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政务公开档案管理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政务公开信息报送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政务公开信息报送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日期】2007.09.04•【文号】银办发[2007]202号•【施行日期】2007.10.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政务公开信息报送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2007年9月4日银办发[2007]202号)人民银行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现将《中国人民银行政务公开信息报送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中国人民银行政务公开信息报送管理办法(试行)附件中国人民银行政务公开信息报送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加强信息交流,畅通上传下达渠道,推进人民银行政务公开工作,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人民银行政务公开下一阶段工作要点的通知》(银发[2007]258号)中关于“建立政务公开信息报送制度”的有关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政务公开信息报送以分级报送、分级管理、及时准确为原则。
第三条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人民银行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应向总行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信息。
第四条政务公开信息报送的内容主要包括各单位(部门)政务公开制度建设情况,工作进展情况,典型经验,下一步工作计划,意见建议,机构、人员变动等。
既可报送单项工作信息,也可报送综合信息。
第五条政务公开信息通过OA系统的“政务公开”专用邮箱报送。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和各分支机构也要建立政务公开专用邮箱,并通过专用邮箱传递信息。
第六条政务公开信息报送主要分为季度信息报告(季报)和年度信息报告(年报)。
每季度至少报送一次信息,报送时间为下一季度首月15日前;年报为次年1月20日前(第四季度信息可与年报一并报送)。
依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思考

依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思考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法律事务处高倩倩一、政府信息公开的几个基本问题•(一)定义•《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2条:本条例所称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二)政务公开与政府信息公开•从内容看:政务公开(新闻宣传、舆情、政策参与、平台建设、政府信息公开)、党务公开、 行务公开、村务公开•从来源看:中办、国办文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从属性看:最高要求和最低标准(三)我国政务公开发展阶段•起步阶段(村务公开)•发展阶段(2000年《中办国办关于在全国乡镇政权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制度的通知》,2005年《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法制化阶段(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深入推进阶段(2011年中办发《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全面推进阶段(2016年,中办 国办《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2016年《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第一部分:总体要求(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第二部分:政务阳光透明(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第三部分:扩大政务开放参与(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加强政策解读、扩大公众参与、回应社会关切、发挥媒体作用)•第四部分:提升政务公开能力(完善制度规范、建立负面清单、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抓好教育培训)•第五部分:强化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加强考核监督)•2016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通知》。
《通知》强调:对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要快速反应、及时发声,最迟应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其他政务舆情应在48小时内予以回应。
•2016年10月31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确定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相关实施细则。
•趋势 —知情、参与、监督、改革二、依申请公开相关情况•(一)总行收到的依申请公开数量•2010年—11件, 2011年—15件,2012年—28件, 2013年—32件2014年—64件, 2015年—70件2016年—735件•(二)总行收到的申请复议数量(包括非同级复议)2012年— 1件 2013年—17件 2014年—10件2015年—21件 2016年—28件•(三)全系统政府信息情况统计•2015年• 收到申请数:326件• 被行政复议数:45件• 被行政诉讼数:13件三、主要法律依据•(一)相关法律、司法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各地的司法解释•(二)中办、国办的相关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国办发(2008)3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0〕5号)•(三)我行的相关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政务公开实施办法》(银发[2006]144号)•《中国人民银行政务主动公开制度》(试行)(银办发[2008]11号)•《中国人民银行依申请公开制度》(试行)(银办发[2008]11号)•《中国人民银行政务公开保密审查办法》(银密[2009]14号)•《中国人民银行政务公开监督检查制度》(试行)(银办发[2008]109号)•《中国人民银行政务公开评议制度》(试行)(银办发[2008]109号)•《中国人民银行政务公开档案管理办法》(试行)(银办发[2009]132号)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民银行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银办发[2009]53号)•《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人民银行政务公开工作的指导意见》(银办发[2010]219号)•《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依申请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意见》(银办发[2017]57号)《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共5章38条,•审核依申请公开的条文共16条:•第2条(界定政府信息);13条(申请主体+申请资格); 20条(申请的形式要求);7、8、23条(不得公开的情形);25条(自身信息);17条(公开主体);24条(答复时间);26条(答复形式);21条、22条(答复内容);27、28条(费用);33条(申请人救济);35条(法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共13条•是否受理:1条(应当受理)、2条(不予受理)•诉讼主体:3条(原告)、4条(被告)•举证责任:5条(被告举证责任)•审理方式:6条•强调两种情形的认定:7条(档案管理)、8条(涉密情形)•判决方式:9条、10条、11条、12条(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冲突条款:13条四、审核原则、步骤及要点原则——拒绝公开,必须有法定理由步骤——•是否属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范畴?•申请人是否适格?•申请的信息是否为政府信息?•信息是否存在?•是否应由本机关公开?•是否符合公开的具体条件?•其他法律中有无相关规定?•答复是否符合情理?是否会引起误解?是否会引发其他风险?(一)是否属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范畴?•法条:《条例》第一条 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制定本条例。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项目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银办发[2008]296号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项目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银办发[2008]296号](https://img.taocdn.com/s3/m/3da960d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cd.png)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项目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项目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2008年12月26日银办发[2008]296号)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各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各直属企事业单位:为加强人民银行集中采购项目档案的管理,实现集中采购项目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中国人民银行档案管理规定》(银办发[2004]259号文印发),总行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项目档案管理办法》(见附件),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项目档案管理办法附件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项目档案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人民银行集中采购项目的档案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中国人民银行档案管理规定》,结合人民银行集中采购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人民银行总行、各分支机构和各直属企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各单位)。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集中采购项目档案是指各单位在管理、组织实施政府采购业务活动中形成的以纸介质、磁介质等载体保存的各种档案资料,是集中采购活动的原始信息记录,是人民银行档案全宗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应归入政府采购档案管理范围。
各单位要保证这些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不得伪造、变造、隐匿或者擅自销毁。
第四条集中采购项目档案在移交至本单位档案管理部门前,由各单位集中采购办公室或集中采购部门负责管理,移交后由档案管理部门管理。
第五条各单位档案管理部门应对本单位集中采购项目档案的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声像档案管理办法》和《中国人民银行照片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声像档案管理办法》和《中国人民银行照片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日期】2005.08.31•【文号】银办发[2005]223号•【施行日期】2005.08.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声像档案管理办法》和《中国人民银行照片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2005年8月31日银办发[2005]223号) 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市中心支行:声像、照片是各项工作形象、直观的记录方式,声像、照片资料生动、真实地反映了人民银行的历史发展进程,应该纳入档案管理的范围。
为规范人民银行声像、照片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保管,保证人民银行档案资料的完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档案管理规定》(银办发[2004]259号),总行办公厅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声像档案管理办法》和《中国人民银行照片档案管理办法》,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单位业务部门及有关人员都有向档案部门移交声像、照片资料的义务。
人民银行鼓励单位、个人向档案部门捐赠反映和记录人民银行工作和业务历史面貌的照片,总行鼓励各分支机构、业务部门、有关人员向总行档案处移交对总行有保存价值的照片。
各单位应按照上述两个办法的规定,做好声像、照片档案工作。
附件1中国人民银行声像档案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人民银行声像档案的管理,使声像档案信息资源服务于各项工作,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档案管理规定》(银办发[2004]259号),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总行、各分支行、直属企事业单位及驻外机构(以下统称:各单位)。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声像档案是指各单位在各项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录音带、录像带、电影胶片、光盘以及其他载体的声像资料。
声像档案生动、形象、直观地记录了各单位的发展和历史进程,是人民银行档案全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实物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实物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日期】2005.07.20•【文号】银办发[2005]182号•【施行日期】2005.07.2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实物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2005年7月20日银办发[2005]182号)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市中心支行,直属企事业单位:为加强中国人民银行实物档案管理,实现实物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的规范化,使实物档案资源服务于人民银行的各项工作,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档案管理规定》,总行办公厅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实物档案管理办法》。
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一、各单位要根据本办法规定的实物档案归档范围,立刻着手开展实物档案的收集工作。
二、在收集实物档案过程中,对捐赠珍贵实物档案的个人和单位,要给予表彰和鼓励。
对于一些个人收藏的或流失在社会上的确有价值的珍贵实物档案,可采取收购或征购的方式进行征集。
附件中国人民银行实物档案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国人民银行实物档案史料的研究、管理,实现实物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的规范化,使实物档案信息资源服务于中国人民银行的各项工作,。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档案管理规定》(银办发[2004]259号)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实物档案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各项工作中产生的具有特殊史料价值、需永久保存的各类物品。
实物档案是中国人民银行历史发展的见证,是进行行史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也是中国人民银行档案全宗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条各单位应重视和加强对实物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保证实物档案收集齐全,归档及时,保管得当,防止实物档案散失。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总行、各分支行及直属企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各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文书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文书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法规类别】银行综合规定【发文字号】银办发[2000]329号【失效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档案管理规定》和《中国人民银行文书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2004修订)【发布部门】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日期】2000.11.30【实施日期】2000.11.30【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文书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2000年11月30日银办发[2000]329号)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为了加强人民银行文书档案的科学管理,充分发挥档案在银行工作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机关档案工作条例》的精神,总行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文书档案管理办法》,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1988年总行办公厅制发的《中国人民银行文书档案管理办法(试行)》同时废止。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中国人民银行文书档案的科学管理,充分发挥档案在人民银行工作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机关档案工作条例》的精神,结合人民银行工作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人民银行文书档案是指人民银行在各项工作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文件材料。
它是人民银行工作活动的历史记录,反映人民银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情况,也反映人民银行在不同时期的历史面貌,是进行日常工作、经验总结、金融研究的依据和必要条件,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第三条人民银行总行及各级分支行按照集中统一管理档案的原则,对本单位的党、政、工、团等在工作中形成的文书档案由档案部门进行集中统一管理,不得分散保存,确保档案完整、准确、安全、保密和有效利用。
第二章文书档案的管理体制和任务第四条各级行要加强对本单位档案工作的领导。
根据人民银行的管理体制和国家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人民银行各分支行和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同时接受上级人民银行档案部门和地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2005年修订)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2005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日期】2005.11.24•【文号】银办发[2005]301号•【施行日期】2005.11.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2005年11月24日银办发[2005]301号)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市中心支行:为实现信息化建设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保管的规范化,结合人民银行信息化工作实际,总行修订了《中国人民银行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请及时反馈总行。
原《中国人民银行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办法(试行)》(银科技[2005]39号印发)同时废止。
附件中国人民银行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人民银行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有效保护和利用信息化建设档案,实现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国人民银行档案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文书档案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基建档案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声像档案管理办法》,结合人民银行信息化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总行、各分支行及直属企事业单位科技部门(以下统称各级科技部门)。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人民银行信息化建设档案是记录和反映各级科技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中涉及的项目立项、项目建设、项目管理、项目验收以及运行维护等过程中形成的以纸张、磁盘、光盘、磁带、实物等形式存在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历史记录。
它是反映人民银行信息化工作真实面貌的重要史料,是人民银行技术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档案是指在专业技术领域中形成的档案)。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人民银行信息化建设档案主要分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项目档案(以下简称信息化项目档案)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非项目档案(以下简称信息化非项目档案)。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信访工作规定》的通知(2005)

中国⼈民银⾏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民银⾏信访⼯作规定》的通知(2005)⽂号:银办发[2005]229号颁布⽇期:2005-09-05执⾏⽇期:2005-09-05时效性:现⾏有效效⼒级别:部门规章⽬录第⼀章总则第⼆章信访机构、⼈员和职责第三章信访事项的受理第四章信访⼈来信的办理第五章信访⼈来访事项的处理第六章信访事项的核查与督办第七章信访信息报送第⼋章信访⼯作纪律和奖惩第九章附则⼈民银⾏各分⾏、营业管理部,省会(⾸府)城市中⼼⽀⾏,⼤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市中⼼⽀⾏:为进⼀步做好⼈民银⾏信访⼯作,总⾏办公厅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信访条例》,结合⼈民银⾏⼯作实际,对原《中国⼈民银⾏信访⼯作规定》(银办发[2002]264号)进⾏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中国⼈民银⾏信访⼯作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原信访⼯作规定同时废⽌。
附件中国⼈民银⾏信访⼯作规定第⼀章总则第⼀条为了加强⼈民银⾏信访⼯作,畅通信访渠道,保护信访⼈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根据《信访条例》,结合⼈民银⾏信访⼯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条本规定所称⼈民银⾏信访⼯作,是指公民、法⼈或者其他组织采⽤书信、电⼦邮件、传真、电话、⾛访等形式,向⼈民银⾏各级机构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求,⼈民银⾏依法进⾏处理的⼯作。
采⽤前款规定形式,向⼈民银⾏各级机构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求的公民、法⼈或者其他组织,称信访⼈。
第三条⼈民银⾏信访⼯作遵循下列原则:(⼀)实⾏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坚持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三)坚持预防和化解⽭盾相结合;(四)坚持公开、便民、实事求是和有错必纠;(五)严格遵守《信访⼯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不向⽆关⼈员或组织扩散信访内容。
第四条⼈民银⾏的信访受理范围:(⼀)对⼈民银⾏的⼯作或政策、规章和规范性⽂件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的;(⼆)检举、揭发⼈民银⾏各级机构及其⼯作⼈员违法违纪和以权谋私、失职渎职⾏为的;(三)⼈民银⾏各级机构⼲部、员⼯要求维护⾃⼰合法权益的诉求;(四)其他属于⼈民银⾏职责范围内应当受理的信访事项。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驻外机构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驻外机构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日期】2005.07.20•【文号】银办发[2005]181号•【施行日期】2005.07.2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档案管理,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驻外机构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2005年7月20日银办发[2005]181号)中国人民银行各驻外机构:为加强人民银行驻外机构档案管理,有效保护驻外机构的档案管理,实现驻外机构档案管理规范化。
总行办公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国家档案局《关于加强驻外机构和境外企业档案工作的意见》和《中国人民银行档案管理规定》,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驻外机构档案管理办法》,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中国人民银行驻外机构档案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人民银行驻外机构(以下简称驻外机构)档案管理,有效保护驻外机构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中国人民银行档案管理规定》,结合驻外机构的实际情况及特点,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驻外机构档案,是指驻外机构在所在国家或地区开展各种工作时形成的、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档案,是人民银行档案全宗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条驻外机构要重视档案工作,按照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原则,管理好本机构档案,确保档案的齐全、完整。
第四条驻外机构应明确一名工作人员分管档案工作,按照档案工作的规定,具体负责本机构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移交等工作。
第五条总行办公厅档案处对各驻外机构的档案工作实行管理、监督和业务指导。
第二章驻外机构档案归档范围第六条驻外机构档案的归档范围主要包括:一、驻外机构给总行的请示以及总行的指示、批复、通知等重要文件;二、各项工作制度、工作计划、总结报告、情况反映、专题报告、涉外活动的简报、讲话稿以及重要的礼宾安排文件;三、与工作业务有关的重要电话记录、谈话记录;四、各种财会年度预算、决算报表、所有的会计原始凭证;五、参加各种国际会议以及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各种文字材料、业务调研材料;六、受总行委托就与外国政府、金融机构签订各种国际协议、合同等工作过程中形成的草稿、工作记录、对方资料等材料;七、与国外同业或国际金融组织的往来文书;八、房地产契约及购置各种固定资产的重要凭证;九、音像和照片资料;十、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礼品、纪念品;十一、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内审项目档案管理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内审项目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法规类别】内部审计【发文字号】银办发[2004]6号【发布部门】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日期】2004.01.14【实施日期】2004.01.14【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内审项目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2004年1月14日银办发[2004]6号)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为加强中国人民银行内审项目档案管理,有效保护和利用内审项目档案,实现内审项目档案管理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国人民银行内审工作制度》和《中国人民银行文书档案管理实施细则》,特制定《中国人民银行内审项目档案管理办法》(试行)。
现将《中国人民银行内审项目档案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若有问题,请及时向总行内审司反馈。
附:中国人民银行内审项目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加强中国人民银行内审项目档案管理,有效保护和利用内审项目档案,实现内审项目档案管理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国人民银行文书档案管理实施细则》和《中国人民银行内审工作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内审项目档案是记录和反映各级内审部门在开展全面审计、离任审计、专项审计、专项调查和专项核查等过程中形成的重要史料,是人民银行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条各级内审部门应加强对内审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保证内审项目档案资料齐全,归档及时,整齐有序,查阅方便,严防丢失和泄密。
第四条内审项目档案应包括以下文件资料:(一)结论性文件1.审计报告、审计结论和处理决定、内审意见书;2.行领导对审计报告、审计结论和处理决定的批示;3.整改通知书;4.审计对象和有关单位的整改报告;5.内审初步意见书等。
(二)立项性文件1.立项请示,领导对立项的批示,上级行下达内审项目文件等;2.审计方案;3.审计通知书等。
(三)证明性文件1.内审事实确认书;2.审计对象的自查报告(述职报告);3.工作底稿,包括内审前征询意见书、调查资料,调查问卷,会谈记录,作业记录,内审证据、取证资料等;4.审计对象反馈意见、说明,对内审结论和处理决定的复审申请、申诉材料等。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日期】2008.05.13•【文号】银办发[2008]115号•【施行日期】2008.05.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证券正文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2008年5月13日银办发[2008]115号)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各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现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国办发[2008]36号)转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要求,请遵照执行。
一、切实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
把推进政务公开作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快政务公开工作机构的能力建设,加强主动公开,做好依申请公开,完善监督保障,落实政务公开工作必要的经费,确保政务公开工作不断深入开展。
二、抓紧健全政务公开信息发布沟通协调机制。
一方面加强人民银行系统内各单位、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另一方面加强与地方政府及系统外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保证对外公开信息内容的准确性。
三、认真做好政务公开信息的保密审查。
要按照“既要主动探索,又要稳妥推进”的原则,进一步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注重发挥法律部门、保密部门的作用,建立严格的审查机制,加强风险防范和控制;确实把握不准的内容,要主动向上级部门请示。
四、组织开展“政务公开宣传月”活动。
按照《2008年全国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中纪办发[2008]10号文印发)有关要求,将5月15日至6月15日定为人民银行“政务公开宣传月”。
各单位要参照总行的宣传口径,结合本辖区实际,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公众宣传人民银行政务公开工作成效。
同时,各单位要及时通过“政务公开”专用邮箱将宣传素材和活动开展情况上报总行政务公开办公室,总行将以适当的形式组织系统宣传报道。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档案保管办法》的通知-银办发[2005]242号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档案保管办法》的通知-银办发[2005]242号](https://img.taocdn.com/s3/m/7665adc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2e.png)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档案保管办法》的通知正文:----------------------------------------------------------------------------------------------------------------------------------------------------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档案保管办法》的通知(2005年9月19日银办发[2005]242号)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市中心支行,直属企事业单位:为维护人民银行档案资料的完整与安全,防止档案损毁,延长档案寿命,使人民银行的档案信息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各项工作,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档案管理规定》(银办发[2004]259号)规定,总行办公厅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档案保管办法》,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中国人民银行档案保管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人民银行档案保管,维护档案资料的完整与安全,防止档案损毁,延长档案寿命,使人民银行的档案信息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各项工作,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档案管理规定》(银办发[2004]259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总行、各分支行、直属企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各单位)。
第三条档案是公务活动的历史记录,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档案的保管必须确保安全。
第二章库房管理第四条各单位档案部门要配置适宜档案安全保存的专用库房,并做到档案库房与档案办公、档案阅览三分开。
第五条各单位应根据需要和可能,购置专门的先进技术设备,保管各门类档案,不断改善档案的保管条件,逐步实现档案保管的现代化和科学化。
第六条档案库房须坚固耐用,并配备防盗、防火、防光、防尘、防污染、防潮、防鼠、防虫等必要设施,安装火警及防盗报警装置。
具体包括:(一)档案库房须加设防盗门窗;(二)档案库房须配备消防灭火器材;(三)档案库房须配备防止紫外线等射线对纸张、实物以及其他介质档案资料直射的设备;(四)档案保管的温湿度标准为:温度14℃~24℃,相对湿度45%~60%,档案库房须按此标准配备防潮防燥设备;(五)档案库房须配备除尘设备;(六)档案库房应放置防虫、防鼠等药品。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纪检监察案件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纪检监察案件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日期】2006.01.26•【文号】银办发[2006]17号•【施行日期】2006.01.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档案管理正文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纪检监察案件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2006年1月26日银办发[2006]17号)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为加强纪检监察案件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案件档案管理水平,维护纪检监察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案件档案在纪检监察工作中的作用,总行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纪检监察案件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若有问题,请及时向总行纪委、派驻监察局反馈。
附件中国人民银行纪检监察案件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人民银行纪检监察案件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案件档案管理水平,维护纪检监察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案件档案在纪检监察工作中的作用,参照中共中央纪委、监察部、国家档案局《纪检监察机关案件档案管理办法》,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档案管理规定》和《中国人民银行文书档案管理办法》,结合人民银行纪检监察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纪检监察案件档案是记录和反映人民银行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在处理信访举报、案件检查(调查)、案件审理等过程中形成的、立卷归档保存的纸质、声像、电子等各种形式的原始信息记录。
它是反映人民银行纪检监察案件工作的重要史料,是人民银行档案全宗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条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应加强对纪检监察案件档案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纪检监察案件档案的归档、保管、交接、查阅制度,确保档案完整,妥善保管,有序存放,严防档案损毁、散失和泄密。
第二章纪检监察案件档案的归档范围、保管期限第四条纪检监察案件档案归档范围如下:(一)办案依据材料:检举、揭发、申诉材料,领导批示,会议决定;(二)初步核实材料、立案报告;(三)转办的文字材料;(四)办案计划或调查方案;(五)调查报告和证明材料;(六)有关案件处理的决定材料:会议记录、会议纪要、决定事项通知等;(七)批复材料:监察决定、监察建议、复核决定、处理意见等;(八)正式文件的印件、签发稿及主要领导修改的重要文稿;(九)审理报告;(十)与当事人见面材料;(十一)结案报告;(十二)与案件有关的通报、报道;(十三)与案件有关的声像材料等;(十四)与案件有关的其他文件。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信访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2005)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信访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2005)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日期】2005.08.31•【文号】银办发[2005]221号•【施行日期】2005.08.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信访,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信访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2005年8月31日银办发[2005]221号)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市中心支行:为加强人民银行信访档案管理,进一步做好人民银行信访工作,办公厅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信访档案管理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中国人民银行信访档案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人民银行信访档案的管理,维护信访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充分发挥信访档案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国人民银行档案管理规定》(银办发[2004]259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信访档案是指人民银行各级机构在信访工作中形成的具有查考保存价值的文字材料、音像制品及其他资料、制品等。
信访档案是人民银行档案全宗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条人民银行各级机构应重视信访档案管理工作,保证信访档案资料齐全、归档及时、整齐有序、查阅方便,防止信访档案损毁、散失、泄密。
第四条人民银行各级信访工作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信访档案的管理。
各级机构档案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信访档案的监督指导。
第五条信访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有关保密工作规定,严守档案秘密。
第六条信访档案归档范围(一)中央、国务院和人民银行对信访工作的指示和印发的规定、办法和通知。
(二)人民银行各级机构制定的有关信访工作的制度、办法、规定和通知。
(三)人民银行各级机构在办理信访事务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报告、信息、报表、签报、简报、摘报、来信来访的登记、记录及信访人的申诉、举报、控告材料等。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政务公开实施办法》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政务公开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日期】2006.04.29•【文号】银发[2006]144号•【施行日期】2006.07.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政务公开实施办法》的通知(2006年4月29日银发[2006]144号)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现将《中国人民银行政务公开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中国人民银行政务公开实施办法附件中国人民银行政务公开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公众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监督中国人民银行依法行使职权,规范中国人民银行政务公开工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中有关政务公开的要求,结合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职能,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政务公开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在依法履行管理职能、提供公共服务和实施内部管理过程中,依据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向社会公众、管理和服务对象以及机关内部公开相关政务事项,并接受监督。
第三条政务公开采取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的方式。
第四条政务公开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
中国人民银行应当向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公开各类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但依照本办法不予公开的除外。
第五条政务公开应当依据公开的内容来确定公开的方式和范围。
第六条政务公开应当遵循合法、及时、准确和便捷的原则。
第七条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政务公开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八条中国人民银行政务公开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是中国人民银行政务公开的组织领导机构,其主要职责是:(一)负责安排、部署、协调、指导中国人民银行的政务公开工作。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规范总行机关发文有关事项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规范总行机关发文有关事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日期】2004.03.12•【文号】银办发[2004]43号•【施行日期】2004.03.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规范总行机关发文有关事项的通知(2004年3月12日银办发[2004]43号)各司局、党委各部门、直属企事业单位:十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和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决定,原由人民银行履行的对银行业的具体监督管理职责划归银监会承担。
目前,人民银行已按中央编委批准的人民银行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的调整意见履行职责。
根据情况的变化,总行机关发文的有关规定已不适用。
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0]23号)和《中国人民银行公文处理办法》(银发[2000]360号)的有关规定,就规范总行机关发文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行发文办理的事项(一)依据法律法规或经国务院授权发布金融规章以及需向国内外公布的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二)金融工作中需请示、报告上级机关的重大事项;部署涉及全局性,政策性、规范性工作的事项;批复分行、营业管理部以及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向总行的请示事项;法律授权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事项。
(三)与不相隶属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或金融机构法人的工作往来事项。
(四)转发上级机关的文件。
(五)人民银行系统任免事项。
(六)向系统内被检查单位作出内审结论和处理决定。
(七)实际操作中需要行发文办理的事项以及行领导批示用行发文办理的事项。
二、办公厅发文办理的事项(一)批复分行、营业管理部以及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直属企事业单位向总行的一般事务性请示事项。
(二)向人民银行系统部署一般性工作事项或有关开展专项检查、上报有关资料等事务性工作事项以及印发总行举办的各类会议及培训班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工作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银办发[2001]69号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工作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银办发[2001]69号](https://img.taocdn.com/s3/m/5651c60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f3.png)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工作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工作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2001年3月22日银办发[2001]69号)各司局、党委各部门、各直属企事业单位:现将经3月19日行务会议讨论通过的《中国人民银行工作项目管理办法》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为做好2001年度工作项目的设立、审定和承办工作,请各司局、部门、直属单位在接到本通知后,按附件的要求填写《工作项目申请表》,经分管行领导审定后,于3月30日前送办公厅秘书处。
附件:中国人民银行工作项目申请表(样式)(略)附:中国人民银行工作项目管理办法(2001年3月19日行务会议讨论通过)一、制定工作项目管理办法的目的为适应新世纪中国人民银行面临的新形势,更好地依法履行中国人民银行职责,切实解决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和制度政策难点问题,高质高效地完成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我行的工作任务;同时为加强对司局、部门工作的管理和考核,完善激励机制,培养、锻炼人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对重大工作实行“项目管理”,并制定工作项目管理办法,使项目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二、工作项目的要素工作项目的要素系指项目名称、主要任务以及办理要求、办理时限、项目负责人、主办单位、协办单位、项目组成人员等。
三、工作项目的设立和审定工作项目由司局、部门提出,分管行领导审查,工作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审定。
原则上,工作项目每年设立和审定一次。
工作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金融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体制、制度问题;(二)中国人民银行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及历史遗留问题;(三)重要金融法规、条例、办法的制定和修改;(四)中国人民银行履行职责的其他重大事项。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通知(2007修订)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通知(2007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日期】2007.06.05•【文号】银办发[2007]142号•【施行日期】2007.06.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档案管理正文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通知(2007年6月5日银办发[2007]142号)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市中心支行,各直属企事业单位:依据国家档案局《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国家档案局令第8号发布),总行对《中国人民银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进行了修订。
本表适用于人民银行总行,各分支机构及直属企事业单位。
现将修订后的《中国人民银行文书档案保存期限表》(见附件)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中国人民银行文书档案保存期限表附件中国人民银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1.上级机关召开会议形成的需要本单位贯彻执行的文件材枓1.1重要的30年1.2一般的10年2.上级机关制发的属于经济、金融工作范畴或涉及经济、金融工作内容的命令、决定、决议、条例、规定、通知等文件以及需要本单位贯彻执行的文件材料2.1重要的永久2.2一般的30年3.党和国家领导人、上级机关领导同志等视察、检查本单位工作时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题词等材料3.1重要的永久3.2一般的30年4.本单位受上级机关委托起草并被采用的文件的草稿、印本、起草说明和其他相关资料等材料4.1重要的30年4.2一般的10年5.上级机关转发、批转本单位的文件材料5.1重要的永久5.2一般的30年6.本单位党委会议,行务会议、行长办公会议、行长专题会议纪要、会议记录、会议文件等材料永久7.本单位工作会议、专业会议的文件材料7.1通知、名单、日程、讲话、报告、总结、汇报、决议、决定、纪要等文件材料永久7.2会议记录、参阅材料、代表发言材料、交流材料、简报以及会议讨论等材料30年8.与其他单位联合召开会议的文件材料8.1请示、批复、通知、名单、日程、讲话、报告、总结、汇报、决议、决定、纪要等文件材料永久8.2参阅材料、代表发言材料、交流材料、简报等材料30年9.本单位承办的国际性会议、大型展览会等文件材料9.1请示、批复、申办和筹办组委会主要活动安排、议程、名单、主报告(原文及译文)、辅助报告(原文及译文),上级领导人贺词、题词、讲话,会徽设计等材料永久9.2代表发言材料、交流材料、简报、新闻报道等材料30年9.3委员会、分会会议和学术会的讨论记录、会议代表登记表、接待安排等材料10年10.本单位向上级机关的请示、报告、汇报提纲及上级机关的批复等文件材料;下级机关的请示与本机关的批复文件材料10.1重要的永久10.2一般的30年11.本单位与不相隶属机关的公务往来文书等材料11.1重要的30年11.2一般的10年12.内部工作规则、制度、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材料12.1重要的永久12.2一般的30年13.工作大事记永久14.值班日志、电话记录、周报等材料14.1重要的30年14.2一般的10年15.本单位领导同志对各项工作指示、批示及相关记录等材料15.1重要的永久15.2一般的30年16.本单位领导同志参加各种公务活动带回的与本单位工作有关但未经文书处理登记的文件材料10年17.本单位机构合并、撤销、成立、改变领导关系的报告、规定及印章启用和作废的通知等文件材料永久18.本单位的综合性报告、专题报告以及印发的先进经验、事迹等材料18.1重要的永久18.2一般的30年19.本单位在各项工作中形成的工作方案、规划、计划、总结、签报、简报、专报信息等文件材料19.1重要的30年19.2一般的10年20.对外宣传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20.1重要的30年20.2一般的10年21.检查下级机关工作以及调查研究形成的文件材料21.1重要的30年21.2一般的10年22.本单位行政管理、执法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10年23.内部审计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23.1重要的永久23.2一般的30年24.出国考察访问、参加国际会议等形成的文件材料24.1重要的永久24.2一般的10年25.与来访的国际金融组织、外国银行谈判的记录,签订的协议、备忘录等文件材料永久26.人民银行驻外机构形成的文件材料26.1重要的永久26.2一般的30年27.单位及领导者个人在国际交往活动中的公务往来文书27.1重要的30年27.2一般的10年28.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干部任免、考核、奖惩、职称评定、调资定级和职工名册、工资名册、录用、转正、聘任、调动、干部奖惩、离退休、死亡、抚恤等文件材料永久29.干部境内外培训与学习形成的有关材料10年30.党、团、工会工作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30.1工作报告、总结,换届选举结果,重要专项活动的报告、总结,党团员、工会会员名册,批准加入党团、工会组织的文件材料永久30.2情况反映、工作简报等材料10年31.纪检、监察工作中形成的综合性报告、调查材料、处理违纪案件等文件材料31.1重要的永久31.2一般的30年32.巡查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32.1重要的30年32.2一般的10年33.安全保卫、保密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33.1重要的永久33.2一般的30年34.处理人民来信来访的文件材料34.1有领导重要批示和处理结果的永久34.2其他有处理结果的30年34.3没有处理结果的10年35.年度财务预算30年36.基建、房产、房改、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等文件材料永久37.本单位形成的各类统计报表、财产移交清册等文件材料永久38.本单位主编的刊物、简报、综合信息和各种汇编材料38.1重要的永久38.2一般的30年39.金融研究重要成果材料39.1重要的永久39.2一般的30年40.向下级机关征求意见的重要文件及向上级机关上报的汇总材料30年41.与有关单位联合印发的规定、办法、通知以及联合报上级机关的报告、请示意见、建议等文件材料41.1人民银行为主办单位的41.1.1重要的永久41.1.2一般的30年41.2人民银行为协办单位的41.2.1重要的30年41.2.2一般的10年42.与有关单位签订的各种合同、协定、协议、议定书等文件材料42.1重要的永久42.2一般的30年43.同级机关和非隶属机关制发的需要人民银行执行的法规性文件材料43.1重要的永久43.2一般的30年44.有关业务机关或中介机构检查或审计人民银行工作形成的文件材料44.1重要的30年44.2一般的10年45.人民银行对其他机关单位文件材料参与会签或提出意见的文件材料45.1重要的30年45.2一般的10年。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行政格式文书办理标准规程》的通知-银办发[2005]199号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行政格式文书办理标准规程》的通知-银办发[2005]199号](https://img.taocdn.com/s3/m/38d49f0a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53.png)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行政格式文书办理标准规程》的通知正文:----------------------------------------------------------------------------------------------------------------------------------------------------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行政格式文书办理标准规程》的通知(2005年8月5日银办发[2005]199号)各司局:《中国人民银行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令[2001]第3号)、《中国人民银行行政复议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1]第4号)、《中国人民银行行政许可实施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4]第3号)三个金融规章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行政许可格式文书的通知》(银办发[2004]239号)已明确规定了办理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许可事项的法定程序和应使用的行政格式文书。
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格式文书的办理,办公厅会同条法司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行政格式文书办理标准规程》。
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如有问题和意见,请及时反馈办公厅。
各分支行办理法定行政事宜参照执行。
附件中国人民银行行政格式文书办理标准规程第一条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令[2004]第3号)、《中国人民银行行政复议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1]第4号)、《中国人民银行行政许可实施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4]第3号)、《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行政许可格式文书的通知》(银办发[2004]239号)及《中国人民银行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所称行政格式文书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实施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许可等所使用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
第三条行政格式文书办理包括承办、审核、会签、审批、编号、印制、盖章、送达、归档等一系列相互联系、衔接有序的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政务公开档案
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法规类别】档案
【发文字号】银办发[2009]132号
【发布部门】中国人民银行
【发布日期】2009.07.02
【实施日期】2009.07.0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政务公开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2009年7月2日银办发[2009]132号)
人民银行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
为加强人民银行政务公开档案管理,人民银行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政务公开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参照执行。
附件:中国人民银行政务公开档案管理办法(试行)
附件
中国人民银行政务公开档案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人民银行政务公开档案管理,有效地保管和利用政务公开档案,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档案管理规定》和《中国人民银行文书档案管理办法》(银办发[2004]259号文印发),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和各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各单位)的政务公开档案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政务公开档案是指各单位在政务公开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和参考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计算机存储设备和实物等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是人民银行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条各单位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本单位政务公开档案资料移交前的管理工作。
各单位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应保证政务公开档案齐全、归档及时、整齐有序、查阅方便,防止政务公开档案损毁、散失、泄密,并接受本单位档案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第五条政务公开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