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运动学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它的轴突和轴突分支,以及它们所支配的肌纤维群, 合起来称为运动单位。
◎脊髓前角细胞 ◎轴突 ◎神经纤维(末梢分支) ◎由同一神经细胞支配的 肌纤维
反应肌肉功能或状态的指标有:
肌力 快速力量 肌肉耐力 肌张力
(1)肌力
肌力,又称最大力量是肌收缩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以肌最大兴奋时所能负荷的重量来表示 肌力体现肌主动收缩或对抗阻力的能力 反映肌最大收缩水平
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肌在缩短(向心运动)
前先主动伸长(离心运动),可增加弹性势能, 使肌做功增加,这是牵拉-缩短周期中力量和爆 发力弹性势能增强的机制。
牵拉-缩短周期运动的机械效率
肌的运动形式不同,机械效率也不同 不同的负荷条件,产生不同的机械效率 向心运动的机械效率,随着缩短速度的增加而减小 在离心运动中,机械功增加时,机械效率都有所增
白肌纤维 (快肌)
(2)根据肌活检、肌的收缩特点及生化特性
慢缩纤维
快缩纤维
(I型肌纤维)SO (Ⅱ型肌纤维)
快速氧化-糖原分解型Ⅱa 快速-糖原分解型Ⅱb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项目
力量性运动项目(快缩纤维) 举重 篮球 足球 曲棍球
耐力性运动项目(慢缩纤维) 中、长跑 游泳
运动单位肌纤维结构特点
增加生理横断面积。 运动使肌在细胞层面和系统层面的结构和功能得到
增强与提高。
肌力训练使肌肉的功能得到提高 功能蛋白合成、糖酵解增强 毛细血管、线粒体增多。 反应时缩短、弹性增加、力量与耐力增加。 自我调节能力增强,恢复时间缩短。
2. 肌的应力-应变特性
首先,动态的应力-应变关系能影响被激活的运动 单位的力、速度和时间特征。
加
二、肌肉的运动适应性
运动方式 环境变化
运动时间
运动基本要 素的变化
运动负荷
运动频次
(一)急性适应
肌肉的急性适应可视为运动即刻、短时或运动早期肌 的结构和功能变化。
运动负荷越小、时间越少、运动频次越低,则肌的结 构和功能变化越小;
以结构变化为主。
(二)肌的慢性适应
1. 肌肉的慢性适应
学习小结
2.熟悉:
肌的类型,不同肌的组织化学、功能特性和收缩特点。 肌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影响肌力的主要因素、爆发力的概念、肌耐力的概念。 协同动作的概念、姿势协同动作的三种运动模式。 多关节肌、单关节肌。 牵拉-缩短周期的性质和特点,牵拉-缩短周期中力量和爆 发力弹性势能增强的机制。 肌运动适应的基本要素、肌的急性适应和慢性适应表现、 肌在牵拉—缩短周期运动中的训练适应机制。
明显 有
离心运动 拉长
肌力<阻力 明显 有
拉长-缩短周 先拉长 肌力<或>
期
后缩短
阻力
明显 有
静力性运动 不变
肌力=阻力 无 无
等速运动
缩短
肌力达最大 ,
肌力=阻力
有有
(二)肌肉的功能及功能状态指标
1. 肌的功能
运动 支撑 维持姿势 保护身体 产热
2.肌功能状态指标
运动单位 概念:肌收缩必须有完好的神经支配,一个前角细胞,
肌 钙蛋 白 :与 Ca2+ 结 合 变构 后,使原肌球蛋白位移,暴露出结 合位点。
肌周围的结缔组织
肌周围的结缔组织具有保证肌舒缩活动、 传递肌力和协调肌运动的功能作用。 主要包括
肌膜
肌腱 韧带
肌外膜 肌束膜 肌内膜
2.肌的类型及特性
(1)根据肌的组织化学和功能特性分类
红肌纤维 (慢肌)
力量训练引起的肌纤维增大的显著表现就是肌纤维 体积或横截面积的增加,这种增加是收缩蛋白增加的 直接结果、是肌对运动适应的表现。
力量训练会使所有类型的肌纤维横截面积增加,但 对II型肌纤维的影响程度则更为显著。
(三)牵拉-缩短周期运动的训练适应
影响因素
肌肉内环 境的变化
肌肉的运 动方式
结构和功能主要变化:
2、拮抗肌
每一关节至少配布两组运动方向完全相反的肌 肉,这些在作用上相互对抗的肌肉称为拮抗肌。
◎参与屈肘动作的肌肉有肱 二头肌、肱肌、肱桡肌、桡 侧腕屈肌和旋前圆肌
◎其中,其主要作用的是肱 二头肌和肱肌,称为主动肌, 其余称为副动肌
◎同时,肱三头肌即是肱二 头肌和肱肌的拮抗肌
3、固定肌
固定肌相对固定的一端(定点)所附着的骨骼, 乙方产生不必要的动作,协调原动肌发挥肢体 运动的动力作用。
其次,施加于组织的作用力可能会成为引起损伤的 因素。
肌肉的应力-应变特性可反映运动单位相互力学作 用的效果。
3. 牵拉-缩短周期
基本概念 牵拉-缩短周期是人行走、奔跑等周期性运动中的
肌运动形式,即肌先做离心运动,紧接着做向心运 动,离心和向心运动的结合构成肌功能的一个自然 类型。
作用:使离心运动后的向心运动比单纯 向心运动更有力。
参加这种固定作用的集群,统称为固定肌。
4、中和肌
其作用为抵消原动肌收缩时产生的一部分不需 要的动作。
多关节肌
多关节肌“主动不足”(实质是肌力不足) 多关节肌“被动不足”(实质是肌肉伸展不足)
4. 肌在平衡与协调中的作用
(1)肌肉对脊柱稳定及其功能的影响
骨关节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 椎体和关节突的形状限制着脊
(4)肌张力
肌张力是肌在安静时所保持的紧张度。肌张力与脊 髓牵张反射有关,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
肌张力常通过被动运动感知处于放松状态的肌的阻 力程度进行评测。
肌张力异常
肌张力增强 肌痉挛 肌强直 肌张力减退 软瘫
3. 肌肉的协同作用
肌的协同作用: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单一肌独立完成的,需 要一组肌群的协作才能实现。
学习小结
3.了解:
不同运动项目肌纤维的组成特点。 运动单位肌纤维的排列方式。 肌张力的概念和肌张力异常的原因。 固定肌及中和肌的概念。 肌训练的结构基础、肌应力-应变特性、牵拉-缩短周期运动 的机械效率。 慢性适应对肌底物水平的影响、力量训练引起的肌纤维增大 表现、组织过度应变的表现或特征及其与肌劳损的关系。
影响肌力的因素
1.肌肉的生理横断面:肌力与之成正比 2.肌肉的初长度即肌收缩前的长度,当肌肉被牵拉
至静息长度的1.2倍时肌力最大 3.肌的募集:运动单位数量越大,肌力越大 4.肌纤维走向与肌腱长轴的关系:成角越大,可募
集肌纤维也越多,产生的肌力也越大 5.杠杆效率
(2)快速力量
概念 快速力量是肌或肌群在一定速度下所能产生的最大
柱的活动范围,椎间盘连接椎体 可避免彼此过度滑移。 肌肉对脊柱的作用
具有保持脊柱稳定和协同脊柱 运动的双重作用,并发挥主动调 节功能,这是调节脊柱平衡的关 键要素。
(2)肌肉的协同作用
姿势协同动作通过下肢和躯干肌以固定的组合、固定 的时间顺序和强度进行收缩的运动模式从而达到保护 站立平衡的目的。
肌的分类:(依据功能作用) 原动肌(agonist)
副动肌、主动肌 拮抗肌(antagonist) 固定肌(fixator) 中和肌(neutralizator)
1、原动肌
产生原动力,直接完成动作的集群称为原动肌 。
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原动肌称为主动肌,协助完 成动作或仅在动作的某一阶段起作用的原动肌 称副动肌。
增加肌梭长度、改善肌强度、增加抗牵拉负 荷,以储存更多的弹性势能,从而改善快速力量 和机械效率。
学习小结
1.掌握:
肌原纤维组成、结构和功能特征。 肌的功能、运动单位、肌力和肌耐力的概念。 向心运动、离心运动的概念。 原动肌和拮抗肌的概念。 肌在平衡与协调中的作用。 多关节肌“主动不足”和多关节肌“被动不足”、牵 拉-缩短周期的概念、超量恢复。
排列形式 并联 串联 交错组合
作用结果 力叠加 位移叠加 力和位移的变化
3.肌的运动形式
两种基本运动形式
1、静力性运动(等 长运动或等长收缩)
2、动力性运动 向心运动亦称向心收缩; 离心运动亦称离心收缩。
运动形式 向心运动
肌纤维 长度
缩短
肌力与阻力 关系
肌力>阻力
关节 活动
肌做功
(机械 功)
力量的能力。
快速力量组成 起动力量 爆发力量(通常称爆发力) 制动力量
爆发力
爆发力是指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肌力量的能力。 公式是:爆发力=力量/时间
决定因素 肌力量——基础 肌收缩速度——关键。
(3)肌耐力
又称力量耐力,是指肌在一定负荷条件下保持收缩 或持续重复收缩的能力,反映肌持续工作的能力, 体现肌对抗疲劳的水平。
肌原纤维蛋白、横截面增加
1
肌纤维类型成分发生改变
2
毛细血管改变
3
线粒体密度改变
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酶含量与活性改变
5
底物水平改变
6
2.超量恢复原理
超量恢复原理
生理功能 能源与物质
运动
肌疲劳
收缩力量 速度力量 耐力
ATP 收缩蛋白 酶蛋白
休息恢复
休息
生理功能 能源与物质
超量恢复
运动
肌适应的三个层次
3. 肌的增大
第二章 骨骼肌肉系统运动学
第二节 肌肉运动学
喻多多 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
内容
肌肉的运 动学基础
肌肉的运 动适应性
一、肌肉的运动学基础
一 肌肉的组成、类型及特性 二 肌肉的功能及功能状态指标 三 肌肉训练的结构基础
肌的共性 兴奋性 收缩性 伸展性 弹性
(一)肌肉的组成、类型及特性
1.肌肉的组成
肌束 ↓ 肌纤维(肌细胞) ↓ 肌原纤维 ↓ 肌小节 ↓ 肌丝 粗肌丝:
细肌丝:
肌小节: 是肌细胞收 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单位。
肌原纤维:
粗肌丝 由肌球(肌凝蛋白)
组成,其头部有一膨大部——横 桥;
细肌丝 肌动蛋白:表面有
与横桥结合的位点,静息时被原 肌球蛋白掩盖;
原肌球蛋白:静息时掩盖横 桥结合位点;
姿势协同动作的运动模式 踝关节协同动作模式 髋关节协同动作模式 跨步动作模式
需要强调的是: 机体的平衡和协调功能可在反复训练中逐步提
高 肌的结构和功能是基础 神经系统对运动的控制是关键 静态平衡需要肌的等长收缩 动态平衡需要肌的等张收缩
(三)肌肉训练的结构基础
1. 肌肉训练的结构基础
◎脊髓前角细胞 ◎轴突 ◎神经纤维(末梢分支) ◎由同一神经细胞支配的 肌纤维
反应肌肉功能或状态的指标有:
肌力 快速力量 肌肉耐力 肌张力
(1)肌力
肌力,又称最大力量是肌收缩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以肌最大兴奋时所能负荷的重量来表示 肌力体现肌主动收缩或对抗阻力的能力 反映肌最大收缩水平
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肌在缩短(向心运动)
前先主动伸长(离心运动),可增加弹性势能, 使肌做功增加,这是牵拉-缩短周期中力量和爆 发力弹性势能增强的机制。
牵拉-缩短周期运动的机械效率
肌的运动形式不同,机械效率也不同 不同的负荷条件,产生不同的机械效率 向心运动的机械效率,随着缩短速度的增加而减小 在离心运动中,机械功增加时,机械效率都有所增
白肌纤维 (快肌)
(2)根据肌活检、肌的收缩特点及生化特性
慢缩纤维
快缩纤维
(I型肌纤维)SO (Ⅱ型肌纤维)
快速氧化-糖原分解型Ⅱa 快速-糖原分解型Ⅱb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项目
力量性运动项目(快缩纤维) 举重 篮球 足球 曲棍球
耐力性运动项目(慢缩纤维) 中、长跑 游泳
运动单位肌纤维结构特点
增加生理横断面积。 运动使肌在细胞层面和系统层面的结构和功能得到
增强与提高。
肌力训练使肌肉的功能得到提高 功能蛋白合成、糖酵解增强 毛细血管、线粒体增多。 反应时缩短、弹性增加、力量与耐力增加。 自我调节能力增强,恢复时间缩短。
2. 肌的应力-应变特性
首先,动态的应力-应变关系能影响被激活的运动 单位的力、速度和时间特征。
加
二、肌肉的运动适应性
运动方式 环境变化
运动时间
运动基本要 素的变化
运动负荷
运动频次
(一)急性适应
肌肉的急性适应可视为运动即刻、短时或运动早期肌 的结构和功能变化。
运动负荷越小、时间越少、运动频次越低,则肌的结 构和功能变化越小;
以结构变化为主。
(二)肌的慢性适应
1. 肌肉的慢性适应
学习小结
2.熟悉:
肌的类型,不同肌的组织化学、功能特性和收缩特点。 肌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影响肌力的主要因素、爆发力的概念、肌耐力的概念。 协同动作的概念、姿势协同动作的三种运动模式。 多关节肌、单关节肌。 牵拉-缩短周期的性质和特点,牵拉-缩短周期中力量和爆 发力弹性势能增强的机制。 肌运动适应的基本要素、肌的急性适应和慢性适应表现、 肌在牵拉—缩短周期运动中的训练适应机制。
明显 有
离心运动 拉长
肌力<阻力 明显 有
拉长-缩短周 先拉长 肌力<或>
期
后缩短
阻力
明显 有
静力性运动 不变
肌力=阻力 无 无
等速运动
缩短
肌力达最大 ,
肌力=阻力
有有
(二)肌肉的功能及功能状态指标
1. 肌的功能
运动 支撑 维持姿势 保护身体 产热
2.肌功能状态指标
运动单位 概念:肌收缩必须有完好的神经支配,一个前角细胞,
肌 钙蛋 白 :与 Ca2+ 结 合 变构 后,使原肌球蛋白位移,暴露出结 合位点。
肌周围的结缔组织
肌周围的结缔组织具有保证肌舒缩活动、 传递肌力和协调肌运动的功能作用。 主要包括
肌膜
肌腱 韧带
肌外膜 肌束膜 肌内膜
2.肌的类型及特性
(1)根据肌的组织化学和功能特性分类
红肌纤维 (慢肌)
力量训练引起的肌纤维增大的显著表现就是肌纤维 体积或横截面积的增加,这种增加是收缩蛋白增加的 直接结果、是肌对运动适应的表现。
力量训练会使所有类型的肌纤维横截面积增加,但 对II型肌纤维的影响程度则更为显著。
(三)牵拉-缩短周期运动的训练适应
影响因素
肌肉内环 境的变化
肌肉的运 动方式
结构和功能主要变化:
2、拮抗肌
每一关节至少配布两组运动方向完全相反的肌 肉,这些在作用上相互对抗的肌肉称为拮抗肌。
◎参与屈肘动作的肌肉有肱 二头肌、肱肌、肱桡肌、桡 侧腕屈肌和旋前圆肌
◎其中,其主要作用的是肱 二头肌和肱肌,称为主动肌, 其余称为副动肌
◎同时,肱三头肌即是肱二 头肌和肱肌的拮抗肌
3、固定肌
固定肌相对固定的一端(定点)所附着的骨骼, 乙方产生不必要的动作,协调原动肌发挥肢体 运动的动力作用。
其次,施加于组织的作用力可能会成为引起损伤的 因素。
肌肉的应力-应变特性可反映运动单位相互力学作 用的效果。
3. 牵拉-缩短周期
基本概念 牵拉-缩短周期是人行走、奔跑等周期性运动中的
肌运动形式,即肌先做离心运动,紧接着做向心运 动,离心和向心运动的结合构成肌功能的一个自然 类型。
作用:使离心运动后的向心运动比单纯 向心运动更有力。
参加这种固定作用的集群,统称为固定肌。
4、中和肌
其作用为抵消原动肌收缩时产生的一部分不需 要的动作。
多关节肌
多关节肌“主动不足”(实质是肌力不足) 多关节肌“被动不足”(实质是肌肉伸展不足)
4. 肌在平衡与协调中的作用
(1)肌肉对脊柱稳定及其功能的影响
骨关节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 椎体和关节突的形状限制着脊
(4)肌张力
肌张力是肌在安静时所保持的紧张度。肌张力与脊 髓牵张反射有关,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
肌张力常通过被动运动感知处于放松状态的肌的阻 力程度进行评测。
肌张力异常
肌张力增强 肌痉挛 肌强直 肌张力减退 软瘫
3. 肌肉的协同作用
肌的协同作用: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单一肌独立完成的,需 要一组肌群的协作才能实现。
学习小结
3.了解:
不同运动项目肌纤维的组成特点。 运动单位肌纤维的排列方式。 肌张力的概念和肌张力异常的原因。 固定肌及中和肌的概念。 肌训练的结构基础、肌应力-应变特性、牵拉-缩短周期运动 的机械效率。 慢性适应对肌底物水平的影响、力量训练引起的肌纤维增大 表现、组织过度应变的表现或特征及其与肌劳损的关系。
影响肌力的因素
1.肌肉的生理横断面:肌力与之成正比 2.肌肉的初长度即肌收缩前的长度,当肌肉被牵拉
至静息长度的1.2倍时肌力最大 3.肌的募集:运动单位数量越大,肌力越大 4.肌纤维走向与肌腱长轴的关系:成角越大,可募
集肌纤维也越多,产生的肌力也越大 5.杠杆效率
(2)快速力量
概念 快速力量是肌或肌群在一定速度下所能产生的最大
柱的活动范围,椎间盘连接椎体 可避免彼此过度滑移。 肌肉对脊柱的作用
具有保持脊柱稳定和协同脊柱 运动的双重作用,并发挥主动调 节功能,这是调节脊柱平衡的关 键要素。
(2)肌肉的协同作用
姿势协同动作通过下肢和躯干肌以固定的组合、固定 的时间顺序和强度进行收缩的运动模式从而达到保护 站立平衡的目的。
肌的分类:(依据功能作用) 原动肌(agonist)
副动肌、主动肌 拮抗肌(antagonist) 固定肌(fixator) 中和肌(neutralizator)
1、原动肌
产生原动力,直接完成动作的集群称为原动肌 。
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原动肌称为主动肌,协助完 成动作或仅在动作的某一阶段起作用的原动肌 称副动肌。
增加肌梭长度、改善肌强度、增加抗牵拉负 荷,以储存更多的弹性势能,从而改善快速力量 和机械效率。
学习小结
1.掌握:
肌原纤维组成、结构和功能特征。 肌的功能、运动单位、肌力和肌耐力的概念。 向心运动、离心运动的概念。 原动肌和拮抗肌的概念。 肌在平衡与协调中的作用。 多关节肌“主动不足”和多关节肌“被动不足”、牵 拉-缩短周期的概念、超量恢复。
排列形式 并联 串联 交错组合
作用结果 力叠加 位移叠加 力和位移的变化
3.肌的运动形式
两种基本运动形式
1、静力性运动(等 长运动或等长收缩)
2、动力性运动 向心运动亦称向心收缩; 离心运动亦称离心收缩。
运动形式 向心运动
肌纤维 长度
缩短
肌力与阻力 关系
肌力>阻力
关节 活动
肌做功
(机械 功)
力量的能力。
快速力量组成 起动力量 爆发力量(通常称爆发力) 制动力量
爆发力
爆发力是指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肌力量的能力。 公式是:爆发力=力量/时间
决定因素 肌力量——基础 肌收缩速度——关键。
(3)肌耐力
又称力量耐力,是指肌在一定负荷条件下保持收缩 或持续重复收缩的能力,反映肌持续工作的能力, 体现肌对抗疲劳的水平。
肌原纤维蛋白、横截面增加
1
肌纤维类型成分发生改变
2
毛细血管改变
3
线粒体密度改变
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酶含量与活性改变
5
底物水平改变
6
2.超量恢复原理
超量恢复原理
生理功能 能源与物质
运动
肌疲劳
收缩力量 速度力量 耐力
ATP 收缩蛋白 酶蛋白
休息恢复
休息
生理功能 能源与物质
超量恢复
运动
肌适应的三个层次
3. 肌的增大
第二章 骨骼肌肉系统运动学
第二节 肌肉运动学
喻多多 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
内容
肌肉的运 动学基础
肌肉的运 动适应性
一、肌肉的运动学基础
一 肌肉的组成、类型及特性 二 肌肉的功能及功能状态指标 三 肌肉训练的结构基础
肌的共性 兴奋性 收缩性 伸展性 弹性
(一)肌肉的组成、类型及特性
1.肌肉的组成
肌束 ↓ 肌纤维(肌细胞) ↓ 肌原纤维 ↓ 肌小节 ↓ 肌丝 粗肌丝:
细肌丝:
肌小节: 是肌细胞收 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单位。
肌原纤维:
粗肌丝 由肌球(肌凝蛋白)
组成,其头部有一膨大部——横 桥;
细肌丝 肌动蛋白:表面有
与横桥结合的位点,静息时被原 肌球蛋白掩盖;
原肌球蛋白:静息时掩盖横 桥结合位点;
姿势协同动作的运动模式 踝关节协同动作模式 髋关节协同动作模式 跨步动作模式
需要强调的是: 机体的平衡和协调功能可在反复训练中逐步提
高 肌的结构和功能是基础 神经系统对运动的控制是关键 静态平衡需要肌的等长收缩 动态平衡需要肌的等张收缩
(三)肌肉训练的结构基础
1. 肌肉训练的结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