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南京市高二语文(下)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详析

2023-2024学年南京市高二语文(下)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详析

2023-2024学年南京市高二语文(下)期末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Ι(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公共图书馆体系,既要遵循国际公认的基本规律,达到世界一流的共性指标,更要形成鲜明的中国特色,用富有中国特色的最佳实践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展现文化自信。

将公共图书馆事业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总体战略,成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个鲜明特色。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伟大实践,目的在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利,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这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文化建设上的根本体现。

公共图书馆服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新时期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理念与国际通行的现代图书馆服务理念一脉相承。

强调公共图书馆在提升人民文化凝聚力、巩固人民共同思想基础、坚定文化自信上的独特作用和社会责任,强调公共图书馆服务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

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

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是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的重要内容。

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各级政府的主导与保障责任,为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看到我国公共图书馆体系建设建立在明确的、强有力的政府主导基础上,有上下贯通、全面覆盖、执行有力的体制保障,这一制度优势和体制优势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公共图书馆体系谋定而动、慎始善终提供了坚强保证。

建设国际一流公共图书馆体系,不是个别图书馆或个别地区的一流,而是全国公共图书馆整体迈向世界先进水平。

虽然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

但是,我国通过区域合作,对口帮扶、坚持全国一盘棋,促进了公共图书馆的均衡发展。

这一优势,将成为我国公共图书馆体系整体迈向世界一流的重要动力。

2023-2024学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二语文(下)期末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二语文(下)期末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二语文(下)期末试卷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名篇名句默写1.按要求填空。

(1),举类迩而见义远。

(司马迁《屈原列传》)(2)不获世之滋垢,。

(司马迁《屈原列传》)(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4)贾谊《过秦论》中体现陈涉起义影响力的两句是“,”。

二、语言文字运用2.按要求选择。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为什么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知性?。

这就是批判精神。

①超越理性的勇气首先体现为怀疑精神,即像笛卡尔那样,对一切既定的规范原则加以摧毁②因为知性作为一种被“运用”的工具性的能力,本身不具备超越自身的能动性,它只是逻辑理性,而非超越理性③理性在康德那里不仅仅包括知性,而且还包括超越的“勇气”④它只有作为超越理性的利器才能发挥其无坚不摧的作用A.②①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②①④D.③②④①(2)小阳同学课堂习作在杂志公开发表,高兴了许多天,同学们准备送他一句话,下列句子不适合的一项是()A.器满则溢,人满则丧。

B.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C.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D.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在我看来,“抽象”的出现,形式美的来由或根源仅仅从现代艺术品出发,归结为某种观念意识、精神特征是本末倒置了。

抽象和形式美的来由和根源仍然在远古的人类劳动操作的生产实践活动之中。

在这种活动所主动造成的各种形式结构(工具和使用工具的活动的结构、人群协同组织的结构等等)和各种因果系列中,从而不同于动物,并在动物世界的生存竞争中居于优越地位。

另一方面,外在自然世界的杂多、变换、混乱、无秩序,通过这种活动,获得了整理、澄清和安顿,使自然界的规律性和秩序性日益呈现出来,而且能成为人的意识(认识)对象。

例如,节奏便是使生产、生活和不同对象,从其具体形态中抽离出来而均等化、同质化,从而建立秩序的基本形式。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示..,是应对一切变化、战胜一切困难的重要保证。

①回顾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应变局、化危机,我们之所以能够攻克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险阻,创造一个又一个令人____的人间奇迹,关健..就在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不畏前路,____向前进,②凝聚起了亿万人民的一往无前之智、应变求变之力、攻坚克难之勇。

实践充分证明,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

我们靠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更要靠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

今天,③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越是接近目标,越是形势复杂,越是任务艰巨,越需要广泛凝心聚力,越需要各方面____。

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④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动员起来,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形成亿万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我们就一定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____、仰帆远航....。

1.文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标示B.关健C.辉煌历史D.仰帆远航2.下面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翘首以待风雨兼程同仇敌忾劈波斩浪B.刮目相看风雨无阻勠力同心乘风破浪C.翘首以待风雨兼程勠力同心劈波斩浪D.刮目相看风雨无阻同仇敌忾乘风破浪3.文中有四个标序号的语句,其中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的一句是()A.①B.②C.③D.④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材料一:在《红楼梦》第一回,作者记述了“石头”对空空道人所说的一段话,这段话将自己这部“石头所记”与中国古典小说史上那些“历来野史”“风月笔墨”“才子佳人”“之乎者也”等现象一一对比,反思历来小说之流弊,反复呈示自己的《石头记》“不借此套,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叙述“我这半世亲见亲闻”,“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至失其真”等无不在以小说谈小说,以小说省思小说,成为我国古典小说中“元小说”的杰出范本。

2023-2024学年合肥市高二语文(下)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合肥市高二语文(下)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合肥市高二语文(下)期末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关于麦类作物的文字记载,最早发现于商代甲骨文,其中还有专门围绕麦类作物(小麦和大麦)种植和收获举行的祭祀活动,说明小麦在商代已经得到重视。

在商代以后的文献资料中,麦的出现更加频繁。

鲁庄公七年(前687年)经、传及庄公二十八年(前666年)经文记载鲁国“无麦、苗”“大无麦、禾”,即发生在今山东半岛曲阜一带的两次不同程度的小麦歉收。

鲁文公十七年(前610年)传文又云“齐人将食鲁之麦”。

鲁隐公三年(前720年)传文记载周、郑交恶,郑国贵族祭足率领军队伐取“温之麦”。

温是东周的畿内采邑,位于今河南温县南。

鲁成公十年(前581年)传文记载晋景公病重,欲尝新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

鲁袁公十七年(前478年)传文记载楚国“将取陈麦”,掠夺位于今河南淮阳的陈国之粮食。

这些史料表明,至少在春秋时代,位于北方的东周、晋、鲁、郑、陈等都有了小麦的种植。

正由于此,晋悼公的兄长因“不能辨菽麦”而被嘲讽为“不慧”(《左传》成公十八年,前573年)。

鲁宣公十二年(前597年)传文有“麦麴”一词,杨伯峻先生注:“麦麴即今之酒母,用以酿酒者,盖蒸麦以为之,故曰麦麴。

”以上记载说明在东周时期农业生产中,小麦显然是作为比较主要的粮食作物存在的。

到了汉代,政府曾专门派人进一步推广小麦种植。

大部分历史和考古学者根据不同的证据,认为小麦在中国北方农业和先民饮食中很早就占据了重要地位,但是也存在不同观点。

如有学者认为自传入中国数千年来,小麦在北方农业中的重要性一直低于粟,处于杂粮地位,这种情况可能持续到唐代中期。

通过对古代遗址人骨稳定同位素数据的综合梳理,结合历史文献记载,我们认为北方主粮的变化最初很可能发生在东周时期,到了汉代这一变化趋势更加明显,小麦在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得以明显提高,但是尚未能够取代粟的主导地位。

2023-2024学年大连市高二语文(下)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详析

2023-2024学年大连市高二语文(下)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详析

2023-2024学年大连市高二语文(下)期末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法庭关心的是最近发生的事件与现场目击的证人,而且对证据的要求是很严格的。

一个目击者不能假设任何事,不能猜测,不能保证,也不能评估。

当然,他也不可以说谎。

有了这些严格规范的证据,就能百分百掌握事情的真相了吗?与法庭相比,历史学家关心的是已经发生的事件,而且绝大部分是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事件。

事件的所有目击者都死了,他们所提的证据也不是在法庭上提的——没有受到严格的规范。

这些证人的证据很可能存在猜测、推想、估算与假设等情况,我们没法看到他们的脸孔,以便推测他们是否在撒谎。

所以,一件历史的“事实”——虽然我们感觉很相信这两个字代表的意义,但却是世上最难以捉摸的。

当然,某一种历史事实是可以确定的。

1861年4月12日,美国在桑姆特要塞掀起了内战;1865年4月9日,李将军在法庭向格兰特将军投降,结束了内战。

每个人都会同意这些日期,除非当时全美国的日历都不正确。

但是,就算我们确实知道内战是何时开始,何时结束,我们又从中学到了什么?事实上,这些日期确实被质疑着——不是因为所有的日历都错了,而是争论的焦点在这场内战是否应该起于1860年的秋天,林肯当选总统,而结束于李将军投降后五天,林肯被刺。

你可以说,至少我们知道,不论内战是不是从桑姆特之役开始,这场战役确实是发生在1861年4月12日。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前面提过,这是在特定限制之下的史实。

在那场战役之后,内战是否仍然可以避免呢?如果可以,我们对一个多世纪之前所发生的这场战役还会如此关心吗?如果我们不关心——我们对许多确实发生过,但自己却一无所知的战役都不关心——那么桑姆特之役仍然会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史实吗?如果要给历史分类的话,我们应该把历史归类为小说,而非科学论著。

这并不是说历史学家像诗人或小说家那样在虚构事实。

楚雄州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楚雄州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楚雄州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楚雄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中国文化轴心时代的春秋战国,儒墨同显,一致百虑,对立互补,相反相成。

墨子先学儒,后觉察儒学缺点,自创墨学,非儒反儒,补充改造儒学,提出兼爱等人文学的重要原理。

墨子肯定孔学有“当而不可易"(正确而不能改变)的真理成分。

墨家是先秦唯一堪与儒家分庭抗礼的学派。

孟子推崇墨子兼爱的人格精神魅力。

《孟子·尽心上》说:“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墨子提倡全人类兼爱交利,即使从头到脚,被磨成粉末,只要对天下有利,都甘愿付出,这种损己利人、大公无私的精神,突显了墨子追求真善美理想的高贵品格。

孟子对墨子精神的赞扬,影响深远。

西晋鲁胜《墨辩注序》说:“孟子非墨子,其辩言正辞则与墨同。

"孟子非墨辟墨,但其思维表达方式,承自墨子,酷似墨子,辩论模仿墨子惯用的归谬反驳法。

《孟子·告子上》说:“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

”“不知类"是墨子应用归谬反驳法的标志词、惯用语,曾被墨子用来说服鲁班与楚王,止楚攻宋,孟子出色地加以传承发扬。

《孟子·梁惠王上》说:“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孟子归谬辩辞,比喻生动,脍炙人口,众所周知,是世人普遍效法的思维表达范例。

儒墨之学,各有所长,舍短取长,有助于把握全面真理和治国良方,是司马迁和班固等史学思想家对儒墨学关系的标准定性,是今日认知判断儒墨关系的正确指引。

秦汉学界,儒墨对举,孔墨并提;汉后至清,墨学衰竭。

作为墨子“兼爱"理想深刻理论基础的全人类共同人性论,“兼爱”理想,在一段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无法实现的超越性的善良愿望和理论假设。

2023-2024学年宁波市高二语文(下)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宁波市高二语文(下)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宁波市高二语文(下)期末考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材料一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

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

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

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

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

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

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音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了。

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

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摘编自林庚《说“木叶”》)材料二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

比如说“烟”,它直指的意义,凡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让人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草”、“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

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里,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

山东省部分市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含解析

山东省部分市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含解析

山东省部分市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含解析)山东省济南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题四、(17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别舍弟宗一①柳宗元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送和甫至龙安微雨因寄吴氏女子②王安石荒烟凉雨助人悲,泪染衣襟不自知。

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看汝过江时。

[注]①柳察元的堂弟宗,从柳州到江陵(今期北江旋)去。

柳宗元写此诗送别,柳宗元此时已被贬为柳州刺史。

②和甫:王安石弟王安礼。

吴氏女子,王安石的长女,吴安持的妻子。

古时女子出嫁后,从夫姓,称某氏。

18. 下列对第一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零落”“春尽”等词语交代写作时间,即春尽时分或春夏之交。

B. 领联运用数词,对仗工整,从空间、时间上高度概括,极富感染力。

C. 诗人被贬南荒,境况险恶,而宗一将行经洞庭,也很难有更好前程。

D. 尾联运用想象并融情于景,表明兄弟相隔两地,只能寄以相思之梦。

19. 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山东省滨州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摇落①杜甫摇落巫山暮,寒江东北流。

烟尘多战鼓,风浪少行舟。

鹅费羲之墨,貂余季子裘②。

长怀报明主,卧病复高秋。

【注】①本诗是唐大历元年作者在夔州时的作品。

②季子裘:指战国时苏秦入秦求仕,资用耗尽而归之事。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摇落”一词言简意赅,与“无边落木萧萧下”有异曲同工之妙。

B.第三句“烟尘”运用借喻的手法,表现了战火连天、民不聊生的局势。

C.第五句所言的“羲之墨”指的是王羲之为山阴道士抄写的《道德经》。

D.第六句运用“苏秦求仕”的典故,既表现了自身的困顿,也借以言志。

16.这首诗在构思方面与《蜀相》有诸多相像之处,请简要说明。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10页,10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答案在最后)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人类总是生活在“意义”之中。

我们并非体验纯粹的环境,而是在体验环境对人们的重要意义。

即便是最原初的体验也受控于我们人类的视角。

“木头”指的是“木头与人类的关系”,而“石头”则意味着“作为人类生活要素之一的石头”。

任何试图抛开“意义”来探讨环境的人都必将是如此不幸:他将自己与他人隔离开来,他的行为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其他任何人都将是无用的——一言以蔽之,这些行为将变得毫无意义。

事实上,并没有任何人能真正逃离“意义”。

我们只能通过自身所归因的意义来体验现实——不是事物本身,而是经过解读的某物。

因此,可以自然地做出推论:意义永远是不完整的,解读的工作或多或少都未完成,甚至它可能是永远也无法被恰当而完整地阐述出来的。

也就是说,意义的国度就是各种错误存在的国度。

如果我们询问某个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他们很可能无法回答。

绝大部分人根本就不会用这样的问题来困扰自己,更遑论寻找答案了。

与其听其言,不若观其行,人们必定会在各自的行为中提出他们的问题,并加以解答。

如果我们能够专注于观察人们的行为,就会发现每个人早已得出了他们自己所独有的“生命的意义”,而他们所有的观点、态度、行为、表情、志向、习惯和个性特征都与这一意义紧密关联。

每个人都表现得好像他们能够依恃某种对生命确定无疑的阐释。

不言而喻,人们的一举一动中都蕴含着对于世界和自身的总结,一个“我就是这样,世界就是这样”的论断,一种赋予自身的意义、解释生命的意义。

有多少人类,就有多少种生命的意义。

没有人知道生活的绝对意义,也正为此,任何一种能够有所裨益的解读都不能被判定为绝对错误。

择善取优,我们可以在多种解读中分辨出切实有效的和乏善可陈的,发现较好的解读所共有的要素,并据此寻找到一个关乎“真实”的公共尺度,一个普世的意义,从而获得解密人类现实的能力。

广东省深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语文含答案

广东省深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语文含答案

试卷类型:A2024年深圳市普通高中高二年级调研考试语文(答案在最后)2024.7试卷共10页,卷面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聊与兴奋[英]罗素在我看来,无聊作为人类行为的一个要素,在整个历史时期,都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量,今天更是如此。

无聊似乎是人类独有的情绪。

囚笼中的动物确实会无精打采,但自然状态下它们是不会有这种类似无聊的反应的,因为它们大部分时间里都在搜寻食物或逃避敌人。

无聊的本质之一,是人的机能没有“全力以赴”。

逃离试图夺你性命的敌人肯定不是件愉快的事,但一定不会让你觉得无聊。

无聊的另一本质,是现实环境与向往的环境之间存在反差而令人不满。

无聊的人总是期望有事情发生——就算并非好事也行——从而感受到这一天总算有所不同。

总而言之,与无聊相对的不是愉快,而是兴奋。

逃避无聊确实是自然本性,人类从心底里渴望兴奋,特别是男性。

农耕时代的生活容易单调乏味,一家人晚饭后围坐在一起,度过所谓的“幸福的时光.....”:男人在打瞌睡,妻子在编织,女儿则在想这种日子何时是尽头。

机器时代到来之后,人们可以精神抖擞地寻找各种刺激。

过去恋人们在整部小说里一直期待的激动人心的约会,今天的年轻人每星期都可以经历一次。

而且社会阶层越提升,对刺激的追求也越迫切,他们不停地寻欢、跳舞、饮酒,乐此不疲。

然而,昨夜越是刺激,今晨就越是无聊,越感到无聊难以忍受。

如今人们比祖先少了一些沉闷乏味,反而更加害怕无聊。

也许像挥霍经济资本那样挥霍生命资本......是极不明智的。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 语文含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 语文含答案

郑州市2023—2024学年下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卷(答案在最后)注意事项: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

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一个新的理论正动摇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它迅速地用美丽优雅且具有突破性的新数学颠覆我们珍视的和过时的宇宙观。

尽管关于这个理论尚存在一些未解决的问题,但我们仍能感受到物理学家们的兴奋:世界各地的顶尖物理学家都宣称——我们正在见证一种新物理学的起源。

这个理论被称为“超弦理论”。

过去10年,物理学的一系列惊人突破促使超弦理论发展至高潮,它表明我们也许无限接近了统一场论:一个全面的联合宇宙中所有已知力的数学框架。

尽管物理学家在对待新思想时通常很小心,但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家爱德华·威滕却声称,超弦理论将在未来50年主导物理学世界。

他最近说:“超弦理论是一个奇迹,一个贯穿始终的理论。

”在一次物理会议上,他的言论震惊了听众,他宣称我们或许正在见证一场像量子理论诞生那样伟大的物理学革命。

他继续补充:“超弦理论可能引起我们对空间和时间的新理解,是自广义相对论以来物理学最具戏剧性的理解。

”该理论的两位创造者,加州理工学院的约翰·施瓦茨和伦敦玛丽女王学院的迈克尔·格林有点武断地将其称为一种万物理论。

这种兴奋的核心是,他们认识到超弦理论可以提供一个全面的理论以解释所有已知的物理现象——从星系的运动到原子核内的动力学。

该理论甚至对宇宙的起源、时间的开始、多维宇宙的存在做出了惊人的预测。

物理学家对超弦理论特别兴奋,因为它迫使我们改变对物质性质的理解。

科学家们一直认为宇宙是由微小的点粒子组成的。

然而,超弦理论假设,自然界最终的建筑块皆是由微小的振动弦组成。

如果它是正确的,意味着所有物质中的质子和中子,从我们的身体到最远的恒星,皆由弦组成。

海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海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海南省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学业水平诊断(二)语文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秦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秦岭是横亘于中国中东部、呈东西走向的巨大山脉,它西起甘肃,穿越陕西,直至河南,全长约1600千米,南北宽数十千米至二三百千米,气势磅礴。

狭义的秦岭是指位于陕西省境内的山脉,呈蜂腰状分布,东、西两翼各分出数支山脉。

秦岭不仅在中国自然与人文地理上具有南北分界的重要意义,而且还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孕育地和塑造者。

一、秦岭与中国农业文明的多样性互补秦岭横亘于中国中东部,把中国大陆分为南北两半。

冬季,它阻挡西伯利亚的寒风南下长江流域;夏季,它阻挡东南季风气流进入黄河流域。

这造成了秦岭南北截然不同的气候条件。

史前时期,秦岭南北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农业文明,即以中原黄河流域为核心的以粟作农业为主的旱地农业文明和以长江流域为核心的以稻作农业为主的水田农业文明。

这种南稻北粟的基本格局已得到相关考古发现的普遍印证。

南稻北粟的中国农业文明各有特色,又相互补充。

早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南稻北粟的农业文明就有初步交流。

从公元前3000年末期开始,南北农业文明的交流逐渐深入。

商周以后,中国农业文明的南北互补与联系更加密切。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逐渐占领渭河流域,成为先进农业生产力的开拓者。

其后,秦国从褒斜道翻越秦岭,吞并了富饶的巴国和蜀国,并修建了都江堰。

因渭河平原和巴蜀之地在地理及农业上的密切联系,致使古代一度将渭河平原和巴蜀之地并称为“关中”。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海淀区2023年高二年级学业水平调研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一、本大题共3小题,共8分。

1.(2分)D2. (2分)A3. (2分)C4. (2分)D5.(4分)答案示例一:①本文重点说明了当代中国拱桥提出和运用了无支架施工,新的混凝土浇筑等技术;主要使用钢铁混凝土等优质材料进行修建。

使拱桥建设获得了巨大发展。

(2分)②本文先写中国古代石拱桥建设获得巨大成就,以此突出当代中国拱桥在继承上的发展。

(1分)③“中国拱桥的当代发展”这一题目统领本文内容,符合实用文简洁、朴实、易懂,实用性强的特点。

(1分)答案示例二:①本文重点说明了中国工程师提出和运用了无支架施工,新的混凝土浇筑等技术;主要使用钢铁混凝土等优质材料修建拱桥。

使拱桥的建设获得了长足发展。

(2分)②本文先写中国古代对世界拱桥建造的巨大贡献,再写中国今天在拱桥建造技术、数量、质量等方面的巨大贡献。

(1分)③“中国拱桥——享誉世界的‘金字招牌’”这一题目统领本文内容,准确且形象,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1分)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19分。

6.(2分)B7. (2分)C8. (2分)A9.(4分)参考答案:①听到岩洞的水声,懂得了高官显位给人带来的不过是身外之物,恬淡宁静的生活才是人的内心需求。

②游览岩洞深处,却随众返回而没有看到泉流山石的胜境, 在感到可惜时流露出做事不应因随众心理而丢失自己初心的体悟(或做事不应因随众而失去更好机遇的体悟)。

③记述游览山水经历不应采纳怪诞、流俗之说,而应体现自己的真实经历及感受。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得4分)10.(8分)(1)倒;差错(每空1分)(2)答案示例:材料③中孔子评价禹“其德不爽,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可见禹品德高尚,仁爱诚信,这体现了孔子“政者,正也”“子欲善而民善矣”中所表现的为政以德、德化民众的政治观。

材料③中孔子评价禹“亹亹穆穆,为纲为纪”“左准绳,右规矩”,可见禹举止端庄,勤勉不倦,以规矩纲法来约束自己,并成为万民的榜样,这体现了孔子“子帅以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即君主应该以身作则成为万民表率的政治观。

郑州市 2023-24 学年下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答案

郑州市 2023-24 学年下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答案

郑州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中二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1.(3分)B(“超弦理论对于物理学的意义远超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夸大其词。

由原文第三段中“他宣称我们或许正在见证一场像量子理论诞生那样伟大的物理学革命”和“超弦理论……是自广义相对论以来物理学最具戏剧性的理解”两句可知,虽然超弦理论在物理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还不能说它的意义“远超”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

)2.(3分)C(A项“暗含批评的态度”曲解文意。

作者使用“武断”一词并不是在批评“超弦理论”的两位创造者的言论,而是强调他们创造“超弦理论”的兴奋。

B项“受测量设备的制约,‘弦’很难被看到,从而使‘世界由点粒子构成’的观点深入人心”强加因果。

D项“首次把物理学与数学两个学科相结合”无中生有。

)3.(3分)A(于文无据。

由于超弦理论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仍在深入研究的物理学理论,目前其主要应用于理论研究和解释物理现象,文中未提及其可以转化为具体的技术或产品。

)4.(3分)B[“围绕中心发生了旋转、伸缩”解读错误。

材料二中弦的基本形态和运动包括“弦可收缩亦可膨胀,也可旋转”,但图③不能显示这两个弦围绕中心发生了“伸”(膨胀)。

]5.(6分)①超弦理论是一种用新数学颠覆我们的宇宙观、正动摇现代物理学基础的物理学新理论/超弦理论是一种无限接近统一场论的物理学新理论;②该理论可以提供一个全面的理论以解释所有已知的物理现象;③该理论假设宇宙最终的建筑块是由微小的振动弦组成,可简单解释粒子的多样性和自然界中的力;④该理论似乎解决了如何将自然的四种力结合为一个综合理论的问题。

(答出一点给2分。

其中①必答,②③④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6.(3分)B(“旅店服务员却又是‘详细’看证件、问情况,又是拍证件才办理入住,相对比较冷漠”理解有误,从后文来看,旅店服务员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确认来客身份为现役、退役军人或军烈属,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帮旅店老板章雨祥找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四中高二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Ⅰ卷和Ⅲ卷为选修专题试题,Ⅱ卷为能力试题)第Ⅰ卷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翌.年(yì)吸吮.(yǔn)曲.径通幽(qǔ)身无长.物(cháng)B.酬和.(hè)分娩.(wǎn)插科打诨.(hún)如椽.大笔(chuán)C.矗.立(chù)福祉.(zhǐ)不偏不倚.(yǐ)剽.悍强壮(piāo)D.皱褶.(zhé)颤.栗(zhàn)简明扼.要(é)戏谑.调侃(xuè)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迄今震摄行将就木乌烟障气B.砾石临摩成群结对易如反掌C.仓皇帐簿屈指可数得陇望蜀D.冗长晦气改弦更章引精据典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①民众对领袖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而对其远见、决断、务实、合作能力更为关注。

②鄢颇被砍后,圈内人士认为当年黑势力香港娱乐圈的丑行又在内地影视圈上演。

③警方证实,世博会招募“世博人家”的消息纯属,嫌疑人朱某已被公安部门查处。

A.资历染指编撰 B.资质染指杜撰C.资质介入编撰 D.资历介入杜撰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特立独行的人才具有不可抗拒的人格魅力,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

B.郝鹏俊只是等闲之辈....,却坐拥35套北京豪宅,带血的煤炭养肥了这个大硕鼠。

C.农产品专项检查组将奔赴重点省区,对故意囤积农产品待价而沽....者最高罚款100万元。

D.百年来先辈们于多难中寻求救国之路,不屈不挠,前赴后继,这种爱国精神将薪火相承....。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考古队日前否定了媒体宣传的曹操墓发掘出了稀世珍宝翡翠珠价值上千万的消息。

B.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作为菅直人首相的特使,出席了6月12日的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馆日。

C.在这个四合院里,人们可以品茶、弹古琴,还可以诵习中华传统文化篇章,大家称这里为“私塾”。

D.针对校园伤害案的连续出现,教育部门对学校、幼儿园、教室做好了防控监控工作。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书籍是平行于物质世界的精神世界,它使人们获得了极大的精神自由。

①他由孩童时茫然地识文断字,渐渐就获得了自由②渐渐因岁月的推移而失去了活动的自由④读的书越多,获得的自由空间就越大⑤作为精神的人正好与之相反⑥作为物质的人,出生时是健康的A. ④⑥②⑤①B. ⑥①④②⑤C. ④①⑥②⑤D. ⑥②⑤①④二、课内文言文(共24分)7.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或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①莫不中.音(zhōng)②穰.岁之秋,疏客必食(rǎng)③宫商角徵.羽(zhǐ)④如土委.地(卸落,坠下)⑤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交换)⑥少长咸.集(全,都)A.①②④ B.②③⑤C.①⑤⑥ D.③④⑥8.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①夫乐,…得失之节.也(节奏)②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安慰)③戍卒叫,函谷举.(攻占)④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失败)⑤遥襟甫.畅(刚,顿时)⑥命途多舛.(乖违,不顺)A.①②⑤ B.②③⑤C.③④⑥ D.①④⑥9.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祖母刘悯.臣孤弱 B.凡在故老,犹蒙矜.育愿陛下矜悯.愚诚本图宦达,不矜.名节C.六王毕,四海一. D.修.禊事也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况修.短随化10.下列语句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①善刀而藏之②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③云销雨霁,彩彻区明④而刘夙婴疾病⑤多于在庾之粟粒⑥虽趣舍万殊A.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⑥C.①③④⑤ D.①②⑤⑥1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而刀刃..不耕..若新发于硎 B.古者丈夫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非独蜀之人士…..不许 D.臣之辛苦12.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襟.三江而带五湖A.秋水时.至 B.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C.雄州雾.列 D.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1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合于.《桑林》之舞 B.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剪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视昔C.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D.(兔)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处涸辙以.犹欢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14.下列语句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A.必为鲧禹笑矣 B.以为莫己若者C.吾所欲者,土地也 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15.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道家,又称“道德家”,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他们的言论主张分别记录在《老子》《庄子》中。

B.《吕氏春秋》,又名《吕览》,由吕不韦及其门客编纂,是战国末期纵横家著作集。

C.《陈情表》选自《文选》。

陈,是“陈述”之意。

表,是古代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

D.《兰亭集序》的作者王羲之善书法,有“书圣”之称。

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16.对下列语句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①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②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A.①我因为命运坎坷祸患,小时候就遭到不幸。

②所以事情因世界(不同而不同),措施应适合于这件事。

B.①我因为命运坎坷祸患,小时候就遭到不幸。

②所以情况依据时世(不同而有异),措施应适合于这情况。

C.①我认为命运坎坷祸患,小时候就遇到凶恶的人。

②所以事情因世界(不同而不同),措施应适合于这件事。

D.①我认为命运坎坷祸患,小时候就遇到凶恶的人。

②所以情况依据时世(不同而有异),措施应适合于这情况。

17. 翻译下列句子。

(每小题2分,共4分)(1)既处贵仕,又广居宇,非有令德,必受其殃。

(2)选贤所以报国也。

非贤不举,死亦何悔!三、文学文化常识填空(每空1分,共6分)18. “初唐四杰”,指、杨炯、卢照邻、等四位初唐享有美誉的诗文作家。

19. 杜牧,字牧之,晚唐诗人。

他和一起被后人并称为“小李杜”。

20. 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上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来饮,古代的这种游戏叫做“”。

21.“四美具,二难并”中的“四美”,指、、赏心、乐事。

四、在横线处写出文章原句(每空1分,共8分)22.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23.歌台暖响,;舞殿冷袖,。

24.,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25.渔舟唱晚,;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26.老当益壮,;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27.是日也,天朗气清,。

第Ⅱ卷五、课外文言文(共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8—32题。

(每题3分,共15分)(曹)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

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

参代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择郡国吏木拙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

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

日夜饮醇酒。

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

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

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

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

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

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

参子窋为中大夫。

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乃.谓窋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于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

”窋既洗沐归,间侍,自从其所谏参。

参怒,而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

”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窋胡治乎?乃者.我使谏君也。

”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

”参曰:“陛下言之是也。

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

君休矣!”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

卒,谥懿侯。

子窋代侯。

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顜(jiāng,公正,严明)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

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节选自《史记·曹相国世家》)2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吏幸.相国召按之庆幸,幸而B.以为“岂少.朕与”轻视,贬低C.帝富.于春秋多,特指年纪小D.惠帝让.参曰责问,责备2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乃.请参游园中 B.试私从容问而.父曰乃.谓窋曰遵而.勿失C.重厚长者. D.然无言吾告若.也乃者.我使谏君也顜若.画一3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

官吏中言辞严厉苛刻,想要追逐名声的,(曹参)就斥退赶走他们。

B.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您担任丞相,天天饮酒,没有什么奏请,用什么忧国忧民呢?C.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

赶快入朝去侍奉皇帝,天下事不是像你认为的那样。

D.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现在陛下垂衣拱手而治,我们谨守职责,遵从萧何之法而不犯错,不也可以吗?31.下列对原文意思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曹参在地位卑微时与萧何关系很好,但两人做了将相后,就有了隔阂。

B.卿大夫及下属对曹参不理政事有意见,但曹参没给他们张嘴劝说的机会。

C.僚属们每日饮酒歌呼,曹参特地来到后园设座饮酒与他们歌呼相应。

D.当曹参儿子奉皇命劝说父亲要有所作为时,曹参怒斥并鞭打了儿子。

32.曹参做丞相是有原则的,请用原文中的一句话概括:“”。

(2分)萧何是曹参的前任丞相,请写出一个与萧何有关的成语或熟语:。

(1分)33.用“/”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4分)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至若王宫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

(《荆潭唱和诗序》韩愈)六、古代诗词鉴赏(共5分)读下面这首诗,完成34—35题。

(共5分)过华清宫①(唐)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过华清宫(唐)杜牧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②。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注】①华清宫: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县骊山,是唐明皇与杨贵妃游乐之地。

②安禄山有谋反之心,玄宗遣使前去打探虚实。

使者受安禄山贿赂,归后盛赞其忠心,玄宗信以为真,自此更是高枕无忧。

34.从体裁上看,这两首诗都是。

第一首诗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第二首诗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3分)35.这两首诗都是咏史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2分)同:异:七、课外现代文阅读(共22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36—38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