子来自英国皇家植 物园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的 千年种子银行项目。昆明植物研究所精心 挑选了890多种植物的种子,这些植物种 类繁多,有观赏植物、药用植物、粮食作 物、水果蔬菜、油料作物等,植物大部分 来自中国,包括中国特有的珍稀植物,如 珙桐、银杏等。
解读“种子圣殿”——上海世博会英国馆建筑设计研究
![解读“种子圣殿”——上海世博会英国馆建筑设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eb6f3ed9b89680203d8253c.png)
一 ’
一 一 … 一一一 ,L
英 国馆 总 平面 图布局
次 世 界博 览会 的 标 志 ,也是 世 界 近 现 代 建筑 的一 座 丰 碑 。“ 晶 宫 ” 由英 国建 筑 师 约 瑟 芬 ・ 克 斯 顿 水 帕
馆 的 建 筑形 态 同样 以 震 撼 的视 觉 效 果 ,诠 释 了善 用 自然 的 “ 智 ”英 国 设 计 师 的 创 意和 创新 能 力 。英 睿 国馆 的 设计 创意 汇 集 了艺 术 家 、设计 师 、科 学 家 和 植 物 学 家 的集 体 智 慧 。他 们 因 自然而 萌生 创 意 ,将 自然 、艺 术 、创 新 几 个 元素 有 机 结 合 在 一 起 ,生 动
地 反 映 了 人 们 崇 尚 1然 的态 度 。 9
博
△
设计 ,其 建 筑 形 态 的 创 意 来源 于 玉莲 花 ,并 从 玉 莲
的 叶 脉 径 向 和 环 向 的 交 织 特 征 中 形 成 了 建 筑 的特 有形态与构造 。时隔 l 9年 ,2 l 5 0 0年 上海世博会英 国
南 京艺 术 学 院 学报 L R A z N I R. 一 ’ m 一美 术 与 设计 版 F E A T 0 s0 一 Ql L 0 A G A 1 N T U z J N ∞ slT 1 l 开s N E一 z
解读 “ 种子 圣殿 ”
一 一
上 海 世 博 会 英 国 馆 建 筑 设 计 研 究
园 区域 、商 店 、观 演 厅 、贵 宾 厅 、餐厅 、以 及 其 他
辅 助 空 间 。( 图 3、图 4)而英 国馆 的主 体 建 筑如 见 同 “ 物”与其周边场地 呈现于一种打 开 “ 装” 礼 包 的状 态 ,而 模拟 自然 地 貌 的褶 皱 场 地 将 整 个 主体 建
英国馆
![英国馆](https://img.taocdn.com/s3/m/5b8931fff705cc175527095d.png)
英国馆
欢迎来到上海世界博览会英国国家馆。
在这里,您将会体验到英国的特色。
英国馆的主题为传承经典,铸就未来,设计方案确定为“创意之馆”,名称为种子圣殿,总面积6000平米,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为绿色城市、开放城市、种子殿堂、活力城市。
造型是六层楼高立方体,外插6万个触须,外形酷似一个会发光的盒子。
这个造型最大的亮点是整个建筑外墙表面6万多个伸向各方的特殊有机玻璃触须,触须顶端带有细小的LED,发光二极管,彩色光源,可组合变幻多种图案和颜色。
触须会随风摇动,使展馆表面形成各种变幻的光泽和色彩,美丽极了。
透过透明触须,可以看到世界上最大的“种子集合体”——六万多根触须都通向一个种子库,种子库是全馆的核心展区,库里有6万多颗活的植物种子——就像是一颗跳动的心脏。
白天,光线可以透用亚克力杆照亮内部;而晚上,则能够通过杆内的LED白色光源进行照明,每一根杆内部都含有不同的种子。
让我们再来看看展馆表面。
展馆表面可通过信息和图像的形式展示内部的情况,使馆外观众能看到内部活动。
因此,英国馆是多变的展馆,馆方随时收集观众的意见,调整展示内容和活动,以不同面貌,呈现给观众。
每天猜测英国馆将以何种形式出现,将成为一种乐趣和独特的风景。
听了我的介绍,大家有没有想要迫不及待地参观一下英国国家馆了呢?那就让我们一起共同期待吧!
七(6)班陈欣蕾。
英国馆
![英国馆](https://img.taocdn.com/s3/m/9c445f86e53a580216fcfe64.png)
2010中国上海世博会各国展馆建筑分析之英国馆
提及世博会所有的国家展馆设计,最为抢眼的毋庸置疑是英国馆。
六层楼高的立方体结构,周身插满约6万根透明的亚克力杆,这些亚克力杆向外伸展,随风轻摇。
白天,光线透过透明的亚克力杆照亮这“种子圣殿”的内部;晚上,它们内含的光源能点亮整座建筑。
英国馆的设计带给了我们对于建筑的全新认识,创新的自然建筑。
赶紧上传一张朋友从现场刚刚发给我的照片,感受一下这英国馆的外观带给我们的震撼:
我们眼前所呈现的建筑是一颗颗向所有方向向外伸展出的细密触须,每根触须的顶端都有一个细小的光源,所有的触须都在风中轻微摇动,形成了展馆表面永远变幻不定的光泽和色彩。
这就是英国伦敦的建筑师,准确应该称之为艺术设计师的Thomas Heatherwick。
详细研究种子圣殿的布局会发现:其主体建筑为六层楼高的立方体建筑(不知道为什么每次一提到立方体都会想到柯布先生的库克住宅,此句纯属意外),周身插满亚克力杆。
每一根亚克力杆的根部都放着一颗植物的种子,到时候进入场馆可以近距离观察它们。
而因为亚克力杆本身的特殊材质,那些向外伸展的部分将会在风起的时候随风轻摇,进而局部改变整个建筑的外部形态,仿佛一颗随风流动的建筑。
也就是说,可能每个人、每刻钟都会看到不一样的英国
馆。
白天室外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光线会透过透明的亚克力杆照亮种子圣殿内部;而到了晚上,内部的人工光源又能由内而外点亮整个建筑,并为周围的场地提供照明。
建筑外部的场地很开阔,形似一张被折叠后张开的包装纸,设计师所设计的寓意为带着包装的礼物送到上海世博会的现场。
这么抢眼的设计内部会更加的精彩,当然要走进去体验一番。
上海世博会各场馆设计理念
![上海世博会各场馆设计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7c9db61ea76e58fafab00360.png)
上海世博会工地,从世博会大道看到的中国馆(右)。
上海世博会工地,两人个走在中国馆顶上的观光通道。
中国馆效果图中国馆设计图主题:“东方之冠”,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造型亮点:造型围绕“里弄”、“老虎窗”的构思,运用“折纸”手法,形成了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的立体建构;屋顶模仿石窟门“老虎窗”正面开、背面斜坡的特点,做到形神兼备。
充满中国元素,同时满足功能需求。
设计理念: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地区馆水平展开,二者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
上海世博会工地,在英国馆“种子圣殿”工作的几名工人。
在英国的“种子圣殿”内,能看到裹在用作建筑表面的亚克力杆顶端的种子。
上海世博会英国国家馆效果图主题:“传承经典,铸就未来”造型亮点:“种子圣殿” ,建筑外部向各个方向伸展大量的触须,触须顶端带有细小彩色光源,可以组合成多种图案和颜色,使展馆表面形成各种可变幻的光泽和色彩。
设计理念:参观者在进入“圣殿”之后会发现6万根亚克力杆每一根里都含有不同种类、形态各异的种子,它展示了英国在全球自然资源保护上所起的领先作用,同时也向公众展示了生物多样性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所能给我们带来的创意和其中蕴含的巨大潜力。
在“种子圣殿”周围的设计寓意一张打开的包装纸,将包裹在其中的“种子圣殿”送给中国,作为一份象征两国友谊的礼物上海世博会工地,工人在波兰馆收集垃圾。
波兰国家馆夜景效果图波兰国家馆设计图主题:人类创造城市造型亮点:以民间剪纸艺术为主题外观设计理念:建筑呈纯白色,表面镂空的花纹来自波兰民间传统的剪纸,这让整个建筑看上去就像是一个贴上了民间传统剪纸的不规则的盒子。
最奇妙的就是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房间的灯打开后,整个建筑将呈现和白天完全不同的样子,因为此时最突出的是在光线照耀下的镂空部分,将剪纸的感觉演绎的淋漓尽致。
上海世博会各国场馆设计理念介绍
![上海世博会各国场馆设计理念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5ddf9c4a26925c52dc5bf1e.png)
2010年世博会各国场馆设计理念介绍中国馆:四根巨柱撑起之冠主题:“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此被命名为“之冠”。
造型亮点:充满,同时满足功能需求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
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形成独一无二的性群体。
和谐之塔:“螺旋摩天轮”由黄浦江畔具有110 年历史的南市发电厂烟囱改造而成,具有观光功能,火电厂主厂房改造为世博会主题馆之一的未来探索馆。
塔高201 米,将完整保留烟囱原貌,用25 个太空舱沿螺旋轨道进行人员运输,每节太空舱载客 6 人,预计每小时载客总量可达650 人以上。
“世博和谐塔”在夜幕中宛如一支含苞待放的白玉兰,而白玉兰正是市花;缓缓升降的太空舱,犹如半空中的点点星光,显示出的城市活力。
2010世博会主题馆:“无柱展示空间”永久性主题场馆,地上建筑面积为8 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 4 万平方米。
造型围绕“里弄”、“老虎窗”的构思,运用“折纸”手法,形成了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的立体建构;屋顶模仿石窟门“老虎窗”正面开、背面斜坡的特点,做到形神兼备。
三大亮点:双向大跨度亚洲最大、大跨度双弦拉桁架国最大;单体太阳能屋面国最大;生态绿墙世界最大。
世博会期间,主题馆将着重反映当今世界快速城市化和城市人口加速增长背景下的地球、城市、人三个有机系统之间的关联和互动,揭示创造更美好的城市,更美好的生活。
世博会后,主题馆将转变为标准场馆,与周边中国馆、星级酒店、世博中心、世博轴和演艺中心共同打造以展览、会议、活动和住宿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世博会加拿大国家馆2008年1 月22 日,中国2010 年世博会加拿大馆设计方案正式揭晓。
经典案例解析.ppt
![经典案例解析.ppt](https://img.taocdn.com/s3/m/318d2f63a5e9856a561260f3.png)
2010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的整体与细节设计
世博会英国馆堪称标志性建筑, 彰显出英国在创意和创新方面 的杰出成就,以独特的视觉效 果展示英国在物种保护方面居 于全球领导地位,以及英国在 开发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城 市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英国 馆的设计是一个没有屋顶的开 放式公园,展区核心“种子圣 殿”外部生长有六万余根向各 个方向伸展的触须。白天,触 须会像光纤那样传导光线来提 供内部照明,营造出现代感和 震撼力兼具的空间;展区中有 “绿色城市”、 “开放城市”、 “种子圣殿”、 “活力城市” 和“开放公园”等景点。
4.“最具创意”之馆将不断带给观众惊喜
建筑师说:
这个建筑的整体是一个不断变幻的形象,所以我们不希望建筑 物上的窗子看上去是实实在在的,而希望观众感觉不到它的存 在——墙体和窗的形状都会有些模糊,好像一直在融化,当你 感觉没法分辨的时候,忽然,你会透过它们看到建筑物内部。
对于上海观众来说,英国馆的“成长”是一个更为有趣的互动 过程,因为早在2007年,英国外交部就曾经将赫斯维克事务所 的这个设计拿到上海,听取观众建议,并根据建议做了调整。 而在一项民意调查中,英国馆也被上海观众认为是“最具创意” 之馆。
5.展馆亮点
5.1. 伦敦奥运会雏形首现上海
上海世博会的参观者可以通过设在 英国国家馆内的“奥运角”,首次 目睹伦敦奥运会的雏形,并在“奥 运角”内与多位英国著名体育明星 进行交流。伦敦奥运会规划了大面 积的绿色区域,奥运会结束之后, 这个面积达2.5平方公里的奥运公园 将被命名为奥运遗产公园,供市民 休憩、娱乐和运动。而将于上海世 博会期间亮相英国馆的“奥运角”, 则将展示去掉钢筋水泥建筑、只保 留绿色植物的奥运公园的地图。
2.展馆外观
英国馆最大的亮点是由6万根蕴含植物种 子的透明 亚克力杆组成的巨型“种子圣殿”—— 这些触须状的“种子”顶端都带有一个 细小的彩色光源,可以组合成多种图案 和颜色。所有的触须将会随风轻微摇动, 使展馆表面形成各种可变幻的光泽和色 彩。“种子圣殿”周围的设计也寓义深 远,它就像一张打开的包装纸,将包裹 在其中的“种子圣殿”送给 中国,作为一份象征两国友谊的礼物。
《世博英国馆》课件
![《世博英国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d11687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4e.png)
英国馆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实 践
介绍英国馆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包括绿色建筑、能源管理和 环保措施。
英国馆的品牌推广和宣传活动
展示英国馆如何通过品牌推广和宣传活动吸引参观者,并与其他国家馆展开 合作与交流。
《世博英国馆》PPT课件
这份《世博英国馆》PPT课件将带您深入了解世博会和英国馆的背景、目的, 以及丰富多彩的展览内容和创新科技应用。
世博会和世博英国馆的背景及 目的
探索世博会作为全球盛大盛事的背景,并了解英国馆作为世博会参展国家的 目的和贡献。
英国馆的设计理念和主题
揭示英国馆设计所追求的核心理念和主题,以及这些Hale Waihona Puke 念如何与英国文化和 价值观相契合。
英国馆建筑的特点和结构
深入探索英国馆建筑的独特特点和结构设计,包括其外观、内部空间布局以 及使用的材料。
英国馆内展览内容和展示方式
介绍英国馆内精心策划的展览内容,以及创新的展示方式,如互动体验、虚 拟现实等。
英馆的数字化技术和创新科技应用
深入了解英国馆采用的数字化技术和创新科技应用,展示英国在科技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实力。
英国馆资料汇编
![英国馆资料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e257e8e9aeaad1f346933f8e.png)
英国馆资料汇编上海世博会英国国家馆主题:让自然走进城市主题:“传承经典,铸就未来”设计团队:“Heatherwick”造型亮点:“会发光的盒子”展馆位置:世博园区C片区英国国家馆效果图外型简洁,并创意无限,这就是英国国家馆所演绎的展馆。
整个建筑最大的亮点,就是向各个方向伸展的大量触须,这些顶端带有细小彩色光源的触须覆盖在建筑外部,随着微风的轻轻吹拂,可以在展馆表面形成可变幻的光泽和色彩、组成各种图案。
通过信息和图像的传送,参观者们甚至可以在展馆的表面看到展馆内部的各项活动。
因此,英国馆在世博会开展的6个月中,不再是一个不能改变的展馆,工作人员将随时收集参观者的想法和意见,调整展馆的展示内容和活动,并将以不同的面貌呈现在参观者们的面前。
每天猜测英国馆将以何种形式出现,也将成为一种乐趣和独特的风景。
在开工典礼上,两根银杏树被种植在英国馆旁,银杏是生命力和耐力的象征,也体现了英国的参展主题,成为上海世博会英国馆公园景观的一部分。
外型简洁,并创意无限,这就是英国国家馆所演绎的展馆。
整个建筑最大的亮点,就是向各个方向伸展的大量触须,这些顶端带有细小彩色光源的触须覆盖在建筑外部,随着微风的轻轻吹拂,可以在展馆表面形成可变幻的光泽和色彩、组成各种图案。
通过信息和图像的传送,参观者们甚至可以在展馆的表面看到展馆内部的各项活动。
世博英国馆荣获2010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大奖由赫斯维克工作室担纲设计的2010上海世博会英国馆荣获享有盛誉的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莱伯金建筑奖”,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最杰出的国际建筑作品奖。
上海世博会英国馆名为为'种子圣殿,它由约 6 万只7.5米长细长的亚克力端铝合金杆组成,这些亚克力杆悬置在一个木质框架中坐落于一张设计为皱褶纸外型的景观区域之上。
那些长长的亚克力杆在微风中颤动,呈现出奇妙的效果,被比作是蒲公英和海胆。
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莱伯金奖”在英国贸易投资总署(UKTI)的支持下,于6月29日星期二在英国建筑师皇家学会伦敦总部颁发。
世博英国馆建筑设计说明
![世博英国馆建筑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fd097145b307e87101f6962c.png)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馆2.建设单位:外交与英联邦事务办公室3.建设地点:上海世博会C片区北环路北侧C06-02地块二、设计依据世博会参展指南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规划C片区――C06街坊展馆建筑设计条件图HS设计事务所提供的方案设计资料(2008.12.24)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相关技术资料《世博会临时建筑物、构筑物设计标准》《世博会临时建筑物、构筑物防火设计标准》国家及地方的相关设计规范,规定和技术标准三、设计规模整个设计是由一个主要的展厅及围绕基地的周边裙房组成,展馆部分的总尺寸为25m (宽) x 25m (长) x 20m (高)。
内结构盒为15m (宽) x 15 m(长) x 10,4m (高),周边装饰约6万根7.5m长的亚克力装饰杆,外套铝套管。
所有其它的功能用房均设置于周边裙房内,裙房分为工作人员区域、辅助用房区域、公共餐馆和贵宾区。
总占地面积为6575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802平方米。
四、设计范围此次初步设计由英国Heatherwick Studio(建筑设计) AKT(结构设计)Atelier Studio(建筑设备)原创设计,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协同完成。
根据合同文件,此次初步设计的范围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和电气设计。
五、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基地总面积 6575 m²总建筑面积 2455 m²其中:展馆面积 225 m²展馆室内净面积 105 m²裙房建筑面积 1328 m²高于2.1米部分面积: 1168 m² 1.2m~2.1m高度面积:321 m²连接桥面积 75 m²坡道计算面积 902m²坡道面积: 1805 m²折板表面积 5897 m²裙房占地面积 1777 m²建筑占地面积: 2002 m²建筑密度: 30.4%绿地面积: 326 m²绿地率: 4.9%建筑高度 20米建筑层数一层容积率 0.373第二章 建筑设计一、设计依据《世博会临时建筑物、构筑物设计标准》《世博会临时建筑物、构筑物防火设计标准》二、设计内容1.建筑使用年限根据《世博会临时建筑物、构筑物设计标准》,本建筑为临时建(构)筑物,设计使用年限为1年。
英国馆10
![英国馆10](https://img.taocdn.com/s3/m/b4e90f176c175f0e7cd1376f.png)
英国馆概况
英国馆的设计是一个没有屋顶的开放式公园,展区 核心“种子圣殿”外部生长有六万余根向各个方向 伸展的触须。白天,触须会像光纤那样传导光线来 提供内部照明,营造出现代感和震撼力兼具的空间; 夜间,触须内置的光源可照亮整个建筑,使其光彩 夺目。展区中的“绿色城市”、 “开放城市”、 “种子圣殿”、 “活力城市”和“开放公园”等几 段参观旅程引导人们关注自然所扮演的角色,并思 索如何利用自然来迎接城市面临的挑战。
结构层面—层次分明结构合理
采用钢架结构作为基本 骨骼结构 木材作为结构饰面 亚克力杆覆盖结构表面 采用螺旋式前进的内部 流线组织 重型木结构
技术层面
难度大—防风防水 技术新—亚克力杆 复杂性高—施工技术
意识层面
政治形态 经济体制 文化层次
经济体制
政治形态
文化形式
英国经济体制对英国馆的影响
对设计师的影响 对英国人们的影响 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经济体制
设计师
英国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设计师的影响
对设计理念的影响
对设计流程的影响 对最终归属方式的影响—竞标—设计师命运
c.文化特质
开放式
封闭式 贵族式 贫民式 精英式 普通式
英国文化特质
米字形隐现其中
宛若放在糖果包装纸上的礼物
神圣静谧的内部空间
英国馆设计风格
现代主义:建筑师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
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要求的 崭新建筑。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 主义的色彩,又称为现代派建筑。
设计灵感
设计灵感:种子给了我们设计的灵感
上海世博会英国馆介绍
![上海世博会英国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0603403763231126edb11bc.png)
-----A brief introduce of British Museum
LOGO
Britain
Shang hai
The information of the British Museum
展馆名称 种子圣殿 参展国家 英国 参展主题 传承经典,铸就未来 国家馆日 9月8日 展馆类型 自建馆 展馆位置 C片区
The day of the British Museum
The night of the British Museum
Open park 开放公园
open city 开放城市 Vibrant city 活力城市
Seed Temple 种子圣殿
the green city 绿色城市
活力城市 the Vibrant city
the green city 绿色城市
伦敦 贝尔法斯特
卡迪夫
爱丁堡
爱丁堡地图近景
展馆面积 6000平米
造型亮点 会发光的盒子
设计团队 Heatherwick Studio
设计师 托马斯· 西斯维克Thomas Heatherwick
国名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 官方语言为英语,威尔士北部还使用 王国(The United Kingdom 威 尔士语,苏格兰西北高地及北爱 尔兰部分地区仍使用盖尔语。居民多 of Great Britain and 信奉基督教新教,主要分英格兰教会 Northern Ireland)。 (亦称英国国教圣公会,其成员约占 面积 24.41万平方公里(包 英成人的60%)和苏 格兰教会(亦 括内陆水域)。英格兰地区 苏格兰7.88 有天主教会及伊斯兰教、印度教、锡 万平方公里,威尔士2.08万平方 克教、犹太教和佛教等较大的宗教社 团。 公里,北爱尔兰1.41万平方公 首都 里。 伦敦(London),人口756万 (2008年)。最热月份为7月,一般气 人口 6094.4万,其中英格 温在13-22℃;最冷月份为1月,一 兰占83.6%,苏格兰占8.6%, 般气温在2-6℃。
跨界演绎的创意设计_英国馆_顾英
![跨界演绎的创意设计_英国馆_顾英](https://img.taocdn.com/s3/m/53028ddc49649b6648d74796.png)
国家馆2010年上海世博会建筑 THE EXPO 2010 SHANGHAI PA VILIONS建设单位:外交与英联邦事务办公室设计单位:Heatherwick studio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建筑师:Thomas Heatherwick、Katerina Dionysopoulou、曾群、顾英、詹翔建设地点:上海世博会C 片区北环路北侧C06-02地块开工时间:2009年1月竣工时间:2010年3月用地面积:6575m 2 总建筑面积:2455m 2摄影:詹翔(除标注外)顾英跨界演绎的创意设计—英国馆外景(摄影:周畅)总平面北英国馆的原创设计师Thomas Heatherwick 涉足颇为广泛,不仅是建筑设计,包括城市雕塑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展示设计等众多跨界领域。
此次世博会,为了能让英国馆在众多场馆中脱颖而出,令人印象深刻,设计师带来的超凡的创意设计使游客们感到眼前一亮,并通过种子的展示,提示人们重视环境、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从而呼应了本届世博会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同时传达了伦敦城市环境优美、绿色宜居的生活环境以及先进科技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的理念。
1 展品与建筑的结合—跨界设计的完美演绎设计师认为,参观世博会是一个疲惫的经历,观众们肯定会被极富竞争意味的各类国家展馆丰富的信息搞得眼花缭乱;同时,据往届世博会场馆的经验,与丰富的内容相比,令人更为印象深刻的是承载这些内容的“容器”。
因此,设计师的设想是将内容和形式有机结合起来,让人们在体验形式的同时也能记住它的内容。
为了能够实现这个效果,在6000m 2的用地上,设计师把精华内容浓缩在了很小的225m 2的区域内,一个由6万根亚克力杆件组成的展馆,外部形状近似方形,是一个可以随风微微摆动的毛茸茸的物体;同时,它的主要展品—种子,被镶嵌在每一根亚克力杆件的端头,就像琥珀里的昆虫那样融合在亚克力杆件中,形成了一个耐人回味的空间。
世博会之英国馆
![世博会之英国馆](https://img.taocdn.com/s3/m/7035b8f60242a8956bece42d.png)
主题:让自然走进城市 造型亮点:“会发光的盒子”
13环艺32周颖
展馆的简介 展馆的外观 展馆的内容 展馆的亮点 6万粒种子的震撼 国家馆日 展馆的设计理念与感受
展馆的简介
英国馆面积达6000平方米,设计非常独特,6万只有 机玻璃材质的“触须”分布在整个建筑外墙的表面, 这6万多条能随风飘动的触须,是最吸引眼球的创意, 所有触须都通向一个种子库,种子库是整个英国馆的 最核心展区。种子库里起码有6万颗活的植物种子。 体现了英国人的创意和创新精神。
展馆的外观介绍:英国馆的 设计是一个没有屋顶的开放 式公园,展区核心“种子圣 殿”外部生长有六万余根向 各个方向伸展的触须。白天, 触须会像光纤那样传导光线 来 提 供内部照明,营造出现代感和震撼力兼具的空 间;展区中有“绿色城市”、 “开放城市”、 “种子圣殿”、 “活力城市”和“开放公园”等 景点。
展馆的亮点:英国馆最大的 亮点是建筑外部6万多个向 各个方向伸展的触须。每一 个触须都包含着一个LED发 光二极管,帮助触须形成可 变幻的光泽和色彩,营造夜 晚璀璨迷人的光影盛宴。
上海世博会期间 亮相英国馆的 “奥运角”,展 示了去掉钢筋水 泥建筑、只保留 绿色植物的奥运 公园的地图。
6万粒种子的震撼:进入“种子圣殿”之后,参观者进 会发现6万根亚克力杆的每一根里都含有不同种类、形 态各异的种子。它们可能是一颗松果、一粒咖啡豆,也 可能是你叫不上名字的种子……这些种子来自英国皇家 植物园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的千年种子银 行项目。
国家馆日:上海世博园9 月8日迎来英国国家馆日, 英国馆的种子将“播散” 到中英两国学校等机构, “就像是真正蒲公英的 种子一样,播散未来伙 伴关系和交流的种子。
世博会英国馆建筑介绍
![世博会英国馆建筑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ecb04c6e1ed9ad51f01df28a.png)
121004梁诗敏3212003611指导老师:余榕(一)建筑的时代文化背景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 2010),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
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
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
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为主题。
而当中各国的国家馆各具特色,都融合了地方的风格与时代的特色,以不同的角度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世博会英国馆堪称标志性建筑,彰显出英国在创意和创新方面的杰出成就,以独特的视觉效果展示英国在物种保护方面居于全球领导地位,以及英国在开发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英国馆设计方案于2007年9月21日确定为Heather wick Studio设计的“创意之馆”。
在英国的环境保护政策中提到,在2005年英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涉及环保问题的指导原则是在环境极限之内生活,即尊重环境、资源和生物多样化的极限,为此要改善环境并确保生活需要的自然资源不受损害并世代保存。
关于环保问题的优先目标是保护自然资源和优化环境,因此需要更好地了解环境极限,改善已经严重恶化的环境从而确保人人拥有良好的环境,并制订一体化的政策框架应对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的其它三个优先目标,即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气候变化与能源问题以及可持续社区都充分体现了环保概念。
本次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英国馆就以“种子圣殿”为核心,以建筑为语言,阐述英国的可持续发展观。
(二)建筑的环境特点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会场,位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区域,并沿着上海城区黄浦江两岸进行布局。
英国馆在世博会会场的C片区,其设计是一个没有屋顶的开放式公园,展区核心“种子圣殿”外部生长有六万余根向各个方向伸展的触须。
白天,触须会像光纤那样传导光线来提供内部照明,营造出现代感和震撼力兼具的空间;夜间,触须内置的光源可照亮整个建筑。
上海世博会英国馆展示设计17页文档
![上海世博会英国馆展示设计17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7f0f27e6529647d262852ea.png)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上海世博会英国馆展示设计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子殿堂”、“活力城市”四部分展示内容。其中,由6万根蕴含植物种子的透明亚克力杆组成的巨型“种子殿堂”,是英国馆的 核心展示内容。
占地6000米
世博会地图
英国馆展览馆建筑结构设计施工图纸
立面图
上海世博会英国场馆设计理念介绍
外型简洁,并创意无限,这就是英国国家馆所演绎的展馆。整 个建筑最大的亮点,就是向各个方向伸展的大量触须,这些顶 端带有细小彩色光源的触须覆盖在建筑外部,随着微风的轻轻 吹拂,可以在展馆表面形成可变幻的光泽和色彩、组成各种图 案。通过信息和图像的传送,参观者们甚至可以在展馆的表面 看到展馆内部的各项活动。
托马斯·赫斯维克:2012年伦敦奥运会圣火台
展馆外观:
英国馆最大的亮点是由6万根蕴含植物种子的透明亚克力杆组成的巨型“种子圣殿”——这些 触须状的“种子”顶端都带有一个细小的彩色光源,可以组合成多种图案和颜色。所有的触 须将会随风轻微摇动,使展馆表面形成各种可变幻的光泽和色彩。“种子圣殿”周围的设计 也寓义深远,它就像一张打开的包装纸,将包裹在其中的“种子圣殿”送给中国,作为一份 象征两国友谊的礼物。
员、皇家艺术学院高级会员,拥有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曼彻斯特城市大学、 布莱顿大学与邓迪大学授予的博士学位,并于2004年获得了“皇家工业设计” 勋章。 是英国当下最红火的设计师之一。设计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馆、 2012年伦敦奥运会火炬塔,托马斯在他30岁出头时已被英国誉为“新的莱昂 纳多·达芬奇”。而他为国人熟知,还是源于他参与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的设 计图纸击败了包括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在内的一批名师。
展馆内容:
• 在英国馆,参观者将通过“绿色城市”、“户外城市”、“种子圣殿”和“活力 • 城市”的展示进入“开放公园”。 “绿色城市”中,参观者可以“鸟瞰”英国的四大首府——贝尔法斯特、
卡迪夫、伦敦和爱丁堡。当城市建筑和街道被抹掉后,这些地图中剩下的是这四大城市中大片的绿色区域 和茂盛苍翠的城市景观。 在“户外城市”,参观者头顶上是一个“倒垂”着的缩小版的典型英国城市,还 将感受到“光雨”散落在身上的效果。
英国馆在世博会开展的6个月中,不再是一个不能改变的展馆,工作人员将随时收集参观者的 想法和意见,调整展馆的展示内容和活动,并将以不同的面貌呈现在参观者们的面前。每天 猜测英国馆将以何种形式出现,也将成为一种乐趣和独特的风景。 在开工典礼上,两根银杏
树被种植在英国馆旁,银杏是生命力和耐力的象征,也体现了英国的参展主题,成为上海世 博会英国馆公园景观的一部分。 英国馆灵感来自电影道具 听种子“讲故事”.谈起英国,人 们的印象里总是会浮现出一个戴着礼帽、拄着拐杖、抽着雪茄的优雅老派绅士形象,这让很 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应该在英国馆的公园里悠闲地享用传统的下震撼 进入“种子圣殿”之后,参观者进会发现6万根亚克力杆的每一根里都种子 种子含有不同种类、形态各异的种子。它们可能是一颗松果、一粒咖啡豆,也可能是你叫不上名字的种子……这些种 子来自英国皇家植物园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的千年种子银行项目。昆明植物研究所精心挑选了890多种 植物的种子,这些植物种类繁多,有观赏植物、药用植物、粮食作物、水果蔬菜、油料作物等,植物大部分来自中 国,包括中国特有的珍稀植物,如珙桐、银杏等。6万粒种子的震撼 进入“种子圣殿”之后,参观者进会发现6万根亚克力杆的每一根里都 种子 种子 含有不同种类、形态各异的种子。它们可能是一颗松果、一粒咖啡豆,也可能是你叫不上名字的种子……这些种子来 自英国皇家植物园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的千年种子银行项目。昆明植物研究所精心挑选了890多种植物 的种子,这些植物种类繁多,有观赏植物、药用植物、粮食作物、水果蔬菜、油料作物等,植物大部分来自中国, 包括中国特有的珍稀植物,如珙桐、银杏等。
设计师赫斯维克试图颠覆这一传统形象,用一个长着6万根“触角”的方盒子,让数以万计的 种子来 “讲故事”,将一个富有创造力的英国展示在观众面前
英国馆设计师生平
• 托马斯·赫斯维克是一名英国设计师,毕业于曼彻斯特城市大学与伦敦皇家 艺术学院。
• 1971年生于伦敦,曾就读于曼彻斯特城市大学与伦敦皇家艺术学 • 院,于1994年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托马斯现任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荣誉会
夜色下的七彩"蒲公英"
世博园区里,不少展馆在夜色下更显神韵,英国馆就是最典型的一座。这个由6万根透明亚克 力杆组成的 “蒲公英”,在夜幕下发出各种闪亮光芒。白天到过英国馆的游客恐怕错过了如 此美景,而在网上,这样的遗憾将不再存在。
网上世博会为每一座展馆建筑都分别设计了日景和夜景两种观赏模式。不仅如此,参观者还 可以选择全貌、平视和俯视三个视角,通过鼠标拖曳,对展馆进行360度全方位观赏。白天的 英国馆,触须像光纤那样传导光线来
上海世博会英国馆
2007年9月21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馆设计方案正式揭晓。 主题:“让自然走进城市”
设计团队:“Heatherwick” 造型亮点:“会发光的盒子”
展馆位置:世博园区C片区 英国馆主体建筑仿佛绿色城市中的一朵“蒲公英”,展示主题定为“传承经典、铸就未来”,分为“绿色城市”、“开放城市”、
提供内部照明,营造出现代感和震撼力兼具的空间;夜间,触须内置的光源可照亮整个建筑, 使它变得光彩夺目。
可别以为网上英国馆的特色仅此而已,事实上,简洁而大气的设计,将带给观众与现场参观 不尽相同的感受。在可以旋转的数字沙盘上,游客能在“绿色城市走廊”、“户外城市走 廊”、“种子圣殿”、“种子圣殿的心脏地带”、“活力城市走廊”、“景观”、“奥林匹 克展示”等7个区域中选择参观或按顺序欣赏。
• 英国馆的核心部分位于 “种子圣殿”内部,整齐的“种子墙”宛如堆叠在一起的教科书,时刻准备着向参 观者讲述每一颗植物种子的神奇故事。所有种子都来自英国皇家植物园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 的千年种子银行项目,由昆明植物研究所精心挑选了890多种植物的种子,罗望子、八角茴香、地涌金莲、 咖啡、蓖麻、乡思子、白果树……耳熟能详或者闻所未闻的,都如此鲜活地呈现于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