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两首意思
古诗两首的意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21课《古诗两首》的意思
《望天门山》: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
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本诗描写了天门山的美景,令人回味无穷。
《饮湖上初晴后雨》:那水波荡漾的晴天,景色真好,烟雨迷茫的雨天景色更加奇特。
如果把西湖比作西施,不论她是淡雅的装束,还是浓艳的打扮,都是一样光彩照人。
句解:晴天是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两首》原文、译文及作者介绍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两首》原文、译文及作者介绍【作者】李白【朝代】唐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作者介绍: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作者】苏轼【朝代】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
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古诗两首》注释及译文
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古诗两首》注释及译文【#三年级# 导语】古体诗是诗歌体裁。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
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
唐代以后,称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
以下是整理的(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古诗两首》注释及译文),希望帮助到您。
【早发白帝城】原文:早发白帝(dì)城朝[zho]辞②(cí)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líng)一日还③[huán]。
两岸猿(yuán)声啼(tí)不住④,轻舟已过万重[chóng]山。
词句注释:发:启程。
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
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
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
”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
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朝:早晨辞:告别。
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白帝: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白帝山,山上有白帝城,位于长江上游。
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
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
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啭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还:归;返回。
猿:猿猴。
啼:鸣、叫。
住:停息。
一作“尽”。
轻舟已过:一作“须臾过却”。
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译文:清晨告别白云之间的白帝城,千里外的江陵一日就能到达。
三年级上册语文主要内容概括
第一单元1.《我们的民族小学》本课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团结友爱的美好景象。
2.《金色的草地》本文通过描写生活在乡下的两个小朋友经常在草地上玩耍,从而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规律和原因的故事,表现了大自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无限快乐,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由衷的热爱之情。
3.《爬天都峰》本文叙述了“我”和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学习、相互鼓励,一起爬上天都峰顶的事情,告诉我们:在困难面前要有信心和勇气,在与人相处时要善于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道理。
4.《槐乡的孩子》本文通过描写槐乡的孩子采摘槐米的经过,赞美了他们吃苦耐劳、以苦为乐的高贵品质。
第二单元5.《灰雀》本文讲述了列宁、灰雀和一个男孩之间的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爱护孩子的高尚情操和男孩城实、天真的美好品质。
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要爱护小鸟,同时也要做个诚实的好孩子。
6.《小摄影师》这篇课文讲述了一名少先队员为苏联作家高尔基照相,因没带胶卷而没能照成的故事,体现了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心和爱护。
7.《奇怪的大石头》本文讲述了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兴趣,并通过自己多年的学习研究,终于明白这块巨石来历的故事,表现了李四光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执着追求的美好品质。
8.《我不能失信》这篇课文讲述了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启发我们要做一个说得出做得到的好孩子。
第三单元9.《古诗两首》《夜书所见》中,诗人通过对秋风落叶、小孩捉蟋蟀、篱笆下的灯火等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客居外地思念家乡的情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诗人描写自己独居异乡,在重阳节想起了远方的亲人登高、插茱萸的情景,用“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自己的思乡情怀。
10.《风筝》本文描述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快乐情景和丢风筝时的伤心情景,体现出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组 21《古诗两首》李白诗风相关阅读 新人教版
李白诗风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他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
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
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
《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书怀》、《书情赠蔡舍人雄》等诗篇中,对此都有绘声绘色的展露。
长安3年的政治生活,对李白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的政治理想和黑暗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胸中淤积了难以言状的痛苦和愤懑。
愤怒出好诗,于是,便写下了《行路难》、《古风》、《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一系列仰怀古人,壮思欲飞;自悲身世,愁怀难遣的著名诗篇。
李白自少年时代就喜好任侠,写下了不少游侠的诗,《侠客行》是此类诗的代表作。
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种酷爱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怀。
在这一类诗作中,奇险的山川与他那叛逆的不羁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
其中《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最杰出的代表作。
诗人以淋漓挥洒、心花怒放的诗笔,尽情地无拘无束地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了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让苦闷、郁悒的心灵在梦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
而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更把诗人的一身傲骨展露无遗,成为后人考察李白伟大人格的重要依据。
李白作为一个热爱祖国、关怀人民、不忘现实的伟大诗人,也十分关心战争这一重要问题。
对保卫边疆的将士予以热情的歌颂(如《塞下曲》),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则给予无情的鞭挞(如《战城南》、《丁都护歌》等)。
李白还写了不少乐府诗,描写劳动者的艰辛生活,表达对他们的关心与同情(如《长干行》、《子夜吴歌》等)。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两首》原文、译文及作者介绍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两首》原文、译文及作者介绍【望天门山】原文:望天门山【作者】李白【朝代】唐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作者介绍: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原文: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作者】苏轼【朝代】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
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三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译文
三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译文
三年级上册必背古诗包括《所见》、《山行》、《赠刘景文》等,以下是这些古诗的译文:
1. 《所见》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
2. 《山行》译文: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3. 《赠刘景文》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这些译文只是大概意思,可能不完全准确,建议查阅古诗书或咨询语文老师,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词语解释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词语解释第一单元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坪坝:平坦的场地。
穿戴:穿的和戴的(衣帽、首饰等)。
装扮:使容貌、模样好看。
绚丽:辉煌漂亮。
好奇: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爱好。
鲜艳:鲜亮而漂亮。
绚丽多彩:形容辉煌鲜艳,色彩丰富。
敬爱:尊敬热爱。
招引:用动作、声响或色、香、味等特点吸引。
喧闹:(景象)繁盛活跃;使场面活跃,精神愉快;喧闹的景象。
安静:没有声音。
边疆:靠近国界的领土。
摇动:摇摆,摇动。
第二课金色的草地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
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坡针形,羽状分裂,花黄色,头状花序,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根茎可入药。
盛开:(花)开得茂盛。
玩耍:做使自己精神愉快的活动;游戏。
一本正经:形容专门规矩,专门庄重。
绒毛:纤细而柔软的短毛。
引人注目:引起的人注意,使人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
合拢:合到一起。
假装:有意做出某种动作或姿势来掩饰真相。
观看:认真观看(事物或现象)。
有味:能引起人的好奇心或喜爱。
第三课爬开都峰笔陡:像笔杆一样直上直下。
形容坡度专门大。
看起来:看起来,看起来。
发颤:发抖。
奋力:努力、尽力,充分鼓起劲来。
勇气:敢作敢为毫不恐惧的气概。
鼓舞: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兴奋,振作。
汲取:吸取的意思。
终于:到底,表示所预料或所期望的情况最终发生了。
难道:难道,表示出乎意料。
第四课槐乡的小孩染料:直截了当或经媒染剂作用而能附着在纤维和其他材料上的有色物质,有的能够跟被染物质化合。
种类专门多,以有机化合物为主。
耷拉:下垂。
觅食:查找食物。
炊烟:烧火做饭时冒出的烟。
满载而归:装得满满地回来,形容收成极大。
常用来形容外出办事圆满成功,成果显著,含褒义。
第二单元第五课灰雀1、郊外:一个都市周围的地区。
2、惹人喜爱:引起人们的喜爱和爱护。
3、仰望:抬着头向上看。
4、严寒:(气候)极冷。
5、自言自语:成语,自己跟自己说话。
6、惋惜:值得惋惜。
7、确信:承认事物的存在或事物的真实性。
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生字组词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生字组词人教版
【断】
读音:duàn
巧记:半口()吃了一“斤”“米”。
字义:①长形的东西截成两段或几段②隔绝,不继续③判断,决定,判定
组词:②打断断奶③诊断
造字:会意
造句:随便打断别人谈话是不礼貌的行为。
笔顺:左宽右窄。
“斤”竖长而直。
字歌:
丝在左边
继续相连
斤在右边
断绝相连
2 【楚】
读音:chǔ
巧记:“林”下有鸡蛋,蛋中虫爬走(疋)。
字义:①痛苦②古书上指牡荆(一种落叶灌木)③清晰,整齐
组词:①苦楚凄楚③清楚齐楚
造字:形声
造句:妈妈满腹苦楚,无处倾诉。
笔顺:两个“木”要穿插迎让;下部捺顿笔有力。
字歌:
梦境清清楚楚
禁止焚烧垃圾
3 【孤】
读音:gū
巧记:“瓜”子(孑)。
字义:①单独②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③古代君主的自称组词:①孤单孤独孤掌难鸣②孤儿③孤王孤家
造字:形声法
造句:张奶奶的儿女不在身边,她感到很孤单。
笔顺:左窄右宽。
“瓜”布局要紧凑,捺舒展。
4 【帆】
读音:fān
巧记:毛“巾”边上有“几”点(丶)。
字义:利用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
组词:帆船白帆帆樯征帆一帆风顺扬帆远航千帆竟发造字:形声法
造句:我们乘着帆船向小岛驶去。
笔顺:“巾”竖长且直;右部横折弯钩不宜过大。
字歌:不甘平凡起航扬帆梵刹林立复盐明矾。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重点词语解释及重点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第一课《让我们荡起双桨》1、《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儿童歌曲的歌词,它描绘了一群少先队员课余荡舟北海,尽情欢乐的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党、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2、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太阳指的是共产党,红领巾迎着太阳的意思是少先队员的心向着共产党,表达了共产党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正哺育着少先队员茁壮成长。
3、“我问你亲爱的伙伴,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中谁指的是社会主义祖国。
第二课《学会查“无字词典”》1、理解词语:骄阳似火: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被晒蔫了。
惊涛拍岸:海面上滚滚的波涛不断涌来,撞击在岸边的岩石上,发出了山崩地裂的声音。
意味深长: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2、无字词典指的是生活里的学问。
查无字词典指的是到生活中寻找正确的答案。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3、学会用“不仅……还……”造句。
例:小明不仅学习优秀,还乐于助人,深受大家喜欢。
4、“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变一种说法)答:这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
第三课《古诗两首》1、《山行》和《枫桥夜泊》这两首诗都是写秋景的。
2、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远上的意思是向山的远处伸展。
句意:深秋时节,山间有一条石子小路,弯弯曲曲的伸向远方。
在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的有几户人家。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句意:我停下车子,是因为我喜欢这深秋的枫林晚景。
被霜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鲜花还要红艳。
坐是“因为”的意思。
“于”是“比”的意思。
其中“霜叶红于二月花”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句意:月亮渐渐地落下去,栖息在树上的乌鸦又在啼叫,到处弥漫着寒霜。
只有江边的枫树、晃动的渔火陪伴着我,难以入眠。
5、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到是“送到、传到”的意思。
句意:在这充满寒意的半夜,只有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悠扬回荡,传到船上来。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两首望天门山》gaidong
学习古诗方法:
• 1、知诗人,解诗题。 • 2、抓字眼,明诗意。 • 3、读诗句,悟诗意。
唐代诗人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701--762),字太白,盛 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最伟大 的诗人之一。号青莲居士。四川绵 州昌隆人。李白诗歌散失不少,今 尚存900多首,内容丰富多采,他一 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 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现存近 千首诗,他的诗以磅礴雄伟的气势、 炽烈奔放的情感、丰富奇丽的想象、 大胆惊人的夸张、清新自然的语言, 创造出了瑰丽多彩的艺术形象,达 到了“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的艺术效果,被称为"诗仙"。
1、出,字写出了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 十分逼真地表现舟行过程中天门山特有的姿态。 2、日边来,写出了诗人望天门山的位置,是在 孤帆上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
小资料袋: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整首诗的意思:
高高的天门山被长江从中间劈开,成 为两山,碧绿的江水奔腾东流,流到这里 突然回旋澎湃,向北流去。 两岸的青山相互对耸立,一会儿出现, 一会儿又忽闪不见,一只小船从正乘风破 浪从日边驶来。
1.“欲把西湖比西子”中的“ 西子”是谁?
西施
2.诗人为什么要把西湖比作西施?
因为西施是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 美女,说明了西湖的美。因此后人也 称西湖为西子湖。
西湖十景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意:
若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
淡妆浓抹总是那么美丽多娇。
在西湖上边饮酒边欣赏先晴后雨时的美 景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清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长宁县三小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组 21《古诗两首》李白诗风相关阅读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21
李白诗风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他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
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
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
《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书怀》、《书情赠蔡舍人雄》等诗篇中,对此都有绘声绘色的展露。
长安3年的政治生活,对李白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的政治理想和黑暗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胸中淤积了难以言状的痛苦和愤懑。
愤怒出好诗,于是,便写下了《行路难》、《古风》、《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一系列仰怀古人,壮思欲飞;自悲身世,愁怀难遣的著名诗篇。
李白自少年时代就喜好任侠,写下了不少游侠的诗,《侠客行》是此类诗的代表作.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种酷爱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怀.在这一类诗作中,奇险的山川与他那叛逆的不羁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
其中《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最杰出的代表作.诗人以淋漓挥洒、心花怒放的诗笔,尽情地无拘无束地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了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让苦闷、郁悒的心灵在梦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
而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更把诗人的一身傲骨展露无遗,成为后人考察李白伟大人格的重要依据。
李白作为一个热爱祖国、关怀人民、不忘现实的伟大诗人,也十分关心战争这一重要问题。
对保卫边疆的将士予以热情的歌颂(如《塞下曲》),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则给予无情的鞭挞(如《战城南》、《丁都护歌》等)。
李白还写了不少乐府诗,描写劳动者的艰辛生活,表达对他们的关心与同情(如《长干行》、《子夜吴歌》等).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词语解释
【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词语解释课文知识点复习第一单元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坪坝:平坦的场地。
穿戴:穿的和戴的(衣帽、首饰等)。
打扮:使容貌、样子好看。
绚丽:灿烂美丽。
好奇: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鲜艳:鲜明而美丽。
绚丽多彩:形容灿烂艳丽;色彩丰富。
敬爱:尊敬热爱。
招引:用动作、声响或色、香、味等特点吸引。
热闹:(景象)繁盛活跃;使场面活跃;精神愉快;热闹的景象。
安静:没有声音。
边疆:靠近国界的领土。
摇晃:摇摆;摇动。
第二课金色的草地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
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坡针形;羽状分裂;花黄色;头状花序;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根茎可入药。
盛开:(花)开得茂盛。
玩耍:做使自己精神愉快的活动;游戏。
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绒毛:纤细而柔软的短毛。
引人注目:引起的人注意;使人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
合拢:合到一起。
假装:故意做出某种动作或姿势来掩饰真相。
观察:仔细察看(事物或现象)。
有趣:能引起人的好奇心或喜爱。
第三课爬开都峰笔陡:像笔杆一样直上直下。
形容坡度很大。
似乎:仿佛;好像。
发颤:发抖。
奋力:努力、尽力;充分鼓起劲来。
勇气: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魄。
鼓舞: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兴奋;振作。
汲取:吸取的意思。
终于:到底;表示所预料或所期望的事情最终发生了。
居然:竟然;表示出乎意料。
第四课槐乡的孩子染料:直接或经媒染剂作用而能附着在纤维和其他材料上的有色物质;有的可以跟被染物质化合。
种类很多;以有机化合物为主。
耷拉:下垂。
觅食:寻找食物。
炊烟:烧火做饭时冒出的烟。
满载而归:装得满满地回来;形容收获极大。
常用来形容外出办事圆满成功;成果显著;含褒义。
第二单元第五课灰雀1、郊外:一个城市周围的地区。
2、惹人喜爱:引起人们的喜欢和爱护。
3、仰望:抬着头向上看。
4、严寒:(气候)极冷。
5、自言自语:成语;自己跟自己说话。
6、可惜:值得惋惜。
7、肯定:承认事物的存在或事物的真实性。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两首》赏析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两首》赏析【导语】古体诗是诗歌文体。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
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
唐代以后,称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两首》赏析),期望帮助到您。
【《夜书所见》】《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的七言古诗。
诗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孤寂的凄凉之感。
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趣高昂,奇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该诗以景衬情,消息结合,以梧叶声和风声衬出秋夜的安静,还运用了对照手法,以儿童夜捉促织的乐景反衬自己客居他乡的悲情。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客居异乡,静夜感秋所作,抒发了羁旅之愁和深挚的思乡之情。
草木凋谢,百卉衰残,江上秋风瑟瑟寒,梧叶萧萧吹心冷。
诗中一个“送”字令人好像听到寒气砭骨之声。
此诗以叠字象声词置于句首,一开始就唤起读者听觉形象的联想,造成秋气萧森的意象,并且用声音反衬出秋夜的安静。
接着用一“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
在梧叶摇落的萧萧声中,好像含有砭骨的寒气;以听觉引发触觉的通感之法渲染了环境的凄幽静冷。
第二句方点出“秋风”。
“月寒江风起”,来自江上的阵阵秋风,触发了羁旅行客的孤寂情怀。
晋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因思故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就辞官回家了。
此诗作者耳闻秋风之声,牵动了旅中情思,也怅然欲归。
这两句用“梧叶”、“寒声”和“江上秋风”写出了秋意的清冷,实际上是用以衬托客用心情的凄凉。
再以“动”字揭出“客情”,情形凑泊,自然贴切,弥见羁愁之深。
三四两句,从庭内移到户外,来了个大跨度的跳跃。
这两句是倒装句,按意思顺序,应当前后互移。
诗人意绪纷纭,难以入睡,转身步出户外,以排解缭绕心头的羁思离愁,但眼前的夜景又给他以新的感受。
那茫茫的夜色中,闪现在篱落间的灯火,不正是“儿童挑促织”吗?这种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诗人的凄然情伤、低回不已,形成鲜明的对照。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两首(两首古诗) 精选1篇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两首(两首古诗)的内容在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中,学生学习了两首古诗,分别是《静夜思》和《登鹳雀楼》。
这两首古诗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意义。
下面我们分别来了解一下这两首古诗的内容。
一、《静夜思》《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
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描绘了作者在寂静的夜晚思念故乡的情感。
全文如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在这首诗中,李白通过“床前明月光”和“疑是地上霜”这两个意象,展现了夜晚的宁静和美好。
接着,他又通过“举头望明月”和“低头思故乡”这两个动作,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登鹳雀楼》《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
这首诗以登高远望的视角,描绘了作者对江山美景的赞美。
全文如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在这首诗中,王之涣通过“白日依山尽”和“黄河入海流”这两个自然景观,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接着,他又通过“欲穷千里目”和“更上一层楼”这两个意象,表达了自己对远方美景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意境开阔,寓意深刻,给人以美的启示。
总结:《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两首》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首古诗——《静夜思》和《登鹳雀楼》。
这两首古诗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意义。
通过学习这两首古诗,学生可以更好地领略古代文人的才情与风采,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21_古诗两首_
亦 妆 断 楚 孤帆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朗读这首诗时,一定要 有感情地表现出:气势雄 壮,充满阳刚之气。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中断楚江开,
●
天门两山本来是 一个整体,阻挡着 汹涌的江流。由于 天门山被长 楚江怒涛的冲击, 江从中断开 才撞开了“天门”, 使它中断而成为东 西两山。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解诗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饮:喝酒 湖上:在西子湖畔 初晴后雨:先是晴天,后来 下起了雨。
二、知诗人
苏轼,世人称其 为“苏东坡”。北 宋著名文学家、书 画家、诗人 ,“唐宋 八大家” 之一。
认识生字
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动 空蒙:朦朦胧胧,若隐若现
水波荡漾的晴天,景色 真好,烟雨迷茫的雨天景色 更加奇特。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欲:如果,想要 西子:西施。 淡妆:淡雅的装束 浓抹:浓艳的打扮。 相宜:适宜。
西施的图片
西施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如果把西湖比作西施,不论 她是淡雅的装束,还是浓艳的打 扮,都是一样光彩照人。
碧水东流至此回。
●
由于两山夹峙, 浩阔的长江流经两 碧绿的江水奔 山间的狭窄通道时, 腾东流,到这儿突 激起回旋,形成波 然转了个弯,向北 涛汹涌的奇观。 流去。
两岸青山相对出
●
两岸青山相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