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申请表-仲鹏飞-高校协同创新战略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优质教育资源共建与共享研究
体育优秀教学成果奖申报书
体育优秀教学成果奖申报书尊敬的体育教育部门:我代表XXX学校申报体育优秀教学成果奖。
以下是我校在体育教学方面取得的成果及相关材料,希望能够得到您的认可和奖励。
一、申报单位基本情况1. 学校名称:XXX学校2. 学校地址:XXX市XXX区XXX路XXX号3. 负责人姓名:XXX4. 联系电话:XXX二、申报成果概述我校历经几年的不懈努力,在体育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一系列优秀的成果。
以下是我校在体育教学方面的几个亮点:1. 体育教学课程设置的创新和改进我校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结合其身体发育和兴趣特点,精心设计了体育教学课程。
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动能力,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通过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学生们在体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2. 学生体育竞赛成绩的突出表现我校高度重视学生参加体育竞赛,并积极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
多年来,我校学生在市级、省级和全国各类体育比赛中屡获佳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这不仅展示了我校对体育教育的重视,也充分体现了我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3. 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我校拥有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体育教师队伍。
他们不仅专注于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还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同时,他们还注重与学生的良好互动,发掘学生的潜力和特长,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申报材料清单1. 体育教学课程设置方案2. 学生体育竞赛成绩和获奖证书3. 体育教师的教学履历和专业证书4. 体育教学课程教材和教辅资料5. 学生体育训练计划和成绩统计表四、成果的总结和展望我校在体育教学方面取得的成果得益于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和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这些成果不仅仅是对我校教育质量的肯定,更是对我们未来发展的明确指向。
我校将继续加强体育教学力度,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和整体素质,为培养更多的体育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
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期待您对我校的申报能够给予认可和鼓励。
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
(3)形成了一批科研成果。完成了武汉市重点教研项目《职业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模式研究》;公开发表了《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等三篇研究论文。
(4)创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学校共举办创业和创新讲座 21 场,举办创新创业竞 赛活动 30 多次,校园网发表有关创新创业活动的报道 20 多篇。
三、取得了丰富的教学效果。项目实施以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 16 项赛事上获得 30 多个奖项。毕业生的自主创业率 4.6%,居全省第三名,高于全国平均水 平。
三、成果应用推广情况(400 字以内)
(1)形成了完整的课程教学资源。制定了课程标准,出版了教材,形成了创新创业教 育课程体系,建立了一支专兼职教学团队,开辟了多元化实践平台。
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
推荐学校(盖章):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成果科类:教育学
申报等次:二等奖 成果名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
完成单康礼志 刘景军 金开银 吴吉瑞
专业技术 姓名
职称
游涛
教授
王雄 副教授
康礼志 刘景军 金开银 吴吉瑞
二、解决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一是制定了课程标准,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课 程定位、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教学方法、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评价方式等, 使得教学的组织实施有了依据;二是出版了《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8 华中科技大 学出版社),进一步细化了教学内容;三是设立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中心,教学的组织 实施和计划、管理、服务、考核、评价有了专业部门;四是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纳入了 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了创新创业素质是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必备素质;五是培养了一支专兼职 的教师队伍;六是形成了又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程、创业选修课、第二课堂等构成的创 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体育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书
体育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书尊敬的体育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首先,我谨代表我所在的学校(学校名称)向您提交我校体育教育教学成果奖的申报书。
本申报书将详细介绍我校在体育教育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包括教学设计、创新实践、教学成果和师资培养等方面。
我们真诚地希望能够得到评审委员会的认可,以充分肯定我们在体育教育领域的努力和成就。
一、教学设计:我校坚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
我们以“启发式教学”为核心理念,强调学生在体育教育中的参与性和体验性。
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我们制定了灵活的教学计划,并优化了课堂教学环节。
此外,我们还注重综合应用跨学科知识,使体育教育与其他学科融合,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创新实践:为了提升体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我校积极开展创新实践活动。
我们组织了各类体育竞赛和运动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同时,我们还开设了一系列创新课程,如健美操、瑜伽等,拓宽学生的体育知识面,促进他们对体育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成果:在体育教育教学成果方面,我校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
首先,在学生体质健康方面,校内的体测数据表明,学生身体素质整体上得到了明显提高。
其次,在学生运动技能方面,我们通过多种评估方式,如比赛成绩、技能测试等,评定学生的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结果显示出较大的进步。
此外,我们还注重发掘学生的潜力,在学校组织的体育选手选拔中,有很多学生成功晋级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四、师资培养:我校体育教育教学成果的取得,离不开我们优秀的师资队伍。
学校注重培养体育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在职业素养、教学技巧和教育理念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培训。
同时,学校鼓励教师参与学术研讨和教学探索,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我校在体育教育教学成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我们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使他们在体育领域具备强健的身体、卓越的技能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希望能够得到评审委员会的肯定和认可,并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为推动全民健身和培养更多优秀体育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
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
申报材料:
1. 申请表:填写学校教学成果奖申报表格,包括项目名称、申报人信息、申报类别等基本信息。
2. 申报说明:详细描述项目的基本情况、实施过程和取得的成果,包括项目的目标、内容、方法、成果及影响等方面的介绍。
3. 项目执行计划:列出项目的详细执行计划,包括项目的时间安排、活动内容、参与人员和资源等。
4. 教学教材或工具书:提供教学教材或工具书,包括教学大纲、讲义、试卷、教学PPT等。
5. 学生作品或实践报告:提供学生的作品或实践报告,展示项目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6. 教学评估和反馈:提供对项目进行的教学评估和学生反馈的数据和分析报告,说明项目的教学效果和改进措施。
7. 教师资料:提供申报人的个人简历、教育经历、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等相关资料,证明申报人具备相关能力和经验。
8. 支撑材料:提供其他支撑材料,如项目的奖励证书、相关证明文件、合作单位的支持信函等。
9. 申报人签字:申报人需在申请表上签字确认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以上是一份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的基本内容,在实际申报时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表-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的学科专业 制度建设研究与实践
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推荐学校(盖章):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果科类: 其他申报等次:二等奖成果名称: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的学科专业制度建设研究与实践完成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果主要完成人:姓名 专业技术职称所在单位近三年年均教学工作量在该成果中承担的工作郭华桥男副研究员成果主要执笔卢现祥男教授153(本科)指导学科专业制度建设高利红女教授304(本科)辅助学科制度改革实践李志生男教授177(本科)指导专业制度制度建设王良圣男副研究辅助专业制度改革实践雷磊男助理研究员辅助学科建设、规划编制胡瑜芩女助理研究员参与学科制度建设实践李奕女助理研究员参与专业制度建设实践一、成果主要创新点(400字以内)(一)突出促进大学“双主体”(教师、学生)的发展“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的双主体。
教师作为知识的提供者、引导者,学科治理需以促进教师发展为中心;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探究者,专业、学习治理需以促进学生发展、提升教学效果为中心。
我校学科专业制度建设围绕促进“双主体”的发展展开,取得了较好效果。
(二)探索现代大学资源治理的“制度德性”提高教学质量需要财务资源做强有力的支撑,资源分配、人事制度规则的导向性很重要。
(1)“分类支持”、“分类发展”获得学科专业、教师高度认同。
巩固了优势学科、保留了弱势学科发展生机、扶持了潜力学科;教师分类发展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相关岗位聘任制度正式出台。
(2)“零基预算”用不完的学科经费直接收回,“跑”经费失去意义。
由于我们学科专业制度建设获得共同认知,所以适应了“双一流”建设。
因此,现代大学资源治理的“制度德性”应包括:(1)照顾大多数的分类支持、分类发展,鼓励适当竞争的全员参与;(2)既有保障性投入,又有竞争性投入;(2)经费执行情况在一定范围公开;(3)动态调整经费额度。
二、成果主要内容概述(1000字以内)近年,学校学科办、教务部打破部门界限,深度协同合作,并确定学科专业制度建设的重点必须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建设,采取多种措施,相对客观公正的分配办学资源,以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以促进教师职业发展、发挥研究型大学思想库作用为路径,迅速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
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表-构建科教协同育人模式,培养材料学科创新人才.docx
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推荐学校(盖章):湖北大学成果科类:工学申报等次:一等奖成果名称:构建科教协同育人模式,培养材料学科创新人才完成单位:湖北大学成果主要完成人:王世敏董兵海王国成赵丽曹万强章天金郑克玉陈琴姓名专业技术职称所在单位近三年年均教学工作量在该成果中承担的工作王世敏教授湖北大学材料学院108 负责人,方案设计与实施董兵海副教授湖北大学材料学院158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王国成副教授湖北大学材料学院160 课程方案设计、教学组织赵丽副教授湖北大学材料学院120 实习实训方案设计与实施曹万强教授湖北大学材料学院164 课程与教材建设、教学模式研究章天金教授湖北大学材料学院98 教学管理、推广应用郑克玉副教授湖北大学材料学院186 精品课程和开发课程建设陈琴讲师湖北大学材料学院80 学生管理,教学评价与反馈一、成果主要创新点1.科教协同,构建“三类三结合”材料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基于“以学生为中心,个性化培养”的教育理念,本科生按照学生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分三类,即学术类、就业类和创业类,实行导师制,进入科研团队,按照“三结合”教育模式分类培养材料类创新型人才:学术类:基础知识—学科前沿—科学研究相结合;就业类:企业需求—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相结合;创业类:市场需求—技术开发—创业实践相结合。
2.产教融合、资源共享,实施“三四五”立体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开放科研资源,共享科研成果、发挥校企合作研发平台优势,实现研发基地、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的共建,创建本科创新人才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三类实验实践教学点——建立校内实验、园区实训、企业实习实践教学点;四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专业认识、课程实践、专业实习、创业演练;五种实践能力的培养——实验操作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开拓创新能力、自主创业能力。
二、成果主要内容概述材料学科是现代产业的基础学科,社会产业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材料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表-面向大学生研究能力提升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推荐学校(盖章):华中师范大学 成果科类: 教育学类教育技术学 申报等次:二等奖成果名称:面向大学生研究能力提升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以《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为例完成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成果主要完成人:张屹、周平红、林利、黄磊、罗恒、黄勃姓名 专业技术职称所在单位近三年年均教学工作量在该成果中承担的工作张屹 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890全面负责该成果相关工作的组织、管理和规划,课程教学教研周平红 讲师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460课程教学教研,研究工作方案的制定、修改和完善林利 副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400 实验教学及管理,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黄磊 讲师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430 网络教学和实验教学管理罗恒 讲师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490 数据处理与分析部分的教学和指导黄勃 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450实验中心建设、管理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环境和资源的建设和管理一、成果主要创新点(400字以内)1.教学模式创新:构建APT教学模型和信息化教学模式,促进大学生研究能力提升构建了APT(Assessment Pedagogy Technology)教学模型,将评价、教学法、技术融为一体,倡导“以评促学”的教学理念。
在此模型指导下,提出基于网络课程的混合学习、基于交互式微视频的虚拟实验教学、基于“云课堂”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基于技术支持的形成性评价互动教学四种信息化教学模式。
2.教研方法创新:建立基于EDR的教学研究体系,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采用设计研究(EDR)范式,通过不断的迭代循环,教学团队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并将基于EDR的教学研究体系推广到课题组的中小学实验学校,通过迭代循环的方式与教师进行教研活动,受到了实验学校的好评。
二、成果主要内容概述(1000字以内)本研究的成果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具体如下:1.构建APT教学模型及信息化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协作、探究学习。
体育教学成果奖申报书
体育教学成果奖申报书尊敬的评审委员会:我在此申请参加体育教学成果奖的评选,并提交我在体育教学方面的成果和相关材料,希望能向您展示我在体育教学中所取得的进展和贡献。
以下是我提交的申报内容:一、申报人简介我是一名从事体育教学工作多年的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
我始终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他们的运动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申报成果介绍1. 教学目标和理念在我的体育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健康意识。
我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塑造良好的品格和培养积极向上的态度。
2. 教学方案设计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设计了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教学方案。
我在每堂课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激情。
3. 教学实施及效果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重视个别差异的关注和教学反馈的及时给予。
我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进行个性化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技能水平。
通过我的努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体育技能得到显著提升。
4. 教学成果评估我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情况。
我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提高他们对自己学习的认识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我通过成绩记录和口头评价,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教学材料展示1. 学生作品集我整理了学生的作品集,其中包括他们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
这些作品集展示了学生丰富的运动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教学视频记录我通过摄像机录制了我在教学中的精彩瞬间,并整理为教学视频。
通过观看这些视频,您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我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3. 学生评价和家长反馈我收集了学生对我的教学的评价和家长对我的反馈。
他们的评价和反馈证明了我的教学方法和效果的有效性和受欢迎程度。
四、未来发展计划在取得这些成果的基础上,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完善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推动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取得更好的发展和成绩。
体育教学教学成果奖申报书
体育教学教学成果奖申报书申报人:XXX 学校:XXX联系方式:XXX一、项目概况本项目旨在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体育素养,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
针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1.课程设计我们重新设计了体育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目标,从传统的传授技能转变为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们将课程内容分为基础技能训练、团队合作与竞技精神培养以及体育知识普及等模块,充分让学生在课程中综合发展。
2.教学手段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们采用了多种创新的教学手段。
其中包括引入多媒体技术,通过影像和音频资料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体育运动;利用分组活动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组织实践性的活动和考核,增强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应用能力。
3.教师培训为了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我们组织了定期的教师培训和交流活动。
这些培训涵盖了体育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技巧等内容,旨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理解并应用新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和实践,我们在体育教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参与度提高课程改革后,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大幅提升,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他们的出勤率和参与度明显增加,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期待的课程之一。
2.综合素质提升通过多样化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手段,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他们不仅在体育技能方面取得进步,也在团队合作、沟通能力、竞争意识等方面得到了培养。
3.体育知识普及我们注重向学生普及丰富的体育知识,让他们了解不同种类的体育运动,并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体育文化,培养对体育的兴趣和理解。
三、奖项申报基于以上的教学成果,我们诚挚地申请体育教学教学成果奖。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奖项认可,能够进一步提升学校体育教学的声誉和影响力,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
教学成果奖申请书范本(3篇)
第1篇尊敬的评审委员会:您好!我谨以此申请书,诚挚地向贵委员会申请教学成果奖。
在此,我将详细阐述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成果、经验和感悟,希望能得到贵委员会的认可和支持。
一、个人基本情况姓名:[您的姓名]性别:[您的性别]年龄:[您的年龄]职称:[您的职称]工作单位:[您的单位名称]所在部门:[您的部门名称]联系电话:[您的联系电话]电子邮箱:[您的电子邮箱]二、教学成果概述近年来,我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
以下是我主要的教学成果:(一)课程建设与改革1. 课程体系优化:针对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我主持或参与修订了[具体课程名称]的课程大纲,优化了课程体系,增强了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 教学方法创新:在教学中,我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提高了教学效果。
例如,在[具体课程名称]的教学中,我引入了翻转课堂、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课程资源建设:我积极开发网络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课件、视频、习题等,丰富了课程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便捷的学习途径。
(二)教学质量提升1. 学生成绩显著:我所教授的课程,学生成绩连续多年位于年级前列,毕业生就业率和升学率均高于平均水平。
2. 教学方法研究:我参与撰写的论文《[具体论文题目]》在[具体期刊名称]上发表,论文探讨了[具体教学方法],为同行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 教学成果推广:我所开发的[具体教学方法或课程]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三)学生培养与指导1. 指导学生参加竞赛:我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得[具体奖项],展现了良好的教学成果。
2.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我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所指导的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三、具体成果展示以下是我部分具体成果的展示:(一)课程建设与改革1. 主持修订了[具体课程名称]的课程大纲,优化了课程体系,增强了课程的实用性。
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表-以教学学术为引领的“1221”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_简表
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推荐学校(盖章):武汉轻工大学成果科类:其他申报等次:一等奖成果名称:以教学学术为引领的“1221”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完成单位:武汉轻工大学成果主要完成人:姓名专业技术职称所在单位近三年年均教学工作量在该成果中承担的工作徐伟民教授武汉轻工大学32 总体设计、项目实施田禾彦副研究员武汉轻工大学/报告撰写、项目实施张双德教授武汉轻工大学230 课程中心建设雷银生教授武汉轻工大学320 教学、学习评价设计黄俊华/武汉轻工大学/论文撰写曾其林教授武汉轻工大学56 教学、学习评价设计张胜全教授武汉轻工大学32 教师发展、评价设计李长玲/武汉轻工大学/教师教学竞赛组织一、成果主要创新点(1)创新性地总结概括了向课堂教学要质量的“两个坚持、四个明确”的教育教学理念并据此理念形成了“1221”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方案。
“两个坚持”即坚持公平对待每位学生和坚持大学教学学术地位,“四个明确”即明确课堂教学质量的教学基本要求、衡量标准、师生所起作用和双评价保障要求。
在此理念的指引下,形成了“1221”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方案,即课程教学以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为中心,依托教师教学发展平台和网络课程资源平台,实施学生学习评价和教师教学评价,开展教师课程教学质量奖励。
(2)论证并设计了“课程教学实施方案”这一教学基本文件的基本原则与主体框架。
通过“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的设计能反映出教师教育思想观念、责任感、学养和教学学术水平,体现教师对课程教学的内容、进程、方法、课型、评价、总体理解与安排等整体把握课程能力。
“课程教学实施方案”既是任课教师组织课程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学生了解和选择课程的基本依据,同时也是对课程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也将会成为社会对教师和课程评价的重要内容。
二、成果主要内容概述课堂教学是大学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不仅要作为知识传授的主阵地,更应成为学生的学习、应用、探究、创新实践、交流沟通、合作、批判性思维等能力培养及综合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本研究课题回归课堂教学,直面课堂教学改革,参与面和受益面是全体师生。
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表
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表
1. 项目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填写申报项目的正式名称)
- 项目类型:(填写项目类型,如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创新等)- 项目负责人:(填写项目负责人的姓名及职称)
- 所在单位:(填写项目所在单位的名称及地址)
- 联系(填写项目负责人的联系电话)
- 项目参与人员:(填写项目参与人员的姓名及职称)
2. 项目背景和目标
(简要介绍项目的背景和目标,说明项目开展的原因及预期达
成的目标)
3. 项目内容和实施过程
(详细描述项目的具体内容和实施过程,包括课程改革的具体
措施、教学模式创新的方法等)
4. 项目成果及影响
(列举项目的主要成果和影响,包括课程改革的效果、教学模式创新的效果等,并提供相关数据和证据支持)
5. 项目评价与总结
(对项目进行评价和总结,包括项目的优势、不足以及改进方向等)
6. 附件清单
(列出所有与申报项目相关的附件材料,如照片、调查问卷、学生反馈等)
以上是《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表》的基本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填写。
如有需要,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与合作!。
004-武汉理工大学-44-仲鹏飞-高校协同创新战略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优质教育资源共建与共享研究
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推荐学校(盖章):武汉理工大学成果科类:教育学(0401)申报等次:二等奖一、成果主要创新点(一)体育教学体系创新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提出协同创新的教育理念,在大学体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现代技术应用与网络平台建设、管理创新、质量保障与监控等方面进行共建共享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大学体育课程鲜明的身心健康教育特色,推出了教育理念、制度创新、课程建设、教学实践、学习方式等一系列研究成果,在国内普通高校具有良好的引领和示范效应,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二)体育教学资源创新实现了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课程资源、文化资源、信息资源五大共享,延长了学习时间、跨越了地理空间,争取了优势教学资源,用互联网搭建大学体育网络教育平台,实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立和完善健康、保健与健身处方大学体育教学体系;建立并实施动态模式的大学体育课程评估体系与监督机制,从教材建设、教学效果、场地条件等方面入手,由学生、同行和专家进行量化评价,对大学体育校本教程的开发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体育文化传承创新构建中国民族体育文化发展创新的学校体育教育体系,把我国具有极强的思想性、教育性、竞技性、娱乐性、观赏性、健身性的民族体育项目,大学体育课程增加中华武术、舞龙舞狮、毽球、扇子舞、太极功夫扇、珍珠球、巴桑舞等民族体育项目的教学内容,走进高校走向课堂,推广与升华我国民族体育核心价值体系。
满足大学生对体育学习与欣赏的客观需求,丰富和传承我国民族体育文化体系、体育保健康复体系,树立大学生以终身健康为目标的体育观。
二、成果主要内容概述(一)建立高校大学体育课程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资源的优势, 稳固发展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资源,提高体育硬件的利用率,必须改变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念,确立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资源共享的指导思想;建立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资源共享管理机构, 并完善管理机制;利用置换对等原则、投入互补原则、邻近共用原则、弱势补偿原则、以生为本原则,构建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资源共享网络平台,实现资源的网络共享;整合体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资源的多元化共享,这样才能达到体育资源合理共享。
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表-协同创优 培养国际化卓越法律人才
师 教授
武汉大学法 冯 果 博士生导
学院 师 教 授博 武汉大学法 何其生 士生导师 学院
王树义 教 授博 武汉大学法 士生导师 学院 教 授博 武汉大学法
祝捷 士生导师 学院
160.5 142 252 61 558
全面负责本科人才培养,利用高端研究平台,设计和运行协同 创优,国际化人才培养。
1.负责本科人才培养、教学改革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 2.承担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基地项目运作; 3.构建应用型和复合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稳固实习基地与建
(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式。除双语教学、中外联合授课以外,重点组织学生参加国际 比赛和到国际组织实习。
(四)科学有效的学分评价机制。除课程和海外交流学分外,设置竞赛类学分。即经过双 倍学时集训并在国际竞赛中获得一定奖项者,可以兑换相应课程学分。
(五)切实可行的激励措施。经费上,利用社会捐赠对全英文课程和国际比赛进行大幅度倾 斜。制度பைடு நூலகம்,对于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学院在职称晋升等方面进行优先认定。
二、成果主要内容概述(1000 字以内)
(一)成果简介 法学作为应用型学科,人才培养要密切联合现实需求,向国际化、复合型方向发展。依托 国家高端智库、“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武汉大学率先提出“协同创优 培养国际化卓 越法律人才”目标并进行实践和创新。 1.明确国际化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武大 2011 年将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为:贯通中国 法律和外国法律,熟悉国际条约与惯例,掌握欧美法思维形式和工作技能,能够有效参与国际 事务的法律人才。 2.设立四个特色班并制定培养方案。多年来推行中法、中德法学双学士学位试验班,效果 良好;并开拓英语法学涉外法律人才试验班以及哈萨克斯坦国际联合培养班。 3.创新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先后与欧美 10 余所高校合作,开展“3+1”本科联合培养和 “3+1+1”本硕联合培养。自 2014 年与哈萨克斯坦开始联合培养“国际法(法学)本科”。 4.组织学生参加国际性专业比赛。自 2012 年起持续资助、组织武大代表队参加 Jessup 国 际法模拟法庭比赛、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比赛、国际商会 模拟调解比赛,成绩突出,成效显著。 (二)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1.依托协同创新平台,多层次协同培养学生的法律创新能力。利用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首批高端智库武汉大学国际法所等多个高端平台,由权威专家在武大法学院开设学科前沿课 程,融合传统二级学科课程,并与外语、经管、外交、历史等相关学科,构建多学科交融的新型 课程体系,将协同创新研究成果及时引进本科课堂,引导学生培养时代精神和法律创新能力。 2.重点支持参与国际竞赛,着力提高学生处理国际法律事务能力,多次获得亚洲高校在多 项赛事中的最好成绩。学院选拔优秀师生,组队集训并拨款资助参与国际竞赛,Jessup 国际 法模拟法庭比赛中,2014 年武大法学院代表中国进入 1/8 决赛,获得全球最佳书状第 6 名,取 得该赛事大陆高校代表队的历史最佳成绩;2015 年队员武泓屹获得“全球百强最佳陈述人”奖 项。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中,2015 年武大获得香港赛区口头辩论赛 16 强。国际刑 事法院模拟法庭比赛中,2014、2015 年武大连续获得第一届、第二届国际刑事法庭审判竞赛(英 文)全国团体一等奖。 3.全面开展双语教学和全英文课程,着力增强学生的国际交往能力。近五年连续开设 28 门全英文课程,并与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签订实习协议。鼓励学生出国交流, 2010 年至 2015 年,武大法学院本科生出境交流学习共计 298 人次,有效提升毕业生综合知识和优秀的双语表 达能力。
体育教学成果奖申报书范例
体育教学成果奖申报书范例尊敬的评审专家:我以此函告知本学校申报《体育教学成果奖》,愿详细陈述我校在体育教学方面所取得的优秀成绩及相关数据。
一、项目背景我校一直高度重视体育教学工作,并将其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之中。
在过去的几年里,通过全面推进体育课程改革,我校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此次申报的成果,是我校在体育教学上的一项重要突破。
二、项目描述1. 项目名称:体育教学成果奖申报项目2. 项目目标: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3. 项目内容:我校通过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引入了多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和体育项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并通过组织各类体育活动,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和技能培养。
4. 项目成果:①学生参与率提升:通过多样性的体育项目设置,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参与率从过去的60%提升到80%以上。
②体育成绩提高:通过精心设计的体育教学方案和个性化指导,学生的体育成绩得到了显著提升,体能测试中优秀率由过去的30%提高到50%以上。
③学生综合素质提升:通过体育教学,学生们培养了坚持不懈的毅力、勇于挑战的精神和团队协作的能力,不断提升了综合素质。
④基础设施改善:为了提供更好的体育教学环境,学校对体育场地进行了改造和升级,增加了多功能运动场和设备。
三、项目实施1. 项目组织:我校成立了由校领导、体育教师和专家组成的项目组,负责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安排。
2. 教学改革:完善了体育课程设置,开设了多样性的体育项目,包括足球、篮球、游泳等,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3. 教学方法创新:引入了多媒体技术、互动教学等新型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体育活动组织:学校积极组织各类体育赛事和文体活动,提供学生展示才艺和交流的平台。
5. 基础设施改善:学校对体育场地进行了升级改造,提供了更加舒适和安全的学习环境。
四、项目效果与影响通过以上的实施措施,我校在体育教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 提高了学生的体育素质,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表-四位一体式大学生创新实践体系探索与实践
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推荐学校(盖章):武汉大学 成果科类:工学申报等次:一等奖成果名称:四位一体式大学生创新实践体系探索与实践完成单位:武汉大学成果主要完成人:陈小桥、倪彬彬、周立青、黄根春、何楚、谢银波、杨文、杨光义姓名 专业技术职称 所在单位 近三年年均教学工作量在该成果中承担的工作陈小桥 教授级高工 武汉大学 180 总体规划、设计与实施倪彬彬 教授 武汉大学 108 专业课程、指导学生科研 周立青 高级实验师 武汉大学 216 实验课程、学科竞赛指导 黄根春 副教授 武汉大学 180 理论课、学科竞赛指导何楚 教授 武汉大学 72 专业课程、创新实践指导 谢银波 实验师 武汉大学 216 实验课程、嵌入式竞赛指导 杨文 教授 武汉大学 72 专业课程、指导学生科研 杨光义 实验师 武汉大学 144 实验课程、实验室开放管理一、成果主要创新点(400字以内)1.研究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验课程、自主式学习、科学研究、学科竞赛”四部分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作用的特性与共性,以及队伍建设、平台建设、科研反哺教学等关联因素,构建了适合学生自身发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四位一体式大学生创新实践体系,并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践证明效果显著,2.采取跨专业、跨学科“点、线、面”即“班级、专业、学院”的实践模式,将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综合知识运用、自主创新能力、综合素质教育融为一体,较好解决了因实践环节薄弱影响教育质量结症,探讨了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新机制。
3.结合当前电子技术迅猛发展趋势,深入研究电子信息大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理科、工科相互渗透及相互融合以及“新工科发展趋势”等有关问题,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研究了培养大学生创造意识、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锻炼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关联因素及创新机制,探索了综合型大学背景下的电子信息类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二、成果主要内容概述(1000字以内)1.提出以构建“融合式实践创新课程群”为主要内容的实践课程体系改革思路,新建《电工电子实训》、《电子系统设计与制作》等5门实践类课程,按照教育部关于理工科专业实验环节不少于教学总量25%的要求,将原先的35门实践类课程优化、整合为22门,选课人数增加18%。
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表-“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体育教育应用性人才培养
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推荐学校(盖章): 成果科类: 0402 申报等次:三等奖一、成果主要创新点(400字以内)提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主导的教学模式;以课堂讨论、专题研讨以及撰写专题论文相结合教学方法,实现了将课上学习延伸到课外学习,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实时互动以及网络资源共享等功能。
培养学生参加科学研究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创建了“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
二、成果主要内容概述(1000字以内)本成果系2014年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2013年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湖北省高校体育院(系)教学团队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3355]、校重点项成果名称: “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体育教育应用性人才培养 完成单位:湖北师范大学 成果主要完成人:周曙 姓名 专业技术职称 所在单位 近三年年均教学工作量在该成果中承担的工作 周 曙 副教授 湖北师范大学 326 负责总体方案的设计 朱施成 副教授 湖北师范大学 440 课题总体设计 凡 新 副教授 湖北师范大学 386 人才培养方案修改 冷显志 教授 湖北师范大学 300 课程安排,组织协调 胡安义 副教授 湖北师范大学 326 体育技术课程教学工作 潘 燕 讲师 湖北师范大学 300 体育理论课程教学工作 江 奔 讲师 湖北师范大学 388 体育技术课程教学工作 吴 瑕讲师湖北师范大学280体育理论课程教学工作目“地方本科院校体育学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与提升研究” [XJZD201415]、2015年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知识-能力-素质”教学模式下湖北省本科院校体育学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与提升研究” [2015378]、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卓越教师岗位模型构建与培养体育教育人才耦合机制研究[15YJA890031]等课题的核心成。
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包括:培养模式创新——学生在一、二年级修读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构成的基础平台课程;三年级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并修读相应专业模块课程;四年级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延伸课程模块,在专业知识与能力的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拓展;课程体系的创新——根据体育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创建了“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
高教学会教学成果奖申报表
学会编号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
优秀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
申报、评审表
题目
申报者
成果类别
推荐单位
申报日期:年月日
填表要求
1.表内各项内容均应属实,作者姓名及先后顺序必须与原成果一致。
2.教材应提交本校的采用证明及学科专家评语1-2份,如有其他学校采用证明,更好。
作者除主编、副主编、主审外,其他作者应在书内有文字体现。
3.各类课题研究报告,要提交结题验收书,以结题验收书上成员为准。
4.不属课题类的调查报告或有关研究报告,必须提交相关单位的证明,杜绝临时增加成员。
5. 各级各类学术会议交流论文,以原文作者为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
推荐学校(盖章):武汉理工大学 成果科类:教育学(0401) 申报等次:二等奖
一、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体育教学体系创新
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提出协同创新的教育理念,在大学体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现代技术应用与网络平台建设、管理创新、质量保障与监控等方面进行共建共享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大学体育课程鲜明的身心健康教育特色,推出了教育理念、制度创新、课程建设、教学实践、学习方式等一系列研究成果,在国内普通高校具有良好的引领和示范效应,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二)体育教学资源创新
实现了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课程资源、文化资源、信息资源五大共享,延长了学习时间、跨越了地理空间,争取了优势教学资源,用互联网搭建大学体育网络教育平台,实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立和完善健康、保健与健身处方大学体育教学体系;建立并实施动态模式的大学体育课程评估体系与监督机制,从教材建设、教学效果、场地条件等方面入手,由学生、同行和专家进行量化评价,对大学体育校本教程的开发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体育文化传承创新
成果名称: 高校协同创新战略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优质教育资源共建与共享研究 完成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
成果主要完成人:
姓名 专业技术职称 所在单位 近三年年均教学工作量
在该成果中承担的工作 仲鹏飞
副教授 体育部 580 总体规划、项目设计 刘忆湘
教授 体育部 320 计划实施、教学实验 胡启林
副教授 体育部 320 项目指导、搜集资料 王 玲
教授 体育部 450 政策咨询、审定报告 张 伟
副教授 体育部 480 教学实验、数据分析 樊晓东
副教授 体育部 450 资料搜集、数据分析 张君梅
副教授 体育部 440 教学实验、搜集资料 熊米娜 讲师 体育部 460 教学实验、资料查询
构建中国民族体育文化发展创新的学校体育教育体系,把我国具有极强的思想性、教育性、竞技性、娱乐性、观赏性、健身性的民族体育项目,大学体育课程增加中华武术、舞龙舞狮、毽球、扇子舞、太极功夫扇、珍珠球、巴桑舞等民族体育项目的教学内容,走进高校走向课堂,推广与升华我国民族体育核心价值体系。
满足大学生对体育学习与欣赏的客观需求,丰富和传承我国民族体育文化体系、体育保健康复体系,树立大学生以终身健康为目标的体育观。
二、成果主要内容概述
(一)建立高校大学体育课程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体系
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资源的优势, 稳固发展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资源,提高体育硬件的利用率,必须改变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念,确立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资源共享的指导思想;建立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资源共享管理机构, 并完善管理机制;利用置换对等原则、投入互补原则、邻近共用原则、弱势补偿原则、以生为本原则,构建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资源共享网络平台,实现资源的网络共享;整合体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资源的多元化共享,这样才能达到体育资源合理共享。
(二)形成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高校创新联盟
由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管理,高校间制定统一标准,建立激励机制,实现资源建设的日常化和可持续化,在日常课程教学中汇集、整合和优化资源,使资源建设持续滚动地向前发展,促进大学体育课程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的良性循环以保障协同的长期稳定性,利益的分配需遵守以下的原则:第一,平等原则:不论协同方的规模大小与实力的强弱,协同成员都应当具有同样的平等的地位。
平等原则是建立协同创新的基础条件,也是利益分配的基本原则。
如若不然,则可能带来恶性竞争,从而影响协同的长期发展。
第二,风险补偿原则: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不同的高校的主导地位不同,从而导致了各个高校所面对的风险的不同。
利益的分配应当与各个协同主体所承担的风险成正比,在设计利益分配机制的时候,应成分考虑协同创新各方所承担的风险的大小,并以此确定风险系数比例。
第三,投入与收益一致性原则。
投入除了有形资产,还包括专利、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等无形资产,所以应对投入做科学的评估,以更好的激励成员为协同创新提供有利的资源并以此作为利益分配的依据。
(三)建立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协同创新平台
高校利用现代网络优势,建立面向部分高校的资源共享和交流平台,保障研究正常开展;增加协调经费投入,促进各部门之间密切协作;增加人员经费投入,调
—2 —
动研究人员的积极性。
成立高校协同创新研究的指导和服务组织,为推动高校校际之间的协同创新和高校与校外之间的协同创新,希望教育部会同其他政府部门成立高校协同创新研究的指导和服务组织,帮助高校协调外部关系,解决研究进程中的各种问题。
完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的评价和监督体系。
(四)评估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成效
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实施后,要评估其成效,优化高等教育信息资源配置,实现高等教育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
高校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可以避免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复投入,节省办学经费,提高办学效益,营造健康、环保、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多样化场地设施,使学生能够在优美、清洁、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锻炼成长。
(五)“互联网+”助推高校体育教育管理体制创新
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历史性发展机遇,高校都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和重视,加快高等体育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主动参与这场全球范围内的高等教育互联网之战,从宏观层面,还需实施高校体育教育管理体制创新,创建高校之间、校企之间协同创新体系,构建多元化体育教育办学平台,应积极推进课程团队建设,构建鼓励教师参与的激励机制,支持和促进教师跨时空团队的形成发展,并探索科学的市场化运营模式,找到持续稳定的资金技术支持。
三、成果应用推广情况
高校协同创新战略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和共享,有利于教师学术梯队的合理优化,实现老、中、青年龄层次的教师专业合作与教学研究,发挥专业特长优势,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成才,同时满足了普通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把很短的课堂教育学时有效地延长到课外学习,实现了大学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弥补了教育资源的不足,有利于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提高大学体育教学质量。
大学体育课程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和共享成果,在各高校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及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具有很好的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
中南大学、湖北高校、华中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郑州大学及台湾世新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艺术大学等兄弟高校同仁来我校学习交流,课题成果广泛地被高校采用,效果显著,为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做出贡献。
—3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