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和年轻人做朋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生活的各个层面,青少年都需要感受到他们已经不再是"孩子"了。
虽然他们在18岁以前还不是法定的成年人,但是他们痛恨那些把自己当小孩的做法。
对他们来说,能够清楚地看到这一过渡阶段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营造一个更适合青少年的环境(现实环境和话语环境)
要想让青少年在课堂上感觉很自在,就必须提供一个适合青少年的环境。
教师要对青少年向青年人过渡的这个阶段表示认同,这种态度可以帮助青少年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青少年要在教师的鼓励下为自己的健康成长承担一部分责任。
教师的行为举止也很重要。
只和父母交谈而不直接和学生对话(比如说"你能把小明带进来吗?"),或者经常以命令的语气与他们对话都是不恰当的举止。
比较成人化的话语环境和体验能让青少年感觉更舒适。
过度的关注学生的隐私,对学生全方位的行动的评价和限制,所有这些都让十几岁的青少年感到这个地方太"小儿科"。
不断增强的隐私需要
给学生充分的充分的个人空间,但是,不要让学生感觉你把他们抛下不管了:一个病重的孩子,哪怕是18岁了也希望有人能够留在他身边陪他。
不过,应该让他们看到老师支持他们拥有自己的个人生活,其中包括他们的健康生活。
许多青少年都经常抱怨说,他们觉得自己过去的老师总是和他们的父母站在一起。
他们觉得过去的老师更像是他们父母的眼线而不是他们自己的老师。
遗憾的是,事实还真是这样。
当幼儿园和小学老师
面对的患者是小宝宝和小孩子的时候,老师往往要把学生的详细情况都一五一十地告诉孩子的父母。
于是,当孩子长到十几岁时,父母仍期待老师把全部情况都说给他们听。
父母都很关心学习、吸烟、喝酒、赌钱等方面的问题。
他们很想知道自己的儿子或者女儿是否上进,是否沾染上了不良习惯。
如果父母无法从自己的孩子那里探听到什么消息,他们就会去找孩子的老师。
如果老师很不明智地告诉父母一些学生只给自己讲的东西,那他就要丢掉一个学生的信任了。
青少年如今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从互联网、到杂志、到自己那"万事通"的朋友那里了解一些事实性的知识,但是他们仍然需要你的指导,需要你为他们把握航向,顺利渡过青春发育期。
"青春发育期"和"青春期"在指十几岁的孩子时通常是可以通用的。
而事实上,这是有失偏颇的。
前一个是指青少年生理上的变化;而后一个是指十几岁的孩子的心态和感觉变化,是这些生理变化导致的结果。
在理想的情况下,这两种现象是同时发生的。
完成生理上的变化不需要大量的技巧。
任何一个身体健康、营养正常的人都可以幸运地在适当的时候完成适当的发育,虽然"适当"的时候因人而异,而这常常会让青少年甚至他们的家长感到焦虑不安。
你只要随便去一所中学看看,就可以看到青春发育期的进程没有固定的模式--13岁的女孩子有的可能胸部还平平的,而有的都可以上《十七岁》杂志的封面了;男孩子则高矮不齐,一个身长腿长的篮球运动员身旁站着的伙伴可能就是又矮又小。
青春期完全是另一回事。
身体的成熟迫使内心开始斗争。
青少年
必须面对关系到自己、关系到朋友、关系到家人的一些全新的、让人费解的理念。
他们面对融入社会的压力,他们要做出种种决定,他们充满了各种情绪,需要发泄。
这是一个让人困惑的时期。
青少年如何处理随着青春发育期生理变化而出现的各种问题,将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顺利过渡到成人的世界。
这也是为什么教师目前作为"导游"和模范的地位会如此的重要。
教师要能够和你的学生讨论他们所经历的这些变化,这是你在未来的几年里必须承担的一部分工作。
你在此时的态度将影响到你的孩子对整个青春发育期的感受。
内部压力青少年要面对内外双重压力,这让他们的生活更加艰难。
当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情绪恶劣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要先考虑一下他正在面临的其他一系列问题。
青少年内心的不安青少年的自我防御体系非常脆弱。
他们的世界中充满了恐惧、谬误和疑惑。
他们暗自里感到非常焦虑,因为他们觉得有的事情是自己应该知道的,而自己却恰恰不知道。
没有一个孩子愿意说"我也不知道"。
这样一来,他们怎么能明白其实其他的孩子和自己一样也心怀同样的困惑呢?一旦他们找到了一个能理解自己同时又很有知识的成年人,就会非常珍惜与他的关系,这种崇拜之情只有学生面对老师时才会有。
如果你不在他们左右,那他们就会去找其他的能为他们答疑解惑的人。
孤独感青少年感觉很孤独。
他们有一种强烈的感觉,那就是没有一个人真正理解自己。
青春发育本身就足以引起这种内心的躁动。
十几岁的孩子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了新的问题,有了新的感受,
而这一切给他带来的那种惊奇感让他觉得自己与众不同。
是的,他们知道其他人也经历过青春发育期,但是他们担心自己的青春发育以及自己的青春期和别人不一样:"我的老师和朋友怎么可能有过这样的感受呢?"
青少年希望与众不同十几岁的孩子希望独立,于是他们拼命想表现得与众不同,经常会对权威人物进行公然的叛逆--其中就包括你。
他们要通过这种方式确认自己有权做出任何决定。
叛逆并不意味着他们想做坏事。
相反,他们是想看看有哪些事情是自己可以做的。
作为老师,你必须设定一些限制。
这是一门艺术:如果你设定的限制太死板了,那你可能是在自找麻烦,因为他们会去尝试着突破你的限制。
同样,如果限制太模糊了,他们就很可能去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