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的上册的语文成语积累.doc
成语积累___中考语文课内成语大全

语文版初中教材成语积累七年级上册1-1若有所失:似乎失去了什么。
1-2人情世故:指为人处世的道理。
1-3无病呻吟:没有病却发出痛苦的声音。
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情实感而矫揉造作。
1-4风花雪月:原指古典文学作品里描写自然景物的四种对象,后来比喻堆砌词藻、内容空泛的诗文。
2-1煞费苦心:费尽心机。
煞,极,很。
2-2猝不及防:事情来得忽然,来不及预防。
猝,忽然,出乎意料。
2-3恶作剧:指戏弄人的、使人难堪的行为。
2-4六神无主:形容十分惊慌或着急,没有主意。
2-5俗不可耐:趣味低下,令人无法忍受。
2-6心血来潮:形容忽然产生某种念头。
2-7言简意赅:言语简练而意思完备。
赅,完备。
2-8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2-9乳臭未干:奶腥气还没有去掉。
形容人幼稚,不懂事理(含讥讽意),有时用来表示对年轻人的轻视或不信任。
臭,气味。
2-10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
2-11微不足道: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
2-12趾高气扬:高高举步,神气十足。
形容骄傲自满,自得忘形。
趾,脚。
2-13大动肝火:大发脾气。
3-1趋之若归:很快地走过去,就像回自己的家一样。
趋,小步急走。
3-2怨天尤人:埋怨上天,怪罪别人。
形容碰到不如意的事一概抱怨客观条件。
尤,责怪,归咎。
3-3望洋兴叹: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望洋,仰望的样子。
兴,发出。
3-4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萍,浮萍。
3-4乐以教和:音乐是用来教育和感化人的,使人和谐相处的。
4-1恍然大悟:形容猛然醒悟过来。
4-2苦心孤诣:费尽心思,刻苦钻研,达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境地。
5-1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劳,不怕别人埋怨。
5-2为富不仁:靠剥削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7-1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
7-2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
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
7-3含辛茹苦:经受艰辛困苦。
辛,辣。
茹,吃。
7-4汗马功劳:指战功。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3.10岳阳楼记

(4)下面是学生会主席写的活动总结发言稿中的一段,请你在横线上帮他写一个 既能概括这段文字,又能呼应活动主题的总结句。(3分)
求索能让人不断自新,超越自我,能让人趋向更完善的境界。求索能让我们 青少年早一点找到更擅长的领域,发挥所长,练就过硬本领。总之,___求__索__让__我__ _们__得__到__历__练__,_求__索__让__我__们__快__速__成__长__,_求__索__是__我__们__青__少__年__人__生__中__不__可__或__缺__的__探__索__ _冲__动__和__向__上__攀__登__的__必__然__途__径____。
(3)以下是学生会宣传部部长邀请平江起义纪念馆负责人的通话记录,画线部分 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2分) ( D )
李馆长,您好!A我们学校准备举行“弘扬岳阳精神”的主题活动,B平江革 命先辈为国家为民族献身的革命精神光照千秋,C想邀请您来现场为我们讲一讲 平江起义中涌现的革命故事,D请您珍惜机会,务必参加。
4.“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分别概括说明了“迁客骚 人”的什么心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心情: (1)去国怀乡,忧谗畏讥:___悲____。 (2)心旷神怡,宠辱偕忘:___喜____。 目的:___这__样__写__是__为__了__将__这__类__人__的__悲__、__喜__心__情__跟__“__古__仁__人__之__心__”__做__对__比__,_引__出__ _下__文__,_由__写__情__自__然__转__入__议__论__,_突__出__全__文__的__主__旨__。____
(D)
4.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C )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B.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译文: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 上面。 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译文: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理,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 D.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细致到每一课)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细致到每一课)第一单元1沁园春•雪文学常识作者档案作者毛泽东生卒年1893—1976字润之籍贯湖南湘潭评价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军事家和理论家,诗人、书法家。
作品风格诗词雄浑豪迈、气势宏伟,艺术性强,充满革命豪情。
代表作品诗词代表作有《沁园春·长沙》《七律·长征》《采桑子·重阳》等。
重点字词生难字沁.园春(qìn) 莽.莽(mǎng)滔.滔(tāo) 妖ráo(娆)风骚.(sāo) 一代天jiāo(骄)红zhuāng(装)素裹俱往矣.(yǐ)同学们,加线的都是中考常考的易错字音、字形,必须要记住哟! 多音字汗⎩⎪⎨⎪⎧hán (成吉思汗)hàn (汗水) 朝⎩⎪⎨⎪⎧zhāo (今朝)cháo (朝见) 形近字⎩⎪⎨⎪⎧娆(ráo )妖娆饶(ráo )富饶 ⎩⎪⎨⎪⎧驰(chí)心驰神往弛(chí)有张有弛 重点词 须:等到。
妖娆:娇艳美好。
滔滔:词中指黄河波涛滚滚的样子。
俱往矣:都过去了。
俱,都。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一片。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风流人物:词中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综合素养素材积淀:雪 景暴风雪突然袭来。
灰色的阴云低低地压在地面上,移动着,布满了天空。
大雪纷纷飘落下来。
晚上,刮起了大风,烟筒发出了呜呜的怒吼。
风追逐着在树林中飞速盘旋、左躲右闪的雪花,凄厉地呼啸着,搅得整个森林惊惶不安。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一单元2周总理,你在哪里重点字词生难字谷穗.(suì) 沉甸.甸(diàn)松涛.(tāo) 篝.火(gōu)伐.木(fá) 宿.营(sù)精彩句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你就在这里啊,就在这里。
——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赏析】呼应“在哪里”,回答了第一小节的问题,使全诗结构显得很完整。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成语运用)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成语运用)一、单选题1.(2022九上·揭阳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阅读经典具有一定的难度,你若真正读懂了,便会有“一览众山小”的豁然。
B.内蒙古经过多年的生态治理,初步遏制了巴丹吉林等五大沙漠的扩展态势。
C.卡塔尔世界杯小组赛正如火如荼进行中。
尽管中国男足无缘亮相赛场,但世界杯上的中国元素仍随处可见。
D.扶贫工作组的同志们翻山渡河,经过四个多小时的颠沛流离,才到达那个山村。
【答案】D【知识点】望文生义;特定含义与使用范围的成语【解析】【分析】A、豁然:形容开阔或通达。
使用正确。
B、遏制:阻碍,禁绝。
使用正确。
C、如火如荼:原比喻军容之盛,现在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
使用正确。
D、颠沛流离:形容生活艰难而到处流浪。
与题意不符,有误。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使用的判断能力,平时应注意常用成语的积累,另外,成语使用往往在一定的语境之中,应从成语的词义、色彩、褒贬、范围等方面分析和理解。
2.(2022九上·麻章期末)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若经不住糖衣炮弹的考验,就会出卖灵魂,亵渎圣职,辜负人民的重托。
B.湖边的那棵柳树,依旧舒展着美丽的枝丫,随风轻轻地摇曳着它妖娆的身子。
C.一位青年说:“叔叔,这些名人字画您买一幅挂在客厅里不仅美观大气,还可附庸风雅。
”D.调查显示,如果男性的收入低于自己的妻子,部分男性会自惭形秽,甚至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答案】C【知识点】褒贬色彩辨析【解析】【分析】A、亵渎:轻慢;不尊敬。
使用正确。
B、妖娆:妩媚艳丽动人。
使用正确。
C、附庸风雅:指缺少文化修养的人,硬装出一副斯文儒雅的样子。
D、自惭形秽: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使用的判断能力,平时应注意常用成语的积累,另外,成语使用往往在一定的语境之中,应从成语的词义、色彩、褒贬、范围等方面分析和理解。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醉翁亭记》重要知识点总结

文学常识
作者档案
作者
欧阳修 字
(1007—1072)
永叔 号
醉翁、六一居士
谥号
文忠
朝代
北宋 籍贯
吉州永丰(今属江 西)
评价
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 者。
作品风格 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
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 词类活用 1.名.之者谁 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3.山.行六七里 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4.杂然而前.陈者 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在面前 5.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环滁皆山也
点拨:“……也”表判断。 山之僧智仙也 点拨:“……也”表判断。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点拨:“……者……也”表判断。
3/5
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点拨:“……者……也”表判断。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点拨:“……者……也”表判断。 2.省略句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点拨:两个“之”字的后面都省略了介词“于”,即“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 也”。 3.倒装句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点拨:“于两峰之间”为后置状语,本应在“泻出”的前面,即“于两峰之 间泻出者”。 负者歌于途 点拨:“于途”为后置状语,本应在“歌”的前面,即“负者于途歌”。 行者休于树 点拨:“于树”为后置状语,本应在“休”的前面,即“行者于树休”。 醒能述以文者 点拨:“以文”为后置状语,本应在“述”的前面,即“醒能以文述者”。 成语积累 1.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场面。 2.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时也比喻经过挫折后出现转机。 3.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比喻真相大白。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03

第三次单元测试一、积累与运用(29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泉香酒洌.(liè)伛偻.提携(lǘ)觥.筹交错(gōng)B.朝晖.夕阴(huī)宠辱偕.忘(jié)淫雨霏.霏(fēi)C.樯倾楫.摧(jí)浩浩汤.汤(tāng)水声潺.潺(chán)D.岸芷汀.兰(dīng)薄暮冥.冥(míng)金樽.清酒(zūn)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玉盘珍羞直万钱B.山肴野蔌C.百废具兴D.属予作文以记之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是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本文通过描绘洞庭湖雄伟壮阔的景象,抒发了“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生活态度及旷达胸襟,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B.《醉翁亭记》选自《欧阳修全集》,本文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及与民同乐的情怀。
C.《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明末清初文学家。
D.《行路难(其一)》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其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薄.暮冥冥(迫近)B.宠辱偕.忘(一起)春和景.明(景物)去.国怀乡(离开)C.峰回.路转(曲折,回环)D.拥.毳衣炉火(裹着,围着)宴酣.之乐(酣睡).沧海(接济)5.名句默写。
(10分)(1)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概括了山间四季的不同风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间之四时也”,一季一幅画面,都紧紧抓住山林泉石的特点,给人不同的美学享受。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背记手册附答案

第一单元 1沁园春•雪 文学常识作者档案作者,毛泽东,生卒年,1893—1976,字,润之,籍 贯,湖南湘潭评 价,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诗人、书法家。
作品风格,诗词雄浑豪迈、气势宏伟,艺术性强,充满革命豪情。
代表作品,诗词代表作有《沁园春·长沙》《七律·长征》《采桑子·重阳》等。
重点字词生难字 沁.园春( ) 莽.莽( ) 滔.滔( ) 妖ráo( ) 风骚.( )一代天jiāo( )红zhuāng( )素裹 俱往矣.( ) 多音字 汗⎩⎨⎧hán( )hàn( )折 ⎩⎪⎨⎪⎧zhé( )shé( )zhē( )数⎩⎪⎨⎪⎧shǔ( )shù( )shuò( )朝⎩⎨⎧zhāo ( )cháo( )形近字⎩⎪⎨⎪⎧娆( )妖娆饶( )富饶 ⎩⎪⎨⎪⎧驰( )心驰神往弛( )有张有弛 ⎩⎪⎨⎪⎧沁( )沁人心脾泌( )分泌⎩⎪⎨⎪⎧惟( )惟妙惟肖帷( )运筹帷幄 重点词 【须】 【妖娆】 【风骚】 【折腰】 【红装素裹】 【风流人物】2 我爱这土地作者档案作者,艾青,生卒年,1910—1996,原名,蒋正涵,籍贯,浙江金华评价,诗人。
作品风格,艾青的诗绝大部分把个人命运融汇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中去,传达出时代和人民的心声。
代表作品,《北方》《向太阳》《光的赞歌》等。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作。
重点字词生难字sī( )哑 腐làn( ) 喉.咙( )xiōng yǒng( )多音字假⎩⎨⎧jiǎ( )jià( )着⎩⎪⎨⎪⎧zhāo ( )zhuó( )zháo ( )zhe( )形近字⎩⎪⎨⎪⎧嘶( )声嘶力竭撕( )撕扯厮( )厮打⎩⎪⎨⎪⎧咙( )喉咙拢( )拉拢珑( )玲珑剔透⎩⎪⎨⎪⎧涌( )汹涌澎湃诵( )朗诵踊( )踊跃⎩⎪⎨⎪⎧烂( )灿烂拦( )阻拦栏( )栏杆3 乡愁文学常识作者档案作者,余光中,生卒年,1928—2017,籍贯,福建永春评价,诗人、散文家,被誉为“乡愁诗人”。
3.部编中考语文专题课内常用成语汇总(基础积累篇课内)

专题1.3 (基础积累篇)--课内常用成语汇总七年级上册【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繁花嫩叶】花儿繁茂,叶子嫩绿。
形容美好的春色。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文中比喻姿态优美。
【一年之计在于春】意思是,春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尽早安排好。
计,打算、计划。
【淅淅沥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唆。
【喜出望外】遇上出乎意料的好事而感到特别高兴。
【翻来覆去】形容一次又一次。
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迹,足迹、脚印。
罕,稀少。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
鼎,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一般为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
沸,水开。
【疲倦不堪】形容非常疲乏。
疲倦,疲惫,极度疲乏。
不堪,不能忍受。
【小心翼翼】本是虔诚、庄严的意思,现在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不求甚解】语出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恍然大悟】突然醒悟过来了。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簇,丛集、聚集。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胜,完、尽。
【油然而生】形容某种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不亦乐乎】用来表示非常快乐的意思。
【三十而立】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
指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拈,抓、捏。
【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麻木不仁】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
文中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
第11课《岳阳楼记》知识点梳理-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岳阳楼记》知识梳理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注释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知州。
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守,做郡的长官。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越,及、到。
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通,顺利。
和,和乐。
具:同“俱”,全、皆。
旧制:旧时的规模。
属:同“嘱”,嘱托。
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知州。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旧时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上面。
(他)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2.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注释胜状:胜景、好景色。
汤汤:水流大而急。
涯:边。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早晚阴晴变化,景象变化多端。
晖,日光。
气象,景象。
大观:雄伟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备,详尽,完全。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北:名词用作状语,向北。
骚人:诗人。
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
会:聚集。
得无异乎:怎能不有所不同呢?译文:我看那巴陵郡的胜景,全在洞庭湖上。
(洞庭湖)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水流大而急,宽阔无边;清晨湖上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前人(对这些景象)的记述很详尽了。
(既然)这样,那么这里向北通向巫峡,向南直到潇水、湘水,被降职远调的人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3.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成语积累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成语积累1、断章取义duàn zhāng qǔ yì: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后来比喻引用别人的文章和言论时,只取与自己意见相合的部分。
2、不二法门bùèr fǎ mén:不二法门是一个佛家用语,指平等而无差异之至道,二就是分别心,不二就是无分别心。
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3、理至易明lǐ zhì yì míng:至,极其。
指道理述说到了极致,简单明了,极容易明白。
4、饱食终日bǎo shí zhōng rì:指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
(贬)(1)他初中毕业后,既不工作,也不继续读书,终日无所事事,饱食终日。
5、心无旁骛xīn wú páng wù:旁;另外的;骛:追求。
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6、言不及义[yán bù jí yì]: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
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7、强聒不舍qiǎng guō bù shě:聒:声音吵闹;舍:舍弃。
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8、荡然无存dàng rán wú cún:荡然:完全空无。
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9、富丽堂皇fù lì táng huáng:富丽:华丽;堂皇:盛大,雄伟。
形容房屋宏伟豪华。
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
10、丰功伟绩fēng gōng wěi jì:泛指对社会作出突出贡献,创造过巨大业绩。
11、彬彬有礼bīn bīn yǒu lǐ: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12、大发雷霆dà fā léi tíng:比喻大发脾气,大声斥责。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词语(成语)辨析及运用(难点)期末考试划重点(部编版原卷版)

专题2 词语(成语)辨析及运用(难点)专题概述和解题方法指导对于初中生来说,对正确使用成语的考查,已经不再是对语言静态的分析,而是提供的语境,让考生加以辨析。
因此辨析成语使用,除了对成语本身的含义、功能等把握外,还需在语境中准确解读与把握。
1.审视成语的意义与句子所要表达的意义是否一致。
有些成语,由于不了解成语的准确意思,容易因断章取义或望文生义而误用,使之于整个句子的意思不一致。
如:我们俩分别将近三年,想不到在这里萍水相逢。
“萍水相逢”的意思是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该句在使用中,只断取了“相逢”的意思,却抛弃了“不相识的人”之义,这与句意是不一致。
2.审视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与句意表述的对象、范围是否吻合。
成语有一定的使用范围,有些成语的误用正是由于分不清范围的大小;有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
如果不了解它特定的适用对象,就会出现毛病。
如: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句中“美轮美奂”的“轮”指高大。
“奂”指众多。
这个成语形容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
此句中用来赞美“花鸟虫兽、人物形象”,属于对象误用。
3.审视成语的感情色彩与所处的语境色彩是否相融。
成语的感情色彩可谓褒贬分明,我们在运用时,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用于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成语,用于贬斥、批评的使用贬义成语。
否则,成语运用就不恰当了。
如: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雨后春笋”是褒义词,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
而本句是指垃圾食品厂大量出现,所以这个成语属于褒词贬用的错误类型。
4.审视成语的语义是否包含句子中某些词语的含义。
有些句子中已包含某些成语的部分意思的词语,再用该成语就会造成重复啰嗦的毛病。
如: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出来。
“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的意思,而句中“扑哧一声笑起来”与“忍俊”的意思一样,因而造成重复,可删去“扑哧一声笑起来”,句子才简明。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学习一、岳阳楼记【宋】范仲淹【原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jùn)。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xián)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bó)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fú)!予(yú)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zāi)?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chǔ)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y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注释】1、范仲淹: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苏州吴县(现江苏省吴县)人,死后谥(shì)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此文选自《范文正公集》。
记:一种文体。
可以写景、叙事,多为议论。
但目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念)。
2、【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庆历四年(1044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到巴陵郡做太守。
第11课《岳阳楼记》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岳阳楼记》知识点(一)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苏州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名篇有散文《岳阳楼记》,词《渔家傲》,诗《江上渔者》等等。
(二)文体介绍本文选自《范仲淹全集》“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寄景抒情,托物言志。
言志:《岳阳楼记》叙事:《桃花源记》说明:《核舟记》写景:《小石潭记》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武汉) 滕王阁(南昌)岳阳楼(岳阳)(三)文言现象1.通假字百废具兴同“俱”,全,皆属予作文同“嘱”,嘱托2.一词多义(1)极:感极而悲者矣动词,达到极点初极狭甚,很,非常南极潇湘至、到达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尽头,动词(2)会: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聚集会天大雨适逢,正赶上(3)夫:予观夫巴陵胜状那,指示代词夫环而攻之句首发语词,不译未几,夫齁声起丈夫,名词(4)观:予观夫巴陵胜状无从致书以观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写了这篇文章,以期待那些(朝廷派遣的)考察民情的人从这里得到它。
考察(5)国:去国怀乡国都死国可乎国家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防(6)或:而或长烟一空或依林木之下有时或异二者之为或许或以为亡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有人(7) 一:一碧万顷一片,数量词而或长烟一空全,副词(8)和:春和景明和煦,形容词政通人和和乐,形容词(9)以(来)属予作文以记之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用)以钱覆其口(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口腹役人以其境过清(凭,靠) 以我酌油知之可以为师矣(把)投以骨、以丛草为林(认为)不以疾也自以为大有所益(按照)策之不以其道(10)空浊浪排空天空长烟一空消散空谷传响空旷皆若空中无所依在空中(11)通政通人和顺利北通巫峡通向中通外直阡陌交通贯通才通人使……通过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12)居居无何,上至经过停留不可久居居庙堂之高处在居(居住)天下之广居(住宅,房屋)(13)然欣然 .......的样子不以为然对的,正确的不然这样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然而,但是(14)乃屠乃奔倚其下于是,就乃悟前狼假寐才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然家祭无忘告乃翁你的(15)之(代词)学而时习之(的)春冬之时,山川之美,实是欲界之仙都(音节助词,无实义)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无丝竹之乱耳(宾语前置的标志)何陋之有(定语后置的标志)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成语积累(原文填空)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成语积累(原文填空)第6课《敬业与乐业》1.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造出来的。
2.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
3.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好行小慧,难矣哉。
”4、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
5、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
答案:1.断章取义2.不二法门3.言不及义 4、理至易明 5、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1.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的作品;2.总而言之,请你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的洞府,其外观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园林。
3.这是某种令人惊孩而不知名的杰作,在()的晨曦中依稀可见,突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警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4.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
5.我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博物馆。
6.()!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筐。
他们手挽手,笑嘻喀地回到欧洲。
7.我希望(),解放了的()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
答案:1独一无二2.眼花缭乱3.不可名状4.荡然无存5.富丽堂皇(不是冠冕堂皇)6.丰功伟绩7.有朝一日;干干净净第8课《论教养》1假如一个男人跟朋友和熟人见面时(),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
2.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不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3.他都不管不顾地打开收音机或电视,并且把音量放的很大,或者()的高声说话。
4.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事绝不会( )5.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是出于无聊,是( ),是毫无意义的()。
统编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三顾茅庐》

结拜弟兄,刘备竟然为了诸葛亮去批评张飞,说明他对诸 葛亮很有诚心。
分析课文
动作描写:
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 玄德徐步而入,见先生仰卧于草堂几席之上。玄德拱立阶下。 云长再三劝住。玄德仍命二人出门外等候。
张飞无礼
玄德 怒叱责备
通过鲜明对比:凸显刘备求贤 若渴、礼贤下士的形象特点。
分析课文
6.圈画出文中与诸葛亮相关的描写,思考:选文主要用什么手法对 诸葛亮进行了描写?写出了诸葛亮怎样的性格特点?
正面描写: a.通过描写诸葛亮的外貌,表现诸葛亮的卓尔不群; b.通过描写诸葛亮的语言,表现诸葛亮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及不贪恋 富贵功名,知恩图报的特点; c.通过描写诸葛亮的动作,表现诸葛亮处世持守谨慎的特点。
板书设计
三顾茅庐
诸葛亮
智
关羽
谋
深
稳重、顾大局 远
淡
泊
张飞
名
利 莽撞、暴躁
刘备
求贤若渴、礼贤下士
关公: 稳重、顾全大局
分析课文 “……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 “此人无礼!便引我等到庄也不妨,何故竟自去了!” “这先生如何傲慢……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
张飞: 暴躁、鲁莽
分析课文
结合相关语句,分析刘备的人物形象
语言描写: 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乎?文王
顿开茅塞( sè )
生字梳理
2.成语积累
箪食壶浆: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浆,以粮食加水适度发酵而成的饮料。 如雷贯耳: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贯:贯穿,进入。 经世奇才:旧时称治国安民的才能。 屏人促席:教他人回避,将座席靠近。 思贤如渴:比喻迫切地想延致有才德的人。如渴:如口渴思饮那般,形容迫切。 用武之地:形容地形险要,利于作战的地方。比喻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或机会 。 顿开茅塞:比喻思想忽然开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成语积累1、断章取义duà n zh ā ng q :ǔ指不y顾ì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后来比喻引用别人的文章和言论时;只取与自己意见相合的部分。
2、不二法门bù è r fǎ:不m二én法门是一个佛家用语;指平等而无差异之至道;二就是分别心;不二就是无分别心。
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3、理至易明 l ǐ zh ì y ì:m至í;ng极其。
指道理述说到了极致;简单明了;极容易明白。
4、饱食终日bǎ o sh í zhg rōn:ì指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
(贬)( 1)他初中毕业后;既不工作;也不继续读书;终日无所事事;饱食终日。
5、心无旁骛 xī n w ú p á ng:旁wù;另外的;骛:追求。
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6、言不及义 [y án b ùj íyì]: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
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7、强聒不舍qi ǎ ng gu ō b ù:聒sh:ě声音吵闹;舍:舍弃。
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8、荡然无存dàng r ánw úc ún:荡然:完全空无。
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形容房屋宏伟豪华。
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
10、丰功伟绩 f ē ng g ō ng w ě:i泛j指ì对社会作出突出贡献;创造过巨大业绩。
11、彬彬有礼bī n b ī n y:ǒ形u容l文ǐ雅有礼貌的样子。
12、大发雷霆dà f ā l é:i比t喻í大ng发脾气;大声斥责。
13、随心所欲suí x ī n su :ǒ指y随ù着自己心里想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现多含贬义。
14、一意孤行yī y ì g ū:x指í不ng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15、自吹自擂zì chu ī z:ì擂:l打éi鼓。
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
比喻自我吹嘘。
16、矫揉造作 ji ǎ o r ó u z à:o矫zu:使ò弯的变成直的;揉:使直的变成弯的。
比喻故意做作;不自然。
17、附庸风雅 f ù y ō ng f ē:ng附y庸ǎ:依傍;追随;风雅:泛指诗歌。
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18、扭捏作态ni ǔ ni ē zu:ò具t有ài矫揉造作或夸张的性格;不是天然或自然的。
19、随机应变suí j ī y ì:ng随bi着情àn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20、自惭形秽 zìc ánx ngí hu ì:惭:惭愧。
形秽:形态丑陋。
形容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后也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21、间不容发 ji ā n b ù r ó:间ng:空f隙à。
发 (f à)。
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
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也比喻文字精练、严谨;没有一点破绽。
22、金戈铁马j ī n g ē ti :戈ě闪m耀ǎ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
比喻战争。
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23、形销骨立 xí ng xiā o:g销ǔ:l消ì瘦。
形容身体非常消瘦。
24、抽丝剥茧chō u s ī b ō:丝ji得一ǎn根一根地抽;茧得一层一层地剥。
形容分析事物极为细致;而且一步一步很有层次。
25、鸠占鹊巢: ji ū zh à n qu è:比ch喻强áo占别人的住屋。
26、李代桃僵: l ǐ d à i tá:僵oji:枯ā死ng。
李树代替桃树而死。
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原为褒义;后将比喻义转为中性或贬义。
多用于代人受过。
27、相得益彰xi ā ng d ézhyāng:ì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28、可望而不可即 kě w à ng é r b ù即:kě接近j。
í能望见;但达不到或不能接近。
常比喻目前还不能实现的事物。
29、与日俱增yǔ r ì j ù:与z ē:跟ng;和。
用于人的思想感情;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30、十拿九稳shí n á ji:ǔ十成wěn机率;占了九成。
的比喻很有把握;十分可靠。
31、郑重其事zhèng zh òng q ísh :ì郑重:审慎;严肃认真。
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32、置之不理zhì zh ī :b 之ù:l代ǐ词;它;理:理睬。
放在一边;不理不睬。
33、歇斯底里 xi ē s ī: 英dǐ语音l译ǐ词。
形容情绪激动、举止失常、狂喊乱叫的状态。
指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通常用于形容对于某件事物的极度情绪。
34、怀古伤今 huá i g ǔ sh ā:ng追念j 古īn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情。
指一种落寞、悲观的思想情绪。
35、埋头苦干má i tó u kǔ:专g心àn一意地刻苦工作。
36、舍身求法shě sh ē n qi:后ú比f喻ǎ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自己。
37、前仆后继qi á n p ū h :ò仆uj:ì倒下;继:接着;跟上。
形容斗争得英勇壮烈。
、自欺欺人zì q ī q :ī现r指én"就是明明知道真相;却骗自己也骗别人;一般指不肯面对事实。
39、不足为据bùz úw éij :ù足:够得上;据:证据。
不能作为依据。
注意拮据ji éj ū的据是一声。
40、不攻自破bù g ō ng z :ì不p用ò攻击就自动破灭。
形容情节、论点虚谬[x ū mi ù];经不起反驳、攻击。
41、根深蒂固gē n sh ē n d:ì根g基ù深厚牢固;不可动摇;不可改变。
有效xí ng zh ī y ǒ:u指xi某ào种方法或措施已经实行过 ; 证明很有效用。
43、孜孜不倦zī z ī b ù:孜ju孜àn:勤勉;不懈怠。
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44、持之以恒 chí zh ī y ǐ:持h:é坚ng持。
恒:恒心。
意为长久地坚持下去。
45、不言而喻bùy án éry ù喻:了解;明白。
: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形容道理很浅显。
46、轻而易举qī ng é r y:ì形容j事ǔ情容易做;不费力;省事。
龙点睛huà l ó ng di ǎ:n后j多ī比ng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48、自暴自弃zìb ào z ìq:ì暴:糟蹋、损害;弃:鄙弃。
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
49、山穷水尽shā n qi ó ng shu:ǐ j ìn山和水都到了尽头。
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50、走投无路zǒ u t ó u w:ú投l:ù投奔。
无路可走;已到绝境。
借以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
51、不省人事bù x ǐ ng r é:n意sh思是ì指昏迷过去;失去知觉。
也指不懂人情世故。
52、不由分说bù y ó u f ē n:shu指不ō容人分辩、解释。
53、如雷贯耳r ú l é i gu :à形n容ěr人的名声大。
也形容声音巨大。
54、经世奇才: j ī ng sh ì zh:ī经世c ái:治理世事。
奇才:奇特的才能。
有整治天下的罕见才能。
55、思贤若渴sī xi áuònkrě思:思慕。
比喻迫切的想招来有才德的人。
56、箪食壶浆dā n sh í h ú:ji食:ā食ng物;浆:汤。
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
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的拥护、爱戴和欢迎的情形。
57、顿开茅塞 dù n k ā i m á:o顿s:è立刻;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