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2017高三语文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2017高三语文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2017高三语文期末考试卷(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至3题。

搞美术理论的陈传席曾说过画若没有古意,格调便不高。

美术的要义是要通过画面将“美”传达给欣赏者。

而客观美对于中国画来说只是一个方面,它还要求在客观之上有精神的追求。

也就是说创作者在创作中不仅要表现客观现实的美,还要讲求中国文化中那种虚灵、澄澈的诗意的审美理想,更高一级的话,还要有哲学的意味,体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一句话,中国画讲究的是气韵、格调,是要创造一种超自然的精神氛围,因而它比单纯的造型艺术多了形而上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内涵。

应该说,这是中国式的审美理想,还有宇宙观的延伸。

那么中国画中的“古意”究竟如何表现,该如何理解呢?举个例说,李璟的词《山花子》开头的两句“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菡萏”是“荷花”的别称,如果将““菡萏香销翠叶残”改为“荷花凋零荷叶残”,阅读起来没有了障碍,但读词时的感觉随着词句的改变而起了变化。

叶嘉莹说,这样一改就会失去原句所包含的那种丰富的“潜能”,也就是艺术品本身所包含的丰富的意象。

为什么呢?“菡萏”一词出自《尔雅》。

《尔雅》是中国的第一部词典,距今至少2000年了,够古老;而且《尔雅》收集的都是近乎规范的雅言,本身就与现实的日常用语有着一定的美感距离。

“因此有了一分古雅,也更加珍贵,格调自然出俗。

”“香”是芬芳的香气,“翠”不只是绿的颜色,还能让人联想到美且珍贵的翠玉。

这么多珍贵的、美好的意象,“销”了、“残”了,消失了、残破了,使人感受到的是极端的残酷,所以王国维读罢就有了“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感慨,“荷花凋零荷叶残”虽然通俗易懂,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给人这种强烈的感受。

“距离”产生美,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但用于诗词、绘画创作也一样产生意想不到的美感。

中国画中的“古意”,是因为它重“意境”,它所追寻的意象和美感是超现实的,有着一种现实生活的喧嚣躁动、急功近利遥不可及的静寂、旷远与超尘,所以古意盎然,珍贵且格调出俗,也因此有着丰富的意象和再创作的空间,令欣赏者可以尽情地驰骋自己的想象,也能给欣赏者以安宁、超然的感觉,而不只是享受它的客观美所带来的感观享受。

2017级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2017级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2017 级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参照答案1.A 【分析】本考学生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目,第一要,明确干的要求,如本“以下对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剖析, 正确的一”,要求出的是“正确的一”,而后的内容,而后到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最后行辨析。

C ,本中, B ,“只有非需要新” ,文中并未不需要新。

“ 化示范区既能影响, 也能在科技与价中示其作用”,混杂观点,是在化示范区基上推的企集群,能影响,也能在科技与价中示其作用。

D ,“ 的集群雷同、品位不高、无序争” ,信息于文无据。

故A。

2.D 【分析】本考学生剖析文章构,掌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解答此目,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掌握文章的点、据,注意剖析文章的思路,中心点和分点的关系,点和据之的关系,方法的型,重点查核点能否正确,据明的是什么点和的方法。

本中,D ,“ 述了村宜居的必需性” ,从文中来看,是述通社会管理新村宜居。

故 D 。

3.C 【分析】本考学生内容重点,归纳中情意思,并剖析归纳作者在文中的点度的能力。

解答此目,先,明确干的要求,再辨明索区,确立句;系上下文领会,要字眼;的解要抓住本,将解的含意放在被解的,看上下文能否、适合;求称代与称代内容的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系全文的向性,解能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本中, C ,“中介、非政府不参加村社区建 , 村管理格局和方式就不会生改” ,“⋯⋯,就不会⋯⋯”的法太,此外,村管理格局和方式生改的原由不是中介、非政府参加村社区建。

故 C 。

4.C 【分析】本考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通技手段采集人、各交通工具所留下的印迹信息没多大价” 法,资料三中“以在的技手段⋯些数据聚起来,其实不必定生有价或许价高的信息”;此外保留它,意不大”剖析,依据资料四中“利用大数剖析采集起来的人和交通数据”和“将其深入用”的信息能够看出,只需理适当,采集的些信息是有作用的,保留它并不是“ 意不大”。

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命题人: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 I卷(表达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阅读题)甲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后世诗论家多冠王维以“诗佛”,从其诗歌创作的实践看,他也常能将佛教的认知方法与思维模式引入诗歌创作,从而大大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艺术技巧与思维空间,在诗歌艺术上开辟了一番新的天地。

人们习惯将他创作的这类诗称为“禅味诗”。

王维禅味诗一方面表现为“空寂”“无我”,另一方面表现为“敛势的空间体验”。

说其“空寂”“无我”,必须要了解一下王维奉佛的背景。

其母崔氏、其弟王缙均曾师事大照禅师普寂,这就使得王维自幼便多少受到了佛教思想的熏陶。

另外,王维生活的时代,士人习佛风气兴盛,王维成为“习佛士”中一员不足为怪。

加上王维早中进士,仕途顺利,很早就摆脱了一般人急功近利的政治、名誉追求,可以将精力转向比较抽象的精神和宗教问题,并潜移默化、不可避免地渗入到他的人生观、世界观中,且进入其文学创作,为其“诗”“思”提供了不少的启示抑或“灵感”,从而也使得其诗作有了抹之难去的禅味。

如在《酬张少府》一诗中,“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林”,表现出了他对禅宗的理解。

用诗中那渐行渐远的渔歌,烘托出自己在顿悟“穷通”之理实为“空无”时内心难以言说的独特感受。

王维禅味诗“敛势的空间体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他通过悟禅而将自己本可无限外化、无限扩大的心灵转变为向内心深处进行探究。

这是他求得自己心灵安慰与人格净化的一种方式。

如《归嵩山作》:“迢递嵩山下,归来且闭关。

”一“归”一“闭”,即是空间意识上的两重内敛——它将人的精神情感与生命力量由外在的无限大、无穷远而消解在了人的一种心理之中,从而使人的生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安顿、止泊。

王维禅味诗的这一特点,可从中国的人文精神上去探求原因。

人教版2017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2017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2017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阅读题)和第二部分(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范围。

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年的科举制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

由于科举制影响巨大,人们的评价向来都有很大的差异。

现在多数学者都赞同唐宋时期的科举在历史上起了进步作用,分歧主要在对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评价。

过去对科举的认识往往以偏概全,例如,很多人到现在还以为明清科举只考八股文。

其实,科举考试内容繁多,即使是明清时期的科举,八股文也仅为多种考试内容的一部分或者一科,只是其重要性有点像当代高考或研究生考试中的英语,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罢了。

但明清两代科举也要考三场,除头场考八股文以外,第二场考论、判、诏、表等当时政府的应用文,第三场考经史时务策,只通八股文而不懂其他知识,也是无法考上的。

在1300年的中国科举史上,无论哪个朝代,策问与对策都是重要的考试题型。

策问的内容也非常丰富,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教育、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或经史典籍中的问题,都可以作为策问题目,统治者也往往通过举子的对策来了解民情、征询解决问题的对策。

同时,策试这种形式可以考查应试者的德、识、才、学以及对“时务”即现实问题的见解。

特别是时务策,主要是与国计民生有关的问题。

在传统社会,教育和考试以人文知识为主要内容,西方的中世纪大学和东亚的书院、科举皆然。

只有到文艺复兴、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教育的内容才逐渐转到自然科学方面来,注重自然科学,即所谓的实科,是工业文明时代教育的重要特征。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坚船利炮强劲东来的西学代表先进的工业文明,而当时的中国还处于农业文明的时代,科举考试内容基本上还停留在古代的古典人文知识,自然逃脱不了被停废的命运。

【推荐下载】2017学年人教版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推荐下载】2017学年人教版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键入文字]
2017学年人教版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多做练习可以帮助大家提高答题能力,小编分享了2017学年人教版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供练习!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菜肴熟稔(rěn)孤苦伶仃风流蕴藉(jiè)
 B.流苏蓬蒿(hāo)锱铢必较白云出岫(yòu)
 C.峨眉岑寂(cén) 萍水相逢陨首以报(yǔn)
 D.婵娟庇佑(pì) 食不裹腹穷乡僻壤(pì)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有媒体评论,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此前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为“以国家治理机制、治理能力为中心”。

 ②面对数据搜索能力强大的互联网,任何人都无法保证自身信息的绝对安全,更不要说隐私观念的中国用户了。

 ③DNA考古在学界已基本得到。

早在1981年,科学家就对马王堆汉墓古尸进行了核酸分离与鉴定,并发表了有关古DNA的研究报告。

 A.基调淡漠认可B.论调淡薄认定
 C.论调淡漠认定D.基调淡薄认可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随着国力增强,中国正在重构一种新型的国际关系。

有人目无全牛,仅从周边的局部争端就得出中国外交陷入困境的结论,这是不客观的。

 B. 朱自清的《经典常谈》用浅近的文字,于十三篇文章中,要言不烦地介绍了中国
1。

2017年高中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7年高中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7年高中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高中语文期末考试作为一种对学期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的形式,是对高中师生一学期的语文教学效果进行的检测。

下面店铺给你分享高中语文期末试卷,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期末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写文章时,我们通常会运用以小见大,虚实相生,抑扬结合,主次相成等写作手法,而这些章法,在建筑组合之中同样可以被灵活应用。

大小、曲直、繁简、抑扬、奇偶、虚实等手法在传统建筑中相辅相成、相互渗透。

建筑中的“钩心斗角”结构便是很好的例证。

心是指宫室的中心,角是指檐角,诸角向心,叫“钩心”;诸角彼此相向,像戈相斗,叫做“斗角”。

在曲阜的孔庙,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的建筑结构。

“勾心斗角”原是建筑师为了节省空间及建筑结构的美观,而创造出的一门以巧补拙的建筑美学。

其实就整个中国古代建筑,如故宫、雍和宫等的建筑结构,都是纵横交错、榫榫相咬,相互关联又互相制约,针锋相对。

原本难以共存的拥挤的建筑,在建筑师的设计下反而和谐共生。

作为祭祀祖先神灵之用的天坛,其主要设计思想就是要突出天空的辽阔高远,以表现“天”的至高无上。

全部宫殿、坛基都朝南成圆形,以象征天,两重坛墙的南侧转角皆为直角,北侧转角皆为圆弧形,象征着“天圆地方”。

而内坛位于外坛的南北中轴线以东,圜丘坛和祈年坛又位于内坛中轴线的东面,这些都是为了增加西侧的空旷程度,使人们从西边的正门进入天坛后,就能获得开阔的视野,以感受到上天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

而全部宫殿、坛基都朝南成圆形,以象征天,两重坛墙的南侧转角皆为直角,北侧转角皆为圆弧形,象征着“天圆地方”,则体现了古人的宇宙观。

就单体建筑,祈年殿和皇穹宇都使用了圆形攒尖顶,镶着象征天空的蓝色的琉璃瓦,它们外部的台基和屋檐层层收缩上举,也体现出一种与天接近的奇异感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丹陛桥,它连接圜丘坛、皇穹宇、祈谷坛三座主建筑,贯通南北,由南向北逐渐升至3 米,象征着此道与天宫相接,皇帝由南至北步步升天。

2017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7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7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2017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第Ⅰ卷阅读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清代词流派概述清代的词坛被誉为词林发展史上的一个“中兴时期”,这种说法并不意味着清词只是宋词的简单重复或再现,而是以一种经过了时代浸染和词自身蜕变之后的新发展。

最值得注意的就是词家辈出而又流派纷呈。

流派是指具有共同的或者相似的理论主张,以及相同或相似的创作风格的若干作家组成的一个团体或者群落,流派的产生是文学繁荣的标志。

清代词坛上的流派纷呈,是建立在对词这种文学样式的群体认同基础之上的,或者说到了清代,词才最终确立了自己与诗、文一样的独立地位,才真正从创作实践到理性认同都进入了成熟时期。

而地域是文学流派形成的客观环境因素,清代词坛的风格流派便呈现出一种很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从明崇祯初年到清顺治朝的四十多年的时间,是以陈子龙、李雯等为领袖的云间词派盛行的时期,云间属于当时的松江府(今上海松江)。

这一派词人标举南唐、北宋词,称他们的创作是“皆境由情生,辞随意启,天机偶发,元音自成,繁促之中尚存高浑,斯为最盛也”(陈子龙《幽兰草题词》)。

他们标榜天机自然的高浑境界,追求典雅婉妍的风格旨趣,但因纠缠于传统的“词为艳科”的观念之中,有意同当时动荡的社会局势保持距离,所以创作实践与理论主张并非相一致。

虽然如此,云间词派还是开启了一个词风转变的历史时代。

另外,在明末清初的词坛上还有浙江嘉善地区的“柳州词派”,以及以王世祯为首的广陵词人群体,后者是清代第一次形成的大规模的词人流派。

从清顺治七年到康熙二十七年之间的四十多年,为阳羡词派活跃的时期。

这是清初另一个规模更大的词学流派,将陈维崧作为自己的宗主和领袖。

这一词学流派开始从观念上反拨“词为艳科”“小道”的传统偏见,在理论上主张崇情主意、不拘一格,把词提到与“经”“史”并驾齐驱的地位。

从创作实践来看,他们把“哀民生之多艰”和“惟歌生民病”的诗学传统,运用到词的创作之中,用民生疾苦和家国之痛的切肤感受,代替词人风流的“浅斟低唱”和“偎红倚翠”,从内容的深厚和广博上提升了词的格调。

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有答案)

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有答案)

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有答案)卷Ⅰ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社科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中国人为何自称汉人中国人中绝大多数的族群都认同自己是汉人,汉人的名称从汉朝而来,因此汉朝对中国的意又便不只是一个政治上的朝代,而是将各种不同来源、背景的中国人融铸成一个大家共有的身份认同。

为什么别的朝代不能做到这一点,以至于两千多年来中国人还一直称自己为汉人?这在于,汉人不是一个族群的意义,而是一种文化群的意义,汉人和欧洲族群的概念是相当不一样的,犹太人、日耳曼人、拉丁人等都以族群、种族、血统来界定,而汉人却是以文化来定义的,所以才能一直维持到今天。

从刘邦到吕后再到文景二代,最初的动荡不安尚未融铸成一个具体的朝代。

直到汉武帝时期,才显现汉朝之所以为汉朝的特点。

首先是政权的整合。

政权从一个武装集团共有逐漸转变成各地人才都可以加入,汉初,丞相只有功臣可担任,非侯不能担任丞相,非军功不能封候,因此只有功臣的子嗣才能封侯。

后来转变成公孙弘可以布衣封侯,文人也可以封侯做宰相。

汉朝的察举制度使全国的人才进用到中央,也使全国人才分散到各地担任统治工作。

每个郡都有一定的配额,每个地区的人皆可加入国家的统治集团。

察举制度的建立,打下了政治统治集团的基础。

这个制度开启了中国科举制度几千年的传统,使汉朝从封闭的功臣集团统治转变为全国各地的精英共同统治的局面。

其次是经济网络的整合。

在战国时代,中国已经具有相当程度的城市化,商业活动非常活跃,各地有各地的货币,加之各地有各地的物产、风俗习惯,所以各地的市场也没有真正被整合为一个市场,产品在城市生产。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生产单位,手工业在知坊里进行,不在农村,自己销、自己运,并没有被整合为共同的市场。

汉武帝时代,因连年对外战争,须征收大量税收。

为防止逃漏税,汉朝采取了最严酷的征收办法,密告逃税者可得到没收财产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因此全国告密成风。

这就破坏了工商业机制,故生产事业只好转入农村。

2017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doc

2017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doc

2017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

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

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

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

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

一派叫做“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

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

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

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

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

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

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

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

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

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

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一种快乐,但是超出生命需要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

约翰穆勒则强调,幸福就是快乐,但是快乐是有质量和层次的区别的,一个人只有各种快乐都品尝过了,他才知道哪一种快乐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在中国哲学里,我感觉,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尤其是庄子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还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快乐。

2017高一语文期末答案

2017高一语文期末答案

2016-2017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答案:1、答案:A解析:文中说诗三百篇“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选项中“并没有深刻含意”错。

2、答案:C解析:子展的意思是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3、答案:B解析:文中说“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这一些作品不一定被收入诗三百篇中,但都有曲调4.AE(B无厌恶之情C“城市拒绝月光”太绝对D因为现代人只重名利)(5分)5.(6分)①“窗”在文中是人心灵世界的写照,是人类精神生活的象征,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而“门”是指世俗生活,象征人对物质的追求。

6.①忘却虚名浮利(或“淡去功名之心”);②拥有闲情逸致,通过读书把知识化为脑中的智慧,滋养心灵,获得一种“丰富的安静”。

(6分,一点2分,两点6分,意思对即可)7、答案A(正确断句:邑,赋,者。

震,败。

)8、答案A(《左传》应为编年史。

)9、答案C(齐国国君已经交代有最后的底线。

)10、(1)四王统一天下的时候,树立德行,帮助实现大家的共同愿望。

五伯称霸诸侯的时候,勤劳王事,安抚诸侯,奉行天子的命令。

(王,动词,统一天下,济,帮助)(2)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热闹,可是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够用来畅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

11、(5分)AD(解析:A“表达自己归隐田园,不再上书的坚决意志”错误,实际上表达的正是“魏阙心常在,金门诏不忘”的情意。

“南山归敝庐”本非所愿,不得已也。

D.“表达出诗人不遇明主白发早生的愤慨和激愤”错误,是表现诗人不愿以白衣终老此生而又无可奈何的复杂感情。

)12、(6分)寒冷的冬夜,一轮冷月透过松树,将清冷的光辉照进窗内,给诗人以清虚空寂之感。

(紧扣“意境”,描述意境,2分)这句诗以景结情,语意双关,(指出手法,2分)既是对眼前清冷、寂寥的实景客观描写,也是诗人求仕不得后内心愁苦与无望的真实写照,含蓄委婉,极有韵致。

2017年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7年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7年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1、本试卷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模块考查,第二部分为拓展练习,第三部分为作文;2、第一部分选择题请填涂在答题卡上,其余部分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和作文纸上,考试结束,收答题卡和作文纸;3、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纸和作文纸的相应位置,不填写姓名、考号或字迹不清者酌情扣分;4、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一部分(模块考查共40分)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5分)1、下列各项中,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氓(mng)隶脸颊(xi)暗然流血漂橹B、朱拓(t)咀(jǔ )嚼(jio)褴缕万乘之势C、逡(qūn)巡(xn)踌(chu)躇(zh)竦然翁牖绳枢D、呜咽(y)牲(shēng )醴(lǐ )踉跄瘐毙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这本辞典虽然有一些缺页,是珍本。

②会议将举手表决的方式,选出新的主席团领导。

③如果仅仅因为看了一下时下比较流行的武打、言情的小说或影视后,就一味地盲目地去模仿作品的人物过激行为,这只能说明这些读者是没有一定能力的。

A、毕竟沿用鉴赏B、毕竟采用鉴别C、究竟沿用鉴别D、究竟采用鉴赏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亚洲四强赛上,中国队的表现可圈可点,不但战平了日本,还历史性地终结了盘桓32年之久的“恐韩症”。

B、尽管乙肝病毒感染可以有效防治,但仍有一些人对乙肝谈虎色变,使得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业困难。

C、成都叫停“奥数”等用来规范办学的举措,曾引起过广泛的争议,如今终于尘埃落定得到了有效实施。

D、“两会”上,大家认为无关现实痛痒的议案应该少提,把难能可贵的时间让位给老百姓最关注的议题。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为全面建成惠及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B、国务院办公厅最近下发通知,将在所有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施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

2017年秋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解析

2017年秋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解析

2017年秋⾼⼆语⽂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解析 语⽂需要多练习来提⾼语⽂⽔平,多做⼀些好的试卷对您会有帮助,所以我们在⾼⼆期末考试前要多做测试题。

以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秋⾼⼆语⽂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解析的相关资料,供您阅读。

秋⾼⼆语⽂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解析 ⼀、选择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恰当的⼀项 A.想⼀想“车同轨”“书同⽂”,就能明⽩推⼴普通话的意义。

⽽当普通话已经轻车熟路时,⼈们⼜开始关⼼⽅⾔的命运。

B.青年学⽣向⽗母要钱买奢侈品的现象愈来愈突出,⽽且⼤有过江之鲫之势。

这种校园奢侈风狂飙,决不是⽆独有偶的。

C.在《⽂选》⾥,在《⽟台新咏》⾥,在《⽂苑英华》⾥,我们太习惯于在某些指定的遗址⾥观光受教⼀咏三叹。

D.若说有⼀处地⽅,轻⾈⽵筏、马嘶猿啼、⽔墨诗情、满纸烟霞,令千古⽂⼈叹之赞之的话,便只有三峡了。

2.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全都正确的⼀项是 A. 档次(dǎng) 抨击(pēng)休⽌符 (fú) 哗众取宠(huá) B. 惦记(diàn)追溯 (shuò)捅娄⼦(1óu)曲⾼和寡(hè) C.混淆 (yáo) 骸⾻(hái) 挑⼤梁(tiǎo)愤世嫉俗(jí) D.呼吁 (yù)调侃 (kǎn) 潜⼒股(qián) 绵薄之⼒(mián)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正确的⼀句是 A.⼩⽶⼿机凭借互联⽹销售模式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惊⼈的销售业绩,⼀时成为国产⼿机的众⽮之的,华为、中兴等⼿机⼚家也纷纷效仿这⼀模式。

B.⽉光如⽔的夜晚,沏⼀壶清茶,邀三五好友,共聚院中的葡萄架下,海阔天空地畅聊⼀番,忘却尘世的纷扰,该是何等的惬意! C.嫉妒⼼强的⼈看到⾝边的⼈取得了成就,不仅不赞⼀词,反⽽会恶语相加乃⾄造谣中伤,使对⽅激情消减,名誉受损,甚⾄产⽣更坏的结果。

高考卷语文真题解析2017及语文期末考试试题(2)

高考卷语文真题解析2017及语文期末考试试题(2)

高考卷语文真题解析2017及语文期末考试试题(2)(二 )古代诗歌阅读(10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女冠子•元夕蒋捷①蕙花香也。

雪晴池馆如画。

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

而今灯漫挂。

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

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②争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

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

剔残红灺③。

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

吴笺银粉砑。

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

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④。

【注】①蒋捷:宋末元初人,南宋亡,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

②蛾儿:闹蛾儿,用彩纸剪成的饰物。

③灺(xiè):灯烛的残灰。

④夕阳西下:指南宋康与之(一说为范周)《宝鼎现》咏元夕词,其首三句为“夕阳西下,暮霭红隘,香风罗绮”。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 全词起笔两句从静态方面极度描写过去元宵节日如画的迷人景象,目的在于为后文实写现在元宵的冷清暗淡,形成今昔的强烈对比。

B. 上片三至六句从动态方面极力实写春风吹到精美的歌楼舞榭、到处是笙箫管乐齐鸣、琉璃灯彩光四射、满城笑语欢声的热闹繁华场景。

C.“而今灯漫挂。

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

”三句写遍地彩灯高挂,灯光明亮照彻元夜,与“琉璃光射”相照应,写出了元宵节日的繁华。

D.“江城人悄初更打”一句以动衬静,从灯市时间的短促写夜晚冷落,寂静无声,鼓点悄然响起才知是初更,并点明词人度元宵所在地——江城。

E. 这首词风格较为自然,词意始终在流动中,无一凝滞。

对过去元夕的铺叙不惜篇幅,浓墨重彩,或直接描绘,或间接叙写,或以梦境加以再现。

15. 请简要分析这首词的下阕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每小题1分)(1)《诗经•氓》中以“ ,”两句斥责负心男子,指责他誓言真挚诚恳,变心却如此之快。

(2)《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加长佩带来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是“ ,。

2017年秋黄冈市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年秋黄冈市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年秋黄冈市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考试范围:必修1+必修2。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千秋文化诗意解张同吾我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曾诞生了许多才情卓绝的诗人,他们创作出的想象神奇、构思灵妙、语言精湛、意境优美、音韵和谐的诗篇不胜枚举。

这些作品的文化命脉和精神命脉,都源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江河,它们像熏风细雨一般,浸润着世代中国人的心田,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塑造着我们的文化性格、哲学理念和审美心理。

我们把当代人按照古典诗词的艺术法则、美学范式和表现程式创作的诗词,称为旧体诗词。

当下旧体诗词创作呈繁盛态势,作者之众铺天盖地,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尽管其中多有平泛概念之作,却也不乏显现诗人禀赋和诗艺才华的诗篇。

名山含古寺,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浸染其中,如披神秘的面纱,含蕴氤氲的气氛。

“鸟鸣经卷润泉水,花放杜鹃散炉香”,真是一片不染尘埃的怡乐世界。

江西有很多名载青史的书院,象山书院、白鹿洞书院、白鹭洲书院、鹅湖书院、信江书院、叠山书院等,都以名人足迹、先哲传说而著称。

当代人以凝练的语言和鲜活的意象再现先哲风采和诗家富有个性的价值取向与审美理想。

鹅湖书院在鹅湖山北麓,因以得名,在这里曾有两次“鹅湖之会”,均在南宋淳熙年间,一次是朱熹、陆九渊等四贤讲学,一次是辛弃疾、陈亮等在此共商抗金之事。

诗曰“气象群峰护,天眸一水开。

鹅湖集会地,今古蕴贤才”(《鹅湖书院感事》)。

2017年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2017年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2017年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词语字音字形无误的是( )A.梁椽(chuán)欢谑(nùe) 萦迂剡溪B.衰鬓(bìn)凝睇锱铢肯綮(qìng)C.渌水(lǜ) 鼙鼓(pí) 砉然馔玉D.披靡(mí)玉扃嗔目鼎铛(chēng)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一致的是( )A.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

B.我何面目见之。

C.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D.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的是( )A.《李凭箜篌引》中诗人运用了大量丰富奇特的想象和比喻,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令人惊叹。

此诗是李贺诗歌的代表作之一,是唐诗中描写音乐的名篇。

B.《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C.《长恨歌》是一首叙事成份很浓的抒情诗。

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了我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写手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

而《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创作的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

D.《庖丁解牛》选自《庄子养生主》,《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作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刁亦男执导的《白日焰火》获得第64 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而该片主演廖凡也成功摘取最佳男演员的桂冠,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柏林电影节华人“影帝”。

B.法国学者奈尔撰文说,美国之所以从战略和政治上如此倚重监听,原因是美国目前在经济和财政上陷入危机,以及面对新兴大国崛起和德国重返世界权力中心的挑战造成的。

C.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长此以往,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地传承。

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带答案)

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带答案)

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带答案)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国学中的自由曹雅欣自由,在传统文化里并未缺失,在国学里是随处可见的。

道家的生命理想最接近自由的状态,老子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道法自然”,意思是:大道之行,既要仿照大自然的规律法则,又要效法事物本身自然而然的状态,顺其自然,这就是道之所在。

而把道家思想与个人生命形态结合得更紧密、更艺术的庄子,对自由的感受也更强烈。

一篇著名的《逍遥游》,其实描写的正是庄子心灵的驰骋和思想的放飞。

《逍遥游》中描述的那个叫做“鹏”的大鸟,能够扶摇直上九万里,能够背负青天激越云间,自由往来于天地间。

其实,庄子以如此瑰丽的笔墨哪里仅仅是在描写一只鸟的行为呢?那“鹏”正是庄子自己的心,正是一颗开阔六合、含纳古今、超越世俗、纵横时空的心。

心的自由,才是一个人真正的自由。

人力所及永远是有限的,人生环境永远是有遗憾的,然而,心的开阔可以超越现实局限,助你自由翱翔在无边无际的精神世界。

儒家学派里,孔子曾称赞得意门生颜回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箪食瓢饮的清贫生活,人人都不堪忧苦,只有颜回不改其乐——这“乐”,也许是身在陋巷、心在书中的精神享受,也许是身在平凡、志在高远的修身过程,也许是身虽未动、心已远行的超越眼前的卓越见识。

可见,在中国文化里,无论是主张入世有为的儒家,还是主张出世无为的道家,无论他们的生存环境和行为特征有何不同,但在内心和精神层面,他们都同样拥有自由的灵魂。

无论是脚踏实地的儒家,还是仰望天空的道家,他们不同的人生信条只是对生活哲学的探讨。

而对生命状态的存在,他们都毫无异议地认为,不管在朝堂、闹市,还是在山林、陃巷,都可以也都应该自由而活。

甚至,提倡法制、法度严明的法家,也不与自由的本质相矛盾。

自由突显出秩序,在有形的层面,所有的自由都有其边界,法度之内是令行禁止,那么相对应的法度之外就是行动自由。

2017年秋学期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试题附答案

2017年秋学期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试题附答案

2017年秋学期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试题附答案第Ⅰ卷阅读题(1-16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在世界文明对话史上,公元2世纪到7世纪期间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当属佛教的东传及其与中华文明的对话。

这一文明对话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后果,它不仅使佛教融入中华文明,与儒家、道教一起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结构性力量,而且也使得佛教获得持续的发展活力,从一个地方性宗教上升为世界性宗教,直到今天仍然发挥其重要的精神作用。

两汉时期是佛教东传的发生期。

佛教进入中国大地是一个因地域关系自然而然地发生的过程,“其教因西域使臣商贾以及热诚传教之人,渐布中夏,流行于民间”。

(汤用彤)它不是像后来基督教教团派出大量传教士有组织地传教活动。

这一点决定佛教进入中国是和平的、非强制性的。

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是与当时道家的黄老之术和方士之术互相影响、相得益彰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佛教东传的扎根期,隋唐时期是佛教东传的开花结果期,这两个时期是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最重要时期。

唐以后,随着三教合流,随着中国化佛教禅宗的盛行,融入中华文明的佛教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佛教已经不是在异族异质文明意义上与中华文明展开对话了。

魏晋时期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主要体现在佛学与玄学的对话上,两种文明对话呈现出佛学的玄学化和玄学的佛学化。

南北朝时期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一个突出特征是皇帝亲自参与对话,如宋文帝曾与僧人论究佛理,宋武帝亲自到寺庙听讲,梁武帝甚至亲制发愿文,皈依佛教,大兴寺庙。

魏晋时期,中外学者合译佛经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东晋是佛典合译的高峰期。

不仅小乘佛教的基本经典《阿含经》系列被创译,而且大乘佛教的重要经论、密教经典、律典等都被译出。

当时在佛经的翻译解释中大量采用“格义”的方法,即用中国原有经典中的精义与典故来比配佛经中的道理,以便中国信徒的理解与接受。

显然这是一种聪明的文明对话与融合方式。

宁波市 2017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宁波市 2017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宁波市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A(B凫读第二声fú,“隐密”应写成“隐秘”;C“镰柄bìng”读第三声bǐng,“摩砺”应为“磨砺”;D“憎zèng恶”读第一声“憎(zēng)恶”,“恭行实践”应为“躬行实践”。

)2.C(“尽管”应改成“无论”或“不管”)3.C(《标点符号用法》规定:一个句子内部一般不应套用冒号。

在这个长句内连续使用了两个冒号,第二个冒号应改为逗号。

)4.D(A项宾语残缺,“作业”后面应补上“总量”或“数量”之类的词语;B句式杂糅,“新的动力”应删去;C项介词多余,可删去“对于”)5.答案参考(1)譬如苏轼,贬谪黄州,他能尽享夜游赤壁之乐;贬谪惠州,他能体验日啖荔枝之乐。

答案示例(2)譬如杰克▪伦敦,沙漠淘金,他挥洒着冒险的拓荒豪情;孤身远航,他汲取着磨难的艺术灵感。

(此题主要考察学生是否有自己特别熟悉的作家。

学生所列作家符合乐观主义特质的给1分,所写事实与作家身份相符给2分,文采给1分。

如果所列作家明显不具备乐主义气质或所列事项明显属于杜撰或张冠李戴,最多给1分。

)6.答案示例“妈妈,我听同学说东钱湖边上新开了一家大型商场,这几天正在搞特价活动呢。

我们可以先到东钱湖边上散散心,舒解学习工作的压力,再去商场买衣服,好不好?”(这道试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与体验。

“我”的对话要针对父母亲的矛盾争执而发,只要言之成理,有一定的说服力即可。

教师根据学生对话内容的恰切性和语言表达的流畅、准确酌情给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7.C(A.原文是说有“一部分”存在于大脑皮层的布洛卡区(控制说话、动作和对语言的理解的区域)。

B.原文只说“推理模型”和“顿悟模型”是两种认知模型,没有涉及哪个更高级。

D.原文:眼睛不仅仅是外界万千事物的“感受器”,而且由于它与镜像神经元的直接联系,变成了一种“理性器官”。

)8.D(如果没有镜像神经元的作用,每一个猴子都要被火中的栗子烫一下后才长了记性;而有了镜像神经元,猴子们看见同伴的经历,自己就能明白该怎样做)9.(1)镜像神经元的发现;(2)镜像神经元的认知价值;(3)镜像神经元的教育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单元检测考试试题高一语文1、本试卷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模块考查,第二部分为拓展练习,第三部分为作文;2、第一部分选择题请填涂在答题卡上,其余部分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和作文纸上,考试结束,收答题卡和作文纸;3、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纸和作文纸的相应位置,不填写姓名、考号或字迹不清者酌情扣分;4、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一部分(模块考查共40分)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5分)1、下列各项中,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氓(méng)隶脸颊(xiá)暗然流血漂橹B.朱拓(tà)咀( jǔ)嚼(jiáo)褴缕万乘之势C.逡(qūn)巡(xún)踌(chóu)躇(z hú)竦然翁牖绳枢D.呜咽(yè)牲( shēng )醴( lǐ)踉跄瘐毙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这本辞典虽然有一些缺页,是珍本。

②会议将举手表决的方式,选出新的主席团领导。

③如果仅仅因为看了一下时下比较流行的武打、言情的小说或影视后,就一味地盲目地去模仿作品的人物过激行为,这只能说明这些读者是没有一定能力的。

A.毕竟沿用鉴赏 B.毕竟采用鉴别C.究竟沿用鉴别 D.究竟采用鉴赏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亚洲四强赛上,中国队的表现可圈可点....,不但战平了日本,还历史性地终结了盘桓32年之久的“恐韩症”。

B. 尽管乙肝病毒感染可以有效防治,但仍有一些人对乙肝谈虎色变....,使得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业困难。

C. 成都叫停“奥数”等用来规范办学的举措,曾引起过广泛的争议,如今终于尘埃落定....得到了有效实施。

D. “两会”上,大家认为无关现实痛痒的议案应该少提,把难能可贵....的时间让位给老百姓最关注的议题。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B.国务院办公厅最近下发通知,将在所有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施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

C.今年,全国各地煤矿安全事故频繁发生,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这主要是因为缺乏安全意识和监督管理不力造成的。

D.当一些西方媒体歪曲报道西藏发生的游行示威、将中国妖魔化时,澳大利亚的大多数媒体和报纸、电视台都公布了事实真相,破坏了西方媒体妄图达到它们险恶目的的图谋。

5、下列各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小说三要素是: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的故事情节、典型的环境描写。

小说的情节主要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时前面还有序幕,最后还有尾声。

B.《汉书》又称《前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班固撰,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

C.波德莱尔的《应和》被称作“象征派的宪章”,它以一种近乎神秘的笔调,描绘了人和自然之间的感应。

《豹——在巴黎动物园》是里尔克“咏物诗”的代表作。

D.贾谊是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过秦论》是其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全文旨在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过秦论》选自《新书》。

二、课内文言文(每题3分,共15分)6、下面句子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1)于是从散约败(2)而倔起阡陌之中(3)赢粮而景从(4)秦人开关延敌(5)数罟不入污池(6)骐骥一跃(7)虽有槁暴(8)君子生非异也(9)率疲弊之卒(10)传道受业解惑也(11)填然鼓之(12)然而不王者A.(2)(4)(7)(8)(9)(11)B.(1)(2)(3)(5)(9)(10)C.(1)(3)(4)(6)(11)(12)D.(1)(2)(3)(7)(8)(10)7、下面加点的词语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才能不及中人..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D.古之学者..必有师8、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活用现象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天下(1)用心一.也(2)南.取百越之地(3)不耻.相师(4)且夫天下非小弱..也(5)孔子师.郯子(6)上.食埃土,下.饮黄泉(7)天下云.集响.应(8)会盟而谋弱.秦(9)序八州而朝.同列(10)追亡.逐北(11)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12)赢粮而景.从A.(1)(2)(4)(6)B.(3)(5)(7)(9)C.(2)(6)(7)(12)D.(2)(8)(10)(11)9、下面各组加点词语意义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A.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填然鼓之.C.申之以孝悌之.义斯天下之.民至焉斧斤以.时入山林D.以.五十步笑百步请以.战喻10、下面各组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求人可使报秦者A.其闻道也固先乎吾B.而迁徙之徒也C.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D.车六七百乘三、背诵默写(每空1分,共10分)11、在下面的横线上默写原句。

(每空1分,共10分)(1)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2)《琵琶行》中,表现琵琶女演奏过程中间歇停顿,却更有妙处的两句是,。

表现作者与琵琶女命运相通的两句是,。

(3)《过秦论》中,作者认为秦王朝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4)连峰去天不盈尺,。

,。

第二部分(拓展练习共50分)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共19分)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

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

四方贤士多归之。

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

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日:“仁君。

”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

次问翟璜,对曰:“仁君。

”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

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文侯与田子方饮,文侯曰:“钟声不比乎?左高。

”田子方笑。

文侯曰:“何笑?”子方曰:“臣闻之,君明乐官,不明乐音。

今君审于音,臣恐其聋于官也。

”文侯曰:“善。

”子击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

子方不为礼。

子击怒,谓子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

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

夫士贫贱者,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贫贱哉!”子击乃谢之。

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有言曰:‘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

’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对曰:“卑不谋尊。

疏不谋戚。

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

”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克曰:“君弗察故也。

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

”李克出,见翟璜。

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克曰:“魏成。

”翟璜忿然作色曰:“西河守吴起,臣所进也。

君内以邺为忧,臣进西门豹。

君欲伐中山,臣进乐羊。

中山已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

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

以耳目之所听睹记,臣何负于魏成!”李克曰:“子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君问相于克,克之对如是。

所以知君之必相魏成者,魏成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

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

子恶得与魏成比也!”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12、对下列句子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过:经过B.文侯怒,任座趋出趋:驱赶C.君欲伐中山,臣进乐羊进:举荐D.子恶得与魏成比也比:并列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B.文侯问于群臣曰/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C.富贵者骄人乎/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D.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抱明月而长终14、下列给文中划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B.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C.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D.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臣闻君仁则臣直。

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卑不谋尊,疏不谋戚。

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诗歌鉴赏(13分)1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

春归唐庚①东风定何物?所至辄苍然。

小市花间合,孤城②柳外圆。

禽声犯寒食,江色带新年。

无计驱愁得,还推到酒边。

[注释]①唐庚,北宋诗人。

宋徽宗年间,被贬逐到惠州(今属广州)安置。

②孤城,指惠州城,当时商业繁盛之地;小市,指当地经营鱼、盐、酒、茶的集市。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一问一答,写东风所到之处,一片郁郁苍苍,传达出春来不可阻遏之势。

B.前两联描写春光之盛,颈联暗转,以所闻之禽声和所见之江色引出诗人愁绪。

C.尾联极写愁思之深,将愁人格化,写自己无计驱走忧愁,反倒被愁推到酒边。

D.本诗以“春归”为题,描写了诗人在浩荡春风中回到故乡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2)本诗颔联中的“合”、“圆”二字,与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名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合”、“斜”二字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合”、“圆”二字的妙处。

(4分)(3)本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景”与“情”有何关系?(6分)六、现代文阅读(共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题。

汽车等着的时候夜幕初降,这位穿灰色衣服的女子又来到小公园里那个宁静的角落,坐在长椅上看书。

她的衣服灰色朴素,她的脸蛋非常漂亮。

前一天和再前一天,她都在同一时间来到这里,有一个年轻人知道这件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