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分娩后哺乳仔猪腹泻原因分析
哺乳仔猪腹泻病的主要病因分析及防控技术
大 经 济 损 失 。 哺乳 仔 猪 发 生 腹 泻 是许 多 因 素 相 互作 用 的 结果 。这 些 因 素 主 要有 : 哺 乳 仔 猪 自身 固有 的 生 理 、 消化 代谢 、 免疫特点 , 饲养环境 , 饲 养 管 理
肠 杆 菌 、沙 门 氏菌 、 C型 产 气 荚 膜 梭 菌、 金黄色葡 萄球菌 、 弯 曲杆 菌 、 肠 毒 性 脆 弱 拟杆 菌 、 毛 霉 菌等 。 2 . 1 . 2 病毒性 病原 : 主 要 有 猪 流 行 性 腹泻病毒 、 传 染 性 胃肠 炎 病 毒 、 轮 状 病
3 . 3 . 3 下痢 仔猪可选用 四环素 、 卡 那
2 . 1 . 4 真菌及其毒素 : 主要 有 黄 曲霉 毒素等。
2 - 2 非 传 染 性 病原 的诱 发 2 - 2 . 1 环境 影 响 : 如分 娩舍 、 仔 猪 舍
1 . 1 . 1 生长发育快 , 物质代谢旺盛 。 1 . 1 . 2 消化器官发 育快 。 消 化 机 能不
L I V E ST OC KAND P oU L T RY| NoU sT R YN o 2 8 5
哺乳仔猪腹泻病的主要病因分析 及防控技术
洪 以辉 陈 俊敏
个 月 左 右 再免 疫 1 次 ,以 后 每 胎 产 前 1 个 月 免疫 1 次; 经产 母 猪 在 产前 1 个月
转栏等。
2 . 2 . 4 机体代 谢紊 乱 : 如贫 血 、 消 化 不 良、 脂肪性腹泻等。 3 防 控 技 术
或 腹部 注 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在 补 液 的 同时 给 仔 猪 补
充微 量 元 素 可 提 高 疗 效 。 3 . 3 . 5 采 用 有 益 肠 道 正 常 生 长 菌 群
哺乳仔猪腹泻的病因及预防
1 0 ~1 5 d ,即开 始投 药 ,5 0—1 0 0 g , d ,加入 料 中 。一直 到 断奶 为 止 。如 有产 后便 秘 ,另加芒 硝2 O一 3 0 g 。
由 于冬 季 寒 冷 ,猪 舍 取 暖 、通 风 、用 水 等 因素 导 致 产 房 潮 仔 猪配 方 : 白头翁 6 份 ,黄 连3 份 ,黄柏 3 份 ,秦皮 3 份 ,木香 2 湿 、寒 冷 、空气 污浊是 冬季 哺乳仔 猪 死亡 的客 观原 因 。 份 ,山楂3 份 。将 上药 粉成 细粉 ,5 1 0 次 ,2 次, d 。
哺乳 仔 猪腹 泻 造成 死亡 所 占的 比例最 大 。特 别是 冬 季 ,哺乳 仔猪 为 了 防止 哺乳仔 猪 腹泻 脱 水 ,可选 用 腹腔 注 射 :选 用一 种敏 腹 泻导 致死 亡 率 比其 他季 节都 高 。在 生 产实 践 中 ,仔猪 腹泻 发病 感抗 生 素与 地塞 米松 磷酸 钠 和5 %葡 萄糖 生理盐 水 、樟 脑磺 酸钠 混 快 、传 染 快 、反 复性 强 ,治 疗稍 不及 时 或不 对症 ,就会 造成 死 亡 合 ,于腹腔 注射 。 率 增加 或 出现 大批 僵 猪 。 因此 ,防 止哺 乳仔 猪腹 泻 的重 点是 前 期 中草药 治疗腹 泻 : 的预 防 。 母 猪 :大 黄 5 份 ,绿 豆 1 5 份 ,将 上 药 粉 成 细 粉 ,母 猪 产 前
补铁 补硒 ,也 可能 导致仔 猪腹 泻 。 ( 2 )对产 床上 母猪 的粪 尿不及 的体 况添 加饲 料 ,每次 喂完 1 h 后 清理母 猪 饲槽 ,保 持母 猪饲槽 清 时清 理 ,仔猪 舔食后 导致 腹 泻 。 ( 3 )对仔 猪保 温箱垫 料不 能及 时 洁 ,防止 剩料 霉变 。 更换 ,仔 猪肚 子着 凉导致 腹泻 。 ( 4 )发现 个别 仔猪腹 泻不 能及 时 3 . 3 培 养 饲 养 员 的责 任 心 给 药治 疗 ,或 只对 腹 泻仔 猪 治疗 ,不 进 行全 窝预 防 ,导 致全 窝 仔 ( 1 ) 产 房 饲 养员 要 提 前 培训 ,选 责任 心 强 的 人 员负 责 产 房
关于哺乳仔猪腹泻
关于哺乳仔猪腹泻(的)仔猪腹泻是制约养猪生产成绩和效益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在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中更为突出的一个问题。
下面针对腹泻的原因和措施加以分析,并就应对措施进行剖析和论证。
一、哪些细菌病会造成仔猪的腹泻?细菌性:大肠杆菌(黄痢,白痢);新生仔猪梭菌(A,C型);沙门氏菌分析:大肠杆菌在仔猪哺乳期较为常见,黄痢多发生在7日龄以内,又称为早发性大肠杆菌,白痢多发生于7日龄以后又称为迟发性大肠杆菌。
黄痢多发生于初产猪,表现为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多见于整窝发病,传染性强,与季节有一定的关系,冬春季多常见;由于营养单一(蛋白过剩)或初产猪过于肥胖而发病的比例高。
白痢多发生于7日龄以后,经产和初产都会发生,初产的比例大些。
与后期环境(产床,及母体的污染程度,湿度,料槽、水槽及饲料的卫生)控制有很大关系;与母乳成分和数量变化有关;与乳汁质量(高温,乳房炎,子宫炎),营养元素缺乏(铁、硒),矿物元素超标(镁,钠,氟)有关。
正常情况下沙门氏菌多发生于一月龄以后的仔猪。
但是近年来规模化猪场药物的大量使用和滥用导致沙门氏菌有早发的现象,此病多伴发于病毒性疾病之后,也多见于散发,病程较长。
在做细菌培养分离时,也100%分离出大肠杆菌,一半以上分离出魏氏梭菌。
2011年12月—2012年3月的仔猪腹泻,在细菌性疾病方面有可能与去年猪价过高和大量补栏造成初产猪过多有关。
二、引起腹泻的病毒主要有哪些?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伪狂犬,猪瘟,蓝耳,圆环。
流行性腹泻和传染性胃肠炎引起的仔猪腹泻,会造成仔猪大量死亡,死亡的主要原因:急性脱水,缺乳饿死,并发大肠杆菌为主要死亡原因,如场内发生另一种病毒性性疾病会造成死亡率的进一步增加!此两种病的流行特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由于现在猪群流动性大,其他季节也有散发的现象。
轮状病毒也多发于晚秋和冬春季,但没有胃流的季节性强,对初生仔猪的危害较大,早见于生后的12小时或24小时以后与仔猪梭菌和流行腹泻有明显的区别,病程较长最后多死亡与大肠杆菌继发病。
规模养猪场哺乳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控实践
规模养猪场哺乳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控仔猪腹泻是集约化养猪生产条件下的一种典型的多因素疾病,随着集约化的迅速发展,规模场及养殖大户在实际生产中,经常发生由环境中不良因素诱发引起的仔猪条件性腹泻,危害相当严重,不仅给养猪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还问接影响到病猪愈后的生长发育,成为影响提高养猪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年前我国南方地区曾出现了大面积的阴雨天气,且持续时间较长,受该因素影响该区域发生了罕见的大面积仔猪腹泻问题。
该文就规模场的仔猪腹泻腹泻原因及防控做如下探讨:1、腹泻原因分析1.1 环境因素仔猪调节体温的能力差,在饲养过程中应为其营造温暖、舒适的环境,需要处理好环境整体温度与局部温度的关系。
分娩母猪的适宜温度为20℃左右,新生仔猪的适宜温度是32- 35℃。
为了兼顾两种种群的要求,必须给仔猪设置采暖系统,如采暖灯、电热板、火炕等;同时,在冬季生产中要正确处理好通风换气与环境温度的矛盾,通过换气降低猪舍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灰尘、微生物等含量,但操作不当会降低猪舍的环境温度,环境温度的变化往往导致仔猪消化不良,从而引起腹泻、感冒等。
因此,冬季猪舍在通风换气时,尽量避免猪舍温度的变化。
适宜的猪舍湿度对控制仔猪腹泻也很重要,猪分娩时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75%,冬季猪舍外覆盖塑料保温层易导致高湿,此时应做好通风换气,确保猪分娩舍适宜的湿度环境。
1.2 病原菌的感染1.2.1细菌性感染1.2.1.1仔猪黄痢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
一般表现为精神萎顿,粪便呈黄色浆状、腥臭,严重者肛门松弛,呈红色,并迅速脱水、消瘦、昏迷至死亡。
多发于l周龄内仔猪,以1-3日龄最为常见,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
1.2.1.2仔猪白痢病猪排灰白色浆状、糊状腥臭味稀粪,多发于10~30日龄仔猪。
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多发于寒冬及炎热季节。
仔猪红痢,由c型魏氏梭菌的外毒素引起。
病猪排红褐色血性稀粪、腥臭,后肢粘染血样便。
哺乳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导致仔猪食欲下降 , 萎靡不振 、 腹泻。
1 . 3 卫 生
舍使用 之前没 有彻底 消毒 ,或是没有进行 全进全 出, 仔 猪发 生腹 泻 的几率 就要 高 出 5 — 1 0 倍。 1 . 4 补 饲 这个原 因主要是仔猪 叫槽料选择不
当, 叫槽 料 品 质差 , 或 是 受 到污 染 , 仔 猪 采食 后 很 容
月 份 ,各 日龄 的仔猪 都 有发 病 。临床 上 以呕 吐 、 腹 泻、 脱水为特征 , 粪 便 呈 黄绿 色 或 黄 白色 , 呈酸性 。 剖 检 可见 胃胀 满 , 充血 、 出血 , 肠 充盈 , 充血 、 出血 ,
呈半 透 明状 。
仔猪发育不 良, 生长缓慢 , 重者可导致仔猪死亡 , 严
养 猪
哺乳仔 猪腹 泻 的原 因及 防治办 法
王 海金
( 河 北 省 承 德 县 农 牧 局 。河北 承 德 0 6 7 4 0 0)
DO l : 1 0 . 3 9 6 9  ̄. I SSN. 1 6 7 1 - 6 0 2 7 . 2 0 1 5. 1 0. 0 4 9
哺乳 仔 猪腹 泻是 养猪 生 产 中 常见 的疾病 , 不论 是 散 养 户还 是 规模 化 养殖 场 都普 遍 存 在 , 轻 者 会 使
l 0 ~ 2 0 d为 高 峰期 ,发病 率 5 0 %以上 ,死 亡 率 2 0 %
~
3 0 %, 仔 猪发 病时 排黄 色 、 灰 白色 、 白色 稀薄 如水 的
酸性环境 , 刺激肠道蠕动 , 抑制有害菌生长 , 提高仔 猪 的抗 病 力 大 有 帮 助 ; 及时吃到初乳 , 吃足 初 乳 可
毒。
2 . 1 细菌性腹 泻
( 3 )控 制 好 环境 猪 舍要 保 持 干燥 清 洁 , 冬 暖 夏 凉, 通 风 良好 ; 每天 要彻 底 清 扫干 净 , 清 除粪 尿 及 污
母猪奶水问题引起的仔猪腹泻处理
母猪奶水问题引起的仔猪腹泻处理当仔猪腹泻时,不常常是仔猪感染细菌或者病毒引起腹泻,如果母猪保健不好也会引起仔猪发生黄、白痢的发生,母猪中如患有乳房炎、产后热等疾病的时候通过乳汁也会导致仔猪出现腹泻情况。
要改善母猪中乳汁的营养,也应该提早对母猪做好保健。
一是母猪的乳房炎、产后热、子宫内膜炎等导致奶水变质,仔猪吃了这些乳汁,可引起仔猪黄白痢的发生。
夏天气温较高。
猪是恒温动物,不善于通过皮肤蒸发散热来调节体温,而母猪脂肪层又比较厚,因此对热应激很敏感。
所以夏季是母猪子宫内膜炎-乳房炎-无乳综合症(又称为MMA综合症)的高发季节。
主要表现为分娩后的母猪爬伏、乳房疼痛,不让小猪哺乳。
或者是乳房肿大结块,发热、少乳甚至无乳,个别严重的同时还可以看到阴部有白色脓状的分泌物。
母猪经常乏情或反复配不上。
而哺乳小猪吃了这些变质的乳汁,则表现为长时间的黄白痢,用抗生素效果不理想。
二是母猪的奶水过浓导致小猪消化不了而发生黄白痢的现象。
母猪如果过肥,可引起刚出生的仔猪对脂肪不易消化和排泄,导致消化不良。
另外,夏天太阳猛烈,很多水管都在太阳底下暴晒,导致午后水管里的水过烫,母猪喝水量减少而奶水过浓也是夏季黄白痢高发的一个原因。
三是母猪缺乏乳汁,导致小猪体弱、抵抗力下降而容易发生黄白痢。
饲料营养成份不全面,导致母猪过瘦,缺乏乳汁。
另外,母猪怀孕中期70-90天龄时,高能量的饲料导致母猪乳腺脂肪沉积和发育不良,导致产后泌乳性能下降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因此,在炎热的夏季,我们必须做好产房母猪的保健。
不能只针对仔猪黄白痢的治疗而忽略母猪方面的原因。
首先,我们必须保证母猪在夏天有充足的饮水,尽量避免水管在太阳底下暴晒引起水温过高。
加强产房的通风和降温工作。
同时由于母猪的采食量减少,要适量减少能量饲料,增加饲料蛋白质水平和维生素、氨基酸的含量。
另外,为了对抗热应激,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应激的成分。
在饲料中添加1-2%长沙绿叶公司生产的牲命1号,提高母猪泌乳量,补充母体哺乳期的营养,有效防控仔猪黄白痢。
哺乳仔猪腹泻
哺乳仔猪腹泻是造成仔猪死亡和形成僵猪的主要原因,常给养猪生产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该病的病因十分复杂,有病原性(细菌、病毒、寄生虫)、母源性、饲料性及饲养管理不良等因素。
一、发病原因:1.病原微生物感染:由于哺乳仔猪胃肠消化机能差、胃酸分泌有限不足以抑制入侵的病原微生物繁殖,常造成肠内乳糜被分解成有害物质引起炎症,从而造成消化障碍,其内容物异常发酵腐败产生毒素物质和气体刺激肠道蠕动加快导致吸收障碍,引起腹泻。
(1)致病性大肠杆菌:可引起产后2小时至断奶期间的仔猪腹泻,按发病日龄分三种:1-5日龄容易发生仔猪黄痢,表现为排黄绿色水样粪便;10日龄容易发生仔猪白痢,表现为排白色或灰白色粥状粪便死亡率不高;断奶时容易在发生水肿病的同时发生腹泻。
(2)轮状病毒:几乎所有的仔猪都有可能感染轮状病毒,但大多数呈现亚临床症状。
在猪场母猪因获得性免疫并通过乳汁(母源抗体)保护初生仔猪,其发病率降低。
如果仔猪缺少被动免疫则临床症状比较严重,仔猪发生率高,表现为下痢、粪色暗或黄白较腥臭,若无此感染,死亡率大约在5-6%之间。
(3)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这是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引起呕吐,严重腹泻脱水和10日龄仔猪死亡率高为特征。
(4)魏氏梭菌:病原在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多种毒素及活性物质引起出血性坏死性肠炎,仔猪产后10小时即可发病,拉灰黄色稀便或混有多量血液的粪便(俗称:仔猪红痢),发病死亡率高达100%。
(5)猪球虫病:一般6-10日龄的仔猪多发,以肠绒毛萎缩、空回肠粘膜不同程度糜烂、腹泻消瘦及生长缓慢为特点,感染率的50-75%,病死率较低。
(6)猪瘟、伪狂犬、猪痢疾等也会引起仔猪腹泻。
2.饲养管理不良(1)仔猪产后护理不良:接产器具消毒不严,断脐处理不当等。
(2)防寒保温措施不到位:仔猪调节体温、适应环境、温度变化的能力较差,当气候寒冷,缺乏保温措施时容易引起腹泻。
(3)天气多变,阴雨绵绵:空气湿度大,仔猪腹泻率高。
乳猪腹泻病因与治疗
1 病因哺乳仔猪腹泻的发生,与猪场卫生防疫和饲养管理不健全,仔猪生理、免疫功能不完善,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和大量增殖紧密相关。
1.1 细菌性腹泻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黄、白痢是一种急性的肠道传染病,黄痢多见于3日龄左右的仔猪,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排黄色稀粪,抓握腹部时从肛门冒出稀粪,脱水、消瘦、衰竭而死亡,病死率较高。
白痢多发于2~3周龄的仔猪,以拉乳白色或灰白色稀薄粪便,具有腥臭味为特征,几乎大部分猪场都存在,死亡率低。
另外,沙门氏菌、魏氏梭菌和密螺旋体等也可引起腹泻性病症的发生。
1.2 病毒性腹泻临床上常见的引起猪群腹泻的病毒有冠状病毒、轮状病毒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等。
各种年龄阶段的猪均可以发生,由于哺乳仔猪的消化生理机能不健全,其易感性更高。
常以呕吐、水样腹泻、厌食、脱水等为显著症状,发病率和病死率都较高。
1.3 寄生虫性腹泻猪球虫、蛔虫是养猪业中引起哺乳仔猪腹泻的主要寄生虫,如猪球虫病主要危害1~3周龄的仔猪,临床上表现为腹泻,水样便和糊状便,呈白色或黄色不等。
它们常常与细菌或病毒混合感染,在临床上增加了诊断和治疗的难度。
1.4 环境源性腹泻哺乳仔猪由于体温调节中枢机能不健全,因此对环境中的冷暖反应比较敏感。
冬季产房长期存在大环境与小环境的温度协调矛盾、室内通风换气与保温冲突等问题。
产房内湿度控制不当,卫生消毒不严格,都是哺乳仔猪腹泻的积极诱因。
1.5 营养源性腹泻母猪在分娩后,由于采食量降低,如果此时的日粮营养组成不进行合理调整,则会间接性地造成营养的缺失,具体表现为母猪泌乳减少,乳汁成分质量下降,仔猪因维生素、矿物元素摄取不足和其他营养物质的缺乏,导致机体抵抗力低下而引发腹泻。
由于仔猪的消化生理机能不健全,胃内缺乏胃蛋白酶和游离盐酸,如果此时饲喂高蛋白日粮,则蛋白质得不到消化,进入大肠后在致病菌的作用下,腐败、分解,刺激肠壁,加之胃内PH值偏高,消化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引起消化机能紊乱从而导致哺乳仔猪腹泻。
浅谈哺乳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疫 病 防 控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 28卷 第3期哺乳仔猪腹泻发生与否决定了猪只成活率,是母猪养殖户比较常见或棘手的问题。
调查施甸县的23个规模养殖场(区)的结果表明,哺乳仔猪细菌性腹泻以大肠杆菌病引起的仔猪黄痢、仔猪白痢较为多见;饲养管理不当、饲料因素引起的腹泻时常发生;部分腹泻由病毒性传染性肠胃炎、伪狂犬病、轮状病毒引起。
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及处理的病例,分析哺乳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1 病因1.1 饲养管理不当粪便清理不及时、消毒不严、通风不良、相对湿度过大、温度过低等引起仔猪腹泻。
1.2 饲料因素(1)诱食料中蛋白质、粗纤维或微量元素中铁含量过高;或加入过量的钙、氯;营养因子缺乏引起腹泻[1]。
(2)霉变饲料因素。
母猪饲料原料中存在霉菌毒素的污染,形成慢性进行性的复合霉菌毒素中毒症,对母猪损伤多种实质脏器,抑制免疫反应的多个环节,特别是新生仔猪的肝脏受到损伤严重,出生后仔母猪外阴红肿,仔猪一但吃奶,肝源性腹泻就突显出来 [2]。
仔猪表现外观消瘦,眼球下陷,皮肤弹性差,后躯多为粪便污染,粪便性状均是黄色稀粥样,没有特异味,没有过多的气泡,没有眼观的血液成分。
特别是哺乳仔猪阴唇红肿与肝、肾、脾等实质器官的中度至重度变性均在胎儿时期多种霉菌毒素透过胎盘直接危害胎儿1.3 细菌1.3.1 仔猪黄痢 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哺乳仔猪常见肠道传染病之一,对仔猪的危害非常大,发病率高时达到90%以上,病死率高达100%。
如果没有合理的防治措施,常常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此病多发于1~5日龄仔猪)。
先排黄色稀粪,后拉半透明的黄色液体,严重时肛门松弛,排粪失禁,粪水污染尾巴、会阴、臀部和四肢,被毛粗乱无光,皮肤松弛,眼结膜贫血,呼吸急促,卧地不起,病仔猪很快昏迷死亡。
1.3.2 仔猪白痢 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非败血性、急性肠道传染病,发病率较高,可达80%,死亡率相对较低,严重时影响仔猪的生长速度,降低饲料利用率,造成较低经济损失(此病多发于10~30日龄仔猪)。
哺乳仔猪腹泻病因及防治
动 物
哺乳仔猪腹泻病因及防治
保
健
1110
孟坤武
(四川省大竹县畜牧食品局,四川 大竹 635100)
中图分类号:S858.286.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8964(2009)10-0050-02
房炎等疾病。
2.3 抓好仔猪的饲养 管 理 仔
猪初生时注意防寒保暖,防止贼 动
风侵袭,产房温度保持在 30 ℃, 物 以后每周降 2 ℃~3 ℃,至 22 ℃ 保
健 ~24 ℃。仔猪出生后 2 h 内让其
吃上初乳,体弱仔猪要进行人工 110
SICHUAN XUMUSHOUYI
辅喂。仔猪出生后及时补铁、硒
1.5.2 应激反应 仔猪的免疫 系统、消化系统及其酶系统尚未 发育健全,对各种应激因素,如 断奶后的母仔分离、突然受惊、 食物变化、伙伴变化、疫苗注射, 环境及温度、湿度的变化等非常 敏感,这些变化会引起仔猪的一 系列应激反应,导致其采食量下 降、消化不良。
治疗:及时消除应激因 子,病情严重的可用庆大霉素 1~1.5 万 IU/kg 肌注,每天 2 次 或喹诺酮类 3~5 mg/kg 肌注或静 注,防止继发感染;也可口服链 霉素,后海穴注射黄连素,同时 添加补液盐。 2 综合防治 2.1 做好免疫 母猪空怀期进 行猪瘟、伪狂犬病、口蹄疫等疫 苗的注射,提高母猪免疫力。产 前 40 d 左右肌注猪传染性胃肠 炎-流行性腹泻 (或轮状病毒)二 联苗,产前 25 d 左右肌注大肠 杆菌基因四价苗。仔猪 3 日龄时 注射补血先锋或生血素和 0.2% 亚硒酸钠各 1 mL,5~6 日龄补水 并于水中加入少量食盐,7 日龄 补料,促进仔猪消化道发育,7~9 日龄注射仔猪副伤寒疫苗。 2.2 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 产 前母猪栏用 2%的烧碱液进行彻 底清洗。临产和产后,用温热的 高锰酸钾液擦洗母猪乳房、腹部 和外阴。仔猪吃初乳前,挤掉母 猪乳头的前 2~3 滴奶水。母猪产 前 7 d 减料,每天减 0.5 kg,产仔 当天不喂料,产后限制喂料,以 后逐渐增加喂量,到产后 7 d 恢 复正常给料。给予哺乳母猪营养 丰富、适口性好、易消化、促进泌 乳的优质饲料,保证供给清洁饮 水,提供优质青绿饲料。及时防 治母猪产后发热、不食、无乳、乳
哺乳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哺乳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哺乳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哺乳仔猪腹泻病属常发病多发病,是造成仔猪死亡和形成僵猪的主要原因,给生猪生产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1 哺乳仔猪腹泻的原因1.1 饲管性引起腹泻产前清洁消毒工作不到位,产后环境控制得不好,如猪舍环境温度偏低或温差较大,粪污不能及时清理,环境不能定期消毒、消毒药不能合理使用,通风不畅导致空气污浊,湿度过大等都会引起仔猪腹泻。
1.2 营养性腹泻母猪料中抗原性成分高,饲料中微量元素本文由收集整理铁、硒、锌、铜等微量元素的缺乏或搭配不当,维生素配比不合理,氨基酸、脂类等营养物质过多或缺乏都会影响泌乳质量,导致腹泻。
另外,质量差的教槽料也能导致仔猪腹泻。
1.3 病源性腹泻细菌引起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魏氏梭菌等;寄生虫引起球虫、兰氏类圆线虫等;病毒引起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猪瘟、猪伪狂犬病等;其他微生物如变形弧菌、螺旋体等也可引起腹泻。
1.4 乳猪生理特点引起腹泻乳猪先天免疫力缺乏;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机能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温度中枢未建立,体温调节能力差;生长发育快,代谢机能旺盛。
开题报告/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2 防治措施2.1 加强饲养管理一是做好产前清洁消毒工作。
产房、产床、母猪的清洗消毒,要长期保持产房、产床的清洁卫生。
二是做好产后产房内的温度控制。
1~3日龄30~35 ℃;4~7日龄28~30 ℃;8~20日龄22~25 ℃;31~45日龄20~22 ℃。
三是保持空气清新(良好的通风)和适宜的湿度(50%~70%)[1]。
2.2 合理搭配饲料做好母猪妊娠期间饲料的合理配比,特别在妊娠后期的95~112 d,添加营养均衡饲料并自由采食,妊娠后期保持母猪饲料配比科学性,有条件的适当多喂些新鲜青绿饲料,保证母猪有充足的饮水量,谨防妊娠后期母猪便秘和乳汁中含脂率高。
哺乳期做好仔猪补料工作,7~10 d及时补料,饲喂优质、高消化率的教槽饲料,以促进仔猪消化系统的发育[2]。
母猪分娩后哺乳仔猪腹泻原因分析.doc
母猪分娩后哺乳仔猪腹泻原因分析概述:当前,哺乳仔猪腹泻的发生率很高,在母猪产后1-3天内腹泻发生严重,产后1日龄内的仔猪死亡率最高,特别是黄色水样腹泻死亡率高达100%;其次部分仔猪在7-9天开始拉稀,15日龄不得不断奶。
据报道:自2010年4月我国的两广地区、福建、江西、湖北和山东,规模化猪场相继发生以哺乳仔猪呕吐和死亡为主要特征严重腹泻,任何药物处理都收不到理想的效果,发病急、病程短,常1-3天出现死亡,病猪在出生2-3天后先有呕吐症状、然后水样腹泻、迅速消瘦脱水死亡。
腹泻只发生在产房仔猪,其他猪只均不发生,并且连续多批次发生,可达半年之久。
发病率为50%-100%、病死率80%-100%。
针对这些情况,我国各科研院所积极组织研究,有部分院校和专家指出此次腹泻可能与博卡病毒(Bocavirus)的感染有关,但随后又被绝大多数专家否定。
据哈尔滨兽研所冯力研究员针对我国11个省市、28家猪场的148份猪腹泻样品进行病毒检测分析,得出了不一样的结论,先将结果公布如下:11省市28家猪场的粪便或小肠内容物样品检测结果(n=148)分离的病毒阳性率(%)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PEDV+TGEV猪轮状病毒(PoRV)55.4(82/148)39.2(58/148)25.9(38/148)10.8(16/148)冯力研究员认为,目前造成冬季仔猪腹泻的病原仍然与PEDV、TGEV和PoRV有关,并且仔猪腹泻病的主要病原仍为PEDV,其次为TGEV。
此次样品检测分析并没有分离到博卡病毒。
一、仔猪腹泻的原因分析腹泻历来是我国规模养殖场非常常见的病症,通常与饲养应激、管理应激、药物应激、细菌应激、病毒性应激、寄生虫性应激等有关。
二、母猪的分娩管理粗放决定了哺乳仔猪会发生腹泻1、母猪延后分娩意味着胎儿生长发育不良规模猪场普遍出现母猪到了预产期不启动分娩现象,往往需要借助注射外源性人工合成的前列腺素——氯前列烯醇才能启动分娩,否则退后2-3天、甚至5-7天才能分娩。
哺乳仔猪腹泻的原因与综合防治对策
哺乳仔猪腹泻的原因与综合防治对策仔猪腹泻是一种临床症状,很多因素都可引起仔猪腹泻。
在养猪生产中,仔猪腹泻发生率很高,尤其是1~3月龄的仔猪更为常见。
发病后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降低,同时由于腹泻,体质下降,免疫功能减退,对疫病的抵抗力减弱,容易继发其他传染病,治疗不及时就会引起大批死亡,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多年来,我们针对引起仔猪腹泻的原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现介绍如下:一、发病原因及治疗措施1.母源带毒。
发病原因为母猪产后感染和母猪隐性带毒,使致病因子通过乳汁和接触传染给乳猪。
乳猪病后表现为红、黄、白痢和水样腹泻。
防治主要针对母猪:母猪产前、产后8小时各肌肉注射一次长效抗菌剂,剂量10毫升/次,或产前24小时喂服“子母康”1袋,产后连喂3天,每天喂服1袋;根据母猪产后感染发病症状,应用抗生素对症治疗。
2.乳猪感染。
乳猪自身感染了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乳猪主要表现为不食、体温升高,红、黄、白痢及水样腹泻等症状。
治疗方法:细菌、病毒感染的,取庆大霉素10支,计20毫升、黄连素2支,计20毫升、盐酸吗啉双胍2支,计20毫升、复方敌菌净片100粒混合浸泡10分钟后搅拌均匀,乳猪每1公斤体重喂服混合液2毫升,病重者重复使用1次。
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腹泻可用敌百虫片,按每1公斤体重0.1~0.5克一次喂服,1周后再用服一次;或用槟榔20克,贯众40克煎水喂服。
3.环境变化。
昼夜温差变化大,特别是部分地区昼夜温差达15℃以上时,极易造成乳猪腹泻。
另外,饲养场所变更、圈舍卫生条件差、消毒药水的刺激等都可引发疾病。
防治办法主要是:避免人为因素影响,加强饲养管理。
病重乳猪可适当应用黄连素、痢菌净等药物治疗。
4.消化不良。
原因有四种:一是母猪产前营养过剩,产后蛋白质摄入过多,造成乳汁过浓,引起乳猪脂肪性下痢。
病仔猪粪便呈黄色油脂状,有臭味,以3~10日龄仔猪多发,一般全窝发病。
二是母猪营养不良,乳汁不足,同时仔猪开食较晚,造成乳猪饥饿性下痢。
哺乳仔猪腹泻原因及防治措施
下降、 抵抗力 弱 , 重者则 形成僵 猪 , 至死 亡 , 甚 严重 影 哺乳 仔猪腹 泻 。 响养猪 生产 。笔者 认真 总结分析 了引发哺乳 仔猪 腹 3 环境 因素 。环 境 污 染 、 ) 饲料 、 饲槽 、 饮水 等 消 泻 的主要病 因 、 床表 现 , 临 因地 制 宜 , 采取 综 合 防 治 毒 不严 , 仔猪 乱 啃脏 物 引 起腹 泻 。外 界 温 度刺 激 引 措 施 , 效地 预 防控 制 了 哺乳 仔 猪 腹 泻 的发 生 、 有 流 起 腹泻 。新生 仔猪 体 温 调 节机 能 差 , 寒
征 [ 。各 种年龄 都 可 发 病 , 猪 1周 龄初 乳 抗 体 水 3 ] 仔
哺乳 仔 猪开 食 过渡 料 配 比不 合理 , 植 物性 原 平 降到一 定程度 时 最容易 发病 ,0日龄 的仔 猪 感 染 如 1 病 首次 感 染 发 病 率 1 0 , 0 料过 多 , 别是豆 粕 会 导致 抗 原 致敏 肠 道 而 引起 腹 后症状 更严 重 , 死 率 高 , 特
0 老 泻; 生豆粕 ( ) 饼 中抗 胰 蛋 白酶 的存在 , 生理 上无 法消 死亡 率接 近 1 0 , 疫 区发 病 率 和 死 亡 率 取 决 于 4 ] 化植 物性饲 料而 引起 发 酵 , 成 哺乳 仔 猪 消 化不 良 猪群 的免 疫力 水 平 和 环 境 因素 l 。此 病 呈 季 节性 , 造 而 引起腹 泻 。
3 做 好 接 产 。在 母 猪 分 娩 的 当 天 , ) 给母 猪 注射
2 细 菌 性 腹 泻 。猪 梭 菌 性 肠 炎 又 称 为 仔 猪 红 抗菌 素药 物 2次 / 连 用 3d 以 防 产后 感 染 , 证 ) 日, , 保
哺乳仔猪腹泻的诊断及防治
哺乳仔猪腹泻的诊断及防治上果间距为4~5厘米,长果枝留果3~4个,中果枝留果2~3个,短果枝、花束状结果枝留1个果或不留,副梢果枝留1~2个果,延长枝上的不留或少留,预备枝上的不留。
④套袋。
对中晚熟、大果型、易裂果品种进行套袋。
套袋在定果后进行。
套袋前,全园喷洒一遍杀虫杀菌剂。
套袋时注意将幼果置于果袋中间,勿使纸袋与幼果产生摩擦。
果实采收前10~15天摘袋或不摘袋。
摘袋以后,将贴近果实、影响着色的叶片摘去,在树冠下顺行向铺设反光膜。
5.病虫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辅之化学防治。
6.采收根据果实成熟度、加工要求、市场需求和运输条件,综合确定采收期,应分期、分批采收。
按照由外向内、由下向上的顺序采摘,注意轻摘、轻放,防止机械损伤。
近年来,哺乳仔猪腹泻在生猪养殖业越来越常见,给生猪养殖造成很大的损失,是制约养猪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该病致病原因多种多样,养殖场遇上时往往采取灌药打针方式进行治疗,但效果往往不明显,常造成腹泻仔猪严重脱水甚至死亡,存活的仔猪往往生长缓慢成为僵猪。
做好仔猪腹泻防控工作要了解本病的发病原因,对症下药,才能减少损失。
一、发病原因该病发病原因主要包括疾病因素、母猪因素、仔猪因素和饲养管理因素四个方面。
(一)疾病因素。
疾病因素主要包括病毒性因素(如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圆环病毒、伪狂犬病毒、猪瘟病毒等)、细菌性因素(如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寄生虫病(如球虫病)。
(二)母猪因素。
哺乳母猪引起包括哺乳母猪患有乳腺炎、子宫炎、无乳综合征或乳汁分泌不足;母猪便秘、厌食、营养失衡;猪圈环境卫生条件较差;因攻胎不合理造成仔猪先天不足;饲料霉菌毒素过多。
(三)仔猪因素。
仔猪自身不足也会导致腹泻,如缺铁性贫血、初乳摄取不足、应激因素、诱食补饲不当。
(四)饲养管理因素。
产房内环境因素(如温湿度、贼风侵入、气温骤变)和饲养管理粗放(如仔猪补铁不及时,消毒工作不彻底,未做好对体弱仔猪补饲工作)均会引起仔猪腹泻。
浅析哺乳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
养殖与饲料2014年第8期浅析哺乳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郭毅1陈芬芬2*1.湖北省思乐牧业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恩施445000;2.湖北省恩施州动物卫生监督所,湖北恩施445000收稿日期:2014-07-10*通讯作者郭毅,男,1981年生,硕士,初级兽医师。
随着社会的发展,养猪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规模化、集约化养猪场越来越多。
生猪的健康是养猪场产生良好效益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哺乳仔猪的健康直接关系到养猪场后续的生产效益。
哺乳仔猪腹泻是规模化养猪场常见的一种典型的多病因疾病,也是引起哺乳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2013年美国、日本等国家发生大规模哺乳仔猪腹泻,导致大量哺乳仔猪死亡,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损失;2014年上半年国内部分养猪场也发生了哺乳仔猪腹泻,给养猪场造成了一定损失。
本文针对哺乳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安全、方便的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1腹泻原因1.1母猪原因1)母猪妊娠期营养不均衡。
母猪妊娠期营养不良,所产仔猪表现为初生体重轻、瘦弱、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而且母猪妊娠期营养不良还可导致母猪泌乳量不足和乳汁营养不全,进而造成哺乳仔猪因缺乏营养而发育不良。
另外,母猪在妊娠期营养过剩,大量脂肪液化进入乳汁,哺乳仔猪吮吸后也会引起腹泻。
2)母猪分娩异常或产后护理不当。
母猪在分娩过程中由于体质较弱、体力消耗过大等引起产力不足或由于羊水不足引起产道润滑不够、分娩阻力增大,导致母猪分娩时间过长,进而使胎儿在产道内停留时间过长而被挤坏;另外,母猪产程过长时会使用缩宫素助产,进而会引起产道的痉挛性收缩,加重对产道内胎儿的损伤;而且,缩宫素的使用还会导致母猪初乳的丢失,胎儿失去初乳的保护易发生腹泻。
母猪分娩后由于护理不当,造成子宫炎、乳房炎等疾病,导致母猪奶水少、质量下降、炎性因子增多,易使哺乳仔猪受到感染而发生腹泻。
3)母猪抗体水平低。
母猪没有按免疫计划进行免疫,或者按照免疫计划进行了免疫,但是存在操作不到位、疫苗质量不过关等问题,导致母猪的抗体水平不高。
养猪生产中仔猪细菌性腹泻病因及防控措施
养猪生产中仔猪细菌性腹泻病因及防控措施一、病因仔猪细菌性腹泻是仔猪常见病之一,多见于1-3周龄仔猪,是由细菌引起的疾病。
常见病原体包括肠道致病菌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等,以及病毒、寄生虫等,其中以大肠杆菌最为常见。
病原菌一般通过粪口传播,感染途径包括口服、呼吸道感染等。
发病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饮水不洁,喂食发霉变质、受到污染的饲料和食品。
2.生产环境不洁,猪场卫生条件差和管理不善。
3.外来病原菌袭击,如病原菌携带者、运输途中受到污染等。
4.因母猪营养不良,或孕期生病等情况,导致下降了仔猪的免疫力,使其易感染细菌等。
5.季节变化,气温变化过大过快会引起仔猪感冒等病症,从而降低免疫能力。
二、防控措施面对仔猪细菌性腹泻,应该采取病前、病中、病后三方面的防控措施。
1.病前防控(1)母猪的防疫和饲养母猪行怀孕期间要全面做好防疫工作,保证母体健康,提高胎盘质量,增强胎内胎外环境卫生观念,减少病原体传播。
同时,保证母猪高质量饲养,加强给药控制,提高母猪免疫力。
(2)环境卫生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卫生防疫制度,做好场地、饲养器具须经消毒等工作,保证场地卫生;定期杀菌消毒水管系统、自动饮水设施,尽量缩小病原体传播的机会。
2.病中防控(1)抽血检测和药物预防在猪仔3-5天龄时,进行抽血检测,及时发现存在的病原菌,采取相应的药物预防措施。
(2)早期预防对于少部分仔猪出现了发热,消化不良等症状,应及早进行治疗。
同时,保持猪场卫生,建议及时清除场地沼气及粪便;根据天气情况合理调整仔猪饮水和饲料供应。
3.病后防控(1)防止病情复发针对重症仔猪的康复期,应医护一体,尽量防止病情再次发生。
对于病情缓解和隔离期过后的仔猪,应及时补充免疫力营养,提高抵抗能力。
(2)加强养护对于病后仍存在弱势仔猪,应适当加强对其的养护工作,如加强饲养、定时观察其饮食、睡眠、排泄等情况,救助无法自救的仔猪,减少裸体或淋雨,提高整体免疫力。
仔猪腹泻总结
仔猪腹泻总结育种繁育是农业领域中一项重要而且艰巨的任务。
仔猪的健康发展是育种繁育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然而,仔猪腹泻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一旦出现,会严重影响猪群的生长和发展。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仔猪腹泻进行总结,并探讨一些常见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一、仔猪腹泻的原因1. 营养不平衡:仔猪在成长过程中对营养的需求量很高,特别是对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需求量较大。
如果饲料中这些营养物质的含量不足或者不平衡,就会导致仔猪腹泻。
2. 细菌感染:细菌感染也是仔猪腹泻的常见原因之一。
常见的细菌感染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这些细菌引起的感染会导致仔猪的肠道受损,从而引发腹泻。
3. 病毒感染:病毒感染也是仔猪腹泻的原因之一。
例如,猪瘟热、猪圆环病毒、转染性胃肠炎等病毒感染都会导致仔猪腹泻。
4. 环境恶劣:环境条件的恶劣也会导致仔猪出现腹泻。
例如,湿度过高、温度过低、饮水不洁净等都会对仔猪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二、仔猪腹泻的解决办法1. 营养调整:保证仔猪获得均衡的营养对预防腹泻非常重要。
合理调整饲料种类和配方,确保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量与仔猪的需求相匹配。
2. 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饲料消化利用率的提高能够减少仔猪腹泻的发生。
添加酶制剂和益生菌等对于改善仔猪的肠道功能和消化吸收能力有很好的效果。
3. 加强卫生管理:定期对饮水设备、猪舍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饮水的清洁和卫生,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和传播。
4. 疫苗接种:根据不同疾病的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疫苗免疫计划,并定期为仔猪接种相应的疫苗,以提高其对疾病的抵抗力。
5. 增加环境调控:提供合适的饮水、饲料和温度条件,保持猪舍的通风和保温,减少环境因素对仔猪健康的不利影响。
三、仔猪腹泻的预防和控制1. 健康扶持:仔猪在出生后的早期是最容易患上腹泻的时候,因此,重点关注仔猪的健康状况,在仔猪出生后及时给予半乳品和抗生素,以提高其抵抗力。
2. 预防传染病: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疾病防控,严格隔离新入猪只和潜在患病猪只,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及防制措施
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及防制措施摘要:在现代规模化养猪生产中,仔猪腹泻是一种临床症状,很多因素都可引起仔猪腹泻。
在养猪业生产中,仔猪腹泻发生率很高,尤其是1—3月龄的仔猪更为常见。
断奶后的仔猪腹泻发生率高达30%,死亡率达10%—15%。
发病后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降低,同时由于腹泻,体质下降、免疫功能减退、对疫病的抵抗力减弱,容易继发其它传染病,治疗不及时就会引起大批死亡,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浅析了造成仔猪腹泻的原因,同时根据临床经验对其防治策略提出建议。
关键词:仔猪、下痢、防治策略仔猪腹泻是养猪场的常发病,多发病,轻者会影响仔猪生长发育速度,饲料的转化率降低;重者还会引起猪的死亡,降低仔猪成活率,严重影响养猪业的经济效益。
如何有效的防治仔猪腹泻已成为养猪生产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1、病因:在养猪生产实践中,仔猪腹泻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初生仔猪未吃到足够的初乳和保温措施不好:初生仔猪只有吃到足够的初乳以后才能获得免疫。
而生后2周内是仔猪黄白痢的高发期,因初乳不足容易引起腹泻。
初生仔猪特别是生后1-3日龄的仔猪如果室温偏低,而又没有增温措施。
由于初生仔猪大脑皮层不够健全,通过神经系统调节体温的能力差,这样就很容易因室温偏低引起代谢紊乱而发病。
2、卫生条件差,湿度大、通风不良猪场卫生未搞好,农村散养户采取地面平养,母仔同窝,母猪大小便未即时清除,造成湿度过大,通风不良,就很容易造成仔猪感染,导致腹泻的发生。
3、饲料质量差,不易消化或中毒仔猪饲料酸败变质、营养搭配不合理或含有过量的抗胰蛋白酶物质、脂肪盐等也会导致仔猪腹泻,饲料发霉变质,被病原菌污染后,因霉菌、细菌毒素会导致中毒而腹泻。
4、对哺乳母猪管理不当会影响母猪分泌乳汁的质量。
乳汁过多、过浓或过少、过稀,均可使仔猪发生消化障碍而导致腹泻的发生。
5、病原体感染(1)大肠杆菌感染引起仔猪黄白痢仔猪黄白痢常发于生后1周以内,以1-3日龄居多,仔猪白痢多发于生后10-30日龄,以10-20日龄居多,前者以排出具有腥臭味黄色糊状粪便或黄色透明稀便为特征,后者以排乳白色、灰白色或青灰白糊状稀粪为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猪分娩后哺乳仔猪腹泻原因分析
当前,哺乳仔猪腹泻的发生率很高,在母猪产后1-3天内腹泻发生严重,产后1日龄内的仔猪死亡率最高,特别是黄色水样腹泻死亡率高达100%;其次部分仔猪在7-9天开始拉稀,15日龄不得不断奶。
据报道:自2010年4月我国的两广地区、福建、江西、湖北和山东,规模化猪场相继发生以哺乳仔猪呕吐和死亡为主要特征严重腹泻,任何药物处理都收不到理想的效果,发病急、病程短,常1-3天出现死亡,病猪在出生2-3天后先有呕吐症状、然后水样腹泻、迅速消瘦脱水死亡。
腹泻只发生在产房仔猪,其他猪只均不发生,并且连续多批次发生,可达半年之久。
发病率为50%-100%、病死率80%-100%。
针对这些情况,我国各科研院所积极组织研究,有部分院校和专家指出此次腹泻可能与博卡病毒(Bocavirus)的感染有关,但随后又被绝大多数专家否定。
据哈尔滨兽研所冯力研究员针对我国11个省市、28家猪场的148份猪腹泻样品进行病毒检测分析,得出了不一样的结论,先将结果公布如下:
11省市28家猪场的粪便或小肠内容物样品检测结果(n=148)
分离的病毒阳性率(%)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
PEDV+TGEV
猪轮状病毒(PoRV) 55.4(82/148)
39.2(58/148)
25.9(38/148)
10.8(16/148)
keyi认为,目前造成冬季仔猪腹泻的病原仍然与PEDV、TGEV和PoRV有关,并且仔猪腹泻病的主要病原仍为PEDV,其次为TGEV。
此次样品检测分析并没有分离到博卡病毒。
一、仔猪腹泻的原因分析
腹泻历来是我国规模养殖场非常常见的病症,通常与饲养应激、管理应激、药物应激、细菌应激、病毒性应激、寄生虫性应激等有关。
二、母猪的分娩管理粗放决定了哺乳仔猪会发生腹泻
1、母猪延后分娩意味着胎儿生长发育不良
规模猪场普遍出现母猪到了预产期不启动分娩现象,往往需要借助注射外源性人工合成的前列腺素——氯前列烯醇才能启动分娩,否则退后2-3天、甚至5-7天才能分娩。
这与感染繁殖障碍性疾病引起的流产、早产、木乃伊胎、热应激引起的死胎不一样,延期分娩意味着猪场蕴藏着一个巨大的危机。
通过刘自逵等研究发现,母猪延期分娩与胎儿发育不良、胎衣显著减少和羊水不足等密切相关。
造成母猪延期分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饲料的营养和安全、定期一个月做一次抗菌药物保健、产前7-10天使用抗菌药物预防产后感染、饲
料的霉变和长期在饲料中添加脱霉剂等引起母猪健康状况下降、体质虚弱、胃肠机能受损、造血机能受到破坏等有关。
母猪不健康才会引发仔猪不健康,母猪供给胎儿的营养物质不足,有毒有害物质通过胎盘进入胚胎,同时代谢产物有没有顺利带走,造成胎衣变薄、羊水减少和胎儿发育不良,结果羊膜囊的体积减少,对子宫壁特别是子宫颈的压力降低,打不开这个“门”,于是延期分娩。
2、产程过长意味着胎儿会发生腹泻
母猪在分娩过程中由于体质较弱、体力消耗过大等引起产力不足、天气炎热性热应激所致血氧不足子宫肌肉收缩无力,或由于羊水不足引起产道润滑不够分娩阻力增大,先天性产道畸形、狭窄,投胎母猪骨盆狭小和产道狭窄,胎儿过大等引起分娩阻力增大等,由于产力不足、或阻力过大、或产力不足和阻力过大同时存在等导致母猪分娩时间过长,胎儿在产道内停留时间过长被挤坏、或羊水不足保护不了脐带被憋坏等导致胎儿受损,胎儿产出后1-3天内拉稀和死亡率特别高。
3、滥打缩宫素意味着小猪会拉稀
母猪产程过长时猪场往往会使用缩宫素助产,这样会加重小猪的腹泻。
究其原因以下几点:(1)缩宫素会引起产道的痉挛性收缩,加重对产道内胎儿的损伤;(2)加快了羊水的流出,在分娩后期产出的胎儿由于缺乏羊水,产道干涩,分娩阻力更大,甚至导致部分胎衣碎片或胎儿滞留或憋死在子宫内;(3)缩宫素会到致初乳的丢失,胎儿失去初乳的保护肯定会腹泻。
4、产后子宫护理不到位意味着小猪会拉稀
产后最容易发生的问题子宫感染,这与产后子宫内环境恶化、没有清宫有很大的关系。
产后母猪常有胎衣碎片或胎儿滞留在子宫内,产后恶露不尽会引发产后感染加剧,产后痛疼、产后水肿会引起母猪产后舒适感下降,易出现产后便秘、厌食、高热和乳房水肿等,最终导致奶水少、质量下降、炎性因子多,小猪在这样的环境下吃了这样的奶水,肯定会腹泻。
三、仔猪的解剖生理特点决定了仔猪容易发生腹泻
1、仔猪生活环境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以及体温调节功能不健全
仔猪出生后由母猪腹中的恒温环境(38.5℃左右)转到了外界的气温波动环境,由原来的从母体被动获取营养物质和氧气转到自主吸食母乳和自主呼吸来维持生命,由原来的高度受保护的子宫内环境转到直接与外界接触的恶劣环境(温度、湿度、氨气、寄生虫和病原微生物等诸多因素)中,其生活环境发生极大的变化,导致仔猪不适应,从而发病率较高。
常温环境温湿度的不断变化对仔猪的应激比较大,特别是温度的变化。
由于仔猪皮下脂肪很薄,怕冷不怕热,易产生冷应激。
优良的环境条件也是增强仔猪免疫力的又一措施。
Kelley等(1980)研究表明,暴露于较差环境或寒冷(8~12℃)条件下的仔猪免疫能力受到抑制,对传染性胃肠炎的敏感性升高,腹泻发生率增加。
刚出生1周内以32~35℃为最宜,以后每隔1周下降2℃。
2、消化道结构发育尚未完善、对食物的适应性差
正常情况下,初生仔猪消化器官虽已形成,但其体积和重量比较小,特别是3周龄以前的消化器官很不发达。
研究发现,整个消化道发育最快的阶段是20~70日龄期间,这表明3周龄以后随着消化道的快速发育,胃肠道结构、pH值和消化酶浓度均有较大变化。
3、胃酸分泌不足、胃酶活性不强,容易导致微生物的繁殖;消化酶的分泌不足,消化功能不健全
胃酸主要起维持胃肠道中酸性环境和消化酶的正常活性及抑制有害菌增殖的作用。
胃蛋白酶消化的最佳pH值为2.0和3.5。
胃酸分泌不足,胃内pH值升高,因而胃蛋白酶消化能力下降,从而导致消化功能混乱。
胃内pH值可上升到5.5以上会导致胃中多种酶原(胃蛋白酶、凝乳酶及乳糖酶等)致活能力减弱,饲料中各种养分的消化利用率降低;而且过高的胃肠pH值为病原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梭菌等)的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加之胃酸分泌不足引起胃排空加快,大量未经消化的饲料涌入小肠,加重了小肠的负担;结果导致仔猪发生吸收不良、炎症和拉稀,生长减缓。
4、仔猪阶段生长发育迅速,机能活动和新陈代谢非常旺盛,对营养物质特别是母乳的要求比较高,母猪状况、营养的全面性和母乳的变化对仔猪的影响至关重要。
仔猪的问题并不只是体现仔猪自身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反映了母猪的状况。
如母乳的分泌不足、母乳中免疫球蛋白数量和品种的含量不足、乳腺炎、母猪的食欲不振、母猪体温升高产生的热乳以及便秘等对仔猪的影响相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