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常考九种修辞手法解析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修辞手法及含义大全

高考语文修辞手法及含义大全

高考语文修辞手法及含义大全修辞手法,就是经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升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

常有的修辞手法有好多,高考考纲明确要求的有以下八种:比喻、比较( 分为拟人、拟物) 、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

一般说,比喻、夸张、拟人是语言类 ; 对偶、排比、频频是构造类 ; 反问和设问表述增强语气类。

这八类修辞手法的含义、作用和表达成效各不同样,下边做一简要归纳。

1.比喻:它是用某一详细、浅易、熟习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高深、生分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即打比方,帮助人简单深入理解。

用在记述、说明、描绘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详细、简短,给人以鲜亮的印象 ; 用在谈论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详细,使高深的道理变得浅易易懂。

比喻由三部分组成:〈 1〉本体、〈 2〉喻体、〈 3〉比喻 ( 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一样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 甲( 本体 ) 如 ( 喻词 : 像、似、若、犹、仿佛、忧如 ) 乙 ( 喻体 ) 。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 : 甲是 ( 喻词 : 成、变为、成为、看作、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像关系, 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 : 只出现喻体 , 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如: 燕雀怎知青云之志 ! 详细见下表:类型特点本体比喻词喻体例句明喻甲像乙出现像、似的、仿佛、如、犹如、好似、如同出现那小姑娘仿佛一朵花同样。

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出现那又浓又翠的风景,几乎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无出现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附】通感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互相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作用 : 通感的运用能够收到令人耐人回味的成效,其表达作用是无可代替的。

它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 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 它能不名一格,行文开朗;它能正确表达,含意深远; 它能充分诗文的境界,组成特别的艺术美。

高考专题复习:常见的9种修辞手法+课件

高考专题复习:常见的9种修辞手法+课件
2、种类:
连续反复 间隔反复
1.连续反复 连续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 当中没有其他词语或句子间隔。 2.间隔反复 反复的词语或句子,不是连续出 现的,其间有别的词语或句子使其间隔开来。
例:①她嫁了,女婿是个清秀的人,我喜欢。她 生儿子了,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 ,我喜欢。他们俩 高高兴兴当教员,和和爱爱相互对待,我喜欢。
⑤西洋某些学者对儒学感兴趣,自有他们的道理与自 由,但想用孔夫子治爱滋病恐怕不能奏效。
修辞训练
1、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B.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C.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D. 远处的山巅,近处的断崖,都笼罩在一片雪帘雾障里。
答案示例:看着你归来,我的心一 阵高兴,高兴。
修辞分析之比喻
①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类似点
例如: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 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 出是火把 还是星星。
例句中“火把排成的形状”和“之”字形,两者 的形状完全相同,而不是什么在某一方 面有类似点的 问题,不具备构成比喻的第二个条件,也不是比喻。
常见的9种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 反复、设问、反问
修辞分析之对偶
1、定义
正对
2、种类 反对
窜对
从内容上分
从情势上看,对偶有严对和宽对之别。 (1)严对 又称工对,即工整严格的对偶。要求相 对称的两项字数相等,词类相同,句式的语法结构相 同,相对应的字平仄相反或符合格律,相对应的字不 用同一个字。
…… 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 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和 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1)反复使用“便”字的好处是:(不超过26个字) (2)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 (不超过26个字)

【新高考·语言文字运用专题】《考试大纲》规定掌握的九种修辞手法详解

【新高考·语言文字运用专题】《考试大纲》规定掌握的九种修辞手法详解

《考试大纲》规定掌握的九种修辞手法一、比喻1.定义比喻又叫打比方,即用有相似点的某些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手法。

2.结构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做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种类根据比喻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显特征,可分为三种。

(1)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如……一般、仿佛……似的”等联结。

常见形式是:甲像乙。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此外,暗喻还有一些变体值得注意:①修饰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形式来体现比喻关系。

例如:这是花的海洋。

②同位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同位复指形式表现比喻关系。

例如:老狐狸你不要灌迷汤。

③注释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以注释说明的形式表现比喻关系,常用破折号连接。

例如:五点钟,上工的汽笛响了。

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开……(3)借喻。

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

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一枝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这种叫“博喻”。

4.比喻的作用(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

5.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本体和喻体必须有相似点,且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就不能构成比喻。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只看有没有“像、似、是”之类的词语。

下面几例都不是比喻句。

(1)她的性格像母亲。

——同类事物作比较(2)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表示猜度(3)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表想象(4)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

《考试大纲》规定掌握的九种修辞手法

《考试大纲》规定掌握的九种修辞手法

《考试大纲》规定掌握的九种修辞手法一、比喻1.定义比喻又叫打比方,即用有相似点的某些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手法。

2.结构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做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种类根据比喻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显特征,可分为三种。

(1)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如……一般、仿佛……似的”等联结。

常见形式是:甲像乙。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此外,暗喻还有一些变体值得注意:①修饰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形式来体现比喻关系。

例如:这是花的海洋。

②同位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同位复指形式表现比喻关系。

例如:老狐狸你不要灌迷汤。

③注释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以注释说明的形式表现比喻关系,常用破折号连接。

例如:五点钟,上工的汽笛响了。

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开……(3)借喻。

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

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一枝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这种叫“博喻”。

4.比喻的作用(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

5.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本体和喻体必须有相似点,且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就不能构成比喻。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只看有没有“像、似、是”之类的词语。

下面几例都不是比喻句。

(1)她的性格像母亲。

——同类事物作比较(2)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表示猜度(3)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表想象(4)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

高考九种修辞手法解析

高考九种修辞手法解析

高考九种修辞手法修辞手法,高考考纲明确要求的有以下九种:比喻、比拟(分为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构成:本体、喻体、比喻词。

分类:明喻、暗喻、借喻。

1、明喻喻词:像、似乎、如、若、犹、好像、仿佛、似的、宛如、好比、犹如等。

例: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2、暗喻喻词:是、就是、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

例: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3、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例:(1)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2)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附】通感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作用:化抽象为形象,化无形为有形,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令人回味无穷;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

例:(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2)“晨钟云外湿”。

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3)“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

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听觉与视觉相互沟通。

二、比拟:作用: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使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1、拟人:把物当做人写,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例: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2、拟物:(1)把人比作物,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例:①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②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2)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用描写此物的词来描写彼物。

①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②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

三、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本体),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借体)来代替。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解含答案)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解含答案)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解含答案)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仿用、变换句式和修辞”是考纲要求的考点,但全国卷近几年未做单独考查。

为了做到有备无患,本书对本考点也做到了精讲精练,达到备考无盲区的复习目标。

常考修辞手法辨识及运用“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是《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的考点。

修辞不但在“语言文字应用”中隐性考查,而且在阅读和写作中隐性考查,“修辞”是学好语文的基本素养之一,有必要对修辞进行专门研究,为同学们上这一课。

修辞的类型较多,分为常用的和非常用的,根据考查情况,下面只介绍九种常用的修辞手法。

一、9种修辞手法明鉴(一)比喻比喻是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方的一种修辞方式。

1.特点比喻有三个基本要素:本体——被比喻物,喻体——比喻物,比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

但是有些比喻句中三者并不同时出现。

构成比喻的基础是:本体和喻体两个事物存在着相似之处,但一般说来,本体和喻体又须是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两个事物。

2.分类可按内容分,也可按形式分,种类繁多,现举常用的几例。

(1)明喻明喻是用“像,如,似,若,似的,像……似的,如同……一样”等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的比喻,是较明显的打比方,其连接本体喻体的比喻词就明确表示了两者的相似关系。

例如:骄傲像隔年的草根,冬天刚过去,就钻出一丝丝的嫩芽。

(2)暗喻暗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

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

暗喻又叫隐喻。

例如:生活是海洋。

(3)借喻借喻是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由喻体来代替本体的比喻。

较之明喻和暗喻,借喻形式最为简短,喻体和本体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本体不出现,借喻也是最隐蔽的比喻。

所以它的使用常借助于一定的语言环境,才使人易于理解。

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毒蛇猛兽”借喻那些压迫和剥削劳动人民的反动统治阶级,具体形象,爱憎分明。

九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九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考。 • ②在结构上还起到引出下文、承上启下、使层次
分明、条理清晰、结构紧凑的作用;
• 例如: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 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例句
驼背笑着说
枪杆子里出政权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 姆雷特 懒将白发对青铜
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
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要握莎士比亚的笔,不 舞拿破伦的剑。
• 4 、夸张 • 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
用、程度等方面进行合乎情理的有意扩大或缩小。
• 作用: • ①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 ②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 ③感情鲜明、增强语言生动性。
爱憎分明的感情 • ③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类型 特点
例句
拟人 将物人化
太阳当空照,花儿 对我笑
拟物 将人物化 他夹着尾巴逃跑了
• 3、借代 • 就是用相关的事物来替代所要表达的事物。
• 作用: • ①以简代繁; • ②以实代虚; • ③以奇代凡; • ④以事代情
类型 特征代本体 具体代抽象 专名代泛称 材料代本体 部分代整体 结果代原因 标志代本体
类型
例句
正对 打倒烦恼,攻下忧愁。
反对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串对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温馨歌诀:
• 对偶对仗,结构一样, • 词性相同,字数相当。 • 字句对称,节奏铿锵, • 朗朗上口,易记心上。
• 6、排比 •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
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 辞方式。
• 作用: • ①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 • ②使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规定掌握的九种修辞手法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规定掌握的九种修辞手法

《考试大纲》规定掌握的九种修辞手法一、比喻1.定义比喻又叫打比方,即用有相似点的某些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手法。

2.结构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做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种类根据比喻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显特征,可分为三种。

(1)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如……一般、仿佛……似的”等联结。

常见形式是:甲像乙。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此外,暗喻还有一些变体值得注意:①修饰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形式来体现比喻关系。

例如:这是花的海洋。

②同位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同位复指形式表现比喻关系。

例如:老狐狸你不要灌迷汤。

③注释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以注释说明的形式表现比喻关系,常用破折号连接。

例如:五点钟,上工的汽笛响了。

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开……(3)借喻。

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

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一枝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这种叫“博喻”。

4.比喻的作用(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

5.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本体和喻体必须有相似点,且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就不能构成比喻。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只看有没有“像、似、是”之类的词语。

下面几例都不是比喻句。

(1)她的性格像母亲。

——同类事物作比较(2)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表示猜度(3)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表想象(4)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

掌握高考常见的9钟修辞手法

掌握高考常见的9钟修辞手法

掌握高考常见的9钟修辞手法一、比喻比喻是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方的一种修辞方式。

1.特点比喻有三个基本要素:本体——被比喻物,喻体——比喻物,比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

但是有些比喻句中三者并不同时出现。

构成比喻的基础是:本体和喻体两个事物存在着相似之处,但一般说来,本体和喻体又须是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两个事物。

比喻中喻体多是具体形象的、可以感知的、大家所熟悉的事物或现象。

2.分类可按内容分,也可按形式分,种类繁多,现举常用的几例。

(1)明喻明喻是用“像,如,似,若,似的,像……似的,如同……一样”等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的比喻,是较明显的打比方,其连接本体喻体的比喻词就明确表示了两者的相似关系。

例如:骄傲像隔年的草根,冬天刚过去,就钻出一丝丝的嫩芽。

(2)暗喻暗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

比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

暗喻又叫隐喻。

例如:①生活是海洋。

②十个被血浸泡的手指头肿成了大熊掌。

(3)借喻借喻是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由喻体来代替本体的比喻。

较之明喻和暗喻,借喻形式最为简短,喻体和本体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本体不出现,借喻也是最隐蔽的比喻。

所以它的使用常借助于一定的语言环境,才使人易于理解。

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毒蛇猛兽”借喻那些压迫和剥削劳动人民的反动统治阶级,具体形象,爱憎分明。

“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借喻自由平等的美好社会出现于全世界。

(4)博喻博喻是连用几个喻体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地来说明或描绘本体的比喻,可用几个喻体说明本体的各个方面,也可用几个喻体说明本体的一个方面。

运用博喻能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的内涵从各个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表现出来。

例如:我现在还不能完全测出他的分量,也不能完全看透他。

他像森林,像海,像夜,像日出……带给我各种惊奇、震动和强大的吸引力。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常见的修辞手法ppt课件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常见的修辞手法ppt课件
⑤西洋某些学者对儒学感兴趣,自有他们的道理与自 由,但想用孔夫子治爱滋病恐怕不能奏效。
修辞训练
1、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B.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C.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D. 远处的山巅,近处的断崖,都笼罩在一片雪 帘雾障里。
3,课文链接《大堰河,我的保姆》
排比的主要修辞效果是:
第一,结构相同或相似,具有相对的整齐美。
第二,往往重复某些词语(提示语)来把各项连成一 个整体,可以增强语言的旋律美。 第三,排比的各项 意义相关,语气一致,而且排比 的项数没有上限,可以尽情发挥,增强语言的气势。
因此,用这种方式来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 得淋漓尽致;用来说理,可以把道理说得深刻透 辟;用来叙事,可以把事情叙述得周密详尽;用 来状物,可以把形象刻画得细致入微,而且可以 收到节奏和谐、情绪激昂、语气通畅的效果,给 人以强烈的感染力量。
赤壁(杜牡)
折戟沉砂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析: “二乔”指的是大乔、小乔,分别 是孙策、周瑜的妻子,她们的命运代表了东吴 国家的命运。 “锁二乔”指的是大乔、小乔 被曹操虏去,意味着东吴的败亡。以“锁二乔” 借代东吴的败亡,既显得委婉,又显得深沉, 同时又能给人联想与思考。
修辞效果?
——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把某个 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官上,凭借 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 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 通感并不是一种“独立”的修辞方法,它
总是“依附”于另一种修辞格而存在。请看例 句: ①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 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依附于比喻 将嗅觉移植为听觉,借远处高楼上渺茫 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 若有若无,清幽淡雅,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 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知识清单考纲规定掌握的九种修辞手法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知识清单考纲规定掌握的九种修辞手法

知识清单 考纲规定掌握的九种修辞手法一、比喻1.定义又叫打比方。

即两种不同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2.结构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体(做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种类根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征,可分为四种。

(1)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如……一般、仿佛……似的”等联结。

常见形式是:甲像乙。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此外,暗喻还有一些变体值得注意:①修饰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形式来实现比喻关系。

例如:这是花的海洋。

②同位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同位复指形式表现比喻关系。

例如:老王八你不要灌迷汤。

③注释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以注释说明的形式表现比喻关系,常用破折号连接。

例如:五点钟,上工的汽笛响了。

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开……(3)借喻。

不出现本体和喻词,直接叙述喻体。

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4)博喻。

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一枝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4.比喻的作用(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

5.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就不是比喻。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

(1)她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作比较(2)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表示猜度(3)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表想象(4)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词的比喻义二、比拟1.定义。

9种修辞手法及作用

9种修辞手法及作用

9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1、 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方法。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二、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

以部分代全体;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用具体代抽象; 不要大锅饭。

("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用特征代本体; 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

(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

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

用创作者代本体,如:李坚弹肖邦,弹李斯特。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用材料代本体、用工具代本体、用所在代本体。

如:丝竹、算盘、黄泉(今天为词语借代义)作用: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

如: ① ②③④★借代和借喻区别: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

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

三、比拟拟物: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

只恐双溪舴艋(zé měng)舟,载不动许多愁拟人:山在欢呼,溪在歌唱。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四、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1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三千丈"为扩大夸张)2 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3 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超前夸张)作用: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2016高考常考九种修辞手法解析

2016高考常考九种修辞手法解析

夸张
夸张是有意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并对其加以扩 大或缩小来表达强烈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
夸张的类型 :
扩大的夸张 :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 逝。
缩小的夸张 :这人在二时巴 的间十掌 心上大 。五把后的年出小过现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去庄,吸弹引指着成一千挥上间万。
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
农民们说形式,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
• 借喻侧重表达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借 代则侧重说明本体和借体之间的相关性
如: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 厚障壁了。(鲁迅《故乡》) 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吗?(叶圣 陶《多收了三五斗》)
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相同:一事物代另一事物 不同:
B.借代-只代不喻;借喻-喻中有代。 ⑥他说,如果不打落水狗,他一旦跳起来,就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本次考试很多同 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
(二)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4.比喻的作用
①具体、形象、生动。 如: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了起来,使 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 ②浅显易懂。 如:小石头可以砸破大水缸——比喻 小的可以战胜大的。 ③表达感情。 如:地下“乌龟”(坦克)乱爬,头 上“乌鸦”(飞机)成阵。
排比
(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排比
《柴禾》反复手法赏析
高心怡:反复修辞手法的运用,将柴 禾从风中开裂、茬头朽掉到木质发黑的过 程清晰再现,表达出作者的哀伤和无奈。 如何充实答案?紧扣反复修辞的特点。
应丽珊:1)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增 强语势, 起到突出情感的作用;2)突出出 柴禾生命凋亡的过程,表达了作者的无奈、 痛惜,和对柴禾和旧时生活的怀念之情。
家呢,他们优美的辞章往往缘于灵感,至于 画家,他们完满的构图也常常与灵感相关, 而一般人的灵感,则常是霎时的喜悦。

高考九种修辞的表达效果

高考九种修辞的表达效果

高考九种修辞的表达效果
1.比喻
比喻的表达效果:(1)对事物特征进行生动的描绘或渲染,使之更形象,更生动,特点更鲜明;(2)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形象说明,可以化抽象为形象。

2. 比拟
比拟的表达效果:(1)启发想像,更生动、更活泼;(2)便于写出对象的某特征;(3)易于抒情。

3. 排比
排比的表达效果:(1)内容或感情集中,富有层次(或并列或递进);(2)增强气势,便于抒发感情;(3)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有音韵美。

4. 夸张
夸张的表达效果:(1)突出事物的本质;(2)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强调语气、烘托气氛);(3)引起读者的联想和强烈共鸣;(4)有些夸张,有反讽的意味。

5. 对偶
对偶的表达效果:(1)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2)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集中地概括了对象的某特点;(3)感情上,抒发……感情。

6. 反复
反复的表达效果:(1)强调,增强语气或语势;(2)起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3)使语言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有音韵美。

7. 借代
借代的表达效果:(1)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2)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3)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8. 反问
反问的表达效果: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9. 设问
设问的表达效果: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加强作者想表达的思想。

高考语文常考的九种修辞手法解析

高考语文常考的九种修辞手法解析

高考语文常考的九种修辞手法解析01常用的九种修辞手法修辞手法,近来在高考语用题中考得不算少,有时判断是哪一种修辞,有时考查修辞的构成及表达效果,有时还考查使用修辞及不使用修辞的表达有何不一样等等。

特别是,古诗鉴赏中对艺术手法的鉴赏,也常有修辞的踪影。

更遑论学生在作文中也可以适当借助修辞来使自己文章的语文更加生活些。

可见,高考备考,确实该用点时间,好好复习一下修辞手法的相关内容。

要备考修辞手法,先熟记修辞的名称。

从广义的角度看,为了使语言更具有表达力而进行的所有的方法都该称之为修辞。

不过,早些年高考有《考试大纲》,甚至有对《考试大纲》的进一步说明(称之为《考试说明》),里面非常明确规定,高考的修辞手法,主要考查九种,分别是:比喻、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反复、夸张、对偶和借代。

现在虽然没有大纲,但我们也可以以此为准进行备考。

为了方便记忆,不妨用点特殊的方法,如用一个能押韵的句子来表示,“三比二问反复考;夸对借代少不了”。

这里要注意的是,“三比”中,并不包括“对比”,“二问”中,也不包括“疑问”(疑问不是修辞手法)。

02比喻比喻的概念: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外一种事物。

比喻的表达效果:(1)对事物特征进行生动的描绘或渲染;(2)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形象说明。

这里其实有两个方向,在描述性语段中,比喻主要是对描写对象进行修饰,使之更形象,更生动,特点更鲜明;而在议论性语段中,使用比喻,则可以便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可以化抽象为形象。

比喻的一般分类:明喻、暗喻、借喻、博喻(用两个或以上的比喻共同说明同一本体,如朱自清的《春》中写春雨:“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使用比喻应该注意:(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3)所使用的喻体要常见、易懂,比喻要贴切,还要注意思想感情的倾向性正确。

难以区分的比喻句——暗喻与借喻。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修辞手法(九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特征、效果)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修辞手法(九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特征、效果)

【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讲】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06.1 正确使用修辞手法————九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特征、效果教学目标1.熟记九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特征。

2.结合具体语境准确辨析修辞手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2.熟记九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特征。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语境准确辨析修辞手法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九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特征一、比喻:打比方(1)概念。

比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2)构成必需条件。

①甲和乙必须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3)种类。

①明喻;②暗喻;③借喻;④博喻(指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

如“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

(4)作用。

①化平淡为生动;②化深奥为浅显;③化抽象为具体等。

二、比拟:变个脸(1)概念。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手法。

它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

(2)种类。

①拟人;②拟物。

(3)作用。

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对事物的强烈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4)注意问题。

①必须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符合所描绘的环境氛围。

如“秋雨跳着欢乐的舞,一下就是几天,真闷死人”。

秋雨连绵,使人烦闷,这里却赋予“秋雨”欢快的动作和感情,与人物的心情相悖。

②用以比拟的本体与拟体应有相似点或相近点,使比拟生动自然,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空中稀疏的星星眨着眼,发出低低的私语,相互打着招呼‘再见!’”说它们互相说“再见”,显然与星星的特征不符。

③比拟不当常常表现为用以比拟的人和物之间没有相似点,或者不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环境氛围。

比拟与比喻的区别①比拟是仿照拟体(用来比拟的事物)的特征“摹”写本体(被比拟的事物),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高中九大修辞的构成及效果

高中九大修辞的构成及效果

高中九大修辞的构成及效果修辞是指通过运用特定的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九大修辞是重要的学习内容。

本文将介绍高中九大修辞的构成及其效果。

一、比喻比喻是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类比来传达特定意义的修辞手法。

比喻可以使抽象概念形象化,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例如:“他是我的太阳,照亮了我的人生。

”二、拟人拟人是将非人事物赋予人的特质和行为的修辞手法。

通过拟人,可以使非人事物具有情感和意识,增加表达的感染力和形象性。

例如:“花儿微笑着迎接春天的到来。

”三、夸张夸张是通过夸大事物的特点或描述来增强表达的效果的修辞手法。

夸张可以使表达更加生动有趣,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共鸣。

例如:“他跑得快得像一只闪电。

”四、反问反问是用问句来表达说话人的意思的修辞手法。

反问可以增加表达的力度和感染力,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例如:“你难道不知道这是对你最好的机会吗?”五、排比排比是通过列举相同结构或语法的词语、短语或句子来增强表达的效果的修辞手法。

排比可以使表达更加连贯和有力,增加表达的感染力。

例如:“她勤奋、聪明、乐观,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

”六、设问设问是通过提出问题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的修辞手法。

设问可以使表达更具互动性和引人入胜,增加表达的说服力。

例如:“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七、夸张夸张是通过夸大事物的特点或描述来增强表达的效果的修辞手法。

夸张可以使表达更加生动有趣,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共鸣。

例如:“他跑得快得像一只闪电。

”八、对比对比是通过对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进行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或强调某一方面的修辞手法。

对比可以使表达更加鲜明和生动,增加表达的感染力。

例如:“他的笑容像阳光,而她的眼神却像阴雨天。

”九、描写描写是通过详细、生动的语言表达来展现事物的形象和特点的修辞手法。

描写可以使表达更加具体和形象化,增加表达的感官感受和情感共鸣。

例如:“那个房间里弥漫着花香和书香,让人感到宁静而温暖。

高中高考语文修辞手法及含义大全.docx

高中高考语文修辞手法及含义大全.docx

高考语文修辞手法及含义大全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很多,高考考纲明确要求的有以下八种:比喻、比拟( 分为拟人、拟物) 、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

一般说,比喻、夸张、拟人是语言类 ; 对偶、排比、反复是结构类 ; 反问和设问表述增强语气类。

这八类修辞手法的含义、作用和表达效果各不相同,下面做一简要归纳。

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即打比方,帮助人容易深入理解。

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简洁,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 用在议论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 1〉本体、〈 2〉喻体、〈 3〉比喻 ( 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 甲( 本体 ) 如 ( 喻词 : 像、似、若、犹、好像、仿佛 ) 乙 ( 喻体 ) 。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 : 甲是 ( 喻词 : 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 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 : 只出现喻体 , 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如: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 具体见下表:类别特点本体比喻词喻体例句明喻甲像乙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出现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出现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无出现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附】通感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作用 : 通感的运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它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 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 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泼;它能准确表达,含意深远; 它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

高考语文:考纲规定掌握的九种修辞手法

高考语文:考纲规定掌握的九种修辞手法

高考语文:考纲规定掌握的九种修辞手法一、比喻1.定义又叫打比方。

即两种不同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2.结构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体(做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种类根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征,可分为四种。

(1)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如……一般、仿佛……似的”等联结。

常见形式是:甲像乙。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此外,暗喻还有一些变体值得注意:①修饰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形式来实现比喻关系。

例如:这是花的海洋。

②同位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同位复指形式表现比喻关系。

例如:老王八你不要灌迷汤。

③注释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以注释说明的形式表现比喻关系,常用破折号连接。

例如:五点钟,上工的汽笛响了。

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开……(3)借喻。

不出现本体和喻词,直接叙述喻体。

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4)博喻。

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一枝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4.比喻的作用(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

5.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就不是比喻。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

(1)她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作比较(2)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表示猜度(3)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表想象(4)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词的比喻义二、比拟1.定义把物当作人,把人当作物,或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描写(形容),这种修辞方法叫比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桦》修辞方法
马重远:运用了比拟、比喻 的修辞方法,将岳桦比作一场风, 形象生动地展现岳桦具有的抽象 精神;比拟的手法使岳桦更具人 格化,表达亲切,给人以鲜明深 刻的印象。 优点:分点,且对每一点都进行清晰 的分析;概念界定清晰。不足:分析缺失。 赏析题,重点在赏,关键在析。
《岳桦》修辞方法
周治宇:1)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 2)把岳桦比作一种精神,赋予岳桦以人 的感情;3)生动形象地体现了岳桦这般 立在高山之巅的气概与岳桦象征的这种 追求极限要强的精神。
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 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 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例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②表示猜度。例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③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 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节。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本次考试很多同 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
夸张
夸张是有意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并对其加以扩 大或缩小来表达强烈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 夸张的类型 :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 扩大的夸张 : 逝。 这巴掌大的小山庄吸引着成千上万 缩小的夸张 :二十五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人的心。 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
未饮心先醉 ,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超前的夸张 嗅出白面包的香味来了。 :
(二)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4.比喻的作用
①具体、形象、生动。 如: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了起来,使 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 ②浅显易懂。 如:小石头可以砸破大水缸——比喻 小的可以战胜大的。 ③表达感情。 如:地下“乌龟”(坦克)乱爬,头 上“乌鸦”(飞机)成阵。
借代
借用本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其它事物来代替本事物。 ①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借特征来代替所要说的人和事物。 ②我买了一台“康佳”——借事物的名称代替该事物。 ③樯橹灰飞烟灭——借部分代替全体。 ④新时代的雷锋不知千千万——借专名代一般人或事物。 ⑤他走进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 ——借材料、工具代该事物。 ⑥读点鲁讯——借作者代著作。
修辞手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
A.比喻 C.借代 E.对偶 G.反复 I.反问 B.比拟 D.夸张 F.排比 H.设问
比 喻
1.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 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 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 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 性词语)组成。
拟人的作用
• 色彩鲜明; • 描绘形象; • 表意丰富。
比拟与比喻的区别
比拟的词往往是修饰用的动词或者形容词。比喻的词往 往就是名词。
在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 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题和喻体一主一从, 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判断:住口,你这吠人的狗 住口,你再吠人,我可要一木棒打死你。 炮弹愤怒地向敌人飞去。 我们要谨防弹衣炮弹。
排比
《柴禾》反复手法赏析
高心怡:反复修辞手法的运用,将柴 禾从风中开裂、茬头朽掉到木质发黑的过 程清晰再现,表达出作者的哀伤和无奈。 如何充实答案?紧扣反复修辞的特点。 应丽珊:1)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增 强语势, 起到突出情感的作用;2)突出出 柴禾生命凋亡的过程,表达了作者的无奈、 痛惜,和对柴禾和旧时生活的怀念之情。 解读已到位,但表述时第一、二点交叉,有重 复之嫌。
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相同:一事物代另一事物 不同:.借喻可改为明喻
借喻可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 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马之悦鬼着哪,连替中农说几句公道话 都是前怕狼后怕虎的,唯恐丢了乌纱帽。
比拟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 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 (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 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三种形式。 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 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 物乙物化”。
排比
1.概念: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 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 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 辞方式。 2.排比的作用 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 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湖南省高考题) 音乐家常把灵感变为跳跃的音符,文学 家呢,他们优美的辞章往往缘于灵感,至于 画家,他们完满的构图也常常与灵感相关, 而一般人的灵感,则常是霎时的喜悦。 音乐家的灵感常成为跳跃的音符, 文学家的灵感常成为优美的辞章, 画家的灵感常成为完满的构图, 一般人的灵感常只是霎时的喜悦。
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共同点 都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 不同点
形式:设问自问自答,反问寓答于问
作用:设问是为了加强读者印象, 启发读者思考;反问是为了加 强语气,使语意更加鲜明。
《岳桦》修辞方法
李越:1)对比,将岳桦和白桦对比, 突出岳桦不再平凡平淡挺拔明快,将岳桦 与其他树对比,突出岳桦质的变化;2) 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岳桦高于物质的精 神。 优点:分点,且对每一点都进行清晰 的分析;不足:审题或者是概念界定不清。
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 形ຫໍສະໝຸດ 农民们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
• 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 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 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夸张的作用
对偶
1.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同、意义对称。 2.作用:音乐美、节奏感、表意凝练。 3.区别“对比”
A.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 点是“对称” B.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 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 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C.对偶里的“反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 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
设问
1.概念: 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 需回答的修辞方式。 2.设问的基本特点:无疑而问。 3.设问的作用: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例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 生产率有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 要的是靠科学的、技术的力量。
反问 (反诘)
1.概念: 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 屋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 例:就说蒋筑英吧.已经经过了这样长久的考 验,难道他入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 省委的追认才满足么?(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2.反问的作用: 语气强烈,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能激发读者 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 借喻侧重表达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借 代则侧重说明本体和借体之间的相关性 如: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 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 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吗?(叶圣 陶《多收了三五斗》)
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相同:一事物代另一事物 不同: B.借代-只代不喻;借喻-喻中有代。 ⑥他说,如果不打落水狗,他一旦跳起来, 就要咬你,最低限度也要溅你一身的污泥。 ⑦你们这一车西瓜,也不必过秤,一百张 “大团结”,我们包圆儿了。(刘绍裳《柴 禾妞子》)
借代的作用
①形象生动、重点突出,如:那一对西装革 履从前面慢悠悠地走过来。 ②简洁、精炼,如:公园里的长凳上坐着两 个人,一个“马褂”,一个“西装”。 ③灵活,不死板,给人以幽默感,如:从他 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
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相同:一事物代另一事物 不同: A.借代-相关性;借喻-相似性。
分点,每一点都应该是完整的;分不 同的点,意味着切入的是不同的角度。
排比?反复?
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而重复使用某 些词语或句子二次及以上,所要表达的侧重点在于重复的词 语或句子上;排比则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 一致的三个及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使用,侧重点不在 相同的词语上。 (1)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 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 反复 (2)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 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 排比 (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