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古代汉语下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论复习提纲《古代汉语》下一二册通论
否定句、疑问句通论九、十
一、关于古代汉语宾语的词序问题?汉语是一种没有词形变化的语言,汉语在表达意思的时候,主要靠词序和虚词。

?古代汉语宾语前置主要有下面几种形式:?(一)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这主要有两种情况:?1、动宾前置?如:吾谁欺,欺天乎??2、介宾前置?如:吾谁与归??“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规律先秦汉语中是相当严格的(先秦两汉98%),很少例外,?
只有“何如”常说成“如何”。

此二者意思相同,来源不同,在发展过程中殊途同归,变成凝固格式,意思是“怎么样”、“怎样”。

“如何”的变化轨迹大致如下:?(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3)与不谷同好,如何??
可见,“如何”是由“如……何”紧缩而来的一种句式,“何”本来是谓语,由于?紧缩粘在了“如”字之后,好像成了宾语。

这样看来,“如何”是不可作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例外来看待的。

汉代以后,疑问代词宾语前置逐渐转为后置。

?但仿古的文言文仍以前置为多。

?(二)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1.两个条件?在古代汉语里,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有两个必要条件,第一是全句必须是否定句,第?二宾语必须是代词。

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记住“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这个名称,实际上就记住了这两个条件。

?
居则曰:“不吾知也。

”(论语先进)如:·?2.四种形式:不、毋(无)、未、莫?否定词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律在先秦不如疑问代词作宾语那么严格,从甲骨文开始就已经出现
后置,先秦文献也有不少用例。

(三)宾语前置用代词“是”或“之”复指(见前说)?二、关于否定句和否定词?表示否定的句子叫否定句。

其形式标志是有否定词。

否定词主要有以下三类:(具体区别相见教材。

)1.否定副词,如“不”“弗”“毋”“勿”“未”“否”“非”“微”等?“无”词动2.?.
3.否定性无定代词“莫”。

?其中用“不”“毋”“未”“莫”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如果宾语是代词,一般要?前置,(说已见前)
三、关于疑问句和疑问词?在古代汉语里,句子一般须有疑问词的帮助,方能发出疑问。

表示疑问的句子有时?用疑问代词,有时用疑问语气词,有时候二者都用。

例见第271页。

疑问代词作宾语必须前置,说详宾语前置节。

?1.疑问代词?(1)谁、孰、何?“谁”字跟现代汉语的“谁”一样,是指人的疑问代词。

(例子均见教材)?“孰”字经常表示选择,可指人,亦可指物。

?“孰”和“谁”有一点不同,它除了指人,也可以指事物。

“孰”字还和“与”、“若”连用,构成一种凝固结构,用以比较人物的高下或事?情的得失。

“何”字一般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是指物的疑问代词,可作宾语、定语,还可作状
语。

语法功能区别:?“谁”“何”都可以用作定语(“孰”字不能),但是“谁”字後面一般用“之”字,?“何”字後面不能用“之”字。

“何”字又可用作状语,表示“为什麽”“怎麽”的意思。

?(2)安,恶,焉,胡,奚,曷?这六个疑问代词只能用作宾语(动词宾语和介词宾语)和状语,用作状语要比用作宾语?
常见。

用作宾语的“安”“恶”是指处所的疑问代词,可以译成“哪里”;?“胡”“奚”“曷”和“何”字相当,可以译成“什麽”。

作为宾语,“恶”字只用于“恶在”“恶乎”,而很少用在其他动词和介词前面。

用作状语的“胡”、“奚”“曷”一般询问原因,可以译成“为什么”。

(二)疑问语气词(例子均见教材)?(1)乎,诸?疑问语气词“乎”字,表示纯粹的疑问。

?a、在是非问句裏,发问的人把一件有疑问的事情全部说出来要求对方作肯定或否定?的答复,往往用语气词“乎”字,这种“乎”字要译成“吗”。

b、在选择问句里,“乎”字要译成“呢”。

?
c、在特指问句里。

?“乎”字跟疑问代词,否定词以及常见的“岂”字、“宁”字相呼应时,往往表示?反问。

(2)与(欤),邪(耶)?“与”(欤)字略等於现代汉语的“吗”字或“呢”字。

“与”和“乎”的分别是:?除了有疑问代词或在选择问句而外,在用“与”的时候,“与”字一般不表示纯粹的疑问。

多数情况下,是说话人猜想大约是这样一件事情,但是还不能深信不疑,要求对话人加以证
实。

“邪”(耶)字和“与”(欤)字的语法作用相同。

?(3)哉?“哉”字的主要用途有二:一是表示反问,一是表示感叹。

表“感叹”是其主要用法。

?它永远不表示纯粹的疑问;而且,一般地说,要有疑问代词或“岂”字跟它呼应,才能表示反问。

“哉”字和它前面的形容词也可以提到句首,构成倒装句,表示强烈的感叹语气。

?四、与疑问句或疑问语气词有关的几种语法现象。

?法说的习惯示(1)几种表反问第一、“不亦……乎”,是古代的一种比较委婉的反问说法。

例如:?第二、“何以……为”。

例如:?“为”处理为语气词,“何以”表示“何用”、“为什么用”,作状语。

?第三,“何……之有”。

这是宾语前置句式。

?用的连语气词(2) 语气的重点一般落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

?词类的活用通论十一
主要掌握教材中涉及的各类的词类活用现象,能分析各例子词类活用的具体类别。

?尤其注意使动、意动的区别:?第346页:是动用法是古代汉语的语法特点之一。

它实际上是以动宾式的结构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

第347页:形容词也常常用如使动,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第348页:形容的意动用法,不是说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二是主观上认为他具有这种性质或状态。

字所者字,代代词,指示词,论通十二人称人称代词,主要掌握各自语法功能的不同。

?第357页:在上古汉语里人称代词是单复数同形的。

?第358页:古人常用谦称和尊称。

谦称代替了第一人称,尊称代替了第二人称。

谦?称和尊称都是名词,不是代词,所以它们不受代词规律的制约。

指示代词,主要掌握各自语法功能的不同。

?“者”字、“所”字都是一个特别的指示代词。

主要掌握各自的不同用法。

与今天?“的”字的区别。

词介词三论通十连,主要掌握教材涉及的各连词、介词的使用情况,能进行实例分析。

.(一)连词?连词的特点:?连词只有连接作用,没有修饰作用。

(介词和它的宾语所组成的介词结构对动?词起修饰作用。


(1)而?(一)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包括形容词性、动词性)。

(“而”可译为“而且、?又”,有时又可译“就、便”,也可不译)
1、顺接:(1)并列、(2)承接、(3)递进?
2、逆接?连接谓词性成分或分句,前后两项在事理上是不一致的、相反的,构成了转折的关?系。

“而”可译为“却”、“可是”。

(二)连接主语和谓语,有时表示谓语的情况是设想的,有时表示主语不应出现谓?语的情况。

“而”需要分别译为“如果”或“却”。

(三)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示偏正关系,“而”一般不译出。

?1、时间名词作状语?2、形容词作状语?3、动词作状语?(2)以?(一)连接动词和动词,或形容词和形容词,表示前后两项的并列关系,译为“又”。

?“以”连接的两个动词,经常表示两项动作行为的连续性和时间上的紧相承接,?“以”可译为“来”。

(二)连接前后两个动词性成分,表示后一项动作行为是前一项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来”、“以便”、“以致”等。

(三)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表示前项是动作进行的时间、条件、状态。

“以”?的这种用法相当于“而”,可不译。

1、名词作状语?
2、形容词作状语?
3、动词作状语?(3)则?(一)连接动词性词组或动词作谓语的分句,两者在时间上或事理上联系,可译为?“那么就”。

(二)连接条件复句中的分句,表示条件的分句在前,表示结果的分句在后。

(最?常见)
又常用在紧缩复句中。

?有时候没用从句意可看出是条件和结果关系。

?但没有“则”的紧缩复句,不一定是条件复句的紧缩。

也可能是因果关系。

也可能?是时间修饰。

(三)连接动词性成分含有转折意味。

?(四)用在两个以上的并列分句中,表示列举或对比。

可译为“就”或不必译出。

?(4)虽然、然、然而、然则?虽然、然而、然则均表示两个词。

详见教材?然,原是指示代词,意为“这样”,虚化为连词,表转折,相当于“但是”、“可?是”。

词介)二(?.
一、介词结构的特点?1、词序:古代汉语介词的宾语通常同现代汉语一样放在介词的后面,但少数介词(主?要是“以”)的宾语因表达的需要而放在介词的前面。

2、省略:现代汉语中介词宾语不能省略,古代汉语中“以、为、与、从”等介词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

3、语法功能:古代汉语由“因、为、与、从”等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做状语,与现代?汉语相同。

但“于”字组成的介宾结构除表对于、关于外,其余多作补语;“以”字介宾结构可作状语,补语,现代汉语一般是用状语来表达。

(1)以?一、“以”本来是一个动词,意思是?(1)“用”。

(2)“认为”。

?二、介词“以”的用法:?(一)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或凭借(教材)?1、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

可译为“用”、“拿”。

?2、引进动作行为的条件、依据、标准等。

可译为“凭着”、“依靠”、“按照”、“论”?等。

3、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范围。

?
4、引进动作行为所处置或涉及的对象。

译为“把”。

?(二)、引进情况出现和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理由。

(教材)?三、介词“以”的语法特点?1、整个介宾词组可以放在动词前面(状语),也可放在动词后面(补语)。

?2、为了强调宾语,可以把宾语提到“以”的前面。

?注意:“是以”,提前的宾语是代词“是”。

?3、“以”后面的宾语所指的事物,上文出现过,这个宾语可以省略。

?四、“以”构成的凝固结构?“有以”、“无以”、“以故”、“以此”、“以是”、“是以”等用法。

?“有以”、“无以”相当于“有东西(或办法)用来……”或“没有东西(或办法)?用来……”。

例如
(1)“军中无以为乐。

”(史记·项羽本纪)?(2)“吾必有以重报母。

”(史记·淮阴侯列传)?“以故”,相当于“由于这个原故”。

?(1)“以故汉追及之。

”(史记·项羽本纪)?“是以”,相当于“因此”、“所以”。

?五、介词“以”与连词“以”的区别?主要从语法功能上看:?(1)连词“以”连接的两项是平列关系。

即使两个动词性的成分,表示前项动作行?为是后项动作行为进行的条件、方式,但在句法结构上仍是平等的联合关系,而不是偏正关系。

介词“以”连同引介的宾语同谓语的核心之间只能构成修饰关系或补充关系,不可能构成平列关系。

(2)介词“以”的功能是引出宾语,构成介宾结构。

即使宾语省略,理论上也是可?以补上宾语的。

连词“以”则不然。

有时看起来,好象在以的后面也可以补上宾语,但是这个补上的内容其实在“以”的前面已经出现,补上所谓的宾语,反而会觉得累赘。

(2)於(于、乎、诸)?用法主要有四种:?.
一、引进处所(教材)?(一)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或动作行为所涉及的范围。

组成介宾结构,作补语或状语。

?意思可随文译为“在”、“从”、“到”,或“在……中”、“在……方面”等。

时间,如:(例见课本459)?处所,如:(其余例见课本456)?范围,如:(其余例见课本456、457)?注意的现象:(见课本458)表示一种假设?(1)今……於于此?(2)……於斯?(二)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组成介宾结构,作补语或状语。

随文意可译为“向”、“跟”、?“给”、“对”、“对于”。

二、引进比较的对象。

?组成介宾结构,用在形容词或少数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后面作补语,译为“比……?更……”。

a、表示差比:b、指出异同:?三、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组成介宾结构作动词的补语,译为“被”。

参见被动句章节。

?(见课文第一册)
四、“于”与现代汉语介词“在”、“到”的比较.(见课本457页)具有更纯粹的介词性?五、“于”字介宾结构的语序(见课本458页)多放在动词之后?六、“于”、“於”的区别(见课本459页)?上古音不同:于(匣、鱼);於(影、鱼)?可能跟时代或作者编者的方言有关:?(1)用“于”:如《尚书》、《论语》?(2)用“於”:如《孟子》(引《尚书》例外)?(3)“于”、“於”并用:如《左传》。

一般用“于”,后面跟的是地名;被动?句、描写句一般用“於”。

七、与“於”字有关的词?1、乎(见课本459页)?“乎”与“於”上古音相近,用作介词,作用与“於”基本相同。

“乎”与“於”的?区别见教材
2、诸(见课本460页)?(3)为?原是动词,读wéi ,常用基本义是“做”等(带宾语,作谓语中心语)。

?虚化为介词。

读wèi,“替”、“给”、“为了”等(带宾语,组成介宾结构,?在句中作状语)。

(一)引进动作的服务对象。

可译为“替”、“给”等。

?(二)引进动作行为的原因。

可译为“因为”。

(其余例见课本461页)?(三)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了”。

例如?补充:(四)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跟”、“对”、“向”。

?(五)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在被动句中作状语,或构成“为+名词(或代词)+所+动?词”的被动句式。

参见被动句章节。

(例见课本第一册)
(六)省略宾语(例见课本461页)?(4)之?:途用、一?.
(一)连接定语和中心语,组成偏正结构。

表示领属或修饰关系。

(例见课本461页)如:?(1)“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史记·项羽本纪)后一之?(二)连接主语和谓语,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三)、“之”的语法功能(与“其”)(详见课本463页)?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通论十三主要掌握教材涉及的使用情况,能进行实例分析。

通论(十五)(十六)音韵学的基本知识?
指先秦两音史,大致可分为上古、中古、近古和现代四个时期。

上古汉语语音的发展历?
指六朝到唐宋时期的语音,一般以《切韵》音音中古汉时期的语音,以《诗经》音为代表。

古近系作为代表(《切韵》原本已失传,它的音系保留在宋代陈彭年等编的《广韵》里)。

就是普通话语音系代音音指元、明、清时期的语音,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可为代表。

现统,以北京音系为代表。

系统上古音的声母第一节?母字三十六统一、传在传统的音韵学上,声母简称为“声”,又叫做“纽”,或者起来叫“声纽”。

古代没有拼音字母,就用汉字来表示声母,故叫“字母”。

表母十六字古)宋人三中(
母声十二上二、古三这三十二个声母,与传统三十六声母比较,有的要合并,有的要分开。

合并的有两?类:一是知彻澄娘要与端透定泥合并,都是舌尖音,即所谓“古无舌上音”;二是非敷奉微要归到帮滂并明,都是双唇音,即所谓“古无轻唇音”。

分化成两类的是:一、照穿船审四个字母,其中有些接近精清从心(照二组),是齿音,用“庄初崇山”表示;另一类接近端透定泥(照三组),是舌音,用“章昌船书”表示。

二、喻母分为两类,喻三归匣,喻四归定,用“余”表示。

上古三十二个声母表??第二节上古音的韵部系统?
法方的纳韵部》韵例和前人归一、《诗经)目体篇诗经》具的结例(合通论中涉及到《的《二、掌握诗经》韵忆记,需部十一类三十)(韵握、三重点掌上古音部系统古韵上古韵部?
?所谓阴声韵,是指无韵尾的韵和以元音收尾的韵。

?
d[t]所谓入声韵,是指以塞音b[p]、、g[k]收尾的韵。

?
ng[]所谓阳声韵,是指以鼻音、m[m]、n[n]收尾的韵。

?.
在汉语语音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阴阳入三种韵尾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显示了汉语语?音的系统性特点。

这些现象就是所谓的“阴阳对转”(之所以不叫做“阴阳入对转”,是因为古人把入声韵也看成阴声韵)。

《上古韵部》横向邻近韵的关系叫做“对转”,纵向邻近韵的关系叫做“旁转”。

?第三节古音知识的运用?一、双声?双声是指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

?参差、踟蹰、栗烈、觱发缤、纷、侘傺、容与、憔悴、突梯、滑稽、犹豫、便嬖、蟋蟀、蝃蝀、蒹葭、?伊威、玄黄二、叠韵?叠韵是指两个音节的韵相同,即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如果有韵尾的话),介音不?一定相同。

窈窕、虺隤、窈纠、忧受、夭绍、顑颔、须臾、婵媛、觳觫、崔嵬、芣苡、仓庚、蟏蛸、薜荔?
三、古音通假?a、所谓古音通假,就是古代汉语书面语里音同或音近字的通用和假借。

?古书上的假借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六书”上的假借,即本无其字的假借;另?一种是本有其字的假借,就是古人在书写的时候,不用本字,而写了一个与之音同或音近的另一个字。

b、假借字的形成,是根据这样一个原则:语音必须相同或相近。

如果假借字与本字之间声?母相差很远,或韵部相差很远,那么即使是双声或者叠韵,也不能假借。

(能分析教材中的用例)可见假借字必须是同音字,至少也要是声音十分相近的字。

这是假借字的原则,也是古?音通假的原则。

c、古音通假在训诂学中的作用(了解)?通论十七、十八古書注解?一、概念梳理:笺:补充和订正传。

传:阐明经义。

注:注解的通称。

章句:通释每章或几句大意。

集解:匯集各家注解,也叫集注、集释。

正义:唐代出现的新的注解方法,不仅解释正文,也解释前人的注解。

/疏古书注释的体例。

(以《诗经》注疏为例)握点掌二、重古书校勘、注解术语(主要是教材用例)握点掌三、重)衍文、脱文)“如”字;(2包括:(1《十三经注疏》
具体是哪些人做的,需要记忆。

掌握四、重点三四册通论
读句古书的一、掌握教材涉及的句读知识,及错误案例分析。

辞的修汉二、古语掌握教材涉及的辞格,及用例分析。

)下上、(三、诗律况概展发歌诗典古国我、一?.
页)(一)汉魏六朝诗的语言特点:(1512页)(二)汉魏六朝诗的句式:(1513页)(三)汉魏六朝诗的用韵:(1515(四)什么叫新体诗?新体诗指齐梁陈百余年中,讲究声律、对偶的诗歌。

?此前的诗歌是比较自由的,称为古体诗;唐时发展起来的讲究格律的诗歌,叫做近?体诗,而永明年间的新体诗(永明体)正是古体诗到近体诗的桥梁。

近人王闿kǎi 《八代诗选》卷十二至二四,专选齐至隋百余年中讲究声律、对偶的?作品,称为
新体诗。

页)唐以后的诗体从格律上看,大致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两类。

1511(五)(诗体诗和近二、古体1、古体诗——凡是按照语音自然声律而作的诗,只要求押韵和句式大致整齐(四言、?五言或七言,也有杂言)的诗歌叫古体诗。

2、近体诗:严格按格律要求写作的诗,叫近体诗(或今体诗)。

?点特格律、近体诗的三在句数﹑押韵﹑平仄和对仗四个方面都有许多讲究。

?1、句数:是固定的,律诗是八句,绝句是四句。

长律,又称“排律”,以五言为常,?一般限制在十二句,也有超出此数的。

排律是律诗的重复扩展,是律诗的变体。

古体诗句数不限。

可长,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共357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可短,如晋代傅玄《杂言》:“雷隐隐感妾心,倾耳清听非车音。

”只有2句。

2、用韵:1520页?一般只押平声韵,用韵严格,一般一韵到底,不需邻韵通押。

如果首句入韵,往往?借用邻韵作为首句的韵脚。

3、平仄:1522页?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

?
4、对仗:1522页?律诗首尾两联是散行的,中间两联规定用对仗。

?韵水四、平页,关于“平水韵”的来源及《切韵》、《广韵》。

1518-1519韵)。

1515韵,下平声背“平水韵”106韵中平声韵韵目(上平声仄的平五、唐诗一、平仄及有关概念梳理: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

页)1522):在诗和韵文中的作用是构成一种节奏。

(作平仄(的用声律:作家按照汉语声调的特点安排一种高低长短互相交替的节奏,就是所谓的“声律”。

页)1522()页。

(1527句下句称为句每联的上句称为联、颈联、首律诗分为四联:联颔、联尾。

出,对——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平仄类型必须是同一大类的。

粘——每联的出句和对句必须是相对的平仄类型对.
:是使平仄的安排多样化。

作用粘对的重点掌握五言律诗四种类型的常格。

詩律平仄简便口诀:前后节相间,出对句相对,上下联相粘,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避免三平调,?不得犯孤平。

对句相对,是指一联中的上下两句的平仄刚好相反。

仄起: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起: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第一联上句如果不押韵,跟其它各联并无差别,如果上、下两句都要押韵,都要以平声收尾,这第一联就没法完全相对,只能做到头对尾不对,其形式也不外两种:
平起: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起: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二、近体诗的大忌::对””、“失1、“失粘“失粘”:不合“粘”的规则的,叫“失粘”。

初唐,格律未严,粘的规则尚未确定,有少数失粘现象。

(直到王国维还是如此,杜甫诗中也有个别失粘。

)“失对”:不合“对”的规则的,叫“失对”。

“对”的规则,确立较早,在唐诗中极少失对的情形。

则了这些规,更没有人犯失宋以后,失粘和对成为大忌。

是平声三个字连续都2、“三平调”:即最后所谓“三平尾”,只出现在A型句,五律的“仄仄仄平平”(第三字)和七律的“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五字),必须是平声;否则最后三字变为平平平,就是所谓“三平调”。

)列。

声不在此声”(押韵字本应平“即3、“犯孤平”:一句中只余一个平?“犯孤平”只出现
在B型句“平平仄仄平”(七律“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果盲目“一、三、五不论”,就可能出现“孤平”现象。

即同字为韵。

”,、“重字4现象:救”近体诗的“拗三、“拗救”:把一个句子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然后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以。

救”做起来叫“拗合便补救,“拗救”常用的三种格式:型句的拗救:、B1口诀“避免犯孤平,本句三救一”型句的拗救:a2、救以不)口诀“对三救出三”(1可出三拗可不救,叫“半拗”救必2()口诀“对三救出四”(七律对五救出六)须
型句的拗救:b3、)口诀“本句四救三”(七律六救五)可以不救,但罕见。

1
(。

平是声一字必须这样的拗救,第
:归纳:如下仄的情况真正可平可字第一A型句,)半拗三字(句a型,第一、字第三型句,B)见罕(不救,第一、三字b型句:的平仄律绝和律诗一样,五言绝句以首句不入韵的仄起为最常见。

七言绝句以首句入韵的平起式为最常见。

:的平仄长律长律一般都是五言,七言长律很少见。

五言长律和五言律诗一样,也以首句不入韵的仄起式为最常见。

:平仄体古诗的古体诗(又叫古风)的平仄并没有任何规定。

汉魏六朝诗的平仄完全是自由的。

唐以后古体诗受到律诗的影响,平仄上也有了一些讲究。

:别的类古体诗纯粹的古风;入律的古风。

、纯粹的古风:1其平仄格式有四种:
)“三平调”收尾(1
)平仄平收尾(2
)仄仄仄收尾(3
)仄平仄收尾(4
:对仗唐诗的六、:系句的关骈对仗与偶文对仗与汉魏时代的骈体文密切相关,可以说是由骈体文发展而成的,对仗本身应该也是一种骈偶。

:容体内对律诗仗的具格首先,是一联的出句与对句平仄必须相反。

其次,是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等。

有的对仗的句式结构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对。

(近体诗的对仗,和骈体文的对仗一样,句法结构相同的语句相为对仗,这是正格。

……还页有一种情况,就是只要求字面相对,不要求句法结构相同。

)王力《古汉》1536:点特对仗的律诗律诗的一般情况是半骈半散:首尾两联是散行的,中间两联则规定要用对仗。

:结总(可对)首联不对,属特殊情况对)颔联要(一定)颈联要定对一((一般不对)对,属特殊情况尾联.。

的对都用仗,仗的也极少全首用少律诗极完全不对长律的对仗和律诗一样:首联可以用对仗,也可以不用;中间各联一定要用对仗;尾联不用对仗。

:仗的对律绝一般是截取律诗的首尾两联,完全不用对仗。

也有一种相当普遍的其情况,就是截取律诗的后半,即颈联和尾联。

截取中间两联(完全用对仗),或者截取诗的前半(后一联用对仗),少见。

特殊对仗类型:流水对、借对。

(概念用例见教材):点特式句及语法的体、七近诗、近体诗的句式特点(了解)1、近体诗的语法特点:2省略、倒装(掌握具体用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