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武昌区2023~2024学年度高二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语文(答案在最后)命题单位:武昌区教研培训中心考试时间:2024年6月27日本试卷共10页,23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作品是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形式固定的智力成果。

判断人工智能创作物是否具有可版权性,绕不开对独创性概念的理解:若人工智能创作物不具有独创性,又谈何可版权性呢!关于人工智能创作物版权问题的思考,可以从两个层面展开:首先考虑人工智能创作物是否符合独创性标准的要求,而使其可被视为作品;其次,在前一问题的基础上继续考虑智能作品的归属问题,即究竟是将作品权利归属于人工智能设计者,还是所有者,抑或是使用者,甚或突破性地赋予人工智能这一新的主体。

现有理论在独创性的理解上并不一致:或强调独创性是作者思想、情感、个性的反映,即从作者权角度去理解独创性;或直接从“独立创作”和“稍许的创造性”两个内涵来理解独创性;或主张仅需要关注结果而非过程,只要作品在客观上的表达并非“必然如此”即可。

对于这些不同的理解,在人工智能语境下,核心问题在于是否仅仅采取客观标准即可。

换言之,当人工智能创作物在表现形式上同人类创作作品完全一致,以至于如果该作品是由人类创作完成,则毫无疑问可以被授予版权时,我们是否根本无需考虑该作品的创作者是人工智能还是自然人的问题。

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检测高二语文2024.06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准考证号等认真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请认真核对规定填写的项目是否准确、条形码上的信息与本人是否一致。

3.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

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主观题答案必须用0.5毫米书写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在一般人看,美是物所固有的。

有些人物生来就美,有些人物生来就丑。

比如称赞一个美人,你说她像一朵鲜花,像一颗明星,像一只轻燕,你决不说她像一个布袋,像一条犀牛或是像一只癞蛤蟆。

这就分明承认鲜花、明星和轻燕一类事物原来是美的,布袋、犀牛和癞蛤蟆一类事物原来是丑的。

美人的美也是如此,和看者无关。

②这种见解并不限于一般人,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也是如此想。

所以他们费许多心力去实验最美的颜色是红色还是蓝色,最美的形体是曲线还是直线,最美的音调是G调还是F调。

但是,如果美本来是物的属性,则凡是长眼睛的人们应该都可以看到,应该都承认它美,好比一个人的高矮,有尺可量,是高大家就要都说高,是矮大家就要都说矮。

可是,美的估定就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

假如你说一个人美,我说她不美,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说服我呢?有些人欢喜辛稼轩而讨厌温飞卿,有些人欢喜温飞卿而讨厌辛稼轩,这究竟谁是谁非呢?同是一个对象,有人说美,有人说丑,从此可知美本在物之说有些不妥了。

③因此,有一派哲学家说美是心的产品。

美如何是心的产品,他们的说法却不一致。

康德以为美感判断是主观的而却有普遍性,因为人心的构造彼此相同。

黑格尔以为美是在个别事物上见出概念或理想。

比如你觉得峨眉山美,由于它表现“庄严”“厚重”的概念。

福建省福州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福建省福州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福州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弥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宇宙大爆炸的火球有些像核爆炸的火球,但核爆炸的火球热量在一小时、一天或一周内就会消散开来。

相比之下,大爆炸的热量就无处消散了,只能在宇宙中徘徊。

事实上,宇宙里也只有大爆炸的产物。

时至今日,大爆炸遗留的热量仍充满宇宙,围绕着我们。

在过去约140亿年的膨胀中,温度已然冷却下来,大爆炸再也无法发出可见光,只能释放出一种不可见的光,即微波辐射。

微波对你而言一定不陌生,它被应用于加热食品、手机通信、传播电视节目等领域。

如果你用过老式电视,当你切换频道时,中间会有画面停顿现象或者雪花出现在屏幕上,约1%的画面停顿和雪花可能来自大爆炸产生的微波辐射。

这些微波在被你家电视天线捕获之前,已经在宇宙中飘荡了约140亿年,上次它们接触到的其他事物是宇宙开端的那个火球。

事实让人震惊,宇宙中99.9%的“光”,也就是光子都来源于大爆炸,仅0.1%的光子源于恒星以及星系。

这就是宇宙最为惊人的特征: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如果你有双能看见微波的眼睛,那么你眼前的世界,包括空空如也的空间都会发出白亮的光。

你就像住在一个大灯泡里。

科学家直到1965年才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而且完全出于意外。

但是,我们周围的所有事物都会发出微波,我们难以分辨哪些是大爆炸发出的。

这正是1964年新泽西州霍姆德尔的两位科学家阿尔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碰上的难题。

浙江省丽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丽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丽水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高二语文试题卷(2024.6)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卷和答题卷,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上交。

2.试卷共8页,有四大题,23小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3.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4.请将答案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写诗、作画、谱曲、跳舞、开演唱会、当主持人……近年来,人工智能(AI)持续介入文艺创作活动,在丰富文艺创作手段和文艺表现形式的同时,也对传统的文艺观念、艺术形态等产生巨大影响。

从目前来看,人工智能虽然带来了清新的文艺风景,但人工智能文艺的未来依然道阻且长。

人工智能依赖海量数据,基于特定算法,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与程序进行创作。

人工智能文艺本质上是一种“数据库创作”,其对于人类文艺作品的模仿高度依赖数据库,数据库收集的样本越是全面丰富,越有助于人工智能的学习、模仿和创作。

虽然人工智能已经创作出诗歌、书法、油画、音乐等不同类型的文艺作品,但跟人类作品相比,它们创作的所谓作品要稚嫩得多。

以人工智能比较“擅长”的诗歌创作为例,如果我们对相关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就会发现,朦胧模糊、似是而非、意指不明、所指不清、解释多样、歧义纷出、缺乏个性是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

它们跟人类创作的朦胧诗有着本质区别,后者是基于现实生活的一种情感抒发,而人工智能创作的诗歌作品,生成机制和程序则完全不同,它缺乏基于社会实践的情感基础,实质是围绕关键词并运用大数据技术所进行的字词组合,这反映出人工智能文艺自身固有的局限。

人工智能在各文艺门类中的发展并不均衡,在某些模仿性和规律性较强的领域(如舞蹈艺术)获得了较好的发展,但在更富独创性、更复杂的文艺领域(如长篇小说),人工智能显然还没有值得称道的优秀作品。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2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2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大家都知中国人喜讲“中庸之道”,一般人以为中庸之道是指平易近人,不标新立异,不惊世骇俗,调和折衷,不走极端而言。

然此等乃通俗义,非正确义,《中庸》上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无论何事都有两端,此两端,可以推到极处各成为一极端。

在此两极端间之中间都叫做中,此一“中”可以有甚长之距离。

所谓“中”,非折中之谓,乃指此两极端之全过程。

如言真善美,是此一极端,不真不善不美是那一极端。

但此真、善、美三分,只是西方人说法。

照中国人讲,此世界便是一真,不是伪,真伪不能对立。

若论美丑,此世界是浑沌中立,既非极美,也非极丑。

中国文化是人本位的,以人文主义为中心,看重了人的一面,则善、恶对立不能不辨。

但纵是一大圣人,亦不能说他已达到了百分之百的善。

纵是一大恶人,亦不能说他是百分之百的恶。

人只在善、恶两极端之“中道”上,既不在此极端,亦不在彼极端。

但必指出此两极端,始能显出此中道,始能在此中道上理论有根据、行为有目标,故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若非执其两端,则中道无可见。

真实可用者乃此中道,非其两端。

此乃中国人所讲“中庸之道”之正确意义。

在此等观念与意识之下,我认为中国文化尽可以借鉴西方文化,使中国文化更充实更光辉。

并不如一般人想法,保守了中国固有之旧,即不能吸收西方现代之新。

似乎大家总爱把一切事物作相反对立看,不肯把此等相反对立来作互通合一看。

所以我们中国所讲“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此刻实该大大地再阐明。

这和我们当前所该采用的一切想法和做法实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人惟其有此中庸之道,亦可使各不同的宗教信仰也一样调和融通起来。

佛教、回教、耶稣教来到中国,不仅和中国传统文化无冲突,在此诸大宗教之相互间都能和平共存,没有大冲突。

你看中国社会上,这里一个天主堂,那里一个和尚庙:母亲信佛教,儿子信耶稣。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2024.7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一个作家如何选择和书写细节?首先必须准确。

美国诗人庞德说过:“写作的道德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它的表达在根本上是否准确。

”我读许多小说,时间一长,会忘掉情节,甚至是主人公的名字,但能清晰地记得其中的一些细节。

我常常折服于优秀作家对日常生活中细节的准确把握和扎实表达,他们目光如炬,不耍花招,像技艺高超的渔夫,一叉下去就是一条鱼,鱼身上水淋淋的,散发出腥气,鱼还在挣扎,但已经被捕获了。

许多人描写细节喜欢用大量的形容词和花哨的比喻,看上去很美,让人感觉作者有才华,却华而不实,词不达意,有一种无力的感觉。

也有人描写的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细节,我们翻开许多杂志一眼就能看到,这样的细节准确但无聊、无神。

好作家不这样写细节,他们描述的细节往往是真实的细节,生活中确实存在,还能打动你。

一般作家就捕捉不到,因为它们太平常、太普通了,看上去不够美,也不够感人。

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细节,小说的现场感才更强,让读者感觉写什么都像是真的。

这类细节,是优秀小说的基础,使小说具有了真实性。

好作家描述的细节除了来源于真实生活,还有一种是在生活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来呈现。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写的内容都是假的,《不存在的骑士》中的骑士没有身体;《树上的男爵》中的男爵永远待在树上不下来;《分成两半的子爵》中的子爵被打成两半活了下来,一半代表善良,一半代表邪恶。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版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蕴含沉浸纷至沓来B. 惴惴不安沮丧不寒而栗C. 沥尽心血靡靡之音蹉跎岁月D. 惊愕呆滞蹑手蹑脚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决定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

B.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

C. 他的演讲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D. 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也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则。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桑梓之地”中的“桑梓”指的是家乡。

B. “画龙点睛”中的“点睛”指的是画龙的眼睛。

C. “风马牛不相及”中的“风马牛”指的是相隔甚远的马和牛。

D. “杯水车薪”中的“杯水”指的是一杯水。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B.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C.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D.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大地上。

B. 这条河宛如一条绿色的飘带,蜿蜒在山间。

C.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温暖了整个房间。

D. 这座城市的发展速度如同火箭般快速。

6. 下列诗句中,意境最为优美的一项是: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7. 下列对联中,上联与下联对仗工整的一项是:A. 上联:绿树阴浓夏日长,下联:清风徐来夏日短B. 上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下联:高山流水遇知音C. 上联:千里共婵娟,下联:万里送行舟D. 上联:春风又绿江南岸,下联:明月何时照我还8.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来到这个世界,却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

2023-2024学年巴蜀中学高二语文(下)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巴蜀中学高二语文(下)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巴蜀中学高二语文(下)期末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一般地说,从先秦到明清,依照作品内容和形式特点来区分,古代散文大体可简括为应用散文和创作散文。

应用散文要求内容切实,不能虚构,创作散文则恣意为文,有意虚构。

中唐作家柳宗元说:“文有土道:辞令褒贬,本乎著述者也;导扬讽谕,本乎比兴者也。

著述者流,盖出于《书》之《谟》《训》,《易》之《象》《系》,《春秋》之笔削,其要在于高壮广厚,词正而理备,谓宜藏于简册也。

比兴者流,盖出于虞、夏之咏歌,殷、周之《风》《雅》,其要在于丽则清越,言畅而意美,谓宜流于谣诵也。

”(《杨评事文集后序》)大致概括了中唐以前的文学观念:散文著述属于应用范围,诗歌韵文则属创作系统。

所以诸子百家、《左传》、《史记》、《汉书》汉政论、魏晋文章,以及《水经注》《颜氏家训》等,都为散文之列,其中或有神话传说、故事,但都是著述的例证,并非独立的创作。

而楚辞为《诗》的变体,汉赋是古《诗》之流,六朝骈文讲究情韵骈俪,乃至韩愈《进学解》、欧阳修《秋声赋》、苏轼前后《赤壁赋》等,都是辞赋骈文的流变。

中唐出现了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散文语言发生划时代的变化,独立的创作散文作品出现了。

但是,严格地说,真正可称为文学创作的散文,其实是用散文语言创作的别种样式,例如韩愈《毛颖传》应属寓言性传奇,柳宗元永州《三戒》实属寓言作品,而大量出现的散文创作是传奇小说。

一般的散文作品,大多仍属应用散文,如序跋题记、史论传赞之类,都是“著述者流”,切实而不虚构。

但是由于中唐以后,散文取代了流行的骈文,作家刻意为文,各种各类应用散文的文学性较高,因此就视为文学散文。

实际上,宋元至于明清,在传统的文学观念里,散文作品仍属应用范围,因此朱熹说,作文“大要七分实,只二三分文”,吴讷以为“文辞以体制为先”,而传统的文体分类仍以“诗”“文”为两大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说明:文科做语文Ⅰ、Ⅱ,总分200分,考时180分钟;理科做语文Ⅰ,总分160分,考时150分钟)语文Ⅰ一、语言文字应用(18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 暂且砧板颤栗明修栈道技艺精湛B. 与会峪口熨帖瑕不掩瑜钟灵毓秀C. 陌路蓦然病殁拐弯抹角没齿不忘D. 强劲根茎颈椎大相径庭不胫而走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 经过我国航天科学家们旷日持久的科研攻关,负载着国人千年梦想的“嫦娥一号”踏上了38万公里奔月的漫长之旅。

B. 在电视剧《乡村爱情》中,赵本山力挺东北新人,把剧中最重要的角色都给了他们,而赵本山、范伟等著名演员在剧中反而成了举重若轻的角色。

C. 被媒体热炒一段时间的“80后”作家进入作协的事件(主要是郭敬明入作协),本月终于尘埃落定。

D. 作家陈丹青到书店为其新书《退步集序篇》签售,他坦承,这是为自己作宣传。

看来,因“销量”的压力,往日深居简出的作家们也要到前台为自己摇旗呐喊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 鉴于中国游泳队在悉尼奥运会上令人失望的表现,国家体育局决定免去游泳管理中心主任石天曙,任命李华为新主任。

B. 江苏省某路桥公司的腐败分子一个个地被揪了出来,也已明确地做出了结论,但是,谁又能否认以后不会再出现腐败的问题了呢?C. 针对中国新一代家用电脑发展趋势,一贯以技术领先、功能创新闻名的恒利科技电脑公司计划在近期率先推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准的新一代家用电脑产品。

D. 为了给村民们讨一个说法,从前年冬天开始,年近花甲的老村长就带着他和两个弟弟踏上了这漫长而艰辛的告状之路。

4.下面的文字针对“紫外线辐射”说了哪几层意思?请简要概括。

(不超过40字)(5分)阳光中的紫外辐射虽然只占太阳总发射能量的5%左右,但是它对于地球生命系统却有很大的伤害能力,且能量越高,伤害越大。

能量最高的部分,在平流层以上就被大气中的原子和分子氧所吸收。

接下来到波长290纳米之间的一段,被平流层臭氧分子全部吸收。

波长为290~320nm的辐射段也有90%被臭氧分子吸收,从而大大减弱了它到达地面的强度。

如果平流层臭氧的含量减少,则地面受到紫外辐射的强度将会增加。

因此,臭氧层就成为一道天然屏障,保护地球上人类和动植物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

臭氧透过的少量紫外线,还可5.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问题。

(4分)(1)简要说明这幅漫画的主要内容。

(2)这幅漫画的主旨是什么?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滕元发,字达道,东阳人。

性豪隽慷慨,不拘小节。

九岁能赋诗,范仲淹见而奇之。

举进士,廷试第三,授大理评事、通判湖州。

孙沔守杭,见而异之,曰:“奇才也,后当为贤将。

”授以治剧守边之略。

召试,为集贤校理、同修起居注。

进知制诰、知谏院,……拜御史中丞。

京师郡国地震,元发上疏指陈致灾之由,大臣不悦,出知秦州。

神宗曰:“秦州,非朕意也。

”留不遣。

馆伴契丹使杨兴公,开怀与之语,兴公感动,将去,泣之而别。

河北地大震,命元发为安抚使。

时城舍多圮,吏民惧压,皆幄寝茇(在草间住宿)舍,元发独处屋下,曰:“屋摧民死,吾当以身同之。

”瘗死食饥,除田租,修堤障,察贪残,督盗贼,北道遂安。

除翰林学士、知开封府。

民王颖有金为邻妇所隐,阅数尹不获直。

颖愤而致伛,扶杖诉于庭。

元发一问得实,反其金,颖投杖仰谢,失伛所在。

历青州、应天府、齐、邓三州。

会妇党李逢为逆,或因以挤之,黜为池州,未行,改安州。

流落且十岁,犹以前过贬居筠州。

或以为复有后命,元发谈笑自若,曰:“天知吾直,上知吾忠,吾何忧哉。

”遂上章自讼,有曰:“乐羊无功,谤书满箧;即墨何罪,毁言日闻。

”神宗览之恻然,即以为湖州。

元发治边凛然,威行西北,号称名帅。

河东十二将,其八以备西边,分半番休。

元发至之八月,边遽来告,请八将皆防秋。

元发曰:“夏若并兵犯我,虽八将不敌;若其不来,四将足矣”。

卒遣更休。

防秋将惧,扣阁争之。

元发指其颈曰:“吾已舍此矣,头可斩,兵不可出。

”……九上章争之。

以老力求淮南,乃为龙图阁学士,复知扬州,未至而卒,年七十一,赠左银青光禄大夫,谥曰章敏。

(选自《宋史·列传第九十一》)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察贪残,督盗贼督,责罚B.颖愤而致伛,扶杖诉于庭致,引来,招致C.遂上章自讼讼,诉讼,打官司D.夏若并兵犯我,虽八将不敌敌,抵挡,抵抗7.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滕元发性格豪隽慷慨的一项是()(3分)①馆伴契丹使杨兴公,开怀与之语②元发一问得实,反其金③修堤障,察贪残,督盗贼,北道遂安④元发治边凛然,威行西北⑤天知吾直,上知吾忠,吾何忧哉⑥吾已舍此矣,头可斩,兵不可出A.②③④B.①③⑤C.①⑤⑥D.②④⑥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A.范仲淹和孙沔看到滕元发都认为他是个有奇特才能的人,以后定将成为德才兼备的将领,在腾元发的“治边”实践中也证明了这一点。

B.腾元发奉命担任地震灾区的安抚使,面对大量房屋坍塌、官员大都住在帐幕和草野中、人心浮动的情况,采取一系列措施成功安抚百姓。

C.滕元发在给皇上的奏章中,以乐羊与即墨遭受毁谤为例,说明自己遭人中伤与排挤,引动皇上的悲伤同情之心,于是让他到湖州任职。

D.滕元发对形势能作出准确的判断,有时甚至不惜拼着性命来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凛然不可侵犯,因此,威行西北,被称为著名将帅。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民王颖有金为邻妇所隐,阅数尹不获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会妇党李逢为逆,或因以挤之,黜为池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流落且十岁,犹以前过贬居筠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鉴赏(8分)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①。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①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

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泛舟赏月,邀袁宏诵诗,听后大为赞赏,邀袁宏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

(1)以前两联为例,分析“空”字是怎样把写景与抒情联系在一起的?(2)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情?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3) 沧海月明珠有泪,。

,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4) ,靡有朝矣。

,至于暴矣。

(《诗经·氓》)(5) 闲云潭影日悠悠,,。

(王勃《滕王阁诗》)(6) 三句两年得,。

(贾岛《题诗后》)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花篮里花儿香聂兰锋查房的时候,曹医生又提着一篮鲜花,跟前几天一样,顺手放在窗台上。

这时候,早晨的阳光正好透过窗纱照过来,照得花枝微颤。

曹医生将手插进白大褂的衣兜里,摸出听诊器挂在脖子上,笑盈盈地弓着腰伏在我爸爸耳边问:“聂大爷,今天感觉怎样?”一直闭着眼睛的爸爸浅浅地睁一条缝,稍后说了两个字:难受。

接着又把眼睛闭上。

曹医生将听诊器塞到耳朵里,另一端在爸爸的肚皮上移动,问这儿疼不那儿疼不,爸爸的回答均是两个字:难受。

曹医生走后,爸爸依旧闭着眼,斩钉截铁地说了两个字:拿走。

我心领神会,将花篮挪出爸爸的视线。

爸爸不喜欢鲜花。

平日里爸爸在花盆里栽种的是韭菜菠菜之类,他甚至用花盆种地瓜也不养花。

他说养花最浪费人的感情,浇一季的水看不到两天就没了,是最不中用的事儿。

爸爸还说鲜花最没个性,恋爱结婚生孩子生病都送鲜花,人死了还得被花包围着,从不讲究个喜怒哀乐,同样的面孔出现在迥然不同的场合。

自从爸爸生病,病房里就没断过鲜花。

光那些亲朋好友就够受的了,偏偏碰上个曹医生,执著地每天送一篮鲜花。

刚把花安置在角落里,护士端着小盘子进来了,是那个态度和长相都甜美的小刘护士。

该挂吊瓶了。

我一边询问今天用的什么药,一边看着纤纤玉手熟练地操作。

接着一位穿淡蓝色衣服的护士进来送每日清单,这是昨天的支出:4080.32元。

我扫了一眼顺手将清单塞进床头柜的抽屉里。

反正花多少钱不用我这个当儿子的掏。

爸爸是离休老革命,药费全报。

所有我能做的除了服侍吃喝拉撒就是每天将那些鲜花处理掉。

小刘护士调好了点滴的速度,用大眼睛递过来一个微笑,我刚打算把花篮送给她作为回报,曹医生又到。

曹医生依旧笑盈盈的,依旧弓着腰伏在爸爸耳边:“聂大爷,根据您老人家的情况,今天给您换个方儿。

”这时候护士长进来了,满脸的无奈:“曹主任,14床的老太太没药了,让她续费,他儿子问能不能先用药,钱他回家筹备。

”曹主任的脸“呱嗒”一下拉下来,将护士长叫到门口压低嗓音说:“废话!出院!”曹主任只用四个字就处理了护士长看来很棘手的事。

护士长走了,笑容重新回到曹医生的脸上,曹医生竖起她修长的食指:“聂大爷,今天给您换个方儿,加一个血浆。

这东西缺着呢。

”爸爸无语,只有花篮里的花儿独自吐着芬芳。

我盯着那些花,康乃馨、百合、非洲菊、富贵竹,中间一朵红牡丹争奇斗艳,艳得失真,用手摸摸,果然,被众鲜花包围着的是朵绢牡丹!我说呢,深秋里怎会有自然开放的牡丹花?有也是花妖。

待到小刘护士来换瓶的时候,不等她递给我微笑,我就让她把花篮提走了。

可那只绢做的红牡丹被我留了下来,刚好插在窗台上空着的石膏花瓶里。

寂寞的空花瓶一天天热闹起来,爸爸的病却不见一丝儿好转。

……阳光依旧,花儿依旧。

爸爸的生命长度却敌不过一朵绢做的牡丹。

当曹医生踩着崭新的阳光提着花篮笑盈盈地来到病房时,爸爸已经奄奄一息,他努力地睁了一下眼,然后闭上,离开了这个满是鲜花的世界。

曹医生尽情挥洒她的悲伤的时候,我在医院门口的花店里打公用电话。

付费时听见老板娘吩咐正在剪花的小姑娘:“记住了,小刘再来送花,少给她十块钱。

好好一篮花,把个牡丹给留下。

本来这些人买花就不花自己的钱,人情白赚半道上还有小动作,下作……”在老板娘的骂声中,我明白了这些鲜花每天都有个周转。

但我还搞不清“下作”的含义以及买花不花自己的钱花谁的钱。

回到病房,曹医生早已不在。

花谁的钱?我问爸爸,爸爸无语,只有花篮里的花儿吐着芬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