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僚廖氏杨公祠
三僚历代风水名作
三僚历代风水名作阴阳河阴阳河唯一杨公广场,三僚的山山水水几乎都被三僚人赋予了风水的文化内涵。
曾氏祠堂开阔的空地前面,有一条小溪一年四季长流,小溪由两股溪流组成,靠近廖姓这边的水流从北山蜿蜒而下是冬天冷、夏天热,水质浑浊。
靠近曾姓这边的水流冬天暖、夏天凉,从南山曲折而来,溪水清澈透亮,用此水所做豆腐鲜嫩无比,三僚豆腐已经成了三僚村的特色产品了。
北溪之水温常年高过南溪五度左右,这两条溪流恰似易经中的阴阳两极。
阴阳两条小溪在三僚村的中心——杨公祠广场汇聚成僚溪,作为三僚村的水口之地。
罗经石罗经石是三僚盆地中间的黄土嵊上的独立石峰,高度约80米,长条形子午向,北边宽南边尖,形状颇似罗盘中的磁针。
相传杨救贫看见此山时,把黄土嵊看作罗盘,把罗经石看做磁针,断定这里是个世代传承其堪輿术的宝地,于是他携弟子隐居于此著书立说。
罗经石西麓有一个称吸石寨的大型溶洞。
包裹石包裹石位于三僚阳背垴北坡之上,长宽约3米,高约2米,整块巨石在山崖边,形状浑圆如古人出门远行随身携带的布包裹。
当年杨救贫断三僚村地形时说“后有包裹随身”,即指这块巨石,来三僚参观的人必看这块石头,所以这是一块与三僚风水和祖师杨救贫都相关的历史文化名石。
九尾杉三僚村的西边,有一株千年古杉,树杆中空如半轮残月,树冠则树叶婆娑。
此树壮年时有九个分支,故名“九尾杉”。
此树亦为杨公亲手所植,是三僚村的风水神树,树龄:1120年,树围:4米,树高:约8米,引得许多杨公信徒前来顶礼膜拜。
三僚村内只有这棵树是杨救贫直接留下的一个遗迹,树龄在一千年以上。
曾氏砂手三僚曾氏砂手位于三僚曾氏祠堂的青龙方,把仙鹅孵蛋形余脉与三僚龟蛇把持的水口相连,护卫。
三僚曾氏村落藏风聚气的水口。
砂手是风水建筑的左右两翼,风水术讲究“宁愿青龙高万丈,不许白虎半抬头。
”三僚地形为西南方位高东北方位低,故三僚曾氏在村庄东北角人工堆砌一道山梁为下砂手。
明初曾氏建筑下砂时,东面的沈氏村庄反对,因为这里恰好是沈氏村庄的白虎方位,风水国师曾从政借助皇家的力量,完成了对村落风水的整体布局。
三元真阴阳夫妇交媾简介
三元真阴阳夫妇交媾简介三元真阴阳夫妇交媾简介“乾山乾向水朝乾,乾峰出状元。
卯山卯向迎源水,聚富石崇比”风水爱好者都熟悉,这是唐代玄宗时国师,堪舆宗师杨筠松,俗称杨救贫。
在其著作《天玉经》中打下的地理学哑谜,数千年来迷糜了无数的风水爱好者,迄今为止仍争议不休,此家言吉彼言凶,无从事是。
而用兴国三僚杨曾二公谪传的三元真阴阳夫妇交媾法就可以很圆满地解破此谜!阴阳正配。
倘若行龙驳换,山水龙穴峰同归一卦纯清。
阴阳相济而不驳杂,在罗庚上再龙向水合法(此须师授)则状元出矣。
交媾法还有一个妙谪,就是不必左挨右挨去寻挨星。
交媾法中已经融入了挨星诀,挨好了三吉星。
所以可不必寻挨星。
妙哉。
巽—离—坤震—五—兑艮—坎—乾此《太乙下行九宫图》、《地理冰海》中称为(后天纵横十五数图)、三僚杨曾嫡传地理师称为《天罡太乙数图》(当然还有口诀在内)此图是中华千古风水理气之源,亦是杨曾正宗地学之秘密所在。
而交媾法可立马破解此秘〈现在虽有一些披露交媾法的书籍,但皆不知真诀得三失七,是其表面功夫而已,如知其法来龙配坐,向配水口皆合河洛之数,知其来水口,但不晓去水口?交媾法中的反交,此两交口皆主富贵。
一卦纯清中的阴阳驳杂?或犯单贫绝?(单:指代代单传,贫:指累世贫穷,绝:是子女皆绝)〉。
三元阴阳交媾出水口与现在披露的所谓“河洛水法”不同,如“河洛水法”谓癸山丁向,丁为离之九,已为巽之四,已水来,“甲水去”,四九为友,合成为贪狼催官水入局。
此局甲水去明明犯空位,乃是阳破阴损少丁,主十二至十五年死一个。
又例,子山午向,巽水来,坤水去,合成贪狼摧官局。
此局中坤水去乃流破先天,主三十年后败绝。
有的还会犯三元驳杂皆主绝理,岂非害人非浅。
可能此种“河洛水法'经不起考验,有人却逶推是古贤创造的,经过了时光的推延,当然有出入。
或者是大地龙真穴的方可用之,小地用之必凶,云云。
诀曰:龙山一六共宗合,向口四九为友合。
纵横十五数皆合,杨公地理一定合。
洛书九宫是锁,而交媾法是钥匙。
廖金精详解
廖金精详解廖金精1、廖金精(943--1018年),名瑀,字伯玉,相传其曾入山学道,宁都县黄陂镇黄陂村人。
长居虔化县(今宁都)翠薇峰“金精洞”,号平庵居士,自号“金精山人”,故后世称其为“廖金精”。
省、府、州、县志均载瑀虔化(今宁都)人,对照家谱记载无讹;独《中国人名大辞典》载瑀雩都籍,有误。
2、远世居河南,先祖廖崇德于唐贞观庚子任虔化(今宁都)县令,遂落籍虔化,为廖氏始祖。
瑀即崇德之十世孙,也是迁黄陂始祖廖銮之四世孙(廖銮之子廖三传的孙子)。
宋初,以茂异荐,不第,于是潜心研究祖父廖三传、父廖通之堪舆术。
瑀在其父辞世时,年仅十二;中年时,精堪舆术,遂将其父骸骨迁葬大墓岭人形,复将其父之骸骨迁葬福建宁热水狮形。
瑀从此未回黄陂,隐居金精山,专心著述。
(注:廖銮与杨筠松同期为官,唐末为避战乱,辞官,与杨筠松一同回到虔化)★★★★★3、瑀天赋聪敏,博学强记;好奇幻之术,谙天文地理。
相传他年方十五,已经精通“四书五经”,乡人称其为“廖五经”。
唐末兵荒马乱,科举不继。
廖瑀的父亲“廖三传”擅长堪舆,廖瑀自幼耳濡目染,转而研究堪舆之术。
杨救贫在兴国、宁都、于都一带活动时,廖瑀与杨筠松相遇于虔化,起初他不服杨救贫,年轻气盛,屡屡与杨公斗法。
有一次,黄陂廖氏请杨救贫去堪定一个门楼位置。
廖金精预先用罗盘定准了方位,并在地下埋了一个铜钱做标记。
杨救贫来后,却不用罗盘,只是用手里的一根竹竿,随手往地下一插,却正中了铜钱中间的方孔。
廖金精这下服了杨公,虔诚地拜杨公为师。
廖金精原来住在宁都中山坝,为早晚追随杨公,他随师傅迁到兴国三僚村居住,后来得到杨公亲传“青囊秘籍”。
并在三僚开基、著书立说,为弘扬风水文化,供子孙世袭此学。
三僚廖氏杨公祠大门的对联“竹杖青奇万里河山归杖下;青囊元妙一天星斗隐郎中”就暗寓了这个故事。
(注:此处传廖金精为杨筠松弟子,为谬误,实为其爷爷廖三传拜杨筠松为师学艺)★★★★★4、廖氏家承代代相传不绝,历朝国师辈出,廖瑀的后人,古有廖均卿、廖文政等国师,今有廖焕基等名师(自五代十国、宋、元、明、清各朝千多年,约出国师24位,明师72位,其中白衣承昭,由皇帝直接封为钦天监博士者有36人),致使三僚村受历代皇帝加封为“皇家风水师的摇篮”,现在亦誉为“国师的故里”。
《杨公祠秘传水法》,明代抄本
《杨公祠秘传水法》,明代抄本
《杨公祠秘传水法》,明代抄本。三僚是杨筠松授业之地,自唐朝末年,杨公率曾、廖两氏在此定居,有杨公风水发源地之称。三僚杨公祠是历史上最早、最悠久的杨公祠,也是海内外杨公弟子心驰神往的圣地。三僚杨公祠建于宋元时期,宋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此募兵抗元,设都督行府于衣锦乡邹公寨。文天祥为杨公祠大殿题联一对,赞曰:抽爻换象堪移一天星斗,避凶趋吉真乃万国神仙。
(哲学宗教学专业优秀论文)风水与村落宗族社会——赣南三僚村个案研究
褊建师范大学宗救学硕+学位论文说法,可以说是中国理学起源的重要之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兴国是中华苏维埃政府的核心地区之一,被毛泽东誉为“模范县”,为共和国牺牲烈士达22970名。
共和国成立后,有56人被授予将军军衔,因此兴国又有“将军县”的美称。
虽.境以低山,丘陵为土。
东、西、北三面崇山环绕,而三僚就位于这崇山环绕的东面。
是兴国、宁都、于都三县交界之地.三僚村距兴国县城73公里,离梅窖镇仅6公里。
宁(都)兴(国)公路从梅窖穿过,是三僚人到兴国和宁都的主要交通路线。
古代三僚因地处三县交界之地,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早在明朝,海瑞就提到,“寇自雩都来者,牛轭、小获二岭势得百二.近岭无人居,当佥近二十余里内居民充乡兵.……再奄得寇自宁都柬者,入兴固十余罩村名营前,约有四百余家。
又一路入二十余里,村名山寮,约有千家”。
【ll上面提到的牛轭岭,就是三僚与雩都赖村(现属宁都县)的交界之处。
图2-2:俯瞰三僚宋至清时,三僚属衣锦乡。
因毗邻宁都.于都,在古代衣锦乡是一个战略要地。
但地处崇山峻岭之中,容易匿藏匪盗。
宋时,“虔人素号难治,而邑之衣锦乡尤称首”[11(明)海瑞:‘兴国八议》,载陈子龙等编纂:‘明经世文编》卷309,北京。
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262页。
一兰!主三堡塾塑至苎塑塞箜墨.一---___--_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图2-3:廖姓族谱中的三僚廖屋21福建师范大学宗教学硕七学位论文图2-4:曾姓族谱中的三僚曾屋第2章三僚村的区域研究背景三僚有自己的墟市,农历逢双为墟期。
此墟的形成时间在清末民国初年,【ll一开始时,全村有三个墟场,分别为曾屋大唐塍街、廖屋店前街以及圩脑街。
每当两姓有矛盾时,两姓分别在曾屋大唐塍街、廖屋店前街各开圩市,互不交往。
而矛盾一除,墟市便重新设置于两姓交界处的圩脑街。
百家姓对联:廖姓来源及廖姓对联、廖姓宗祠联
百家姓对联:廖姓来源及廖姓对联、廖姓宗祠联 廖(liào 飂)姓出⾃⼰姓,为上古时期廖叔安之后裔,以国名为⽒。
得姓始祖:廖(飂)叔安。
颛顼帝⽣于若⽔,居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为南⽅楚国的先祖,其后裔叔安夏朝时受封于飂(古廖字)国,故称飂(廖)叔安。
春秋时,廖国被楚所灭,国⼈以国名飂为⽒。
廖⽒在⼤陆的排名为第六⼗⼀位,⽽在台湾的排名为第⼗⼋位。
汝南郡,巨⿅郡诸⽀挺秀; 世綵堂,武威堂各族争芳。
——全联典指廖姓的郡望和堂号。
“世綵”的内涵:⼀是长寿⽽有福⽓;⼆是宋皇帝(钦宗)御封“世綵堂”,更为显赫。
武功垂汉史; 威德耀祠堂。
——此联为鹤顶格嵌“武威”堂名,是指武威郡廖⽒。
⼗贵⼀门荣万⽯; 百年六世耀三州。
——联典指宋徽宗时⼯部尚书廖刚,他的4个⼉⼦廖迟、廖过、廖遂、廖遽同朝为将帅,⽗⼦号称⼗贵,⼀门官俸累计“万⽯”(读dàn ⾳担,120⽄为⼀⽯)。
其居舍门额宋皇帝御封为“万⽯家风”、“世綵堂”。
诗云:“万⽯家声远,三州世泽长、⽠锦欣瓞衍,栾世庆荣昌。
”“三洲”是指廖⽒先祖廖彦光的六世孙有三兄弟封为郡公,长为廖延邦,封清河郡公;次为廖延龄,封武威郡公;三为廖延春,封太原郡公。
伤⼼嫠妇吟秋燕; 呕⾎⼩姑感抚恩。
——上联典指清朝时廖云锦为马⽒妇,早寡,其《咏秋燕》诗云:“伤⼼春⾬⾹泥尽,羡尔先归到故乡”。
下联典指廖忠⾂妻欧阳⽒抚养⼩姑,与亲⼥同乳,欧阳⽒殁后,⼩姑泣⾄呕⾎,病年余。
肇封侯将军膺德庆; 倡节义驿丞回南宫。
——上联典指明代巢湖(今属安徽省)⼈廖永忠,征南将军,封德庆侯。
下联典指明代南京⼤理少卿廖庄,是⼀个⽣性刚烈、恬淡的⼈,喜⾯折⼈过。
因⼀封奏折惹怒了明景帝,被贬⾄四川宁羌驿,充任驿丞。
景泰⼋年正⽉,英宗复辟,史称“夺门之变”,廖庄被起复回到南京。
附: ⼒⾏仁义事; 忠孝⼼。
——佚名撰福建省南平市樟湖镇溪⼝村廖⽒宗祠联。
慈孝友恭,⼀堂吉庆; 诗书礼乐,满室荣华。
兴国县三僚村廖氏万方祠风水考证实录
兴国县三僚村廖氏万方祠风水考证实录
测定兴国县三寮村廖氏万方祠坐向
坐山:周天246°,地盘申兼庚,72穿山戊申,60透地龙庚申,人盘分针壬申,天盘分针丙申v,盈缩60龙癸酉,宿度毕月乌16°。
朝向:周天65°,地盘寅兼甲,72穿山壬寅,60透地龙甲寅,人盘分针壬寅,天盘分针丙寅,盈缩60龙丁卯,宿度尾火虎12°。
兴国县三寮村廖氏杨公祠
朝应砂:
周天100°,人盘乙,廿八宿氐土貉;
周天68°,人盘甲,廿八宿尾火虎;
朝应水:
左来水天盘子方;甲、癸方各一路道,
右去水天盘乙辰方;
说明:本祠堂周围建筑物很多,消砂纳水只能推测判定。
兴国县三寮村廖氏国师名单
兴国县三寮村廖氏名师名单
兴国县三寮村廖氏猛虎跳墙古墓群
兴国县三寮村猛虎跳墙形古墓群简介。
杨公隐居兴国三僚创立赣派风水
杨公隐居兴国三僚创立赣派风水刘开连张永红整理杨救贫云游天下,笑傲江湖,原本未选定何地驻足,但首座弟子曾文辿却想找一块吉壤安家定居。
后曾文辿发现僚溪(后称“三僚”)这个地方不错,就对杨救贫说,他找到了一个“前有金盘玉印,后有凉伞遮荫”的地方,如果居住下来,子孙可以世代为官。
杨救贫过去一看,果然是一块山环水绕的肥美之地,盆地中间有一座石峰形似八卦罗盘,盆地后部有一棵凉伞般的松树,树下有一块圆形巨石。
他告诉曾文辿说:“这里是堪舆人家的宜居之地。
你看前有罗经吸石,后有包裹随身,住在这里,子孙世世代代端着罗盘背着包裹出门。
”于是,杨救贫告诉弟子他决定在这里隐居。
杨救贫与他的弟子曾文辿、廖金精一起,在盆地中间搭三座茅棚居住。
古时人们把茅棚称为“寮”,所以人们就把这里称作“三寮”(现在写作三僚)。
曾文辿原是今于都县曲洋乡人,自幼读书,原想通过科举进仕,因逢战乱,隐居在于都县黄禅寺读书,不问世事,后偶遇杨救贫先生,羡其学问,遂拜杨公为师,随其学习堪舆术。
他全家迁往三僚村定居时,杨救贫亲自为其择址定向。
廖金精名瑀,字伯禹,曾入山学道,长居虔化州(古宁都)翠微峰金精洞,自号“金精山人”,故后世称其为廖金精。
廖瑀的父亲廖三传擅长堪舆,廖瑀自幼耳濡目染,对堪舆之术颇有造诣。
杨救贫在兴国、宁都、于都一带活动时,廖瑀与杨救贫相遇于虔化,起初,他因年轻气盛,不服杨救贫,便屡屡与杨公斗法,但始终是杨救贫得胜。
廖金精便佩服杨公,虔诚地拜杨公为师。
廖金精原来住在宁都中山坝。
为早晚追随杨公,他随师迁到兴国三僚村居住,后来得到杨公亲传青囊秘籍。
三僚廖氏杨公祠大门的对联:“竹杖精奇万里河山归杖下,青囊元妙一天星斗隐郎中”的文字里就暗寓了这个故事。
师徒二人定居在山高皇帝远的三僚村后,这里便成了江南风水文化的热土。
各地学习风水的青年纷纷前来聚会,有拜师学艺的,有疑难求教的,也有辩论诘难的。
于是,他们白天开堂讲学,夜晚闭门著书。
经过二十多年的切磋磨砺,杨救贫完成了《疑龙经》、《撼龙经》、《葬法倒杖》、《天玉经》、《青囊奥语》等数十部煌煌著作,创立了中国风水文化的理论新体系,形成了影响中国一千多年的风水流派———形势派,亦称峦头派、赣派。
三僚景观风水意象研究
三僚景观风水意象研究钱文欣,李继伟,谢宇琴,邹昌锋*(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江西农业大学/乡村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江西南昌330045)摘要:村落景观里蕴含的思想文化是界定其社会空间的重要因素,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的三僚村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
阐述了三僚风水文化背景,结合风水理论对三僚地理与人文景观展开研究,分析三僚景观所呈现的风水意象,总结景观意象化中蕴含的文化逻辑,为其他古村落寻找景观与感知的链接要素提供借鉴,并对古村落保护及开发方面提出优化建议。
关键词:赣南风水;形法;景观意向化;三僚至各地。
杨筠松所创建的风水理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两大基本宗派:形势派与理气派。
形势派主要对基地周围地形进行判断与选择,适用于旷野、山谷之宅,由于赣州丘陵绵延、河湖广布,能通过肉眼观测到具体地势起伏变化[5],适宜形势派的实践。
赣州风水师多出于三僚村,三僚风水可以说是赣州风水的代表,是形势派的发源地。
三僚风水流行以“形法”为主体,利用部分“理法”操作为补充,着重勘察山体的形态、位置,结合相应星体、五行、易经等知识进行吉凶评定。
2.2三僚风水文化据《赣州府志》与曾、廖两家族谱记载,三僚的起源与风水文化有着密切联系。
杨筠松晚年与其弟子曾文讪择得一吉地,并携弟子廖金精一起在此定居,3人各建一寮遮风避雨,因此后人将此处称作为“三僚”,师徒3人定居后,便有许多风水学者慕名而来拜师求艺,三僚风水于此创立。
三僚村主要生活着曾、廖两姓族人[6],三僚风水术通过两姓世代相承。
宋元时期,三僚风水的影响范围还存在地方局限性,直至明初,曾廖两家为皇室勘定了十三陵,此后三僚风水成为了形势派的正统代表。
通过实地走访得知,三僚人多数都懂得风水术,此地的职业风水师大多在广东、福建一带营生。
三僚村内则一直围绕着“风水”打造相关产业链,如风水秘籍、风水培训班、家传豆腐宴、民俗庆典文化节等。
3三僚风水择址要素及其意象3.1觅龙通过观察山体地质地貌、土壤、植被状况等内容判定气脉吉凶,此过程即为“觅龙”。
三僚代表性的墓、祠数据汇总
三僚代表性的墓、祠数据汇总接触几个三僚风水先生,都众口一词:坐度分金不会教的。
为此,我再次重返三僚,认真测量几座古墓及祠堂的坐度,看看能否发现其奥妙。
1、曾氏杨公祠,大门有铁皮包住,门框也有铁管,左右屋角也量不准,有铁。
最后在神位后墙测得:周天295.5度,戌兼辛,大门估测辛戌缝中,即天盘辛(渐卦)收暌卦水,去水中乎卦。
来脉无法测,龙从坤申而下,脱脉,落平地结作。
2、曾氏清初墓,坐周天3度,子兼癸,上山蛇形,落田结作,右水自坤申来,出左巽巳而去,来脉壬兼亥而下,田里跌断,再起小泡而结坐,吐穴。
据本地介绍。
此墓葬下发丁多.....3、曾氏墓,清代中叶葬,碑上写乾兼亥,周天323度,缝中,右水到左,右地盘丁水,出地盘甲水,出文贵,发丁,离主而发......4、蛇形祠,金蛇上树形,是廖炳名师点。
正门坐周天346度,壬兼子,内墙坐341度,壬兼亥,门楼坐354度,子兼壬,在巳方147度方位开巷口,再横过右前方丁方墙外立门楼,院内水塘。
5、曾氏虎形幕,骑龙穴,坐周天243.5度,申兼庚,来龙小过卦(辛),外堂水口出寅,面前水塘,左水在近,右水在远,交于外堂。
是个大发丁的墓........这些实例,供大家分析。
又:【4例蛇形祠,右水坤申来倒左,外堂出乙辰,院内围墙高,只能看见丙午峰,巽峰,。
门楼子山,右水倒左,出巽,地盘。
】【第5例,虎形墓,骑龙穴,墓碑有些前倾,我认真地量了碑下面的底座石,243.5度,同时还有一位先生也测的是243.5度,墓后脑上,还立有一块望碑,也是243.5度.墓左上角与右上角,安了一对眼睛.墓堂内没有放水孔,墓圈外沿,左右各有一个不明显的出水凹.左是癸,右是乙,天盘.】【每度五行,是一个方面,重要的在于360爻里面的天机线,而不是384爻。
记得陈梦国先生在《中国风水绝学》里提到“俗传64小卦”,为何说:'俗传”?可见话里有玄机。
】地理、风水,不管你懂不懂、承认不承认它都存在。
三僚廖氏风水名师简介
三僚廖氏风水名师简介杨筠松,按《地理正宗》:杨筠松,字叔茂,窦州人,长期寓居江西虔化,号救贫先生。
曾作《疑龙经》、《撼龙经》、《立锥赋》、《黑囊经》、《三十六龙》等书。
被后世尊为江西赣派风水祖师。
又据《江西通志》载:筠松,窦州人,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
黄巢破京城,乃断发入昆仑山寻龙,曾路过江西赣州,以地理术行于世,授业曾文辿、廖瑀、刘江东诸徒,后侨居山寮,世称救贫仙人,卒于赣,葬雩中乐口。
廖瑀,据《中国廖氏通书》引《蔡志》云:廖瑀,字君玉,精通天文地理,是个风水先生,曾入山学道,自号金精山人,后世称其廖金精,后唐皇帝封他为“国师”。
尝为饶州许氏卜宅,曰:“后世子孙当有为吾州守者,宋建炎四年,许氏后裔子中果选虔州知府。
忆瑀遗言,即遣使致祭,并为立碑记。
廖邈,五代虔化人,家学渊博,通易理,主杨廖之说,善词赋,性淡泊,居家好竹,自号筠居士。
廖凝,字熙,五代虔化人,邈之侄,家传其术,给人卜宅之吉凶如神,后同兄融同隐于衡山。
廖寿郎,字子发,宋宁都人,家传杨筠松堪舆之术,景炎间,于瑞岗面相得象湖象眼吉地,遂携家徙迁。
廖三传:公通春,三传故名。
别号好古轩。
生唐成通三年辛巳。
殁后梁未帝龙德元年辛巳。
寿61。
葬鸭子湖奔口龙形。
右散骑常侍綮作好古轩记。
廖禹,按赣州《旧府志》载:廖禹,字伯禹,宁都人。
年十五,通五经,人称廖五经。
建炎中,以茂异荐,不弟,后精究父三传堪舆之术,卜居金精山,自称金精山人,所著有《怀玉经》,堪舆家至今宗之。
谢世南,得廖瑀之术,精青乌家言。
世南,禹之婿也。
后传其子永锡,世南后赠武功郎,永赐为武功大夫、惠州巡检使,南及卒,侍郎廖彦铭其墓,博士米芾书丹,人以为二绝。
廖仁,字德元,幼习诗书,天分甚高,十余岁就笃爱堪舆,专心研读家传地理书类,在广东、河源、紫金一带称为一代名师,著有《地理总论》、《地理秘传》、《地理问答》等书。
廖绍定,兴国三僚人,善谈名理,所著有《地理指迷大要》,推本于太极,而敷演二气、五行、八卦,其说甚精。
中国风水特色之赣南堪舆文化
中国风水特色之赣南堪舆文化何谓“堪舆”赣州堪舆文化兴国是现代中国风水学中最盛行的流派——赣派风水的发源地,素有“中国风水地理文化第一村”之称的三僚村,就位于赣州市兴国县东南60公里的梅窖镇。
唐代末年黄巢兵进长安后,原任司天监监正的风水地理大师杨药松(名益,号救贫),弟子曾文辿、廖瑀隐居三僚村,传播风水文化,后被尊为风水祖师。
三僚曾、廖二姓师承杨公奇术,风水文化在三僚村绵延一千多年,历代名师迭出,享誉海内外。
古代南京、北京十三陵、故宫、长城都是三僚风水先生堪择。
杨救贫当年选中三僚传道授业,是因为三僚村地形状如一个太极图形。
站在两姓交界的“和合石”上看,三僚村是一个盆地,盆地中间一座条状石山“罗经石”峰恰如罗盘中的指针;曾屋村和廖屋村如太极图中的两仪;村周围的东华、西竺、南极、北斗四座寺庙和全村八个景点,吻合了《易经》中“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演八卦”的原理。
三僚村曾、廖二姓各祀的两座杨公祠,供奉杨公金身,抽签是由〈易经〉演化而来的〈杨公诗签〉,每签一卦,共64卦。
这是全中国惟独三僚特有的文化现象。
三僚村尚有一株杨公当年手植的古树“九尾衫”,这是一株千年古衫,完整时树干约需四人合抱。
三僚村保留了不少古代风水建筑,如廖氏宗祠周围的章光土、七星池,曾氏周围的砂手、龟蛇会、石拱桥等,罗三公墓,太监墓,蛇形祠,卧虎形墓,猛虎跳墙形墓等不同时代的风水作品,吸引着许多海内外学者前来参观考察。
杨公风水杨公通过长期的风水实践发现用二十四山阴阳龙格龙立向与风水实际之间存在重大误差,根据河图洛书的原理,采用六十甲子纳音理论,将六十甲子合理地分配在罗盘上,创制了七十二龙,用于格龙立向,同时创制了天盘双山体系用于消砂纳水,从而将中国风水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里程碑。
七十二龙,初看起来,是天干地支体系,好像与河洛无关。
但只要认真地研究七十二龙的真实含义,就会明白,河图即在其中。
河图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地三生金,地四生木,地五生土,分居四方。
赣州风水本源
赣州风水本源陈名“世界风水在中国,中国风水在赣州,赣州风水在三僚。
”作为“中国风水第一村”的赣州三僚村,具有深厚的风水文化底蕴,是中国风水行业最权威的品牌。
作为杨公嫡传后人的三僚老宗师,代表目前中国乃至世界风水作法的最高水平。
据曾、廖二氏族谱记载:“杨公生于大唐太和甲寅三月初八日戌时。
幼习诗书,一览无遗。
十七岁登科及第,官拜金紫光禄大夫之职,掌琼林御库,管灵台地理事。
至四十五岁,因黄巢之乱,遂携秘籍弃职云游,济世救贫。
仙逝于昭宗光化三年二月初九日卯时,寿六十七岁。
”现三僚建有杨公祠,可以考证。
据笔者初步研究:黄石公、张良、诸葛武候、徐茂公、杨公等,皆传统风水一脉嫡传。
杨公精通天文,与道家有很深的渊源。
在杨公三元玄空建设思路中,有很浓的道家思想。
今三僚廖氏老宗师在风水实践作法上仍有相当部分道家功夫。
一代宗师83岁高龄廖唐芳公恒言:“有形、有气、有理、有作法、有地运、五德入格。
”其中,“有作法”,是廖氏内堂九尺作法很核心的功夫,也是廖氏功夫独步天下的核心技术。
除廖氏外,其他各派对此领悟甚少。
地师乃状元之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达人事,旁通鬼神”,历代被人尊称为“地理先生”。
如今,廖氏老宗师仍遵古训,“三考东家之德”而后为之堪舆。
三僚老宗师恒言“天地人鬼神都搞不清楚,学什么功夫?”唐苏师恒言:“秘在罗盘!天地人鬼神合一而论,才是真太极、真三元玄空。
”罗盘十层合一而用,万象森罗,无所不包,才是最符合逻辑的杨公三元玄空之学术,才是真正的杨盘!然而,千年以来,杨公真传的功夫到底是什么,似乎未有定论。
三元玄空真传的标准是什么?目前除了赣州三僚老宗师秘授外,外人无法窥视其奥秘!导致神秘的风水学,至今仍如哑谜,难以正本清源。
笔者有缘,得恩师授诀,领悟廖氏真传之“浑元一气、万象森罗”奥局,诚所谓“石破天惊!”然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只可为知者道,难为外人言也!唐苏师秘授:“此浑元一气、万象森罗秘法,是‘天、地、人、鬼、神’合一作法,是杨盘十层合一而用之至秘心法。
江西三僚蛇形祠布局考察点评
江西三僚蛇形祠布局考察点评在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三僚村,涵义深奥的古风水建筑有很多,其中蛇形祠便以其作法独特而出名。
蛇形祠是三僚村现存比较完整,最具有客家特色的古建筑。
为风水名师廖炳的成名作,是国内外以内堂人工作法操控房份的杰出代表作。
“蛇形祠”位于三僚村村北,在杨公祠的西北方,坐北朝南,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
曾氏族谱称之为“承志堂”。
供奉的是杨公首徒曾文辿第二十六代孙石桥公,整个祠堂呈昌字式,上下两堂,中一天井,土木结构,规模精巧,粉刷绘画,甚为美观。
伫立在祠堂前,但见四周群山环绕、山峦起伏、绵亘不绝。
右边白虎方山梁上能看见两块巨石重叠,就是当年杨公首徒曾文辿认为前有金盘玉印,后有华盖遮印的那个印石,卜居三僚定可世代为官的地方。
后来杨救贫亲临堪定,认为前方为金盘玉印的石峰大头在北小头指南为罗经吸石,松树如伞,树下巨石形似包裹,组合起来就是一位地理师的行头,主世代出端着罗经背着包裹打着雨伞出门的地理先生!杨筠松所创的风水术外界俗称“形势派”,建筑和环境之间一切都讲究形势,蛇形祠是依着三僚蜈蚣山形爪子之中的一条爪子来布局的,这条爪子如灵蛇蜿蜒而下,也就是喝形中的蛇形。
依据后花台上的两棵巨大的古樟树,蛇形祠又喝形为“金蛇挂树”。
这座祠堂就建在金蛇的七寸上。
蛇形祠祠堂后山为人工顺山而作的土坡,风水学名为“花台”,花台为负责来龙与房屋阴阳衔接的关键之处,风水学里寓意为孕育化气的地方,俗话有千斤门楼四两屋万两花台之说,可见花台对一个屋场的重要性,花台作成下山龟形。
阳宅断中对花台的描述,“花台阳见阳,初代发一场;花台阴见阴,破财又损丁”;为缓龙急做急龙缓做调和阴阳作出了明确解释。
祠堂有一院墙,入户大门后建一照壁,跨进院门,弯弯曲曲的小道形似一条巨大的蟒蛇从月形池塘旁顺着围墙蜿蜒而来。
向右穿行一小巷,才能进入祠堂,犹如穿行在蛇洞之中。
因为风水里讲究“曲则聚气养神”。
在照壁与祠堂之间挖了一半月形池塘,与平常所见的祠堂相比,池塘挖在院内且地势深陷。
杨救贫、曾文辿、赖布衣、廖金精形派风水四大祖师
杨救贫、曾文辿、赖布衣、廖金精形派风水四大祖师杨筠松据明朝嘉靖 15 年(公元 1536 年)董天锡编撰的《赣州府志》记载:“窦州杨筠松,僖宗朝,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
黄巢破京城,乃断发入昆仑山。
过虔州,以地理术授曾文辿、刘江东。
卒于虔,葬雩都药口坝”。
三僚曾氏族谱却有关于杨救贫的详细传略:“杨公仙师祖籍山东窦州府,父名淑贤,剩三子,长曰筠翌,次曰筠殡,三曰筠松。
杨公仙师名筠松,字益,号救贫,生于大唐中和甲寅三月初八戌时。
幼习诗书,一览无遗,十七岁登科及第,官拜金紫光禄大夫之职,掌管琼林御库。
至四十五岁,因黄巢之乱,志欲归隐山林,偶遇九天玄女,授以天文地理之术。
据史书记载,廖、曾两姓都从宁都徙居兴国三僚,“盖两家冢宅,皆筠松所卜而贻之谶云”。
(明·嘉靖董天锡编撰《赣州府志·人物志》)。
可能是因为这一缘故,三僚人非常愿意跟外人介绍杨救贫为三僚卜地开基的传说。
据说曾文辿是杨救贫的首座弟子,也是三僚曾氏的开基祖先,自从在黄禅寺偶遇杨救贫之后,便与杨救贫云游天下,但是曾文辿一直都想寻找一块吉壤,世代定居下来。
在宁都的赖村,曾文辿希望在那里安家,在他看来,那里的风水可以出大官,杨救贫说那里的山是秃头山,只会出大盗。
后来在雩都的平头寨,曾文辿说这里是“五虎下山,狮象把水口”,将来子孙肯定兴旺发达,谁料杨救贫又说他看错了,这是“五鼠下山,猫儿把水口”。
曾文辿发现三僚的风水不错,子孙可以世代为官,于是告诉杨救贫,他已经找到了一个“前有金盘玉印,后有凉伞遮荫”的好地方。
杨救贫来到三僚一看,果然是一块肥沃的盆地,山水环绕,盆地中间有一座长条形的石峰,在遥远的盆地边缘有一棵高大的松树,树底下卧着一块圆形的巨石。
但是,在这位风水大师的眼里,看到的却是一块适宜风水先生世代居住的地方,整个盆地就是一个硕大的罗盘,盆地中间的长条形石峰酷似罗盘的指针,而松树和巨石则是风水先生随身携带的雨伞和包裹。
中国堪舆文化第一村——三僚[组图]
中国堪舆文化第一村——三僚[组图]
中国堪舆文化第一村——三僚[组图]
兴国县梅窖镇的山水之中,镶嵌着一座神奇而美丽的村庄——三僚。
它被人们誉为“堪舆文化的发祥地”、“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
三僚旅游资源丰富,目前,该村保留了廖氏宗祠、曾氏砂手等古代风水景点50多处,是中国堪舆文化、风水建筑作品保存最为完好的古村落,保留了不少古代的风水建筑。
三僚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江西省十大魅力乡村”。
2006年,首届国际风水文化节在三僚举行。
2008年,三僚堪舆文化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中国赣州网记者卢舰摄影报道)
杨公祠。
三僚村。
三僚村每一处景致都各有其特色。
远处山上的是风水树和包裹石。
中国堪舆文化第一村——三僚[组图]
兴国县梅窖镇的山水之中,镶嵌着一座神奇而美丽的村庄——三僚。
它被人们誉为“堪舆文化的发祥地”、“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
三僚旅游资源丰富,目前,该村保留了廖氏宗祠、曾氏砂手等古代风水景点50多处,是中国堪舆文化、风水建筑作品保存最为完好的古村落,保留了不少古代的风水建筑。
三僚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江西省十大魅力乡村”。
2006年,首届国际风水文化节在三
僚举行。
2008年,三僚堪舆文化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中国赣州网记者卢舰摄影报道)
杨公祠。
三僚村。
三僚村每一处景致都各有其特色。
远处山上的是风水树和包裹石。
廖姓楹联典故
廖姓楹联典故门楣题辞万石流芳:源自北宋顺昌人(今福建顺昌)廖刚,又名世芳,字用中,又字仁庵,号高峰,宋神宗(赵玥)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出生于顺昌县交溪乡,三十六岁时宋徽宗(赵佶)崇宁五年丙茂科进士,宋崇宁至大观年间(公元1102~1107年)赐进士第出身,御史中丞改宋工部尚书(掌管全国水土工程的大臣,从一品),封少师,宣和二年,岁次辛亥,盗贼入顺昌,公遣其子谕贼,贼知公素守信义,遵命散去,地方得赖安宁,甚为君主倚重,召封为吏部员外郎,请营建康(南京)亲拥六师,以杜金人窥伺,历拜御史中承,知无不言,当时蔡京秦桧专权,亦为之畏惧、任吏部尚书至士卒,至南宋高宗(赵构)绍兴十三年(公元1143年)逝世,享年七十三岁。
不但是宋朝的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还是一位军事家。
子四皆士,皇上赐每人官禄两千石,父子五人共享万石,时人号称万石廖氏。
诗云:“万石家声远,三州世泽长、瓜锦欣瓞衍,栾世庆荣昌。
”四言通用联:三州世泽;万石家声:上联典指自晋至唐历时数百年廖氏家族之显赫。
“三洲”是指廖氏先祖廖彦光的六世孙有三兄弟封为郡公,长为廖延邦,封清河郡公;次为廖延龄,封武威郡公;三为廖延春,封太原郡公。
这是廖氏首次分为三郡,也就是三洲的由来。
下联典故的说法有两种:一是据说汉时廖扶(即北郭先生)聚谷万石救济百姓灾荒,故而家声远播;另一说是宋时廖刚和四个儿子均年薪二千石,共万石,父子号称十贵,其居舍门额宋皇帝御封为“万石家风”、“世綵堂”。
“万石”指廖刚,宋徽宗崇宁年间(公元1102~1106年)官至工部尚书;他的四个儿子廖迟、廖过、廖遂、廖遽同朝为将帅,年俸禄都在两千石(一石为六十千克)谷以上,五人皆重信义,一门官俸累计超过一万石。
绿荔名族;紫桂书堂:此联为廖氏宗祠“汝南堂”堂联。
名荣万石;性慧六龄:上联典指北宋顺昌人廖刚,字用中,号高峰,少年时曾跟从杨时学习,崇宁年间进士。
宣和初年官监察御史,当时蔡京专权,他奏论无所回避,后出知兴化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僚廖氏杨公祠
为堪舆祖师杨筠松立祠祭祀,是三僚村特有的文化现象,在中国我还没有在其他地方发现(近些年来,海外一些堪舆文化研究团体,尊杨筠松先生为祖师,为他设立了一些纪念堂,但形制、影响均无法与三僚杨公祠相比肩)。
中国古代素有“事师如父”的传统,杨公是三僚曾、廖两姓开基祖的师父,其后人即把祖宗的师傅安置的祠堂里纪念,也说明三僚人对堪舆文化的敬仰和重视程度达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
三僚曾、廖二姓在村子内各住一边,他们建的杨公祠也是也是各居一边。
廖姓杨公祠也始建于元朝至正年间,距今约650年左右。
廖氏杨公祠堂位于三僚村盆地的西北部御屏峰下,左右两边均为民房。
祠的座向是子午兼癸丁,分上下两殿,(现仅存一殿)杨公金身雕像居中,左边为廖金精,右边为老官,另外左下座为药师华佗、右下座祀当坊福主。
廖氏杨公祠由于历史原因,也遭到人为的破坏,近年还未进行大规模重建,故规模比较些 因为距圩集(三僚村有圩场,二天一圩)比较远,道路难行,还太引人注意。
进廖氏杨公祠的人,对祠内的二副对联比较关注。
第一联曰:
竹杖青奇万里河山归杖下
青囊元妙一天星斗隐郎中
这联中隐含了三僚廖氏开基祖廖金精向拜师学艺的故事。
第二联是:
抽爻换象堪移一天星斗
避凶趋吉真乃万国神仙
相传这副对联为南宋状元宰相文天祥所题。
廖氏杨公祠内悬挂着二块巨匾,一块是“历代国师匾”,文曰:
奉旨
钦天监国师廖金精廖兴廖均卿廖旺隆廖文政
钦天监博士廖景庵廖必旺廖用成廖歧山廖绍定廖觉先廖炳廖绍宠
另一块是“历代明师匾”。
三僚所谓的“国师”,是指受过朝庭封赏的堪舆术士,未受朝庭封赏,但在民间享有很高声誉的堪舆术士,称为明师。
清末以前,到三僚村学习堪舆术的规矩很怪,不是直接上师傅家去求拜,而是到杨公祠
内去做义工,每天扫地、上香、添香油,村里的堪舆术士如果发现求师者对杨公很虔诚,会聚在一起商议,为他指定一个师傅。
三僚堪舆师收弟子的方法也特别,不是自己决定,而是由杨公决定。
愿意收弟子的堪舆师和求师者一起到杨公祠内上香祷告,然后求师者跪求杨公说:“我能拜某某先生为师吗?”说完后跌告。
如果是阴告或阳告,这位堪舆师就不会收他为徒,求师者再提出一位堪舆师的名字求杨公,如果跌出了顺告,就拜这位堪舆术士为师,师傅不能拒绝,因为是杨公指定了的,只能带回家里去悉心指教。
在清末以前,海内外来三僚村求师学艺和聘请堪舆术士的车马不绝于途,村内客栈饭馆很多,故当时三僚村的经济非常发达,在这样一个边远山村内,圩场市集就有二个。
我曾陪过不少虔诚的海外堪舆爱好者去祭祀杨公祠。
他们说,过去师傅告诉他们,学习堪舆术的人,一生中至少去三僚祭拜一次杨公,并要把他们自用的罗经,置于拜台,举行祭祖仪式,祈求祖师赐福。
他们的罗经放在杨公祠内拜过后,就附着了杨公的灵气,仿佛画的龙点了睛,可以持之四海谋生了
参观堪舆圣地三僚村,一般都要去朝拜杨公祠。
据兴国明代的古县志《窦志》载:三僚村曾姓的杨公祠始建于元朝末年的至正年间(公元十四世纪中叶,距今约650年左右),祠堂位于三僚村盆地的中央,(今三僚诚真希望小学前面、三僚村委会东侧),座向是壬丙兼子午,殿堂上杨筠松居左,曾文辿居右,均为和真人大小的樟木雕像,镀以金漆,民间俗称“杨公金身”。
元朝杨筠松雕像完成时,大学士欧阳圭有诗赞曰:“大道无形,公独有像,神仙不死,公独有葬。
”
杨公祠在历代都有维修,最后一次在原址重建是在1998年,祠分为前后两殿,大殿祀杨筠松和曾文辿,后殿祀当坊福主。
2000年,广东的何益波先生捐资16万8千元,用花岗岩石雕刻了整个杨公祠的门面。
现在祠前是相对的两只石鼓,阶下立着两只石狮子。
门面花岗石上雕满了各种图案。
在门庭顶是一些动物和花卉纹饰。
第一幅石刻图是“九天玄女授书”,是最大的一幅,嵌于大门上方,用的是镂刻法,图案左边是九天玄女立云端,将一卷书递出。
九天玄女为汉装,高发髻,衣裙飘飘,是美丽的仙女,身后还站着二位侍女。
图案右下面肃立一位老人,举手作接书状。
老人即杨筠松,他身后还站着两位弟子。
杨公体胖,面容虔诚,穿着汉装。
杨公师徒站在陆地。
图左下方是一株大树,大树下站着三位观看的老百姓,穿的是短装。
在此图下面是四块方形石雕图案,从左到右分别是:杨公进政、杨公看风水、杨公出游、杨公著书。
杨公进政图中是皇帝将一个罗盘授给杨公。
图中是头戴皇冠的
皇帝,后面有宫女摇扇,旁边站着大臣,杨公在皇帝的书案前拱手接受罗盘。
杨公看风水是杨公站在一房子前,身边两弟子,其中一个把罗盘递给杨公。
杨公出游图是杨公在小桥流水的地方游玩,身后有弟子和书童,还有一位挑着食合的佣人。
杨公著书是杨公坐在书案前援笔著书,旁边有三个站着看。
大门两侧是一幅对联:学究天人泽被士庶功参造化名倾万国。
大门左右两侧各有三幅画,用黑大理石磨成,右边是群山叠翠(深山古松寺庙)和江山多娇(苍松古柏飞瀑垂柳拱桥亭台楼阁),加官进禄。
左边是山清水秀、玉溪春色、天官赐福。
杨公祠内还二幅对联曰:
名扬百千万年仙踪永驻
文钳三十八代德泽长存
灵应九州
图书有象悟通消息达天机
造化无形参透盈虚成大道
万国朝元
自古天下重名此仙有几
能使山川生色惟公独尊
曾氏杨公祠第二进供奉本坊福主关云长,关公红脸长须,金衣,手持朝板,座下分立二人,武将打扮,一人持金瓜长锤,一人持长柄大刀。
关公头上横幅为“天地同流”,两边联是“举念时明明白白毋欺了自己到头处是是非非曾放过了谁”。
两侧廊联是:“冬去春来千山树木迎春绿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
柱联是:“新岁新春一派新风新气象好山好水千村好景好时光”。
“竹翠松青万里河山春常在花红柳绿九州天地同东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