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 第8课汉家寨学案 语文版必修5
2022-2021学年语文版必修5 第8课《汉家寨》 学案3 Word版含答案
《汉家寨》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品尝语言,概括并说出环境特点。
2、分析人物形象,领悟文本中的精神内涵,树立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学习重难点】理解文本中精神内涵,树立乐观向上的生观。
【课时支配】1课时【学习过程】一、导入:在西域的大漠戈壁中有一种树,它一千年不死,一千年不倒,一千年不朽,这就是西域胡杨,同样有一种人,他们在戈壁中同狂风对抗,同黄沙较量,没有鲜花娇艳,但他们却在那儿固守了千年,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他们就是汉家寨人。
今日我们和张承志先生一起走进汉家寨。
(板书:汉家寨)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找出作者在去汉家寨整个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并能概括其特点。
(自由发言)景:酥碎的红石,淡红色的焦土——贫瘠刀割的山坳褶皱,狞恶的尖石棱——恐怖空山绝谷,铁色戈壁——空旷大地倾斜,猜想万年前艾丁湖被烤干——干旱单调的马蹄声——死寂无植被的红石高山,无人烟的盐碱低地——寸草不生几间破泥屋——人烟稀有,贫困三条巨流般的黑戈壁平平的铺向可怕的远方——险恶荒芜人:老人:痴痴盯着我,摇头,微微摇头,无言——饱经风霜,木讷迟钝小女孩:痴痴盯着我,一动不动,黑亮的眼睛,破红棉袄乌,污黑的棉絮露在肩上和襟上——天真、古怪、贫困、期望、总体感觉:绝地三、细读课文,体会内涵。
思考:汉家寨是贫瘠的,荒芜的;人的生活是贫困的,与世隔绝的,那么他们是否真的无路可走,为何不选择离开,去开头新的生活呢?他们留下来有何意义?(分组争辩)预设同学发言:1它坐落在新疆吐鲁番北,天山以南我离开汉家寨,连续向前,俯瞰前方的吐鲁番,蜃气中一已经绰约现出了绿洲的轮廓三条巨流般的黑戈壁平平的铺向可怕的远方,地图上标着地名叫三岔口——他们可以任选一条出去。
2没有意义,不思进取,因循守旧,闭塞,贫困,是被社会遗忘的角落。
(如一枚被人丢弃的棋子,如一粒生锈的弹丸,孤零零地存在于着巨大的恐怖的大自然中)3有意义:(1)、汉家寨的人之所以想守住自己的家乡,是由于他们对自己故土的依恋以及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
2018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语文版学案:第三单元 第8课 汉家寨 含答案 精品
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①荟.集( ) ②褶.皱( ) ③山坳.( ) ④晕眩.( ) ⑤石棱.( ) ⑥脚踝.( ) ⑦蜃.气( ) ⑧溟.濛( ) ⑨嶙峋..( ) ⑩砾.石( ) ⑪咀.嚼( ) ⑫肆虐.( ) ⑬白炽.( ) ⑭炫.目( ) ⑮伫.立( ) ⑯瞭.望( ) (2)多音字①屏⎩⎪⎨⎪⎧ 屏.住( )屏.障( ) ②倔⎩⎪⎨⎪⎧ 倔.强( )倔.脾气( ) ③晕⎩⎪⎨⎪⎧晕.针( )头晕.( ) ④晃⎩⎪⎨⎪⎧ 晃.荡( )晃.眼( ) 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 (1)⎩⎪⎨⎪⎧瞭( )潦( )僚( )缭( ) (2)⎩⎪⎨⎪⎧ 嶙( )鳞( )粼( )磷( ) (3)⎩⎪⎨⎪⎧ 炫( )眩( )弦( ) (4)⎩⎪⎨⎪⎧ 砾( )烁( )铄( )栎( )二、词语积累 明确词义(1)不毛之地:(2)怔怔:(3)嶙峋:(4)天衣无缝:(5)溟濛:(6)六合:(7)判若两地:[对点小测]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中国的边疆,往往是不毛之地....,或是人烟稀少,需要我们的士兵到那里为国家付出。
()(2)他自以为计划天衣无缝....,殊不知聪明反被聪明误,作案不到五小时就被民警收入法网。
()辨词填空(1)广阔·辽阔广阔:广大宽阔。
一般指土地面积大,如广阔的田野;又指较抽象的,如境界、前途等。
辽阔:广阔、宽广,着重指面积大而空旷的地方。
姜治莹说,白城有________的土地,有丰富的资源,有________的市场,武进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有优秀的人才和充裕的资金,双方通力合作,一定会实现互利共赢。
(2)坚守·坚持坚守:坚决守卫,不离开。
坚持:坚决保持、维护,不改变;坚决继续进行,不停止。
李东东希望《陕西日报》以创刊七十周年为新的起点,着眼长远,整体谋划,________主流媒体意识,________正确舆论导向,不断巩固壮大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
高中语文 第8课 汉家寨练习 语文版必修5
第8课 汉家寨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1.字音(1)给加点的字注音①荟.集( ) ②大坂.( ) ③伊.犁( ) ④山麓.( ) ⑤山坳.( ) ⑥褶.皱( ) ⑦石棱.( ) ⑧晕眩.( ) ⑨蜃.气( ) ⑩溟濛..( ) ⑪炫.目( ) ⑫砾.石( ) ⑬瞭.望( ) ⑭棉絮.( ) ⑮汉家砦.( ) ⑯峥嵘..( ) ⑰磅礴..( ) ⑱白炽.( ) ⑲咀嚼..( ) (2)给多音字注音①屏⎩⎪⎨⎪⎧ 屏.弃 屏.幕 ②番⎩⎪⎨⎪⎧ 吐鲁番. 番.禺 ③强⎩⎪⎨⎪⎧ 倔强. 坚强. ④觉⎩⎪⎨⎪⎧ 幻觉. 睡觉.2.辨形组词①⎩⎪⎨⎪⎧瞭 潦 僚 缭 ②⎩⎪⎨⎪⎧ 嶙 鳞 粼 磷③⎩⎪⎨⎪⎧ 炫 眩 弦 ④⎩⎪⎨⎪⎧ 砾烁铄栎3.词语释义①六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褶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憔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蜃气溟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嶙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砾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峥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不毛之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⑨天衣无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近义词辨析(1)谨慎·慎重“谨慎”和“慎重”都有“很认真,很注意”的意思。
语文《汉家寨》学案
高二上学期语文《汉家寨》学案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概括各层次内容2、品味语言,理解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景抒情的。
3、探索作品的丰厚意蕴,并结合实际,体悟坚守精神对生命的意义。
重点: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难点:引导学生充分探讨、理解文章“坚守”这种精神对人生的意义,探索作品丰富的意蕴,从而进一步感受张承志散文的精神魅力。
学习方法:自读品味法、讨论交流法、质疑研究——分析归纳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张承志,作家、学者,1948年生于北京,原籍山东济南。
华附中毕业到内蒙古乌珠穆沁旗插队4年。
1978年开始笔耕。
现为自由的职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曾获第一届全国短篇小说奖,第二、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
现为已出版著作30余种,代表作有:散文集《荒芜英雄路》和《清洁的精神》,诗集《神云的诗篇》,文集《张承志作品集》以及《心灵史》。
流传较广的有中篇小说《黑骏马》、《春天》、《北方的河》和长篇小说《金牧场》。
1991年出版的《心灵史》,描写西北哲合忍耶人苦难的信仰历程,有评论认为是当代文坛少见的“寻找精神价值,向世俗挑战的旗帜”。
最新作品《鲜花的废墟》。
张承志以一种独立不羁、庄严深邃、冷峻热烈的审美品格,以一种独白的方式表达着他的精神哲学,以一种自信坚定的姿态捍卫着一种神圣价值观,一种熔铸诗歌、音乐、绘画、历史和哲学的复杂形态创造着“美文”。
他那种具有燃烧性和震撼力的新语言和新思想,显示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独创性魅力。
预习检测注音:褶(zhě)皱曝(pù)晒脚踝(huái)晕眩( xuàn )俯瞰(kàn)白炽(chì)解词:六合:指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
伫立:长时间地站立。
嶙峋:形容山石突兀、重叠。
荟集:聚集。
俯瞰:俯视,从高处往下看。
决绝:非常坚决。
峥嵘:高峻。
学习内容一、整体感知(一)读:粗读课文,标出段序,理清文章层次及作者的行文思路,并试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各层次的内容。
2016-2017学年语文版必修5 第8课《汉家寨》 学案 含答案
《汉家寨》教案学习目标:1、通过自读划分层次,查阅工具书理解生难字词。
2、阅读文章,小组讨论概括汉家寨景与人的特点;结合“导读”,理解“坚守”所指内容.(重点)3、通过文本阅读,能联系现实发表对“坚守”的见解。
(难点)课时计划:1课时教具准备:自制课件(多媒体教学)课前布置预习作业:1。
了解作者,查找相关资料。
2.熟读全文,把握文章中景与人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人生就是一次旅行。
回首来路,总有那么一道风景让我们留恋回味,总有那么一些人让我们难以忘怀,总有那么一些事让我们感慨万千.他们带给我们的何止视听之享呢?那是内心的澎湃!今天,就让我们随同张承志先生一起走进塞北戈壁、走进汉家寨,来一次宁静而激越的心灵之旅吧!二、解决生难字词(用幻灯片显示并提问)Bǎn pùzhèngào huái shèn lín xún坂曝晒怔怔山坳脚踝蜃气嶙峋Páng bólìchìzhùliào jué jiàng磅礴砾石白炽伫立瞭望倔强荟集:聚集。
峥嵘:高峻.嶙峋:形容山石突兀、重叠. 俯瞰:俯视,从高处往下看.决绝:非常坚决。
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贫瘠、荒凉的土地或地带。
三、理清课文思路(用幻灯片显示文章结构图)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看一看这篇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明确:题目是“汉家寨”,所以文章是紧紧围绕汉家寨展开的,第一部分作者向读者展示了汉家寨所处的大的环境背景。
第二部分写进入汉家寨的所见所闻,第三部分写离开汉家寨时作者的感受以及汉家寨对他以后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四、课文分析(小组讨论解决并板书)1、汉家寨是一个的地方。
(尽量使用文中词语概括)空旷宁寂、贫瘠苍凉、寸草不生、荒芜恐怖……2、文中写到了哪几个人物,他们各有什么特点?老人:摇摇头“微微”摇头不动“无言”(饱经风霜木讷迟钝)小女孩:“一动不动” “黑亮的眼睛” “凝视”(天真好奇) 3、文中作者两次提到穿破红棉袄的小女孩,这是为什么?小女孩又是代表着什么?女孩虽然稚嫩,但终究给了这块土地生生不息的繁衍的希望。
语文版语文高二至2016至2017学年语文版必修5 第8课《汉家寨》 教案3
课题名称:汉家寨科目:语文授课年级班级:高二年级一班前端分析:文章描写了作者在无边的旷野中旅行的经历,以及途径汉家寨时的所见所感,从而感受到的“坚守”精神的激荡。
从题材角度看,散文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它是“真”的;而与实用类文章相比,它又带有许多“假”的成分。
也就是说散文是作者个人情愫的艺术性表达。
从文本言说的角度看,散文不追求完整的故事性、跌宕的情节性、虚构的艺术性,而重在个人情绪的洇染、真情实感的抒发,散文的魂就是一个“情”字。
无论叙事散文、写景状物散文还是议论散文,走进文本的深处唯一途径就是对其情愫的感受与领悟,所以在教学时要通过文本的阅读,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的教育。
学生经过高中两年的学习,对散文文体的特征并不陌生,对文章的行文思路及线索也能好好地把握,但是该如何理解作者所写的在这一块“绝地”中,还生活着这样的人们,他们坚守有何意义,对作者又有何启发呢?这些问题对学生来说是困难的。
另外张承志的散文思想内容极为丰富、复杂和深刻,不是简单、单调、肤浅的,同时他的散文不乏对现代文明的偏见,这些内容的理解也是难点。
当然在这篇文章中,可以点到为止,让学生自己课下在进一步去阅读张承志的散文。
教学目标:1、分析文章结构层次,整体把握文意。
2、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探究其丰富意蕴,感受其艺术魅力。
3、探究“坚守”精神的意义,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1、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探究其丰富意蕴,感受其艺术魅力。
2、探究“坚守”精神对人生的意义,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难点:对“坚守”精神的理解,探究这种精神对现代人的启示。
教学过程:一、初读感知学习要求:快速阅读全文,根据作者的行踪线索,分析文章结构层次并概括内容。
点拨:了解隔行分层的知识。
学习抓住关键句把握行文思路,确定层次内容的方法。
明确:行文思路“走近汉家寨”——“走进了汉家寨”——“离开汉家寨”课文层次:(1)“走近汉家寨”,主要写汉家寨地处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空寂、苍凉、荒芜、残酷。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8《汉家寨》学习指导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日本搞中北亚历史研究,其后几度应邀赴日本搞学术研 究和讲学,并出访美国、加拿大、德国、蒙古等国家。 长期从事中亚、新疆、甘宁青伊斯兰黄土高原的历史宗 教考古调查。信仰伊斯兰教。会使用数种外语。1985年 当选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著有中篇小说《黑骏马》 《北方的河》,长篇小说《金牧场》《心灵史》等。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小品文也是随笔、杂感等杂文的别称。小品文 中的讽刺小品,就是用幽默讽刺笔调,批判错 误思想,抨击腐朽事物的杂文。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其次,结合基础字词梳理及课文简析,能够初 步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悟。
←上一页
首页Leabharlann 下一页→第二步:通过课文重难点探究及课文
鉴赏,初步感受其庄重、严肃、冷峻的语
1.掌握寓情于景手法的运用; 2.学会分析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学习目标
1.通过介绍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写作背景以及相关文 学常识。
2. 结合基础字词梳理及课文简析,能够初步了解课文内 容,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悟。
3.通过课文重难点探究及课文鉴赏,初步感受其庄重、 严肃、冷峻的语言风格基础上体悟、思考生命的意义。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写作背景
1989年冬至1992年秋,张承志在日本和加拿大“漂泊”了 两年,1993年3月,他发出了“今天需要抗战文学”的迫切 呼声。这一段异国经历,直接构成了他“抗战文学”吁求的 导体,并对其“抗战文学”写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他写道, “中国面临的危险形势,以及我在北京感到的中国文化可 怕的堕落,这种形势,使我无法挣脱近乎暴怒的一种激动”。 一种强烈的民族文化的危机感促使他写下了《荒芜英雄路》 《清洁的精神》。了解了这一写作背景和创作初衷,
高二语文(语文版)必修5 学案:第8课 汉家寨
第8课汉家寨学习重点1.记:积累本文重点词语,了解作者张承志及其散文。
2.读: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并概括层次内容;探讨、理解文章中“坚守”这种精神对人生的意义;进一步感受张承志散文的精神魅力;掌握作者个性的语言及写作特点。
3.写:掌握本文的主旨,联系张承志的散文,谈谈对坚守的认识,完成片段短文写作。
4.练:分析掌握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诵记名言警句名家点评张承志的散文1.张承志的散文是当代中国散文这座花园里盛开的一朵奇葩。
他的散文从题材到艺术形态都是别具一格的。
对于张承志来说,散文不仅是描写人事物景、抒发情感的工具,而更重要的是使之成为自己的心灵史,记载着自己为探寻和完成自己的“天命”而不懈奔走的心路历程。
2.当众多偏爱吟花咏月、忆旧抒怀的散文大为流行的时候,张承志以自己的散文创作来推动中国当代散文观念的变革:让作家的主体精神从简单的“托物言志”这一陈旧的套套中解放出来,让散文回归心灵,艺术地展示心灵的每一丝颤动。
“回归心灵”是张承志散文的主要特点和美学追求。
因而,在他的散文中,看不到对自然风景的静态描写,也少有对花草鱼虫的吟咏;而展现于读者面前的是作者生命历程的一个片段,心灵的一片“风景”。
3.在躁动不止的文坛上,从来没有张承志作秀的影子。
在流行策划文学作品的年代,张承志与那些走马观花式的甚至是下作的行走文学无缘,或者说具有本质的不同,有着是否与大地民众真正相融之别。
4.不管是《北方的河》《荒芜英雄路》,还是《心灵史》,张承志的文章几乎都流露出了惊人相似的类型主旨:用粗硬触目的线条近乎冷峻地展现了人心中的坚忍。
那种厚重与沧桑,让人觉得这才是男人写的东西。
二、了解文学常识1.作者及背景张承志,著名作家、学者,1948年生于北京,原籍山东济南。
代表作有小说集《张承志集》,诗集《神云的诗篇》,散文集《张承志散文》《绿风土》《清洁的精神》《荒芜英雄路》以及《牧人笔记》等。
流传较广的有中篇小说《黑骏马》《春天》《北方的河》和长篇小说《心灵史》。
语文版语文必修五 第三单元 第八课 汉家寨导学案
8 汉家寨一、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结构层次,并概括层次内容。
2.揣摩品味语言,理解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景抒情的。
(核心知识)3.探索作品的丰厚意蕴,并结合实际,体悟“坚守”精神对生命的意义。
(核心知识)二、课文助读1.走近作者张承志,回族,原籍山东济南。
1948年出生于北京,现为自由作家,《小说选刊》编委。
1987年被英国剑桥大学国际传记中心收入《世界名人录/世界作家名人录》中。
作品有蒙文诗《做人民之子》,短篇小说《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中篇小说《阿勒克足球》《黑骏马》《北方的河》,长篇小说《心灵史》等。
2.写作背景1989年冬至1992年秋,张承志在日本和加拿大“漂泊”了两年,1993年9月,他发出了“今天需要抗战文学”的迫切呼声。
这一段异国经历,直接构成了他“抗战文字”吁求的导体,并对其“抗战文学”写作(主要见于《荒芜英雄路》《清洁的精神》两部散文集)产生了深刻影响。
他写道,“中国面临的危险形势,以及我在北京感到的中国文化可怕的堕落,这种形势,使我无法挣脱近乎暴怒的一种激动”。
一种强烈的民族文化的危机感促使他写下了这两本散文集。
《汉家寨》就选自其中的《清洁的精神》。
3.相关知识张承志希望自己的散文所展示的不是一种新的技巧,而是一种新鲜的发自内心的生命冲动,是自己的精神旅程和心灵图景,因而,在他的散文中,看不到对自然风景的静态描写,而是作家生命历程的一个片段,心灵中的一片风景。
他的散文显得严肃而庄重,却不拒人于千里之外,张承志在文章中表现出的真诚和热情缩短了他和读者之间的距离,使得他的作品变得非常亲切。
三、预习题(一)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并书写:屏.住()溟.濛()咀.嚼()炫.目()褶.皱()脚踝.()嶙峋..()肆虐.()伫.立()峥嵘..()曝.晒()蜃.气()砾.石()白炽.()瞭.望()俯瞰.()2.根据释义写词语。
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贫瘠荒凉的土地或地带。
()比喻事物完善自然,没有破绽。
2016-2017学年语文版必修5 《汉家寨》 教案 含答案
汉家寨
№1
教
学
目
标
德育
体会作者内心的细腻感受,理解作者所颂扬的“坚守”的精神。
智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阅读课文,了解汉家寨荒凉、死寂的环境特征.
美育
感受作者独特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掌握作者的个性化语言及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关键
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课型
教学方法
讲读法
教具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3、深刻的民族文化反省。
4、寓情于景的表达方式.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假设多年以后那位穿红花棉袄的小姑娘因某种原因走出这块绝境,而后又回到汉家寨,请设想一下她离开的原因、在外界的经历、为什么又回去?回去之后的生活有什么变化?描述时注意润色你的语言。
导入
疏导
归纳
引导
布置
了解
识记
理解
巩固
完成
板
书
设
计
汉家寨
导入
疏导
归纳
引导
布置
了解
识记
理解
巩固
完成
板
书
设
计
汉家寨六合伫立荟集峥嵘嶙峋俯瞰决绝
课后记事
体会作者内心的细腻感受,理解作者所颂扬的“坚守”的精神。
课题
汉家寨
№2
教
学
目
标
德育
体会作者内心的细腻感受,理解作者所颂扬的“坚守”的精神。
智育
阅读课文,了解汉家寨荒凉、死寂的环境特征。
美育
感受作者独特的写作特点。
二、写作特点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8课汉家寨学案 语文版必修5
汉家寨一、教学目标:1.品味语言,体味景之荒凉、死寂。
2.把握人物形象的意义。
3.理解文本中“坚守”的内涵。
二、课前预习自主学习1、字音大坂()山麓()晕眩()怔怔()山坳()石棱()怅怅()狞恶()铁碴()砾石()白炽()伫立()倔强()蜃气()万顷()2、辨析词义不绝如缕:绝:断;缕:细线。
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空谷足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
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
3、作者介绍张承志,1948年生于北京。
原籍山东济南市。
回族。
曾供职于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海军创作室、日本爱知大学等处。
现为自由职业作家。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理想主义气质”著称。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北方的河》《金牧场》《心灵史》。
短篇小说《雪路》《顶峰》《美丽瞬间》等。
初作是蒙文诗《做人民之子》和短篇小说《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并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荣誉奖。
中篇小说《阿勒克足球》获第一届《十月》文学奖和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
《黑骏马》获1981—1982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春天》获1983年北京文学奖。
《北方的河》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1987年出版长篇小说《金牧场》。
4、素材链接:近年来,文学界受到商品经济大潮的猛烈冲击,许多作家的创作中都出现了“商品化倾向”。
张承志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未介入任何商业性创作的少数作家之一。
张承志说:“我只是一个作家。
我永远不是走红的文字商品的贩卖者,永远不是流行思潮顶峰的泡沫。
我独立地表达而已。
”“我希望自己的文学中,永远有对于人心、人道和对于人本身的尊重;永远有底层、穷人、正义的选择;永远有青春、反抗、自由的气质。
”“哪怕再难,也要坚持知识分子的良心和批判,这是我在自己的微渺作品中一直坚持的。
”“当你们感到愤怒的时候,当你们感到世俗日下没有正义的时候,当你们听不见回音找不到理解的时候,当你们仍想活得干净而觉得艰难的时候……请记住,世上还有我的文学。
高中语文语文版精品教案《8 汉家寨》
《汉家寨》教学设计作者:张承志授课教师:吴芳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根据文章游踪线索,梳理文章结构层次;品味语言,体味景之荒凉、死寂;理解文本中“坚守”的内涵。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品读分析景之荒凉、死寂,理解文中“坚守”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文中的“坚守”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概括汉家寨景的特点,把握“坚守”的内涵。
难点:理解把握汉家寨人的坚守,作者的坚守,以及坚守的现实意义。
教材教法分析:《汉家寨》是语文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5,第三单元的讲读课文。
单元目标是“阅读理性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加深对社会人生的认识。
”鉴于文本意蕴与单元目标,结合学生情况,将教学目标放在文化视野中进行确定:①理解“汉家寨”独特的环境,在个性化的言语中把握作者的情思,探究“汉家寨人”的坚守。
②感悟“坚守”的精神美及其现实意义,提升文化素养。
“教学大纲”对学生阅读散文的要求:在诵读时抓住主要内容基础上领悟作者的感情,品味艺术化的语言及感受人文精神。
所以通过浏览式阅读,把握文章脉络,通过品读分析概括文中景的特点、人的特点,进而为分析文章主题“坚守”作铺垫。
最后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明确“坚守”的现实意义。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在高中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已经学过一些散文,对散文的一般性鉴赏方法已初步掌握。
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散文作品,但张承志的散文学生接触的不多,不知其风格如何,故而有很强的好奇心理。
但其作品特点主要是“表达心灵”,而由于学生生活的安逸,人生阅历浅薄,要达到真正理解作品思想内涵、提升个人认识仍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补充作家的相关信息,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作家,理解文章的内涵。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具准备:自制课件(多媒体教学)课前布置:1.了解作者,查找相关资料。
2.熟读全文,把握文章中景与人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用多媒体展示胡杨及塞北的风景图并配乐,教师情境导入)这是生长在在西域的大漠戈壁中的胡杨树,它在茫茫风沙中坚强挺立;它根扎沙漠深处,寻找含水的土壤;它头顶炽热的太阳,活出生命坚强;它一千年不死,一千年不倒,一千年不朽。
必修五第8课《汉家寨》学案2
《汉家寨》学案
班级 姓名 编写:库晓婷
第二课时(具体分析鉴赏)
【学习目标】
充分探讨、理解文章“坚守”这种精神对人生的意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从而进一步感受张承志散文的精神魅力。
【学习过程】
本文题为《汉家寨》,“汉家寨”这三个字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是在什么地方
1.“就这样,走近了汉家寨”中 “这样”,是怎样?泛读第一部分,请大家思考这个问题。
2、这让我不禁一问,作者花这么多笔墨,把这里写的如此的空旷,死寂,荒凉荒,把自己的心境写的如此悲凉、恐怖、无助,有什么作用呢?
3、那就让我们看看,汉家寨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这里又生活着什么样的人呢
同学们如果是你,你愿意在这里生存吗?甚至我们还可以说,如果是你,你在这里能生存下去吗? 那么是什么样的人,生存在这里?4、在这样的环境中,出现这两个人物,他们谜一样的生存在这片毫无生机的苍凉戈壁之中,在文中,他们的出现有什么意义?尤其是那个小女孩,作者反复写到她,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吗?
5、离开汉家寨时作者的心情如何?哪些词特别能反映出汉家寨和汉家
寨人对作者的影响?
三、拓展探究:
1、现在我们一起来结合资料链接,说说作者坚守着什么,你又如何看待这种坚守呢?
2、有人在……,生活中,你有自己坚守的东西吗?你为什么坚守它?。
语文版高二必修《汉家寨》教案
语文版高二必修《汉家寨》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小说《汉家寨》的背景及主题。
2.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艺术特色。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艺术特色。
2.难点:理解小说的主题及深层含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简要介绍汉家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教学内容(1)作者简介介绍作者阿城的生平、创作背景,让学生对作者有初步了解。
(2)小说梗概通过讲述或播放相关音频、视频,让学生了解《汉家寨》的故事梗概。
(3)人物形象分析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阿Q、赵七等,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性格、命运及相互关系。
(4)情节安排分析分析小说的情节安排,如故事的起承转合、高潮部分等,让学生了解小说的结构特点。
(5)艺术特色分析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如语言风格、叙述手法、象征意义等,让学生感受阿城的文学魅力。
3.课堂讨论(1)主题探讨让学生结合小说内容,探讨《汉家寨》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文精神。
(2)人物评价让学生针对小说中的人物,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3)艺术特色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讨论小说的艺术特色。
4.作业布置5.教学反思(2)反思教学方法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质量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3.期末考试成绩评价结合期末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对《汉家寨》的学习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对《汉家寨》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为今后的文学创作和阅读奠定基础。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人物形象分析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阿Q这个角色在小说中代表了什么?他的性格特点有哪些?”(2)情节安排分析教师提问:“小说的高潮部分在哪里?它是如何推动故事发展的?”2.教学难点补充(1)主题探讨教师提问:“通过阅读《汉家寨》,你们认为这部小说想要传达给我们什么样的信息?”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小说通过阿Q的故事,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小人物的无奈,同时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
《汉家寨》学案
一、播放《倔强》:倔强有时就是一种坚守的姿态!二、导入:学《装在套子里的人》时,提出一种新的阅读方法——纯文本阅读(抽离背景,调动自己的生命体验去理解,作者写什么有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读到什么,如何让它有助于你的生活。
)阅读是一种个人的体验,这也是现代读书人应持有的态度。
关于这篇课文,如何正统地理解,跟考试有关的内容昨天已解决了,今天主要是拓展部分,讲讲跟我们的人生、生活有关的东西,还是围绕“坚守”、“孤独感”两点展开,解决两个问题:1、在当今社会,我们该坚守什么?2、第一部分景物描写死寂、孤独,假若你置身同样的环境,有什么感觉(想到什么?怎么办?)三、在当今社会,我们该坚守什么?1、坚守理想(信仰)现实太残酷,“理想”有时显得太脆弱,容易被伤害。
像歌词所说:“最美的愿望一定最疯狂,我就是我自己的神,在我活的地方!”自己的理想、自己认为对的,一定要坚定地守护,不管别人说什么,不然哪天,你讨好所有人却委屈了自己,你会“生不如死”!2、坚守一份友情、爱意守护!不让别人伤害他!3、在浊世中坚守一份清贫、孤傲!在“众人皆醉”中坚守“独醒”——陶渊明4、在喧嚣都市中坚守一份宁静;书房,能独立思考、逃脱现实的地方,对你们而言,图书馆也可以。
5、、有底线的生活——有所为,有所不为。
(诚信、良知、正直、善良------)善良是我们与生俱来的那张脸。
6、坚守气节(节操)——苏武牧羊7、坚守“活着的尊严”。
还记得跟你们说起的那个婚礼吗?那囚犯的一家,在酒席钱都得拖欠的情况下,还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似乎要将过去亏欠的、让大家深感不快的一笔勾销,从此以后,在众人面前可以重新抬起头了。
每个人都为“活着尊严”而挣扎!当然,这只是他们最朴素的愿望,现实不会如他们所愿,一顿饭不算什么!我吃完之后,对他们的感觉也没有什么变化,只有一个感慨:“真不容易啊!”但有些人终其一生就是为了这四个字,为“活着尊严”而挣扎,不管是否高贵!7、“在重压下仍保持优雅风度”!——在重压下、苦难面前,坚守住一种优雅的风度,这让我们想起海明威《老人与海》,这句话也是出自评论人对《老人与海》的评价:塑造一个在重压下仍保持优雅的风度、在精神上永远不可战胜的老人形象,成为文学史上最着名的“硬汉”形象之一。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8《汉家寨》导学案
《汉家寨》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结构层次,并概括层次内容。
2、在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初步感受其庄重、严肃、冷峻的语言风格基础上体悟、思考生命的意义,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3、充分探讨、理解文章“坚守”这种精神对人生的意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从而进一步感受张承志散文的精神魅力。
一、课前积累作者介绍与写作背景:张承志,1948年生于北京。
原籍山东济南市。
回族。
曾供职于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海军创作室、日本爱知大学等处。
现为自由职业作家。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理想主义气质”著称。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北方的河》《金牧场》《心灵史》。
短篇小说《雪路》《顶峰》《美丽瞬间》等。
其中1991年出版的《心灵史》,描写西北哲合忍耶人苦难的信仰历程,有评论认为是当代文坛少见的“寻找精神价值,向世俗挑战的旗帜”。
张承志真正为人所称道的,不仅仅是他的小说的独有的艺术魅力,而是熔铸其中的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表现出了强烈的生命意识、不断进取的开拓精神和坚强的民族骨气,是八十年代理想主义的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
二、自主学习1、读读记记(1)字音大坂()山麓()晕眩()怔怔()山坳()石棱()怅怅()狞恶()铁碴()砾石()白炽()伫立()倔强()蜃气()万顷()(2)字形辨析.荟cuì()páng()礴lín()峋zhě()皱憔cuì()pāng()沱鱼lín()车zhé()脚huái()()chuǎi测严jùn()青kē()zhuìzhuì()不安jùn()工2、辨析词义不绝如缕:空谷足音:怔怔:六合:三、合作探究1、快速阅读全文,理清文章层次及作者的行文思路,并试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层次内容。
2、第一部分景物描写很精彩,试概括景物的特点,并分析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3、“地图上又标着另一个地名叫三岔口;这个地点在以后我的生涯中总是被我反复回忆,咀嚼吟味,我总是无法忘记它。
最新整理语文版高二必修《汉家寨》教案
最新整理语文版高二必修《汉家寨》教案通过《汉家寨》的教学,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及对文本重要信息的捕捉能力。
本文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语文版高二必修《汉家寨》教案,希望大家喜欢!知识目标:1.品味语言,体味景之荒凉、死寂。
2.把握人物形象的意义。
3.理解文本中“坚守”的内涵。
能力目标:1.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及对文本重要信息的捕捉能力。
2.培养学生品悟情感的能力。
情感目标:领悟作者所颂扬的“坚守”精神。
德育目标:渗透人文精神,思考“坚守”的意义,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探讨文本“坚守”的内涵。
教学难点:难点之一:对汉家寨人在荒凉中“坚守”的理解。
难点之二:对作者的“坚守”的理解。
教学时数设计为1课时教具准备:自制课件(多媒体教学)课前布置预习作业:1.了解作者,查找相关资料。
2.熟读全文,把握文章中景与人的特点。
一.导语:在西域的大漠戈壁中有一种树坚强挺立,茫茫风沙它不屈茁壮,根扎沙漠深处,寻找含水的土壤,头顶炽热的太阳,活出生命坚强,一千年不死,一千年不倒,一千年不朽这就是西域胡杨;在塞北的戈壁滩上同样有一种人傲视风沙吹袭,他们同狂风对抗,同黄沙较量,逆境中坚强生存,没有鲜花娇艳,没有绿树青苍,注定与寂寞长相伴,但他们却在那儿固守了千年,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他们就是汉家寨人。
今日就让我们随同张承志先生一起走进这塞北的汉家寨吧!二、理清课文思路。
昨天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看一看这篇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明确:题目是“汉家寨”,所以文章是紧紧围绕汉家寨展开的,第一部分作者向读者展示了汉家寨所处的大的环境背景。
第二部分写进入汉家寨的所见所闻,第三部分写离开汉家寨时作者的感受以及汉家寨对他以后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用幻灯片显示文章结构图)三、课文分析1、第一步:读景⑴在走近汉家寨的路途中,作者看到了怎样的风景?(请找出这部分中能很好地表现自然景观特点的词语)特点:空旷、空寂、贫瘠、苍凉、荒芜、恐怖……(2)通过大家的分析和品位,在我们的面前仿佛已经出现了一片贫瘠、苍凉、空寂、恐怖的千里戈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汉家寨学习重点1.记:积累本文重点词语,了解作者张承志及其散文。
2.读: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并概括层次内容;探讨、理解文章中“坚守”这种精神对人生的意义;进一步感受张承志散文的精神魅力;掌握作者个性的语言及写作特点。
3.写:掌握本文的主旨,联系张承志的散文,谈谈对坚守的认识,完成片段短文写作。
4.练:分析掌握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诵记名言警句名家点评张承志的散文1.张承志的散文是当代中国散文这座花园里盛开的一朵奇葩。
他的散文从题材到艺术形态都是别具一格的。
对于张承志来说,散文不仅是描写人事物景、抒发情感的工具,而更重要的是使之成为自己的心灵史,记载着自己为探寻和完成自己的“天命”而不懈奔走的心路历程。
2.当众多偏爱吟花咏月、忆旧抒怀的散文大为流行的时候,张承志以自己的散文创作来推动中国当代散文观念的变革:让作家的主体精神从简单的“托物言志”这一陈旧的套套中解放出来,让散文回归心灵,艺术地展示心灵的每一丝颤动。
“回归心灵”是张承志散文的主要特点和美学追求。
因而,在他的散文中,看不到对自然风景的静态描写,也少有对花草鱼虫的吟咏;而展现于读者面前的是作者生命历程的一个片段,心灵的一片“风景”。
3.在躁动不止的文坛上,从来没有张承志作秀的影子。
在流行策划文学作品的年代,张承志与那些走马观花式的甚至是下作的行走文学无缘,或者说具有本质的不同,有着是否与大地民众真正相融之别。
4.不管是《北方的河》《荒芜英雄路》,还是《心灵史》,张承志的文章几乎都流露出了惊人相似的类型主旨:用粗硬触目的线条近乎冷峻地展现了人心中的坚忍。
那种厚重与沧桑,让人觉得这才是男人写的东西。
二、了解文学常识1.作者及背景张承志,著名作家、学者,1948年生于北京,原籍山东济南。
代表作有小说集《张承志集》,诗集《神云的诗篇》,散文集《张承志散文》《绿风土》《清洁的精神》《荒芜英雄路》以及《牧人笔记》等。
流传较广的有中篇小说《黑骏马》《春天》《北方的河》和长篇小说《心灵史》。
为了获得一个理想主义者的信仰自由和一个作家表达这种信仰的自由,张承志毅然辞去公职,四海漂游,立志做一个理想主义的“艺术浪人”。
1989年冬至1992年,张承志在日本和加拿大“漂泊”了两年,1993年9月,他发出了“今天需要抗战文学”的迫切呼声。
这一段异国经历,直接构成了他“抗战文学”吁求的导体,并对其“抗战文学”写作(主要见于《荒芜英雄路》《清洁的精神》两部散文集)产生了深刻影响。
他写道:“中国面临的危险形势,以及我在北京感到的中国文化可怕的堕落,这种形势,使我无法挣脱近乎暴怒的一种激动。
”一种强烈的民族文化的危机感促使他写下了这两部散文集。
《汉家寨》就选自其中的《清洁的精神》。
2.文学知识散文的分类及特点现在的散文体裁分有好几种,有随笔小札、心情文字、旅行游记等等。
作者的感触不同,每篇散文在定义上就有所区别。
寥寥几语,尽述心事,这样的散文很精悍,与现代诗歌相得益彰;洋洋洒洒,阐述心情,这样的散文很凝铸,作者必有深意,要结合题目去理解,才能领悟。
再说风格,有清新的、凝重的、喜悦的、悲伤的、积极的、落寞的,数不胜数。
但有一个宗旨,即文笔一定要优美,文章一定要流畅,“形散而神不散”。
最后结尾处,一定要有点睛之笔,突出主题,反映出这篇文章的思想。
三、夯实基础知识1.字正音准(先阅读课文,然后借助工具书,完成该题)(1)单音字①荟.集(huì) ②褶.皱(zhě) ③山坳.(ào) ④晕眩.(xuàn) ⑤石棱.(lénɡ) ⑥脚踝.(huái) ⑦蜃.气(shèn) ⑧溟.濛(mínɡ) ⑨嶙峋..(línxún) ⑩砾.石(lì) ⑪咀嚼..(j ǔjué) ⑫肆虐.(nüè) ⑬白炽.(chì) ⑭炫.目(xuàn) ⑮伫.立(zhù) ⑯瞭.望(liào) (2)多音字①屏⎩⎪⎨⎪⎧ 屏.住bǐnɡ屏.障pínɡ ②曝⎩⎪⎨⎪⎧ 曝.晒pù曝.光bào③怔⎩⎪⎨⎪⎧ 怔.怔zhènɡ怔.忡zhēnɡ ④晕⎩⎪⎨⎪⎧ 晕.针yùn 头晕.yūn ⑤晃⎩⎪⎨⎪⎧ 晃.荡huànɡ晃.眼huǎnɡ ⑥倔⎩⎪⎨⎪⎧ 倔.强jué倔.脾气juè(3)辨形组词①⎩⎪⎨⎪⎧瞭瞭望潦潦草僚同僚缭缭绕 ②⎩⎪⎨⎪⎧ 嶙嶙峋鳞鱼鳞粼粼粼磷磷火 ③⎩⎪⎨⎪⎧ 炫炫目眩晕眩弦弓弦 ④⎩⎪⎨⎪⎧ 砾瓦砾烁闪烁铄铄金栎栎树2.涵咏词义(1)词义理解 ①荟集:聚集。
荟,草木繁盛。
②怔怔:形容发愣的样子。
③嶙峋:形容山石等突兀、重叠;形容人清瘦露骨;形容人刚正有骨气。
④炫目:(光彩)耀眼。
⑤屯垦:屯兵垦荒。
⑥俯瞰:俯视,从高处往下看。
⑦溟濛:形容烟雾弥漫,景色模糊。
也作冥蒙。
⑧六合:指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
⑨判若两地:好像两个地方,区别非常明显。
判,明显。
(2)近义词辨析①闪烁·闪耀闪烁:光亮晃动不安、忽明忽暗;说话隐晦躲闪,不肯明确说出。
闪耀:耀眼;闪烁,但光线较强。
例:a.“玉兔号”升空,大厅里响起期待许久的热烈掌声,瞬时激活了紧绷的神经,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快乐的笑容,一双双熬红的眼睛闪烁着晶莹的泪光。
b .在这场大灾难面前,中华民族因爱而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中国人民在救灾的共同目标下,团结互助,不畏艰险,民族精神在地震废墟上闪耀。
②广阔·辽阔“广阔”意为广大宽阔,一般指土地面积大,如广阔的田野;又指较抽象的,如境界、前途等。
“辽阔”指广阔、宽广,着重指面积大而空旷的地方。
例:姜治莹说,白城有辽阔的土地,有丰富的资源,有广阔的市场,武进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有优秀的人才和充裕的资金,双方通力合作,一定会实现互利共赢。
③坚守·坚持“坚守”指坚决守卫,“坚持”指坚决保持、维护或进行。
例:李东东希望《陕西日报》以创刊七十周年为新的起点,着眼长远,整体谋划,坚守主流媒体意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断巩固壮大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
四、速读感知课文汉家寨是天山南麓戈壁滩上的一个小村落,作者在他漫漫人生旅途中的某一天走进了汉家寨,从此便对它难以忘怀。
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看一看这篇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
答:答案题目是“汉家寨”,所以文章是紧紧围绕汉家寨展开的。
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向读者展示了汉家寨所处的大的环境背景,第二部分写进入汉家寨的所见所闻,第三部分写离开汉家寨时作者的感受以及汉家寨对他以后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一、重点突破1.在走近汉家寨的路途中,作者的主观感受如何?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我来答题我来规范答案“在那种过于雄大磅礴的荒凉自然之中,我觉得自己渺小得连悲哀都是徒劳。
”把天山那种荒凉、孤寂的特点写出来了。
因为环境的贫瘠、恶劣,这里除了毒草就是红石、焦土,死气沉沉。
2.汉家寨后有天山,前有吐鲁番,为什么他们不选择富饶的土地,去开始新的生活,而选择留守这块贫瘠的土地呢?他们留在这里有什么意义呢?我来答题我来规范答案汉家寨是他们的家,是他们的根,不管它是贫瘠还是富饶,不管它是美丽还是丑陋,都不忍舍弃。
另外,还有很多原因,比如他们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他们要坚守祖先的信念、传统、生活方式。
如果我们把汉家寨人对于家园、传统、生活方式、信念的守护概括为两个字,这两个字就是:坚守。
3.汉家寨人那种坚守的精神感染着作者,作者要从中吸取力量,要永远把“坚守”放在心中。
那么作者坚守的是什么呢?我来答题我来规范答案作者坚守着知识分子的良心,其实也是在坚守着纯洁的文学,坚守着自己的理想。
汉家寨人为了坚守自己的家园和祖先的生活习惯,放弃了外面美好的世界;作者为了追求高洁的人格以及纯洁的文学,放弃了优越的物质生活。
二、疑点探究4.这篇文章有哪些象征意义?试探究。
我来答题我来规范答案(1)从地域文化象征看,有两重意义。
首先是汉家寨的象征意义。
“汉代以来这里便有中原人屯垦生息”“从宋至今,汉家寨至少已经坚守着生存了一千多年了”,汉家寨也“坚守”:尽管为时代社会历史所抛弃,但是它仍坚定地守住自己的某些东西;尽管不是什么生命体,但它似乎有灵魂,有品格和信念,就像人类一样。
其次是自然风景的象征意义。
这里有个神秘的“三岔口”,文中多次提到,那是“三道巨大空茫的戈壁滩”,“三岔戈壁的万吨铁石”,只有荒漠、沉寂,而没有生命存活的条件,集中体现了大自然的严酷,“这个地点在以后我的生涯中总是被我反复回忆,咀嚼吟味,我总是无法忘记它”,“三个方向都像可怕的暗示”,何至于“可怕的暗示”?那一定是心里畏惧,把它神秘化、神灵化了。
(2)从人物的象征看,有两重意义。
首先,在汉家寨所见的两个人,一个老汉、一个小女孩,他们分别代表着过往历史的回忆和未来世界的预言,某种传统势必仍将被“坚守”下去。
还有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物,那就是“我”,“我独自一人”,“走进了汉家寨”,“最后遗憾地离开了”,孤独地来,孤独地去,走进神秘而荒芜的汉家寨,又悄然离开。
汉家寨是“驿站”,“我”是匆匆过客,仿佛预言着人生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人生遭遇的短暂性和记忆的深远性。
三、美点赏析:语言和表达5.《汉家寨》一文在语言表达上有哪些鲜明的特点?我来答题我来规范答案(1)沉郁、凝重:本文的语言透着一股苍凉之气,作者用了一连串奇异的比喻来描绘对于天山脚下独特地貌的新奇感受,如“风蚀的痕迹像刀割过一样清晰”“天山南麓是大地被烤伤的一块皮肤”“无植被的枯山像铁渣堆一样”“三道裸山之间,是三条巨流般的黑戈壁”“汉家寨,如一枚被人丢弃的棋子,如一粒生锈的弹丸”“三个方向都像可怕的暗示”等。
(2)丰富、蕴藉:作者通过丰富深邃的语言,带着慷慨的激情,为我们挥洒了一幅神秘、苍凉的巨幅画作——大漠戈壁中的汉家寨,用墨如泼的环境描写中透着粗犷自然,惜墨如金的人物描写中透着神秘、敬畏、祝愿——而深刻的主题便蕴涵在这样的描写之中,又流露于言外,耐人咀嚼。
如“风蚀的痕迹像刀割过一样清晰,狞恶的尖石棱一浪浪堆起,布满着正对太阳的一面山坡”,用笔凝练,景物刻画形象逼真。
本文的语言透射出西部的广袤与狂野、苍凉与雄壮,蕴涵着强烈的地域文化色彩。
6.赏析本文寓情于景的表达方式。
我来答题我来规范答案作者从渐行渐近汉家寨到零距离接触汉家寨,一路走来,满眼看到的是大地从繁盛到荒僻,写的是荒凉的景,抒的是寂寥的情;再到渐行渐远地离开汉家寨,却再也无法忘记汉家寨。
永别了汉家寨悲凉严峻的风景,却深味了汉家寨人坚守的精神。
自始至终作者都将笔力凝聚于汉家寨的描写,而感情的抒发是寓于其中的,是润物细无声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