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初三一模化学分类汇编-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北京市初三化学一模分类汇编—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朝阳区:
19.(2分)右图是纳米铁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1)纳米铁粉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锥形瓶中水的作用是。
20.(2分)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实验1 实验2
(1)实验1的目的是探究对碳酸钠溶解性的影响。
(2)实验2可获得的结论是。
21.(2分)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
实验1 实验2
(1)实验1中,能证明燃烧时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的实验现象是。
(2)实验2中,加入泡腾片(主要成分含柠檬酸、碳酸氢钠等),观察到水中产生大量气泡、蜡烛逐渐熄灭。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22.(2分)进行如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加入B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红色溶液中含有的物质有水、石蕊、______。
23.(3分)研究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注射器的摩擦力忽略不计)。
已知:A的容积为250 mL,B中盛有足量的水,实验前K1、K2、K3均已关闭。
(1)检查A装置的气密性。
打开K1,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松手后,观察到,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测定A 瓶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
打开K1,用注射器向A中注入20 mL NaOH溶液(足量),关闭K1,充分反应后,(填实验操作),观察到B 中的水进入A 中,当B中液面不再变化时,测得B中减少了60 mL水,则A中CO2的体积分数约为%。
东城区:
18.(3分)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O2,并进行O2的性质实验。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选择B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
(2)C中可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________。
19.(2分)下图为实验的基本操作。
A B C
实验1 实验2
(1)实验1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2)实验2测定溶液pH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________上,将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
20.(2分)从20-A或20-B中任选一个
....作答。
若均作答,按20-A计分。
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完成实验(杠杆已经调至平衡)。
21. (2分)实验小组同学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
(1)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 2的现象是______。
(2)对比实验②和③,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
22.(3分)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验证浓硫酸、浓盐酸的挥发性。
其中甲、
乙、丙三个广口瓶中依次装有浓硫酸、浓氨水、浓盐酸。
房山区:
19.(2分)实验室用右图装置制取氧气。
(1)高锰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20.(2分)用右图装置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1)实验现象为:剧烈燃烧,。
(2)集气瓶底部放水的作用是。
21.(2分)“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操作如下图所示。
(1)此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填序号,下同)。
(2)操作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
A.引流B.加快溶解C.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滴飞溅
22.(2分)如右图所示进行实验。
(1)旋紧瓶盖后振荡,观察到的现象为。
(2)判断该实验能否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并说明理由: 。
23.(4分)进行如下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A 中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证明碳酸钠溶液显 性。
(2)B 中产生大量气泡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3)碳酸钠溶液在鉴别C 、D 中的物质时,依据的不同现象是 。
(4)E 中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丰台区:
19.(2分)实验室用右图装置制取O 2。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
20.(2分)请从20-A 或20-B 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20-A 计分。
21.(3分)利用下图装置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1)若X 为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澄清石
① ② ③ ④ ⑤
灰水变浑浊。
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X 为氢氧化钠溶液,通入与(1)中等体积的CO 2,观察到B 中无明显现象,其原
因是 。
22.(3分)实验小组用pH 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实验操作和测定结果
如图所示:
(1)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该实验中,甲溶液是 。
(3)能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是 。
23.(2分)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右图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实验过程:
① 将红磷和白磷分别放入两只试管中,一段时间后,A 、B 试管
中无明显现象。
② 用气囊鼓入空气至白磷和红磷露出水面,A 中白磷燃烧,B 中
无明显现象。
已知: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仅通过对比实验②中露出水面的白磷和红磷可得到的结论是 。
(2)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 。
海淀区:
A B
19.(2分)实验室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CO2。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检验CO2是否集满的操作为_________。
20.(2分)用右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加热粗铜丝一段时间后,白磷燃烧。
(1)上述实验说明铜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
(2)能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现象是__________。
21.(3分)用下图所示实验研究CO2的性质。
A B C
(1)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
(2)B中紫色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
(3)C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_______,观
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C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22.(2分)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
(1)从长颈漏斗注入过氧化氢溶液,乙中发生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甲、丙中现象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
23.(3分)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甲 乙 丙
(1)能证明甲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
(2)乙中可观察到白色浑浊,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丙中铁片上有红色固体析出,银片无明显变化。
由该实验过程推断,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为________。
门头沟区:
20.(2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A B
(1)实验室利用A 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B 中,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 ,放大量热。
21.(3分)用如下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夹持装置已略去),左侧直玻璃管中液面以上平分为5份。
(1)加热铜丝可以引燃白磷,利用的是铜有良好的 性。
(2)能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现象是 。
(3)用白磷能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因是 。
燃烧匙
水
白磷
粗铜丝
22.(3分)用如图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完成部分性质实验
Ⅰ
Ⅱ Ⅲ
(1)Ⅰ处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写出Ⅱ处干燥管中的实验现象 。
(3)Ⅲ处如何证明二氧化碳气体已经充满整个集气瓶? 。
23.(2分)为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A 、B 两个方案。
(1)能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案是 (填“A”或“B”)。
(2)方案B 中,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的现象是 。
24.(3分)实验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两个实验。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
石灰石
稀盐酸
紫色石蕊溶液
(1)实验一:证明可燃物燃烧条件。
A 中放有过氧化氢溶液,B 中放有一定量二氧化锰;C
中放有约半瓶80℃热水,C 中左侧长导管出气口处放一块白磷。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观察到C 中白磷燃烧。
该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该实验C 中水的作用是 。
(2)实验二: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
B 中充满二氧化碳,C 中液体是足量
稀盐酸,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A 中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广口瓶中,关闭活塞,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
石景山区:
19.(2分)用右图装置进行O 2制取实验。
(1)KMnO 4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
20.(2分)用右图装置进行CO 2制取和性质的实验。
(1)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
21.(2分)实验小组同学配制50 g 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
A
B
C
A B C D E
(1)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为 。
(2)实验操作顺序为E 、C 、 。
22.(2分)用右图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
(1)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1/5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烧杯中的水变为红色,原因是______。
23.(3分)进行如下实验,研究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1)溶液变为红色的是 (填序号)。
(2)没有明显现象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两支试管中出现浑浊现象,其原因是______。
顺义区:
19.依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B 用来探究燃烧的条件,由此得出燃烧的结论是__________。
(3)C 中能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现象是__________。
(4)D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A B C D
E
20.小明要配制16%的食盐水用于选种,进行了下图所示的操作。
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 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错误有__________(请具体说明至少一点)。
(2) 操作E 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
(3) 通过上述过程所配制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
于”)16%。
21.利用右图所示装置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1) 打开K ,向装置中通入一定量的CO 2,B 中无明显现象。
该过程能否证明CO 2与NaOH 反应,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
(2) 将注射器中的盐酸推入A 中,B 中石灰水变浑浊,则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
通州区:
19. (2分)从19-A 或19-B 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均作答,按19-A 计分。
20.(2分)如图所示,用细线系住宽1cm 的铜片使之平衡,然后在铜片一端用酒精灯加热。
(1)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铜片不能保持平衡,请用质量守恒定
律解释其 原因 。
(2)若想用右图装置证明铜具有导热性,还需要的操作是: 。
21.(2分)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A B C
(1)设计A、C的目的是。
(2)能验证可燃物需要O2的现象是。
22.(2分)t2℃时,将甲、乙各80 g分别放到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
恢复到t2℃,现象如图1,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
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能说明固体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a的证据是_______。
(2)下列关于t2℃时,甲、乙所得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 溶质质量:甲<乙
B. 乙为饱和溶液
C. 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D. 将溶液降温至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23.(4分)某兴趣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如下研究:
图1 图2 图3
(1)甲同学按图1进行实验,证明了盐酸和NaOH
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乙同学依据图2,认为甲同学实验无法确定酸
碱恰好完全反应,其分析的原因是。
(3)丙同学用传感器测稀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测定结果如图3。
请判断
40s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_________。
西城区:
19.(2分)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1)锥形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木炭遇氧气燃烧时,现象是______。
20.(2分)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一的目的是______。
(2)实验二,加热后固体全部消失的原因是______。
21.(2分)右图实验能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液面的变化:______。
22.(3分)进行如右图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A中的现象是______。
(2)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C中滴入稀盐酸后得到溶液甲,向甲中继续滴加
C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甲中的溶质是
______(填化学式)。
23.(3分)气体X可能是O2、CO2中的一种或两种。
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忽略气体的溶解)。
(1)若观察到B中始终未变浑浊,最终有100 mL液体进入C,则气体X的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若气体X中只含有O2,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参考答案
〖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朝阳区:
19.(2分)
(1)3Fe+2O2点燃Fe3O4
(2)防止高温熔融物炸裂瓶底
20.(2分)
(1)温度
(2)溶剂的种类是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21.(2分)
(1)甲中白磷不燃烧,乙中白磷燃烧
(2)反应产生二氧化碳,隔绝了氧气
22.(2分)
(1)Ca(OH)2+Na2CO3=CaCO3↓+2NaOH
(2)NaCl、CaCl2、HCl
23.(3分)
(1)活塞恢复至原位
(2)打开K2、K332
东城区:
18.(3分)(1)H2O2H2O + O2↑ 氧气不易溶于水(2)放热、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9.(2分)(1)ACB (2)pH试纸
20-A(2分)下降O2、H2O
20-B(2分)上升CO2 + 2NaOH = Na2CO3 + H2O 21.(2分)
(1)①中蜡烛熄灭,②中蜡烛继续燃烧
(2)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2.(3分)(1)NH3 +HCl = NH4Cl
(2)浓硫酸没有挥发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3)氨分子运动到甲、丙液面上方,甲中硫酸分子没有运动到液面上方与氨分子接触,而丙中氯化氢分子运动到液面上方并与氨分子接触反应生成氯化铵,故甲中无白烟,丙中出现白烟
房山区:
19.(1)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2)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
20.(1)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2)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使集气瓶底炸裂
21.(1)①③②(2)C
22.(1)软塑料瓶变瘪
(2)不能证明。
因为NaOH溶液中含有水,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也会使瓶内压强减小使瓶子变瘪
23.(1)碱
(2)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3)C中无明显变化、D中石灰水变浑浊
(4)Na2CO3 + CaCl2 === 2NaCl + CaCO3↓
丰台区:
19.(1)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2)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20.20-A (1)④20-B(1)①
(2)使溶质和溶剂充分接触,加速溶解(2)均匀受热,防止液滴飞溅21.(1)石蕊溶液变红;Ca(OH)2+CO2 ==== H2O +CaCO3↓
(2)氢氧化钠消耗完通入的CO2
22.(1)HCl+ NaOH ==== NaCl+ H2O (2)氢氧化钠溶液
(3)pH由小于7变到大于(或等于)7
23.(1)温度达到着火点是燃烧的条件之一
(2)白磷露出水面前不燃烧,露出水面后燃烧
海淀区:
19. (1)CaCO3 + 2HCl==CaCl2 + H2O + CO2↑
(2)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20. (1)导热性(2)玻璃管中水面上升至刻度1处(或其它合理答案)
21. (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3)盐酸/硫酸
22. (1)2H2O2 MnO2 2H2O + O2↑(2)甲中温度未达白磷着火点,丙中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
23. (1)红色溶液逐渐变无色 (2)Ca(OH)2 + Na 2CO 3==CaCO 3↓+ 2NaOH
(3)Fe >Cu >Ag
门头沟区: 20. (2分)(1)2KMnO 4 === K 2MnO 4 + MnO 2 + O 2↑
(2)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21. (3分)(1)导热性
(2)直玻璃管中液面上升约一刻度
(3)红磷能与氧气反应,反应后不生成气体
22. (3分)(1)CaCO 3 +2HCl== CaCl 2 +H 2O + CO 2↑
(2)紫色石蕊变红色
(3)将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熄灭,说明集气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气体
23. (2分)(1)A
(2)②中无现象③中有气泡生成,无色液体变浅绿色
24. (3分)(1)与氧气接触;升温,隔绝氧气
(2)B 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B 中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使C 中液体倒吸
入B 中,与B 中生成的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B 中压强增大,C 中有气泡冒出。
石景山区:
19.(1)2KMnO △ K 2MnO 4 + MnO 2 + O 2↑ (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20.(1)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O + CO 2↑ (2)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21.(1)7.5 g 和42.5 g (2)DAB
22.(1)瓶中的液面上升了约1/5
(2)红磷燃烧放热,使瓶内压强增大,水流到烧杯中
23.(1)B (2)Ca(OH)2 + 2HCl ==== CaCl 2 + 2H 2O
(3)均生成了难溶于水的碳酸钙
顺义区:
19.(1)2KMnO 4−→−
∆
K 2MnO 4+MnO 2+O 2↑ (2)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3)集气瓶内水面升至“1”处 (4)蜡烛从上到下依次熄灭
20.(1)试剂瓶塞没倒放(或称量时砝码放在左盘) (2)搅拌,加速食盐溶解
(3)小于 △
21.(1)不能,NaOH 溶液中有水,水能溶解CO 2并与之发生反应
(2)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
通州区:
19.从19-A 或19-B 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均作答,按19-A 计分。
20. (1) 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
(2)合理给分
21. (1)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2)A 中红磷燃烧,B 中红磷不燃烧;
22. (1)t 2 ℃时,溶解度a 〉b ,A 中固体全溶,B 中固体有剩余
(2)AC
23.(1)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HCl+NaOH = NaCl+H 20
(2)酚酞溶液在pH 〈8.2时溶液显无色,溶液仍有可能显碱性
(3)NaCl 、HCl
西城区:
19.(2分)
(1)2H 2O 2 ===== 2H 2O + O 2↑
(2)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
20.(2分)
(1)比较高锰酸钾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情况
(2)硝酸钾的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1.(2分) (1)4P + 5O 2 ==== 2P 2O 5 (2)液面先下降,后上升至刻度1处
22.(3分)
(1)锌粒逐渐减少,有气泡产生
(2)Fe 2O 3 + 6HCl === 2FeCl 3 + 3H 2O
(3)Na 2CO 3、NaCl
MnO 2
点燃
23.(3分)
(1)O2和CO22NaOH + CO2 === Na2CO3 + H2O
(2)B中澄清石灰水始终未变浑浊,最终装置
..
.....液体
....C.中进入
...400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