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致病能力和传染的危险程度等,将传染性微生物划分为4类;根据设备和技术条件,将生物实验室也分为4级(一般称为P1、P2、P3、P4实验室),1级最低,4级最高。
P1实验室一般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P2适用于对人和环境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 P3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P4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汽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
P2实验室即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相当于BSL-2实验室。
一、主要技术指标的确定BLS-2 实验室主要用于初级卫生服务、诊断和研究,其实验对象的危害等级为Ⅱ级(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具体定义为“能引起人类或动物发病,但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会引起严重危害的病源体。
实验室感染不导致严重疾病,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传播风险有限”。
据此,待颁布的国标《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对 BLS-2实验室规定了以下技术指标(静态):1、洁净度:无要求2、最小换气次数:可开窗通风3、与室外方向相邻相通房间的压差:无要求4、温度℃:18~275、相对湿度%:30~706、噪声dB(A):≤607、最低照度lx:300*上诉指标是建立BLS-2实验室的最低要求,建设者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提高相应指标,如洁净度、压差等。
二.建筑、结构和装修要求现在BLS-2实验室大多数是在原有建筑物内进行改建,不同于新建的BLS-2实验室(国标中,要求新建BLS-2实验室宜离开公共场所一段距离),在与相邻其他房间之间,存在着一个相对隔离问题。
所以在原有建筑物中改建BLS-2实验室,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共用建筑物中建BLS-2实验室,应设可自动关闭的带锁的门,必要时,可设立缓冲区域,如缓冲间等。
2 、如果没有机械通风系统,应有窗户进行自然通风,并应有防虫纱窗。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标准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标准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是用于进行生物技术研究和生物制品生产的重要场所,其建设标准对于保障实验室内部人员和环境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标准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首先,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实验室应具备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室内部的各项工作都能够按照规定进行,保障实验室的安全运行。
其次,实验室的设计应满足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特殊要求。
实验室的布局应合理,设施设备应符合生物安全标准,包括通风系统、废物处理系统、生物安全柜等。
实验室的通风系统应能够有效地排除实验室内部的有害气体和微生物,保障实验室内部的空气清洁。
废物处理系统应能够对实验室产生的废物进行安全处理,防止有害物质外泄。
生物安全柜是实验室内部最重要的防护设备,能够有效地保护实验人员和实验环境免受微生物的污染。
此外,实验室的运行管理也是建设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室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安全培训、事故应急处理等。
实验室内部的实验人员也应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了解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紧急处理措施。
最后,实验室的建设标准还应包括对实验室的定期检查和维护。
定期的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实验室内部的安全隐患,保障实验室的安全运行。
对实验室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障实验室的正常运转。
总之,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标准涉及到实验室的设计、设施设备、运行管理和定期检查维护等多个方面。
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建设和管理,才能够保障实验室内部人员和环境的安全,促进生物技术研究和生物制品生产的发展。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对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致病能力和传染的危险程度等;将传染性微生物划分为4类;根据设备和技术条件;将生物实验室也分为4级一般称为P1、P2、P3、P4实验室;1级最低;4级最高..P1实验室一般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P2适用于对人和环境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P3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P4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汽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P2实验室即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相当于BSL-2实验室..一、主要技术指标的确定BLS-2 实验室主要用于初级卫生服务、诊断和研究;其实验对象的危害等级为Ⅱ级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具体定义为“能引起人类或动物发病;但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会引起严重危害的病源体..实验室感染不导致严重疾病;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传播风险有限”..据此;待颁布的国标《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对BLS-2实验室规定了以下技术指标静态:1、洁净度:无要求2、最小换气次数:可开窗通风3、与室外方向相邻相通房间的压差:无要求4、温度℃:18~275、相对湿度%:30~706、噪声dBA:≤607、最低照度lx:300*上诉指标是建立BLS-2实验室的最低要求;建设者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提高相应指标;如洁净度、压差等..二.建筑、结构和装修要求现在BLS-2实验室大多数是在原有建筑物内进行改建;不同于新建的BLS-2实验室国标中;要求新建BLS-2实验室宜离开公共场所一段距离;在与相邻其他房间之间;存在着一个相对隔离问题..所以在原有建筑物中改建BLS-2实验室;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在共用建筑物中建BLS-2实验室;应设可自动关闭的带锁的门;必要时;可设立缓冲区域;如缓冲间等..2 、如果没有机械通风系统;应有窗户进行自然通风;并应有防虫纱窗..一般情况下;应有机械通风系统;否则;温湿度指标难以保证 ..3、应有防昆虫、鼠等动物进入和外逃的措施..三.空调、通风和净化为满足BLS-2 实验室温湿度要求;宜配备机械空调通风系统;有特殊要求的可增设设计要求;如增设净化要求并按净化要求进行送回排风系统设计等..这方面;应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1、可以采用带循环风的空调系统..如果涉及化学溶媒;感染性材料操作和动物实验;则应采用全排风系统..2、生物安全柜与排风系统连接I级排风比例100%;密闭连接..II级A型排风比例30%;可排到房间或设置局部排风罩..B1型排风比例70%;密闭连接..B2型排风比例100%;密闭连接..3 、实验室内各种设备的位置应有利于气流由“清洁”空间向“污染”空间流动;最大限度减少室内回流与漏流生物安全柜一般应置于室内气流最下游;即最远离送风口处..*生物安全柜的排风不能代替室内排风..四.排水含菌污水应经高温高压消毒或化学消毒后排放至市政污水排放公用系统..五.电气设置1、应设专用配电箱..2、电源宜设置漏电检测报警装置..3、应有可靠的接电系统;其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Ω..4、实验室入口应有实验室工作状态的文字式灯光讯号显示..5、应设紧急发光疏散指示标志..六.消防建筑物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七.应配备的工艺设备1、生物安全柜1产生微生物气溶胶或出现溅出的操作;可使用I级生物安全柜..2处理感性材料;应使用II级生物安全柜;3处理化学致癌剂、放射性物质和挥发性溶媒;应使用Ⅱ-B级生物安全柜..2、高温高压灭菌消毒柜..3、洗眼器;必要时应设置应急喷淋装置..*超净工作台不属于生物安全柜;不能用于生物安全操作..BLS-2实验室是用于初步的生物安全实验;国标明确了相应要求..建立BLS-2实验室应根据国标、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确定建设目标;建立的实验室应该是安全的、经济的实验室..P2级实验室一般规范一、隔离的设备1 需设置生物安全操作装置第一级或第二级;且要做定期检查..2 为了处理重组体;而使用容易产生气雾的磨碎机、冷冻干燥器、超音波细胞打碎机及离心机等仪器时;需把这些仪器放置在安全操作装置中..但若机器已经有防止气雾外泄的装置;则不在此限..3 实验室需具备处理污染物及废弃物灭菌用之高压灭菌器..二、实验实施要项1 进行实验时;需关闭实验室的门窗..2 每天实验结束之后一定要灭菌实验台及安全操作装置..如实验中发生污染;需立即加以灭菌..3 与实验有关之生物材料之废弃物;在丢弃前需做灭菌处理..被污染的器具需先经高压灭菌后;再清洗使用或丢弃..4 不得用口做吸量操作..5 实验室内禁止饮食、吸烟及保存食物..6 操作重组体时需戴手套以防污染;操作完毕后及离开实验室前需洗手..7 在所有的操作中;应尽量避免产生气雾例如;把烧热的接种用白金环及接种针插入培养基时;若发生大量气雾;就可能造成污染..亦应避免将吸管或针筒内之液体用力射出..8 要从实验室搬离被污染物品时;必需将其放入坚固且不外漏的容器;并在实验室内密封之后;才可运出..9 防除实验室的非实验用生物;如昆虫及鼠类等..10 若有其它方法可用;应避免使用针头..11 实验室内;要穿着实验衣;离开前要脱掉..12 禁止对实验性质不了解的人进入实验室..13 实验进行中;要在实验室之入口;标示「P2级实验室」;并挂上「P2级实验进行中」的标示..而且保存重组体之冰箱及冷冻库也要做同样的标示..14 实验室要经常清理;保持清洁;不得放置与实验无关的物品..15 安全操作装置内的HEPA过滤器;在更换前、定期检查时及实验内容变更时;需密封安全操作装置;每立方公尺用10公克的甲醛熏蒸1小时;去除污染..16 若在此级实验室内同时进行P1级的实验时;需明确划分实验区域;小心进行操作..17 需遵守计划主持人所规定之其它事项..动物设施——二级生物安全水平二级生物安全水平的动物设施适用于专门接种了危险度2 级微生物的动物;需要进行下列安全防护:1、必须符合一级生物安全水平动物设施的所有要求..2、在门及其他适宜的地方张贴生物危害警告标志见图1..3、设施的设计必须易于清洁和管理..4、门必须向内开;并可以自动关闭..5、要有适宜的温度、通风和照明..6、如果采用机械通风;则气流的方向必须向内..排出的空气要排到室外;不得在建筑物内循环使用..7、授权人员方可进入..8、仅接纳实验用动物..9、应制订节肢动物和啮齿类动物的控制方案..10、如有窗户;必须是安全、抗击碎的..如果窗户可以打开;则必须安装防节肢动物的纱网..11、使用后;工作表面应用有效的消毒剂来清除污染见第14 章..12、可能产生气溶胶的工作必须使用生物安全柜Ⅰ级或Ⅱ级或隔离箱;隔离箱要带有专用的供气和经HEPA 过滤的排气装置..13、动物设施的现场或附近备有高压灭菌器..14、清理动物的垫料时必须尽量减少气溶胶和灰尘的产生..15、所有废料和垫料在丢弃前必须先清除污染..16、尽可能限制锐利器具的使用..锐器应始终收集在带盖的防刺破容器中;并按感染性物质处理..17、进行高压灭菌、焚烧的物品应装在密闭容器中安全运输..18、动物笼具在使用后必须清除污染..19、动物尸体必须焚烧..20、在设施内必须穿着防护服和其他装备;离去时脱下..21、必须有洗手设施..人员离开动物设施前必须洗手..22、如发生伤害;无论程度轻重;必须进行适当的治疗;且要报告并记录..23、禁止在设施内进食、饮水、吸烟和化妆..24、所有人员必须接受适当的培。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要求

实验废弃物处理:按 照相关规定对实验废 弃物进行分类、处理 和处置,防止对环境 和人员造成危害。
废弃物分类:根据性质和危害程度进行分类 处理方法:采用焚烧、深埋、消毒等方法进行处理 处理设施:配备相应的处理设施,如焚烧炉、消毒柜等 处理记录:详细记录废弃物的处理情况,包括处理时间、处理方法、处理人员等信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通风系统应具备高效过滤功能,确保实验室内的空气洁净度达到要求。 空调系统应具备恒温恒湿功能,确保实验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在适宜范 围内。 通风空调系统应具备良好的隔音效果,降低实验室内的噪音污染。
通风空调系统应具备节能环保性能,降低实验室的能耗和碳排放。
给水系统:应满足实验室用水需求,包括实验用水、生活用水、消防用水等 排水系统:应满足实验室废水排放需求,包括实验废水、生活废水、消防废水等 给排水管道:应采用耐腐蚀、耐高压、耐高温的材料,保证管道的安全性和耐用性 给排水设备:应采用节能、环保、高效的设备,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风系统:需要具备高效过滤和 通风功能,确保实验室内的空气 流通和洁净度。
消防系统:需要具备自动报警和 灭火功能,确保实验室内的消防 安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空调系统:需要具备恒温恒湿功 能,确保实验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保持在适宜范围内。
监控系统:需要具备实时监控功 能,确保实验室内的操作安全和 合规性。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需要满足一 定的建筑、设备、操作和技术要 求,以确保实验室的安全运行和 防止微生物的传播
选址要求:远离人口密集 区,交通便利,环境安静
布局原则:合理规划,功 能分区明确,人流物流分 开
实验室分区:包括实验区、 缓冲区、办公区等
_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五、消毒和灭菌
(6)热力消毒和灭菌
加热是最常用的清除病原体污染的物理手段。“干” 热没有腐蚀性,可用来处理实验器材中许多可耐受160℃或 更高温度2~4h的物品。燃烧或焚化也是一种干热方式。高 压灭菌的湿热法则最为有效。
高压蒸汽灭菌是清除污染时的首选方法。
五、消毒和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器
拓展:湿热灭菌
谢谢聆 听!
六、废弃物处理
高压灭菌后重复使用的污染,有潜在的感染性材料不应事先清洗,任 何必要的清晰、修复,必须在高压灭菌或消毒后进行。
废弃的污染(有潜在感染性)材料:除了锐器按上面的方法 进行处理之外,所有其他污染(有潜在感染性)材料在丢弃 前应放置在防渗漏的容器(如有颜色标记的可高压灭菌塑料 袋)中高压灭菌。高压灭菌后,物品可以放在运输容器内运 送至焚烧炉。
实验室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各种仪器 设备的使用。不正确使用:有害物 质的泄漏、个人伤害甚至发生实验 室感染。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规范使用是保证 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关键环节之一。
仪器管理文件 标准操作程序(SOP)
4-1.生物安全柜的使用
1 安全柜内不能使用本生灯,否则燃烧产生 的 热量会干扰气流并有可能损坏过滤器。允许使 用 微型电加热器,但最好使用一次性无菌接种环。 2 在安全柜内的工作开始前或者结束后,安全 柜的风机应至少运行5min。 3 操作者不应反复移出和伸进手臂以免干扰气 流。
二、人员防护
二、人员防护
1、进入实验室应穿防护服、工作时应带口罩和帽子等。 2、操作感染性材料或接触污染容器要佩戴手套;手套使用前要进行气密 性检查,手套用完后先消毒再摘除,随后洗手;接电话、开门或离开实验 室时摘除手套。 3、实验室内不得穿露脚趾的鞋,工作鞋为舒适、防滑、不渗液体的平底 鞋,当从事可能漏出的操作时可穿防水鞋。 4、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进食、饮水、吸烟、化妆和处理隐形眼镜。
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应具备以下哪种条件的

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应具备以下哪种条件的在现代生物学研究领域,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BSL-2)是进行中等风险生物实验的重要场所。
为了确保实验室操作的安全性和防止生物物质泄漏,BSL-2实验室应具备以下一些基本条件:1. 物理设施要求: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的物理设施是确保实验环境安全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具备该实验室所需的设施条件:•适当的实验室空间:BSL-2实验室应具备足够的空间来容纳实验材料、设备和人员活动,确保实验操作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恰当的室内设计:实验室应具备合理的布局设计,以便在不同的实验操作中确保人员之间的空间隔离和物质流动的正确道路。
•合适的通风系统:BSL-2实验室应配备适当的通风系统,以确保空气流动并有效地消除潜在的污染物,保持实验室内的空气质量。
•生物安全柜和操作台:实验室应配备生物安全柜,以提供一种物理屏障来防止生物物质的泄漏,并确保操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2. 安全设备和措施要求: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实验操作可能带来的风险,BSL-2实验室应装备以下安全设备和措施:•个人防护装备:实验室中的所有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以防止生物物质接触皮肤、口腔或眼睛。
•溅泼防护:实验室操作台面应配备耐腐蚀和易清洁材料,并建议在必要时使用溅泼护板、溅泼罩等设备,以避免生物样品的溅泼飞散。
•事故应急设备:实验室应配备紧急淋浴和紧急洗眼器等设备,以处理实验操作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品或生物物质的意外泄漏。
•废物处理系统:实验室应设有适当的废物处理系统,确保实验产生的废物能够安全处理或销毁,以防止环境污染和生物危害的产生。
3. 实验操作和管理要求:为了确保实验室操作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BSL-2实验室应遵循以下实验操作和管理要求:•操作规程和标识:实验室应制定操作规程和标识,以确保实验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减少操作人员的错误和风险。
•培训与资质:实验室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掌握实验操作的技能和安全知识,并具备相关的资质证书,以保证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专业性。
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防护要求

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防护要求1. 引言生物安全是保护人类和环境免受生物材料的危害的重要领域。
为了确保在进行生物实验时的安全性和防护性,生物安全实验室被分类为不同级别。
本文将介绍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的防护要求。
2. 环境控制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应具备以下环境控制要求:•空气过滤:空气过滤应有效地防止生物材料外泄。
使用高效过滤器(HEPA过滤器)来过滤实验室空气,并定期检查和更换过滤器。
•空气流动:实验室内应维持良好的空气流动,以确保污染物的迅速排除。
实验室内应设有通风设施,以保持负压,从而防止生物材料外泄。
•温度和湿度: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应根据实验材料的要求进行控制。
温度控制在18-26摄氏度,湿度控制在40%-60%。
3. 实验人员防护为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生物安全实验室应遵守以下人员防护要求:•实验室操作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实验室内的生物危害以及正确使用和处理生物材料的方法。
•所有实验室操作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手套、眼镜、口罩等,以避免直接接触生物材料。
•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如体温测量和病原体检测,以确保他们没有受到生物材料的感染。
4. 实验室装备和消毒为确保实验室环境的安全,必须遵守以下装备和消毒要求:•实验室应配备适当的实验台和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洁。
•实验室内应设有洗手盆和紧急洗眼器等便于实验人员进行紧急处理的设备。
•实验材料和废弃物应正确分装,并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对其进行彻底消毒处理。
5. 安全管理为确保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应遵守以下要求:•制定详细的实验室操作规程,明确实验人员必须遵守的安全操作规范。
•实验室应设有安全报警系统,并定期进行测试和维护。
•在实验室内设置明显的生物安全标识,以提醒实验人员注意生物材料的存在和相关危害。
•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以确保实验室设施和操作符合生物安全标准。
6. 应急响应为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实验室应具备以下应急响应能力:•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事故报告、紧急疏散程序等。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致病能力和传染的危险程度等,将传染性微生物划分为4类;根据设备和技术条件,将生物实验室也分为4级(一般称为P1、P2、P3、P4实验室),1级最低,4级最高。
P1实验室一般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P2适用于对人和环境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P3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P4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汽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
P2实验室即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相当于BSL-2实验室。
一、主要技术指标的确定BLS-2 实验室主要用于初级卫生服务、诊断和研究,其实验对象的危害等级为Ⅱ级(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具体定义为“能引起人类或动物发病,但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会引起严重危害的病源体。
实验室感染不导致严重疾病,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传播风险有限”。
据此,待颁布的国标《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对 BLS-2实验室规定了以下技术指标(静态):1、洁净度:无要求2、最小换气次数:可开窗通风3、与室外方向相邻相通房间的压差:无要求4、温度℃:18~275、相对湿度%:30~706、噪声dB(A):≤607、最低照度lx:300*上诉指标是建立BLS-2实验室的最低要求,建设者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提高相应指标,如洁净度、压差等。
二.建筑、结构和装修要求现在BLS-2实验室大多数是在原有建筑物内进行改建,不同于新建的BLS-2实验室(国标中,要求新建BLS-2实验室宜离开公共场所一段距离),在与相邻其他房间之间,存在着一个相对隔离问题。
所以在原有建筑物中改建BLS-2实验室,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共用建筑物中建BLS-2实验室,应设可自动关闭的带锁的门,必要时,可设立缓冲区域,如缓冲间等。
2 、如果没有机械通风系统,应有窗户进行自然通风,并应有防虫纱窗。
医院感染监管要点之十五—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含二级以上)生物安全要点

包括免疫记录、健康体检报告、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的意外事件/事故报告、职业感染和职业禁忌证等资料
菌(毒)种及感染性样本的管理
总体要求
采集、包装、转运、接收、运输、选择、购买、查验、使用、处置和保藏菌(毒)种及感染性样本的程序应遵循国家有关规定
人员配备
应配备两名工作人员负责菌(毒)种及感染性样本的管理
着装要求
规范工作人员着装。应依据实验活动暴露风险正确穿戴白大褂、医用外科口罩、乳胶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屏,医用防护口罩、隔离衣或医用防护服等
资质管理
应具备相应簧质,如检验师证、聚合酶链反应上岗证、使用高压锅的作业人员证等
应每年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包括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保证其掌握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紫外线灯
在紫外线灯使用寿命内定期监测其辐射强度
注:主要参考《医用洁净工作台》(YY/T 1539-2017)、《生物安全柜使用和管理规范》(SN/T 3901-2014)、《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 233-2017)
若涉及使用有毒、刺激性、挥发性物质,应配备适当的排风柜(罩)
应设洗手池,水龙头开关宜为非手触式,宜设置在靠近出口处
给水管道应设置倒流防止器或其他有效防止回流污染的装置;给排水系统应不渗漏,下水应有防回流设计
二级以上生物安全实验室采用机械通风系统,送风口和排风口应采取防雨、防风、防杂物、防昆虫及其他动物的措施,送风口应远离污染源和排风口,且排风应与送风连锁,排风先于送风开启,后于送风关闭。排风系统应使用高效空气过滤器
生物安全柜在每次实验前后可用消毒剂擦拭消毒
仪器设备或实验产品移出实验室前应先消毒
空气净化
生物安全实验室分几级及其适用范围

生物安全实验室分几级及其适用范围生物安全实验室是为了研究和处理高致病性微生物、病原体以及生物材料而设计和建造的专门实验室。
为了确保实验室及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生物安全实验室分为几个不同的级别,并根据不同级别的实验室适用范围划分各自的安全标准和操作规程。
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1)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属于最基础的级别,主要用于处理低致病性微生物和研究。
这些微生物通常对人类没有或者仅有较低的致病性,并且传播途径有一定的限制,难以引起疾病的传播。
在该级别实验室进行的实验及操作都是相对简单和安全的,工作人员只需采取一般的实验室安全措施即可,例如:戴实验手套、穿实验服、使用个人防护设备等。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是中级的实验室级别,用于处理传染性较强的微生物和病原体。
这些微生物对人类有一定的致病性,但是存在一些防范和控制的方法,不会引起大规模的疾病传播。
在二级实验室进行的实验需要更加严格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例如:实验室内必须有负压通风系统以防止微生物的泄漏,工作人员需要接受相关的训练和教育,使用适当的防护设备等。
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3)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属于高级别的实验室级别,专门用于处理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病性的微生物和病原体。
这些微生物可以引起严重的疾病,其传播途径和方法危险且复杂。
在三级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需要非常高级的生物安全措施和技术,例如:实验室内必须有严格控制的空气流向,工作人员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和认证,进入实验室必须经过严格的防护程序,所有实验材料和废物都必须进行严格的处理和灭活。
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4)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属于最高级别的实验室,用于处理极其危险和高致病性的微生物和病原体。
这些微生物可以引起严重的疾病,具有极高的传染性。
四级实验室是高度潜在危险的,因此只有极少数实验室和研究机构拥有此级别的设施。
在四级实验室进行的实验和操作要求最高级的生物安全标准和防护措施,包括严格的物理隔离、空气过滤、全封闭的操作环境以及最高级别的个人防护装备等。
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

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BSL-2)是一种用于进行中度危险生物材料实验的设施,通常用于研究和测试对人类和动物有一定危害性的微生物。
BSL-2实验室需要严格遵守一系列安全规范和操作程序,以确保实验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BSL-2实验室的基本特点、安全要求和操作规程。
BSL-2实验室通常用于研究引起轻度疾病的微生物,例如大肠杆菌、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等。
这些微生物对实验人员和环境的危害性较低,但仍需要一定的防护措施。
因此,BSL-2实验室在设计和操作上有一系列特殊要求。
首先,实验室必须具备特定的结构和设施,包括负压通风系统、密封的墙壁和地板、安全柜、自动灭菌设备等。
其次,实验人员需要接受专门的培训,了解微生物的特性、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措施。
此外,实验室还需要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在BSL-2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时,实验人员需要严格遵守一系列操作规程,以确保实验的安全和准确性。
首先,实验人员需要在进入实验室前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并穿戴好防护装备。
其次,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微生物的传播,避免污染实验室环境。
实验结束后,实验人员需要对实验台面、设备和废弃物进行及时的清洁和消毒处理。
另外,实验人员还需要定期接受健康监测,以确保自身健康状况。
除了操作规程外,BSL-2实验室还需要严格遵守一系列安全要求,以确保实验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首先,实验室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责任制、应急预案、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等。
其次,实验室需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设备维护,确保设施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另外,实验室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废物处理制度,对实验产生的废物进行分类、包装和处理,防止微生物泄漏和传播。
总之,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是一种用于进行中度危险生物材料实验的重要设施,具有严格的安全要求和操作规程。
实验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穿戴好防护装备,并定期接受健康监测。
实验室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废物处理制度,确保实验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面积要求标准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面积要求标准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是一种用于进行较为危险的生物实验的设施。
它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技术、农业等领域,可以进行对人类、动物和植物健康产生一定威胁的生物试验。
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其面积有一定的要求标准。
首先,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面积应该足够大,以容纳各种实验所需的设备、操作台、储存物品、通道等。
一般来说,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面积应不少于150平方米。
这样的面积可以确保实验室内有足够的空间来进行操作,并保证实验室的通风和适应性。
其次,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面积要求还包括不同的功能区域。
实验室通常需要设置洗手间、试剂室、操作台、中央工作区、存储区、通风区等。
这些区域需要有足够的空间来支持实验操作,并保证实验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另外,实验室的面积还要符合相关的安全要求。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需要具备特殊的操作和防护设施,比如防护柜、换气系统、紫外线灯等。
这些设施需要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安装,以确保实验操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面积要求还与实验操作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如果实验涉及大量的生物材料或需要进行复杂的实验操作,那么实验室的面积要求会更高。
这是因为这些实验需要更多的空间来操作,并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最后,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面积要求还需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调整。
各个国家和地区可能对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面积有不同的规定和标准。
因此,在设计和建设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时,需要参考当地的法律法规,确保实验室的面积符合相关的要求。
总而言之,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面积要求标准是根据实验操作的需求和安全要求来确定的。
它需要足够的空间来容纳各种设备和操作,并确保实验环境的安全和有效性。
同时,还需要遵循相关的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确保实验室的面积符合相应的要求。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不污染环境。
样本的保存
02
微生物样本需保存在适当的条件下,如低温、干燥等,以保持
其活性。
样本的处理
03
微生物样本在处理过程中需遵循相关规定,确保不会对环境和
人员造成危害。
实验室消毒与清洁
消毒剂的选择与使用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配制和使用,以确保消毒效果。
清洁程序
制定详细的清洁程序,包括清洁时间、清洁方法、清洁剂的选择和使用等,以确保实验 室的卫生状况良好。
05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法规与标准
相关法律法规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 求》
03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04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审 批管理办法》
行业标准与规范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19489-2008)
室内环境
应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干燥、通风良好,避免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设施与装备
实验设施
应配备符合要求的实验台、柜子、通风橱等设施,以满足实验的需求。
安全装备
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装备,如生物安全柜、防护服、口罩、手套等,以确保实验人 员的安全。
安全防护措施
生物安全防护
应采取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如 安装空气过滤器、使用防护服等,以 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感染。
实验室的分级与比较
分级
根据生物安全水平,实验室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四个等级。各级实验室对应不同的危险性 微生物和操作,其中BSL-2实验室属于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实验室之一。
比较
与其他级别的实验室相比,BSL-2实验室具有较高的安全要求和操作规范,但相对而言,其危险性也 较低。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是最基本的实验室,适用于一般性的微生物操作;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 验室则适用于高度危险性的微生物操作,需要更加严格的安全设施和操作规程。
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操作规范

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操作规范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BSL-2)是一种中等风险的实验室环境,用于进行非致命性病原体的研究和实验。
为了保障实验人员的安全以及防止实验中的生物污染,对于BSL-2实验室的操作规范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BSL-2实验室的操作规范。
1.实验室入口管理在实验室入口设置风淋室或换鞋盒,并配备工作服和防护用具。
实验人员进入实验室前,必须穿着干净的工作服,并佩戴防护眼镜、口罩和手套。
进入实验室后,应及时关闭风淋室门或换鞋盒,避免外部的污染物进入实验室。
2.操作区域的划分在实验室内划分出不同的操作区域,如样品处理区域、培养区域、实验台等,并进行合理布置。
每个操作区域都应设置相应的操作规范和要求,避免不同区域之间的交叉污染。
3.安全用具的使用在实验室中,必须正确使用安全用具,如生物安全柜、无菌传递窗等。
实验人员在进行实验时应将感染性样品放入生物安全柜内进行操作,避免产生气溶胶和滴剂。
另外,实验人员应根据实验的需要正确使用防护手套、口罩、防护眼镜等防护用具。
4.废弃物处理在实验室中,产生的废弃物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
感染性废弃物应放入专用容器内,并进行有效的消毒,确保不会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5.个人卫生和健康监测实验人员在进行实验前,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状况良好。
在实验期间,实验人员应定期洗手,并遵守相关卫生要求,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6.实验室消毒实验室在每次实验结束后,都应进行必要的消毒工作。
实验台面、设备仪器、生物安全柜等都应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以防止病原体滞留。
以上规范只是BSL-2实验室操作规范的一部分,实际操作中还需根据具体的实验和研究内容进行补充和调整。
在实验室中,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的合理性是保障实验室安全的基础。
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实验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在实验操作中的技能和安全防护意识。
总之,BSL-2实验室是进行中等风险实验的关键环节。
通过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实验人员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实验中的生物污染和安全风险,保障实验室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涉及主要菌种及样本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涉及主要菌种及样本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是用于进行中度危险性的生物实验的实验室。
在这样的实验室中,涉及的主要菌种及样本包括病原微生物、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菌种及样本。
1. 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疾病的微生物,例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副溶血性链球菌等。
这些微生物能够通过空气飞沫、食物、水源、接触等途径传播疾病。
在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对这些病原微生物进行研究和实验需要遵守一定的安全操作规程,以防止实验人员感染。
2. 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常涉及的细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等。
这些细菌可以引起各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
在实验室中,对这些细菌进行研究可以帮助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抗药性等。
3. 真菌:真菌是一类包括酵母菌、霉菌等在内的生物。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常涉及的真菌包括白色念珠菌、曲霉等。
这些真菌可以引起各种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感染、曲霉病等。
对这些真菌进行研究可以帮助了解其生长特性、致病机制等。
4. 病毒: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的微生物,只能在寄生细胞内进行繁殖。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常涉及的病毒包括流感病毒、乙肝病毒、艾滋病毒等。
这些病毒可以引起各种传染病,如流感、乙肝、艾滋病等。
对这些病毒进行研究可以帮助了解其传播途径、致病机制以及疫苗研发等。
在进行二级生物安全实验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以确保实验室内的工作环境和实验人员的安全。
这些措施包括佩戴防护服、戴口罩和手套、进行实验室消毒等。
此外,实验室还需要具备防护设施,如生物安全柜、自闭式培养箱等,以保证菌种及样本的安全管理和操作。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涉及的主要菌种及样本包括病原微生物、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对这些菌种及样本进行研究可以帮助了解它们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以及开展疫苗和药物研发等工作。
在进行实验时,需要遵守严格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确保实验室内的工作安全。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致病能力和传染的危险程度等,将传染性微生物划分为4类;根据设备和技术条件,将生物实验室也分为4级(一般称为P1、P2、P3、P4实验室),1级最低,4级最高。
P1实验室一般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P2适用于对人和环境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 P3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P4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汽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
P2实验室即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相当于BSL-2实验室。
一、主要技术指标的确定BLS-2 实验室主要用于初级卫生服务、诊断和研究,其实验对象的危害等级为Ⅱ级(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具体定义为“能引起人类或动物发病,但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会引起严重危害的病源体。
实验室感染不导致严重疾病,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传播风险有限”。
据此,待颁布的国标《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对 BLS-2实验室规定了以下技术指标(静态):1、洁净度:无要求2、最小换气次数:可开窗通风3、与室外方向相邻相通房间的压差:无要求4、温度℃:18~275、相对湿度%:30~706、噪声dB(A):≤607、最低照度lx:300*上诉指标是建立BLS-2实验室的最低要求,建设者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提高相应指标,如洁净度、压差等。
二.建筑、结构和装修要求现在BLS-2实验室大多数是在原有建筑物内进行改建,不同于新建的BLS-2实验室(国标中,要求新建BLS-2实验室宜离开公共场所一段距离),在与相邻其他房间之间,存在着一个相对隔离问题。
所以在原有建筑物中改建BLS-2实验室,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共用建筑物中建BLS-2实验室,应设可自动关闭的带锁的门,必要时,可设立缓冲区域,如缓冲间等。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致病能力与传染的危险程度等,将传染性微生物划分为4类;根据设备与技术条件,将生物实验室也分为4级(一般称为P1、P2、P3、P4实验室),1级最低,4级最高。
P1实验室一般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P2适用于对人与环境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 P3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就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P4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汽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
P2实验室即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相当于BSL-2实验室。
一、主要技术指标的确定BLS-2 实验室主要用于初级卫生服务、诊断与研究,其实验对象的危害等级为Ⅱ级(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具体定义为“能引起人类或动物发病,但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会引起严重危害的病源体。
实验室感染不导致严重疾病,具备有效治疗与预防措施,并且传播风险有限”。
据此,待颁布的国标《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对BLS-2实验室规定了以下技术指标(静态):1、洁净度:无要求2、最小换气次数:可开窗通风3、与室外方向相邻相通房间的压差:无要求4、温度℃:18~275、相对湿度%:30~706、噪声dB(A):≤607、最低照度lx:300*上诉指标就是建立BLS-2实验室的最低要求,建设者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提高相应指标,如洁净度、压差等。
二.建筑、结构与装修要求现在BLS-2实验室大多数就是在原有建筑物内进行改建,不同于新建的BLS-2实验室(国标中,要求新建BLS-2实验室宜离开公共场所一段距离),在与相邻其她房间之间,存在着一个相对隔离问题。
所以在原有建筑物中改建BLS-2实验室,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共用建筑物中建BLS-2实验室,应设可自动关闭的带锁的门,必要时,可设立缓冲区域,如缓冲间等。
2 、如果没有机械通风系统,应有窗户进行自然通风,并应有防虫纱窗。
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人员防护标准

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人员防护标准引言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以下简称BSL-2实验室)是进行中等风险病原微生物研究的场所。
为了确保实验室内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制定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人员防护标准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BSL-2实验室人员的防护要求和标准,以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实验室设施和装备BSL-2实验室应具备以下设施和装备: - 有效的通风和空调系统,确保空气流通和负压控制。
- 符合国家标准的生物安全柜和实验室台面。
- 充足的紫外线灯泡和紫外线辐射消毒设备。
- 规范的实验室废物管理系统。
实验室人员的防护要求为了保护实验室人员免受病原微生物的潜在危害,BSL-2实验室人员应遵守以下防护要求:1. 实验室出入口防护•进入实验室前必须穿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和口罩。
•实验室出入口应设置洗手设施,并要求实验室人员在进入和离开实验室时进行彻底的手部消毒。
2. 实验操作防护•在进行实验操作前,实验室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培训,熟悉实验操作流程和安全操作规程。
•实验过程中应使用合适的生物安全柜,在进行操作前和操作结束后必须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实验室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处理废弃物和实验残渣,确保安全处置。
3. 个人防护装备•实验室人员应穿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手套、护目镜和口罩。
•实验服应能覆盖全身,材质要求抗化学腐蚀,且易清洗和消毒。
•手套应为适合实验操作的材质,且具备抗化学腐蚀的特性。
•护目镜和口罩应能有效阻挡病原微生物的飞溅和气溶胶传播。
4. 危险废弃物管理•实验室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处理废弃物和实验残渣,确保安全处置。
•废弃物和实验残渣应放置在专用容器中,并在容器上标明相应的警示标识。
•废弃物和实验残渣的处理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验室规章制度。
结论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人员防护标准对于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非常重要。
实验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防护要求,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处理废弃物和实验残渣。
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必须具备的设备是

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必须具备的设备是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BSL-2实验室)是进行研究、诊断和处理适度危险级别生物材料的场所。
这些实验室需要配备一系列必要的设备和工具,以确保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下面将介绍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必须具备的一些关键设备。
1. 生物安全柜生物安全柜是BSL-2实验室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
它提供了一个密封的工作空间,以防止有害微生物及其废弃物的泄漏。
生物安全柜根据不同的操作类型和风险级别分为三个级别:A2型、B2型和C1型。
这些生物安全柜能够过滤空气,确保操作区域内的气流不会对操作人员造成感染。
2. 离心机离心机是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中常见的设备之一。
它用于分离细胞、沉淀物和分子组分。
离心机通过旋转强制样品旋转,以产生离心力,从而将样品中的成分分离出来。
在BSL-2实验室中,离心机通常配备了高速转子和密闭的样品容器以防止有害物质的泄漏。
3. 生物安全柜内实验室器具生物安全柜内实验室器具是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必备的设备之一。
这些器具包括显微镜、培养皿、离心管、试剂瓶等。
这些器具必须经常进行消毒和清洁,以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在实验室中使用这些器具时,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手套、实验室外套和防护眼镜。
4. 自动化生化分析仪自动化生化分析仪在BSL-2实验室中也非常重要。
这些仪器用于分析样品中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和糖类。
自动化生化分析仪能够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并减少人为误差。
此外,在BSL-2实验室中使用这些仪器时,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以保护操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5. 生物危险废弃物处理设备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必须配备适当的生物危险废弃物处理设备。
这些设备用于处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生物危险废弃物,如培养物、废液和废料。
废弃物处理设备必须确保废弃物被彻底消毒和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传播疾病。
6. 生物安全防护服生物安全防护服是保护工作人员免受生物危险物质侵害的必要装备。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实验室设计生物安全实验室:通过防护屏障和管理措施达到生物安全要求的实验室。
生物安全实验室:由主实验室,其他实验室和辅助用房组成。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分级:依据实验室所处理对象的危险程度,将实验室分为四级。
本院实验室为二级生物实验室。
二级生物实验室操作概要:病原体:可通过气溶胶传播的内源性或外源性病原体,可引起严重的疾病。
个人防护:实验室防护服,手套,眼睛,面部防护,必要时呼吸防护。
技术操作:按标准微生物学操作规程操作,有进入生物危害警告标识,准入控制标识,有锐器防范,有必须的废物消毒处理和医疗监控措施,基准血清消毒,有生物安全手册。
二级生物实验室对布局,净化程序,分区管理都有一定的要求。
实验室一般分为清洁区,操作区,无菌区。
大致分为“三区二通道”,“三区一通道”,“单区单通道”。
实验室平面布局流向:→洁净实验室设计要点:新风→ →一级过滤器 二级过滤器排风机非实验室区域 洁净实验工作区→实验准备区域→实验室工作区域↓ 实验室受控区域 污染物处理区域 送风走道送风机 更2洁净室新风机 更1100-1000级实验室不锈钢边台 不锈钢边台更2更1实验室设计初稿:生物安全柜 标本传递窗 实验室室内要求:1.有洗拖池,感应式或脚踏式洗手池,放置科室近门口处。
2.各种检验项目有独立操作台,科室内有分区。
3.实验区与办公区分开,实验室耐火等级不低于2级。
4.实验室要有限制进入设施,出口有发光指示标志。
5.墙壁,天花板,地板要光滑且易于清洁,对液体要有防渗透,对实验室内用的化学试剂,消毒剂要有抗腐蚀性,地面防滑,不得设地毯的瓷砖。
6.实验操作台不透水,耐腐蚀,耐热。
7.科室内有二级生物安全柜,高压灭菌锅。
8.应就近设置洗眼和紧急喷淋装置,用于职业暴露的处理。
9.应有可靠充分的电力系统及紧急照明,为了一些设备的正卫生清洁室非实验区域走道临 检 室生 化 室试剂配制室样品处理室核酸扩增室肠道菌实验室结核菌实验室梅毒艾滋初筛室免 疫 室放 免 室消毒高压灭菌室值班室实验准备室受控区域 紧急冲淋装置 PCR 专用走道常使用,应有备用发电机或UPS电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致病能力和传染的危险程度等,将传染性微生物划分为4类;根据设备和技术条件,将生物实
验室也分为4级(一般称为P1、P2、P3、P4实验室),1级最低,4级最高。
P1实验室一般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P2适用于对人和环境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P3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P4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汽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
P2实验室即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相当于BSL-2实验室。
一、主要技术指标的确定
BLS-2 实验室主要用于初级卫生服务、诊断和研究,其实验对象的危害等级为Ⅱ级(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具体定义为“能引起人类或动物发病,但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会引起严重危害的病源体。
实验室感染不导致严重疾病,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传播风险有限”。
据此,待颁布的国标《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对BLS-2实验室规定了以下技术指标(静态):
1、洁净度:无要求
2、最小换气次数:可开窗通风
3、与室外方向相邻相通房间的压差:无要求
4、温度℃:18~27
5、相对湿度%:30~70
6、噪声dB(A):≤60
7、最低照度lx:300
*上诉指标是建立BLS-2实验室的最低要求,建设者可根据实际需要
适当提高相应指标,如洁净度、压差等。
二.建筑、结构和装修要求
现在BLS-2实验室大多数是在原有建筑物内进行改建,不同于新建的BLS-2实验室(国标中,要求新建BLS-2实验室宜离开公共场所一段距离),在与相邻其他房间之间,存在着一个相对隔离问题。
所以在原有建筑物中改建BLS-2实验室,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共用建筑物中建BLS-2实验室,应设可自动关闭的带锁的门,必要时,可设立缓冲区域,如缓冲间等。
2 、如果没有机械通风系统,应有窗户进行自然通风,并应有防虫纱窗。
(一般情况下,应有机
械通风系统,否则,温湿度指标难以保证)。
3、应有防昆虫、鼠等动物进入和外逃的措施。
三.空调、通风和净化
为满足BLS-2 实验室温湿度要求,宜配备机械空调通风系统,有特殊要求的可增设设计要求,如增设净化要求并按净化要求进行送回(排)风系统设计等。
这方面,应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可以采用带循环风的空调系统。
如果涉及化学溶媒,感染性材料操作和动物实验,则应采用全排风系统。
2、生物安全柜与排风系统连接
I级排风比例100%,密闭连接。
II级A型排风比例30%,可排到房间或设置局部排风罩。
B1型排风比例70%,密闭连接。
B2型排风比例100%,密闭连接。
3 、实验室内各种设备的位置应有利于气流由“清洁”空间向“污染”空间流动,最大限度减少室内回流与漏流(生物安全柜一般应置于室内气流最下游,即最远离送风口处)。
*生物安全柜的排风不能代替室内排风。
四.排水
含菌污水应经高温高压消毒或化学消毒后排放至市政污水排放公用系统。
五.电气设置
1、应设专用配电箱。
2、电源宜设置漏电检测报警装置。
3、应有可靠的接电系统,其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Ω。
4、实验室入口应有实验室工作状态的文字式灯光讯号显示。
5、应设紧急发光疏散指示标志。
六.消防
建筑物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七.应配备的工艺设备
1、生物安全柜
(1)产生微生物气溶胶或出现溅出的操作,可使用I级生物安全柜。
(2)处理感性材料,应使用II级生物安全柜;
(3)处理化学致癌剂、放射性物质和挥发性溶媒,应使用Ⅱ-B级生物安全柜。
2、高温高压灭菌消毒柜。
3、洗眼器,必要时应设置应急喷淋装置。
*超净工作台不属于生物安全柜,不能用于生物安全操作。
BLS-2实验室是用于初步的生物安全实验,国标明确了相应要求。
建立BLS-2实验室应根据国标、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确定建设目标,建立的实验室应该是安全的、经济的实验室。
P2级实验室一般规范
一、隔离的设备
1) 需设置生物安全操作装置(第一级或第二级),且要做定期检查。
2) 为了处理重组体,而使用容易产生气雾的磨碎机、冷冻干燥器、超音波细胞打碎机及离心机等仪器时,需把这些仪器放置在安全操作装置中。
但若机器已经有防止气雾外泄的装置,则不在此限。
3) 实验室需具备处理污染物及废弃物灭菌用之高压灭菌器。
二、实验实施要项
1) 进行实验时,需关闭实验室的门窗。
2) 每天实验结束之后一定要灭菌实验台及安全操作装置。
如实验中发生污染,需立即加以灭菌。
3) 与实验有关之生物材料之废弃物,在丢弃前需做灭菌处理。
被污染的器具需先经高压灭菌后,再清洗使用或丢弃。
4) 不得用口做吸量操作。
5) 实验室内禁止饮食、吸烟及保存食物。
6) 操作重组体时需戴手套以防污染,操作完毕后及离开实验室前需洗手。
7) 在所有的操作中,应尽量避免产生气雾(例如,把烧热的接种用白金环及接种针插入培养基时,若发生大量气雾,就可能造成污染)。
亦应避免将吸管或针筒内之液体用力射出。
8) 要从实验室搬离被污染物品时,必需将其放入坚固且不外漏的容器,并在实验室内密封之后,才可运出。
9) 防除实验室的非实验用生物,如昆虫及鼠类等。
10) 若有其它方法可用,应避免使用针头。
11) 实验室内,要穿着实验衣,离开前要脱掉。
12) 禁止对实验性质不了解的人进入实验室。
13) 实验进行中,要在实验室之入口,标示「P2级实验室」,并挂上「P2级实验进行中」的标示。
而且保存重组体之冰箱及冷冻库也要做同样的标示。
14) 实验室要经常清理,保持清洁,不得放置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15) 安全操作装置内的HEPA过滤器,在更换前、定期检查时及实验内容变更时,需密封安全操作装置,每立方公尺用10公克的甲醛熏蒸1小时,去除污染。
16) 若在此级实验室内同时进行P1级的实验时,需明确划分实验区域,小心进行操作。
17) 需遵守计划主持人所规定之其它事项。
动物设施——二级生物安全水平
二级生物安全水平的动物设施适用于专门接种了危险度2 级微生物的动物,需要进行下列安
全防护:
1、必须符合一级生物安全水平动物设施的所有要求。
2、在门及其他适宜的地方张贴生物危害警告标志(见图1)。
3、设施的设计必须易于清洁和管理。
4、门必须向内开,并可以自动关闭。
5、要有适宜的温度、通风和照明。
6、如果采用机械通风,则气流的方向必须向内。
排出的空气要排到室外,不得在建筑物内
循环使用。
7、授权人员方可进入。
8、仅接纳实验用动物。
9、应制订节肢动物和啮齿类动物的控制方案。
10、如有窗户,必须是安全、抗击碎的。
如果窗户可以打开,则必须安装防节肢动物的纱网。
11、使用后,工作表面应用有效的消毒剂来清除污染(见第14 章)。
12、可能产生气溶胶的工作必须使用生物安全柜(Ⅰ级或Ⅱ级)或隔离箱,隔离箱要带有专用的供气和经HEPA 过滤的排气装置。
13、动物设施的现场或附近备有高压灭菌器。
14、清理动物的垫料时必须尽量减少气溶胶和灰尘的产生。
15、所有废料和垫料在丢弃前必须先清除污染。
16、尽可能限制锐利器具的使用。
锐器应始终收集在带盖的防刺破容器中,并按感染性物质处理。
17、进行高压灭菌、焚烧的物品应装在密闭容器中安全运输。
18、动物笼具在使用后必须清除污染。
19、动物尸体必须焚烧。
20、在设施内必须穿着防护服和其他装备,离去时脱下。
21、必须有洗手设施。
人员离开动物设施前必须洗手。
22、如发生伤害,无论程度轻重,必须进行适当的治疗,且要报告并记录。
23、禁止在设施内进食、饮水、吸烟和化妆。
24、所有人员必须接受适当的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