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视域下的散文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哲学视域下的散文教学
【摘要】本文探讨哲学视域下的散文教学,通过分析散文与哲学的联系,探讨哲学思维在教师教学中的运用,尝试性地提出若干教学建议,以期抛砖引玉,促进散文的教学。
【关键词】哲学视域;散文教学;神聚形散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一、散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散文教学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不利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阻碍着语文教学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
散文教学本应是人文精神教育的好机会,但现实教学中却未必能得以实现。
(1)应试教育导致的功利化倾向
在考试指挥棒的指引下,一些教师以分析性思维进行散文教学。
通过将散文切割为字、词、句等考点,本来形散的散文变得更散,而神聚又得不到重视。
教师强调以一致的“模式”高效地解读不同作者的作品。
这与新课改提倡的重视情感教育、重视人文教育及重视差异的宗旨相违背。
(2)教学上的思维定势与牵强附会
定势是个体在先前心理活动中形成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
心理准备状态。
有的教师由于思维定势,“将散文教学与其他文体的教学混为一谈”。
这就导致学生无法根据散文的特点来学习散文。
散文作品的中心思想未必是什么大彻大悟的思想,可能只是一点人生的感悟,一丝美学的升华。
有的教师却非寻求一种伟大的象征意
义。
各种牵强附会的做法以强不知以为知的形式出现在师生的讨论与追求之中,导致严重失真。
(3)浅尝辄止,忽视哲理教育
散文教学中,一些教师只满足于挖掘形式上的美,对于文章中表达的对于生命的热爱、对于大自然的感恩等情感教育浅尝辄止。
一些文章,特别是古典作品中,部分教师有将古文翻译代替散文教学的倾向,完全不顾散文意境深邃,不去品悟其中表达的人生哲理的思考,不去发掘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哲理教育的缺失,使得散文所承载的文化功能得不到有效的诠释。
二、散文与哲学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思想的教育是最大的人文教育,与新课程理念相符合。
无论从散文作者还是从教育者的角度,哲学观都会影响到散文的教学。
笔者从下列三个方面讨论散文与哲学的关系:
(1)有些散文的作者是哲学家
散文是以散的形式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如果作者本身是哲学家,难免会将其哲学观寓于作品中,甚至有些作品本身就是对其哲学观的宣扬。
这一点,在诸子百家的散文作品中特别明显,如庄子的哲学情怀创生了他的散文艺术。
(2)一些散文作品表达了某种哲学观念
有些散文属于哲理性散文,作品中表达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是哲学家,但多数人都有自己的哲学理念。
作者在创
作散文时,往往表现了自己的人生哲学,有自己的人生体悟。
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活哲学,生命哲学等都可以成为散文表达的中心思想。
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借助游记的形式,最后仍然表明了一种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描述生活点滴和世态人情的散文
这方面的典型是朱自清的《背影》。
文章虽然以写人叙事而抒情,但仍然有关于生命发展方面的哲学寓于其中,如“父亲”提到的“大约大去之日不远矣”这一句,不仅有让人潸然泪下的情感因素,也有生命因衰老而自然凋零的自然规律在其中。
这类偶尔以极小篇幅描写自然或社会规律的句子,体现出一种通过客观来表达情感的朴实的文采,同时也是作者对人伦与生命哲学意义的真性表达。
三、寓哲学于散文教学中
哲学视域下的散文教学,教师要站在一定的哲学高度,坚持唯物论,体现教学的辩证法。
教学内容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将散文中的哲学意图揭示出来以倡导人文精神。
(1)叙事散文
这是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通过详细地描述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反映事物的本质,以表达作者的感情。
因此,哲学视域下教学的推行必须注重的哲学理念是事件是发展变化的,普遍联系的,要注重因果分析。
例如《记念刘和珍君》,可以将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线索的形式展现出来,或让学生挖掘出来。
通过事件的发展变化与前因后果,体会鲁迅正义感和责任感,做到寓哲学
教育与人文教育于一体。
(2)抒情散文
这类文章重在抒发思想感情。
这类散文对事物记叙和描绘通常不占大的篇幅,一般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或触景生情,往往有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
感情真挚寓于生动的语言之中,丰富的思想寓于形象之中。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从哲学视野看,主要是要渗透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了解思想感情借助于物体的描写,物的荷、月与人的感情之间的关系。
(3)写景散文
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多是在借景抒情,以景物的特征和空间的变换顺序为依托,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的表现主题。
这类散文的哲学寓意重在变化上,重在同构映射上。
如《小石潭记》,作者通过描述清幽宁静的小石潭风景,用未见形而先闻声的写法展示小石潭。
鱼、潭、水、人的递进写法可以融入一种辩证思想,发展的层次性思想,人与环境和谐的思想等方面的教学。
(4)哲理散文
哲理散文通过物化形象的描写来表达对生命、哲学思想的感悟。
这类文章从哲学视野来看,可以从共性这一哲学范畴来揭露万物相似和宇宙的浩渺广大,教学中还可以渗透有限与无穷的理念。
通过体悟象征思维,更能检验理性之美和精神之高。
特别是对生命有限与宇宙无穷的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
四、小结
哲学视域下的散文教学,并非要把散文当成哲学来教学,而是挖掘其中的哲学理念,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红.现代心理学[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 2010:128.
[2]李敬.中学散文教学初探[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3.
[3]朱志奇.庄子散文艺术的哲学求解[j].船山学刊,2000(2):59.
(责任编辑:郭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