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导学案(1)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好的故事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好的故事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好的故事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好的故事导学案第1篇】活动目标:1、在看看、说说中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

2、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地表达并体验语言游戏的快乐。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地表达活动难点: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做语言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粽子里的故事》PPT、一段背景音乐、粽子、故事盒等活动过程:一、回忆经验并导入1、出示PPT:猜猜这是一个关于什么的故事?在什么时候要吃粽子?你吃过的粽子里包着什么?小结: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天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我们都要吃粽子。

大、考吧、幼、师网出处香香的粽子里可以包着各种各样好吃的馅料。

☆结合音乐欣赏故事,教师和着音乐节奏有感情地讲述故事,让幼儿能静下心来感受故事的魅力。

二、看看讲讲故事今天这个神奇的粽子里包着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吧。

(播放PPT,欣赏故事)1、倾听故事第一部分(在密密的树林里——谁就会讲故事了)T: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呢?T:看,谁来了?它们吃了粽子会讲故事吗?2、看看讲讲故事第二部分T:先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小猴子(兔子、狐狸、松鼠、小鸟)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是小猴子“吱吱吱吱”讲不出故事。

T:小动物虽然吃了粽子,但它们讲不出故事,真着急,怎么办?还能请谁来帮忙呢?☆以“吃吧吃吧,吃了故事讲故事……”这句话贯穿故事始终,成为活动的线索,让活动紧紧扣住中心。

3、倾听、理解故事最后一部分T:(出示PPT8):看,谁来到了树林里?她在干什么?(PPT9):小动物们是怎么做的?小姑娘呢?它们的邀请成功了么?(PPT10、11):小动物用了什么好办法把小姑娘找回来?T:小姑娘吃了粽子,会讲故事吗,我们继续听故事。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4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4篇)
4.布置练笔仿写:用上文中的句式仿写置身草原的感受。
1.默读课文,找出文中直接描写作者感受的两句话。
①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 满心的愉快。②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2.用心默读描写“天”“地”的句子,圈画重点词句,并简要写下自己的感受。
3.师生互动交流,感受草原天的可爱,草地的一碧千里、生机勃勃。
2.在想象告别画面时可以指导 学生进行融情想象。假如我是汉族游客,我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总结回顾,激发情感(用时:5分钟)
1.总结文本内容与作者表达的情感。
2.播放音乐: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全文。
4.汇报学习收获:抓住各个场景中草原人民的表现来谈自己的体会。
5.再读中心句,想象告别的画面,体会表达的情感。
6.欣赏优美句子的表达方法,如,“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探究本体与喻体的联系,体会其表达之妙。
1.引导学生结合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词语“襟飘带舞”的意思。
4.指导回读中心句,小结在文中的作用。
1.用线画出文章的中心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大致交流句意,说说感受。
2.同桌合作互助,概括五个场面:迎客、相见、款待、联欢、话别。
3.思考:从哪些场面描写中感 受到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自读、圈画、批注,准备小组交流各自的学习体会,并相互补充完善,修正提升。
2.个别背诵第1自然段,师生评价。
3.明确学习目标。
在个别背诵的基础上,全班背诵。
二、品读文本,感悟情深(用时:20分钟)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盼(1)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盼(1)

六年级语文六上导学案第___周第___课时课题《盼》(1)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备课组审核六年级语文组级部审核学生姓名教师寄语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1.阅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学习目标2.围绕中心组织材料。

学习重点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学习难点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方法。

学法提示以问促读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品味深情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二、自主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

斗篷.()应和.()痱.子()浸.湿()烤.干()嘟囔..( ) 腥.味()喧.闹()2.重要词语。

(1)嘟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窸窸窣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理直气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学常识:《盼》作者是,1957年生河北赵县,代著名作家。

著有长篇小说《玫瑰门》《》,短篇小说《》。

三、合作探究1.快速默读课文,试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讲的是妈妈给“我”买了一件,而从那以后“我”每天总是盼着。

一天放学后,终于掉了,“我”想出了各种借口想到街上去,都没有实现。

第二天早晨,“我”背着书包上街突然掉下了,“我”地跑回家让妈妈帮“我”穿上了,走在街上,滴答的雨滴让“我”不已。

2.第一部分(1—2自然段):讲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我”。

第二部分(3自然段):讲“我”开始着雨天,可是一连好多天,天空都是的。

第三部分(4—17自然段):讲一天放学后,果然掉了雨点儿,“我”找了许多借口想穿上到街上去,都没有实现。

第四部分(18—21自然段):第二天早晨突然掉下了雨点儿,“我”地跑回家让妈妈帮“我”穿上了,走在街上,滴答的雨滴让“我”不已。

3.雨衣样子的介绍:我打开一看,是一件、新雨衣。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好的故事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好的故事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好的故事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好的故事导学案第1篇】一、课前解析关注字词本课共有13个生字。

生字的学习,要结合汉字结构进行。

比如“搁”“综”“瞬”等字在教学时,可利用左形右声的特点帮助记忆;“萍”“藻”等字也是形声字,但要强调上形下声的特点。

多音字“削”在教学中,可借助句子理解记忆。

本课有许多难懂的词语,可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它们的意思。

关注阅读理解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品悟“好的故事”就是一个“美丽、幽雅、有趣”的梦,体会作者从现实到梦境,再回到现实的情感变化。

从文章的圆形结构中披文入情,既学习了阅读理解的方法,又品味了文字的魅力,还能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深刻含义。

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体会作者美好的人生信仰和执着的人生追求。

关注表达运用学习对比的写作手法。

通过现实与梦境的对比,引导学生理解梦境中的景物的意蕴。

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美好的人生信仰和执着的人生追求。

从而使学生将方法灵活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中,让学生真正从学过走向学会。

二、教学目标1.能认识并掌握本课生字词。

会写“搁、综”等13个生字,会写“预告、烟草、烟雾”等15个词语。

2.能练习上下文,借助资料理解难懂的词语,在此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抓住重点语段中的关键词句,体会梦境的美好。

4.能结合“阅读链接”中的资料,进一步读懂课文。

三、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品悟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2.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里。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搁、综”等13个生字,会写“预告、烟草、烟雾”等15个词语。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错综、骤然”等难懂的词语。

2.知道“好的故事”是指“我”的梦境。

3.能读懂第一自然段,了解“我”的现实处境。

【教学过程】一、揭题激思1.导入:我们听过很故事,故事总是有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的,但今天我们要读的这个故事却不一样。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桥(1)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桥(1)

六年级语文六上导学案第___周第___课时课题《桥》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呼桂兰备课组审核六年级语文组级部审核学生姓名教师寄语志在峰巅的攀登者,不会陶醉在沿途的某个脚印之中。

1.了解课文布局谋篇、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

学习目标2.体会和学习老支书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学习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老共产党员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精神。

学习难点了解课文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狞.笑()沙哑.()放肆.()废.话()揪.()祭奠.()2.重要词语①狞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祭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势不可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怎样一件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时分,在一个小里,一位在暴发、慌张逃命的情况下,地指挥村民渡过,自己和儿子被的事情。

2.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第一部分(1-4):时分,村庄突然遭遇。

第二部分(5-13):面临死亡时,组织村民撤离。

第三部分(14-23):和壮烈牺牲。

第四部分(24-27):老太太祭奠她的和。

3.学习环境描写,感受洪水的可怕,快速浏览课文,把描写洪水的句子划下来并分析。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4)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5)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四、当堂练习(一)请用“\”划去括号中的错误读音或不恰当的字。

(二)请把下列句子中划线部分用合适的词语替换。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穷人》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穷人》导学案
-作用:通过PPT课件展示,将课文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增强视觉效果,激发学习兴趣。
-使用方法:课件中包含重点词汇、句子、文章结构等,教师结合课件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视频资源
-作用:通过播放与课文相关的视频,如关于穷人生活的纪录片片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情境。
-使用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播放,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深入理解课文。
五、作业布置与评价标准
(一)作业布置
为巩固课堂所学并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重点加强对生字词、重点句子的理解。
2.撰写一篇关于《穷人》的读后感,要求不少于300字,体现对文章主题、人物情感的理解。
3.小组合作,分析课文中的一种修辞手法,举例说明并阐述其在文中的作用。
4.结合课文内容,思考如何关爱身边的贫困同学,提出具体建议。
-具体操作:选取课文中具有代表性的片段,如描述穷人生活艰辛的句子,让学生分析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情感。
(三)巩固练习
1.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法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具体操作:
a.学生分组讨论,针对课文内容进行问题探究,如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等。
(三)情感目标
具体可测的目标包括:1.能主动关心身边的同学,尤其是需要帮助的同学,表现出关爱之情;2.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学会感恩,体现在日常言行中;3.面对困难,能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勇敢面对,努力克服;4.能关注社会现象,关心国家大事,表现出社会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与预习指导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对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有较好的掌握。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穷人》这篇课文的学习兴趣点主要在于了解不同社会背景下人物的生活状态,以及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情感。然而,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可能遇到的难点包括:对文中复杂情感的理解,对一些生僻字词的认识,以及对文章深层含义的挖掘。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十个生字。

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搁板、帐子、抱怨、掀起、寡妇、魁梧、倒霉、揍一顿、后脑勺、熬过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德。

4、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德。

教具:投影片教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十个生字。

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搁板、帐子、抱怨、掀起、寡妇、魁梧、倒霉、揍一顿、后脑勺、熬过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

重难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

教具:投影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板书:穷人2、你了解穷人吗?他们的生活怎样?(引导学生简单地说说周围的穷人)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穷人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

A、出示b、自由读c、指名读d、齐读3、读完课文,哪些地方让你感动,读一读。

4、你明白了什么?三、精读领悟。

1、默读课文。

思考:文中的穷人有哪些?2、相机板书:桑娜、渔夫、西蒙3、速读课文。

画出可以看出穷人贫穷的句子,仔细地读一读。

谈谈你的体会。

4、自渎思考。

5、小组交流。

(交流所话句子及感受;一人说,其余人听,然后补充)6、集体交流。

引导学生读读所话句子,教案《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穷人》教案4》,读中体会,然后再交流。

最后朗读领悟、提高、巩固。

四、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

3、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人教六上语文导学案(全册)

人教六上语文导学案(全册)

1.山中访友教学目标1.领悟文章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

2.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背诵有关段落。

3.感受作者与大自然之间浓浓的友情,体验人景相融构建出的美好境界;养成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1.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感受作者对“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

2.领悟文章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领悟文章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准备拓展阅读资料、音乐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导入新课1.导语:同学们,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里有声有色,有景有情,一切是那么美妙。

我们要将学习的第一组课文,会带领着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2.揭题:今天,我们首先跟着一位作家,走进山林,去拜访他的朋友。

齐读课题。

3.师:读了课题,你们猜猜看,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的一位朋友呢?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碰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用笔画出来,借助字典解决)2.感知内容,学习字词。

(1)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依次找出来)古桥、鸟儿、露珠、树林、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石头、阵雨等。

(2)在依次“找朋友”的时候,对照相应的段落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字音,理解词语。

注意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唱和、树冠、血液、短暂等。

注意写好下列字形:瀑、蕴。

注意理解下列词义:唱和、蕴含、津津乐道、德高望重、别有深意等。

3.默读课文: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1)学生讨论后明确: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流露出了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深情,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自由读,找出描写“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感情的有关语句,读一读,体会体会。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1《草原》导学案课题草原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毯、陈”等9个字,会写“草原、线条”等2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如诗如画的草原风光,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3.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4.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背诵第1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如诗如画的草原风光,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草原的文字资料与图片,制作课件。

(教师)2.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能说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f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用时:2分钟)1.揭题,板书课题。

2.欣赏草原图片,引导学生谈感受。

3.介绍作者老舍。

1.生齐读课题。

2.欣赏图片后畅谈感受。

3.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老舍及其作品的相关信息。

1.在学生介绍老舍及其作品后,教师相机补充。

2.对课前搜集信息多且能将搜集到的信息变成自己的内容的学生给予表扬。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1.出示初读要求: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检查学生对新字词的掌握情况,重点指导多音字的读音,形近字及难写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对照拼音读对生字,努力将课文读流利。

2.相互提醒该注意的生字词。

1.要提醒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蒙古包”中的“蒙”读"ng:"衣裳"中的“裳”读轻声;“羞涩''的“涩”是平舌音。

2.要提醒学生注意生字时:10分钟)字的字形。

3.分段指名朗读课文。

组织交流: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草原的?3.听同学朗读课文,纠正读错之处。

概括课文从两个方面介绍了草原。

(风光美、人情美)的书写:“陈”右侧是“东"不是"腐"是半包围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浪淘沙其一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浪淘沙其一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浪淘沙其一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浪淘沙其一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2个生字,能借助注释和插图等感知古诗的大意,想象诗歌描绘的壮丽景色,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作者丰富的想象。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的意境,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借助注释知道古诗的大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色。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尝试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学生课前一分钟演讲(黄河——母亲河)。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古往今来,无数人赞美她、歌颂她。

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刘禹锡借黄河之势抒发自己情感的诗——《浪淘沙》(板书)齐读。

二、检查预习1、介绍作者;2、汉武帝派张骞寻找黄河源头典故;3、牵牛、织女。

师:《浪淘沙》是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后用为词牌名。

《浪淘沙》为一组诗,共九首,这是其中一首。

这是一首七言诗。

回顾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初读先感知——朗读晓诗韵——研读解诗意——美读悟诗情——品读拓诗境三、出示学习目标1、我能借助注释、插图和小组合作学习,感知古诗的大意;能够想象诗歌描绘的壮丽景色,体会诗人的情感。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吟诵古诗,并能背诵、默写古诗。

四、自主学习出示导读纲要:1、自由读诗,借助注释、插图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同桌互读,纠正读音,读出诗的韵律。

3、朗读古诗,体会古诗的韵律和节奏感。

(画出诗的节奏。

)学生汇报:1、指名读。

(指导读:曲、簸)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2、男、女分读。

3、齐读。

五、小组合作学习古诗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点:1、借助注释、插图,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①九曲②簸③天涯④银河2、先说每句诗的意思,再说全诗的意思。

3、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5、诗人是怎样展开想象的?小组汇报。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套)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套)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套)导学案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快乐学习导学案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快乐学习导学案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快乐学习口语交际·习作一学习目标1.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2.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3.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

4.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关于音响的录音。

学生:1.观察一种植物或一种动物,或者是一种自然现象。

2.准备自己游览风景名胜后的照片与及相关文字资料。

3.交流第一项内容的同学可以制作头饰。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揭题导入这一组,我们学习了《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和《索溪峪的野》四篇课文,课文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我们生活在这个有声有色、有情有意的世界中,我们也时时在观察大自然的美景,倾听大自然的各种音响,在观察和倾听的过程中浮想联翩。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

自读提示,明确要求1.自读“口语交际·习作一”各板块的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2.师生共同确定每一项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内容。

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想象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员,然后把看到的、想象到的和感受到的说清楚。

走进音响世界:说说自己听到的各种各样奇特的大自然的声音。

回顾暑假生活:主要向大家说说自己暑假游览的风景名胜及自己的感受,特别说说在游览欣赏过程中的联想和想象。

分块讨论,组内交流1.学生自选某一方面内容,按要求进行准备。

2.同桌或分类进行组内交流。

示范带动,交流评价1.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交流。

2.选择同一项内容的同学合作向全班汇报。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第一课《山中访友》导学案班级:小组名称:【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湛蓝、清澈、唱和、德高望重、津津乐道”等词语的意思及课文重点句子的含义。

2、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鉴赏本文新奇丰富的想像美。

3、体味作者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

【重点】通过独立思考、深情朗读、小组合作,品析精彩语句。

【难点】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联想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导学提纲】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及编写文段序号。

2、通过独立思考、深情朗读、小组合作,品析精彩语句,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联想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规范书写;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第一课时【学习过程】【导入新课】这是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

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自主学习】1.标注生字:(栀、嗅、邀、俯、瀑、蕴等,多音字:和、冠)、标释词语;(德高望重、汩汩、树冠、唱和、犬吠、波光明灭、津津乐道等)2.在书上标出句子的修辞手法3.从这些称呼中可看出,文章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合作探究】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体会所填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你弓着腰,()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

②走进这片树林,鸟儿()我的名字,露珠与我()。

③喂,()的云雀,()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④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自己也是一棵树。

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胳膊变成(),血液变成树的(),在年轮里()。

前三个句子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当做________来写,第四句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_____________,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与它们之间的_____________关系。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浪淘沙其一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浪淘沙其一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浪淘沙其一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浪淘沙其一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读懂《浪淘沙》,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感受古诗意境。

2.培养学生热爱黄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如画。

这节课我们要到黄河边上,去听听黄河的涛声,去看看黄河的气势。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唐代诗人刘禹锡作的诗《浪淘沙》。

【出示课件2】(板书:浪淘沙)二、自主学习1.在学古诗之前,请同学来回顾一下古诗的学习方法。

【出示课件3】解诗题,知作者——诵古诗——抓字眼,明诗意;理解大意——品意境,悟感情。

2.【出示课件4】自学提纲1.“浪淘沙”怎样理解?互相交流资料,了解作者刘禹锡。

2.将古诗读正确、流利。

3.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①九曲:②簸:③天涯:④直上:4.结合重点词语说说古诗大意。

三、合作学习1.《浪淘沙》是由九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是其中的一首。

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刘禹锡(772年-842年),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

他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

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

2.指名朗读古诗。

3.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①九曲:弯曲,形容黄河弯弯曲曲的样子。

②浪涛风簸:波浪滔天,大风颠动。

③天涯:天边。

④直上:一直到达。

4. 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

(弯弯曲曲的黄河汹涌奔腾,卷来万里泥沙,大浪翻涌,狂风怒吼,仿佛来自天涯。

如今可以沿着黄河直上九天银河,一起走进牛郎织女的家。

)(适时板书:黄河雄伟壮美的景象)5.【出示课件5】课文配套借用理解。

四、质疑探究1.【出示课件6】“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品读,深化理解。

牵牛织女:指牛郎星和织女星。

神话传说中把它们说成牛郎和织女两个人。

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导学案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导学案第【1】篇〗认知目标:了解故宫博物院的建筑布局。

技能目标:学习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事物的方法;学习__选择组织材料上突出重点、有详有略的特点与层次安排的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对故宫博物院建筑群的了解,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1.理清__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

2.以太和殿为例,体会__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说明文空间顺序立足点的确立以及具体空间顺序的方位词的把握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媒体:投影仪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多媒体显示“故宫”全景图同学们,知道这是中国哪个旅游景点吗对了,这是故宫,明清二十四位皇帝居住的地方。

它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听到这里,同学们是不是很想到故宫一游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故宫,去深入了解故宫的独特魅力。

(板书课题、作者) 投影学习目标:了解故宫博物院的建筑布局。

学习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事物和总分结合的方法。

学习课文选择组织材料上突出重点、有详有略的特点与层次安排的方法。

三、__原来是一篇广播稿,曾经配上音乐,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后来在《地理知识》杂志刊载,选入教材时作了部分删改,可以看作一篇解说词,属于说明文。

现在请班上普通话标准,声音洪亮的一位同学来当播音员为大家播读这篇课文,其他同学合上书本边听播音员读课文边看屏幕上投影。

(播音员读到课文的景点时教师投出相应景点的)四、学生默读课文,按课文的说明故宫布局图同桌之间讨论、交流之后,教师用多媒体显示故宫布局图五、理清__的说明顺序明确:空间顺序。

1、师生一同回顾关于说明文的说明顺序的知识。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六年级语文 上册导学案

六年级语文 上册导学案
2.小组合作:
①练读生词,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犁奴役驻军兽肉载歌载舞慷慨激昂
耙镰刀融洽瞭望风帆蔽空负隅顽抗
②交流词意,组内不能解决的做上记号。
3.展示朗读,解决疑难问题。
活动二:再读文本,理清文脉。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①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②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注意用词准确)
2.组内交流。
3.全班展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巩固练习:
1.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横线。
四处瞭望(liào liáo)
负隅顽抗(ǒu yú)
奴役(núlú)
载歌载舞(zǎi zài)
横行霸道(héng hèng)
耙子(páb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课题
《郑成功》
课时
第2课时
教师
常爱琴
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课题
《郑成功》
课时
第1课时
教师
常爱琴
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学习重点
掌握生字新词,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学习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学习流程
复备
活动一:通读文本,学会生词。
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语句。
2.了解郑成功的历史功绩,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学习重点
了解郑成功的历史功绩,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Hale Waihona Puke 学习难点了解郑成功的历史功绩,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导学案第【1】篇〗一、导入,激发阅读兴趣我们常说“千金易得,知音难求”。

“知音”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是从何而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知音”有关的故事。

二、走进故事,体会感情1、解题:《伯牙鼓琴》,鼓为“弹”的意思。

2、自学(读准、读通、读懂)。

3、互助学习:朗读检查、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的意思。

4、分享与释疑:重点强调“汤”的读音,最后一句的断句及意思“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补充资料:伯牙是著名的琴师,并且在朝为官;而锺子期是一位樵夫。

两人地位相差很大。

三、深度思考,理解“知音”1、提问:“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锺子期死后,伯牙要破琴绝弦,终身不再弹琴?预设:因为伯牙认为钟子期是他的.知音。

(这是比较浅层的理解,学生可能会关注到这一因果,但不能体会其中深厚的情感由来。

)2、从哪里可以看出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呢?请在文中找到依据。

预设:因为在伯牙“志在太山”时,子期能够评论出“巍巍乎若太山”;伯牙“志在流水”时,子期可以感受到“汤汤乎若流水”。

请你发挥想象,锺子期听到琴声后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引导学生细致描述)预设:当锺子期听到伯牙在弹高山时,他可能看到了巍峨的大山,山势连绵起伏,山峰高耸入云。

当锺子期听到伯牙在弹流水时,他可能看到了河水浩浩荡荡,奔流向前。

3、伯牙将子期视为知音,是否只是因为他能听懂自己的琴声?引导学生回到文本,关注到“志在太山”“志在流水”,琴声包含着伯牙的情操与志向。

子期听懂的不仅仅是外在琴声,更重要的是琴声中包含的志向。

由此,伯牙才将其视为知音,与那些表面上赞扬他琴声的人相比,子期才是真正明白自己的人。

因此,只有“知志”才是真正的“知音”。

4、此时此刻,伯牙的内心是这样的呢?预设:激动的、欣喜的、不在感到孤单的。

5、当锺子期死后,伯牙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他为什么一定要破琴绝弦?预设:伤心的,悲痛的,甚至是绝望的。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导学案第【1】篇〗教材简析:《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的一篇课文。

题目贯穿全文,先讲人类拥有的地球美丽而渺小,接着讲地球上人类活动范围小、资源有限,然后讲人类不能够移居到别的星球,最后呼吁人类要精心保护这唯一可赖以生存的星球。

教学目标:1、学习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渺小、慷慨、枯竭、和蔼可亲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保护地球的自觉性。

重难点:使学生懂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要精心保护好地球。

学情分析:使用本教学设计对学生有一定的要求:首先学生要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其次,要求学生对环境保护,人与自然等方面有一定的感性积累,这样在课堂上才容易与文本共鸣,较快地进入情境。

最后要求学生有积极表达的愿望和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这样师生、生生间的对话才会精彩,教学目标才能高质量的完成。

课前准备:1、学生搜集有关环保方面、地球知识方面的资料。

2、教师制作相关媒体课件。

教学策略:1、利用多媒体课件一方面为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感受到地球的美丽壮观,另一方面真实地向学生展现人类对地球的破坏,两种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

2、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真正懂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必须要精心保护。

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上节课我们已初读了课文《只有一个地球》,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来学习。

2、板书课题只有一个地球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并根据文章最后两段填空(出示课件)因为(1)这个地球太,同时又太;(2)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3)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所以要精心保护地球。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夏天里的成长(1)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夏天里的成长(1)

六年级语文六上导学案第___周第___课时5.作者为什么能把这一段写得这么形象呢?就是因为选取了具有性的事物,并抓住事物的进行描写,给人留下了的印象,写作文时也要抓住有性的事物的去写。

四、拓展探究阅读梁衡的《夏感》。

五、课堂练习:1.下面句子中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您在豆蓬瓜架上看绿蔓(wàn),一天可以长出几寸。

B.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xiān)。

C.柏油路也软绵绵( mian)的,像是高起来。

D.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鲜;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jī)。

2.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月台中间有一个小小的喷水池,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B.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

C.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

”D.刚到站的火车跟着长啸一声,缓缓的离开小站,继续走自己的征途。

课内阅读:3.找出文章的中心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变丰满。

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高起来。

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深变大。

仿写一个类似的句子。

自我评价专栏自主学习:合作与交流:书写:综合: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三、自主预习。

答案:1.wàn lěi tái xiǎn qíyāng zhe chá yàn5.梁容若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2.植物、动物、山水、铁轨、马路、人3.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4.植物:绿蔓、竹子、高粱、苞蕾(鲜花、果实)有生命的苔藓、草坪菜畦动物:小猫、小狗、小鸡、小鸭5.就是因为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并抓住事物的的特点进行描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帮助学生建立写作文时也要抓住有代表性的事物的特点去写的概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

1.山中访友〔第1课时〕授课总时数:2 授课日期:2011 年 8 月 24 日主备人: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正确读写课文中生字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过程与方法3.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走进大自然。

情感态度价值观4.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感情。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理解本课将进山欣赏景物比作山中访友的新奇设想。

2.难点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采用第二人称的巧妙之处,体会访友的心情。

三、知识梳理学会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四、学法指导以读促讲在读中感悟五、学习过程〔一〕出示目标流程〔1分钟〕出示学习目标,课前随堂设计。

〔二〕自学讨论释疑〔8分钟〕1.自学指导〔1〕读文时,用心,边读边想像。

〔2〕边读边画,并在印象深刻句子旁写出感受。

2.教师设问〔1〕作者到山中拜访的到底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称呼他们?〔2〕细读课文,品味语言感受作者的好心情。

3.小组讨论对疑难问题组进展讨论交流。

〔三〕展示汇报梳理〔15分钟〕1、展示汇报教师设计的问题1、2。

2、师生共同总结本课节的知识点、重难点,学生在课文中标注、记录。

〔四〕达标检测评价〔8分钟〕1、给加点字注音汩汩.( ) 嗅.到( )犬吠..蕴藏....( )2...写出以下词语的近义词..........清爽( )依然( )宁静( )蕴藏( )陡峭( )热切( )奥秘( )3判断以下句子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①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 )②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 )③你好,清凉的山泉!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好,陡峭的山崖!你好,悠悠的白云!( )〔查一查、评一评〕1.山中访友〔第2课时〕授课总时数:2 授课日期:2011 年 8 月 24 日主备人:王春莲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2.学习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4.培养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通过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情感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班级交流。
活动二:升华文章主题
1.浏览全文Biblioteka 想一想:刘老师放飞的仅仅就是一只只风筝吗?还有什么?
写一写:在风筝上写下你的理想。
2.班级展示。
【检测反馈】
填一填
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思念您幽默的语言;
思念您———————
思念您———————
思念您———————
……
导入:
通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刘老师一起去放飞——(齐读课题)《理想的风筝》
过渡:刘老师放飞的仅仅就是一只只风筝吗?
活动二板块:
1.刘老师放飞的不仅是自己生命里的风筝,更是放飞一个个学生生命里的风筝。
2.补充作者资料。
3.你想让风筝带着你的理想翱翔蓝天吗?那就在风筝上写下你的理想吧。
4.不见刘老师已经30年了!作者在心底……出示: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过渡:思念刘老师什么呢?
检测板块:
思念他幽默的语言,思念他动人心弦的板书,思念他放飞风筝的幸福;更思念这些细节背后隐藏着刘老师那顽强的生命力,那热爱学生热爱生活的心!
小结:让我们最后一次和作者一起饱含深情地呼唤:刘老师啊……
总结:今天,刘老师为了我们树立了榜样,为我们播下了一颗颗理想的种子,让我们每一位都在心中升腾起一只只理想的风筝。(齐读课题)
感受到刘老师放风筝的快乐、追线端的艰难、自信以及他敢于挑战自我极限,证明自我的勇气。
师:的确,刘老师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一次又一次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
(5)让我们把记忆的镜头拉得更近些!再次来读读这几个感人的细节。(引读)
小结:“笑、转、追”通过这样的细节描写,将刘老师的敬业、执著;自信开朗的描绘得形象、逼真,在平常的写作中我们也应该模仿作者的写法。
活动一板块:
重点指导朗读:
“谈腿疾”
(1)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
你认为刘老师这一笑,是怎样的笑?
体会到刘老师(乐观、坚强、幽默、开朗、笑对人生)
朗读体会“泛”的表达效果。
过渡:刘老师课堂上特有的板书姿势,永远定格在作者的记忆里,刘老师上课时的哪些动作让你怦然心动?交流写板书情节
“写板书”
(2)“逢到要板书的时候……再转向讲台。”
22《理想的风筝》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品读课文,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从中感受浓浓的师生情。
2.学习细节描写。
活动单
导学案
【活动方案】
活动一:感悟人物形象
1.品读课文4—9自然段,想想:
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画下来并写写批注。
2.小组选择刘老师的一件事重点研读并讨论。(别忘了入情入境地朗读哦!)
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写了刘老师的哪几件事?
通过初读,我们初步感受到了刘老师的乐观幽默。就是这样一位笑对人生、积极向上的刘老师30多年来,一直行走在作者的记忆深处。出示“他将永远在……”
过渡:同学们,这究竟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啊?他到底有什么魅力让作者三十年对他念念不忘?让我们走进活动一去了解他,去认识他。
体会到刘老师转写板书很艰难、吃力,以及老师的执着、对事业对孩子的负责。
用引读的方式指导朗读。
放飞风筝
过渡: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让我们去感受一下吧!
(3)“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
抓住“绝不肯、总是”引导学生读出阳光自信、充满童心的刘老师。
(4)“有一次,他故意撒脱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