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第三章_纵断面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 100 80 60 40 30 20
(km/h)
最大纵坡(%) 3 4 5 6 7 8 9
1. 设计速度为120km/h、l00km/h、80km/h的高速 公路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经技术经济 论证,最大纵坡值可增加1%。 2. 公路改建中,设计速度为40km/h、30km/h、20km /h的利用原有公路的路段,经技术经济论证,最大纵 坡值可增加1%。
纵坡度的表示方式不用角度,而用百分数(%)
• 影响因素:
汽车的动力特性:汽车在规定速度下的爬坡能力。
• 道路等级:等级高,行驶速度大,要求坡度阻力 尽量小。
• 自然条件:海拔高程、气候(积雪寒冷等)。
• 纵坡度大小的优劣:
坡度大,行车困难,上坡速度低,下坡较危险。
山区公路可缩短里程,降低造价。
15
设计速度
(2)汽车在长上坡上行驶,会长时间地使用二档,造成发动 机长时间发热,导致车辆水箱沸腾;下坡则频繁刹车,司机驾 驶紧张,也易引起不良后果。
19
二级、三级、四级公路越岭路线:
1)平均纵坡----指一定路线长度范围内,路线两端点的高
差与路线长度的比值。
二、三、四级公路越岭线的平均纵坡:
2)相关规定
① 相对高差200~500m
坡度变化情况的过程。 任务:研究纵断面线形的几何构成及其大小与长度。 依据:汽车的动力特性、道路等级、当地的自然地理
条件以及工程经济性等。
3
2、路线纵断面图(vertical profile map) -----反 映路线在纵断面上的形状、位置及尺寸的图形 叫路线纵断面图
路线纵断面图构成: 地面线:它是根据中线上各桩点的高程而点绘的 一条不规则的折线; 设计线:路线上各点路基设计高程的连续。
上坡为正 下坡为负 平坡为0
纵断面设计 线
竖曲线段
i
h L
(%)
凸型竖曲线 凹型竖曲线
半径R 长度L(水平距离) 竖距h
7
3、对路基设计标高(design elevation of subgrade) ➢ 新建公路:
① 高速、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标高; ② 二、三、四级公路采用路基边缘标高,在设 置超高和加宽路段时则是指设置超高加宽之前该 处标高;
干旱少雨地区最小纵坡可不受上述限制。
18
四、平均纵坡(average gradient)
➢定义
一定长度的路段纵向所克服的高差与路线长度之比。它是 衡量纵面线形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用
(1)在山区高差较大地区,尽管最大纵坡、坡长限制、缓 和坡段及最短坡长等均满足《标准》规定,但为了防止交替使 用极限长度的最大纵坡和最短长度的缓坡形成“台阶式”纵断 面线形,应对路线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平均坡度加以限制, 以提高行车质量。
来自百度文库
➢ 对合成坡度的限制
为了保证路面排水,合成坡度的最小值不宜小于0.5%。
21
六、坡长限制(grade length limitation)
16
二、高原纵坡折减 1.折减原因 (1)在高海拔地区,因空气密度下降而使汽车 发动机功率、汽车的驱动力以及空气阻力降低, 导致汽车的爬坡能力下降。 (2)汽车水箱中的水易于沸腾而破坏冷却系统。 2.纵坡折减值
《规范》规定:位于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地区,各 级公路的最大纵坡值应按表4-3的规定予以折减。 折减后若小于4%,则仍采用4%。
公路工程第三章_纵断面设计
§3.1 概述 §3.2 纵坡设计 §3.3竖曲线设计 §3.4爬坡车道和变速车道 §3.5 平、纵面线形组合设计 §3.6纵断面设计方法与纵断面设计图
2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1、纵断面(vertical)-----用一曲面沿道路中线竖
直剖切,展开成平面。 纵断面设计:在路线纵断面图上研究路线线位高度及
设计标高
设计标高
8
➢ 改建公路:一般按新建公路的规定办理,也可以采 用中央分隔带中线或行车道中线标高。 ➢ 城市道路:一般指车行道中心标高。
9
一般公路,路基未设加宽超高前的路肩边缘的高程。
设计标高
10
设分隔带公路,一般为分隔带外边缘。 设计标高
11
城市道路:行车道中线 中央分隔带中线
设计标高
13
• 纵坡设计应结合自然条件综合考虑。 • 纵坡设计为保证路基稳定,应尽量减少深
路堑和高填方,在设计中争取填挖平衡。 • 纵坡设计应结合道路沿线的实际情况和具
体条件进行设计,并适当照顾农业机械、 农田水利等方面的要求。
14
• 一、最大纵坡
• 最大纵坡:是指在纵坡设计时各级道路允许使用 的最大坡度值。(maximum longitudinal gradient)
4
地面高程:中线上地面点高程。 设计高程:一般公路,路基未设加宽超高前的路肩
边缘的高程。 设分隔带公路,一般为分隔带外边缘。
路基高度:横断面上设计高程与地面高程之高差。 路堤:设计高程大于地面高程。 路堑:设计高程小于地面高程。
纵断面设计内容:坡度及坡长 竖曲线
5
6
直坡段
坡度=两变坡高差/平距 坡长:水平距离
12
第二节 纵坡设计
• 公路纵坡设计一般要求 • 符合《标准》的有关规定。 • 平原、微丘地形的纵坡应均匀、平缓;丘陵地形
的纵坡应避免过分迁就地形而起伏过大;山岭、 重丘地形的沿河线,应尽量采用平缓的纵坡,坡 度不宜大于6%;越岭线的纵坡应力求均匀,越岭 展线不应设置反坡。 • 纵面线形应与地形相适应,设计成视觉连续、平 顺而圆滑的线形,并重视平纵面线形的组合。
17
三、最小纵坡 最小纵坡:各级公路在特殊情况下容许使用的最小坡度值。 最小纵坡值:0.3%,一般情况下0.5%为宜。
适用条件:横向排水不畅路段:长路堑、桥梁、隧道、设 超高的平曲线、路肩设截水墙等。
当必须设计平坡(0%)或小于0.3%的纵坡时,边沟应 作纵向排水设计。
在弯道超高横坡渐变段上,为使行车道外侧边缘不出现反 坡,设计最小纵坡不宜小于超高允许渐变率。
不应大于 5.5%
② 相对高差>500m
不应大于 5%
注意:
任何相连3km路段的平均纵不应大于5.5%。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平均纵坡正在研究。
20
五、合成坡度---道路在平曲线路段,若纵向有纵坡
且横向又有超高时,则最大坡度在纵坡和超高横坡所
合成的方向上,这时的最大坡度称为合成坡度。
i H
iz2 ic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