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媒体阶段
信息化教育概论 第二章

一、授课题目第2章 现代教学媒体理论二、教学时间安排8课时三、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教学媒体的含义,了解一般媒体能成为教学媒体的条件。
2.了解教学媒体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和引起的教育变革。
3.了解教学媒体几种常见的分类方法。
4.掌握信息的本质含义和信息的几种形态。
5.了解学习者获取信息有哪些渠道,并且从教学媒体中获取信息是最重要的渠道。
6.了解符号的本质意义与类型,现代教学媒体用哪些符号去呈现教学信息。
7.了解教学媒体编制的效果原理。
8.了解教学媒体在教育变革中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媒体的含义,了解一般媒体能成为教学媒体的条件。
教学媒体几种常见的分类方法。
符号的本质意义与类型,现代教学媒体用哪些符号去呈现教学信息。
教学媒体编制的效果原理。
五、教学方法手段讲授法、演示法六、教学内容与过程一、教学媒体概述(一)教学媒体的含义1.媒体的含义媒体一词来源于拉丁语“Medium”,音译为媒介,意为两者之间。
它是指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从信息源到受传者之间承载并传递信息的载体或工具。
也可以把媒体看作为实现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技术手段。
媒体有两层含义:承载信息的载体;储存和传递信息的实体2.教学媒体的含义媒体用于教与学活动过程中时,成为教学媒体,包含三层含义:(1)载有教学信息的物体(2)连接教师(教育者)和学生(学习者)的中介(3)储存、加工、处理、再现教学信息的工具。
一般的媒体发展成为教学媒体应具备两个基本要素:(1)媒体用于储存与传递教学信息时,才可称为教学媒体。
(2)媒体能用于教与学活动的过程时,才能发展为教学媒体。
(二)教学媒体的发展1.语言媒体阶段:语言作为一种符号代表事物与现象,成为人类最早使用的交流思想的传播媒体。
2.文字媒体阶段:文字媒体可以将信息长久储存并广泛流传,对继承人类文化遗产,进行文化交流、促进社会进步与文明起了重要的作用。
3.印刷媒体阶段:印刷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可以大量复制、储存并广泛流传,对人类社会保存文化、传播思想和发展教育起了重大作用。
教学媒体的发展历史

口缺点:无法延时、保留 与复制信息、受时空的 限制
㈠文字媒体阶段 优点:克服了时空限制,相比口语语言具有高得多
的稳定性
㈡印刷媒体阶段 优点:提高文字传播效率
㈠幻灯、投影媒体与摄影媒体 ㈡电子媒体阶段
㈢数字语言媒体阶段
1.计算机媒体 2.计算机网络媒体 优点: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
(互助学习、个别学习和远程学习等)
从人类传播史上能够看到,口语语言和文字语
言导致了人类传播系统中的两次媒体形态大变化, 以数字语言为主的新媒体技术也影响着传统的媒体 演化和延伸。在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教学主要媒体 的今天,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口语语言班级授课制 形式,以及通过书面语言的教科书的学习形式并未 被取代。
㈢数字语言媒体阶段
㈠幻灯、投影媒体与摄影 媒体
优点:极大地丰富了课堂 教学中的感性资源,提高 了传授知识的效率
㈡电子媒体阶段
1.电影媒体 2.广播媒体 优点:克服了视觉与听觉的自然
局限,丰富和扩充了学生的学习 资源 3.录音媒体 4.广播电视媒体与电视录像媒体 优点:为远程教育模式的出现奠 定基础
原始教学媒体阶段古代教学媒体阶段现代教学媒体阶段口语语言媒体阶段优点便捷性高度的参与性与交互性效性有缺点无法延时保留与复制信息受时空的限制文字媒体阶段优点克服了时空限制相比口语语言具有高得多的稳定性印刷媒体阶段优点提高文字传播效率幻灯投影媒体与摄影媒体电子媒体阶段数字语言媒体阶段幻灯投影媒体与摄影媒体优点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中的感性资源提高了传授知识的效率电子媒体阶段1
口语语言媒体阶段

总而言之,口语语言媒体的优点有:
1. 便捷性 2. 高度参与性 3. 交互性 4. 有效性 5. 在细节和相关性上,表达性特征更加丰富
缺点:
1.口语媒体只能在很近的距离内传递和交流 2. 口语媒体信息转瞬即逝,记录性较差,其保存和积累只能依 赖人脑的记忆能力。因此,口语媒体在空间和时间上受限制, 只能适用于小规模近距离的社会群体或部落内的信息传播,当 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单纯的口语媒体传播便无法满足客观 的需要。
总而言之,无法延时、保留与复制信息,受时空的限 制是其存在的缺点。
结尾
事实上,即使在以口语传播为主的时代,口语也并不是唯 一的传播手段。为了适应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生活和越来越大的 环境空间,人类不断发明采用了一些早期的媒介工具,例如擂 鼓、烟火、结绳记事等等。这些原始媒介的功能已接近文字, 意味着人类社会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口语传播时代大致从人类摆脱“与狼共舞”的野蛮状态, 组成原始社会开始,一直到文字的出现。简言之,就是从人类 开口说话到用手写字这一漫长时期。 德国著名的释义学者加达默尔认为,语言本身就是一种世 界观,人类有了语言,所以有了一个“世界”,同“世界”有 了一种“关系”,对世界有了一种特殊的态度。“无论我们使 用什么语言,我们获得的只是一个更为扩大的方面,一种世界 观。”换句话说,人类驾驭了语言,也就拥有了一个动物类所 没有的丰富的“语义世界”。 由此而知,口语最初仅仅是一种将声音与周围事物或环境 联系起来的符号,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 逐渐提高了它的抽象能力,成了一种能够表达复杂含义的音声 符号系统。 与此同时,语言使人类彻底摆脱了动物状态,标志着真正 意义上的人类的产生。
信息化教学概论

信息化教学概论1.课件:就是依据教学大纲,将教学过程利用通用程序设计语言或写作语言编写成可自动运行的课程软件,课件属于教学软件,它与课程内容有直接联系。
2.多媒体课件:就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的需求,经过严格教学设计,并以多媒体的表现方式和超文本结构制作而成的课程软件。
3.多媒体:在计算机系统中,组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
使用的媒体包括文字、图片、照片、声音、动画和影片,以及程式所提供的互动功能。
第一章1.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并在教育的各个领域进行广泛的利用信息技术,对教育内容进行分析处理、加工该造、组织传播、共享使用,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1.教育信息化内容:教育环境的信息化,教师与学生的信息化,教学过程的信息化。
2.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形成的产物,是一种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的教育形态,是指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利用信息技术来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2.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和意义:1.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2.有利于建设学习型社会。
3.有利于提高教育素质。
3.教育现代化:就是利用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是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化水平,培养出参与国际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
3.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1数字化2多媒体化3网络化4智能化。
3.信息素养六个方式:①信息获取能力,②信息分析能力,⑶信息加工能力,④信息创新能力,⑤信息利用能力,⑥协作意识和信息的交流能力.4.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1.信息素养能力 2.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能力 3.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能力 4.信息化教学的设计能力5.信息化教学的实践能力6.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研究能力7.信息化环境下进行教学评价的能力.第二章1.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①.学习不是刺激与反应的直接连结,而是知识的重新组织.②.学习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③.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④.学习是凭智力与理解,绝非盲目的尝试.⑤.外在的强化并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在没有外界强化条件下也会出现学习.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四大要素:1情景.2.写作.3.会话.4.意义建构.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1.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的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2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刺激,而是主动的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3.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的重新认识和编码,从而建构自己的理解。
现代教育技术模拟试题

模拟测试题(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现代教育技术在研究、设计学习过程中,着重利用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A)A.系统方法 B.直观方法 C.科学抽象方法 D.理想化方法2 在下列物体中,不属于教育传播媒体的是(C)A.试卷 B.录像带 C.教室环境 D.教科书3 在Powerpoint中的哪种视图方式下,能把制作的所有幻灯片以页的形式显示(D)A.普通视图 B.大纲视图 C.web视图 D.幻灯片浏览视图4 CAI课件属于(D )A.系统软件 B.游戏软件 C.课本 D.CBE软件5 多媒体组合教学是指(B )A.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了不止一种媒体B.传统与现代教学媒体有机结合,构成优化的教学媒体群共同参与课堂教学过程,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
C.多种媒体同时对同一情景展示的课堂教学D.必须是视听结合才行6 计算机病毒最基本的特征是(A )A.自我复制 B.破坏磁盘中的文件 C.引起用户的注意D.减缓CPUR放慢运行速度7 Internet上的声音、图像、动画等多媒体信息,在算机中的存储方式是(A)A.模拟信号编码 B.二进制编码 C.音频信号编码D.视频信号编码8教育技术这一术语是在20世纪20~50年代从(C)的视听教育运动中演变而来的。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中国9(A )是记录声音信息的载体。
A.录音磁带 B.CD唱机 C.录音机 D.传声器10制作CD唱片的技术是利用(D )A.机械录音 B.光学录音C.磁性录音 D.数字记录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现代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
2 透射式幻灯机是根据___________原理设计的,即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聚光镜会聚照亮幻灯片,再通过放映镜头在银幕上形成________的幻灯片图像。
3 现代教学技术的理论基础是__教学理论学习理论 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传播理论_______。
新媒体时代语言文字的应用

新媒体时代语言文字的应用在当今的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语言文字作为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其应用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这种变革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日常交流,也对社会文化、教育、商业等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媒体为语言文字的应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社交媒体、网络论坛、短视频等新兴媒介形式层出不穷,让人们能够更加便捷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在这个过程中,语言文字的表现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表情包、网络用语、缩写词等新型语言元素大量涌现,为交流增添了趣味和活力。
例如,“yyds”(永远的神)、“绝绝子”等网络用语,以简洁明了的方式表达强烈的情感和赞美。
然而,新媒体时代语言文字的应用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一方面,信息的快速传播和大量涌现,导致语言文字的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人为了追求快速传播和吸引眼球,在表达上不够准确、清晰,甚至出现错别字、语病等问题。
这不仅影响了信息的有效传递,也降低了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和美感。
另一方面,网络语言的过度使用和随意创造,可能会对传统语言文字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
一些年轻人过度依赖网络用语,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表达中也难以切换到规范的语言模式,这对于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不利的。
在新媒体环境下,语言文字的准确性依然至关重要。
尽管表达方式可以更加灵活多样,但准确传达信息始终是语言的核心功能。
无论是在新闻报道、学术研究还是日常交流中,准确无误的语言能够避免误解和歧义,提高沟通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医疗、法律等专业领域,对语言文字准确性的要求更是容不得半点马虎,一个错误的表述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同时,新媒体时代也要求我们具备更强的语言理解和适应能力。
面对层出不穷的新词汇、新用法,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及时了解和掌握其含义。
但这并不意味着全盘接受和盲目跟从,而是要在尊重传统语言规范的基础上,合理运用新的语言元素,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交流和表达。
比如,对于一些低俗、粗鄙的网络语言,我们应当坚决抵制,维护语言的文明和纯洁。
媒介的发展史

媒介的发展史可以分为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信息时代五个阶段。
口语传播时代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上,原始传播时期长达几百万年。
随着祖祖辈辈的劳动锤炼,人类的大脑逐渐发达,发音器官逐渐完善,思维能力逐渐发展。
大概在几十万年前产生了音节语言。
语言的产生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从此以后,口头的语言传播就成了人类主要的传播形式,成了联系社会成员的基本纽带。
随着社会的发展,口语传播的具体方式不断丰富,日趋多样。
有个人之间的交谈,三五成群的议论,氏族、部落的集会,田边地头的传闻,口口相传的民谣,行吟诗人的说唱等等,其中都包含着人们需要的新闻信息。
而新闻性最强的口头传播,往往出现在战争或其他重大事变中。
文字传播时代距今约五六千年前,岩洞象形文字、甲骨文字和钟鼎文字等的相继产生,使得人类的信息传播革命第一次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得以广泛流传和长期保存。
文字与口语的不同在于,它基本是一种改变了的口语形式,使听觉符号转变为视觉符号,使语言有形和得以保存。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文字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它的功能体现在历史性上,即使时过境迁,以文字表现的世界可以较长久地明确记录或报道历史上的信息。
传播的文字作为一种媒介,由于带有更为明确的传播目的,因而相对语言的使用,要认真和严肃得多。
印刷传播时代印刷术的发明,不仅给中国,也给欧洲和整个世界的文明带来了曙光,使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并引导人类传播真正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大众传播时代。
以往,由于媒介笨重、符号复杂、复制困难和传播垄断,书本知识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书写媒介一般只在上流社会流传。
印刷术的产生和流传打破了少数人对知识的垄断和在传播上的特权,冲破了黑暗的中世纪宗教牢笼,开始了文艺复兴,进而又导致了工业革命。
电子传播时代电子传播媒体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系统。
有线系统以1837年美国人塞缪尔.莫尔斯发明世界上第一台有线电报机和19世纪70年代贝尔等人成功研制电话系统为标志。
社交媒体时代的语言演变

社交媒体时代的语言演变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这种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我们的行为习惯上,还直接影响了我们的语言表达。
社交媒体时代的语言演变,不仅仅是一种工具的变革,更是文化的转变。
首先,社交媒体时代的语言演变体现在词汇的创造和使用上。
网络用语的出现让我们的日常交流变得更加简洁、直接。
例如,“LOL”、“OMG”、“BTW”等缩写词在社交媒体上频繁出现,这些缩写词不仅省去了大量的打字时间,还能够更好地表达我们的情感和态度。
同时,社交媒体上的流行词汇也在不断涌现,比如“狗粉”、“翻车”、“666”等,这些词汇成为了社交媒体用户之间的共同语言,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沟通。
其次,社交媒体时代的语言演变体现在表达方式的多样化上。
传统的书面语言逐渐被口语化和表情化的语言所取代。
在社交媒体上,人们更倾向于使用简短的句子和表情符号来表达情感和观点。
表情符号和emoji成为了我们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它们能够更准确地传达我们的情感,而且更加生动形象。
此外,社交媒体还推动了图片和视频的流行,人们通过分享图片和视频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经历。
这种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不仅增加了交流的趣味性,还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
再次,社交媒体时代的语言演变体现在语法和拼写方面的变化上。
在社交媒体上,人们常常忽略了传统语法规则和拼写规范,更加追求简洁和流畅。
例如,“你好吗?”可以简化为“你好吗”,“谢谢你”可以简化为“谢谢”。
同时,社交媒体上的错别字和语法错误也时有发生,这是因为人们在快速输入和发送信息时,往往忽略了对语法和拼写的仔细检查。
虽然这种变化引发了一些争议,但也反映了社交媒体时代快速而即时的交流需求。
最后,社交媒体时代的语言演变还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社交方式和文化现象。
社交媒体上的“点赞”、“评论”和“分享”等功能,让我们可以更广泛地参与到他人的言论和观点中。
这种互动性不仅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还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和交流。
1.教学媒体概述

4、对具体的教学目标来说,存在优势媒体。
布鲁纳的媒体观
1、在传授基本知识方面各种媒体的功能几乎是 相近的。 2、在发展技能方面各种媒体的作用是独特的。
----目前流行的许多教学媒体选择方法都受到此观 点的影响。
对上述观点的分析及总结
• 麦克卢汉的观点中“媒体是人体的延伸”是最有道理的,“媒体就是信息” 是值得称道却被过分地渲染了,把媒体分为“冷”和“热”则完全是无意义
任务:探究新媒体的教学应用
•
•
【任务一】:搜索近年来国内外出现的某种新媒体,了解它当前 的应用情况。
【任务二】:在完成任务一的基础上,探讨该新媒体在教育中应 用的可能性,它将为教育教学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在教育中 的应用将会面临哪些问题?最终以论文的形式作为作业存放
在个人学习档案袋中。命名为 “作业2:(论文名称) ” • 参考题目:***(媒体名称)在教学(或**教学)中的应用
体计算机等媒体有较强的感染力,刺激学生的情绪反应较为强烈,容易诱发学生在
感情上的参与。 5.受控性:指使用者对教学媒体操控的难易程度。
现代教学媒体的新特性P26-28
随着网络技术及相关媒体技术的发展,教学媒体呈现出了更多的新特性。
1.自主性
2.交互性 3.个性化 4.自由性
5.共享性 6.实时性 7.虚拟性
现代教学媒体的功能
各种媒体在教学中的功能各不相同,我们通常选
用 媒体来展示图片、文字、图表等静止图 像信息;选用 媒体来展示事物运动过程;选 用 媒体来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
五、教学媒体的特性
• 共性(与一般媒体相同的特征) • 特性 • 新特性(现代教学媒体的特性)
教学媒体的共性(与一般媒体相同的特征) • 固定性
新媒体时代的语言表达与传播方式变化

新媒体时代的语言表达与传播方式变化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的主要渠道。
在这个新媒体时代,语言表达和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时代的语言表达与传播方式的变化,并分析其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一、语言表达方式的变化1. 多样化的表达形式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可以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语言表达。
相比传统媒体的单一表达方式,新媒体的多样性使得信息更加生动、直观,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
2. 简洁明了的表达风格由于新媒体的特点是信息传播速度快,读者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语言表达方式也趋向于简洁明了。
人们更倾向于使用简短的句子和简洁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传达信息。
3. 多元化的语言形式新媒体时代的语言表达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书面语言,还包括口语、网络语言、表情符号等多种形式。
这些语言形式的出现使得人们能够更加灵活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增强了交流的效果。
二、传播方式的变化1. 社交媒体的兴起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Facebook等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的主要平台。
通过社交媒体,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与朋友、家人和陌生人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生活和观点。
这种传播方式的变化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
2. 用户生成内容的重要性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用户生成内容如博客、视频、照片等成为新媒体时代的主要内容来源。
这种传播方式的变化使得信息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也增加了人们参与社会话题和公共事务的机会。
3. 个性化推荐算法的应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还包括个性化推荐算法。
通过分析用户的兴趣和行为,个性化推荐算法可以向用户推荐符合其兴趣的内容。
这种传播方式的变化使得人们更容易获取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也增加了信息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三、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1. 加强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和速度新媒体时代的语言表达和传播方式的变化使得信息传播更加高效和迅速。
大众传播学第一章人类传播史

电子传播的意义
◆电子传播将信息的传递与物质的传递相分离,使
得以接近于实时传播速度的远距离信息传递已经成 为现实。
◆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
影像信息系统。
语言(传播)的起点 就是人类社会形成的起点
思考:
由于交流的需要, 语言产生于人类
社会化的进程中, 而后便成为人类 社会化以及整个 社会的复杂与扩 大化的催化剂。
口语的局限性
口语是靠人体的发生功能传递信息的,由于 人体能量的限制,口语只能在很近的距离内 传递和交流。
口语使用的音声符号是一种稍纵即逝的事 物,记录性差,口语信息的保存和积累只能 依赖于人脑的记忆力。
第三阶段 文字时代
公元前3500年
文字使人类脱离 原始蒙昧状态 而踏入文明的大门
文字的发明
文字起源于绘画,在有真正的文字以前往往都是先有“象形文
字” ——由图形符号组成的原始文字 。
汉字发明之前经历了结绳记事——刻木记事,此外,先民还在武 器、工具及劳动产品上刻画某些“符号”作标记。这些摹写事物的图画 被后世学者誉为“象形指事汉字之祖先”。
20世纪的最初十年,无线电广播已 经取得决定性进展,作为一项传播技 术,广播已经初具形态。
无线电广播成为一项社会事业,是在 一战结束后的年代才开始兴起的。
“无线电之父”——马可尼
电视时代
1962年,第一颗通讯卫星 “电星一号”(Telestar-Ⅰ)发 射升空,从此电视节目可以直接 进行洲际传播,全球一村的局面 开始形成。
伯恩斯在《解读古秘鲁结绳文 字》一书中,猜测结绳上的色彩 和结构可能是现今安第斯山脉仍 在使用的盖丘亚族语的速记形 式。
语言发展的四个阶段

语言发展的四个阶段
语言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原始阶段;2)抽象阶段;3)建构阶段;4)媒体阶段。
下面将分别对这四个阶段进行介绍。
1、原始阶段:原始语言是指古代非洲族群之间使用的语言,它们是人类最早使用的语言。
由于主要由口头语言传播,因此,原始语言一般属于本地化的、口头的、比较复杂的语言。
原始语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困境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征,它们特点还取决于强烈的感情和思维习惯的塑造力量,以及一定文化环境中存在的特定种族和民族历史。
2、抽象阶段:抽象语言是建立在原始语言之上的一种新语言,它可以更加清晰地表达更多的语言概念,因此可以把共同的语言概念和对思考环境的把握建立在一起。
在这个阶段,口头语言的表达就可以建立起更加抽象的语言概念,如抽象概念、抽象语法和抽象文字构造。
3、建构阶段:到抽象阶段的发展阶段,语言表达已经逐渐从口头语言发展成文字标记系统,这样以来,抽象文字构造就可以把人们明确地表达思想、消极情绪和思维习惯,以及他们当前在经历里所牵涉到的更广泛的生活情境表述出来,如此一来,把这些思想建构成立体的文字系统,这就是建构阶段。
4、媒体阶段:如果把语言的发展历程总结起来,必然会发现它一直在不断地利用不同的媒体来表达,以适应不同的表达需求,从而更灵活的传播信息、传达情感。
比如,当今众多的社交媒体诸如微博、QQ空间等,就是一种新的表达语言的媒介,更加方便快捷将信息传播到全球,让人们更加直接便捷地与他人对话,也让文化交流变得更加平等和无障碍。
总而言之,以上四个阶段分别属于语言发展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有其特色与功能,它们多是相互联系的,联合在一起才有发展的活力,同时,它们也可以进一步丰富语言强大的表达功能。
语言学发展的五个阶段

语言学发展的五个阶段引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
本文将从语言学的角度探讨语言发展的五个阶段,包括原始语言阶段、古代语言阶段、中世纪语言阶段、近代语言阶段和现代语言阶段。
一、原始语言阶段原始语言阶段是人类语言的起源阶段,约在公元前50,000年至10,000年之间。
这个阶段的语言没有书面形式,主要通过口头传播。
人们使用简单的声音和手势进行交流,表达基本的需求和感受。
原始语言是非常原始和简单的,通常只有很少的词汇和语法结构。
二、古代语言阶段古代语言阶段发生在原始语言阶段之后,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500年之间。
这个阶段的语言开始有了书面形式,并且有了更为丰富的词汇和语法结构。
古代语言通常用于宗教、文学和法律等领域的书面文献中。
著名的古代语言包括古埃及语、巴比伦尼亚语、古希腊语和古罗马语等。
三、中世纪语言阶段中世纪语言阶段发生在古代语言阶段之后,大约在公元500年至1500年之间。
这个阶段的语言受到了拉丁语和宗教的影响,发展出了一系列的方言和官方语言。
中世纪语言在文学、法律和政治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文学作品,如《坎特伯雷故事集》和《尼伯龙根之歌》等。
四、近代语言阶段近代语言阶段发生在中世纪语言阶段之后,大约在16世纪至18世纪之间。
这个阶段的语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科学、文化和社会的进步。
近代语言的特点是词汇丰富、语法规范和表达准确。
在这个阶段,许多重要的语言学家和文学家产生,如莎士比亚和牛顿等。
五、现代语言阶段现代语言阶段是语言学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从18世纪至今。
这个阶段的语言发展迅速,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演变。
现代语言不仅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还包括了电子媒体和社交网络等新兴媒体的语言形式。
现代语言的特点是多样化、灵活性强和变化快速。
结论:语言学发展的五个阶段包括原始语言阶段、古代语言阶段、中世纪语言阶段、近代语言阶段和现代语言阶段。
新媒体时代语言文字传播研究

新媒体时代语言文字传播研究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语言文字传播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和转型。
新媒体的出现为语言文字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手段,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新媒体时代的语言文字传播特点在新媒体时代,语言文字传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高速度:传播速度快,信息更新迅速。
在社交媒体上,一条消息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
2. 多样化:媒体形态多样,从文字、图片到视频,各种形式的传播方式跃然于眼前。
这使得传播方式更加不受限制,通俗易懂,传达力度更强。
3. 互动性:社交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以往信息流的单向传送模式,人们可以随时互动、评论。
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到更多反馈,及时调整信息传播方向。
4. 效果可控性: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效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控制,营销人员可通过量身定制的推广渠道,来获取更好的传播效果。
二、新媒体对语言文字传播的影响新媒体时代对语言文字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内容更轻松:传统媒体中的内容晦涩难懂,而在新媒体时代,备注介绍简明清晰,门槛更低。
这种轻松的写作风格有利于拓宽传播的受众范围。
2. 语言表达方式多样化:社交媒体上,人们可以同时使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表达方式。
这样的多元化传播方式形式更加生动直观,有利于形成用户口碑、传播效果倍增。
3. 传播效果可感知:传统媒体时代的效果难以衡量,而新媒体时代,信息流的传播效果可以直接反馈给营销人员,即席可见,便于快速迭代改进。
4. 传播范围更广:社交媒体的使用让信息传递方式更具灵活性,也让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能够曝光的范围更广泛,释放出更大的传播效果。
三、新媒体时代的语言文字传播策略在新媒体时代,语言文字传播的策略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和用户习惯,根据不同用户需求制定相应的传播策略。
以下是一些建议:1. 核心中心化:结合媒体特点,使用直观简洁的文字语言,重点突出要点。
以确保核心消息的传播和理解效果。
2. 情感化至上:传播过程中要尽可能营造出亲近、互惠的社交氛围,让传播目标与传播内容产生情感联系。
新媒体时代语言传播的特点与趋势分析

新媒体时代语言传播的特点与趋势分析在新媒体时代,语言传播的方式、范围和效果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传统媒体还是靠报纸、杂志、电视等渠道传播信息,而如今的媒体则广泛采用了互联网技术,使得信息可以随时随地传播,任何人都可以获取和发布信息。
新媒体的出现,大大改变了语言传播的方式。
传统媒体凭借着语言传播信息,而新媒体丰富了传播媒介,使得信息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
不管是图像、视频、文字、音频,还是动画、互动、游戏,新媒体让我们可以通过更加多样化的模式来进行语言传播。
通过新媒体媒介的多样性,短视频、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介,成为信息和语言传播的热门渠道。
并且,由于新媒体时代信息流量巨大,流量的竞争也非常激烈,所以语言传播需要更具新颖性和吸引力,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和用户。
因此,当前语言传播的应用越来越多样化,表示方式更加自由、灵活,随时调整、更新自己,具有极高的时效性和实时性。
但是,新媒体也存在一些问题,就是流量、赚钱、真实性等。
在新媒体时代,由于信息太多了,浅薄不够充实的文章往往更容易获取流量,而排版和标题更好的文章,反而被淹没在浩瀚的信息之中。
因此,语言传播的价值性和纯粹性供不应求,被某些不良商家利用,披着新闻外衣骗取眼球。
此外,也有许多信息和文章不够真实,粉饰太多。
因此,新媒体的问题在于流量、赚钱,和优质内容的不足。
与此同时,也存在大量的浅碟式的“快餐文化”,以及过于注重假新闻、段子、热点的信息量过载和素质不高的问题。
高质量的内容,也面临着广告的困扰,某些不够严谨的广告犯规现象广泛存在。
总体而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们应该以科技创新和普及教育为基础,推动新媒体语言传播的发展,以更高标准和严谨态度打造优质内容,进一步提高语言传播的质量与品位。
同时,通过更加优质精致的内容来争取用户的信任与支持,以逐步控制流量,去除恶意竞争,让真相永远在舞台上引人注目。
社交媒体语言使用研究分析网络语言的演变和影响

社交媒体语言使用研究分析网络语言的演变和影响社交媒体语言使用研究:分析网络语言的演变和影响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社交媒体平台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个数字时代,社交媒体语言的使用方式和趋势也在不断演变,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产生了积极与消极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网络语言的演变和对社交媒体语言使用的研究分析,探讨网络语言的变化对社会和沟通方式的影响。
一、网络语言的演变1.1 简化和缩写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人们开始使用简化和缩写形式的网络语言来节省时间和表达思想。
例如,“LOL”代表“大笑”,“BTW”代表“顺便说一句”。
这种方式的使用使得信息传递更加迅速,但也可能导致交流的不准确和理解的困难。
1.2 表情符号和表情包随着社交媒体平台的发展,表情符号和表情包已成为网络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能够更好地传达情感和表达人们的心情。
例如,使用“ ”来代表大笑,“ ”来代表喜爱。
这种形式的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人们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表达情感和交流的重要手段。
1.3 流行词和网络新词网络语言的演变还带来了一系列流行词和网络新词。
这些词汇往往源自网络或特定社群中的某一事件或现象,并在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
例如,“槽点”、“躺平”、“网红”等。
这些词汇表达了人们对当前社会事件和个人经历的看法,丰富了网络语言的形式和内容。
二、社交媒体语言的影响2.1 沟通效率与便利性的提升社交媒体语言的演变使得沟通更加高效和便利。
与传统的书面语言相比,社交媒体语言更加简洁、直接,并且能够更好地表达情感。
这种语言的使用方式使得信息的传递更快速,方便人们进行实时交流。
2.2 语言理解和沟通障碍的出现社交媒体语言的演变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简化和缩写的使用可能导致信息理解的困难和交流的混乱。
网络流行词和网络新词的涌现使得传统语言用户面临更多的理解挑战,也加剧了不同年龄和文化背景之间的交流障碍。
2.3 形成亚文化社交媒体语言的推广和流行使得网络社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环境,从而形成了亚文化。
3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

(1)大众传媒进一步发达,广播电视进 入数字化和卫星跨国传播;
(2)微型电脑普及到家庭,并迅速成为 个人进行综合信息处理的媒介;
(3)以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为代表 的新传播的发展,使不同媒介的功能趋向融合。
国际互联网,发端于60、70年代;80年代广泛应用, 90年代有了更新、更高性能的软件。
• 1906年,美国第一个无线电节目试验 播出,1910年无线电广播初次试验完成。
• 1920年,世界第一个电台KDKA在美国 匹兹堡正式开播,同年播出总统竞选讯息 ,反响强烈,刺激了广播业的发展,带动 广告业和收音机制造业的兴起。
• 1884年德国科学家尼普柯发明旋转盘 扫描式的播送方式,为现代电视技术奠定 了基础。
文字的出现,增强了信息的传递、记忆、积累和 传承能力,传播在空间和时间上发生重大变革。
加速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石壁、石器、陶器、 青铜器----甲骨、竹简、木简----纸张,书写材料趋 于轻便化,信息传递越来越容易。道路、驿站,使信 息在更大范围传播。
以文字为核心的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形成和扩展, 大大推进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秦 始皇实行“书同文、车同轨”制度,可见文字的巨大 作用。
(1)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科技为核 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主导地位;
(2)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 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3)交易结算不再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 (4)贸易不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化成 为主流。
信息化时代的两个阶段:
初级阶段:50—80年代,报刊、广播、电 视等传媒高度普及,个人媒介日趋多样化,电话、 录音、录像、摄影、传真机等普及。
• 四、电子传播时代 • 印刷传播实现了文字信息的大量生产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媒体阶段:
语言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在交流方面,特别是在记忆和传递知识以及表达较复杂的概念的能力有了巨大的提高,这时随着部落的发展,出现了专职教师的教育方式,这是教育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经典案列:历史中的口语相传,孔子传讲;
现在的电视广播,播放机,课堂讲授,面对面的交流
语言媒体的意义:
A、大大促进了人类思维的发育
B、体现了媒介的最基本功能,即实现了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语言媒体的特性:(教学特点)
便捷性、简练性、交互性、高度参与性、有效性、在细节和相关性上,表达性特征更加丰富
语言媒体的缺陷:
信息转瞬即逝,记录性差,其保存和积累只能依赖人脑的记忆能力,受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无法延时、保留与复制信息
讲各种媒体语言的共同特点:
(1)传播范围的社会性。
(2)传播速度的时效性。
(3)传播手段的技术性。
(4)传播符号的规范性。
(5)传播言语的技巧性。
(6) 传播方式的策略性。
语言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在用语言进行学习交流) (教师用语言进行教学)
(
语言媒体分类:可分为宣读式、评述式、播报式、谈话式等
参考文献:教育技术学、教育传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