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对象和视域
哲学的世界视域与世界视域中的哲学——读杨国荣的《哲学的视域》①
哲学的世界视域与世界视域中的哲学——读杨国荣的《哲学
的视域》①
应奇
【期刊名称】《哲学分析》
【年(卷),期】2017(008)005
【摘要】在以视觉中心论为文化底色的希腊哲学所肇始的西方哲学传统中,哲学与视域的关联,以及由此引发的与哲学的视域和视域中的哲学相关的讨论,本来就是哲学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
把柏拉图的理念论“正名”为相论,这无疑是从词源学的角度更好地揭示了“理念”的“视觉”本义。
从视域论的视野,理念既是“见”,也可以被泛化为“所见者”。
这种视野更可以被推广到西方哲学的历史发展中除本体论转向之外的另外两次转向:
【总页数】7页(P189-195)
【作者】应奇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批评与回应——围绕杨国荣哲学思想的专题讨论——存在之思与价值之维——读杨国荣《道论》等论著有感 [J], 张曙光
2.全球化与当代世界哲学视域中的哲学基本问题 [J], 余卫国
3.论青年马克思哲学视域中的"人"——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J], 王虎学
4.杨国荣:从\"道\"到\"事\"\r——中国哲学可以为世界哲学提供资源 [J],
5.中国哲学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思考——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结合 [J], 赵元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生教育”的哲学视域
有一种 向善 的力量 , 育 的 目的就 在 于 教
伦理学的这一种规定 。
作为生命 与生 存 的统 一 , 的生 活表 现 人
为不断地创 造 和 提升人 生 意 义 的过 程 。
德性 : 实践的个性 德性是使得一 个事 物状态 好并使 得 其实现活动完成得好 的品质 。在古希腊 , 理性基本上是 人性 , 或者 是人 的属性 , 或 者是人性最 高贵的品质 。然而人类对理
“ 三生教 育” 即生命 教 育 、 存教 育 生
和生活 教育 , 其本质 是对人生 的关切 , 目
的是借助 教育 的力 量 , 使受 教 育 者树 立 正确 的生命 观 、 生存观 和生活观 , 以应对 人生的各种 问题 和挑 战 , 进 人健 康 全 促
面地发展 。
一
发, 首先对 教育 活 动本 身作 出深 刻 的哲
个个体 的生 命都 是 独一 无 二 的、 可 不
二 、 存 教 育 生
通约的 , 蕴涵着无限可能性 的存在 。
说 , 不 是 那 么 容 易 的事 情 。孔 子 说 : 却 “ 非礼 勿视 , 礼勿 听, 非 非礼勿 言 , 非礼勿 动 。也就 是说 , 管你 有 眼 睛 、 ” 尽 耳朵 、 嘴 巴和手 脚身 体 , 只有按 照 礼 的规 范运 用
核心是理解人是 有意识 的生命 动 。每
一
实践 : 伦理 学意义
如果把 人类 的教 育简 单 概括 一 下 ,
大概就是 “ 做好 人 , 做好 事 ” 。这看 起 来
很寻常 的话 , 牵扯 到伦理学 的根本思 想 : 善 。善是 人世 间 的最 高 概括 。善 , 是 更
中国哲学史:问题与视域
能 ”“ ,能必副其所 ” 能所关 系与 “ 。 主体 ”“ 、客体 ” 尽管不能简单对应 , 但前者所 内含的认识
论意义 , 与后 者 并 非 毫 不 相 关 。 一事 实从 一 个 方 面 表 明 , 国哲 学 之 中包 含 着 具 有普 遍 这 中 意 义 的哲 学 内容 , 而 既 无 必 要 、 不 应 该 将 其 完 全 隔 绝 于 “ 学 ” 形 态 之 外 。进 而 言 从 也 哲 的
统 来 说 。 具 体 而 言 , 该 承 认 在 主 流 的 西 方 哲 学 系 统 之 外 , 存 在 不 同 的哲 学 系统 , 国 应 还 中 哲 学便 属 于 后 者 。对 于 这 些 哲 学 系 统 , 能 因 为 它 不 同 于 主流 的 西 方 哲 学 便 否 定 其 为 哲 不 学 . 仅 仅 将 其 视 为 一 种 宗 教 或 其他 思 想 观 念 。 而 从 以上 前 提 出发 , 们 显 然 不 能 像 近 来 某 些 流 行 之 论 那 样 , 揭 示 中 国 哲 学 的 特 点 我 把
第 1卷 第 1 期 21 年 6月 00
哲 学 分 析
P io o h c lAn l ss h ls p i a a y i
Vo . _ . 11 No 1
J n.2 0 u . O1
・哲 学 传 统 研 究
・
中 国哲 学 史 : 问题 与视 域 ①
杨 国 荣
摘 要 :哲 学按 其 本 义表 现 为 对 智 慧 的 个 性 化 、 多样 化 的探 求 。 在 中 国哲 学 中 . 慧 之 智
思 具 体展 开 于 性 与 天 道 的 追 问。 对 性 与 天 道 追 问 内在 于 中 国哲 学 的 不 同 学 派 、 同人 物 之 不
中国哲学本体论中的有限性视域
/ 又 善 2 年 5 、 瓤. 0 第 期 1 0
起 来 , 这 些表 象加 以 比较 , 它 们 连 结 或 分 开 , 对 把
这 样把 感 性 印象 的原 始 素 材 加 工 成 称 之 为 经 验
的对象 知识 , 么 知识 能 力 又该 由什 么 来 唤 起 活 那
物之母 。二者 本 质上 是 “ 同出 而 异名 ” ⑨的关 系 。 从有 与无 “ 出而异 名 ” 角度 看 , 同 的 老子 的有无 之
为, 如果不是通过对象激动我 们的感官 , 一则 由 它们 自己引起表象 , 一则使我们的知性活动运作
① 《 易传 ・ 系辞上 》 。 ② 《 易传 ・系辞下》。 ③ 《 道德经 》 四章 。 十
义 。同样 ,卦 ” 表 现 为 具 体 现 象 的 存 在 , 立 “ 也 设
“ ” 目的也是 为 了寻 求研 究 对象 的确 定性 , 卦 的 从 而达 到通 晓 “ 伪 ” 目的 。 情 的 从 时 间起 点 的 角 度 看 , 有 形 、 象 的现 实 对 有
辨是 在 同一 个 层 次 上 展 开 的 , 谓 “ 下 万们 没 有任 何 知 识 是 先 行 我
于有 , 有生 于无 ” ∞不 能 简 单 地 理解 为 “ 体 事 物 具
( ) 有 由看不 见 的 ‘ ’ 道 产生 ” @ “ 。 有生 于无 ” 是在
具有重要 的存在价值和意义 , 其意义在于为人 类提供 了一条现 实的有 限超越之路 。 关键词 有限性 经验世界 人 物化 有限超越
[ 中图分类号 ] 2;0 6 [ B I1 ]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编号 ?4 7— 6 X(0 0 0 0 4 0 04 6 2 2 1 )5— 0 3— 8
104614哲学 教学大纲
《哲学》The Panorama of Philosophy课程编号:104614 学分: 2开课单位:商学院总学时:32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初步了解哲学是什么,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问题、分支学科、哲学史的基本知识。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初步掌握哲学思维,运用哲学的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一些理论与实际的问题。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课程内容:哲学学科的基本性质与问题领域、哲学与民族和时代的关系、哲学在人类精神体系中的位置、本体论学说的基本内容与旨趣、认识论与科学的关系、西方哲学体系、中国哲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导论这门课程主要为文科各系本科生提供必要的哲学修养和思维训练,拓宽其思考和理解人文问题的视野。
基本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听课与讨论领会哲学作为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以及作为人类知识基础与文明基础之批判的双重特征;了解哲学问题的根源与性质;了解哲学研究的基本领域(本体论与形而上学、认识论与方法论、历史观与文化观等)及其旨趣、特征;了解哲学史上的几次重大转折;了解哲学与民族和时代的关系,为在文科各专业课程中的学习与探索准备好必要的认识水平和学理基础。
(一)课程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绪论一、历史上的不同说法二、学科与学说三、哲学与中国哲学四、“哲学”概念在中国五、立足学科,发展学说1、教学要求:了解学习哲学的必要性与哲学的价值所在。
2、重点、难点:如何说明哲学的用处。
3、教学方法:理论讲授为主,兼有课堂讨论。
第一章,哲学的形态一、哲学的发生于发展二、哲学的对象和视域三、哲学的问题和构成1、教学要求:了解什么是哲学。
2、重点、难点:当代哲学界对哲学的几种界定。
3、教学方法:理论讲授为主。
第二章,哲学的特性一、哲学的思维特性二、哲学的方法三、哲学与其他学科1、教学要求:了解哲学问题的基本性质和类型。
2、重点、难点:如何理解哲学问题的解决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中国哲学本体论中的三重视域
中国哲学本体论中的三重视域◎ 苟小泉内容提要 在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存在图景中 , 与“人 ”的存在相联系 ,可以划分出三 重视域 :一个是具有现象 、经验和规律的“可道 ”视域 , 一个是超越经验 、现象 、有限并且 恒常不变的“常道 ”视域以及统合“可道 ”视域与“常道 ”视域的“道德 ”视域 。
“可道 ”视 域与“常道 ”视域性质互异 ,构成类似西方哲学二元论的“两个世界 ”,但并不完全壁垒森 严 、互不干涉 ,这关键在于中国哲学本体论中还存在“道德 ”的统合视域 。
关键词 可道 常道 道德〔中图分类号 〕B016; B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47 - 662X ( 2009 ) 03 - 0050 - 08一般而言 ,在中国哲学本体论中 , ①对本体的存在图景的研究 ,似乎更注重“合 ”、“齐 ”、“同 ”、“一 ” 等统合概念 , 如“天人合一 ”论 、“齐物 ”论 、“尚同 ” 论 、“万物一体 ”论等等 。
细致的“分 ”、“离 ”、“析 ”、 “别 ”不能说无所作为 ,但总体上似乎有“支离 ”的嫌 疑 。
② 换一个角度看 ,分析性的概念 、观念仍然是必 须的 。
注重分析 、划分 ,非但不是对中国哲学本体论 的背离 ,反而是另一种层次上的展开和建构 。
因为 从认识的一般规律上看 ,对一个存在的研究对象 ,只 有经 过 不 同 向 度 、层 面 或 各 组 成 要 素 的 具 体 之 “分 ”,才能在更深刻的意义上获得此对象的整体之 “合 ”。
这是因为 :“分解活动就是知性的力量和工 作 ”, ③只有经过“分解活动 ”, 才能展示知性的最大 力量 ,从而达到认识的目的 。
从总体上看 ,中国哲学本体论研究始终与“人 ”的存在相联系 , ④但本质上 , 由于人是一种有限性存 在 ,当人的存在与本体论问题相涉时 ,势必会在一定 前提条件下产生具体的 、不同的视域 。
这里对中国 哲学本体论三重视域的划分 , 就是在基于人的存在 的前提下 ,对中国哲学本体论从不同向度和视域进行探析 ,其目的在于 , 从不同视域之“分 ”来彰显中 国哲学本体论中“合 ”的实质 ,更深入地揭示中国哲 学本体论的整体特质和综合趋向 。
哲学概论第一章
绪论什么是哲学?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原意“爱智慧”,哲学家被称之为“爱智者”。
是人们关于整个世界的最终本原、共同本质、基本状态、普遍规律以及人与世界最一般关系等方面问题的认识和思考,所提炼形成的理论体系。
学科与学说什么是学科?“学科”是科学存在的实体和基本形态。
具体的学科,是指按知识和科学的分类标准划分出来的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领域。
一般说来,一个学科由它的特定对象,针对对象某一方面、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以及人们长期共同积累的相关知识、方法、规范等所构成。
学科的根本观点,在于体现人类认识和知识的公共性。
就是说,学科是人类的公共思想文化平台,是人类的共同财产。
学科的根本特点,在于体现人类知识和知识的公共性。
学科是人类的共同财产,是人类的公共思想文化平台。
什么是学说?“学说”是学科的现实形态。
是在“学科”这个舞台上的表演。
一般来说,学说是对学科问题的一定解答或反映系统,是在现实中形成的一定相对独立的思想理论体系。
现实的主体多样性(民族性、时代性等)是学说的特点。
因为在现实中,学说总是由现实的人在一定条件下创建的具体理论和方法系统,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因时、因地、因人而形成不同的体系。
二者的关系学科通过学说而存在,只有通过各种学说不断地提出和回答问题,才能使学科得到实现和发展;学说则根植于、隶属于学科而存在,学说接受学科发展的检验而获得生命和归宿。
哲学的学科特征1哲学学科的对象和问题具有高度普遍性。
哲学学科的研究对象,涉及整个世界万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哲学学科研究的问题,都是带有高度普遍性的问题(不是特殊的细小的问题)2哲学学科的概念和论断具有高度抽象性。
哲学的概念和论断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只有运用具有高度抽象性的概念,才能反映事物的普遍性。
只有运用较大概念做出一般性论断,才能解决哲学中的问题。
3哲学学科的研究和理论具有反思性和批判性。
哲学研究者总是认真反思前人的认识和结论是否正确、全面,总是对其持批判的态度,力求更正确、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哲学的对象论文
哲学的对象论文哲学的对象论文哲学的对象论【1】简述中国哲学的价值论转向近代来,东风渐进,世界范围内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已经成为不可扭转的趋势。
肇始于西方哲学界的价值论转型也早在20世纪初就影响到了东方,新中国成立前罗素、杜威来华讲学之际就带来了价值哲学的内容,但在那个救亡图存的动荡年代没有引起学界的重视。
新中国成立后又由于各种政治因素,价值哲学被当作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遭到批判和摈弃。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真理标准大讨论的热烈进行,人们的思想获得了较大的解放,价值论开始被我国哲学界接受,并引起了极大的研究热情,一时之间成为影响广泛的显学。
1 价值论在中国哲学界获得重视的原因价值论于改革开放后在我国获得的热烈关注和迅猛发展绝非是历史的偶然,而是具有其自身的必然性的,是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客观的运行轨道和发展趋势所共同作用的结果。
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改革开放对人们思想的极大地解放作用。
如果没有思想的解放,长期以来的“左”倾狭隘僵化思想的彻底清算,价值哲学乃至任何西方现代哲学思想都不可能被中国哲学界接受。
因为长期以来的政治运动导致的学术政治化已经完全窒息了真正的哲学思考。
改革开放后政治和经济政策的拨乱反正,为哲学研究提供给了宽松的环境和研究的资源和通道,价值哲学正是在这种高涨的文化引进中进入中国的。
其次,价值哲学的主题正好回应了改革开放后社会大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念的变化和冲突,人们期待通过对价值问题的研究来解释这种转型时期思想观念的混乱和困惑,价值哲学的现实功用性在这次研究热潮中体现的很明显。
在这种历史变革时期,新旧价值观念冲突交替,多元价值纷纷应运而生,人们迫切需要在这种困惑中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寻找合理的理论支撑。
所以说中国的价值论转向根本原因是内源性的,是中国现实和历史发展的内在需要。
再次,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文化交流的热潮。
冷战后期两极对立有所松动,文化交流渐成趋势,我国也在改革开放后加入了这股潮流。
马克思视域中社会哲学研究对象和方法若干思考
关于马克思视域中的社会哲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若干思考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社会联系的普遍化和多样化,社会各个领域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同时,各种社会问题也日渐突出。
社会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在我国发展起来,逐渐引起了我国学者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并且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观点。
为了促进社会哲学的深入发展,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对社会哲学建立和发展的重大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哲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社会哲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事实上,能够扩大和深化马克思理论的影响。
此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我国发展,产生了一些令人兴奋的研究论文和著作。
然而,在社会哲学的基本问题--社会哲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学者们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知觉和认知。
马克思的理论是最先进的人类文化,都有其深刻的社会哲学。
在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对于社会哲学都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社会哲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是革命的,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将哲学从”天国”拉回到了”尘世间”,他并没有给我们设定一个未来,也没有预测一个科学社会的到来,而是强调物质基础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性。
无论是黑格尔还是费尔巴哈,所有以前的哲学都是在解释世界,他们的历史仅仅是观念中的历史。
在此,马克思通过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指明了历史所真正应当研究的是社会的现实生活。
社会哲学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具有相同的理论旨趣的。
因此,我们可以把社会哲学界定为:作为对现代社会的总体反思,社会哲学是关于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及发展规律的理论。
社会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现代生产,以完成工业革命和市场制度的确立,社会哲学的蓬勃发展。
从社会哲学,社会哲学产生至今,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但它是否是一个阶段,是根据它目前的社会生活。
哲学的对象和视域概要
关于“伦理”前人的探寻
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们愈经常反复思想时,它们就给人灌注 了时时更新、有加无已的惊赞和敬畏之情: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 道德律。”
梁启超说:“中国哲学以研究人类为出发点,最主要的是人之所 以为人之道:怎样才算一个人?人与人相互有什么关系?”
冯友兰说:“中国的儒家,并不注重为知识而求知识,主要的在 求理想的生活。求理想的生活,是中国哲学的主流,也是儒家哲 学精神所在。”
集中点:人与世界关系的反思
主要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的认知关系(真与假)、评价关系(善与恶) 和审美关系(美与丑);因此,哲学对人与世界之间关系的反思,集中地 表现为对真善美的寻求与阐扬。
二、元问题的分解
1、“在”:存在论或本体论问题
本体论内涵:
严肃性 本体论是关于一般存在或存在本身的哲学学说,形成于古希腊哲学。
社会正能量
4、“美”:哲学层面的美学问题
美的本质、美的存在、美的发现和美的追求,构成了以 “美”为聚焦点的哲学层面的美学问题。
何为美?
柏拉图认为美是对“美的理念”的分有,康德认为美是善的象征, 黑格尔认为美是具体化的“理念”,叔本华认为美是“意志”的 客体化,弗洛伊德认为美是“性”的升华,克罗齐认为美是“直 觉”的成功,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就是“生活”。
但超越经验并不等于脱离经验,哲学的归宿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经 验,确认思想与经验的一致。
学科本身的主体性意义
二、物之探究
对自然万物的惊奇—亚里士多德 应当成为并且应当始终保持为分析工作的突出课题即
“哲学家的事业—海德格尔 “哲学的耻辱”
1、问题原因:主体与世界相分离
2、共同关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3、对物和世界的探究: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 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 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
中国哲学——文化存在与文化形态论的论文
中国哲学文化存在与文化形态论的论文摘要历史哲学中的文化形态是一种人文哲学观,作为文化的存在性的思想就是与西方文化的自然哲学相对应的文化哲学,中国文化的文化性就是文化存在性,在中国哲学的视域中,自然、历史、人类、社会与人性是文化的一致。
文化人类学和历史哲学提供了文化研究的特殊视角,“历史共时性” 概念表达了这个哲学思想,作为元学意义上的中国哲学就是文化哲学即人的哲学,可以提供科学与人文的统一视域,在中国文化的境域中,中西文化是互补的。
1. 哲学与文化2. 人类的文化存在3. 历史哲学与文化形态4. 景观与观相5. 文化与文明6. 文化形态与历史共时性7. 中国文化的文化性title: china philosophy—culture existence and culture morphology—from nature philosophy to culture standpoint bstract: the culture morphology in historical philosophy is a humanistic weltanschauungthe thought of the existence of culture is a culture philosophy that is corresponds to nature philosophy of western culture, the cultural essence of chinese culture is the existence of culture, the nature, history, humankind, society and humanness in the view of china philosophy is consistent. the cultural anthropology and the historic philosophy provide an especial view for culture study, the synchronism represents this philosophical concept. the china philosophy asmeta-philosophy is the culture philosophy or human’s philosophy, which can provide a unified view between science and humanism, in the realm of chinese culture the western culture and the chinese culture is complementary each another.1. 哲学与文化如果说历史、文化、与社会是自然与人类生存的境域关系,那么历史、文化与社会的存在性问题就是哲学的视域,从后者去看前者是自然的,前者具有一种客观的前存在或己存在的性质,这正是传统西方哲学的自然哲学世界观,就是说世界和人总是作为哲学视域的对象或内容而存在,哲学的西方起源就是一种本体论的视域,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就是其正宗,但哲学自身一直是成问题的,因为哲学的视域总是具有现时性,哲学能否能成为自己视域中的对象,一直是西方传统哲学的无法逮住的自己的幽灵,元哲学不是传统自然哲学性质西方哲学的自身本质,传统自然哲学本质的哲学只是自然科学的元学 (meta-physics ) 或者最多是一种哲学学,而不是自身的元学,西方哲学传统统中的终极原因永远只能是自然对象意义上的自身原因,“第一哲学”如果仍然追求客观的终极原因而不能转向存在意义上的自身,哲学 (philo-sophia) 就永远无法实现爱与智慧的自身同一。
构建哲学境界视域中的社会理想
构建哲学境界视域中的“社会理想”陆杰荣真正的哲学总是以确立哲学境界层面上的“社会理想”来表征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从哲学境界的视域与维度出发理解“社会理想”,包括几层含义:“社会理想”是哲学境界内蕴着的价值目标;“社会理想”是对“事实”的超越;“社会理想”是评价、导引“现实”的标准。
哲学诉诸于对人的境界的追求,对理想的构建,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我们最为紧要的精神状态。
马克思曾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已获得了这样的意义:它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已成为世界的哲学,而世界也成为哲学的世界,——这样的外部表现在所有的时代里都是相同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20—121页)。
马克思在这里深刻昭示了当代哲学的研究维度,即只有从哲学境界视域中去理解哲学,才能确立与时代精神相吻合的理想。
这就是说,真正的哲学总是以确立哲学境界层面上的“社会理想”来表征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这种蕴含在哲学运思取向中的“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正是以超越性的“意义整合”显现出时代精神“精华”的独特价值,因此它才能成为“文明的活的灵魂”,也才能使哲学成为“世界的哲学”,使世界成为“哲学的世界”。
所谓“时代的精华”、“文明的活的灵魂”与“哲学的世界”都是马克思在哲学境界视域中对“社会理想”精神的确认。
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的这段话在当今社会中,有着更巨大的思想穿透力的价值。
哲学是人特有的精神表达的方式。
人总是借助于自身的实践活动或精神活动以特有的方式“超越”于自然。
哲学境界是人通过自身活动所确立的“理想”。
人的活动中的理想追求、信念确定,以及从终极关怀层面上对其内在需求的表达,进而在这一基础上以交互主体间性为前提所构建的“社会理想”,都是哲学境界的精神实质的表达。
所谓哲学境界的视域,就是构建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维度。
确定人的内在精神世界与确立哲学境界是一体的,人的内在精神的开掘就是确立哲学境界所构建的“意义范式”,就是确立超越现实的“真实”规定,就是确立表征时代精神的“社会理想”。
《老子道德精神透视》中的哲学视域
眼, 从“ 和” 的观 念完 成对 老 子 “ 道” 与“ 德” 的理 论构 建 , 某 种意义 上说 , 他 与前圣 间也有 着某种 暗合 的缘分 。
通工 具 的 发 明、 各 种通 讯器 械 的 发 明 , 都 是 为 了基 于 取 天
下之财富据为 己有 , 极世界文明让人享受 的目的, 这就是 现代文明的恶之华的罂粟。 顺着这样的思路往下走, 人类 是放大了 自己的自然属性呢, 还是发展着其社会属性呢? 所以 , 老子才有 “ 朴” 之观念 的提 出。前人对 “ 朴” 的解 释是“ 木素” , 也就是未经雕琢、 刻画、 装饰过的木头。是本 质性 的所在 。我们看一棵树 , 花儿是赏心悦 目的 , 叶子是 让人心神安宁的 , 果实是可以爽 口甘味的, 枝干也是可以
费、 享受 , 以及 感 官 的 受 用 夸大 到极 致 , 让 所 有 的科 学 发
现代社会 , 人人都知道钱很有用 , 所谓 “ 没有钱是万 万不行的” 。作为流通 、 贸易所需要的货币, 是人类发展过
程中因交换而产生一种中介物。可是, 在一个消费空前的 时代 , 没有人把这个人类 自身创造的物再 当成是物了 , 而
以此与动物作 了彻底切割 ; 而另一方面 , 人却把 自身的消
忽略。作为哲学的理论构建 , 却要反其道而行之 , 在把握、 概括 、 表现这一世界的时候 , 抽取本质, 披离乱象 , 只将核
2024年春江苏开放大学哲学基础过程性考核作业1
2024年春江苏开放大学哲学基础过程性考核作业1注意:学习平台题目可能是随机,题目顺序与本答案未必一致,同学们在本页按“Ctrl+F”快捷搜索题目中“关键字”就可以快速定位题目,一定注意答案对应的选项,如果答案有疑问或遗漏,请在下载网站联系上传者进行售后。
一、单选题答案1、哲学视域中的现实,是指具有本质意义的存在,即在其展开或实现的过程中表现为()的存在。
A、实然性B、或然性C、必然性D、应然性学生答案:C2、哲学的产生是以人类把握世界的特定能力——()为前提的。
A、理性思维B、现实思维C、历史思维D、工具思维学生答案:A3、思维方式说主张在认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归结为人的思维能力、方式、方法,把哲学看作是关于人的思维方式的学说。
A、思想B、认识C、经验D、智慧学生答案:D4、哲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深深植根于人所生活的()和世界之中。
A、现实B、群体C、社会D、时代学生答案:D5、存在论是关于“存在”的哲学理论,最初由()提出。
A、亚里斯多德B、赫拉克利特C、柏拉图D、苏格拉底学生答案:A6、价值论产生的直接基础,来自哲学两大部门——伦理学和()A、美学B、艺术学C、宗教D、道德学学生答案:A7、认识论说认为哲学只能提供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方式、过程及其结果的理论前提和根据,哲学就是()。
A、经验论B、知识论C、实践论D、认识论学生答案:D8、所谓“现实世界”的现实性,就在于它是与人的感性活动即()相联系,并呈现于人的感性活动之中的存在,这也就是人的世界。
A、实践B、感知C、具体D、认识学生答案:A9、“理性的()”构成了哲学产生的主要动力。
A、社会趋向B、自然趋向C、现实趋向D、历史趋向学生答案:B10、哲学概念与日常概念的区别源自哲学思维的()特征。
A、实践性B、思辨性C、超越性D、抽象型学生答案:C11、20世纪以前的科学思维方式,是以实体或实体型对象为中心的。
而20世纪特别是中期以来,科学的思维方式走向了以()思维为主导的阶段。
浅析伽达默尔的柏拉图哲学视域论文
浅析伽达默尔的柏拉图哲学视域论文伽达默尔早期一直致力于柏拉图哲学研究,其哲学诠释学深受柏拉图的影响。
伽达默尔回到柏拉图哲学,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重新发现柏拉图哲学的积极意义,同时在柏拉图的影响下不断建构起自己的哲学诠释学理论。
伽达默尔追溯古希腊哲学的起点便是苏格拉底的善的问题,其问题的展开方式便是对话,而对话实现的条件便是语言,围绕柏拉图对话展开的是善、对话、逻各斯等一系列问题。
一、善的混合伽达默尔在分析柏拉图哲学时,就已经意识到善的问题是柏拉图哲学乃至整个古希腊哲学思想体系的线索。
在《申辩篇》中,苏格拉底在为自己的辩护中提出了善的问题,他首先指出人的无知。
他说:这种无知,亦即不知道而以为自己知道,肯定是最应受到惩罚的无知。
进而通过对控告人的指责引出善的问题:如果你们中间有人被认为拥有杰出的智慧、勇敢,或其他美德,但他们却使用这样的方法,那么这是一种耻辱。
可见,善的知识对于苏格拉底来说,是通过认识你自己而获得的,自知者才会获得善的知识。
诚然,伽达默尔已经看到,与神话时代不同的是,对于苏格拉底来说,认识你自己是认识人类自身的存在,这种人类的善自一开始就不是仅仅从理论上的考虑而提出的,这里已经有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的萌芽。
柏拉图在后期著作的论述中进一步将理念与现实分离,由此揭示了理念在现实事物中分有的困难。
分有问题是作为理念的普遍性与个别事物的特殊性的内在矛盾而提出的,柏拉图在《巴曼尼得斯篇》中具体阐明了这种矛盾。
伽达默尔认为,《巴曼尼得斯篇》仅仅是柏拉图对内在矛盾的澄明,而非对理念论的批判,柏拉图由具体事物对单一理念的分有转向了理念之间的分有,伽达默尔从这一转向中发现了柏拉图哲学中的诠释学价值。
在《斐洞篇》中,苏格拉底说:我并不热衷于使自己所说的话在听众心目中显得真实,以为那是次要的事,主要的是使我自己相信它。
在这里,苏格拉底就已经提出澄明自身存在的要求,这种要求后来表现为柏拉图在《斐莱布篇》中对混合中的善的探讨。
中国哲学本体论中的三重视域
中国哲学本体论中的三重视域作者:苟小泉来源:《人文杂志》2009年第03期内容提要在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存在图景中, 与“人”的存在相联系,可以划分出三重视域:一个是具有现象、经验和规律的“可道”视域,一个是超越经验、现象、有限并且恒常不变的“常道”视域以及统合“可道”视域与“常道”视域的“道德”视域。
“可道”视域与“常道”视域性质互异,构成类似西方哲学二元论的“两个世界”,但并不完全壁垒森严、互不干涉,这关键在于中国哲学本体论中还存在“道德”的统合视域。
关键词可道常道道德〔中图分类号〕B016;B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9)03-0050-一般而言,在中国哲学本体论中,(注:中国传统哲学意义上的“本体论”又叫“本根论”,指探究天地万物产生、存在、发展变化根本原因和根本依据的学说,有时还指在物质世界之外寻找物质世界存在依据的学说,如王弼的“贵无”论。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第35页)这里的“本体论”是在现代中国哲学语境中的称谓,其既包括中国传统哲学意义上的本体论涵义,又与西方哲学的“是论”或“存在”论(Ontology)、形而上学(Metaphysics)有相关之处。
)对本体的存在图景的研究,似乎更注重“合”、“齐”、“同”、“一”等统合概念,如“天人合一”论、“齐物”论、“尚同”论、“万物一体”论等等。
细致的“分”、“离”、“析”、“别”不能说无所作为,但总体上似乎有“支离”的嫌疑。
(注:比如,陆九渊批评朱熹“支离事业竟浮沉”,而强调:“盖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
”(陆九渊:《与曾宅之》,《陆九渊集》卷一,中华书局,1980年,第4-5页。
))换一个角度看,分析性的概念、观念仍然是必须的。
注重分析、划分,非但不是对中国哲学本体论的背离,反而是另一种层次上的展开和建构。
因为从认识的一般规律上看,对一个存在的研究对象,只有经过不同向度、层面或各组成要素的具体之“分”,才能在更深刻的意义上获得此对象的整体之“合”。
胡塞尔 视域概念
胡塞尔是德国的一位哲学家,他提出了“视域”(Horizont)这一概念,并将其应用于他的现象学理论中。
在胡塞尔看来,视域是我们意识的界限,是我们能够认识和理解事物的范围和限度。
具体来说,视域可以被理解为我们的认知能力和经验所能涵盖的范围,是我们能够感知和理解世界的边界。
在我们的视域内,我们能够看到和感知到事物的存在和本质,而在我们的视域之外,我们则无法直接感知和理解事物的存在和本质,只能依靠推理和推测来理解它们。
胡塞尔认为,我们的视域是有限的,因为我们的认知能力和经验受到了我们自身的限制和缺陷,例如我们的感官、思维和语言等方面的限制。
因此,我们无法完全认识和理解整个世界,只能在我们的视域内认识和理解部分事物。
总的来说,视域是胡塞尔现象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强调了我们的认知能力和经验所能涵盖的范围和限度,提醒我们不要超越自己的认知边界,以免陷入误解和错误的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每个时代的个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和活动的研究中产生。 --马克思
1、哲学对象的特殊性并不在于哲学所面对的是一个与各门科学 都不同的世界,或世界的某个不同的存在形式,而在于哲学本身 所代表的观察视角、探索途径、观照层次、思考方式等不同。
哲学之美
人的性、情、品、格之美表现为人的自爱、自尊、自律、自立、 自强之美,展现为人的理想、信念、情操、品味、格调、趣味、 境界之美
真情之美 ,亲情、友情和爱情。没有真情的生活,是无美可言的
“艺术美”:你愈是深入地研究艺术品的结构,你就会愈加清楚 地发现艺术结构与生命结构的相似之处。艺术美的根基在于,艺 术本身是“生命的形式”。
哲学的主体只能是人,而人所面对的世界,只能是一个 现实的世界,不是一个抽象的世界
“符号包括语言、想象、概念等是人的特殊存在形式的问 题”—卡西尔
1、人的世界:即“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现实世界”的现实性在于 它与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相联系,并呈现于人的感性活动之中的存在,这 就是人的世界。
2、生命意义的思考?
社会正能量
4、“美”:哲学层面的美学问题
美的本质、美的存在、美的发现和美的追求,构成了以 “美”为聚焦点的哲学层面的美学问题。
何为美?
柏拉图认为美是对“美的理念”的分有,康德认为美是善的象征, 黑格尔认为美是具体化的“理念”,叔本华认为美是“意志”的 客体化,弗洛伊德认为美是“性”的升华,克罗齐认为美是“直 觉”的成功,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就是“生活”。
并活动于纯粹思想之中。”
“首先便须在抽象思维中训练自己,就概念的确定性去执著概念,并从概念 来学习认识。”
超越经验
-----黑格尔
逻辑关系
二、批判性
1、特点:其他批判走“形而下”路径,通过具体化、实证化的方式,着重于 对象的现实和感性特征,及其内外部关系等加以批判;哲学的批判走“形而上” 路径,通过抽象化的方式,着重对对象存在的基础、前提和界限等进行考辩。
——霍克海默
“对流行的东西进行批判”
三、反思性
1、动力:一方面,每个哲学家都试图发现、建构一个终极存在、终极解释 、终极价值;另一方面,任何一个哲学家都无法完成这一工作,它是“只有 全人类才能完成的事情。”
2、结果:以问题的形式进行扬弃。总是被迫在起点上重新开始,从不认为 事情是理所当然的,对任何问题的解答都不是足够确定,从头做起。
车尔尼雪夫斯基:“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是我们想起生 活的,那就是美的。”人的生活世界是美的,这种美首先表现在 人自身的人性之美。人的有意义的生活世界涵养了人的性、情、 品、格,由此便构成了人自身的人性之美、人情之美、人品之美 和人格之美。
美,就是人在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感 受到的自由。(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3、特征:
1)超验性 其一,反思的超越经验的性质。反思的直接对象是关于经验对象的思想。 其二,超越经验但不脱离经验。即内涵逻辑。
2)批判性 哲学反思是对思想的否定性的思考,把思想作为问题予以追究和审讯的思考方式。
第二节 哲学的方法
一、哲学之路 1、向上的路
从经验上升到理论,从日常思考上升到哲学。 关键在于超越经验,超越经验范围的思想方法是一切哲学的基础,
存在论内涵:
“存在”是一个外延最广大(无所不包)、内涵最稀薄(毫无内容)的概念。 黑格尔说,存在,是“无规定性的直接性,先于一切规定性的无规定性, 最原始的无规定性”。“存在”是一个“最抽象也最空疏”的概念。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包括物质精神),都不仅仅是“存在”着,而且是某种 “规定性”的存在,即具有某种特定的内容与形式的存在。
关于“价值”前人的探寻
许多学者认为,价值本身并不是实体性的存在,而只是关系性 的存在,即价值只存在于主体与客体的特定关系之中,离开主 体与客体的关系,客体本身的属性并不具有价值意义。
个人的价值取向的总体倾向,总是取决于社会的基本的价值导 向;个人的价值取向的困惑,总是根源于社会的价值坐标的震 荡。社会价值导向的实现,又依赖于个人的价值认同,即行为 主体的良知。“良知实现着对个人的指导、推动和对其精神世 界的监护;人们在良知的水平上表现出来的符合道德的行为, 是真实的面对自我的结果和忠实于自我的表现。个人在这个水 平上通过对道德的践履同时也就发展着自身的高级属性并体现 着人的尊严。
第二章 哲学的特性 第一节 思维特性
01
OPTIONS
抽象性
02
OPTIONS
批判性
03
OPTIONS
反思性
一、抽象性
“假如摒弃熟悉流行的观念不用,则我们的意识就会感觉到原来所依据的 坚定自如的基础好像是根本动摇了,意识一经提升到概念的纯思的领域时, 它就不知道究竟走进世界的什么地方了。”
严肃性 “需要一种特殊的能力和技巧,才能够回溯到纯粹思想,紧紧抓住纯粹思想,
四、概念王国
哲学借助于概念来把握世界,但不同于日常概念。
1、所对应的现实,即所指的对象不同(飞矢不动例子) 2、所遵循的内在规则不同 冯友兰(红与动)
“概念世界源自人类思维的超越性,哲学对终极性问题的终极性探究必然要求创 造一个独特的概念世界,并以概念来代替表象。 ”
“从语言降到生活”
五、与常识的辨析
在这个意义上,哲学的本体论追求既是不可以回避的,也是无法取消的。
2、“真”:认识论和逻辑学问题
真的内涵:
哲学上,“真”的问题主要是“对不对”的问题,也就是人的认识(表象和思 是否正确地把握对象的存在(现象和本质)的问题,因此人们通常主要是从 “认识论”或“逻辑学”去看待和研究“真”的问题。 “真理”是对人和世界及其相互关系的“真”的认识。关于事物的共性、本质 必然、规律的认识,而非关于事物现象的认识。
1、问题原因:主体与世界相分离
2、共同关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3、对物和世界的探究: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 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 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
三、人的世界
“物的世界”----“人的世界”
“人的世界”&人生活的世界
人类自身的实践活动,是人类思想客观性的现实根据
恩格斯:“我们的主观的思维和客观的世界服从于同样的规律,因而两者在 自己的结果中不能互相矛盾,而必须彼此一致,这个事实绝对地统治着我们 的这个理论思维。它是我们的理论思维的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
哲学所追寻的“真理”,并不是单纯的“思想的客观性问题”,而是与善的问题 和美的问题交织在一起的人的“生活意义”问题,人的“安身立命之本”问题。
任一事物作为有规定性的存在,它就是黑格尔所说的 “定在”即特定的、特殊的存在。
存在论或本体论问题的探寻意义:
哲学的本体论追求植根于人类思维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 即植根于人类思维的至上性。这种本体论的形而上学渴望之所以是不可“拒绝” 的,是因为人类“存在一种系统感和对于我们思维的明晰性和统一性的要求—— 它进入我们思维活动的根基,并完全可能进入更深处——它们导源于我们所属 的这个物种和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
5、“人”:关于人的哲学
人们探索外部世界的“客观规律”,在最重的意义上,并不是为 了解释和说明外部世界,而是为了掌握外部世界的“客观规律” 来实现人自己的目的;人认识自我的本性,目的是为了合乎本性 地实现自身的发展。人类的一切探索,都是为了人自身的发展而 进行的探索。
缘由:人自身的矛盾性。“人身上充满着矛盾的规定,任何一种 肯定的规定,似乎都有其否定的方面。人是理性的动物,但在人 的意识和行为中又充满着非理性的因素,并常常非理性地对待和 运用自己的理性;人是最有智慧的动物,但常常做愚蠢的事;人 是最有创造性的,但在创造中又伴随着破坏,人还利用创造的成 果去破坏;人有道德,但最不道德的也是人。”
2、哲学的对象,是人类理性的特有的视域,不凝固于某种固有 的事物或状态本身,而是随着人类实践和思考的扩展不断扩展, 随着人类实践和思考的深化而不断深化着的关于世界的理解和 把握。
学科本身的主体性意义
二、物之探究
对自然万物的惊奇—亚里士多德 应当成为并且应当始终保持为分析工作的突出课题即
“哲学家的事业—海德格尔 “哲学的耻辱”
严肃性
2、内涵:对对象的揭示、辨析和选择;对对象的否定和扬弃。可以理解为人 对对象的理性检验、分辨和超越的意识与行为。
“否定之否定” “前提和根据”
“哲学认为,人的行动和目的绝非是盲目的必然性的产物。无论科学概念还是 生活方式,无论流行的思维方式还是流行的原则,我们都不应盲目接受,更 不能不加批判地仿效,哲学反对盲目地抱守传统和在生存的关键性问题上的 退缩。哲学已经担负起这样的不愉快任务:把意识的光芒普照到人际关系和 行为模式之上,而这些东西已根深蒂固,似乎已成为自然的、不变的、永恒 的东西。”
德国哲学家P.戈科列尼乌斯在1613年首先使用这个术语。 本体论思想在18世纪德国哲学家沃尔夫那里得到了较为完备的表述。 他把本体论确定为一种关于一般存在、关于世界本质的哲学学说,认为不必 求助于经验,无须依靠自然科学,只要通过纯粹的抽象的途径,借助于对概 念的逻辑分析就可以实现。 这就使本体论成为脱离具体存在的超验存在的学说。
幸福 与发展——的寻求。
关于“伦理”前人的探寻
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们愈经常反复思想时,它们就给人灌注 了时时更新、有加无已的惊赞和敬畏之情: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 道德律。”
梁启超说:“中国哲学以研究人类为出发点,最主要的是人之所 以为人之道:怎样才算一个人?人与人相互有什么关系?”
冯友兰说:“中国的儒家,并不注重为知识而求知识,主要的在 求理想的生活。求理想的生活,是中国哲学的主流,也是儒家哲 学精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