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分析

合集下载

会泽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分析

会泽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分析

·168·农 业 技 术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年第7期会泽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分析余 波,孙 宁(会泽县宝云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站,云南会泽 654200)摘要:分析会泽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从深耕地、细耙地;选好种、用足底肥;适时播种、覆膜栽培;选好膜、盖好膜;加强管理、优化种植;绿色防控、综合防治;适时收获、清理残膜等几个方面,就高海拔地区玉米覆膜栽培技术做要点性概述。

关键词:高海拔地区;玉米;地膜覆盖种植技术近年来,会泽县充分利用玉米综合试验站项目实施契机,加强玉米良种良法技术研究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在者海、待补、五星、雨碌等玉米主产区开展种植技术试验研究和百亩高产攻关带动千亩示范活动,积极推广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不断挖掘玉米增产潜力,有效促进了粮食生产稳步增长,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

1 深耕地,细耙地,创造好的覆膜环境深耕地,细耙地,保墒平,为覆膜创造条件。

规格化种植,开墒200 cm,宽窄行种植,宽行150 cm,间种其他作物。

窄行50 cm,种两行玉米。

覆膜前,化学除草,喷施丁草胺、都尔、杀草丹等等。

水源不足的话,可少量拌细土制毒土,均匀播撒墒面。

2 选好种,用足底肥,争取出全苗选好种,是育全苗,保高产的前提。

当前,适合本地覆膜栽培的玉米品种,有云瑞88、云瑞999、云瑞47、云瑞505等多个优良新品种。

播种前,挑拣饱满、无破损、无病虫害、大小一致的种质。

选在晴天晒种,以增强芽苗发芽势,提升出全苗率。

做好拌种工作,预防病虫害感染。

防丝黑穗病,用粉锈宁,50 kg种子用400 g兑水3~5 kg,均匀喷施,调拌均匀。

防地老虎,用辛硫磷,50 kg种子用100 mL,均匀喷施,调拌均匀。

考虑到覆膜后,生长中后期追肥困难。

播种时,基肥用足氮磷钾肥,用腐熟的有机肥,1 500 kg/667m 2;用尿素, 20~25 k g /667m 2;用磷肥,25~30 k g /667m 2;用复合肥, 20 kg/667m 2。

云南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分析

云南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分析

云南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分析
云南是我国的一个高海拔地区,该地区的种植业受到了高海拔的气候和环境的影响。

这使得物种选择和种植条件非常有限。

在这种情况下,种植者需要采用新的技术和方法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其中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使用地膜覆盖技术。

地膜覆盖技术就是在耕地上铺置一层塑料膜,使得土壤温度升高,土壤湿度变得更稳定,并能降低害虫的侵袭。

这种技术对于气候干旱、土质贫瘠的高海拔地区非常实用。

下面将介绍如何使用地膜覆盖技术提高玉米种植的效率。

首先,需要选择适当的地膜品牌和尺寸。

在高海拔地区的玉米种植中,常使用黑色或透明的塑料地膜。

这种薄膜一般有宽度1.2至1.5米不等,长度则根据地块大小来决定。

如果地块比较小,需要将膜铺到两侧,以避免空地的出现。

其次,需要控制地膜厚度。

薄膜的厚度会直接影响土壤的温度。

一般来说,0.03至0.05毫米的膜厚度是比较适宜的。

需要注意的是,过厚的地膜会使土壤缺氧。

接下来,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在铺膜之前,需要对土地进行耕作,除草和施肥。

对于高海拔地区,通常在早春和晚秋铺设地膜,以使土地充分吸收阳光,提高了温度和湿度,增加水分蒸发。

最后,需注意实际操作,以确保地膜能达到预期效果。

在铺设膜时,需要把膜紧紧地压住,以避免过早的脱落。

同时,还需要注意防止穴洞的出现,减小紫外线的损伤。

总之,地膜覆盖技术是提高高海拔地区玉米种植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

根据地区和气候的特点,种植者相应地掌握地膜使用方法,将有效地提高玉米产量并缩短种植时间。

云南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分析

云南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分析

研究与探讨Y2462019年11月·下云南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分析雷粉竹 □ 云南省宣威市羊场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摘 要 本文以云南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相关内容为切入点,展开具体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合理开展选地整地、正确开展玉米选种工作等几方面具体内容。

希望在我国农业种植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玉米种植人员能注重运用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进而提升我国玉米产量。

关键词 高海拔;云南地区;玉米种植技术;地膜覆盖云南省有些区域的海拔高度在2000米以上,在其高海拔区域种植玉米时,一定结合其地势特点、气候特点合理运用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进而实现提升云南玉米产量的目标。

本文就是从云南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的具体内容入手,展开阐述,并针对在种植玉米过程中如何在每一个环节运用地膜覆盖技术进行深入探讨。

1 合理开展选地整地1.1 合理选择玉米种植地玉米是一种植株高大、叶展宽大的农作物,在其生长过程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和肥料。

基于玉米生长的这些特点,在选择玉米种植地的过程中,要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含有丰富的机质砂壤土,这种环境能够为玉米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保护水分等,从而为玉米生长提供更多优质条件。

1.2 合理开展正整地工作在选好玉米种植地之后,还要合理开展整地工作。

主要就是深翻土壤,其翻耕的深度要控制在25cm 左右,这样能够使土质疏松、促进玉米根系发展,进而加快玉米植株生长速度[1]。

在完成身份深耕工作之后,还要及时耙地,这样能够使一些体积过大的土块变细变小,这样在后期播种的时候就会更加便利。

1.3 合理高规化开墒工作开墒工作是玉米种植工作中一项关键环节,在对其进行你规格化处理之后,有利于玉米种植人员顺利开展地膜皮铺设工作。

玉米种植的方式多种多样,要根据不同的种植方式,选择不同的开墒方式。

比方说云南高海拔地区运用的是净地种植方式,就要严格按照133-140cm 进行开墒起垄,并将其宽度保持在110cm 左右、要求沟宽保持在35cm 左右等,这种状况下种植玉米,在每垄能够种植两行玉米。

高海拔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高海拔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高海拔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在我国的西部地区,尤其是高海拔地区,由于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的限制,玉米的种植面临着诸多困难。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海拔地区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需要研究和应用一套适合该地区特点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高海拔地区的特点高海拔地区一般指海拔1500米以上的地区,其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与低海拔地区有较大的差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温度较低:高海拔地区的气温较低,日夜温差大,冷害的风险较高。

2. 光照强度低:高海拔地区由于海拔较高,日照时间相对较短,光照强度较低。

3. 缺氧环境:由于海拔高度的增加,氧气含量相对较低,对作物生长产生一定影响。

4. 土壤肥力差:由于高海拔地区多为山区或高原地带,土壤肥力较低,常常存在斜坡和土壤侵蚀等问题。

以上特点对高海拔地区的玉米种植提出了诸多挑战,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高产栽培技术。

二、高产栽培技术1. 种子选择:在高海拔地区种植玉米时,应选择具有抗寒性强、矮秆抗倒伏性好的优良品种。

青藏高原地区适合种植露569、青瘦5号等。

2. 土壤改良:通过有机肥料、有机物质和矿物质的施用,提高土壤的肥力和结构,增加土壤保水力和养分离子的离子交换能力,以适应高海拔地区的土壤环境。

3. 密植栽培:高海拔地区的光照强度较低,因此需要通过适当密植来增加单株产量。

但也要考虑到高海拔地区的土壤肥力较差,密植后会导致养分供应不足,因此密植要适度,一般每亩栽植量为22.5万~26.3万株。

4. 合理施肥:在高海拔地区施肥要更加注重科学性,既要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又要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一般来说,每亩追施高岭土0.5-1万斤,磷肥0.5-1万斤,钾肥0.3-0.5万斤,并加入有机肥料。

要结合土壤肥力状况和作物的生长需求,科学施用氮磷钾肥料。

5. 注意保温:高海拔地区夜间温度较低,容易引起冷害,因此需要采取一定措施进行保温。

云南临翔区:冬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云南临翔区:冬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云南临翔区:冬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冬玉米具有很好的上市价格,种植冬玉米是农民可观的一项收入。

冬种玉米离不开地膜覆盖栽培,地膜覆盖栽培具有增温、保湿、保肥、保苗全,抑制杂草生长、减少虫害、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早熟、增产的作用,一般比不盖膜玉米增产20-40%。

一、精细整地:整地质量要求达到土壤细碎平整干净,无大土块,清除田间杂草等。

二、选用良种:种植良种是获得高产的基础,为不影响大春播种节令,又能保证冬种玉米获得高产稳产,要选择高产早熟品种种植较为适宜。

三、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冬种玉米在农历冬月中下旬是*播期。

播种时要施足底肥,亩用腐熟农家肥1000公斤、普钙20-30公斤、硫酸钾8-10公斤做底肥。

全部实行宽窄行条播,大行90厘米,小行40厘米,塘距45厘米,每塘播种4-6粒,保证*全苗,定苗后每塘留双株,每亩3800-4000株,采用打塘点播。

全部实行地膜覆盖,先播种、后盖膜,随种随盖,盖膜一定要严密,将地膜拉紧、拉展、铺平、铺匀、膜的四周各开一条浅沟,把地膜用土压紧,压严,以防大风揭掉地膜。

四、加强田间管理1、经常检查地膜,播种后如发现地膜有破损通风的地方要及时用细土封严,包括放苗口。

2、要及时破膜炼苗间苗。

待玉米苗基本出齐时及时破膜放苗,一般每塘留双株苗,苗孔一般以一寸为宜。

有缺塘的地方补足缺塘,缺塘较多的实行带土补苗。

苗放出膜后,应用细湿土封严放苗口,若遇到气候反常,气温降低,可适当延长破膜时间,防止冻死苗的现象发生,减少损失。

3、适时灌水,干旱严重时,在有水源的地方要放水灌溉,随灌随排,防止水淹死苗棵。

4、综合防治病虫害。

冬季主要抓好玉米锈病、大小斑病、灰斑病、霜霉病和玉米螟、粘虫等病虫害防治工作。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

这样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减轻玉米大小斑病的危害。

五、合理追肥:冬早玉米追肥要掌握适时追施苗肥、重施穗肥的原则,苗长至7-8叶时,在底肥足量施用农家肥和磷钾肥的基础上,亩追施尿素20-25公斤,在玉米长到大啦叭口初期重施穗肥30-40公斤/亩。

滇东高原地区玉米抗旱减灾栽培技术

滇东高原地区玉米抗旱减灾栽培技术
烧苗。
杂 交 种 , 据 滇东 高 原 地 区 的气 候特 点和 多 年 实践 可 选 择 根 会单 4号 、 云瑞 6号
21 育 苗 时 间 .
根据 大 田移 栽 的时 间 确定 玉 米 的 播 种 育 苗时 间 , 常 正 年 份 的 一 般 田块 , 泽 县 的 玉 米 播 种 期 一 般 在 清 明 节 前 会 后, 而在 具 备 湿 直 播 条件 的大 井 镇 、 业镇 等 低 热河 谷 、 乐 两
面 内容 . 以为提 高滇 东高原地 区玉 米的 生产 效益提 供参 考 。
关 键 词 玉 米 ; 旱 减 灾 ; 培 技 术 ; 东 高 原 地 区 抗 栽 滇 中图分 类号 ¥ 1 53 文献 标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0— 792 1)80 2— 1 0 7 53 (000 — 100
播 种面 积 最大 的 作 物 之 一 ,0 9年 完 成 播 种面 积 1 9万 20 . 8 h 22 1 m ,0 0年 , 由于 干 旱 水 稻 面 积 减 少 , 米 在 原 计 划 1 7 玉 . 8 万h m 的基 础 上 又增加 1 3 . m 为 进 一 步提 高 玉米 产 33 h 。 3 3 量 收益 , 旱 灾所 造成 的损 失 降至 最低 , 将 滇东 高 原地 区 玉米
农艺 学
现代 农业 科技
21 0 0年第 8期
滇东高原地 区玉米抗旱减灾栽培技术
虎 彦芳 谢荣 芳 张琼 芝 李琼仙 张本岚
( 南 省 会 泽 县 农 业技 术 推广 中心 , 云 云南 会 泽 64 0 5 20)
摘要
介 绍 了滇 东 高原 地 区玉 米抗旱 减 灾栽培 技术 , 包括 抗旱 品种 选择 、 育壮 苗 、 时移栽 、 墒覆 膜 、 学施 肥和使 用保水 剂等 方 培 适 抢 科

云南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分析

云南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分析

云南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分析云南高海拔地区具有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生物多样性等特点,在这种环境下种植玉米需要特别注意土壤水分管理、生物防治、适时灌溉等方面的技术问题。

而地膜覆盖技术是一种解决土壤水分管理问题的有效方式,下面结合云南高海拔地区的实际情况对玉米地膜覆盖种植技术进行分析。

一、土壤水分管理玉米是一种喜水作物,在生长期间需要有足够的水分供应,尤其是在幼苗期和成穗期需要更多的水分。

在高海拔地区,塔式田和沟谷漏水等特殊地形会影响土壤的水分储备和利用,因此需要采用有效的土壤水分管理技术。

地膜覆盖技术可以起到保水保肥的作用,减少灌溉量和肥料用量。

地膜下的土壤温度较高,有利于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

玉米在地膜下生长,减少了地面水分的蒸发,有利于减少玉米对土壤水分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土壤水分管理难题。

二、生物防治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但同时也给玉米种植带来了一定的害虫和病害问题。

其中,黑粉虱、玉米螟、玉米病毒等害虫和病害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地膜覆盖技术可以减少害虫和病害的繁殖和蔓延。

地膜下的环境较为干燥,不利于害虫和病害的生长和繁殖。

同时,地膜下生长的玉米也受到害虫和病害的侵袭较少。

选择抗病性强、适应性好的玉米品种也是重要的生物防治措施。

三、适时灌溉高海拔地区气候多变,降雨分布不均,需要适时灌溉来维持玉米生长所需的水分。

灌溉不当会导致土壤中盐渍化、碱化,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地膜覆盖技术可以减少灌溉量,并且能够保持土壤水分的稳定。

在确定灌溉时机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测定土壤水分,遵循“干、润、干”的原则,及时灌溉。

同时还要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水分状态灵活调整灌溉量和灌溉次数。

云南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分析

云南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分析

云南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分析【摘要】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在云南高海拔地区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挑战。

本文从技术原理、优势、措施、效果评估、存在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

研究发现,地膜覆盖可以提高土壤温度,促进玉米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

还能减少除草、施肥、灌溉等劳动力成本,节约资源。

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着地膜膜破损、气候变化不确定性等问题。

应加强地膜品质管理,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合理安排种植时间。

未来,云南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仍有发展潜力,有望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云南, 高海拔地区, 地膜覆盖, 玉米种植, 技术分析, 原理分析, 优势, 措施, 效果评估, 问题对策, 展望, 结论总结, 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云南省是我国重要的玉米产区之一,但由于高海拔地区气温低、日照时间短、土壤贫瘠等因素,导致玉米生长季节短、产量低。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农业专家们开始探索新的种植技术,其中地膜覆盖技术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种植方式。

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通过在土壤表面铺设塑料地膜来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湿度、减少除草,从而改善玉米生长环境,提高产量。

在云南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的应用仍相对较少,且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地质条件复杂、气候变化多变等。

本研究旨在对云南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原理、优势、措施、效果评估以及存在问题及对策,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云南高海拔地区玉米种植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技术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在云南高海拔地区采用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的可行性及效果,为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发现地膜覆盖在玉米种植中的潜在优势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升农民在高海拔地区的种植效益和经济收益。

通过本研究的实施,也可以为推广和应用地膜覆盖技术在云南高海拔地区的其他农作物种植中提供经验和参考。

云南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

云南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

nong ji tui guang摘要:玉米种植过程中每个环节都不能忽视,只有严格把控每个环节的管理才能达到优质高产的生产目标。

本文主要针对云南高海拔地区的玉米覆膜生产技术进行研究,希望对云南一些海拔较高的地区特别是昆明东川一带的玉米生产有所帮助。

关键词:玉米;种植;地膜;技术;高海拔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DOI 编号:10.14025/ki.jlny.2017.12.017穆再芹(昆明市东川区铜都街道安全环保中心,云南昆明654100)云南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云南省海拔较高,许多地方海拔达2000米以上,特别是与四川相邻的地区偏多,高原海拔地区在玉米种植方面与一些低海拔的平原地区有所区别,在每一个技术环节都要注意结合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种植。

在整地、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等环节进行适当的调整,因地制宜采用适合的技术,达到优质高产的目标。

地膜覆盖是这些年许多地方都采用的一种玉米种植方式,不仅提高了地温,同时也减少了水分的散失,利于玉米早出苗,长好苗,为玉米的高产提供良好的条件。

1选地整地1.1选地玉米是一种植株高大,叶展较宽的作物,所以对水肥的需求量较大,在选地时一定要注意土地的平整性,一般要选择地势相对平坦,土质肥沃,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这样的土壤条件能满足玉米生长的需要,提供充足的养分,同时也利于水分保持,为玉米的良好生长提供条件,不要选择土质较为粘重的土壤,这样的土壤渗水性较差,一遇积水会导到玉米植株烂根的情况。

1.2整地地块选好后,要进行整地,一般要对土壤进行深翻,翻耕深度在25厘米左右,确保土质疏松,利于玉米根系的发育,促进植株生长。

翻耕后再进行耙地,使土壤中的大土块变碎,利于地块平整及播种。

1.3规格化开墒开墒是玉米种植过程中非常要的一个环节,要进行规格化处理,同时也利于地膜的铺设。

根据种植方式不同,开墒方式也要有所区分,如果是净地种植,按133~140厘米开墒起垄宽约100厘米、沟宽约35厘米、沟深约30厘米的高垄,这样每垄能种植两行。

云南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分析

云南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分析

云南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分析云南是中国的大省,境内地形复杂,拥有高海拔地区众多。

在云南高海拔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着种种挑战,其中包括气候条件恶劣、土壤贫瘠、降雨不足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新型种植模式,通过使用地膜覆盖的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环境,提高作物产量,减少水分蒸发,改善土壤温度,提高作物对逆境的抗逆性。

接下来,我们将对云南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进行分析。

一、选择地膜品种在云南高海拔地区进行地膜覆盖玉米种植,首先要选择适合的地膜品种。

地膜的品种应该具有良好的透光性、保温性和透水性,能够在高海拔地区的恶劣气候条件下保护作物生长,保持土壤湿润。

地膜的厚度也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选择,一般来说,在寒冷地区可以选择厚一些的地膜,能够更好地保温。

二、地膜铺设和固定在铺设地膜时,需要注意地膜的平整和牢固,保证地膜能够完全覆盖在地面上,并且不会因为风吹日晒而移动。

地膜的铺设尽量选择在气温较高的时候进行,这样地膜容易拉伸,同时可以减少对地膜的拉力,使地膜更加牢固。

在地膜的固定上,可以使用专门的地膜固定器进行固定,也可以使用土块、玉米秸秆等材料进行固定,以确保地膜的牢固性和平整性。

三、地膜覆盖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在云南高海拔地区对土壤和作物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是土壤方面,地膜覆盖可以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润度,同时地膜的覆盖还可以有效阻隔太阳光的辐射,减少土壤温度的变化,有利于土壤的保温性和保湿性。

作物方面,地膜的覆盖可以提高土壤温度,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缩短生长周期,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高海拔地区,地膜的覆盖还可以有效防止雨淋对玉米造成的伤害,提高玉米的产量。

四、适当施肥在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中,适当的施肥是非常重要的。

在铺设地膜之前,可以在地膜下面进行施肥,比如有机肥、复合肥等,以提高土壤的肥力。

在作物生长的过程中,也需要及时对作物进行追肥,确保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和产量。

云南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分析

云南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分析

云南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分析
云南高海拔地区主要耕地为坡地和山地,种植条件较为严苛,这对农民来说是一个挑战。

玉米是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由于夏秋季节降雨量大,短时间内又会出现晴天,这给玉米的生长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云南高海拔地区使用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可以有效防止干旱,提高玉米产量。

地膜覆盖技术是一种在农田上覆盖一层塑料膜来保持土壤湿度和温度的种植方法。


云南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的种植方法如下:
首先,选择好土地,确定好种植玉米的品种和密度。

然后,在田间地头铺设好地膜,
将地膜拉直并对膜四周进行覆盖,然后在膜的周围埋入土将其固定好。

这样能够增加土壤
的温度,并减少水分的蒸发,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其次,在土地上开设好排水沟和灌溉设备,使植物能够获得必要的水分和养分。

在地
膜下形成的微气候,能够有效地增加土壤的水分,并减轻玉米干旱的情况。

最后,进行正确的施肥和植物保护。

在云南高海拔地区,土壤贫瘠、富含酸性和水分
不足是玉米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

因此,在施肥环节,需要加强有机肥和化肥的配合。


植物保护方面,可以增加对病虫害的防治,提高玉米的抗性。

总之,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能够在云南高海拔地区增加土壤的温度、保持土壤的水分,降低蒸散,减少干旱的影响,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在具体实践中,农民们需要根
据当地的环境特点和种植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操作和有效地管理。

云南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分析

云南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分析

J I S H U T U I G U A N G技术推广■云南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分析□罗秀摘要:在云南高海拔地区通过地膜覆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

基于此,本文通过对 地膜覆盖玉米种植增产原理的介绍,重点阐述云南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

关键词:云南高海拔地区;地膜覆 盖;玉米种植技术云南省海拔较高,由于地位位置 以及气候因素的影响,在玉米种植的 过程中与低海拔区域的种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别。

因此在实际种植管理 中需要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通过采 取科学的种植培育技术,制定合理的 种植方案。

1高海拔玉米地膜覆盖增产原理分析1.1增加度提高的效益。

通过地膜的覆盖 ,可以通过,地 度高的时,地膜还存储一定的水分和量,供土,由于 过程中实的目的,可以提高土壤表面的 含水—。

1.2°增加土 分,提高土 口」。

在地膜的覆盖,一方 度高,一方水分,因此 的加 ,土 的,增加 土 中的增加。

由于水分 度低,土 的度 ,地提高土。

,由于覆盖地膜制 气的通,因此 的也 制。

1.3 育,提高 。

由于地膜的增 ,加 玉米的生育过程中,育 ,通过合2云南高海拔区域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2.1合理地,规范种植。

地膜覆 盖时 地 ,实,的土条件。

通过实 种植,种量的效 制,提高 ,还实际 玉米的合理植。

$种地100cm,种 2 ,距 50cm,塘距 33.3~40.0cm,塘 20!23.3cm,塘深 13.3~16.6cm,亩 2000 余塘,4000~5000株。

按以上规格,可以在玉米生长中 移栽 。

在盖膜前,应该及时喷洒除草剂,的清除 ,以免在玉米 ,争夺土壤中的分。

2.2选择合理的种植类型,做好施。

玉米种子类型对产量和玉米的量影响重大,在选择种子类型,挑选大小均勻、颗粒饱满的种子在种前晒种,提高种子的,效避免 补苗。

一步避免玉米种子遭害虫的侵蚀,需要在种前对玉米种子药剂处理。

木里县地膜玉米栽培技术

木里县地膜玉米栽培技术

此在 玉米 生产 中多采 用地 膜覆盖 栽 培技 术 。
1 地 膜选 用
选用 规 格 为 8 0~1 0 0 c m,厚度 为 0 . 0 0 8 mr n的
微膜 ,亩 用量 2 . 5 —3 k g 。
2 选 地整 地
确保 该 区域适 宜 开展 地膜 玉米 的种 植 ,所 选种
杂草 。①在整地环节加强处理 ,确保膜与地面尽可 能紧 密贴 合 ,借助 膜 吸收 阳光 发热 的原理 烫死 杂草 幼 苗 ;② 借 助 除 草 剂 等 化 学 药 品 实现 对 杂 草 的 控
制 ,一般 是使 用 敌草 隆 、扑草 净等 除草 剂 ,先 喷洒
冷 ,各 地 小气 候 明 显 ,年 平 均 气温 1 2 . 6℃ ,年 目 照 2 2 0 0 h, 无 霜 期 2 4 6 d, 年 降 水 量 8 0 0~
料 接触 。 5 适 时播种 合理 密植
7 5 0 g / h l T l 2 均 匀 喷 雾 防 治 。④ 粘 虫 。 可 用 敌 杀 死 、 杀 虫双 、敌 敌 畏等 均 匀雾 喷 , 隔 5 d喷 1 次 ,共 喷
耕 种 土地 深 度 5—1 0 c m,播 种温 度 应 当 为 地
根 据 木 里县 的气 候特 点 ,选 用 东 单 8 8号 、 罗 单 7号 、振 兴 5 0 8等优 质杂 交 良种 。播 前用 1 5 %粉
锈 宁拌种 ,预 防玉 米 大 、小叶斑 病 、锈病 。
4 施足 基肥 氮 、 磷 、钾配合 施 用
高 等药剂兑水喷雾 ,隔 7 —1 0 d 喷药 1 次,连续防 治 2~3次 ,选 择 晴天 施 药 ,施 药 后 要保 证 5 h以 上不下 雨才 有效 。③ 玉米螟 。玉米螟 的 虫 ,俗 称

云南省玉龙县高海拔区玉米高产栽培示范技术措施

云南省玉龙县高海拔区玉米高产栽培示范技术措施

云南省玉龙县高海拔区玉米高产栽培示范
技术措施
1、选用良种:选用适应于当地的优良品种海禾1号、临奥4号作主推广品种。

2、种子处理:选用包衣种,播前晒种,可提高出苗率,促进苗全、苗齐。

3、精细整地:犁田要求两犁两耙。

做到田平、土细、沟直。

施用农家肥2000公斤/亩、玉米专用复合肥每亩40公斤、锌肥2公斤、硼肥2公斤作底肥,播种前施用地正丹2.5公斤/亩,防治地下害虫。

4、播种:要抓住节令适时播种。

百亩连片示范核心区要求4月5日―15日内播种,播种规格1.2―1.3米开垄,进行宽窄行播种,大行距80―90厘米,小行距40厘米。

双行双株播种,地膜覆盖栽培。

播种密度为5000―5500株/亩。

5、加强田间管理:(1)及时查苗,播种后5―7天要及时查缺补漏,防止玉米断垄,注意加强苗期防治害虫危害。

(2)加强施肥管理,玉米苗3―4叶期,轻施提苗肥,每亩追施尿素5―10公斤,促进苗齐,苗壮,玉米大喇叭口期重施拔节肥,追施尿素25公斤/亩,抽穗后追施尿素10――15公斤/亩,提高籽粒饱满度。

(3)加强抗旱排涝工作,及时进行中耕锄草,加强各种病虫草鼠害防治,苗期干旱没有条件追肥时可进行叶面喷施,防止玉米脱肥。

后期搞好清沟排涝工作。

(4)施用矮壮素:7―8叶期喷施玉米矮丰,抽穗前
喷施玉米健壮素,防治玉米植株过高引起倒伏。

(5)成熟后及时收获,颗粒归仓达到丰产又丰收。

种植技术-洱源右所镇山区玉米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种植技术-洱源右所镇山区玉米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种植技术-洱源右所镇山区玉米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右所镇位于洱源县城东南部,东经100度03`,北纬26度01`,国土面积302.43平方千米,其中山区面积70%,坝区面积占30%,拥有耕地面积42488亩,辖14个村委会,102个自然村,163个村民小组。

全镇总人口57108人,其中农业人口54628人,有汉族、白族、回族、彝族4个世居民族。

右所镇有三个山区村委会,两个半山区村委会,海拔在2500米以上的耕地达2万多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马铃薯、大白芸豆、烤烟、苦荞等,常年种植玉米12000多亩。

大春玉米生产是右所镇山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为实现玉米的增产、增效,从而增加农民收入,结合我镇山区土地海拔高气温低水利条件差,多为“一季雷响田”的实际制订了本指导技术方案。

一、地膜覆盖技术的优点1.增温、保温。

覆膜后,地膜阻隔了土壤与大气的热能交换,把热能保存在土壤中,白天使地温升高,夜间能保持土温小幅下降,能增加作物生长季的有效积温300—450℃。

2.保水。

覆膜后,土壤与大气隔开,土壤水分不能蒸发散失到空气中,使土壤表层保持湿润,有效减轻雨季开始前的干旱。

3.提高土壤肥料利用率。

由于覆膜后,土壤温度高、水分大,为作物根系生长、微生物活动和养分分解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促进了作物对肥料的吸收,同时减少了雨水或灌水对养分冲刷的淋失,大大的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4.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覆膜后,地表不会受到降雨和灌水的冲刷和渗水压力,保持了土壤疏松状态,透气性好,孔度增加,容重降低,利于根系生长发育。

5.抑制杂草。

由于膜下高温通气不良,杂草出苗后被闷死,起到杀死或抑制杂草的作用。

6.促进发育,促早熟。

覆膜后,有效积温增加,其它各种生长条件得到强化,从而加快作物生长发育,促进早熟和增产。

二、玉米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1.精细整地,施足底肥。

1.1翻犁,晒田。

右所镇山区玉米地多为一季田(冬歇地),应在上年玉米收获雨季结束后,及时翻犁,晒田,通过一个冬季,低温、日晒杀死部分害虫和病原菌。

洛吉乡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洛吉乡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洛吉乡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洛吉乡地处云南省昆明市,是一个拥有得天独厚土壤和气候条件的地方。

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农民们利用地膜玉米栽培技术,取得了丰收的成果。

地膜玉米栽培技术是一种利用地膜覆盖土地,提高土壤温度、控制土壤湿度和保护作物的一种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本文将介绍洛吉乡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选择适宜地块选择合适的地块是地膜玉米栽培的第一步。

首先要选择海拔适中、阳光充足、风力较小、排水良好的地块。

其次要考虑土壤的质地和肥力,通常选择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

最后还要注意避开离菜地和果园较近的地块,避免传播病害。

二、选择优质玉米种子选择优质的玉米种子对地膜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洛吉乡的农民们一般选择一季优质玉米种子进行种植。

在选择种子时,要选择抗病虫害、丰产稳产的品种,保证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三、地面准备工作在地膜玉米栽培之前,农民需要对土地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要进行土地翻晒,将秸秆碎裂,归入土壤。

其次是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选择合适的有机肥和化肥进行施用。

最后是整地,将土地进行平整,为接下来的地膜铺设做好准备。

四、地膜覆盖地膜覆盖是地膜玉米栽培中非常关键的一步。

在播种之前,需要先将地膜铺设在整地后的土地上。

地膜的铺设要均匀平整,确保覆盖完整,没有漏出。

地膜的选择也很关键,一般选择透明、透气性好、保温效果好的地膜。

五、按时播种地膜玉米的播种时间要选择在气温适宜的时候进行。

一般来说,在春季气温回升、土壤温度达到10摄氏度左右时,可以进行播种。

在播种时要保证种子的均匀分布,密度适中,确保玉米的生长发育。

六、科学灌溉地膜玉米的灌溉要科学合理。

在干旱季节,要根据玉米的生长需水量进行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在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要进行不同的灌溉管理,保证玉米生长的需水需肥。

七、病虫害防治在地膜玉米生长期间,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定期巡视田间,发现病虫害要及时进行防治,采用生物防治或者化学防治的方法,确保玉米的生长健康。

云南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研究

云南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研究

云南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研究发布时间:2022-05-07T03:30:48.071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2期作者:晏栋莲[导读] 云南地处高海拔地区,多县海拔在2000米以上,土地的贫瘠、干旱以及较低的地温都是限制玉米种植与高产的主要因素,对此,地膜覆盖可以有效提升地温并使玉米种植得到保湿。

玉米本身是经济效益很好的粮食作物,通过选择合适的地膜覆盖技术并加强对玉米种植各个阶段的控制能够进一步促进玉米高产。

基于此,本文对云南高海拔地区的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晏栋莲曲靖市麒麟区人民政府南宁街道办事处经济管理服务中心,云南曲靖 655000摘要:云南地处高海拔地区,多县海拔在2000米以上,土地的贫瘠、干旱以及较低的地温都是限制玉米种植与高产的主要因素,对此,地膜覆盖可以有效提升地温并使玉米种植得到保湿。

玉米本身是经济效益很好的粮食作物,通过选择合适的地膜覆盖技术并加强对玉米种植各个阶段的控制能够进一步促进玉米高产。

基于此,本文对云南高海拔地区的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种植;地膜覆盖;云南农业前言:高海拔地区的玉米种植与低海拔平原有很大区别。

云南省整体海拔偏高,玉米在该省有多处种植,从整地、播种到田间管理的每一步都应当基于实际地形、气候、年积温、降水等条件综合把控。

玉米种植在云南地区适合使用地膜覆盖进行种植,其优势在于能够使玉米在高海拔土地出苗更早,长势更好,为玉米茁壮成长和防治病害打下了基础,有利于玉米高产。

1选地整地1.1选地云南地区地势较高,省内多处山地高海拔地形,而玉米种植要尽量选择地势相对较平的,土壤肥沃的,玉米怕涝,所以最好是选择透水性强的沙壤土进行种植。

需要注意避开土质粘重的地块,这样的土地渗水性差容易积水,容易导致玉米烂根、生病。

1.2整地选定种植地块之后要对土地进行翻整,由于高海拔地块的土壤更易发生板结,建议采用深翻整地的方式做田块的预处理。

种植技术-云南省西畴县:玉米规范化地膜栽培及管理

种植技术-云南省西畴县:玉米规范化地膜栽培及管理

种植技术-云南省西畴县:玉米规范化地膜栽培及管理一、规范化地膜栽培玉米规范化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明显的增温、保墒、保肥、保全苗、抑制杂草生长、减少虫害、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早熟、增产的作用,一般比不盖膜玉米亩增产100公斤以上,因此,在生产实践中被广泛应用。

施足农家肥,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2000公斤,配方肥40公斤,硫酸钾7.5-10公斤做底肥,底肥以条施入播种沟中盖土,再盖膜。

今年采取先盖膜后播种,透雨后按〔0.9+0.4〕×0.25m规格要求拉沟施肥盖膜,土盖到两条播种沟的沟心或按0.25m的株距放土播种。

用木棍或栽烟器打洞播种,每塘2粒种子,深3-5㎝,达到抢墒播种,出苗安全,减少破膜工序。

盖膜一定要严实,将地膜拉紧、展平、铺匀,膜的四周各开一条浅沟,把地膜用土压紧、压严,以防大风揭掉地膜。

出苗时,有少数苗出歪出偏,注意检查。

二、中后期管理1、间苗定苗。

促进根系发育,控制地上部增长,培育壮苗,达到苗齐、苗壮。

幼苗出苗后3-4叶期,气温稳定在15℃以上,土壤墒情好时方可间苗定苗,间苗时留壮去弱、留扁去圆,避免根间争水、争肥,确保长势一致。

2、及时施肥。

玉米生物学产量高,需肥量较大,应根据不同的生育期适时施肥,掌握“施足底肥、及早追肥、重施穗肥”的原则,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及时追肥。

苗肥:在幼苗可见叶6-7片时,亩施用含量35%的复混肥30㎏;穗肥:在植株大喇叭口时,亩施用复混肥 50-60㎏;粒肥:齐穗期后灌浆期,视玉米长势适当补施粒肥,亩施尿素5㎏,促进苗壮、穗大、粒多。

每次施肥要求深施,肥料施入两塘中间,提高肥料利用率。

穗肥:在抽穗灌浆期,亩用0.25㎏磷酸二氢钾和0.5㎏尿素,兑水50㎏,进行叶面喷施,可防秃顶、缺粒,喷施多元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增加产量,提高品质。

3、隔行去雄。

玉米去雄应在雄穗刚抽出尚未开花前进行,一般在上午10时以后至下午5时前的晴天进行,以利伤口愈合,避免病菌传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分析
云南高海拔地区是中国著名的玉米种植区,这里气候凉爽、日照时间短,高海拔地区
日夜温差大,缺少充足的阳光和温度,对玉米的生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在高海拔地区,
利用地膜覆盖技术种植玉米,可以有效改善种植环境,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

地膜覆盖技术是指在播种前,在土壤表面铺设一层塑料薄膜,用以保护土壤和作物,
提供良好的温湿度环境,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在云南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技术有以下
几个优点:
地膜覆盖可以增加土壤温度。

高海拔地区气候寒冷,日夜温差大,土壤温度较低,不
利于作物的生长。

而地膜覆盖可以阻止地表热量散失,形成一个类似温室的环境,提高土
壤温度,有利于玉米的生长。

地膜覆盖可以减少水分蒸发。

高海拔地区日照时间短,空气湿度大,水分蒸发速度快,导致土壤水分缺乏。

而地膜覆盖可以阻止土壤水分蒸发,减少水分流失,提高土壤湿度,
为玉米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条件。

地膜覆盖可以抑制杂草生长。

高海拔地区土壤肥力一般较低,在没有地膜覆盖的情况下,土壤中的养分容易被杂草竞争,导致玉米生长不良。

而地膜覆盖可以有效阻断杂草的
生长,减少养分损失,提高玉米的养分利用效率。

地膜覆盖还可以提前播种。

高海拔地区种植季节较短,播种时间晚,生长周期短,限
制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而地膜覆盖可以提高土壤温度,缩短玉米的生育期,使其更早地
进入生长期,增加产量和质量。

地膜覆盖技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地膜覆盖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在土壤保湿和温度
调节方面效果明显,但对于土壤通气和根系生长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

地膜覆盖过程中,
对于地膜的选材和基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提高地膜的应用效果。

云南高海拔地区利用地膜覆盖技术种植玉米,可以改善种植环境,提高玉米的产量和
质量。

地膜覆盖技术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