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古人谈读书优质课评选教案
部编五年级上语文《24 古人谈读书》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上语文《24 古人谈读书》优质课教学设计一、课堂背景与分析1. 教学背景本次教学设计针对部编五年级上语文课程中的《24 古人谈读书》进行优质课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了解古代智者对读书的认识和态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3. 学情分析学生年级为五年级,普遍具有较好的语文基础,但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学生对古代智者的思想和观点可能缺乏深入理解,需要通过本节课的设计进行引导和拓展。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24 古人谈读书》展开,通过让学生了解古代智者的思想和观点,引导他们对读书的重要性和意义有更深入的认识。
2. 教学方法•课前导入:通过引用古代智者的名言警句导入主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讲解解读:对文中的核心观点和思想进行逐段讲解,并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
•互动讨论: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课堂作业:布置相关阅读和思考题目,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教学流程•导入:引用孔子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引导学生思考读书对自身的重要性。
•阅读分析:逐段讲解《24 古人谈读书》中的名言,并让学生进行解读和思考。
•互动讨论: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表达对古代智者观点的理解和看法。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鼓励学生将古代智者的思想融入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
三、教学反思与展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学生对古代智者的思想和观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古代名人的言论,拓展学生的视野,引导他们更好地融入到传统文化中去。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在课堂实施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优秀的语文素养。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人谈读书》优秀备课教案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人谈读书》优秀备课教案一、教学背景分析《古人谈读书》是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古代名人关于读书的看法和体会。
通过本文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文人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古人谈读书》的主要内容,能够流畅朗读课文,掌握关键词语的解释与运用。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借鉴古人的读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培养学生对读书的兴趣和坚持的意志。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掌握《古人谈读书》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意图。
2.难点:培养学生对古代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引导学生从古人的角度理解读书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1.上课导入:通过展示古代文人读书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古人的读书方式和获得的益处。
2.学习课文:学生跟读课文,老师逐句解释生字生词,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3.课文分析:讨论课文中古人谈论读书的观点和理由,引导学生思考现代人应该如何看待读书。
4.小组讨论:安排学生分组,讨论古代文人读书的方式与自己平时的读书习惯之间的异同,分享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第二课时1.复习巩固:让学生回顾前一节课的内容,总结《古人谈读书》的主要观点。
2.诗词赏析:介绍一些古代诗词中有关读书的名句,让学生欣赏并理解其中的含义。
3.读书心得:让学生思考并总结自己的读书心得体会,可以写成短文或口头表达。
4.思维拓展:引导学生探讨读书对人的成长和人生的改变,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古人谈读书》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阅读与思考,学生不仅扩展了知识面,更培养了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秉承古人的读书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成为终身读书的人。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词语及名言警句。
2、品析文中简练、警辟的语言。
3、学习文中运用对比、比喻、举例的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讨论、合作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读书的益处,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品析文中简练、精辟的语言。
【教学难点】学习文中运用对比、比喻、举例的论证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点拨法、品读感知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氛围,谈话导入同学们是初三的学生了,十年寒窗苦读,即将迎来收获的季节,在漫长的读书旅程中,你曾经有过什么样的感悟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英国作家培根的一篇随笔《谈读书》,去聆听他精辟的见解,去感受他简练有力的语言!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生共读课文,校正字音。
2、师生共同合作学习,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三、再读课文,品析探究1、找出喜欢的句子,交流阅读体会。
点拨示例:(1)选段:"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评析:这句话列举的内容丰富翔实,使得出的"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这个论断有说服力,令人信服。
(2)选段:"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评析:用"野生的花草"比喻"人的天性","修剪移栽"比喻"求知学习",用比喻为了论证"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使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论述语言形象生动。
2、总结论证方法。
四、小结归纳,拓展延伸1、小结《谈读书》一文中的内容和特点。
2、阅读培根其它随笔中的名言警句,并选取话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五、课堂总结,升华情感六、布置作业围绕课堂上谈到的你所感兴趣的话题提取观点,试着给它配上论据,并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写一篇议论文。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25《古人谈读书》优质课教案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25《古人谈读书》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理解《古人谈读书》的大意和主题;2.能够分析文章结构和语言特点;3.能够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4.能够运用课文内容进行朗读和复述。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3.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2.了解古代人对读书的看法;3.理解文中的名言警句。
教学难点1.对古代文化及其价值观的理解和把握;2.理解文中象征性的语言表达。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引言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在古代,读书对于人们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读书?二、学习1.阅读课文《古人谈读书》,教师逐段进行讲解和解读,重点讲解生词和名言。
2.学生分组进行课文朗读,并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每段的理解与感悟。
三、总结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的成果,每组选举一名代表进行总结发言,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
四、拓展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古代与现代的阅读方式、态度和效果,引导学生思考现代人应该如何看待读书。
四、板书设计•《古人谈读书》•名言警句•读书内容•读书方式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古代人的读书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同时,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分享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培养了团队意识和表达能力。
以上文档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和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部编五上语文《古人谈读书》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古人谈读书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一、教学目标(一)认识“耻”“矣”“岂”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知”“识”。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练习背诵课文。
(三)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四)梳理古人读书求学的态度和方法,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内容带来的启发。
二、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三、教学过程(一)浏览课文,导入新课1.读一读篇章页上的名言,说说苏轼认为应该怎么读书。
(出示篇章页)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苏轼提倡书要反复阅读,认真思索,自会明白书中真意。
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那其他古人又是怎么谈读书的呢?(板书:古人谈读书)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人谈读书》。
(齐读课题)3.浏览全篇,整体把握脉络。
(1)快速浏览全篇,说说哪些古人在和我们谈读书。
(2)相机点拨,归纳总结。
这三位古人生活在不同年代,身份也不同,但他们都在谈——读书。
(板书:孔子、朱熹、曾国藩)(二)创设情境,学习第一则文言文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同学们,你们听,古代私学的钟声敲响了!四面八方的弟子汇聚在一起,等待着他们的老师——孔子的到来。
只见孔子稳步走到学生面前,说道:“你们从四面八方投奔到我门下,是来向我求学问、求道德的,那怎么学习呢?这就是读书之道——”(出示句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间。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不同形式,反复诵读。
(自由读,小组读,个别读,师生合作读)3.背景故事引入,学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就在这充满韵味的私学里,孔子与弟子们围坐一起,只见其中一位弟子子贡问道:“老师,魏国有一位大官,叫孔圉,他去世后,后人给了他一个号,称他为‘文’。
我知道只有道德博厚、勤学好问、贤良爱民的人才可称为‘文’。
他凭什么能得这个称号?”(出示句子)子贡问日:“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2)孔子如何作答?(指名读,出示句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①自由读,想一想,你明白他的意思了吗?②点拨方法。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第25课《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耻、识”4个生字并会写“耻、诲”等7个生字。
2.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
3.能够在阅读中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懂得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和会写课文中的字、词及说出课文的意思。
【教学难点】能够在阅读中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懂得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是的,读书能丰富人的知识,陶冶人的情操,开阔视野。
但是读书要掌握方法,同学们有没有自己的读书方法呢?今天,我们来看看古人对于读书有什么独特的见解。
一起学习《古人谈读书》出示课题:古人谈读书二、讲授新课学习第一部分(一)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要求:(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chǐzhì yǐ qǐ耻识矣岂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2)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3)开展读字游戏:开火车读3.词语释义(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勤勉。
好:喜欢。
耻:以……为耻。
下问:向地位、学位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知道。
为:是。
是:这。
知:同“智”,智慧。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识:记住。
厌:满足。
诲:教诲。
倦:倦怠。
4.感悟课文的意思。
勤勉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总感到不满足,教诲人不知道疲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1.作者简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部编五上语文《古人谈读书》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1)
古人谈读书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一、教学目标(一)学习第三则小古文,借助“则”字句的断句特点,读好文中关键句,学习发语词的断句特点。
(二)借助变式朗读、思维导图等形式梳理信息,能理解“有志”“有识”“有恒”的内涵,把握全文大意。
(三)培养良好的读书品质,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习惯。
二、教学准备课件,曾国藩人物资料。
三、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梳理篇章信息1.依次出示孔子、朱熹读书心语,齐读巩固。
2.引题。
关于读书,每代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这节课,我们走进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曾国藩,读读他的读书之道。
(二)教材衔接,梳理停顿规律1.自由朗读,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教材衔接,回顾停顿规律。
有一些停顿需要我们随着文章理解的深入,慢慢把它读好,有一些则是我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慢慢总结、提炼出来的规律。
请你们来读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知晓的停顿规律。
(逐条呈现以下句子,回顾、梳理)3.迁移应用,读好本课三个“则”字句: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找一找,指名读)4.拓展新知,学习句首语气词“盖”的停顿。
(“盖”字描红,教师范读,学生跟读)5.落实关键停顿,读通课文。
(指名读、齐读)(三)宏观看篇,梳理内容信息1.提取关键信息。
(1)找观点。
关于读书,曾国藩提出了什么观点?找找文中相关的句子。
(交流: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此三者缺一不可)(2)提炼关键词。
(板书:有志、有识、有恒、缺一不可)2.变式朗读,分类梳理,厘清信息。
(出示梳理句)第一要有志——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第二要有识——有识则知学问无尽;第三要有恒——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四)微观看句,理解内容信息1.同桌对学,朗读交流。
(课件出示)识”“有恒”的内涵。
(1)预设一: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①志:志向、目标。
②下流:古今异义词,联系课本注释知晓“下等、劣等”,并根据本文的谈论对象,理解“下等”具体指在读书这件事上落于人后。
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案 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案部编版一、教材分析1.1 教材内容概述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古代众多文学家、哲学家对读书的看法和认识,通过学习古人的观点,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和感悟。
1.2 教材特点•引导学生从古人的观点出发,进行阅读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通过名人名言、古代典籍等资料,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和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了解古代文人对读书的认识和看法。
•掌握并能运用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2.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
•能够进行适当的讨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2.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读书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理解古人的观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发表意见。
•进行相关课文的解读和分析。
3.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文学作品阅读和评论。
四、教学过程4.1 活动设计•第一课时:导入古人观点,学习古代名人名言。
•第二课时:学习古代典籍,对比不同文人的观点。
•第三课时: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出不同观点的共同之处和差异。
•第四课时:进行相关文学作品阅读和分析。
4.2 教学方法•讲授相结合:引导学生理解古人观点并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自由讨论,激发思维。
五、教学评价5.1 评价方式•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作业评价: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评分。
•小组讨论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
5.2 评价标准•看法独到,理解深刻;•表达清晰,逻辑性强;•合作共享,态度积极。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多角度分析,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避免单一的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去审视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
同时,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和意义。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25《古人谈读书》优质课教案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25《古人谈读书》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古人谈读书》是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的一篇课文,通过古人关于读书的名言和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文人对于读书的看法和态度,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到读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古代文化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古人对于读书的见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读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学难点:领悟古人对于读书的见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3.生字词卡片4.黑板、粉笔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古人读书的图片或故事,引导学生谈论古人读书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气,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然后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你认为古人为什么这么重视读书?”、“古人读书的方法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等。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4《古人谈读书》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4《古人谈读书》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古人谈读书》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介绍古代名人的读书方法和态度,教育学生要热爱读书,勤奋学习。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简练,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以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课文并理解其中的意义。
但是,对于一些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古代文化背景,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解释和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的认识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读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的大意,领悟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提取关键信息,进行阅读理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读书的热爱,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读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的大意,领悟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
2.难点:对于一些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古代文化背景的理解,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课文中古人的读书方法和态度,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指导自己的学习实践。
3.互动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知识的传递和思想的交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文本:准备课文《古人谈读书》的文本,确保文本的准确性。
2.教学多媒体:准备相关的教学多媒体资料,如图片、视频等,用以辅助教学。
3.学习材料:准备相关的学习材料,如笔记本、笔等,供学生做笔记和使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创设一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如讲述一个与读书相关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读书的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古人谈读书》。
部编版《25.古人谈读书》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5.古人谈读书》教案【教学目标】:1.能借助注释、课后译文、字典读懂古文的内容,把古文译成白话文并初步体会古今义的异同。
2.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古文学习的基本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古文,做到停顿正确,会背诵三则古文。
4.懂得遇事要感于实践,抓紧时间不拖拉,在实践中学会本领的道理以及体会学习、生活的快乐和美好。
【教学重难点】:1.读懂古文的内容,并能译成白话文。
2.了解古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初步体会古今义的异同。
【教学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上课前老师先带大家做个游戏——对名言。
要求说出下句,并说说名言的意思。
多媒体出示:书上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中国古代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最灿烂的文化之一,许多名句佳篇为后人广为传颂。
以上的名言,大家并不陌生,它们都是摘自文言文,也就是古文。
下面请几位同学读一读(配乐),谈谈读后的感受(朗朗上口,语言精练且深刻。
)3.揭示课题:25.古人谈读书提出问题,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课文,有不懂的生字词圈出来。
2.出示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读通全文、字字明了、连词成句。
相互学习,合作交流。
1.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2.说说你知道《论语》中的哪些名句?相互交流。
初学课文,整体感知。
1.多媒体出示:根据班固《汉书·艺文志》的记载,“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语言”的意思。
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提出了许多教育主张。
在教育方法上,他提倡因材施教;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老老实实地学习。
《论语》所载,不限于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也包括了他们不少的社会实践活动。
也就是说,书中既记言,又载行。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论语》是在孔子死后,由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在不同时期撰辑而成的。
今天,不论是研究孔子,还是研究中国历史,都离不开《论语》。
2.请几个女生朗读该文,结合注释,然后请几个同学翻译,教师适当的引导。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优秀教案(精推2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优秀教案(精推2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优秀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词语及名言警句。
2、积累文中简练、警辟的语言。
3、学习文中运用对比、比喻、举例的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讨论、合作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读书的益处,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积累文中简练、精辟的语言。
教学难点:学习文中运用对比、比喻、举例的论证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氛围,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已经是初三的学生了,十年寒窗苦读,即将迎来收获的季节,在漫长的读书旅程中,你曾经有过什么样的感悟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英国作家培根的一篇随笔《谈读书》,去聆听他精辟的见解,去感受他简练有力的语言!(二)、作者简介培根(FrancisBacon,1561—1626)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作家。
著有《随笔》、《新工具》等。
《随笔》共58篇是英国文学中首创。
(三)、扫清生字障碍生字:藻()饰狡黠()诘()难滞()碍傅()彩吹毛求疵()多音字:嚼、好。
(四)、听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生共读课文,校正字音。
2、读的过程中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的?(五)、再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的?2、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些读书的方法,用自己的话总结并谈一谈你的看法。
3、再读课文,选出你喜欢的语句,说明喜欢的理由并进行简单的赏析。
(可以从语言修辞、思想内涵、表达观点、论证方法等方面进行赏析)教师根据学生讨论归纳总结:1、读书目的:(1)读书要仔细推敲(2)对不同的书,要不同地读(3)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笔记结合起来2、示例: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评析:列举的内容丰富翔实,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得出的“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这个论断有说服力,令人信服。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优质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优质教案第八单元【教材分析】1.单元主题:本单元以“书山有路勤为径”为主题,编排了《古人谈读书》、《忆读书》、《我的“长生果”》3篇课文。
其中,《古人谈读书》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古人谈读书的方法和益处,告诉我们要从小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道理。
《忆读书》一文记叙了作者自己亲身的读书经历,表达了自己热爱读书、以读书为乐的情感以及对读书的认识,希望我们少年儿童认识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我的“长生果”》一文是著名作家XXX的一篇散文,主要是回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全篇情感真挚,层次分明。
作者满含深情地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他的读物由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到连环画,到文艺书籍和中外名著,阅读的范围与深度在不断增加。
在醉心的阅读中,由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到养成做读书笔记的惯,不仅扩展想象力,锻炼记忆力,增强了理解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写作能力。
作者在读写的实践中,逐渐悟出了读写间的关系和写作方法: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些“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重点回忆了两次作文的构思与写作的经历。
本单元的编排企图是引导学生阅读时注意梳理信息,掌控内容要点;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凸起重点。
2.单元重点:(1)阅读时注意根据请求梳理信息,掌控内容要点。
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古人谈念书》一文的课后选做题请求学生接洽本人的念书体会,说说梳理课文中古人积累的念书方法等信息,并遭到启发;《忆念书》一文课后第一题请求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梳理作者回忆了本人念书的哪些经历,及他认为甚么样的书才是好书等信息;《我的“长生果”》选编这篇课文的企图,一是引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掌控课文的主要内容,说说梳理作者读过哪些类型的书,领悟作者对书的情感,她从童年念书、作文中悟出了哪些道理等信息;二是结合实际明白读写间的关系,研究一些读写方法,并继续开展综合性研究;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本人的课外阅读和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研究作者的读写方法。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优质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优质教案教案一课题:《古人谈读书》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圣贤对读书的看法;2. 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兴趣;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 通过学习古人谈读书,了解古代圣贤对读书的看法;2. 培养学生对读书的兴趣。
教学准备:1. 课文《古人谈读书》的课件、录音带;2. 预先准备好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引入话题: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们平时喜欢读书吗?喜欢读哪些书?为什么?2. 引发思考:请学生思考一下,为什么人们会喜欢读书?Step 2 学习课文1.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带,学生跟读课文;2. 教师对课文进行示范朗读,并解读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3.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4. 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比赛,并对好的朗读进行评选。
Step 3 学习古人谈读书1.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并与学生共同阅读;2. 讨论:请学生讨论一下这些名言警句的意义,并与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联系;3. 学生将讨论结果进行整理,呈现给全班。
Step 4 拓展阅读1. 学生进行自由阅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目,并向同学推荐;2.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并进行点评和交流。
Step 5 总结和评价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并结合今天的课程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 为什么读书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很重要?2. 学习名言警句对你有什么启发?3. 你对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和感悟?教学延伸:1. 布置作业:请学生写一篇读书心得体会,并在下节课时进行分享。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读书活动和读书分享会。
教案二课题:《古人谈读书》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圣贤对读书的看法;2. 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兴趣;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 通过学习古人谈读书,了解古代圣贤对读书的看法;2. 培养学生对读书的兴趣。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检查预习,纠正生字读音,指导书写易错的字。
2.通过多种形式和多练习,指导学生学会朗读文言文。
3.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会简单批注。
教学重点读好文言文,练习有节奏的朗读。
教学难点理解主要内容,把握三则材料的异同。
教学准备熟读课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我知道【21分钟】给大家介绍一个“小偷”,你认识他吗?【1分钟】猜图取名字——匡衡凿壁偷光。
【他偷的是灯光,偷光是和读书有关的。
这个故事体现了匡衡学习的刻苦。
】【设计理念和意图:导入要让学生感兴趣。
感兴趣的同时还要切入主题,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或者将学过的知识与本节课对接。
】1.板书“读书”,你爱读书吗?【板书课题,强调书写,读课题,强调侧重点的不同。
5分钟】导入课题,看图,说出他们都是谁?【关羽夜读春秋,苏秦头悬梁,孙敬锥刺股。
】你还能想到哪些和“读书”有关的名人故事?预设:【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吕蒙士别三日、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李白铁杵磨针、孙康映雪夜读、孔子韦编三绝……【出示幻灯片,学生读一遍。
完成课题板书:古人谈读书。
】【设计理念和意图:拓展积累,让学生了解,通过读书,可以增长知识,了解更多古人读书的典故,增加学生的人文素养。
】2.检查预习情况:出声朗读课文,我知道了哪些方面的内容?【5分钟】预设:(1)这些文字与以前学过的其他课文有何不同?都是文言文。
【因为这次上课是五年级部编教材,按照整个系统的教材编写,学生应该已经在三年级就接触到了文言文。
但是,由于今年五年级刚使用新教材,无法完成与前面的对接,所以,这是第一次接触文言文。
】(2)关于出处的资料(强调《论语》的“论”的读音,和“论语”意思简介;出处和作者不同。
【介绍三个人,以及关于读书的成就。
第一节中的话都是孔子说的,前面可以加上“子曰”。
板书:《论语》、朱熹、曾国藩】(3)通过预习,你还读明白了哪些内容呢?都是关于读书的。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优秀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优秀教案第【1】篇〗课文简析《古人谈读书》是由一组古人谈读书的小古文组成的非连续性文本,分为三部分,分别是选自《论语》的3句名言,出自朱熹《训学斋规》的“读书有三到”以及选自曾国藩家书里《与诸弟书》中训诫弟弟们读书的片段。
三部分既可独立成篇,也有内在逻辑联系,所述读书方法角度虽不尽相同,却也是三者缺一不可。
这样一组小古文,除了学习小古文读、背、理解等共性教学内容外,还有两点是需要关注的。
首先,这组小古文是统编教材12篇小古文中唯一篇说理的小古文,纵观单元语文要素: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我们可以确定把握表达重点应是这篇小古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目标。
其次,这组小古文是统编版教材中出现的第五篇,在之前学习小古文的基础上,应指导学生归纳学习小古文的一般方法,积累小古文的学习经验。
教学目标1.会认“矣、耻”等4个生字,会写“耻、诲”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文,做到停顿正确,会背诵。
3.通过借助注释、回忆旧知等方法读懂古文的内容,并能说出古文的意思。
4.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古文学习的基本方法。
5.联系实际,知行合一,在平时的学习中能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
·第一课时·一、游戏导入1.师:上课前做个游戏——对名言,我说上句,同学们接下句,敢挑战吗?课件出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师:很好,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几句名言,说说你有什么发现?(预设:①都是古文;②内容都是关于读书的)3.师:我们同学每天都在读书,对于读书其实并不陌生,然而怎么读书,读书有什么法?古人先贤们怎么看待读书,又有什么经验值得今天的我们借鉴呢?今天,我们就一起习几则小古文,题目叫——《古人谈读书》。
4.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你来我往读出味儿1.浏览通篇,整体把握脉络特点。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古人谈读书》【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古人谈读书》【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25.古人谈读书》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古人关于读书的名言和故事,让学生了解古人对读书的认识和见解,从而激发学生对读书的热爱和追求。
课文内容丰富,包括名言、故事、寓意等,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古文也有了一定的接触和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古文方面仍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引导和帮助。
同时,学生对古人读书的态度和方法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文的学习来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认读“尝、博、审、须、遍、索、宜、三、余、讽、惟、得”等12个生词,理解词句的意思,了解古人谈读书的名言和故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古文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热爱读书、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人对读书的热爱和追求,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古人谈读书的名言和故事。
2.教学难点:理解古文中的寓意和深刻的道理,培养学生热爱读书、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课件或黑板报,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名言。
2.准备生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准备相关的故事材料,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报,展示课文标题《25.古人谈读书》和相关名言,引导学生关注课题,激发学生对古人读书观念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公开课教案第【1】篇〗设计说明本课由《论语》中的三句话和两则文言文组成,围绕读书方法进行阐述,给学生以启示。
本方案首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把文言文读通顺,读正确,读懂内容。
然后抓住“古人如何读书”这一主题,借助自主阅读、讨论互动、总结拓展等方式,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体会古人读书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自学本课生字生词,初读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1.导入:书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走进书就走进了一个丰富的世界。
那么,如何读书,才能与这位朋友心灵相通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感受古人带来的启示。
2.教师板书课题:古人谈读书。
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明确主题,直接入课,让课堂教学变得简明而高效。
二、初读识字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不认识或者读不准的生字,再读一读生字上面的音节。
2.大声读一读圈出的生字,再大声读一读带有生字的句子,遇到不会断句的情况,向同伴求教。
3.展开小组合作学习,集中识记本课生字。
(1)组长利用生字卡片,逐一检测组员会认字的认读情况,要注意“耻”是翘舌音,“矣”和“岂”都是三声。
(2)组长组织小组成员仔细观察9个要求会写的字的字形,针对识记困难的字商讨识记方法。
4.集体汇报交流自己小组遇到了哪个识记困难的字,是怎样解决的。
教师相机帮助学生总结:比一比识记:缺——缸诲——悔形声字识记:谓——胃窥——规字谜识记:岂——大山压倒自己。
恒——太阳留在天地间,竖心留在左半边。
皆——比一比谁更白。
5.自由读文,了解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每一个生字的音都读正确,读准带有生字的词语。
(2)与组内同伴合作,轮读部分内容,相互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3)选择自己读得不够流利、不够准确的语句,大声朗读,正确断句。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识字,在合作交流中解决疑难点,让识字教学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
2024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x
《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朗读第一则文言文,读得字正腔圆,读对节奏。
2.尝试背诵第一则文言文。
3、能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第一则文言文的大意。
4、能尝试运用所学文言文。
5、能用抓关键字词的方法提取第一则文言主要内容。
6、复习书写内容,用喜欢的句子做书签。
教学准备:希沃课件、书签,学习单。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你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屏显: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苏轼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师谈话:今天,咱们一起走进《古人谈读书》去知道更多关于读书的知识。
——板书并让生齐读课题。
二、了解背景师:孩子们,请打开语文书第106页,这篇文章由两则小短文组合而成,所以作者采用了分段表述的方式来呈现,因为这两则内容出自不同的地方。
第一则出自《论语》。
屏显: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zhu àn)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师:说到《论语》就一定会提到一个人——孔子。
屏显: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三、学——读通句子师:这么多古代大咖都来给我们谈读书了,那我就先来读一读课文吧!1、借助拼音,将两篇文章读正确。
如果碰到自己拿不准读音的圈画出来。
2、听音频并让生小声跟读(屏显全文录音)(看看刚才自己读不准的字音和读不通的句子是否得找到了答案?)3、通过指名读逐句指导正确朗读。
相机说明读音的理由。
结合注释:“是知也”的“知”第四声“敏而好学”的“好”读第四声结合字义:“默而识之”的“识”意思为“记住”,对照字典读“制”4、小组内自由读第一则。
5、古文有古文的节奏。
(过渡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古人谈读书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字,会写9个字,理解“下问、漫浪、好学、士人”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
3.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人云:多读书,读好书。
就是说我们要多读书,还有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本好书就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今天我们来看看古人对待读书的看法。
打开课本第25课《古人谈读书》。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让生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同桌互相帮助解决。
2.同桌之间相互进行朗读检查,纠正读错或读不好的句子。
3.重点识记生字:
耻诲敏谓岂窥
4.齐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把握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有哪些读书的方法?
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
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去理解:
第一层:论语中阐述读书的方法。
第二层:朱熹谈读书的方法。
第三层:清朝曾国藩谈读书的方法。
3.结合词语解释,分小组交流各部分句子的意思。
4.点名说说对句子的理解。
5.教师逐句翻译。
四、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节
齐读第一节,结合注释交流讨论其意思。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问及下于他的人为耻。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就关于知道的真谛。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2.指导朗读背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
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
2.复习第一节,抽查背诵情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
《读书有三到》引自朱熹的《训学斋规》,朱熹(1130-1200)是南宋时期理学大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
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和教书,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对于我们仍有启示和借鉴的作用。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3.教师范读,学生在心中默默跟读。
4.师生共同翻译译文。
三、精读课文。
再读课文,了解古文的意思。
1.同桌合作逐句朗读古文和译文,深入理解句意。
齐读原文: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指名翻译)
2.自由读文,思考:本文是怎样得出“读书有三到”且“心到最急”?细读课文,重点比较译文,哪一句更合适原文?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