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中的8个参数比(超限)调节方法

合集下载

高层结构设计需要控制的七个比值及调整方法

高层结构设计需要控制的七个比值及调整方法

高层结构设计需要控制的七个比值及调整方法高层设计的难点在于竖向承重构件(柱、剪力墙等)的合理布置,设计过程中控制的目标参数主要有如下七个:一、轴压比主要为限制结构的轴压比,保证结构的延性要求,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见抗规6.3.6和6.4.5,高规 6.4.2和7.2.13及相应的条文说明。

轴压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SATWE程序不能实现。

2、人工调整:增大该墙、柱截面或提高该楼层墙、柱混凝土强度。

二、剪重比主要为限制各楼层的最小水平地震剪力,确保周期较长的结构的安全,见抗规5.2.5,高规4.3.12及相应的条文说明。

剪重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勾选“按抗震规范5.2.5调整各楼层地震内力”后,SATWE按抗规5.2.5自动将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直接乘以该层及以上重力荷载代表值之和,用以调整该楼层地震剪力,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2、人工调整:如果还需人工干预,可按下列三种情况进行调整:1)当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偏大时,说明结构过柔,宜适当加大墙、柱截面,提高刚度。

2)当地震剪力偏大而层间侧移角又偏小时,说明结构过刚,宜适当减小墙、柱截面,降低刚度以取得合适的经济技术指标。

3)当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恰当时,可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的“全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中输入大于1的系数增大地震作用,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三、侧向刚度比主要为限制结构竖向布置的不规则性,避免结构刚度沿竖向突变,形成薄弱层,见抗规3.4.3,高规3.5.2及相应的条文说明;对于形成的薄弱层则按高规3.5.8予以加强。

刚度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如果某楼层刚度比的计算结果不满足要求,SATWE自动将该楼层定义为薄弱层,并按高规3.5.8将该楼层地震剪力放大1.25倍。

2、人工调整:如果还需人工干预,可按以下方法调整:1)适当降低本层层高,或适当提高上部相关楼层的层高。

高层结构超限判断与调整方法

高层结构超限判断与调整方法

结构超限判断与调整
1、 剪重比问题
2、 中震计算问题
中联环GA所
结构超限判断与调整
中联环GA所
3、 斜交轴网
结构超限判断与调整
中联环GA所
结构超限判断与调整
中联环GA所
4、刚度比的计算 规范中用到刚度比的条文大概有以下几种: 1.高规的 4.4.3 条规定,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部楼层 侧向刚度的 70%或其上相邻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 80%。 2.高规的 5.3.7 条规定,高层建筑结构计算中,当地下室的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端时,地 下室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应小于相邻上部结构楼层侧向刚度的 2 倍。 3.E.0.1 底部大空间为一层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可近似采用转换层上、下层结构等效刚 度比 γ 表示转换层上、下层结构刚度的变化,非抗震设计时 γ 不应大于 3,抗震设计时不 应大于 2。 4. E.0.2 底部为 2~5 层大空间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其转换层下部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等 效侧向刚度与相同或相近高度的上部剪力墙结构的等效侧向刚度比 γe 宜接近 1,非抗震设 计时不应大于 2,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 1.3。 5.抗震规范附录 E2.1 规定,筒体结构转换层上下层的侧向刚度比不宜大于 2。 pkpm 中关于刚度的算法一共有 3 种: a.剪切刚度算法 b.剪弯刚度算法 c.地震剪力与层间位移的比值 第 1 条采用地震剪力与层间位移的比值,对于 2,3 条采用剪切刚度,第 4 条采用剪弯刚度, 第 5 条先用剪切或剪弯刚度,后用地震剪力与层间位移的比值。 1、剪切刚度:
120
100
80
不应采用
框架-核心筒
150
130
100
70
筒中筒

高层结构设计需要控制的七个比值及调整方法

高层结构设计需要控制的七个比值及调整方法

高层结构设计需要控制的七个比值及调整方法高层设计的难点在于竖向承重构件(柱、剪力墙等)的合理布置,设计过程中控制的目标参数主要有如下七个:一、轴压比:主要为限制结构的轴压比,保证结构的延性要求,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见抗规6.3.7和6.4.6,高规6.4.2和7.2.14及相应的条文说明。

轴压比不满足要求,结构的延性要求无法保证;轴压比过小,则说明结构的经济技术指标较差,宜适当减少相应墙、柱的截面面积。

轴压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SATWE程序不能实现。

2、人工调整:增大该墙、柱截面或提高该楼层墙、柱混凝土强度。

二、剪重比:主要为限制各楼层的最小水平地震剪力,确保周期较长的结构的安全,见抗规5.2.5,高规4.3.12及相应的条文说明。

这个要求如同最小配筋率的要求,算出来的水平地震剪力如果达不到规范的最低要求,就要人为提高,并按这个最低要求完成后续的计算。

剪重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勾选“按抗震规范5.2.5调整各楼层地震内力”后,SATWE按抗规5.2.5自动将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直接乘以该层及以上重力荷载代表值之和,用以调整该楼层地震剪力,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2、人工调整:如果还需人工干预,可按下列三种情况进行调整:1)当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偏大时,说明结构过柔,宜适当加大墙、柱截面,提高刚度。

2)当地震剪力偏大而层间侧移角又偏小时,说明结构过刚,宜适当减小墙、柱截面,降低刚度以取得合适的经济技术指标。

3)当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恰当时,可在SA TWE的“调整信息”中的“全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中输入大于1的系数增大地震作用,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三、刚度比:主要为限制结构竖向布置的不规则性,避免结构刚度沿竖向突变,形成薄弱层,见抗规3.4.2,高规3.5.2及相应的条文说明;对于形成的薄弱层则按高规5.1.14予以加强。

刚度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如果某楼层刚度比的计算结果不满足要求,SATWE自动将该楼层定义为薄弱层,并按高规5.1.14将该楼层地震剪力放大1.15倍。

高层结构设计的参数及调整方法

高层结构设计的参数及调整方法

高层结构设计的参数及调整方法
的合理布置,设计过程中主要通过对一些目标参数的控制来达到这一目的。

一、轴压比:主要为限制结构的轴压比,保证结构的延性要求,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

见抗规6.3.7和6.4.6,高规6.4.2和7.2.14及相应的条文说明。

轴压比不满足规范要求,结构的延性要求无法保证;轴压比过小,则说明结构的经济技术指标较差,宜适当减少相应墙、柱的截面面积。

轴压比不满足规范要求时的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SATWE程序不能实现。

2、结构调整:增大该墙、柱截面或提高该楼层墙、柱混凝土强度。

二、剪重比:主要为限制各楼层的最小水平地震剪力,确保周期较长的结构的安全。

见抗规5.2.5,高规3.3.13及相应的条文说明。

剪重比不满足规范要求,说明结构的刚度相对于水平地震剪力过小;但剪重比过分大,则说明结构的经济技术指标较差,宜适当减少墙、柱等竖向构件的截面面积。

剪重比不满足规范要求时的调整方法:。

结构设计中的8个参数比(超限)调节方法

结构设计中的8个参数比(超限)调节方法

结构设计中的几个参数比1.轴压比目的:控制构件保持一定延性。

保证柱(墙)的塑性变形能力和保证结构的抗倒塌能力。

要求:详见规范(抗规柱6.3.6、墙6.4.5和混规柱11.4.16、墙11.7.16&17),限制各等级的剪力墙和框架(支)柱轴压比;注意:剪力墙的轴压比对应的荷载为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设计值;框架(支)柱轴压比对应的荷载为含水平荷载的工况组合,多为地震工况组合。

调节方法:1)程序调整:SATWE程序不能实现。

2)人工调整:增大该墙、柱截面或提高该楼层墙、柱混凝土强度。

2.扭转周期比目的:周期比侧重控制的是侧向刚度与扭转刚度之间的一种相对关系,而非其绝对大小,它的目的是使抗侧力构件的平面布置更有效、更合理,使结构不致于出现过大(相对于侧移)的扭转效应。

一句话,周期比控制不是在要求结构足够结实,而是在要求结构承载布局的合理性要求:规范规定(高规3.4.5):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周期T1 之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振型判别方法:振型方向因子来判断,因子以50%作为分界。

注意:全国超限建筑抗震设防中,对周期比比值不足不是一项超限,广东抗震审查技术要求中无该条规定。

调节方法:一般只能通过调整平面布置来改善这一状况,这种改变一般是整体性的,局部的小调整往往收效甚微。

周期比不满足要求说明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侧移刚度较小,总的调整原则是加强结构外圈刚度,削弱结构内筒刚度。

3.有效质量参与系数目的:保证考虑充足的地震作用。

要求:详见规范(抗规5.2.2条文及高规5.1.13)计算振型数应使各振型参与质量之和不小于总质量的90%。

调节方法:增加计算参与的振型数量。

4.刚重比目的:确定在水平荷载下,结构二阶效应不致过大,而引起稳定问题。

要求:详见规范(高规5.4)重力二阶效应及结构稳定注意:此处重力为重力荷载设计值,取1.2恒+1.4活。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分析中的八大比值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分析中的八大比值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分析中的八大比值阎 勇1 安 瑞2(1.西安万国房地产开发公司710065西安;2.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710003西安)摘 要:本文着重就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计算中的八大比值(限值)的控制进行简单的介绍,以便对结构电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关键字: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限值;高宽比;周期比;位移比;剪重比、(层间受剪);承载力比;刚重比;刚度比;轴压比 新的结构设计规范,对结构的计算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

如新规范对高层建筑结构的扭转效应有了控制性指标,使结构设计人员能够通过结构电算结果与这些指标进行比较,方便地判断结构的安全性能。

下面就新规范中有关高宽比、周期比、位移比、剪重比、刚重比、(层间受剪)承载力比、刚度比、轴压比等的规定摘录整理,并对其规定的理由进行探讨,以期对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计算有新的帮助。

1.高宽比《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以下简称“高规”)第4.2.3条对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高宽比作了规定,高宽比不宜超过下表规定:A 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宽比结构体系非抗震设计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8度9度框架、板柱-剪力墙框架-剪力墙剪力墙筒中筒、框架-核心筒5566456634552344B 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宽比非抗震设计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8度876 高层建筑的高宽比是对结构刚度、整体稳定、承载能力和经济合理的宏观控制。

结构设计应首先对房屋的高宽比进行协调控制。

对于体型复杂的建筑,应根据实际情况由设计人员确定合理的计算方法。

比如带有裙楼的高层建筑,当裙楼的面积和刚度相对于其上塔楼的面积和刚度较大时,计算高宽比时房屋高度和宽度可按裙房以上部分考虑。

2.周期比“高规”第4.3.5条规定“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 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l之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本规程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

结构设计中七个最重要的比值详解

结构设计中七个最重要的比值详解

7.2.13 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一、二、三级剪力墙墙肢的轴压比不宜超 过表 7.2.13 的限值。 表 7.2.13 剪力墙墙肢轴压比限值 一级(9 度) 一级(6、7、8 度) 0.4 0.5
抗震等级 轴压比限值
二、三级 0.6
注: 墙肢轴压比是指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墙肢承受的轴压力设计值与墙 肢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值。
E0.1 当转换层设置在 1、2 层时,可近似采用转换层与其相邻上层结构的 等效剪切刚度比γe1 表示转换层上、下层结构刚度的变化,γe1 易接近 1,非抗 震设计时,γe1 不应小于 0.5。γe1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e1
G1 A1 h2 G2 A2 h1
(i 1,2) (i 1,2)
3
表 4.3.12 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值 类别 扭转效应明显 0.008 0.016(0.024) 0.032(0.048) 0.064 或基本周期小 于 3.5s 的结构 基本周期大于 0.006 0.012(0.018) 0.024(0.036) 0.048 5.0s 的结构 注意:1 基本周期介于 3.5s 和 5.0s 之间的结构,应允许线性插入取值; 2 7、8 度时括号内数值分别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15g 和 0.30g 的地区。
表 6.4.2 结构类型 框架结构 板柱-剪刀墙、框架-剪力 墙、框架-核心筒、筒中 筒结构 部分框支剪刀墙结构 一 0.65 0.75 0.60
柱轴压比限值 抗震等级 二 三 0.75 0.85 0.85 0.70 0.90 一
四 — 0.95
注:1 轴压比指柱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压轴力设计值与柱全截面面积 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的比值; 2.表内数值适用于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 C60 的柱。当混凝土强度等 级为 C65~C70 时,轴压比限值应比表值降低 0.05;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75~C80 时,轴压比限值应比表中数值降低 0.10; 3.表内数值适用于剪跨比大于 2 的柱;剪跨比不大于 2 但不小于 1.5 的柱,其周亚比限值应比表中的数值减少 0.05;剪跨比小于 1.5 的柱,其 轴压比限值应专门研究并采取特殊构造措施; 4.当沿柱全高采用并字复合箍,箍筋间距不大于 100mm、肢距不大于 200mm、直径不小于 12mm,或当沿柱全高采用连续复合螺旋箍,且螺距

高层结构设计的参数及调整方法

高层结构设计的参数及调整方法

高层结构设计的控制参数及调整方法一、轴压比:主要为限制结构的轴压比,保证结构的延性要求,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

见抗规6.3.7和6.4.6,高规 6.4.2和7.2.14及相应的条文说明。

轴压比不满足规范要求,结构的延性要求无奈保证;轴压比过小,则说明结构的经济技术指标较差,宜适当减少相应墙、柱的截面面积。

轴压比不满足规范要求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SATWE程序不能实现。

2、结构调整:增大该墙、柱截面或提高该楼层墙、柱混凝土强度。

二、剪重比:重要为限度各楼层的最小水平地震剪力,确保周期较长的结构的保险。

见抗规5.2.5,高规3.3.13及相应的条文解释。

剪重比不满足规范要求,阐明结构的刚度相对于水平地震剪力过小;但剪重比过火大,则说明结构的经济技巧指标较差,宜适当减少墙、柱等竖向构件的截面面积。

剪重比不满足规范要求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当剪重比偏小但与规范限值相差不大(如剪重比到达规范限值的80%以上)时,可按下列办法之一进行调整:1)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勾选“按抗震规范5.2.5调整各楼层地震内力”,SATWE 按抗规5.2.5自动将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直接乘以该层及以上重力荷载代表值之和,用以调整该楼层地震剪力,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2)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的“全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中输入大于1的系数,增大地震作用,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3)在SATWE的“地震信息”中的“周期折减系数”中适当减小系数,增大地震作用,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2、结构调整:当剪重比偏小且与规范限值相差较大时,宜调整加强竖向构件,加强墙、柱等竖向构件的刚度。

三、刚重比:规范上限主要用于断定重力荷载在水平作用位移效应引起的二阶效应是否可以疏忽不计。

见高规5.4.1和5.4.2及相应的条文说明。

刚重比不满足规范上限要求,说明重力二阶效应的影响较大,应该予以考虑。

规范下限主要是控制重力荷载在水平作用位移效应引起的二阶效应不致过大,避免结构的失稳倒塌。

高层结构设计需要控制的七个比值及调整方法(根据2010新高规,抗规).

高层结构设计需要控制的七个比值及调整方法(根据2010新高规,抗规).

筑龙网 W W W .Z H U L O N G .C O M史上最精华的结构设计中的七个比值(根据2010新高规,抗规)高层结构设计需要控制的七个比值及调整方法高层设计的难点在于竖向承重构件(柱、剪力墙等)的合理布置,设计过程中控制的目标参数主要有如下七个:1、轴压比:柱(墙)轴压比N/(fcA) 指柱(墙)轴压力设计值与柱(墙)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

它是影响墙柱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使柱墙具有很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规范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限制轴压比。

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见10版高规 6.4.2和7.2.13。

筑龙网 W W W .Z H U L O N G .C O M轴压比不满足简便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S A T W E 程序不能实现。

2)人工调整:增大该墙、柱截面或提高该楼层墙、柱混凝土强度。

电算结果的判别与调整具体要点:(1).抗震等级越高的建筑结构,其延性要求也越高,因此对轴压比的限制也越严格。

对于框支柱、一字形剪力墙等情况而言,则要求更严格。

抗震等级低或非抗震时可适当放松,但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1.05。

(2).限制墙柱的轴压比,通常取底截面(最大轴力处)进行验算,若截面尺寸或混凝土强度等级变化时,还验算该位置的轴压比。

S A T W E 验算结果详 ,当计算结果与规范不符时,轴压比数值会自动以红色字符显示。

(3).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墙肢轴压比的计算时,规范取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产生的轴压力设计值(即恒载分项系数取1.2,活载分项系数取1.4)来计算其名义轴压比,是为了保证地震作用下的墙肢具有足够的延性,避免受压区过大而出现小偏压的情况,而对于截面复杂的墙肢来说,计算受压区高度非常困难,故作以上简化计算。

(4).试验证明,混凝土强度等级,箍筋配置的形式与数量,均与柱的轴压比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规范针对情况的不同,对柱的轴压比限值作了适当的调整。

高层设计需要控制的七个比值及调整方法-新规

高层设计需要控制的七个比值及调整方法-新规

高层结构设计需要控制的七个比值及调整方法高层设计的难点在于竖向承重构件(柱、剪力墙等)的合理布置,设计过程中控制的目标参数主要有如下七个:1、轴压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延性,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见抗规6.3.6和6.4.5,高规 6.4.2和7.2.14。

电算结果的判别:轴压比计算结果程序已经给出: 梁弹性挠度、轴压比、墙边缘构件简图。

轴压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SATWE程序不能实现。

2)人工调整:增大该墙、柱截面或提高该楼层墙、柱混凝土强度。

轴压比过小, 则说明结构的经济技术指标较差, 宜适当减少相应墙、柱的截面面积。

上述几个参数的调整涉及构件截面、刚度及平面位置的改变, 在调整过程中可能相互关联, 应注意不要顾此失彼。

2、剪重比:主要为控制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确保结构安全性,见抗规 5.2.5,高规4.3.12。

这个要求如同最小配筋率的要求,算出来的地震剪力如果达不到规范的最低要求,就要人为提高,并按这个最低要求完成后续的计算。

电算结果的判别:( 1)对于一般高层建筑, 结构剪重比底层为最小,顶层最大, 故实际工程中, 结构剪重比由底层控制, 由下到上, 哪层的地震剪力不够, 就放大哪层的设计地震内力。

( 2)结构各层剪重比及各楼层地震剪力调整系数自动计算取值, 结果详SATWE周期、地震力与振型输出文件WZQ.OUT。

( 3)各层地震内力自动放大与否在调整信息栏设开关; 如果用户考虑自动放大, SATWE将在WZQ. OUT 中输出程序内部采用的放大系数。

( 4) 六度区剪重比可在0. 7% ~ 1% 取。

剪重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勾选“按抗震规范5.2.5调整各楼层地震内力”后,SATWE按抗规5.2.5自动将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直接乘以该层及以上重力荷载代表值之和,用以调整该楼层地震剪力,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2)人工调整:如果还需人工干预,可按下列三种情况进行调整:a)当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偏大时,说明结构过柔,宜适当加大墙、柱截面,提高刚度;b)当地震剪力偏大而层间侧移角又偏小时,说明结构过刚,宜适当减小墙、柱截面,降低刚度以取得合适的经济技术指标;c)当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恰当时,可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的“全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中输入大于1的系数增大地震作用,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高2层结构设计需要控制的七个比值及调整方法

高2层结构设计需要控制的七个比值及调整方法
高层设计的难点在于竖向承重构件(柱、剪力墙等)的合理布置,设计过程中控制的目标参数主要有如下七个:
1、轴压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延性,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见抗规6.3.7和6.4.6,高规 6.4.2和7.2.14。
轴压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SATWE程序不能实现。
2)人工调整:增大该墙、柱截面或提高该楼层墙、柱混凝土强度。
2、剪重比:主要为控制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确保结构安全性,见抗规5.2.5,高规3.3.13。这个要求如同最小配筋率的要求,算出来的地震剪力如果达不到规范的最低要求,就要人为提高,并按这个最低要求完成后续的计算。
剪重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
b)当地震剪力偏大而层间侧移角又偏小时,说明结构过刚,宜适当减小墙、柱截面,降低刚度以取得合适的经济技术指标;
c)当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恰当时,可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的“全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中输入大于1的系数增大地震作用,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3、刚度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竖向规则性,以免竖向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层,见抗规3.4.2,高规4.4.2;对于形成的薄弱层则按高规5.1.14予以加强。
6、刚重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稳定性,避免结构在风载或地震力的作用下整体失稳,见高规5.4.1和5.4.4。刚重比不满足要求,说明结构的刚度相对于重力荷载过小;但刚重比过分大,则说明结构的经济技术指标较差,宜适当减少墙、柱等竖向构件的截面面积。
刚重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SATWE程序不能实现。
2)人工调整:只能通过人工调整改变结构布置,加强墙、柱等竖向构件的刚度。
7、层间受剪承载力比:控制竖向不规则性,以免竖向楼层受剪承载力突变,形成薄弱层,见抗规3.4.2,高规4.4.3;对于形成的薄弱层应按高规5.1.14予以加强。

结构设计8大控制指标汇总

结构设计8大控制指标汇总

控制指标:1.刚度比1)控制参数——0.72)规范出处——《抗规》3.4.3条表3.4.3-2侧向刚度不规则:该层的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一层的70%,或小于其上相邻三个楼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除顶层或出屋面小建筑外,局部收紧的水平向尺寸大于相邻下一层的25%《高规》3.5.2条1对框架结构,楼层与其相邻上层的侧向刚度比γ1可按式(3.5.2-1)计算,且本层与相邻上层的比值不宜小于0.7,与相邻上部三层刚度平均值的比值不宜小于0.8;2 对框架-剪力墙、板柱-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筒中筒结构、楼层与其相邻上层的侧向刚度比γ2可按式(3.5.2-2)计算,且本层与相邻上层的比值不宜小于0.9;当本层层高大于相邻上层层高的1.5倍时,该比值不宜小于1.1;对结构底部千古层,该比值不宜小于1.52.刚重比1)控制参数——仅在《高规》中有此规定,《钢规》、《抗规》以及《高钢规》中没有刚重比限值的直接要求。

2)规范出处——《高规》5.4.1条当高层建筑结构满足下列规定时(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板柱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刚重比大于2.7;框架结构刚重比大于20),弹性计算分析时可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的不利影响;《高规》5.4.4条高层建筑结构的中体稳定性应符合下列规定:1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应满足刚重比不小于1.4;2 框架结构应符合刚重比不小于103.受剪承载力之比1)控制参数——A级不宜小于0.8,不应小于0.65;B级不应小于0.752)规范出处——《抗规》3.4.3条表3.4.3-2楼层承载力突变: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80%;3.4.4-2-3)楼层承载力突变时,薄弱层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应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65%《高规》3.5.3条A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不宜小于其相邻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80%,不应小于其相邻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65%;B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不应小于其相邻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75%4.周期比1)控制参数——A级0.92)计算要求——刚性楼板假定3)规范出处——《高规》3.4.5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5.剪重比1)控制参数——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值2)规范出处——《抗规》5.2.5抗震验算时,结构任一楼层的水平地震力应符合要求;《高规》4.3.12多遇地震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时,结构各楼层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剪力应符合要求;6.有效质量系数1)控制参数——90%2)规范出处——《高规》的5.1.13-2条要求B级高度的建筑和复杂的高层建筑“抗震计算时,宜考虑平扭藕连计算结构的扭转效应,振型数不应小于15,对多塔楼结构的振型数不应少于塔数的9倍,且计算振型数应使振型参与质量不少于总质量的90%《抗规》5.2.2条文说明振型个数一半可以取振型参与质量达到总质量90%所需的振型数7.位移角1)控制参数——框架结构1/550;剪力墙结构1/8002)计算要求——刚性楼板假定、不考虑偶然偏心,不考虑双向地震3)规范出处——《抗规》5.5.1表5.5.1所列各类结构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验算。

高层结构设计需要控制的七个比值及调整方法

高层结构设计需要控制的七个比值及调整方法

高层结构设计需要控制的七个比值及调整方法高层设计的难点在于竖向承重构件(柱、剪力墙等)的合理布置,设计过程中控制的目标参数主要有如下七个:一、轴压比:主要为限制结构的轴压比,保证结构的延性要求,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见抗规6.3.7和6.4.6,高规6.4.2和7.2.14及相应的条文说明。

轴压比不满足要求,结构的延性要求无法保证;轴压比过小,则说明结构的经济技术指标较差,宜适当减少相应墙、柱的截面面积。

轴压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SATWE程序不能实现。

2、人工调整:增大该墙、柱截面或提高该楼层墙、柱混凝土强度。

二、剪重比:主要为限制各楼层的最小水平地震剪力,确保周期较长的结构的安全,见抗规5.2.5,高规4.3.12及相应的条文说明。

这个要求如同最小配筋率的要求,算出来的水平地震剪力如果达不到规范的最低要求,就要人为提高,并按这个最低要求完成后续的计算。

剪重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勾选“按抗震规范5.2.5调整各楼层地震内力”后,SATWE按抗规5.2.5自动将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直接乘以该层及以上重力荷载代表值之和,用以调整该楼层地震剪力,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2、人工调整:如果还需人工干预,可按下列三种情况进行调整:1)当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偏大时,说明结构过柔,宜适当加大墙、柱截面,提高刚度。

2)当地震剪力偏大而层间侧移角又偏小时,说明结构过刚,宜适当减小墙、柱截面,降低刚度以取得合适的经济技术指标。

3)当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恰当时,可在SA TWE的“调整信息”中的“全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中输入大于1的系数增大地震作用,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三、刚度比:主要为限制结构竖向布置的不规则性,避免结构刚度沿竖向突变,形成薄弱层,见抗规3.4.2,高规3.5.2及相应的条文说明;对于形成的薄弱层则按高规5.1.14予以加强。

刚度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如果某楼层刚度比的计算结果不满足要求,SATWE自动将该楼层定义为薄弱层,并按高规5.1.14将该楼层地震剪力放大1.15倍。

(完整版)结构设计中的8个参数比(超限)调节方法.docx

(完整版)结构设计中的8个参数比(超限)调节方法.docx

结构设计中的几个参数比1.轴压比目的:控制构件保持一定延性。

保证柱(墙)的塑性变形能力和保证结构的抗倒塌能力。

要求:详见规范(抗规柱 6.3.6 、墙 6.4.5和混规柱11.4.16、墙11.7.16&17 ),限制各等级的剪力墙和框架(支)柱轴压比;注意:剪力墙的轴压比对应的荷载为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设计值;框架(支)柱轴压比对应的荷载为含水平荷载的工况组合,多为地震工况组合。

调节方法:1)程序调整: SATWE 程序不能实现。

2)人工调整:增大该墙、柱截面或提高该楼层墙、柱混凝土强度。

2.扭转周期比目的:周期比侧重控制的是侧向刚度与扭转刚度之间的一种相对关系,而非其绝对大小,它的目的是使抗侧力构件的平面布置更有效、更合理,使结构不致于出现过大(相对于侧移)的扭转效应。

一句话,周期比控制不是在要求结构足够结实,而是在要求结构承载布局的合理性要求:规范规定(高规 3.4.5):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周期 Tt 与平动为主的第一周期 T1 之比,A 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 0.9 ;B 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振型判别方法:振型方向因子来判断,因子以50%作为分界。

注意:全国超限建筑抗震设防中,对周期比比值不足不是一项超限,广东抗震审查技术要求中无该条规定。

调节方法:一般只能通过调整平面布置来改善这一状况,这种改变一般是整体性的,局部的小调整往往收效甚微。

周期比不满足要求说明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侧移刚度较小,总的调整原则是加强结构外圈刚度,削弱结构内筒刚度。

3.有效质量参与系数目的:保证考虑充足的地震作用。

要求:详见规范(抗规 5.2.2 条文及高规 5.1.13)计算振型数应使各振型参与质量之和不小于总质量的90%。

调节方法:增加计算参与的振型数量。

4.刚重比目的:确定在水平荷载下,结构二阶效应不致过大,而引起稳定问题。

要求:详见规范(高规 5.4)重力二阶效应及结构稳定注意:此处重力为重力荷载设计值,取 1.2 恒+1.4 活。

高层结构设计中六个比值的调整

高层结构设计中六个比值的调整

高层结构设计中六个“比”值的调整1、轴压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延性,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见抗规6.3.7和6.4.6,高规6.4.2和7.2.14。

轴压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SATWE程序不能实现。

2)人工调整:增大该墙、柱截面或提高该楼层墙、柱混凝土强度。

2、剪重比:主要为控制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确保结构安全性,见抗规5.2.5,高规3.3.13。

这个要求如同最小配筋率的要求,算出来的地震剪力如果达不到规范的最低要求,就要人为提高,并按这个最低要求完成后续的计算。

剪重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勾选“按抗震规范5.2.5调整各楼层地震内力”后,SATWE按抗规5.2.5自动将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直接乘以该层及以上重力荷载代表值之和,用以调整该楼层地震剪力,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2)人工调整:如果还需人工干预,可按下列三种情况进行调整:a)当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偏大时,说明结构过柔,宜适当加大墙、柱截面,提高刚度;b)当地震剪力偏大而层间侧移角又偏小时,说明结构过刚,宜适当减小墙、柱截面,降低刚度以取得合适的经济技术指标;c)当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恰当时,可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的“全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中输入大于1的系数增大地震作用,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3、刚度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竖向规则性,以免竖向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层,见抗规3.4.2,高规4.4.2;对于形成的薄弱层则按高规5.1.14予以加强。

刚度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如果某楼层刚度比的计算结果不满足要求,SATWE自动将该楼层定义为薄弱层,并按高规5.1.14将该楼层地震剪力放大1.15倍。

2)人工调整:如果还需人工干预,可适当降低本层层高和加强本层墙、柱或梁的刚度,适当提高上部相关楼层的层高和削弱上部相关楼层墙、柱或梁的刚度。

4、位移比:主要为控制结构平面规则性,以避免产生过大的偏心而导致结构产生较大的扭转效应。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设计中的几个参数比
1.轴压比
目的:控制构件保持一定延性。

保证柱(墙)的塑性变形能力和保证结构的抗倒塌能力。

要求:详见规范(抗规柱6.3.6、墙6.4.5和混规柱11.4.16、墙11.7.16&17),限制各等级的剪力墙和框架(支)柱轴压比;
注意:剪力墙的轴压比对应的荷载为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设计值;框架(支)柱轴压比对应的荷载为含水平荷载的工况组合,多为地震工况组合。

调节方法:
1)程序调整:SATWE程序不能实现。

2)人工调整:增大该墙、柱截面或提高该楼层墙、柱混凝土强度。

2.扭转周期比
目的:周期比侧重控制的是侧向刚度与扭转刚度之间的一种相对关系,而非其绝对大小,它的目的是使抗侧力构件的平面布置更有效、更合理,使结构不致于出现过大(相对于侧移)的扭转效应。

一句话,周期比控制不是在要求结构足够结实,而是在要求结构承载布局的合理性
要求:规范规定(高规3.4.5):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周期T1 之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
振型判别方法:振型方向因子来判断,因子以50%作为分界。

注意:全国超限建筑抗震设防中,对周期比比值不足不是一项超限,广东抗震审查技术要求中无该条规定。

调节方法:
一般只能通过调整平面布置来改善这一状况,这种改变一般是整体性的,局部的小调整往往收效甚微。

周期比不满足要求说明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侧移刚度较小,总的调整原则是加强结构外圈刚度,削弱结构内筒刚度。

3.有效质量参与系数
目的:保证考虑充足的地震作用。

要求:详见规范(抗规5.2.2条文及高规5.1.13)计算振型数应使各振型参与质量之和不小于总质量的90%。

调节方法:
增加计算参与的振型数量。

4.刚重比
目的:确定在水平荷载下,结构二阶效应不致过大,而引起稳定问题。

要求:详见规范(高规5.4)重力二阶效应及结构稳定
注意:此处重力为重力荷载设计值,取1.2恒+1.4活。

刚重比与结构的侧移刚度成正比关系;周期比的调整将导致结构侧移刚度的变化,从而影响到刚重比。

因此调整周期比时应注意,当某主轴方向的刚重比小于或接近规范限值时,应采用加强刚度的方法;当某主轴方
向刚重比大于规范限值较多时,可采用削弱刚度的方法。

同样,对刚重比的调整也可能影响周期比。

特别是当结构的周期比接近规范限值时,应采用加强结构外围刚度的方法
规范上限主要用于确定重力荷载在水平作用位移效应引起的二阶效应是否可以忽略不计。

见高规5.4.1和5.4.2及相应的条文说明。

刚重比不满足规范上限要求,说明重力二阶效应的影响较大,应该予以考虑。

规范下限主要是控制重力荷载在水平作用位移效应引起的二阶效应不致过大,避免结构的失稳倒塌。

见高规5.4.4及相应的条文说明。

刚重比不满足规范下限要求,说明结构的刚度相对于重力荷载过小。

但刚重比过分大,则说明结构的经济技术指标较差,宜适当减少墙、柱等竖向构件的截面面积。

调节方法:
1、程序调整:刚重比不满足规范上限要求,在SATWE的“设计信息”中勾选“考虑P-Δ效应”,程序自动计入重力二阶效应的影响。

2、结构调整:刚重比不满足规范下限要求,只能通过调整增强竖向构件,加强墙、柱等竖向构件的刚度。

3.规范给定的刚重比的上限值是2.7,当小于这个值时需要考虑重力二阶效应;当大于这个值时没有必要考虑重力的二阶效应。

5.剪重比
目的:由于地震影响系数在长周期下降较快,对基本周期大于3s结构水平地震下结构效应可能影响过小,偏于不安全。

要求:详见规范(抗规5.2.5及高规4.3.12):“剪重比”
注意:此处重力为重力荷载代表值。

调节方法:
1、程序调整:当剪重比偏小但与规范限值相差不大(如剪重比达到规范限值的80%以上)时,可按下列方法之一进行调整:
1)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勾选“按抗震规范5.2.5调整各楼层地震内力”,SATWE按抗规5.2.5自动将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直接乘以该层及以上重力荷载代表值之和,用以调整该楼层地震剪力,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2)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的“全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中输入大于1的系数,增大地震作用,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3)在SATWE的“地震信息”中的“周期折减系数”中适当减小系数,增大地震作用,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2、结构调整:当剪重比偏小且与规范限值相差较大时,宜调整增强竖向构件,加强墙、柱等竖向构件的刚度。

6.位移比
目的:限制结构平面布置不规则性
注意:详见规范(高规3.4.5)考虑偶然偏心影响,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A、B级高度高层建筑均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4倍。

调节方法:
1、程序调整:SATWE程序不能实现。

2、结构调整:只能通过调整改变结构平面布置,减小结构刚心与质心的偏心距;调整方法如下:
1)由于位移比是在刚性楼板假定下计算的,结构最大水平位移与层间位移往往出现在结构的边角部位;因此应注意调整结构外围对应位置抗侧力构件的刚度,减小结构刚心与质心的偏心距。

同时在设计中,应在构造措施上对楼板的刚度予以保证。

2)对于位移比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楼层,也可利用程序的节点搜索功能在SATWE的“分析结果图形和文本显示”中的“各层配筋构件编号简图”中,快速找到位移最大的节点,加强该节点对应的墙、柱等构件的刚度。

节点号在“SATWE位移输出文件”中查找。

也可找出位移最小的节点削弱其刚度,直到位移比满足要求。

7.层间位移角
目的:主要为限制结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水平位移,确保高层结构应具备的刚度,避免产生过大的位移而影响结构的承载力、稳定性和使用要求。

同体系和高度有关
要求:详见规范(抗规5.5.1及高规3.7.3),不考虑偶然偏心、不考虑双向地震;以弯曲变形为主的高层建筑不扣除整体弯曲变形。

注意:(1)风、单向地震均控制(2)单向地震+偏心不控制(3)双向地震不控制,除扭转特别严重外,一般双向地震同单向地震结构相近。

调节方法:
1、程序调整:SATWE程序不能实现。

2、结构调整:只能通过调整增强竖向构件,加强墙、柱等竖向构件的刚度。

1)由于高层结构在水平力的作用下将不可避免地发生扭转,所以符合刚性楼板假定的高层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往往出现在结构的边角部位,因此应注意加强结构外围对应位置抗侧力构件的刚度,减小结构的侧移变形。

同时在设计中,应在构造措施上对楼板的刚度予以保证。

2)利用程序的节点搜索功能在SATWE的“分析结果图形和文本显示”中的“各层配筋构件编号简图”中快速找到层间位移角超过规范限值的节点,加强该节点对应的墙、柱等构件的刚度。

节点号在“SATWE位移输出文件”中查找。

8.刚度比(软弱)
目的:主要为限制结构竖向布置的不规则性,避免结构刚度沿竖向突变,形成薄弱层
要求:详见规范(高规3.5.2及抗规3.4.3表2)分结构体系,对于形成的薄弱层则按高规3.5.8予以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