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害虫识别
农业昆虫学—地下害虫PPT
• ④药剂拌种。用50%辛硫磷、50%对硫磷或 20%异柳磷药剂与水和种子按1:30:400~ 500的比例拌种;用25%辛硫磷胶囊剂或25 %对硫磷胶囊剂等有机磷药剂或用种子重量2 %的35%克百威种衣剂包衣,还可兼治其它 地下害虫。
• ⑤毒饵诱杀。每亩地用25%对硫磷或辛硫 磷胶囊剂150~200克拌谷子等饵料5千克, 或50%对硫磷、50%辛硫磷乳油50~100 克拌饵料3~4千克,撒于种沟中,亦可收 到良好防治效果。
•
•
大黑金龟甲生活史
发生规律 以暗黑金龟甲为例
一年发 生1代
以3龄老熟幼 虫筑土室越冬 5月上中 旬化蛹
7月中下 旬卵孵化
7月中旬至8月中 旬为成虫活动
6月上中 旬羽化
趋光性强, 飞翔速度快
习性
初孵幼虫即可取 食,秋季达到高峰
四、综合防治
蛴螬种类多,在同一地区同一地块,常为 几种蛴螬混合发生,世代重叠,发生和危害 时期很不一致,因此只有在普遍掌握虫情的 基础上,根据蛴螬和成虫种类、密度、作物 播种方式等,因地因时采取相应的综合防治 措施,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 40%甲基异柳磷1斤,拌小麦500~1000斤。
• 对蝼蛄防治效果95%,药效30~40天。
• 毒饵防治:
• 饵料: • 多汁的鲜草,鲜菜及蝼蛄喜食的块根、块茎 • 炒香的麦麸、豆饼、和煮过的谷子 • 药剂:50%对硫磷乳油,20%甲基异柳磷、 40%水胺硫磷。 • 用药量不要太大,以免有异味引起蝼蛄拒食。
• 单刺蝼蛄成虫黄褐色至黑褐
色,体粗大,长39~45mm,
• 前足腿节外下方弯曲, • 后足胫节近端部有刺0~2 个。 • 东方蝼蛄成虫淡黄色,体较
小,长29~35mm,
草坪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草坪虫害的识别与防治草坪上的有害生物的破坏严重影响了草坪的观赏性,降低了草坪的使用价值。
其中,草坪害虫的危害影响很大,地下害虫咬食草坪草的汁液,使草坪草形成缺刻或萎焉枯黄。
草坪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如蛴螬、蝼蛄、地老虎、金针虫,食叶害虫如草地螟、粘虫等。
一、地下害虫为害特点:1、地下为害型:蛴螬,金针虫。
2、夜盗地面为害型:地老虎,蟋蟀。
3、兼害型:蝼蛄。
4、为害方式隐蔽。
5、死亡的草皮如地毯一般,很容易被拔起。
蛴螬:蛴螬是金龟子类幼虫的统称。
分布广,食性杂,危害重。
危害花卉幼苗的根茎部,使植株萎蔫枯死。
蛴螬乳白色,头橙黄或黄褐色,体圆筒形,身体呈“C”形蜷曲,具3对胸足。
大多出现在3~7月,栖息于土壤中取食萌发的种子造成缺苗,咬断或咬伤草坪草的根或地下茎,并且挖掘形成土丘,发生数量多时可使草坪上出现一丛一丛的枯草,严重影响草坪的美观。
危害特点:1、具有假死性和趋光性;2、对未腐熟的粪肥具有趋性;3、白天藏在土中,晚上8、9点进行取食;4、当10cm的土温达到5℃时开始上升土表,13--18℃时活动最盛,23℃以上则往土层深处移动。
因此,春秋两季在表土层活动最强。
蝼蛄:主要以成虫、若虫危害植物幼苗的根部和靠近地面的幼茎。
3月下旬开始活动,4—6月上旬是为害盛期。
蝼蛄是为害草坪的地下害虫之一。
在土壤中15—20cm或更深处挖洞、筑穴。
洞的直径1.8cm。
被蝼蛄为害的草坪有的草被吃掉草根,使草变黄枯萎而死亡,有的由于在土表打洞时将草拔起,此时从草坪走过时会使人感到蓬松发软。
虽然通常造成的为害不大,但是对新播种或新栽培匍匐枝的草坪为害严重。
地老虎:又名地蚕,土蚕。
以幼虫为害草坪,从地面截断植株或咬食未出土的幼苗。
5月中下旬—6月上旬是为害盛期。
低龄幼虫将叶片啃成孔洞、缺刻、大龄幼虫白天潜伏于草坪草根部的土中,傍晚和夜间切断草坪草近地面的茎部,致使其整株死亡,发生数量多时,往往会使草坪大片光秃。
金针虫:金针虫是叩头虫的统称,常在草坪中咬食草坪的嫩茎、嫩根和种子。
麻田地下害虫课件
精耕细作
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 ,减少害虫的栖息地和
食物来源。
合理施肥
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 肥力,促进作物生长,
提高抗虫性。
生物防治
天敌保护
保护和利用天敌,如瓢虫、草蛉 等,控制害虫数量。
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如Bt(苏云金芽 孢杆菌)等,对害虫进行防治。
生态调控
通过改善生态条件,如种植诱集 植物等,吸引害虫并集中消灭。
诱捕法
利用害虫的趋光、趋化等特性,设置诱捕器,引诱害虫并 收集数据进行统计。
遥感技术
利用卫星或无人机搭载的高分辨率相机,监测麻田地表的 生长状况和土壤变化,结合GIS技术分析地下害虫的活动 情况。
预警系统
数据收集与分析
通过监测系统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预 测害虫的繁殖、迁移和扩散趋势。
预警级别划分
案例一分析
该地地下害虫发生的原因是气候适宜、土壤条件适宜以及害虫天敌较少
。防治措施应从改善土壤环境、加强预测预报、合理使用农药等方面入
手。
02
案例二分析
该地采取的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有效
地控制了地下害虫的危害。防治措施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注重环
保和可持续性。
03
案例三分析
直接经济损失
农民因防治地下害虫需要投入大量的 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加了生产成本 。
减产风险
农产品品质下降
地下害虫危害可能影响农产品的品质 ,降低其市场竞争力。
地下害虫危害可能导致作物减产,降 低了农民的收益。
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土壤质量下降
地下害虫大量繁殖,对土壤中的 有机质和微生物群落造成破坏,
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地下害虫的调查与识别报告
地下害虫的调查与识别报告
班级:生态1001 姓名:赵郁豪学号:101906127
一、实习目的
1.掌握地下害虫的基本种类及形态特征,并能够对其简单识别判定;
2.了解地下害虫对作物的危害机制,认识到防治地下害虫的重要性。
二、实验要求
1.自备笔记本和笔,做好观察记录;
2.实习期间,听从老师安排,有序捕捉观察昆虫,不随意毁坏田间作物。
三、实习时间
2012年12月1日
四、实习地点
扬州大学文汇路校区农作物试验田
五、实验观察记录
地下害虫是指活动为害期或主要为害虫态生活在土中的一类害虫。
经过挖掘和观察,我只发现了蛴螬和沟金针虫这两种地下害虫,此外,我还发现了布甲,食粪金龟甲,蠼螋,蛹期的棉铃虫,粘虫幼虫等越冬态虫体。
1.蛴螬:蛴螬是金甲虫的幼虫,它在土中越冬。
体型肥硕,整个身体弯曲成“C”型,呈乳白色,少数带点黄色,头部为黄褐色,头大并且呈圆形,生有左右对称的刚毛。
身体柔软有稀疏的毛。
幼虫取食作物的幼根、茎的地下部分,常将根部咬伤或咬断,危害特点是断口比较整齐,使幼苗枯萎死亡。
2.沟金针虫:发现了它的成虫叩头虫,身体呈扁平状,为褐色。
头部扁平,头顶呈三角形凹陷。
雌虫前胸较发达,背面呈半球状隆起,后绿角突出外方;鞘翅长约为前胸长度的4倍,后翅退化。
雄虫鞘超长约为前胸长度的5倍。
足浅褐色,雄虫足较细长。
幼虫钻入植株根部及茎的近地面部分为害,蛀食地下嫩茎及髓部,使植物幼苗地上部分叶片变黄、枯萎,为害严重时造成缺苗断垄。
地下害虫识别与防治—金针虫类
细胸金针虫 Agriotes fuscicollis Miwa
综合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方法
(1)人工防治。 一是对于发生严重的地块,在深秋或初冬翻耕土地,不仅能直接消灭一部分害虫,并且
将大量害虫暴露于地表,使其被冻死、风干或被天敌啄食、寄生等,一般可压低虫量15 %~30%,明显减轻第二年的为害。 二是苗圃地合理轮作。 三是合理施用化肥。碳酸氢铵、腐植酸铵、氨水、氨化过磷酸钙等化学肥料,散发出氨 气对地下害虫具有一定的驱避作用。四是合理灌溉。土壤温湿度直接影响着害虫的活动。 (2)药剂防治。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25%爱卡士乳油1000倍液、40%乐果乳 油1000倍液、30%敌百虫乳油500倍液或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或灌杀。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
金针虫类
代表种: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 Faldemann 又名沟叩头虫、沟叩头甲、钢丝虫。分布于辽宁、河北、
内蒙、山西、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湖北、 陕西、甘肃、青海等地。为害松柏类、青桐、悬铃木、 丁香、元宝枫、海棠及草本植物。幼虫在土中取食播种 下的种子、萌出的幼芽、幼苗的根部,致使植物枯萎致 死,造成缺苗断垄,甚至全田毁种。
3月中旬10cm深土温平均为6.7℃时,幼虫开始活动;3月下旬土温达9.2℃时,开始为害, 4月上中旬土温为15.1~16.6℃时为害最烈。5月上旬土温为19.1~23.3℃时,幼虫则渐趋 13~17cm深土层栖息;6月份10cm土温达28℃以上时,沟金针虫下潜至深土层越夏。9 月下旬至10月上旬,土温下降到18℃左右时,幼虫又上升到表土层活动。10月下旬随土 温下降幼虫开始下潜,至11月下旬10cm土温平均1.5℃时,沟金针虫潜于27~33cm深的 土层越冬。
地下虫害
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类根蛆蟋蟀类第一节地下害虫⏹活动危害或主要危害虫态生活在土壤中,主要危害作物种子,根,茎等的一类害虫⏹我国已知地下害虫有320余种,分别属于昆虫纲的8目32科⏹主要包括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蟋蟀,根粉蚧,白蚁,根叶甲,根象甲…地下害虫:亦称土栖害虫或土壤害虫指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在土壤中生活,主要为害植物的地下部分(种子、根、茎)和近地面部分的一类害虫。
一,地下害虫的发生特点➢适宜发生及生活于旱作地区➢周期长➢寄主种类多➢春,秋两季危害严重,危害期长➢发生与土壤环境和耕作栽培制度的关系极为密切地下害虫的类型根据地下害虫的为害方式大体分为3种类型➢①长期在土壤中生活,主要为害植物地下部分的种子、根、茎、块根、块茎、鳞茎等,如蛴螬、金针虫、拟地甲、根蛆、根蝽等。
➢②幼虫白天生活在土中,夜出近地面上为害作物的地上部分,如地老虎等。
➢③成虫和若虫对作物的地上或地下部分均为害,如蝼蛄、油葫芦等。
第二节蛴螬一、种类分布与危害蛴螬是鞘翅目金龟总科幼虫的统称。
国内记载的种类共千余种。
其主要特征是,成虫触角为鳃叶状,前足呈半开掘式,体近椭圆形,略扁,体壁及翅鞘高度角质化,坚硬。
⏹幼虫蛴螬型,统称蛴螬,身体乳白色,弯曲呈“C”形,肥大,柔软,多皱,腹部末节腹面具有由钩状、针状及短锥状刚毛组成的覆毛区或排列整齐的尖刺列(对刺列)。
⏹多数种类成虫和幼虫均为植食性,成虫在地上部为害,幼虫是一类重要的地下害虫。
少数种类的成虫和幼虫均为粪食性或腐食性(一)为害症状:•取食萌发的种子,咬食幼苗的根、茎•断口整齐平截,使其地上部幼苗枯死, 造成缺苗断垄二)种类及分布•大黑鳃金龟:由近源种组成东北大黑鳃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华南大黑鳃金龟等•铜绿丽金龟、黄褐丽金龟、黑绒鳃金龟三)形态特征大黑鳃金龟成虫:•体色•鞘翅:有明显纵肋蛹:裸蛹(四)生活史及习性生活史: (大黑鳃金龟)一般两年完成1个世代,分别以成虫和幼虫越冬。
实验五 地下害虫田间调查及种类鉴定
实验五 地下害虫田间调查及种类鉴定(综合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地下害虫的调查方法;查明当地地下害虫的种类、数量、优势种群及不同生境中的分布规律,以便准确掌握虫情,制定合理的防治计划。
2.掌握地下害虫的鉴别方法,并能识别主要种类的形态特征;识别各类地下害虫的为害状。
二、用具手持扩大镜、直尺、采集盒、广口瓶、记载本、铅笔、小铲、铁锨、标签纸等。
一、 调查方法和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每组5~6人,每组一套用具。
1.调查时间:秋季。
2.调查方法:常用的地下害虫调查方法有挖土调查法、灯光诱测法、食物诱集法、目测法等,其中挖土调查法最常用。
3.地块选择:按不同土质、地势、茬口等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分别进行调查。
4.取样方法和数量:取样方法取决于地下害虫在田间的种类和分布型,如蛴螬、金针虫多属聚集分布,以“Z ”字形或棋盘式取样为宜。
取样量一般1hm 2以内地块取8点,1hm 2以上每增加1hm 2,样点增加2个。
每点挖土50cm ×50cm ,深度30cm ,边挖土边检查,土块要打碎。
5.记载内容:地下害虫种类(对一时辨认不清的个别种类应单独存放,写好标签,带回实验室镜检)、数量、形态特征和危害状,所调查地块的土质、地势、茬口等。
6.统计项目:①蛴螬、金针虫、蝼蛄三大类群各占比例:%100(%)⨯=三大类群总虫数该类虫数每类所占比例②各类中每种所占比例:如 A %100⨯=蛴螬类的数量蛴螬的数量蛴螬所占比例A③对不同生态环境下的地下害虫均作如上分析,得出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地下害虫的优势种群,求出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每平方米中地下害虫的数量,折合每亩的虫口密度及各类所占比例。
四、种类鉴定(一)蝼蛄类:直翅目,蝼蛄科1.为害特征以成虫、若虫在土壤中咬食刚播下的种子、幼根和嫩茎,将茎秆咬断或扒成乱麻状,使幼苗萎焉死亡,造成缺苗断垄。
特别是在土壤表层活动时,它们来往串食,造成纵横隧道,使种子架空,幼苗吊根,失水而死。
地下害虫种类,地下害虫危害发生特点(图片)
地下害虫种类,地下害虫危害发生特点(图片)地下害虫指的是一生或一生中某个阶段生活在土壤中危害植物地下部分、种子、幼苗或近土表主茎的杂食性昆虫,种类很多,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根蛆、根土蝽、根蚜、拟地甲、蟋蟀、稻根叶甲、蔗根土天牛和白蚁等,那地下害虫有哪些?下面就来学习地下害虫种类,地下害虫危害发生特点。
常见的地下害虫有哪些,地下害虫种类蝼蛄蝼蛄俗名耕狗、拉拉蛄、扒扒狗、土狗崽、蠹蚍等,为不完全变态,完成一世代需要三年左右。
以成虫或较大的若虫在土穴内越冬,第二年4、5月开始活动,并危害玉米和其他作物的幼苗。
若虫逐渐长大变为成虫,继续危害玉米。
越冬成虫从6月中旬开始产卵。
7月初孵化,初孵化、幼虫有聚集性,3龄分散危害,到秋季达8~9龄,深入土中越冬。
第二年春越冬若虫恢复活动继续危害,到秋季达12~13龄后入土越冬。
第三年春有活动危害。
蛴螬蛴螬是金龟甲的幼虫,别名白土蚕、核桃虫等,成虫通称为金龟甲或金龟子,危害多种植物和蔬菜。
按其食性可分为植食性、粪食性、腐食性三类,其中植食性蛴螬食性广泛,危害多种农作物、经济作物和花卉苗木,喜食刚播种的种子、根、块茎以及幼苗,是世界性的地下害虫,危害很大。
金针虫金针虫别称铁丝虫、铁条虫、蛘虫等,是叩头虫的幼虫,危害植物根部、茎基、取食有机质,取食烟草的有很多种。
以幼虫长期生活于土壤中,主要为害禾谷类、薯类、豆类、甜菜、棉花及各种蔬菜和林木幼苗等,能咬食刚播下的种子,食害胚乳使其不能发芽,如已出苗可为害须根、主根和茎的地下部分,使幼苗枯死,主根受害部不整齐,还能蛀入块茎和块根。
地老虎地老虎别称切根虫、夜盗虫、俗称地蚕、土蚕等,种类很多,农业作物造成危害的有10余种。
其中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大地老虎、白边地老虎和警纹地老虎等尤为严重,均以幼虫为害,寄主和危害对象有棉、玉米、高粱、粟、麦类、薯类、豆类、麻类、苜蓿、烟草、甜菜、油菜、瓜类以及多种蔬菜等,药用植物、牧草和林木苗圃的实生幼苗也常受害。
地下害虫调查
2、调查方法
(1)取样方法 每点取样面积以1平方米为准。15亩以上的田块,
采用棋盘式取样法,至少20个样点,15亩以下采用5 点取样法。挖土深度30~50厘米。每块地采用对角线 或棋盘式取样,选择5-20个点,,每点1米×1米,挖 土深度30厘米。翻土进行详细调查,记好各种虫害数 量,推算亩虫口密度(每亩虫量=平均每样点虫量 ×667)。
实训二
地下害虫
的识别与调查方法
主要内容
一、地下害虫的定义 二、地下害虫的主要种类
蛴螬 蝼蛄 金针虫 地老虎等 三、地下害虫虫口密度调查方法
一、什么叫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是指,那 些整个生命周期全部或 者一个阶段,生活在土 壤下面,危害植物根系 的一大类害虫的总称。
二、地下害虫的主要种类
(四)地老虎
(2)核心分布 是不均匀的分布,即病、虫 在田间分布呈多数小集 团,形成核心,并自核 心作放射状蔓延。
(3)嵌纹型 不均匀分布,病虫在田间的 分布呈不规则的疏密相间状态。
2、调查内容
(1)病虫发生及为害情况的调查:
了解一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的病虫种类、发生时间、发生数量及危害 程度等。
(2)病、虫、天敌发生规律的调查:
百株虫数
调查总虫数 调查总株数
100
3、病情指数 在植株局部被害的情况下,各受害单位的受害程 度是不同的。可按照被害的严重程度分级,再求病情指数
病情指数
(各级调叶查数总叶 各数级严最重严度重等的级等)级的数总
和 100
(二)加权计算 一般统计调查数据时,多用常算法计算平均数,如果
所调查的资料变数较多,,则可以改用加权法计算比较简便。加权计
3章_地下害虫.ppt
成虫 4-6mm,灰黄色。雄虫两复眼在单眼三角区的前 方几乎相接。触角芒较触角全长还长。前翅基背毛极短 小,不及盾间沟后的背中毛的1/2长。后足胫节的内下 方,有稠密、末端稍弯曲而等长的短毛。雌虫复眼间的 距离约为头宽的1/3;中足胫节的外上方有1根刚毛。
卵 长椭圆形,透明而带白色。
幼虫 成长幼虫体长810mm,乳白色略带黄色。 头部极小,腹部末端有7 对不分叉的肉质突起, 第1对与第2对突起等高, 第5对与第6对几乎等长。
④江南大黑鳃金龟 等省。
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
⑤四川大黑鳃金龟 南部地区。
主要分布于四川、贵州、甘肃
华北大黑鳃金龟
成虫 长椭圆形, 体长 21-23mm、宽11-12mm,黑 色或黑褐色有光泽。胸、腹部生有黄色长毛,前胸背板 宽为长的两倍,前缘钝角、后缘角几乎成直角。每鞘翅 3 条隆线。前足胫节外侧 3 齿, 中后足胫节末端 2 距 。雄虫末节腹面中央凹陷、雌虫隆起。
蛹 长4-5mm,宽约 1.8mm,圆筒形,黄褐色,两 端略带黑色,前端稍扁平, 后端圆形,并有7对突起。
2.葱蝇 国内北起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南至河南、江西等
省(自治区)均有分布。 为害:以幼虫蛀食葱、蒜的鳞茎。韭菜受害后常造成
缺苗断垄,甚至毁掉重种。
成虫 体长6-7.5mm,呈灰黄色,前翅微黄,翅脉浅 褐色,前翅基背毛很短小。雌虫产卵器外露,中足胫节 的外上方有2根刚毛,而雄虫略小,体色较深,两个复 眼相距较近。
为害:蛴螬取食萌发的种子,咬断幼苗的根、茎(断 口整齐平截);成虫喜食叶片、嫩芽、花蕾等。
二、生活史与习性 1.生活史
(1)华北大黑鳃金龟 2年1代,以成虫或幼虫为主交 替越冬。
越冬成虫4月中旬开始出土,盛发期在5月上、中旬;
地下害虫的识别
铜绿色,有光泽 紫铜色
淡黄褐色,有光泽 黄褐色
黑褐色或红褐色
前顶毛
每侧 3 根 每侧 1 根 每侧 8 根 每侧 6 根 每侧 5 根 每侧 5 根 每侧 1 根
地下害虫的识别
体色
黑褐色,有光泽 黑色,无光泽
前胸背板
前缘无黄褐毛 前缘密生黄褐毛一列
前足胫节
三个齿突尖锐 三个齿突较钝
主要形态特征
前胸背板绿色有闪光,两侧缘具黄褐色带;鞘翅黄铜绿色,有光泽,纵隆线一般三条,不明显。 头和前胸背板墨绿色有紫色闪光;背板具点刻和白长毛;鞘翅黄铜色具有闪绿、光滑、半透明。
5
(九)粟小缘蝽 高粱蚜
虫名
粟小缘蝽
高粱蚜
形态特征
成虫黄色,杂有黑红色,不规则斑点,密生细毛,头小略呈三角形向前突出。背板梯 形,前缘稍向后凹,并且有黑色细沟。翅长过腹末端,翅脉明显。
无翅 体米黄色或淡赤色,腹背中央 3—6 节间具有长方形大斑,腹管短,黑色, 尾片黑色,近基部凹缢上生毛 2—3 对。
略呈圆形,不隆起,长大于宽
前胸具点刻,后缘角向后突起。
5节
6节
淡黄褐色
茶褐色
细长,圆筒形
细长圆筒形,第二胸节至第八腹节每节前缘各有
半月形褐斑一对
圆锥形,近基部两侧各有一褐色圆斑,并有四条褐 近圆锥形,末端有三个小突起,基部有两个半圆
色纵纹。
形斑,并有四条纵纹
(三)地老虎
成虫
虫名
小地老虎 黄地老虎 大地老虎 八字地老虎 灰地老虎 黑点赭夜蛾
故名“直纹”。
或锯齿状。故名“曲纹”。斑纹大小有变化。
个斑纹分离排列成弓形.翅面多数无斑纹,故名“隐纹”。
体长 35mm,体似纺锤形,头正面中央有“山”形褐纹,前胸 体长约 21mm,体型体色同左,头部正面中央有 体长 36mm.头部侧面有红色八字形纹,其下端伸展在
常见地下害虫——蛴螬
常见地下害虫——蛴螬蛴螬别名白土蚕、核桃虫,属鞘翅目金龟科,是金龟甲的幼虫,成虫通称为金龟甲或金龟子。
按其食性可分为植食性、粪食性、腐食性三类。
其中植食性蛴螬食性广泛,喜食刚播的种子、根、块基以及幼苗,是世界性的地下害虫,危害很大。
寄主有菊花、美人蕉、牡丹、药药、月季、杨、柳、榆槐、松和草坪草等。
1.形态特征蛴螬体肥大,体型弯曲呈“C”形,多为白色,少数为黄白色。
头部褐色,大而圆,多为黄褐色,生有左右对称的刚毛,刚毛数量的多少常为分种的特征。
如华北大黑鳃金龟的幼虫为3对,黄褐丽金龟幼虫为5对。
口器上颚显著。
蛴螬体壁较柔软多皱,体表疏生细毛,具胸足3对,一般后足较长。
腹部肿胀,第10节称为臀节,臀节上生有刺毛,其数目的多少和排列方式也是分种的重要依据。
2.发生规律蛴螬年发生代数因种类和发生地而异。
这是一类生活史较长的昆虫,一般一年1代,或2~3年1代,长者5~6年1代。
如大黑鰓金龟两年1代,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一年1代,小云斑鳃金龟在青海4年1代,大栗鳃金龟在四川甘孜地区则需5~6年1代。
蚊螬共3龄。
1、2龄期较短,第3龄期最长。
以幼虫和成虫在中中战冬,蛴螬有假死和负趋光性,并对未腐熟的类肥有趋性。
成虫白天藏在土中,晚上8-9时进行取食等活动。
交配后10~15天产卵,产在松软湿润的土壤内,每头雌虫可产卵一百粒左右。
蛴螬始终在地下活动,与土壤温湿度关系密切。
当10cm土温达5℃时开始向土表上升,13~18℃时活动最盛,23℃以上则往深土层移动,至秋季土温下降到其活动适宜范围时,再移向土壤土层,因此蛴螬对苗圃、幼苗的危害主要是春秋两季最重。
土壤潮湿活动加强,尤其是连续阴雨天气。
蛴螬种类多,在同一地区同一地块,常为几种蛴螬混合发生,世代重叠发生和危害时期很不一致,因此只有在普遍掌握虫情的基础上,根据蛴螬和成虫种类、密度、植物种植方式等,因地因时采取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3.蛴螬类的防治(1)农业防治不施未腐熟的有机肥料,精耕细作,及时镇压土壤,清除田间杂草。
甘薯病虫害防治技术—甘薯虫害及防治
一、甘薯天蛾
(四)防治措施
防 治 措 施
翻耕土壤,杀灭部分越冬幼虫 早期结合甘薯提蔓除草, 捕杀幼虫。
幼虫3龄前每亩喷洒2.5%敌百虫粉1.5-2千克、 80%敌百虫晶体2000倍液,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课件
《薯类种子种苗生产技术》
甘薯主要地下害虫的识别与防治
主要内容
甘薯主要地下害虫的识别与防治 主要介绍蛴螬、甘薯小象虫等甘薯 地下害虫的识别与防治。
一、蛴螬
(一)症状识别 咬食幼苗嫩茎,薯类块根被钻成孔眼。因蛴螬造成的
伤口还可诱发病害发生。基部被钻成孔眼后,伤口愈合 留下的凹穴,极大的影响了甘薯的质量。
三、斜纹夜蛾
(二)形态识别 成虫:体长14~20毫米左右,翅展35~46毫米,体暗褐 色,前翅灰褐色,花纹多,内横线和外横线白色、呈波 浪状、中间有明显的白色斜阔带纹,所以称斜纹夜蛾。
三、斜纹夜蛾
(二)形态识别 幼虫:体长30毫米左右,头部黑褐色,胸部多变,从土 黄色到黑绿色都有,体表散生小白点。
点
气候温暖、土壤粘重、缺乏有机质、干
燥而带酸性土壤、栽培管理粗放、连作
等条件下特别适应甘薯小象虫的生存。
二、甘薯小象虫
(四)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加强检疫,清园卫生,轮作 ,防止土地龟裂。
防
治
物理防治:诱杀成虫,在冬季利用性诱
措
剂进行性诱杀,毒饵诱杀。
施
化学防治:亩用50%辛硫磷乳油500毫升
或40%毒死蜱乳油250毫升或90%晶体
二、甘薯麦蛾
(二)形态识别 幼虫:体长15mm,头稍扁平,虫体前半部黑褐色,后 半部淡绿色,体背有2条黑纵线。
地下害虫识别
地老虎
大地老虎
小地老虎
黄地老虎及其幼虫
地老虎俗名地蚕、切根虫、黑地蚕、土蚕等。 其中分布广、危害重的有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大 地老虎。 地老虎的食性极杂。 地老虎以幼虫为害蔬菜的幼苗,将幼苗从茎基 部咬断,或咬食块茎。 小地老虎在全国各地每年可发生2~7代不等。
南方以老熟幼虫或蛹越冬,成虫也可越冬。
• 螨类的发育一般要经过卵、幼虫、第一若虫、第二若 虫、成虫等发育阶段。
• 螨类的生长、发育与外界环境条件关系密切。平均寿 命一般不超过1年。 • 农业螨类害虫均为刺吸式口器。 • 有些螨类传播人类疾病,有些种类叮咬人。
螨类形态特征
螨类危害状
早期症状,叶片背面出现褪绿 斑点、黄白小点,呈网状斑纹, 严重时,斑点变大,叶渐渐变 黄、脱落;叶螨为害常引起植 株的早衰,使产量大减。果实 受叶螨为害时,亦出现褪绿斑 点,影响果实的品质及外观。
地蛆—种蝇
成虫体长4—6mm,雄体色 暗黄或暗褐色,触角黑色, 胸部背面具黑纵纹3条,雌 灰色至黄色 卵长约1mm,长椭圆形,稍 弯,乳白色,表面具网纹。 幼虫蛆形,乳白而稍带浅 黄色。蛹红褐或黄褐色, 椭圆形。 1年生2—5代,北方以蛹在土中越冬,南方冬季可见各虫态。
种蝇在25℃以上,完成l代19天,35℃以上70%卵不能孵化,幼 虫、蛹死亡,故夏季种蝇少见。
华北地区可能是越冬成虫,或是从南方迁飞来 的成虫。
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
(1)农业防治 ①翻耙整地,精耕细作,破坏其生活环境 ②合理使用肥料,增施腐熟的有机肥能改良土壤透水、透气性能 ③适时灌水,清除杂草。 (2)物理防治 ①利用金龟子、蝼蛄、地老虎等成虫的趋光性,苗圃可用黑光灯诱杀。 ②诱杀 (3)化学防治 ①整地播种期:土壤处理:整地前用40%甲基异柳磷或地虫净均匀撒施地 面,随即翻耙使药剂均匀分散于耕作层,既能触杀地下害虫,又能兼治其他潜 伏在土中的害虫。 ②在地下害虫盛发期,可用90%敌百虫500倍液、50%久效磷600 倍液喷 杀,或在苗木根部灌50%辛硫磷1000 倍液、50%马拉硫磷800 倍、25%乙酰甲 胺磷800 倍液。 ③毒谷:用干谷2斤,6%六六六粉2两制成毒谷,同种子一同播下,能防 治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
大地老虎成虫
八字地老虎成虫
前翅无三角形纹, 前翅的环状纹为褐 基横线、内横线和 白色的等边三角形, 外横线有时不明显, 肾状纹青紫色,中 中线和亚外缘线极 室附近为两个相连 不明显。外缘具有 接的黑褐色三角形 一列黑色小点。 纹。
小地老虎
半 球 形,表 面 有 纵横交 卵 错 的 隆 起线 纹 。 初产时 乳 白 色,孵 化 前 为灰褐 色。 幼 暗褐色。腹部1~8节背 虫 面有4个毛片,后方的2 个较前方的2个要大1倍 以上。腹部末节臀板有2 条褐色纵带。 蛹 腹部第4~7节基部有圆 形刻点,背面的大而色 深。腹端具臀棘1对。
非洲蝼蛄 发生及为害规律
在南方1年1代,以成虫或中老龄若虫在地下 越冬。翌年3月移至地表活动取食。越冬若虫5~6 月羽化为成虫,5月下旬至7月交尾产卵。越冬成 虫4~5月产卵。产卵前先在腐殖质较多或未腐熟
的厩肥土下筑土室产卵,每室产卵25~40粒。一
头雌虫可产卵60~80粒。卵期约15天。若虫8~9 龄。初龄若虫群集于卵室,稍大后分散取食,约 经4个月羽化为成虫。约在11月后,成虫或若虫入 土越冬。此虫具强烈的趋光性、趋湿性和趋厩肥 习性,还嗜食香、甜食物食。
幼虫共6龄,但少数为7~8龄。1~2龄幼虫多在寄
主心叶取食,3龄后潜伏在浅土中,夜间出来取食。 4龄以上幼虫多将植株近地面茎基部咬断,将苗拖 入土中继续取食。5~6龄进入暴食期,其食量占整 个幼虫期的91.2%,每头一夜可交断幼苗3~5株, 造成大量缺苗断垄。3龄后幼虫有假死性和自相残 杀性,遇惊动缩成环形。幼虫经30-45天老熟后土
开花时节,蜜源植物减少,产卵量降低。 3.第二代幼虫时,春播植物长得粗壮高大,不利于取食。 4.随气温升高,天敌大量活动,对其发生有控制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征 体长 (mm) 体色
鞘翅
前足 胫节
腹部
大黑鳃金龟
暗黑鳃金龟
铜绿丽金龟
16~22
17~22
19~21
黑褐色,有光泽
有4条纵隆线,翅 面及腹部无短 绒毛
外侧有3个尖锐齿 突
臀节背板包向腹面
暗黑色,无光泽 纵隆线不明显,翅面
及腹部有短小绒毛
外侧有3个较钝齿突
虫
里的楔形斑,3斑相
对
黄褐色,横线不明显, 有肾状纹和环状纹,无 楔形纹
黄褐色,无楔形 斑,肾状纹、环 状纹、棒状纹均 明显,各横线不 明显
触 角 (雄)
双栉齿状,分枝仅达 1/2处,其余为丝状
双栉齿状分枝逐渐短小,分枝达2/3处,
几达末端
其余为丝状
小 地 老 虎 成 虫
小地老虎成虫
大地老虎成虫
切断幼苗近地面的茎,使整株死亡。轻则缺苗断垄, 重则毁种重播。
地老虎为害状
小地老虎为害玉米
地老虎为害状
地老虎为害蔬菜造成田间缺苗断垄
(二)形态识别
3种地老虎成虫形态特征比较
虫 态
特征
小地老虎
大地老虎
黄地老虎
体长 (mm)
16~23
20~23
14~19
暗褐色,肾状纹外有
1尖长楔形斑,亚缘
成 前翅 线上也有2个尖端向
大黑鳃金龟幼虫头部放大 大黑鳃金龟幼虫
大 黑 鳃 金 龟 幼 虫
铜绿丽金龟幼虫
三、蝼蛄识别 (一)为害状识别 蝼蛄——属直翅目蝼蛄科 为害: ● 以成虫和若虫在土中为害,咬食各种作物种子、幼芽或咬断幼根,幼苗根茎 被害部呈麻丝状; ● 由于其在土中活动造成隧道,能使幼苗根系与土壤分离,失水干枯而死。 种类: ● 我国蝼蛄主要有4种,即东方蝼蛄、华北蝼蛄、普通蝼蛄和台湾蝼蛄。 ● 分布广泛,为害严重的主要为东方蝼蛄和华北蝼蛄。
蝼蛄为害玉米幼苗为害状
(二)形态识别
华北蝼蛄和东方蝼蛄形态特征比较
虫态 特征
华北蝼蛄
东方蝼蛄
体长 (mm)
36~55
30~35
成虫
体色 腹部
淡黄褐到黄褐色 近圆桶形
黄褐色 近纺锤形
后足
胫节背侧内缘有棘1个或消失 胫节背侧内缘有棘3~4个 或4个以上
后足
5~6龄以上同成虫
2~3龄以上同成虫
若虫 体色
黄 地 老 虎 成 虫
黄地老虎成虫
(二)形态识别
3种地老虎幼虫形态特征比较
虫 态
特征
小地老虎
大地老虎
黄地老虎
体长 (mm)
37~44
40~60
33~34
体色 黄褐至黑褐色
黄褐色
灰黄褐色
各节背板上4个
幼 虫
毛片
毛片,前后各2 个,后面2个比 前面2个大1倍以
各节两对毛片大小 约相等
上
各节两对毛片大约相等
背、腹板相会于腹末
铜绿色,有光泽 有4条明显纵隆线,
前胸背板及鞘翅 铜绿色
外侧有2个齿状突起
臀节背板不包向腹 面
大黑鳃金龟
大黑鳃金龟
暗 黑 鳃 金 龟
铜绿丽金龟
铜绿丽金龟
(二)形态识别
3种金龟甲幼虫形态特征比较
虫态 特征
体长 (mm)
头部前 幼虫 顶刚毛
肛腹板 覆毛区 刺毛列
大黑鳃金龟
暗褐色,密被灰色短毛, 并有光泽,足赤褐色
略呈圆形,长大于宽
长约为前胸的2倍,上有9 条纵列的刻点
细胸金针虫成虫
(二)形态识别
两种金针虫幼虫形态特征比较
虫态 幼虫
特征 体长 (mm) 体色 体形
尾节
沟金针虫
细胸金针虫
老熟时体长20~30
老熟时体长约32
黄褐色
淡黄褐色,有光泽
细长筒形略扁
细长圆筒形
拓
展
知
识
●拓展知识 地下害虫的发生和为害
拓展知识
地下害虫的发生和为害
● 地下害虫是指活动为害期或主要为害虫态生活在土壤中 的一类害虫。
● 我国已记载的地下害虫有320余种,隶属于昆虫纲的有 8目38科;
项目一 植物有害生物识别 模块十 地下害虫识别
学习目标
模 块
工作任务
内
容
拓展知识
练习与思考
学
习
目
标
●识别主要地下害虫的形态特征及为害状
工
作
任
务
●工作任务 地下害虫识别
一、地老虎识别 (一)为害状识别 地老虎——属鳞翅目夜蛾科 种类:为害农作物的有20多种,主要有小地老虎、黄地老
虎和大地老虎3种。 为害:为害多种农作物和蔬菜、花卉、果树、林木幼苗;
臀板
黄褐色,有2条 深色纵带
深褐色,表面密布 黄褐色,有时有1对稍暗
龟裂状皱纹
的斑点
小地老虎幼虫
大地老虎幼虫
黄 地 老 虎 幼 虫
黄地老虎幼虫和蛹
二、蛴螬识别 (一)为害状识别 蛴螬——是鞘翅目金龟甲总科幼虫的通称 种类: ● 我国已经记载的蛴螬种类有100余种,其中常见的有30余种; ● 以东北大黑鳃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中华阔头鳃金龟 和大棕金龟甲等发生普遍而严重。 为害: ● 蛴螬食性杂,为害多种旱地作物,食害播下的种子或咬断幼苗的根、茎,咬断处断 口整齐。 ● 成虫啃食各种植物叶片形成孔洞、缺刻或秃枝。
两侧缘隆起,有3对锯齿 状突起,尾端有2分叉,
各叉内侧有1个小齿
圆锥形,近基部两侧各有1 个褐色圆斑和4条褐色纵纹
细胸金针虫幼虫
沟 金 针 虫 幼 虫
细 胸 金 针 虫 幼 虫
项目一 植物有害生物识别 模块十 地下害虫识别
学习目标
模 块
工作任务
内
容
拓展知识
练习与思考
学
习
目
标
●识别主要地下害虫的形态特征及为害状
暗黑鳃金龟
铜绿丽金龟
35~45
35~45
30~33
每侧3根,冠缝侧2根,额缝 侧上方1根
冠缝两侧各1根
无刺毛列;钩状 无刺毛列;钩状毛散生,排 毛排列散乱,但 列不均匀,达全节的2/3 较均匀,仅占全
节的1/2
冠缝两侧各6~8 根,排成1纵列
钩毛区中央有2 列长针状刺毛相 对排列,每侧 15~18根
黄褐
灰黑
腹部
近圆桶形
近纺锤形
卵
颜色较浅,孵化前呈暗灰色
颜色较深,孵化前呈暗褐 色或暗紫色
华北蝼蛄
东方蝼蛄
东方蝼蛄卵
四、金针虫识别
(一)为害状识别 金针虫——是鞘翅目叩甲科幼虫的统称,成虫俗称叩头虫。 种类:常见的有沟金针虫和细胸金针虫 为害: ● 幼虫咬食刚播下的种子,食害胚乳,使之不能发芽;为害须根、 主根或茎的地下部分,使幼苗枯死。 ● 一般受害苗主根很少被咬断,被害部不整齐而呈刷状。成虫食 叶,但危害轻微。
金 针 虫 为 害 玉 米 根 部
(二)形态识别
两种金针虫成虫形态特征比较
虫态 成虫
特征 体长 (mm)
体色
前胸背 板
鞘翅
沟金针虫
雌14~17,雄14~18
浓栗色,全体密被金黄色细 毛,足浅褐色
呈半球状隆起,宽大于长, 密布点刻,中央有细纵沟
长约为前胸的4倍,其上纵 沟不明显
细胸金针虫
体长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