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住宅分类
日本近现代城市住宅空间结构变迁
1 2 6 . 4 6 1 . 0 4 7 . 6 1 l 1 . 9
9 4 . 9
表 1三 种 城 市 住 宅 的 数 量 和 面 积
数量 ( 户)
户 建住 宅 长屋住 宅 集 合住 宅 其 他住 宅
总计
在 住宅 总量 中 比例 ( %)
摘要 :
1明 治 时 期 的住 宅西 化 风 潮 日本 的 近 现 代 时 期 始 于 明 治 年 间 ( 公
庭 生 活上 来 。
自明治维新 以来 , 日本 的 城 市 住 宅 受
建筑 师们 开 始 在 上 流 阶 级 的 宅 邸 或 自
到 西 方 生 活 方 式 和 国 内社 会变 迁 的双 重 影 元 1 8 6 8 —1 91 1 ) 。在 此 之前 , 传 统 的 日式 己的住 宅 等 个 例 中尝 试表 现 突破 传 统 的 空 待客 ” 这一行 为展开 , 其 空 间 结 构 和 功 能 化 的 平 面 设 计 。 同 时 , 在 中 响, 逐 渐 朝 着 家庭 本 位 化 、 公 私 分 明化 、 类 住 宅 空 间 围 绕 “
5 6 . 5 3 3 . 1 6 3 9 . 9 7 O . 3 3
1 o 0
起 居 室 及 餐 厅 兼 作 家庭 团 聚 和 待 客 之 用 , 是住 宅 中最 具 社 会 性 的部 分 : 相应 的, 卧室 以墙 隔 开 , 位 于 不 易 抵达 的 内部 , 以此 保 证 私密 性。这 些住宅 的空 间围绕 家庭 内部需 求 组织 , 是 以家 庭成 员 为核 心 的 现 代 化住 居 。
日本 社 会 的 老 龄 化 、 就 业 结 构 多 样 化 等 问 [ 4 ] 藤 原 艺 , 中山徼. 民间赁 贷住 宅【 二 十二五 国家科技支撑课题 ( 2 01 1 B AJ O 3 B O 0)
日本住宅建筑
最早的数寄屋出现于日本安土桃山时代,数寄屋的代表作品包括: 桂离宫新书院、修学院离宫、曼珠院书院、临春阁(三溪园) 和角屋。
桂离宫
5.现代和风住宅
与庭院协调的造型技法是日本住宅继承发展到今天的营造基 础,数寄屋式的传统仍强烈的反映在当今的日本住宅建筑风格 上。 书院造与数寄屋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并趋于结合,逐步 演变成日本近现代和式住宅。 和式住宅建筑外观特点:和式住宅多为“田”字形,南北朝向, 外部四周设平台,台上设檐柱,形成回廊。其屋顶仿佛是一把 撑起的大伞,人们即在伞下暗淡的阴翳中营造住宅。和室住宅 的屋檐很宽,与气候、水土、建材等因素有关。由于不使用砖、 水泥等,为了阻挡斜侵的风雨,伸长屋檐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
5.现代和风住宅
5.1坡屋顶 5.2内庭院 5.3保留材料本色 5.4出檐深 5.5高地台
5.现代和风住宅
大屋顶、木构架、不着一钉的榫卯都是两国喜用的造型方式结构方式。民 居的建造思想也都同样建立在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上。屋顶设计以直线 为主,很少采用曲线。有些地方即使采用了曲线,也非常平缓。立面遵循 “上重下轻”的构图
3. 书院造——室町时代到桃山时代( 1338-1603)
书院造是在主殿造基础上形成的,14世纪有个别因素出现,16 世纪成为定式。 它的基本特点是:一栋房子的若干个房间里, 有一间是主要的(上段,一之间),这件房间的正面墙壁划分 为两个龛,左侧的宽一点,叫床(押板),右面是一个博古架, 叫棚(违棚)。左侧墙上紧靠着床有一个龛,叫副书院。
日本住宅预制化建筑构法理论变迁与技术演变
1 “建筑生产工业化”的概念及内涵建筑生产的技术,以及技术应用、生产组织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地域性差异。
就技术本身而言,不可能将日本经验照搬应用到中国,即使可以采用,在日本所取得的成果也不一定能够在中国取得同样效果。
因此,当技术理论陷入各种各样议论纷争的时候,最好应该首先明确的是,如何思考和定义“建筑生产工业化”概念、内涵及其基本方法。
当笔者还是20来岁初出茅庐的研究者时,为探索对事物判断的标准,深入研读了国内外各种对建筑工业化概念的定义,其中对笔者影响最大的是原武藏工业大学江口祯教授对“建筑生产工业化”概念的定义。
它具有完全超乎笔者想象的完美,那时笔者的人生目标即是今后要成为能写出这种概念和定义的学者。
江口祯教授是这样定义“建筑生产的工业化”的:“在建筑生产中促进先进的工业技术开发与应用,通过有效地发挥技术的合理性来改革或重组建筑相关人员的社会系统。
它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目标可以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首先,对建筑的开发建设者和使用者而言,相对更容易参与到建筑建设行业中来,这不仅可以降低建造成本和缩短建造周期,而且还可以预先把握产品质量并解决用户担心的问题等;其次,对建筑的生产者而言,可以摆脱不稳定的劳动市场及传统的组织结构,以高度的生产性改善企业利润;第三,从更加广泛的社会角度来看,在建设与国家发展、资源环境、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协调发展的优良建筑存量资产方面,不仅承担着重要的角色,而且正在发挥着主导作用”。
2 庞大市场需求推动日本住宅工业化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先于日本,为了快速解决巨大的住房数量短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普遍采用了住宅生产的工业化方法。
但在之后的住宅工业化发展中,日本是出类拔萃的,表现在住宅建设数量、尤其是可持续性方面。
要通过快速、大规模建设来解决住房数量短缺的问题,就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建设目标。
当然,有时也会受到国家经济和财政状况的影响而无法短期内实现预期目标。
但无论如何只要在一定时期内努力建设,就能够解决住宅数量不足的问题,发达国家的经验也可以充分地说明这个事实。
日本集合住宅技术的变迁和百年住宅体系89P
開発可换气热水器(1965年)
金町駅前小区(公団 1968年)
开发了HPC工法(H型高强度钢与予制混凝土板组装施工 ) (1969年)
由KJ(公团住宅)标准部品(1960年)向BL标准部品(1974年)转变
第3期要点 • 由于人口往大城市集中,解决城市住宅不足成为最大的 課題。为此、城市开始第一期住宅建設五年规划 (1960)。 • 因地价高涨,开发了高层建筑技术,开始建設高层住宅。 • 设立了财团法人住宅部品开发中心(現在的财团法人 BL),在继续采用以前的KJ部品的同时,也开始采用民 间开发的先进部品,发展成为现在的BL部品。
关键词: 公营住宅(1951),公库住宅(1950),公团住宅(1955), 住宅建设 十年计划(1955), 优先住宅供给量(主要2DK, “团地尺寸”), KJ部品
・日本经济快速增长时期(1960年代)、 郊外大量建设公有住宅 ・东京都运营管理的东村山团地(居住小区)
・60年代的集合住宅 3DK ・住户居住面积:35㎡
(参照下图)
3. 更换· 维修部品合理
把配管不埋入主体结构,确保管道· 配线专用空间,供水·排水双层管方式等
【Cencury Housing System 认定标准】(1988)
1. 方案·设计 、 · 适应家庭结构变化的设计 2. 尺寸 · 主体结构的模数 · 内部空间的模数 · 部品和接口的模数 3. 部品分类和耐用性的水平 · 主体结构,内装,设备分离 · 适应可变空间的部品分类 · 按耐用性水平的分类 5. 提高耐用性的水平 · 提高主体结构耐用性的措施 · 提高抗震性的水平 6. 住宅部品 · 采用通用体系部品 7. 维修和管理计划 · 保障主体结构耐用性的维管计划 · 互换部品的维修和管理计划 · 总结维修检查的项目·内容·方法 8. 供应体系 · 为用户方便编辑手册 · 适合售后服务体系·收费服务体系 9. 适应环境保护 · 环境共生
关于日本住房方面PPT
あ り が と う ご ざ い ま し た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而居住在一起的家庭有所增加,出现了两代人、三代人住宅 日 高龄者住宅,称为无障碍住宅的集合住宅出现了。
地方公共团体建造的住宅。也有企业所建造的供 职员居住的住宅。还有一些独栋房集中建造 在一起的也冠名为“OO社区” 。
风铃 日式 纸灯
和 室 客 厅
日 本 和 室 風 格 具 有 特 色
被炉
矮几
灯心草草席 格子门
住
マンシュン(高级公寓)
アパート∕貸家住宅 (单身公寓)
一户建て(独户住宅)
団地住宅(社区住宅)
农村の家(农家)
集合住宅
日本传统房屋,是佛教建筑传入日本后逐渐形成的日本民用住房建筑。 传统的日本建筑师强调整体的生态设计 ,以塌塌米、竹、石、纸、木等, 简单的构成要素.
一般建筑物的正式进出口被称为「玄关」。在访问传统民宅时,客人先在稍 带庄严感的「玄关」前止步并告知来意,然后拉开拉门,进入被称为「三和土」的 平地。家人在面对平地的小房间迎接客人。相互寒暄后,客人这时才脱去鞋子,走 上高一台阶的板地(日语称「式台」),并被带引进入里面的房间。 「玄关」是区隔内部与外部的空间,同时,对于习惯于进门脱鞋的日本人来 说,这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空间。如今,即使是公寓等集合式住宅,也必然有「玄 关」,虽然那已是一种简化了的「玄关」。 「玄关」原是佛教用语,指的是禅宗寺庙的入口处,但是,据说这一词又有 严格的禅道入门的含义,修行的僧侣们非常注重「玄关」,将其视作为是修道的第 一步。到了17世纪左右,武士们开始在宅邸的进门处建造了一个带有「式台」的空 间,并将其称为「玄关」。后来,一些富商的住宅中也开始建造「玄关」,渐渐地, 「玄关」便普及到了一般民居。 在现代,「玄关」被认为是家居中格调最高的「神圣场所」。作为区分「家 内」与「家外」的界地,「玄关」可以说是每个家庭的「脸面」,因此,人们多用 花或其它饰物来装点「玄关」。由于这是一个重要的空间,所以,规矩也较多。
集合住宅,日本中小套型住宅的典范
多, 物资短缺 , 长期 以来在住宅建设方 发展 , 在设计上又分为 同居型 、 分居型 充满 了生活感 、 舒适感 , 并且对居住的 面坚持小面积 、 适用舒适的理念 , 开展 和 邻 居 型 三 种 。 对居 住行为方式和 家庭 人 口结构 的研
隔音 、 采光 、 隔热 、 保温和空气质量等
维普资讯
本刊特稿l G B E N o
仃一 一~
。
日本中小套型住宅 的典范
文 /开彦
日本集合住宅 与中国房地产市场 效的阶段。除此而 外 , 老年住宅的 “ 亲 留出适 当的陈列 品和花盆的地 方 ,从 的发展有很多共通之处 。 日本地少人 子型” 的二代居、 三代居住宅也得到了 而设 计出有特征 的空 间。住宅 的室内
近 ,并不 强求 南 向 ; 住宅 中部 一般为
求 必须对
--
合住宅进 入了保证居住 实态和注重实
注: 住户专用面积是指分户墙. 外墙 中轴蟪以内的住房面积
32 城 发 0 市 269 00
l |
__ l
维普资讯
。 。
B G 本刊特稿 E N 。
n D 型套型设计模式 ,由 n个卧室 LK
和起居室及餐室、 厨房等空 间组成 , 从 而 确立了集合住 宅的标 准模式 ,使关 于集合住宅 的研 究进入 了精 细化的阶 段。 家庭 人 口为依据 , “ 按 用 家庭人数 减去夫妇对数 ” 来计算卧室数量 , 使集
日本工业化住宅简介
日本工业化住宅简介日本工业化住宅,又称集成住宅,是由多个模块化部件组装而成的住宅。
它的出现将住宅建造行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它的好处在于成本节约,能够提供一致的品质,短周期完成。
它也解决了人口激增和城市化扩张所带来的住房问题,同时也为那些亲自设计和建造自己房子的人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和选择空间。
本文将对日本工业化住宅进行详细介绍。
一、日本工业化住宅的发展历史日本工业化住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初期,当时日本经济蓬勃发展,在短时间内出现了大量的需求。
为了迎合市场,住宅工业开始探寻新的建造方式。
他们想要一种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和节约生产成本的方法。
在经过试验失败以及多次尝试后,他们决定采用预制住宅的技术。
这种住宅能够通过制作模块化部件并进行组装,从而减少了工期,提高了住房建设的速度和效率。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住房的使用范围也不断扩大,不再仅限于普通家庭住宅,还包括了学校、医院、办公场所等,形成了一个物美价廉的工业化住宅市场。
同时,预制住宅的设计也变得更加精密,开创了更智能化、更环保、更美观的住房模式。
今天它仍然是日本住房市场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日本工业化住宅的优势1、低成本和传统施工相比,工业化住宅因为采用工厂化生产,所以成本大幅降低。
此外,住宅的预制化还能降低施工时间和人工费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标准化和一致性由于工业化住宅都在工厂中制造,所以住房部件标准化。
所有的模块都可以根据设计制作,从而上千个住房部件的质量能够得到保证,而且在制作过程中几乎没有差别。
3、快速建设房子的建设时间通常只需要几个月,或更短,这对需要尽快安置居民的形势非常有帮助,也能够避免受紧急情况下被迫滞留无法移动的情况。
4、自定义选择日本工业化住宅的设计师为客户提供各种各样的产品,允许客户进行大量个性化设计和形式选择。
尽管新颖的设计可能会增加成本,但它给客户更多选择,并允许他们自由创造并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
三、日本工业化住宅的限制1、局限于住宅的设计虽然工业化住房的设计自由度比传统方法大,但在一些场合中,比如一些商业建筑设计、高层建筑设计还很难采用这种方法。
日本的“智能住宅”什么样儿?花多少钱才住得起?
日本的“智能住宅”什么样儿?花多少钱才住得起?智能住宅这个词如今已经变得随处可见。
那么,现在智能住宅的行情究竟如何?住在这种住宅里能够节约多少电费和煤气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通过独户住宅,一探智能住宅在日本的现状及其居住成本。
配备三种电池,特殊时刻也能供应电力和热水积水建房在横滨港湾未来21地区建设的智能住宅“观环居” (点击放大)在超高层高级公寓和大厦林立的现代风景中坐落着一栋独户住宅,那就是积水建房在横滨港湾未来21地区建设的智能住宅——积水建房“观环居”。
这是受日本总务省的委托,为2010年11月到2011年3月实施的智能网络项目的验证实验而建成的住宅,项目结束后,这栋住宅作为实验住宅开放,举办各种活动。
观环居以建筑面积为226m2的两层住宅“SHAWOOD”为基础,为其配备了燃料电池、使用4.48kW太阳能电池板的太阳能电池、8.96kWh的铅蓄电池,并且安装了能够通过HEMS(Hom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联动控制这三种电池的供电系统。
由于日常用电首选由燃料电池供应,不足的部分通过光伏发电和蓄电池弥补,因此向电力公司购买的电力可以大幅减少。
在特殊情况下,即使燃气及公共供电中断,光伏发电和蓄电池仍然能够提供一定的电力。
而且,在停电,但燃气未断的时候,燃料电池可以用来供应热水,洗澡也不成问题。
(点击放大)(点击放大)智能手机可以控制家电(点击放大)住宅用电情况可以在起居室的电视上以及玄关和厨房的显示器屏幕上“查看”,空调和照明的开关、温度管理等也可以随手操作。
“…可视化‟虽然能够显示出数值,但很难引起用户的兴趣,因此显示方式做了调整,显示的是金额和排名等内容,使用户能够愉快地节能。
而且,家电之类的控制还可以使用智能手机,没必要放置多个遥控器”(积水建房技术部主任南裕介)而且,这栋住宅的一层设置了纯电动汽车(EV)专用的车库,可以从住宅内直接上下车。
因为EV不排放尾气,所以完全可以放置在室内,乘坐轮椅也能方便地上下车。
日本庭园的基本样式分类——池泉庭园、枯山水、露地
重森三玲
法
(1896-1975)日本昭和时代庭园家前期式枯山水
主要在山坡等斜坡上建造后期式枯山水
使用“表现水的沙”建造
吉河功
日本庭园研究会会长
平庭式枯山水
在基本平坦的地面上,
除了苔藓以外没有其他
栽植,由石子和岩石点
缀的枯山水庭园
准平庭式枯山水
有部分低矮假山的枯山水庭园
筑山式枯山水
重森三玲分类的前期式枯山水庭园
枯池式枯山水
没有水的枯池枯山水庭园
枯流式枯山水
没有水的枯流枯山水庭园
宮元健次
作家、建筑师
池泉舟游式
平安时代,日本贵族们
泛舟游览的池泉庭园
池泉鉴赏式
平安时代后期到镰仓
时代,从书院等地眺
望的池泉庭园
池泉回游式
园内行走游览的池泉
庭园
净土式庭园
寝殿建筑庭园
书院建筑庭园
室町时代以后武士的住宅形式被称为书院建筑,其附属的
池泉庭园
腰掛待合
被邀请参加茶会的客人们的等候
场所,也是等待主人迎接的场所
手水钵、蹲踞
手水钵,去邻接的茶室的时候,
清洁用的手水盆。
蹲踞,晚上举
行的茶会上使用的放置照明光的
石头、放置热水桶的石头。
石灯笼
在晚上举行的茶会上作为露天灯光使用。
日本的生活(三) 住宅
一戸建て
一戸建て
団地
団地
租赁式公寓
租赁式公寓
分户出售公寓
分户出售公寓
补像方形围巾一样的东西,多为棉质或者绢 质,用于打包物品,方便携带。始于江户 时代,去澡堂的时候包住脱下来的衣物, 由此得名。在包裹东西的时候,把东西放 在正中央,然后对角线打结。
布団・蒲団(ふとん)
座布団(ざぶとん)——坐垫
敷布団(しきぶとん)—褥子,寝具之一
坐姿
正座(せいざ) 正坐是指在坐垫上端坐,在正式的场合,如茶道 活动时,必须端坐。端坐的时候头和脊柱这条身 体中线要和地面垂直,双膝跪坐在垫子上,两腿 并拢,身体的力量在小腿部。两手合放膝前 胡座(あぐら) 盘腿而坐是非正式场合常用坐姿,但是仅仅男性 可用,女子保持端坐坐姿,保持膝盖并拢,将两 腿略往两侧分开坐下。
最早的数寄屋出现于日本安土桃山时代,数寄屋的 代表作品包括:桂离宫新书院、修学院离宫、曼 珠院书院、临春阁(三溪园)和角屋。 其中最著名的为桂离宫(公元1616—1661年建成) 其建筑与庭院一体化,呈现出一种人工与自然之 间相互渗透、互相融合的空间形式,突出地表现 日本传统的建筑样式与幽雅美,是数寄屋式建筑 的传世经典之作。
寝殿造是日本寓所与府邸的主要形制。寝
殿造有较多的中国影响,通过皇宫、庙宇 的建设而流行于日本的贵族宅邸中。京都 寓所的主殿紫宸殿(ししんでん)就是典 型的寝殿造。 在中央正屋(寝殿)的两侧有东西配屋, 并以游廊把它们联系起来。前有池沼。更 复杂一些的,在配屋外侧又向前伸出廊庑, 到池沼边沿以亭阁结束。
正座
正座
胡坐(あぐら)
日式装饰品
以前的日本人在冬季用火盆(火鉢)、地
炉(囲炉裏)、暖炉(炬燵)等取暖,夏 季用团扇(団扇)、风铃(風鈴)等增加 凉意。而现在多用空调暖气了。 布帘(暖簾)是日本商店门前常见物品。 火鉢(ひばち) 囲炉裏(いろり) 炬燵(こたつ) 団扇(うちわ) 風鈴(ふうりん) 暖簾(のれん)
日韩两国传统住宅文化比较
日韩两国传统住宅文化比较日韩两国都有着丰富的传统住宅文化,虽然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存在许多差异。
本文将比较日韩两国传统住宅的特点和文化。
1. 建筑风格:在日本,传统住宅使用的建筑材料主要是木材,房屋的结构以木质框架为主。
一般来说,日本的传统住宅设计简洁明快,屋顶为斜坡式,前后对称,富有和谐之美。
日本的传统住宅还常常使用特殊的建筑材料,例如竹子和纸,来制作推拉门和隔墙。
而在韩国,传统住宅的建筑风格则更注重水泥和石材的利用。
韩国传统住宅的屋顶多为翘角形状,展示出独特的美感。
韩国传统住宅还有一种特殊的建筑风格被称为“屋舍”,它由多个房间组成,每个房间都有自己的灶具和卫生间。
2. 空间布局:在日本,传统住宅通常是一栋建筑,被分隔成几个功能独立的房间。
这些房间之间有隔断,尤其是使用纸和竹子制成的隔墙,人们可以根据需要自由调整空间。
传统日本住宅的空间通常较小,因为人们更注重和谐的布局和独特的美感。
而在韩国,传统住宅的布局则更加注重功能划分。
一般来说,韩国传统住宅被划分为起居室、厨房、睡房和卫生间等不同区域,并配以相应的家具和装饰品。
韩国传统住宅通常有一个中庭,可以用来种植花草或者搭建花园。
3. 生活方式:日本传统住宅文化注重简约、精致和和谐的生活方式。
在传统的日本住宅中,人们通常会脱鞋进屋,然后坐在地板上用餐。
人们通常会在传统住宅的庭园里种植花草,或者在附近的公园里散步,以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与日本相比,韩国的传统住宅文化更加注重家庭和睦、尊重传统和仪式感。
在传统的韩国住宅中,人们通常会穿着传统的韩服,一起家庭成员一起进餐。
韩国人还会在家里供奉祖先的神龛,以示对祖先的尊敬。
日韩两国的传统住宅文化有许多共同之处,同时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
虽然建筑风格和空间布局有所差异,但两国都注重于提供舒适和和谐的生活环境。
无论是日本的简约美感还是韩国的家庭和睦,传统住宅文化都反映出这两个国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日本人的住宅
日本人的住宅日本民族喜欢木构住宅,因为它适合日本的风土。
但在现代化住宅建设中,木构住宅越来越少。
日本住宅房间较小。
住宅大小用蹋蹋米的叠数来表示,一叠约两平方米,日本的住宅有的一间只有四个半蹋蹋米,即八平米左右。
在欧洲,如果没有十五六平方米,就不算一间房子。
日本每人平均住宅面积也比较少,据1980年的调查,每人仅有17平方米左右,因而欧洲人常说:“日本人是住在兔子窝里拼命的劳动。
”古代,日本人利用自然洞穴作为住宅。
到石器时代,开始居住自己动手挖制的竖穴,深度为三十公分到一米左右的竖穴,在四个角上竖起柱子,用树枝、野草搭起顶棚,这就是日本人建的最初的住宅。
当人们迎来农耕后,生活产生贫富之差,有钱人不再住竖穴而是在地面上立起柱子,盖上屋顶,在屋子里铺上略高一点的地板,当时称它为高床住宅。
这种建筑物的优点是防湿、防暑,便于储藏谷物成为日本后来住宅的基础。
到奈良时代,与大陆各国交往日渐频繁。
在交往过程中佛教从中国传入日本。
日本人开始兴建寺院,为此请来了木匠和烧瓦工人。
他们的到来促进了日本住宅的发展。
在高床住宅的基础上,贵族开始建造举办佛教法令的大型场所,平时用屏风等物隔开,可做各种用场。
平安时代,贵族对住宅的要求更高了,着手建造宫殿式住宅。
即以宫殿为中心,在东、西、北三个方向建造对称的房屋,分给家属们居住,同时也为侍从和雇佣人员建造住处。
那时日本的住宅有了等级,贵族住宅的屋顶,铺名贵荟树皮,一般老百姓铺木板,贫贱者铺草。
进入镰仓时代后,武士兴起。
他们为防御外来侵略者,筑高墙,挖壕沟,出现武士风度的宅院。
有钱有势的武士,就在宅院内建造谷物仓库、武器仓库、加工作坊等。
宅院内设施增加了,需要更多的管家、侍从,所以在宅院中也建造了下人的住宅。
这一时期,采光技术有了提高,出现拉窗和木板遮雨窗。
室町时代,设幕府于京都,随着生活和文化水准的提高,对住宅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武士住宅的基础上,主人的居室和客厅内开始铺放蹋蹋米,住宅内设书院、置板栅。
日本集合住宅
一体化加工
复合墙体系统
现场
Code of this report | 11
铝合金门窗系统 一体化设计,材质优良,工艺考究
落地门的室外框料略 低于室内,防 止水倒灌
手摇式平开窗开启角度自由控制
窗楣板与窗台板均与门窗的框料 一体化加工而成
隔热保温性能优越铝型材均采用断热型,玻 □ 璃均为双层,; 窗台板与窗框一体化设计,防水密封性更可 □ 靠; 铝型材断面特别考虑防水构造:室外部分比 □ 室内低约50,彻底阻隔水进入室内; 门窗配件工艺考究,开启方式为手摇式平 □ 开,开启不费丝毫之力,开启角度也随心所 欲; 2层以上临空界面的玻璃多采用夹丝安全玻 □ 璃
48
Code of this report | 3
Part 1
日本住宅发展及工业化情况
Code of this report | 4
东京都厅 低层高密度型;独户住宅比例最大,集合住宅次之。
东京住宅大多为底层 大多为100平米左右的独户,多层高层次之。 日本住宅开发特点
e Group, 2010
Code of this report | 5
© Copyright Centaline Group, 2010
Code of this report | 6
公寓住宅 此种类型公寓大多数是出租。出售为60年的使用权。
普遍60—90平米
四房一厅、三房一厅、两房一厅
因建地下室成本高,停车多采用地上停车
独立地面停车库;架空层停车库;地面露天停车场;
建设企业:大成、长谷工。。。 三井建造 大和建造
Code of this report | 9
国外住宅产业化概 况 独户住宅组装现场
楼板 墙板 框架
日本买房注意事项有
日本买房注意事项有日本买房注意事项随着日本房地产市场的繁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考虑在日本购买房屋。
然而,买房是一项庞大的投资,需要考虑很多因素。
下面是一些购买房屋时需要注意的事项:1. 垂直产权与水平产权:在日本,房屋的产权可以分为垂直产权和水平产权两种。
垂直产权指的是购买房屋所在地的地下及地上的使用权,而水平产权则涉及建筑内的房间和设施。
在购买房屋时,要明确所购买的产权类型,并了解相关的法规和权益。
2. 物业代理与购房顾问:许多人在购买房屋时选择物业代理或购房顾问来协助他们完成交易。
这些专业人士可以提供有关购房过程、法律文件和房屋市场的详细信息。
选择经验丰富、信誉良好的代理人是非常关键的。
3. 房屋类型与位置:在日本,有各种类型的房屋可供选择,如公寓、一房公寓、独栋别墅等。
同时,房屋的位置也非常重要。
购买房屋时要考虑到自己的需求和预算,并综合考虑日本的地理、气候和社区设施等因素。
4. 了解土地使用规划:在购买房屋之前,要了解房屋所在地的土地使用规划。
在某些地区,土地可能有特定的用途限制,如住宅用途或商业用途。
确保所购买的房屋符合该区域规划,并避免可能的法律纠纷。
5. 贷款和财务考虑:如果需要贷款购买房屋,应提前了解日本的贷款制度,并计划好自己的财务状况。
同时,要考虑到购房时的一些额外费用,如税费、保险费等。
6. 了解房屋历史和状况:在购买房屋之前,要仔细了解房屋的历史和状况。
了解房屋的建筑年限、维护记录和任何可能的结构问题,可以通过物业代理或购买前的专业检查来获取这些信息。
7. 房屋保险和维护:购买房屋后,要考虑购买房屋保险以保护自己的财产。
此外,要定期维护房屋和设施,确保其保持良好的状况。
了解日本的维修和保养文化,并了解当地的常用维修服务提供商。
8. 法律和合同:在购买房屋之前,要熟悉相关的法律和合同条款,并确保理解和遵守这些法规。
如果需要,可以寻求专业法律咨询以确保交易过程的合法和顺利进行。
日本KSI住宅体系介绍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5、骨架体要求
n 骨架体可以是大开间剪力墙承重系统,也可以是中小柱距的框架系统,还可以是大开 间的、套内楼板可变的跃层系统;
n 骨架体的开放度是由以下几方面因素决定的:
17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1、地面优先施工方法
n 这是一种先进行地面施工,然后在其上竖立间隔墙壁的施工方法。在由于翻新需要而 必须移动或追加隔墙时,无需再次进行地面施工。此外,由于预先完成了平坦的地面 ,为施工创造了良好的作业基础,提升了施工性能。
n 布局多样化:虽然它属于集合住宅,但是其上下层中可 以采取不同风格的房间布局。
n 功能灵活多变:住宅的用途和规格也可以进行变更,比 如变更为办公室或商业设施等。
KSI住宅轴测图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内装 户墙
内装 户墙
11
7、都市再生机构KSI住宅实验楼
n 实验楼概要
结构:纯刚性框架钢筋混凝土 层高:1 层3600mm 2 层3000mm 层数:2 层(但在结构设计上设想为11 层) 地面面积:1 层约260 平米 2 层约230 平米 其它:屋顶上可建独户感觉的房屋
・101 室 立体型SI 住宅 ・201 室 育儿~亲子谈话~环境、健康 ・202 室 各SI 部位装修 ・203 室 机构SI
日本KSI住宅体系介绍
2009年11月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目录 1、概念介绍 2、基本特点 3、施工做法 4、我国的CSI住宅体系
日本传统住宅建筑及和式室内设计
二、日本传统建筑室内的演变
(一)、早期,古代建筑史——飞鸟、奈良、平安时代:( 553~1183年中国隋、唐、南宋)。 约公元552年,佛教自中国经朝鲜传入日本,同时也带入了中国南北朝和隋唐的传统建筑
技术与风格。从此,佛寺建筑成为日本的主要建筑,其影响遍及宫殿与神社。 在飞鸟时代(公元593-709年),佛寺建筑的布局与形式各异,到奈良时代逐渐形成统一
诚照寺四足门样式
唐门样式 四足唐门
多为皇家或贵族寝宫采用的寝殿造,代表作京都御所紫宸殿·清凉殿、严岛神社等 京都御所位于京都市上京区京都御苑西北角,是日本平安时代时的政治行政中心所在地。从公元781 年奈良迁都到明治维新的1074年中,它一直是历代天皇的住所,后又成了天皇的行宫。
京都御所鸟瞰
京都御所正门——建礼门
紫宸殿 清凉殿
御车寄,觐见天皇的正门。
诸大夫之间,大臣从御车寄近後的等候处
承明门
鹤之间
虎之间
二枚格子
御帐台
严岛神社是一座创建于593年前后,位于日本广岛县廿日市境内严岛上的一座神社,主要祭奉的日 本古传说中的三位海洋女神(宗像三女神)。
这类房间的背面是坚固的、泥灰质地的墙壁,而南面则实际上是 泥灰墙和障子的混合体。通过可移动的障子可以使这一封闭空间向露 天阳台部分的方向开放。
渡殿位置示意图
透渡殿
透渡殿实际是连接寝殿和某个对屋的有顶的桥型建筑。通常透渡 殿被建造成拱形的,或者阶梯状的,从而透过这种形状带来视觉上的 美感。这种拱形并不是建筑结构或是地形上的需求。当透渡殿成对出 现在寝殿的两侧之时,大多情况下会是一个呈现拱形而另一个保持水 平的形状。透渡殿一般平行于渡殿并建造在渡殿的南边。
平安时代——寝殿造住宅
左图是平安时代都城 贵族宅邸的一种典型 式样,而此样式在地 方也无疑是被模仿和 复制的对象。这一建 筑风格的最为明显的 特征便是其总是面对 着南方的中心建筑, 以及以令人吃惊的排 布方式建起的、各种 各样的非露天的走廊 和桥梁连接起来、并 环绕着主体建筑排列 的次要建筑。
日本的民营高龄者住宅——以收费老人之家和服务型高龄者住宅为中心
Pr i v a t e Ho u s e s f o r Se n i o r Ci t i z e n s i n J a p a n— - t h e Ch a r g e d Ca r e Ho u s e s a n d Se r v i c e o r i e n t e d El d e d v Ho m之 家 权利形态以使用权为主 。居室和一般 集合住宅一
样, 配备厨台和浴室 , 面积为 3 0 — 7 0 m 左右 , 房型 多为 1 室到 2室 1 厅。 很大变化。 以前需要 个人负担的巨额的护理 服务费用 , 通过利用护理保险制度中的 ” 特 定设施入住者生活护理”就会得到大幅度的减少 , 于是护理型收费老人之家叉迎 来了 当入住者的身体状况到了需要护理 的时候 , 可转至位于老人之家 内的护理 型居 室 , 或 商机 , 其需求急剧增加。收费老人之家 的总定 额入 住人数在 2 0 0 0 年时 , 是3 万 7千 者也可以在原居室中接受护理服务。
2 . 服务型高龄者住宅
民营高龄者住宅的概要 在以 国土交通省 ( 原建设 省 ) 主导 的高龄 者住宅 体系 中 , 最 近供应 量急速 增加 的是 和特别养护老人之家 ( 下文简称 : 特养 ) 、老人保健设施 ( 下文简称 : 老健 ) 等公立 2 0 1 1 年 创设 的 服 务型高 龄者住 宅”。服务 型高龄 者住宅 的定额入 住人数 在 2 0 1 4 养老设施不同 , 民营高龄者住宅是由以营利为 目的的企业提供的 , 从高龄者的住居发 年 9月底超过 了 1 5 万 8干人 , 即以超过 5 万户 / 年的供应量急速扩大。 展而来的。 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政策条件 比较 宽松 , 另一 方面辅助金制度的存在也是重要 原因。 ” 收费老人之家”作为提 供包括 饮食等在内的各种生活支援—体化服务的老人之 家 , 辅助 金额是 建设费用的 1成左右 , 虽然比起厚生劳动省方面 的设施 而言 金额较少 , 但
(完整版)日本传统住宅建筑及和式室内设计
寝殿
母屋 在寝殿的中心区域,即寝殿的核心部分,是被称为母屋的空间,而母屋本身又分为两个部分,母 屋和塗篭。母屋是整个房屋的核心,是作为整个宅邸的最为主要的居住空间而存在的。如果宅邸 的主人拥有适当的身份地位,那么代表其身份地位他的坐席(御帐台)便会摆放在此处,以供宅 邸主人睡觉休息之用。这一房间最具代表的特征为、其空间整体向北延伸,在进出的地方放置可 以滑动的,彩绘的被称为障子的门扉。而母屋的南面一般总是向着厢的一面敞开。 塗篭 母屋另一个区域被称为“塗篭”。这是一个家里内部的私人房间,也通常是存放家中收藏的大量 奇珍异宝的场所。同时,这个房间也有作为宅邸主人私人卧室的功能。与寝殿中其余房间不同的 是,该房间是唯一用坚固的、泥灰材料制成的、不可移动的墙壁包围起来的房间,只有一扇单独 的门做进出之用。 厢 母屋本身是被一个大约一个柱间距宽度的被称为厢的空间所环绕,廂是一个在高度上低于母屋的 台阶面,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环绕着母屋的厢分别被称为“东厢”“西厢”“南厢”“北厢”。而 四个厢又可以用屏风或者帘幕分割独立出来作为有着单独功能的房间,也可以在其上铺上榻榻米 以供坐卧休息之功用。除去妻户门占用的面积以外,整圈厢的外围都是没有固定的墙壁,而是从 箦子开始使用类似百叶窗式的“格子”将其分隔。 妻户 “妻户“是由一对坚固的木门板组成的,以合页为轴向外打开的门。这种名为妻户的门在东西两 个方向的厢的两头成对出现。门外通向连接寝殿和对屋的户外走廊,
日本的建筑史研究,将其建筑一千多年的发展历史,按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方法,大致 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早期——公元6世纪中叶至12世纪,即飞鸟、奈良、平安时代的建筑 (553~1183年);中期——公元12世纪末至16世纪中叶,即镰仓、室町时代的建筑(1184~1572 年);近期——公元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即桃山、江户时代的建筑(1573~1867年)。
住居--日本房屋的历史
Recently, Japanese cities have come to look like those of Europe because of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prefabricated and ferroconcrete buildings. However, the style of building that is best suited to the Japanese climate and natural conditions is probably still the traditional wooden house, and it is certainly nicer to look at.
文化住宅
原始・古代-----竪穴住居 (たてあなじゅうきょ)
復元(ふくげん)された竪穴住居 (たてあなじゅうきょ)
竪穴住居(たてあなじゅ うきょ)の生活
地面を円形(えんけい)や方形(ほうけい)に掘りこみ、数本の柱を立て、屋根をふい て作ったのが竪穴住居(たてあなじゅうきょ)です。 人々が、1ヶ所に長く暮らすのは、縄文時代に始まりました。そのための住まいとして 竪穴住居(たてあなじゅうきょ)を作るようになったのです。 その後、床(ゆか)の形は内部の作り、柱の本数などに変化がありましたが、奈良時 代まで一般的(いっぱんてき)な住居として、長く利用されました。
原始・古代-----掘立柱建物 (ほったてばしらたてもの) 地面に穴を掘って、柱を立て、まっすぐのびる壁の上に屋根をかけた 建物が掘立柱建物(ほったてばしらたてもの)です。 掘立柱建物(ほったてばしらたてもの)は、縄文時代(じょうもんじだい) や弥生時代(やよいじだい)にもありましたが、古墳時代(こふんじだい) 後期ごろからしだいにふえ、建物の主流(しゅりゅう)となっていきます。 掘立柱建物(ほったてばしらたてもの)には、床(ゆか)をはって高くし た「高床式(たかゆかしき)」のものと、地面をそのまま利用した「平地式 (へいちしき)」のものがありま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