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软件无线电到认知无线电的无线通信发展现状
从软件无线电到认知无线电的无线通信发展现状

作参数 。 根据瑞典皇 家学 院使用 的认知循环得知 , 认 知无 线电的任 务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频谱感知 、 频谱分析及频谱判定。 其 中频谱感 知主要用来检测可使用频段及频谱空穴现象 , 频谱分析主要用来分 析估计频谱获取的频谱空穴特点 , 频谱判定主要根据频谱空穴的特 征及用户 的需 要进 行传输数据的选择 。 ( 2 ) 重构能力。 认知无线电能够通过 当前动态编程的改变从而使 用不 同无线传输技术来接收输出数据, 基于对频谱授权用户进行干 扰 的基 础 , 使用授权 系统 中的闲置 频谱为用户 提供 极为 可靠 的服 务, 以上 便是认 知无线 电重构 内容的工作核心 。 当频谱被 指定用户 使用 的时候 , 认知无线 电能够通过两种应对方式进行解决 : 一是切 换到其他 空闲频段进行通信 ; 二是继续使用此频段 , 但要通过改变 该频段的发射速度及调 制方 案来 避免对用 户造 成通 信干扰。 ( 3 ) 两种无线 电之 间的关系 。 软件无线 电系统 内部 的A/ D 及D / A完全变更至 中频 , 通过对系统进行采样 , 由中频进行数字化处理 ; 认知无线 电技术基于软件无线电采用通信协议技术 , 同时增加人工
_ _ }
粤 到认知无线电的无线通信发展现状
谢春 童
( 9 1 4 6 9 部 队 北京 1 0 0 8 4 1 )
摘要 : 频谱 资源在 无线通信 中已经得到有 效利 用, 其 为无线 通信 带来进 步的 同时制约 着无线通信 的新发 展 。 近 几年, 认知无 线 电的不断进 步不 断 拓宽 了软件无 线电的应 用和功 能, 已经成为频谱 资 源匮乏的有效 解决 办法。 本 文主要针 对认知 无线 电在 无线通信 中的重要作 用展 开讨 论, 通 过对认知 无线 电技术 进行概 述, 分析 当前无 线 电技 术发展 现状, 同时提 出当前认知 无线 电发展 面临的 关键 技 术挑战, 旨为我 国无 线通信 的发展提 供参 考意 见。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无线电通信技术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无线电通信技术也发生了种种变化和进步。
本文将会对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作一详细探讨。
一、现状1.1 通信方式随着信息化和无线化的发展,无线电通信技术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必备工具。
如今,智能手机、电子邮件、互联网等多种通信手段都采用了无线电技术,方便快捷地实现远程通讯。
1.2 通信协议无线电通信技术的通信协议也在不断优化。
蓝牙、WiFi、4G、5G等高速网络的快速发展,让人们能够更快捷地访问互联网,享受更多的便捷服务。
新兴的NB-IoT技术,也成为物联网方面日益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
1.3 安全性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多,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在此背景下,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安全性也逐渐变得至关重要。
目前,各种加密技术不断出现,以保障通信信息安全。
例如,在手机通信的过程中,双方数据的加密就显得非常必要。
此外,随着5G技术的引入,网络安全的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二、未来发展方向2.1 5G技术5G技术的到来,将会创造出更快、更智能、更安全的无线通信网络。
5G技术更加注重高速、低延迟、大带宽、广覆盖,使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而且5G技术使用的“网络切片”技术,也使得不同应用之间的数据交互更加方便和安全。
2.2 智能化发展随着智能电视、智能家居等智能化设备的普及,无线电通信技术也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
未来,无线电通信技术将更为智能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将为用户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和解决方案。
2.3 绿色环保无线电通信技术与环保问题的关系也受到广泛关注。
近年来,各大厂商不断尝试推动绿色通信,降低无线设备的能耗和污染,采用节能的技术更加普遍。
例如,大力发展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数据中心,为环保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成熟,无线电通信技术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三、总结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软件无线电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软件无线电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自1990年代初以来,移动通信范畴的一场新技术革命悄然呈现,这是以软件无线电为特征的新一代通信系统的研讨与开发。
软件无线电技术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和军用无线电的发展趋势。
本文主要引见了软件无线电的概念,软件无线电的关键技术,软件无线电的使用以及软件无线电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软件无线电;信号处理;频谱管理一、软件无线电的概述软件无线电具有现有无线通信系统所不具有的许多优点,因而具有宽广的使用前景。
在军事使用中,软件无线电技术可以完成各种军用无线电台的互联互通,软件无线电系统可以衔接到各种军事移动通信网络;在民用中,多频段多形式手机通用手机,多频段多形式手机通用基站,无线局域网和通用网关都是软件无线电的应用领域。
软件无线电的各种通信功用是经过软件完成的,因而新的无线通信系统和新产品的开发将逐步转向软件,并且无线通信产品的价值将越来越表现在软件中。
在从固定到移动,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范畴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之后,它必将构成一个相当于计算机和程序控制交流的宏大产业。
即运用的开放性,消费的开放性和开发的开放性。
这些功用将同时为用户,制造商和科研部门带来益处。
可以经过软件编程来更改灵敏的任务形式,包括可编程射频频带宽带信号拜访形式和可编程调制形式。
因而,可以随意改动信道拜访形式,改动调制形式或接纳来自不同系统的信号。
软件工具可用于扩展效劳,剖析无线通信环境,定义所需的加强效劳和实时环境测试以及轻松升级。
集中的多个通道共享一个公共的RF前端和宽带A/D/A 转换器,以取得每个通道绝对廉价的信号处理功能。
开放式软件无线电采用开放规范总线,只要采用先进的规范总线,软件无线电才干充分利用其普遍顺应和晋级等特点。
二、软件无线电的关键技术(一)宽带/多频带天线这是软件无线电的不可替代的硬件门户,只能由硬件自身来完成,不能与软件一同加载以完成其一切功用。
这部分的要求包括:天线可以掩盖一切任务频段;功用和参数可以经过程序控制的办法进行设置。
基于认知无线电的无线通信研究现状

2010年第05期,第43卷 通 信 技 术 Vol.43,No.05,2010 总第221期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No.221,Totally基于认知无线电的无线通信研究现状白敏丹(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北京 100024)【摘 要】归纳了从软件无线电到认知无线电功能的演进。
认知无线电是在软件无线电的基础上提出的智能化的无线通信技术,它着力解决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认知无线电概念的提出将对现行的频谱管理体制提出挑战,并给无线通信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软件无线电在其系统硬件无需变更的情况下,可以在不同的时候根据需要通过软件加载来完成不同的功能。
认知无线电可以感知周围电磁环境,通过无线电知识描述语言(RKRL)与通信网络进行智能交流,并实时调整传输参数,以达到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达到通信系统的高可靠性和频谱利用的高效性。
文中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认知无线电技术未来发展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软件无线电;认知无线电;无线通信;移动通信【中图分类号】TN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802(2010)05-0044-03 Situation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ased on Cognitive RadioBAI Min-dan(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chool,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24,China)【Abstract】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functional evolution from software radio to cognition radio. Cognitive radio is a software-defined radio based on the intellige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t emphatically resolves how to make use of spectrum resources. The proposal of cognitive concept would challenge the present spectrum management system, and bring new spa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oftware radio system could, without any change of system hardware, implement various functions at different times by loading the software. Cognitive radio could sense the surrounding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and realize intelligent exchanges with communications network through radio knowledge description language (RKRL), and by real-time adjustment of the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achieve high reliability and spectrum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communication system at anytime and anywhere. Based on thes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hot issues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ognitive radio technology.【Key words】software radio; cognitive radi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0 引言通过近20年的发展,移动通信已成为通信领域最活跃、市场份额最高的产业,也成为国际上市场竞争最激烈的部分。
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国内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认知无线电:未来通信的变革者
认知无线电的应用领域广泛,且具有巨大的潜力。在物联网、智能家居、智 慧医疗等领域,认知无线电技术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在智能家居中,认 知无线电可以实现家电设备的智能互联,提高居住的便利性和舒适性;在智慧医 疗中,认知无线电可以实现远程医疗、健康监测等应用,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 效率。
1、企业进化的概念和历程
1、企业进化的概念和历程
企业进化是指企业在不断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过程中,通过自我调整、创新 和演化,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企业进化的历程可以包括多个阶 段,从初创期的混沌无序到成长期的逐步有序,再到成熟期的稳定有序,以及衰 退期的混乱无序,企业的进化过程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2、自组织理论在企业进化中的 应用
2、自组织理论在企业进化中的应用
自组织理论在企业进化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首先,企业作为一个复杂的 自组织系统,其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推动企业的演化发 展;其次,自组织理论强调企业的自我调节和自我优化能力,有助于理解企业在 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时如何保持稳定和发展;最后,自组织理论有助于研究企业间 的协同演化关系,从而指导企业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实现合作共赢。
2、卫星通信的发展
2、卫星通信的发展
卫星通信技术通过利用人造卫星实现信号的传输和接收,具有覆盖面广、通 信距离远、信号质量稳定等优点。目前,卫星通信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等 领域,如卫星电视、卫星导航和卫星遥感等。
3、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3、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物联网技术是指通过信息传感器设备,实现物体与物体、物体与人之间的互 联互通。在无线电通信技术的支持下,物联网已经渗透到智能家居、智能交通、 智能医疗等各个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从软件无线电到认知无线电_走向终极无线电_无线通信发展展望_杨小牛

第1期2008年2月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 C A E I TV o l .3N o .1F e b .2008收稿日期:2007-10-14 修订日期:2007-11-15综 述从软件无线电到认知无线电,走向终极无线电———无线通信发展展望杨小牛(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6研究所,浙江嘉兴 314033)摘 要:介绍软件无线电三种基本结构及认知无线电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电子侦察原理的一种新的认知无线电实现架构及其对应的认知循环过程。
同时,针对认知无线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盲源分离的认知无线电———终极无线电(u l t i m a t e r a d i o )的新概念,并对其实现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讨论。
关键词:软件无线电;认知无线电;终极无线电中图分类号:T N 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692(2008)01-001-07S o f t w a r e R a d i o ,C o g n i t i v e R a d i o a n d U l t i m a t e R a d i o—AP r o s p e c t o f Wi r e l e s s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Y A N GX i a o -n i u(T h e 36t hR e s e a r c hI n s t i t u t e o f C E T C ,Z h e j i a n g J i a x i n g 314033,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r o u g h a r e v i e wa n d o u t l o o k o f t h r e e b a s i c s t r u c t u r e s o f s o f t w a r e r a d i o (S R )p r o p o s e d b y t h e a u t h o r a n d t h e f u n d a m e n t a l c o n c e p t o f C o g n i t i v e R a d i o (C R ),t h e p a p e r p r e s e n t s a n e wf r a m e w o r k o f C Ra n d i t s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c o g n i t i v e c y c l eb a s e do nt h e p r i nc i p l e o f e l e c t r o n i c r e c o n n a i s s a n c e .F u r t h e r m o r e ,f a c ed w i t h t he e x i s t i n g p r o b l e m s of C R ,t h e a u t h o r p u t s f o r w a r dan e w c o n c e p t o f S R -U l t i m a t e R a d i o (U R )b a s e d o n t h e t h e o r y o f b l i n d s o u r c e s e p a r a t i o n (B S S ).T h e f e a s i b i l i t y o f r e a l i z i ng U Ri s a l s o d i s -c u s s e d .K e y w o r d s :s o f t w a r e r a d i o ;c o g n i t i v e r a d i o ;u l t i m a t e r a d i o0 引 言信息化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社会已离不开通信,尤其是无线移动通信(如G S M 、C D M A 手机)的普及程度在几年前是不可想像的,各种新的通信手段、通信体制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无线通信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无线通信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一、无线通信技术现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线通信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现代无线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物联网、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领域。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人们离不开无线通信技术,我们与人沟通、购物、上网、生活娱乐等方面都离不开无线通信技术的支持。
1. 5G技术5G技术是目前无线通信技术中的一项重要的发展趋势。
与4G相比,5G技术的通信速度可以达到每秒数十GB,几乎是4G的数十倍。
同时,5G技术的数据传输延迟也更短,响应速度更快。
相比于4G技术对移动宽带方面的发展,5G技术则主要侧重于物联网和智能家居等大规模连接设备和物品的领域。
2. 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是一种重要的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它可以将各种物品和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上。
在物联网中,物品通过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时上传数据,通过网络处理后再控制其他设备进行操作。
这种技术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和智能。
随着各种家居、医疗、安防、交通等领域不断应用物联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3. 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其中无线通信技术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城市内的各种设备和系统可以实现联网,包括智慧交通、能源管理、环境监测、安防系统等。
智慧城市除了为市民带来更加便捷的服务,还能帮助政府更好地管理和运营城市。
二、无线通信技术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技术得到发展和应用。
1. 6G技术虽然5G技术还未铺开,但是6G技术已经在研究中。
6G技术可以更好地支持万物互联和智能化,为人们的生活和各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机会。
2. 星际互联网在未来的星际探索和定居中,无线通信技术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未来可能会出现连接人类各个星球的星际互联网,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星际通讯和信息共享。
3. 车联网和智能交通系统未来的车联网和智能交通系统将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也将为其带来更多的机遇。
认知无线电的发展现状

认知无线电的发展现状
过去几十年,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CR)作为一种新兴的无线通信技术备受关注。
认知无线电的发展现状如下。
首先,认知无线电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智能化。
它能够对无线电频谱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根据当前频谱资源的使用情况智能地选择可用频谱并进行动态频谱访问。
这种灵活性使得认知无线电能够充分利用频谱资源,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和效率。
其次,认知无线电在频谱共享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目前,无线电频谱资源已经成为一种紧缺资源,但很多频段在大部分时间内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认知无线电的出现可以实现对频谱的动态共享,促进频谱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频谱利用效率。
此外,认知无线电的发展受到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认知无线电需要准确、可靠地感知和识别周围的无线环境,包括检测到的信号的频谱使用情况和无线电网络中各个用户的活动。
这需要使用先进的感知和识别算法,并面临信号识别准确性和复杂环境下的干扰问题。
其次,认知无线电技术还需要解决频谱获取和分配的问题。
由于认知无线电需要动态地获取和释放频谱资源,必须建立一套高效的频谱管理机制来支持认知无线电系统的运行。
最后,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商业化和标准化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虽然已经有一些认知无线电的标准和规范被制定,但与传统无线通信技术相比,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商业化和广泛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推进和完善。
综上所述,认知无线电是一项具有潜力的无线通信技术,它能够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利用效率和容量。
然而,认知无线电的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来实现其商业化和广泛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频谱资源在无线通信中已经得到有效利用,其为无线通信带来进步的同时制约着无线通信的新发展。
近几年,认知无线电的不断进步不断拓宽了软件无线电的应用和功能,已经成为频谱资源匮乏的有效解决办法。
本文主要针对认知无线电在无线通信中的重要作用展开讨论,通过对认知无线电技术进行概述,分析当前无线电技术发展现状,同时提出当前认知无线电发展面临的关键技术挑战,旨为我国无线通信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软件无线电认知无线电无线通信中图分类号:tn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9-0000-00随着社会的发展,无线电频谱已经成为无线通信领域极为重要的资源。
伴随社会无线通信业务的极速增长,当前无线电频谱资源已经接近匮乏。
频谱资源的高效利用作为无线通信技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同时其也成为制约无线通信发展的阻碍。
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需求和科技的进步,认知无线电技术由此产生,其能够对周遭电磁环境进行感知,同时通过无线电描述语言与通信网络进行交流。
认知无线电通过参数的调整,将环境与无线电参数进行匹配,以确保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及频谱资源的高效利用。
1 认知无线电的概述1.1概念mitola认为认知无线电是为保障个人无线数字助理及网络侦测用户需求且为这些需求提供适合的无线电资源,认知无线电是软件无线电的一种,同时综合应用软件、应用界面及认知等性能[1]。
fcc将认知无线电定义为通过运行环境的改变来控制发射机参数的一种无线电[2]。
john notor认为软件无线电不是实现认知无线电的必须条件,同时认知无线电不是软件无线电的发展,两者间属于重叠关系[3]。
1.2特点(1)认知能力。
认知无线电能够由工作环境感知到周遭信息,由此来标识频谱资源的使用状况,由此来重新选择频谱资源的适应工作参数。
根据瑞典皇家学院使用的认知循环得知,认知无线电的任务主要包含三个方面:频谱感知、频谱分析及频谱判定。
其中频谱感知主要用来检测可使用频段及频谱空穴现象;频谱分析主要用来分析估计频谱获取的频谱空穴特点;频谱判定主要根据频谱空穴的特征及用户的需要进行传输数据的选择。
(2)重构能力。
认知无线电能够通过当前动态编程的改变从而使用不同无线传输技术来接收输出数据,基于对频谱授权用户进行干扰的基础,使用授权系统中的闲置频谱为用户提供极为可靠的服务,以上便是认知无线电重构内容的工作核心。
当频谱被指定用户使用的时候,认知无线电能够通过两种应对方式进行解决:一是切换到其他空闲频段进行通信;二是继续使用此频段,但要通过改变该频段的发射速度及调制方案来避免对用户造成通信干扰。
(3)两种无线电之间的关系。
软件无线电系统内部的a/d及d/a完全变更至中频,通过对系统进行采样,由中频进行数字化处理;认知无线电技术基于软件无线电采用通信协议技术,同时增加人工智能的支持,对其自身环境感知极为敏感,并能根据环境合理调整通信功率、频率及其他参数[4]。
软件无线电系统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但较于认知无线电缺乏一定智能。
认知无线电能够自适应频谱环境,而软件无线电能够自适应网络环境。
2 认知无线电研究现状2.1 darpa美国国防研究计划局已经对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展开研究,关于xg计划的研究目标有以下两点:第一,研究灵活的频谱分配技术,检测频谱环境,开发频谱使用机会;第二,在软件支持的基础上研究灵活的政策机制,主要体现在定义抽象行为、操作模式对应策略;同时策略约束通过下载软件完成。
2.2 e2re2r是欧洲委员会的综合项目,该系统可以为多种空中接口、协议及应用提供相关的平台和所需环境,同时通过认知算法的升级和重新配置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重新配置能够灵活的改变软件设置,以此来提高网络及设备性能。
e2r系统需要实现系统功能来完成,主要包括:服务协议、安全、干扰、下载、设备重新设置、服务适应与供应、系统检测、频谱转移及动态资源管理等。
当前e2r项目进程处于第二阶段进行中,其在2006年开始启动至今。
除此之外,为了保障无线网络具备更优的认知无线电技术,提高频谱的利用效率,ieee 同时制定出两种不同的网络协议,即802.11h与802.22。
其中ieee802.11h能够有效为无线局域网开放5ghz的频谱,降低无线网络的频谱干扰,实现频谱资源的共享。
ieee802.22通过运用认知无线电技术将电视广播的vhf频带频率作为宽带访问线路进行利用,由此来支持未经许可的无线设备占用未经使用的tv频带。
3 认知无线电发展前景与技术3.1终极无线电国内有研究学者研究出盲源分离的无线通信技术,其能够脱离感知频谱空穴,直接在随意信道上进行通信,其能够有效屏蔽信道中的各种信息干扰,准确分辨出所需信息,该种无线电被称为终极无线电。
终极无线电主要通过盲源分离来实现频谱资源的高效利用,但盲源分离的基础是信号远离噪声的理想情况,实际生活中无法实现,由此终极无线电的研究仍在继续,面临诸多挑战。
3.2关键技术(1)频谱检测。
频谱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单点频谱检测,其主要通过检测单个无线电节点来确定无线环境的频率占用状况;多点协同频谱检测:将多个节点的频谱检测结果统一,提高检测正确性。
(2)频谱资源分配。
解决频谱资源分配紧张的方法有两条,第一,通过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率和充分利用授权用户的频谱资源;第二,提高通信系统的运行效率,将已获得的频谱资源进行优化分配,提高利用率。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属于当前有效实现频谱资源控制的主要传输方式,其能够通过频率的合理组合来实现频谱资源的高效利用,合理控制频谱、时间及功率等资源的利用。
(3)动态频谱管理。
动态频谱管理同时被称作动态频谱分配,其主要通过发射端来执行。
频谱管理主要通过自适应策略来高效利用通信频谱,同时能够较大程度提高无线通信的灵活性和信道使用能量,从而实现主用户和次用户间避免冲突和公平共存频谱的目的。
动态频谱管理可以通过对频谱的辨认来了解频谱可用时间从而实现频谱的合理分配,频谱分配主要根据频谱节点数将频谱分配给一个或多个节点。
动态频谱管理应当对节点的接受能力进行评估,同时对源节点到目标节点进行合理调整。
(4)位置感知。
地理环境的差异会对无线电信号产生影响,例如,室内与室外、城市与农村、山区与平原等相比较,后者的无线电信号较前者更强一些。
认知无线电技术中的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能够有效帮助其识别自身位置,由此根据所处环境选取适当发送频率及调制方式等。
(5)链路保持。
通常授权用户进行再次通信时,认知无线电技术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将正在进行得频率空出,同时还需保障通信的连续性,以上便是认知无线电技术中的链路保持技术。
诸多研究学者认为,编码技术可以用来实现链路保持技术,主要方式通过增加链路冗余达到数据冗余。
但冗余数与链路可靠性并不成正比[7]。
(6)物理安全。
认知无线电系统使机会方式与用户频段相结合,容易干扰到主用户,因此频谱感知必须具备极强的弱信号检测功能,主要用以检测主用户的信号,方便其切换频道。
与此同时,认知无线电系统较易受到干扰与攻击,即为“模仿主用户攻击”的问题。
跳频通信系统具备极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有效解决无线通信的干扰问题,同时能够容许系统出现较高的扩频频段,能够与认知无线电技术进行完美融合。
由此看来,在认知无线电技术中引用跳频通信技术能够为无线电系统提供物理安全保障。
3.3重点研究内容(1)理论与应用。
主要为大规模的应用提供坚实的基础,其中相对重要的内容包括:认知无线电的理论基础与相关网络技术,例如,频谱资源的合理管理、跨层次的优化等[8]。
(2)系统开发。
当前,多个试验验证系统正在进行开发,一旦开发成功,会对认知无线电的基本理论及关键技术提供验证所需的测试床,能够促进认知无线电技术的使用范围。
(3)系统结合。
当前认知无线电技术不应当对授权用户做出改变,授权用户与认知无线电用户一同进行工作时,势必会提高无线通信效率。
当前,诸多研究已经在分析认知无线电与现有无线通信相结合的方式,有了一定成果。
认知无线电与智能天线和软件无线电等相互结合的应用方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4)隐藏终端。
有工程师认为,认知无线电技术能够识别其周遭的发射机,但对接收机无法识别,由此便会出现隐藏终端的问题,加之电信自由化问题,造成认知无线电技术仅能对其了解信号产生反应。
认知无线电无法识别其他频段,造成一个完整的无线电感知系统无法识别频段的使用方式。
(5)频谱法律管理。
当前情势下,诸多频段已经成为人类开展业务的一种手段,特定情况下,人类为获取频段的优先使用权会投入巨大资金,但是新的服务可能会干扰到基础设施,由此造成当前业务模式出现问题。
(6)频谱与路由联合选择技术。
认知无线电技术能够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来实现通信频率的正确选择,通常情况下,通信频率的改变的前提是适当调整上层协议,例如,路由协议等方面。
认知无线电技术根据频谱改变来正确选择频谱感知路由协议的过程需要技术人员深入研究。
除此之外,认知无线电技术中的认知引擎、认知算法及通用平台等几方面内容同样值得深入探讨[9]。
4 结语认知无线电是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智能无线电,其能够完美展现新型的频谱管理模式,同时将自身与外界环境进行融合,以此来解决通信需求与频谱资源间的供需矛盾。
认知无线电带给无线通信发展空间的同时促进了无线电的发展,其属于多种高科技技术的综合,在军事及民用领域的应用前景极为广阔。
认知无线电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会面临诸多难题,需要诸多技术性的突破,将其纳入实际进行应用还需要时间,该领域的诸多问题已经成为无线通信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1]杨洪宾.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数字集群系统研究[j].科技资讯,2015,05(10):18-20.[2]张玲.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动态信道分配技术探析[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04(06):52-54.[3]郑志超.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09(12):35-38.[4]李玲.论基于软件无线电的通信系统[j].电子世界,2013,02(11):65-66.[5]王建秋.软件无线电现状发展及其在专网中的应用[j].信息通信,2013,04(20):253-254.[6]郑涛,王丹志,施?z,等.基于fpga的软件无线电接收平台设计[j].软件,2013,04(06):26-28.[7]赵小璞,石贱弟.一种软件无线电与认知引擎的接口实现方法[j].电子设计工程,2013,13(05):127-130.[8]李瑞正,周威.浅析软件无线电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07(09):207-208.[9]姚继明,梁云,李炳林,等.认知无线电在智能电网中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计算机科学,2013,12(15):50-52.收稿日期:2015-08-05作者简介:谢春童(1967―),男,汉族,山东济南人,91469部队,高级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通信工程,海光缆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