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77年前发生在时为中国首都南京的一场人间惨剧,至今犹如楔子..般嵌在中国人心中,泣血不止。

自1937年12月13日起,长达6周的时间里,在这座被战火蹂躏成残垣断壁的六朝古都中,30多万中国军民惨遭日本军队杀害。

77年后的12月13日,中国将迎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这是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用立法形式确定的三个国家级纪念日之一,另两个分别是9月3日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30日的中国烈士纪念日。

与后两者不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纪念的是放下武器的罹难..被俘军人、手无寸铁的惨死无辜平民。

他们的境遇更能让人直视文明与野蛮的较量、国家贫弱与家园沦落的联系、集体无意识顺从的悲哀、战争的残酷以及和平的可贵。

时至今日,国际社会仍无法彻底阻止战争行为,但通过举国公祭大屠杀死难者这一国家仪式,将真相昭示..天下,旨在唤醒人类内心良知,防止类似悲剧再次上演。

人类文明的守护需要全世界共同而不懈地努力,但毁坏却只要一念善恶的转变、一面制度性防备之墙的倒塌。

不幸的是,当今世界上仍有个别国家在向着战争的危险边缘滑去。

日本,这个南京大屠杀的责任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起国之一,不仅未能深刻反省战争罪责,反而逆历史潮流而动,在国内纵容右翼势力,在国际上美化战争恶行,甚至搅动地区不安定因素、制造紧张局势。

无论是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量,还是基于维护世界和平的大国责任,中国都不会坐视“恶之花”在东洋的滋长,世界也不该短视于一时之利益交换而一味绥靖..。

对于日本右翼祭奠靖国神社战犯、否认“慰安妇”、修改“和平宪法”的种种行为,埋骨于南京城下的30多万冤魂不答应,被卷入战争的亚洲各国不答应,珍视和平、存有良知的世界人民亦不会答应。

历史犹如一面镜子,让当今中国人照见当年战争初期国家的积贫积弱....,意识到国家只有富强统一才能抵御外侮强敌,民众只有爱国血性方能团结保家。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试卷说明:1.本试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直接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3.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主观题用黑色签字笔答题。

第Ⅰ卷阅读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公平分享发展成果,改革的动力就能充分释放,改革的活力就能极大迸发,共同富裕就能计日程功....。

B.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一些单位或个人在食品安全方面,屡屡将社会大众的生命置之度外....,唯利是图。

C.中国京沪高速铁路6月30日正式通车,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海外许多媒体给予了高度评价,然而日本《产经新闻》却不赞一词....,反而说是“盗版新干线”,真是大言不惭。

D.国庆60周年,天安门广场上,八万余名青少年用花束组成了巨大的“国庆”字样。

曾几..何时..,为了这一天,多少志士仁人奔走呼号,殚精竭虑。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刚刚过去的xx,除四川、湖南发生伏旱外,我国大部分地区____________,与往年相比是难得的好年景。

②老王和老李二十多年前产生了误会,一直互不理睬。

退休后,一件偶然的事情让他们____________,消除了隔阂,大家也高兴。

③现在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平时不用功,一到考试的时候就___________,出分数的时候为时已晚,悔不当初。

④经过艰苦的努力,他果然__________,挽救了这家濒临倒闭的企业,并因此获得了“市劳动模范”的称号。

A.风调雨顺白头如新无可厚非不孚众望B.冬温夏清萍水相逢无所事事不负众望C.五风十雨冰释前嫌无可奈何深孚众望D.冬暖夏凉破镜重圆无所不为深负众望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电影历经百余年的沧桑历史,不断地走向辉煌,它记录了百年以来民族命运的起伏变迁,展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含答案

秘密★启用前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绿色”票房与文化自觉尹鸿中国电影如今呈现出勃勃生机,不仅产量高居世界前列,中国市场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

特别是近年来,在电影市场规模快速扩大之后,“娱乐至死”成为部分影视作品引以为豪的追求。

从所谓“屌丝”电影到所谓“毒舌”电影,从偶像电影到“粉丝”电影,从喜剧电影到“恶搞”电影,在近期一些较高票房的电影和较高收视率的电视剧中这种低俗化现象不断受到质疑。

30年前,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批判性地指出消费社会的公众话语正在日渐娱乐化,甚至演化为“娱乐至死”。

应该说,娱乐是人们释放心理能量、缓解精神压力的正当甚至必要的需求,电影追求娱乐性有其充分的合理性。

但是,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论述“宣泄”与“净化”的关系,到20世纪弗洛伊德论述“欲望的升华”,人们普遍认为,娱乐虽然无罪但仍然要有度。

娱乐不仅是欲望的宣泄,也是释放内心压力之后的心灵净化;娱乐不是对欲望的刺激和放大,而是对欲望的伦理驯服和社会化升华。

对于电影来说,如果没有对人性、人道、人格足够的尊重,没有对公平、正义、善良的充分敬意,没有对艺术规律、审美品格的诚恳追求,就不仅仅是影视文化的自轻,更是对世道人心的亵渎。

当票房与口水齐飞的时候,国产影片可能就谈不上对观众精神生活的引导了。

而当观众的审美能力、电影观赏需求越来越成熟,国产电影的危机可能就不仅仅体现为技术危机,而是更严重的思想危机、文化危机,最终导向市场危机。

对于娱乐内容来说,遵守审美底线和伦理底线几乎是全球主流商业电影的共识。

对“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在自行车上笑”的赤裸裸的拜金主义,对涉及吸毒、盗抢以及其它反社会行为、犯罪行为的“人格美化”,对违背社会普遍价值观的行为缺乏必要的“善恶有报”的正义审判,对外表丑陋、行为丑恶的过度放大等,都触及电影的伦理和审美底线。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试卷(语文)解析版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试卷(语文)解析版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试卷(语文)解析版命题:顾莹1.(2分)根据拼音正确填写词语①guān miǎn ()②lìn sè()【答案】①guan mian 冠冕②lìn sè吝啬【解析】本题以填空的形式考查字形。

即要会读又要会写。

2.(2分)依次填入第④段中划线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A. 因为虽然但是所以B. 只却虽然但C. 只但是只要但D. 只有因为所以因此【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虚词。

注意上下文的语意。

3.(2分)鲁迅先生为什么说“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答案】鲁迅先生是顺着对方的观点往下说,有意识地将敌论引入荒谬的境地。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写作手法,此处作者使用了归谬法。

4.(1分)选段中第③节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答案】承上启下【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结构特点。

第三处承接上文的送去,开启下文的拿来。

5.(2分)第②段中“抛来”与“抛给”在实质上有什么主要区别?【答案】“抛来”一般不带有坏的动机和目的,“抛给”是有目的、有企图的【解析】本题考查词语。

两词语意相差在后面的一个字,给可后接宾语,有目的。

(二)阅读下文,完成6—11题(21分)亦短亦长多伦路⑴多伦路终于安静下来了。

当开发的热潮渐渐降温,繁华与喧闹逐步消退,多伦路又回复当初的宁静和闲散。

或许只有这个时候,承担着许多盛名的多伦路才能稍稍喘一口气。

那些历史的惊涛骇浪,自由进步灵魂的慷慨激昂,渐渐演化成为马路淡淡的背景。

⑺短短不过500米的多伦路上汇聚了荷兰、西班牙、法国新古典主义等不下十种风格的建筑。

如果要找一个可以代言多伦路的地标,我会选择建于上世纪20年代的鸿德堂。

只因为它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式,在上海甚至在中国的教堂建筑史上都算一个异类。

教堂的设计打破了西方传统,屋顶采用中国的斗拱飞檐结构,外墙用青砖砌成,檐下彩绘,中国韵味浓郁。

里面那些昭示着历史的物件尽管蒙上了尘埃,却依旧典雅地显示着当年的风貌和雅致。

2019-2020年高二期末)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期末)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宗白华诗哲泰戈尔曾说过:“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比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更值得宝贵的?中国文化使人民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致现实得不近情理!他们已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

不是科学权力的秘密,而是表现方法的秘密。

这是极其伟大的一种天赋。

”他的这几句话里,包含着极精深的观察与意见,值得我们细加思考。

先谈“中国人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

东西方古代哲人,都曾仰观俯察探求宇宙的秘密。

但希腊及西洋近代哲人倾向于拿逻辑的推理、数学的演绎、物理学的考察去把握宇宙间质力推移的规律,一方面满足理知了解的需要,一方面导引西洋人去控制物力,发明机械,造福民生。

西洋思想最后所获得的是科学权力的秘密。

中国古代哲人却是拿着“默而识之”的观照态度,去体验宇宙间生生不已的节奏。

即泰戈尔所谓旋律的秘密。

《论语》上载: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四时的运行,生育万物,对我们展示着天地创造性的旋律的秘密。

一切在此中生长流动,具有节奏与和谐。

老子也从他高超严冷的眼里观照着世界的旋律,他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活泼的庄子也说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他把他的精神生命体合于自然的旋律。

荀子歌颂着天地的节奏:“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而生,各得其养而成。

”中国古代哲人找到了宇宙旋律的秘密,并且把这获得的至宝,渗透进我们的现实生活,使我们生活在礼与乐里,创造着社会的秩序与和谐。

我们又把这旋律装饰到我们日用器皿上,使形而下之器表现着形而上之道(即生命的旋律)。

中国古代艺术特色表现在日用器皿的各种图案花纹里,而中国最光荣的绘画艺术,也还是从商周铜器图案、汉代砖瓦花纹里脱胎出来的呢!再谈“中国人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致现实得不近情理”。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经典成为通识周国平阅读经典是提高素质的最佳途径之一。

所谓提高素质,就是要使我们身上那些人之为人的属性得到健康生长,成为人性意义上优秀的人。

人类的精神能力在漫长的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其生物学的基础,又在漫长的文明演进过程中展现出来并得到发展。

每一个个体的人通过种族遗传即已具备这些精神能力的生物学基础,在此意义上,我们说它们是人性中固有的禀赋。

然而,唯有在文化的环境中,潜在禀赋才能生长为现实能力。

对文化环境的理解不能局限于一时一地。

几千年来,人类的精神探索形成了一个伟大传统,它是最广阔也最深刻的文化环境。

那么,我们到哪里去寻找它呢?我的回答是:到经典著作中去。

因为经典著作正是这个传统的最重要载体。

德育的目标是培育善良、高贵的灵魂。

这方面,经典作家尤能给我们诸多启示。

每一位思想家都心怀提升人类向更好状态发展的愿望,一切思考最终都指向一个问题:怎样的人生是好的人生?怎样的社会是好的社会?虽然价值观正是最充满争议的领域,但是通过阅读经典,自觉地思考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确立人生坐标,做一个有道德、有信仰的人。

我的理解,“绝对经典”就是要选目精当,不够格的绝不选,够格的绝不遗漏,同时应适合不同人群的接受能力。

“轻松好读”则是要求选人得当,专家也必须够格,对相关的著作确有研究,融会贯通,从而能把导读做得既准确又深入浅出。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对于经典著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经典著作是承载人类几千年来在精神探索中所形成了伟大传统的最重要载体。

B.经典著作是人类最广阔也最深刻的文化环境,能使人类的潜在禀赋转化为现实能力。

C.经典著作在智育、美育、德育等方面都是极好的素材,阅读经典可以提高国民素质。

D.阅读经典能够引领人们自觉地思考价值观的问题,有助于我们做一个有信仰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华美实验学校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脸颊/狡黠拗.折/执拗.量.入为出/量.体裁衣B.嗔.怪/瞠.目戕.害/踉跄.供.不应求/供.认不讳C.毗.邻/纰.漏应.届/膺.选脉.脉含情/一脉.相承D.羞赧./赦.免践.行/僭.越曲.高和寡/曲.突徙薪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精致B.不绝如缕C.民以食为天D.甚而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信息时代的互联网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然而它也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挑战甚至潜藏风险,也孕育着生机、预示着可能。

B.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应思考如何提高女孩自身安全防范态度,避免女孩出行随时成为“死亡之旅”的悲剧一再发生。

C. 人们通过网络进行搜索本无可非议,但当网络搜索上升为“人肉搜索”时,这已不再局限于网络行为,它给某些当事人带来了物质上的损失和精神上的伤害。

D. 清华大学联合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低碳能源大学联盟未来交通研究中心,他们试图寻找解决北京雾霾天出行困难的破解之道。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再就风格言之,正经的、荒诞的、滑稽的、幽默的、庄重的、诙谐的等等,流派甚多。

②人生舞台上的人间戏剧,真戏有,假戏更不少。

③人间世界的大舞台就只一个,而在这个大舞台上表演的人间戏剧,种类可就不胜杂多了。

④喜剧、悲剧、丑剧、闹剧、正剧、杂剧等等,应有尽有。

⑤“舞台小世界,世界大舞台”。

这是人们惯常说的一句喻世醒言。

⑥真戏假做,假戏真做,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虽是好看,却难看透。

A.⑤②⑥③④①B.③⑤①④⑥②C.⑤③④①②⑥D.③②⑥⑤④①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5-9小题。

吾彦,字士则,吴郡吴人也。

出自寒微,有文武才干。

身长八尺,手格猛兽,旅力绝群。

仕吴为通江吏。

时将军薛珝杖节南征,军容甚盛,彦观之,慨然而叹。

有善相者刘札谓之曰:“以君之相,后当至此,不足慕也。

”初为小将,给吴大司马陆抗。

抗奇.其勇略,将拔用之,患众情不允,乃会诸将,密使人阳狂拔刀跳跃而来,坐上诸将皆惧而走,唯彦不动,举几御之,众服其勇,乃擢用焉。

稍迁建平太守。

时王濬将伐吴,造船于蜀,彦觉之,请增兵为备,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

武帝吴亡,彦始归降,武帝以为金城太守。

帝尝从容问:“孙皓所以亡国者何也?”曰:“吴主英俊,宰辅贤明。

”帝笑曰:“君明臣贤,何□亡国?”彦曰:“天禄永终,历数有属,所以为陛下擒。

此盖天时,岂人事也!”张华时在坐,谓彦曰:“君为吴将,积有岁年,蔑尔无闻,窃所惑矣。

”彦厉声曰:“陛下知我,而卿不闻乎?”帝甚嘉之。

迁雁门太守,时顺阳王畅骄纵,前后内史皆诬之□罪。

乃彦为顺阳内史,彦清身率.下,威刑严肃,众皆畏惧。

畅不能诬,乃更.荐之,冀其去职。

迁员外散骑常侍。

帝尝问彦:“陆喜、陆抗二人谁多.也?”彦对曰:“道德名望,抗不及喜;立功立事,喜不及抗。

”中都会交州刺史陶璜卒,以彦为南中都督、交州刺史。

重饷陆机兄弟,机将受之,云曰:“彦本微贱,为先公所拔,而答诏不善,安可受之!”机乃止。

因此每毁之。

长沙孝廉尹虞谓机等曰:“自古由贱□兴者,乃有帝王,何但公卿。

若何元干、侯孝明、唐儒宗、张义允等,并起自寒役,皆内侍外镇,人无讥者。

卿以士则答诏小有不善,毁之无已,吾恐南人皆将去卿,卿便独坐也。

”于是机等意始解,毁言渐息矣。

初,陶璜之死也,九真戍兵作乱,逐其太守,九真贼帅赵祉围郡城,彦悉讨平之。

在镇二十余年,威恩宣著,南州宁靖。

自表求代,征为大长秋。

卒于官。

(选自《晋书•吾彦传》)5.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抗奇.其勇略对……感到惊奇 B.彦清身率.下,威刑严肃率领C.乃更.荐之改变 D.陆喜、陆抗二人谁多.也优秀6.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君明臣贤,何□亡国②前后内史皆诬之□罪③自古由贱□兴者,乃有帝王,何但公卿A.①以②以③且 B.①为②以③而C.①以②于③而 D.①为②于③且7.下列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

B.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

C.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

D.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吾彦虽出身寒微,但面对突袭,他举几御之,英勇无比,陆抗提拔了他,众人没有谁不服的。

B.吾彦在回皇帝问话时客观指出陆抗和陆喜的不足,但陆抗的两个儿子陆机和陆云因而心生怨恨,总是诋毁吾彦,后来在长沙孝廉尹虞的劝导下,才消除了对吾彦的恨意。

C.吾彦清身率下,威刑严肃,众人都畏惧他。

顺阳王畅纵使骄纵也不能诬蔑他,反而钦佩他的德行而举荐他到其它地方当官。

D.吴国灭亡后,吾彦才归降。

武帝问吾彦吴国为何亡时,他却说“吴主英俊,宰辅贤明”,可见他对先主的忠诚。

9.根据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0分)(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7分)①乃会诸将,密使人阳狂拔刀跳跃而来,坐上诸将皆惧而走。

(3分)②彦本微贱,为先公所拔,而答诏不善,安可受之。

(4分)(2)在文章中找出两个表现吾彦武干的例子。

(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10.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问题。

2019-2020年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

高树雀衔巢,斜月明寒草。

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

少年看却老。

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

(1)“高树雀衔巢,斜月明寒草”一句,运用了何种手法,请简要分析。

(3分)(2)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作者在词中所蕴藏的丰富感情。

(4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

(苏轼《前赤壁赋》)(2),。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苏轼《前赤壁赋》)(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杜牧《阿房宫赋》)(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杜牧《阿房宫赋》)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小题。

文学的功能鲁枢元①在中国古代,从孔子开始便十分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

孔子认为“诗”有四种基本作用,即“兴、观、群、怨”,此外还可“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近代,梁启超认为小说亦有四种功能,即“熏、浸、刺、提”。

可以说,重视文学的功能与作用,是中国文论的一个重要传统。

一般认为,文学的功能是以三种方式体现出来的,即认识作用、教育作用与美悦作用。

②文学的认识功能,即文学帮助人们获得多方面社会和人生知识,丰富人们的生活经验,加深人们对某些社会规律和社会关系的理解的功能。

文学的认识功能首先体现在对生活形态的认识上。

由于文学以形象、审美的方式反映生活,具有生动、具体、感性化的特点,无论它反映什么,都会显得十分细致,使人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比如,人们阅读了杜甫的“三吏”、“三别”这一组诗稿,就能够了解到唐代“安史之乱”时期许多历史知识和生活知识。

其次,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了解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是怎样生产、生活、劳动,看到他们的风俗习惯、伦理观念、宗教信仰等。

《诗经》中的《七月》这首叙事诗。

几乎描述了一年的劳动过程。

文学不是历史,它并不单纯记录史实,但是当它生动细致描绘社会生活的时候,就常常会起到历史所难以承担的作用。

文学的认识功能还体现在对社会关系的认识上,即帮助人们认识生活的真理和规律。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指出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列宁称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③文学的教育功能就是文学作品影响人们的思想感情,净化人们心灵与灵魂,增强人们的道德感的功能。

古往今来众多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总是通过对现实的描绘和对人的心灵世界的探索,揭示真理,歌颂美好,批判邪恶,嘲弄愚蠢,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从而产生很大的思想影响和教育作用,据此人们常称作家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但是文学的教育功能是潜移默化发生的,并不是作品中赤裸裸的说教所能达到的,更不是耳提面命式的教训,而是通过生动具体的形象来反映、说明、评价生活。

文学的教育方法不在于教训,而主要是通过形象感染,它只有通过审美才能实现。

两千多年前古罗马的贺拉斯把“寓教于乐”作为一条艺术法则提出来,旨在说明文学的教育作用必须通过“乐”即审美来进行,因为文学首先是文学,如果是单纯的道德或政治说教就会失去文学的特性,变成非文学的东西了。

优秀的作品,常常以娱乐为契机和外形,产生吸引力,引导读者或观众欣赏。

④我们欣赏艺术形象和艺术意境时,在感情上受到触动,得到美的享受,从而净化了灵魂,这就是文艺的美悦功能。

文学之为文学,就必须是美的结晶的体现,这是文学最主要的本质所在。

正是文学家创造的美的作品,让人们领略到具有审美价值的生活。

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中的自然花草本身就是美的,能直接激发人们的美感。

⑤但这并不是说文学只能描写美的事物,描写丑的事物同样能引起人们美的感受。

文学作品的美,并不在于文学描写了美的事物还是丑的东西,而在于是否提供了美的信息,是否具备了审美价值。

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莫里哀在《吝啬鬼》中塑造了守财奴阿巴贡的形象,作家通过对他的讥讽、嘲弄,否定了他的丑恶行为,衬托出生活中美好的东西。

所以生活中的丑一旦进入艺术领域,就获得了一种特殊的审美价值,也就是通过对丑的否定,达到了对艺术美的表现。

⑥文学的美悦功能是十分广泛的,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首先,它发展人的感受能力,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审美趣味,丰富人的想象力。

文学用感性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和表现思想,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增强人的艺术感觉能力,培养和丰富人的情感。

其次,文学有助于人们提高识别真假、美丑、善恶、是非的能力,净化心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崇高的生活理想,激励人们为争取美好的社会生活而奋斗。

(选自《文学理论》,鲁枢元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有删改)12—13题为选择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