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一节使用版钠及其化合物(一)教案
第二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d68a71a02b160b4e777fcfc6.png)
高中化学必修 1(新人教版)第二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为高中化学必修 1(新人教版)第二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中第一课时的内容。
该节利用对生活的回顾和观察引导学生们认识金属的一般性质和金属钠的存在形式,并且借助实验探究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通过钠的有关性质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节课起到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整本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节,不仅可以对上一章氧化还原反应及离子反应及时巩固,还可以为后面学习元素周期表碱金属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课堂上教师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通过动脑思考,主动获取知识,并使各方面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和发展。
学情分析:知识层面: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一些金属的化学性质,高中化学第一章又学习了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初步建立了从物质类别和化合价角度去分析预测物质的化学性质。
能力层面:学生比较喜欢动手做实验,但缺乏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及缺乏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
情感层面: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没有接触过金属钠,使得学生对金属钠充满着好奇和探知欲望。
教学目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通过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学科观念。
科学探究与科学思维:通过思考交流、实验观察、科学探究等,培养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思维与学科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奇妙的化学实验的操作(如钠的切割)和精彩的化学实验现象(如钠与水反应)感受化学世界的美妙变化,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钠与氧气、水的反应教学难点:(1)钠与氧气、钠与水反应实验现象的分析与讨论;(2)钠与氧气、钠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的分析与书写。
教学方法:讲授、实验演示、小组讨论、练习教学工具:多媒体平台、实验仪器等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交流疑惑、发表见解、借助道具进行模拟演绎、归纳总结。
钠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钠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f728d16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ed.png)
教学重点:
1.钠和氧气、水的反应;
教学难点:
1.性质实验现象观察和分析推理。
2.能从微观视角分析物质性质。
教学过程
【引入】引导学生从原子结构预测钠的可能性质。
一、钠的物理性质
【实验探究1】
用镊子取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
二、钠的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2】
①钠与氧气反应:新切开的钠块表面的银白色很快变暗,就是因为钠与氧气常温下发生反应,在钠的表面生成了一层氧化物。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1节 钠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
教科书
书 名:化学必修一第一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06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研究,理解到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
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让学生理解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体会实验探究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
(3)作电光源:高压钠灯。
四、焰色试验
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表现出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叫做焰色试验。
【小结】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局部,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若将过量钠投入稀盐酸中发生的反应为
2Na+2HCl == 2NaCl+H2↑,2Na + 2H2O == 2NaOH + H2↑
【知识拓展】将金属钠投到CuSO4溶液中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
浮、熔、游、响、蓝
【总结】钠与酸碱盐反应的一般规律
三、钠的重要用途
(1)钾钠合金用于原子反应堆,作导热剂。
钠及其化合物教案
![钠及其化合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ebd5c6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5f.png)
钠及其化合物教案篇一:教学设计###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设计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A.通过学习,掌握金属钠的物理性质,钠与水、与氧气反应的现象以及产物。
B.通过学习,了解及掌握氧化钠、过氧化钠的主要性质以及相关的反应。
C.通过学习,了解及掌握碳酸钠、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以及相关的反应。
2.过程与方法A.学生能通过实验的操作及演示,直观体会到那的物理性质以及钠与水、与氧气反应的现象。
B.学生能通过列表归纳、分组讨论等方法进行合作和探究性学习,理解并掌握氧化钠、过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以及相关的反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通过对钠的学习,学生能发现并不是所有金属都是质硬的,深刻理解所有事物都不是绝对的。
B.通过实验的操作,学生会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A.钠与水、与氧气反应的现象、产物及化学方程式。
B.氧化钠、过氧化钠的相关反应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C.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相关反应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教学难点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以及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掌握。
三.教学过程1.钠的物理性质的讲述【教学情境】我们都知道很多金属都是质地坚硬的,但不知道金属钠的质地会是坚硬的吗?金属钠又有哪些性质呢?下面咱们就来学习一下金属钠及其化合物。
【学生活动】请一位同学上前演示切割钠的实验,大家来观察现象,并总结钠的物理性质。
【教师讲述】钠的物理性质有:钠是银白色固体,有金属光泽,质软(可用小刀切),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熔点低,密度小于水。
长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2.钠的化学性质【教学情境】既然钠的物理性质已经有一些让我们出乎意外了,那么钠的化学性质又有哪些特别之处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钠的化学性质有哪些吧。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刚刚切开的钠的表面的颜色,推测一下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变化,从而进一步猜想生成了什么物质。
【教师讲述】那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钠,方程式为4Na+O2=2Na2O,而钠在点燃条件下会点燃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方程式为2Na + O2 = Na2O2。
2.1 钠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 教案
![2.1 钠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d10b1a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60.png)
钠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钠及化合物(第1课时)单元 2 学科化学年级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钠的物理性质。
2.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3.了解钠的制取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习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了解金属钠的制取和用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化学态度.2.对知识进行分类的方法是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重点 1.学习钠的物理性质。
2.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难点掌握钠的化学性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教师: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含有80多种元素。
钠是其中含量较高的元素,也是典型的金属元素。
(展示图片)教师:钠元素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NaCl、Na2CO3、Na2SO4等,钠的单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式制得。
(展示图片)教师提问:钠有哪些性质呢?(展示图片)老师引导学生思考。
在老师的带领下,对钠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解。
图文并茂,能够较快地让学生进入本节课堂学习。
简单的思维训练能够让学生不害怕对本节课知识点学习,感悟本节课的知识点。
教师: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讲授新课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思考讨论】实验室中,通常把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以隔绝空气。
(展示被保存的钠的图片)教师提出疑问:为什么要把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呢?教师:从钠的原子结构来看,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电子,该电子很容易在化学反应中丢失。
教师总结: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表现出很强的还原性。
【思考讨论】教师:用镊子取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察钠的光泽和颜色,并注意新切开的钠的表面所发生的变化。
(展示图片并向同学们演示该过程)教师:这里要注意,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钠,而要用镊子夹取。
【新课讲解】钠的物理性质:和老师一起思考答案。
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思考问题。
观察实验现象,总结钠的物理性质。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帮助同学们理解概念。
钠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
![钠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9f1afb7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0b.png)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活泼的金属单质—钠》一、教材分析《活泼的金属单质—钠》选自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
本节课为《钠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以钠的性质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钠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钠元素是典型的活泼金属元素,也是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种金属元素,学习本节内容对以后其他金属的学习有指导性作用。
这不仅与本章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的第一课时可以进行金属与非金属上性质上的对比学习,而且为学生学习以后的元素周期表的知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并且有利于复习、巩固和运用第一章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知识。
同时学生在获取相关化学知识和实验研究技能的同时,可以将物质性质和物质用途相关联,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钠的原子结构,知道当元素最外层电子小于4时,容易失去电子,同时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以使学生对钠的性质有初步的了解;学生在上一章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也为学生推测钠单质的反应方程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到的实验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但是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仍存在不足。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沿着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的顺序展开,并有效地利用了实验等手段,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找出规律性的知识,并依据这些规律性知识,进一步对钠的性质作出推断和预测。
同时通过实验探究的启发式教学,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钠的性质,体会实验探究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目标1.从宏观上建立金属钠是一种强还原性金属单质的基本概念,从微观上明确金属钠的强还原性是其易失电子的重要表现。
2.通过完成金属钠的相关实验,初步体验有序地、全面地、敏锐地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准确地用语言描述,尝试对现象进行分析、归纳,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自身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d8d221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08.png)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2.1.1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教材分析“钠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高中一年级学习的重点内容。
钠元素是典型的活泼金属元素,也是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种金属元素,学习本节内容对以后其他金属的学习有指导性作用。
这节课通过实验探究钠的性质对形成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重要作用。
这不仅为学生学习以后的元素周期表的知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而且学生在获取相关化学知识和实验研究技能的同时,可以建立发展物质性质和物质用途关联、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社会价值的认识水平,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实验现象归纳钠的性质,能从原子结构上解释钠的性质,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理念。
(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评价目标(1)通过对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交流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定性实验探究的水平。
(2)通过对钠还原性、活泼性的判断分析,诊断学生对钠的性质认识思路的视角水平和内涵水平。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实验认识钠的化学性质。
(2)难点:实验操作、观察和分析,尤其是钠与水反应。
课前准备学生复习初中化学中关于金属的知识,预习本课内容,查阅资料了解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引入】在上一章中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分类,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如何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我们将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系统研究钠及其化合物,可以定性认识钠的性质、变化和用途。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这节课我们主要用实验的方法认识单质钠的性质。
【投影】金属钠是英国化学家戴维在1807年电解熔融碳酸钠时得到的。
【学习任务1】通过观察和结合数据认识钠的物理性质。
思考与交流:(1)展示煤油装有钠的试剂瓶,用镊子将煤油中的钠取出来放在滤纸上,用滤纸把金属钠表面的煤油吸干,用小刀切开钠的表面,观察钠的光泽和颜色,并观察钠表面有些什么变化?【评价任务1】(1)根据观察结合数据总结出钠的物理性质:质软(硬度小)、密度比煤油大、熔点低、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学习任务2】通过观察集合前面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说一说为什么切开钠后表面会迅速变暗。
【教案】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教案】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01aaa84d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96.png)
《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方案学科专业:化学课程内容钠及其化合物课程学时1学时所属学科化学教学对象高一学生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按课程标准,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1、一般特征分析本课程适用于高一的学生,为15-16岁左右。
此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新鲜事物的热情度高,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
2、能力分析(1)知识水平学生在初三时已经有过一年的学习化学的经历,对化学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已经初步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和用途,具备了用离子的观点分析、解释溶液中离子反应的能力。
(2)能力水平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对实验安全知识也有了一定的学习了解,已初步具备实验探究能力、对实验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
(3)认知瓶颈对于知识点联系之间、用宏观现象推导微观反应,由定性认知到定量认知还存在在一定的障碍。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包括溶解性、溶液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过程与方法:通过“提出主张,获取证据,作出论证”的科学论证活动,进一步了解研究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同时能够思考总结,得出实验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用途的讨论和学习,体会化学对生产生活的贡献。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研究。
教学难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酸的反应及相互转化。
五、教学策略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是通过联系生活从而导入问题,通过设计实验从而探究性质,通过总结归纳来进行感悟提升。
教学策略为创设相应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形成问题驱动式学习。
在课程的开展中,促进学生进行协作探究以及形成师生会话式授课,从而实现意义建构,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六、教学环境与资源教具:黑板、PPT、多媒体、NOBOOK、实验用品、实验视频教学环境与学习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这两类环境又可作为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存在,并具有各自不同的构成要素。
高中化学《钠及其化合物(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化学《钠及其化合物(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ae369eb7360b4c2e3f64d8.png)
教学目标1、掌握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2、学会分析新型钠的化合物的性质3、通过材料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1、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2、新型钠的化合物的性质难点新型钠的化合物的材料分析教学过程环节一:通过钠及其化合物的思维导图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化学性质,使知识系统化环节二:钠的新型化合物的研究,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总结出钠的新型化合物的有关知识1、氢化钠离子型氢化物,熔融态能导电,电解时在阳极放出氢气。
氢的化合价为-1,具有强烈失电子趋势,是很强的还原剂。
氢化钠与水作用比钠与水作用剧烈的多,常因反应热使氢气燃烧,是一种良好的储氢材料。
在高温下还原性更强,如:与氨起反应生成胺化钠(NaNH2);400℃ 时,氢化钠能还原TiCl4 为金属钛。
氢化钠的工业合成是通过钠与氢气直接化合来完成的。
具体操作为:首先在氮气氛围下将钠熔融,熔融完毕后,将熔融钠分散到液体石蜡中(防止氢化钠在金属钠表面形成薄膜不利于吸收),高速搅拌,升温通氢气。
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2、硼氢化钠NaBH4 是常见的还原剂和重要的储氢载体,能与水较缓慢的反应生成NaBO2,且反应前后B 的化合价不变。
硼氢化钠在酸性条件会快速分解生成H3BO3 并释放氢气。
在强碱性条件下,常用NaBH4 处理含Au3+的废液生成单质Au,已知,反应后硼元素以BO2-形式存在,反应前后硼元素化合价不变,且无气体生成。
制备过程:1.用偏硼酸钠(NaBO2)、石英砂(SiO2)、金属钠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硼氢化钠和硅酸钠。
2.用无水硼砂Na2B4O7 和石英砂在高温熔融下反应,后与金属钠和氢气,在450 ~500℃温度和(3.04~5.07)×105Pa 压力下反应,生成硼氢化钠和硅酸钠。
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3、叠氮化钠NaN3 亦称“三氮化钠”,在真空中加热不爆炸,可逐渐分解为金属钠及氮气,是高纯度金属钠的实验室制造方法之一。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3章 第1节 钠及其化合物教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教学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3章 第1节 钠及其化合物教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4d0ade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35.png)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考纲定位 核心素养1.了解钠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掌握钠的重要化合物(Na 2O 2、NaOH 、Na 2CO 3、NaHCO 3等)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3.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4.了解Na +、K +的检验方法。
1.宏观辨识——认识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2.微观探析——能从钠的原子结构理解其性质,领悟结构决定性质。
3.科学探究——领悟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探究方案,并实验探究过程。
4.模型认知——以钠及其化合物的反应,利用“差量法”进行有关计算,利用图像法进行分析。
考点一| 钠及其氧化物1.钠的主要性质及应用(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光泽,ρ=0.97 g/cm 3,比水的密度小、比煤油的密度大,质软,熔点为97.81 ℃,沸点为882.9 ℃。
(2)化学性质(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与非金属反应⎩⎪⎨⎪⎧ O 2⎩⎨⎧ 常温:4Na +O 2===2Na 2O 点燃:2Na +O 2=====△Na 2O2Cl 2:2Na +Cl 2=====△2NaCl②与H 2O 反应:2Na +2H 2O===2NaOH +H 2↑。
实验探究:Na 与H 2O(含酚酞)反应的现象及解释③与乙醇反应:2Na +2C 2H 5OH ―→2C 2H 5ONa +H 2↑。
④与酸(HCl)反应:2Na +2HCl===2NaCl +H 2↑。
⑤与盐(CuSO 4)溶液反应:2Na +2H 2O===2NaOH +H 2↑,CuSO 4+2NaOH===Cu(OH)2↓+Na 2SO 4(答案合理即可)。
⑥与熔融盐TiCl 4反应:4Na +TiCl 4=====熔融Ti +4NaCl 。
(3)钠的保存与用途①保存:少量钠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②用途:2.钠的氧化物(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化学式Na 2O Na 2O 2 阳、阴离子个数比Na +与O 2-之比为2∶1 Na +和O 2-2之比为 2∶1 氧的化合价-2 -1 颜色白色 淡黄色 与H 2O 反应Na 2O +H 2O===2NaOH 2Na 2O 2+2H 2O===4NaOH +O 2↑ 与CO 2反应Na 2O +CO 2=== Na 2CO 3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22试剂现象 反应原理并解释 SO 2气体- Na 2O 2+SO 2===Na 2SO 4 FeCl 2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4Na 2O 2+4FeCl 2+6H 2O===4Fe(OH)3↓+O 2↑+8NaCl Na 2SO 3溶液- Na 2O 2+Na 2SO 3+H 2O===Na 2SO 4+2NaOH 氢硫酸溶液变浑浊 Na 2O 2+H 2S===S↓+2NaOH 酚酞溶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与水反应生成NaOH ,Na 2O 2的强氧化性使之褪色 品红溶液 溶液红色褪去 Na 2O 2的强氧化性使之褪色 2222(1)气体物质的量或体积关系若CO 2、水蒸气(或两混合气体)通过足量Na 2O 2,气体体积的减少量是原气体体积的12,等于生成氧气的量,即ΔV =V (O 2)=12V (原气体)。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教案-高一上学期人教版化学(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教案-高一上学期人教版化学(2019)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0a05ee1b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77.png)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类比,归纳总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外观,水溶性,碱性,热稳定性的区别。
2.学生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建设节约型社会,反对浪费。
评价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中滴加定量水的溶解性和热量的变化、滴加酚酞的颜色变化定性研究溶液的酸碱性,培养学生对实验探究中定量和定性水平的理解能力。
2、通过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加热探究热稳定性,培养学生用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的角度,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进行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
3、通过讨论和总结学会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之间的差异,培养学生能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运用化学反应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①知识重点:归纳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②能力重点:培养学生通过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和对比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归纳小结和评价实验的能力教学难点:通过学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用途和性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收集和获取,应用知识的综合能力,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具有创新探索的能力教学过程【回答】归纳总结一:物理性质碳酸钠Na2CO3 俗名:苏打,纯碱碳酸氢钠NaHCO3 俗名:小苏打溶解性:碳酸钠>碳酸氢钠二:化学性质碱性:碳酸钠>碳酸氢钠热稳定性2NaHCO3Na2CO3+H2O+CO2↑【回答】学生自我评价,猜想基本正确认真思考,相互交流,回答问题板书设计2NaHCO3 Na2CO3+ H2O+CO2↑。
(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2.1 钠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
![(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2.1 钠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d445214b5f0e7cd1842536b5.png)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宏观上通过实验探究、实验现象归纳钠的性质,微观上从原子结构上解释钠的性质,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理念。
通过查阅了解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评价目标通过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交流和点评,诊断学生实验探究水平通过对钠的还原性、活泼性的判断分析,诊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路视角重点难点掌握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重点理解钠与氧气、水的反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大海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那里有令人向往的景色,还有让吃货们乐不思蜀的海鲜美食。
【投影】海洋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含有周期表中的大部分元素。
钠便是其中的一种主要元素,也是典型的金属元素。
但钠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如NaCl、Na2SO4、Na2CO3等。
实验室中的钠单质是电解NaCl得到的。
下面就让我们来一睹钠的庐山真面目。
二、讲授新课【投影】【板书】1、钠的保存金属钠单质保存在煤油中【问题】钠为什么保存在煤油中?【教师】欲知其原因,我们稍后分析。
现在我们先一睹钠的真容,保存在试剂瓶中的钠单质为块状固体。
【设疑】钠什么颜色呢?是我们看到的淡淡的黄色吗?【教师】眼见未必为实,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们取出一块,将其解剖。
【投影】实验2—1钠的取用视频【教师】因为钠为块状固体,所以可以用镊子取用。
又因为钠保存在煤油中,表面会沾附一层煤油,我们要用滤纸把表面的煤油擦干。
然后,再用小刀将其解剖,使其露出真面目。
此时,我们看到是银白色,并有金属光泽。
【设疑】我们切割钠时用小刀并非削铁如泥的宝刀,只是一把普通的小刀,这说明什么呢?【学生】硬度小,软【教师】对,这些就是钠单质的物理性质。
【板书】2、物理性质块状固体,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软。
【设疑】刚才解剖钠时,我们看到什么变化没有?【学生】有,刚切开的钠是明亮的银白色,但很快就变暗变灰了。
【教师】对,刚切开的钠是明亮的银白色,但很快就变暗变灰了。
2.1钠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1钠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405f3498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e8.png)
- 钠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 钠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5. 实验操作与观察
- 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操作步骤
- 钠的燃烧实验操作步骤
- 钠化合物的性质实验操作步骤
6. 小组讨论与思考
- 钠及其化合物的环境影响
- 钠及其化合物的未来发展趋势
- 钠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7.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的总结
- 针对学生掌握情况,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目标: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深入了解钠及其化合物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进行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进行钠化合物的燃烧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实验现象对理解钠及其化合物的意义。
5.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钠及其化合物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实验室、试管、烧杯、滴定管、电子天平、显微镜等。
2. 课程平台:课堂讲义、PPT、实验指导书等。
3. 信息化资源:化学知识数据库、实验视频、网络实验模拟软件等。
4. 教学手段:讲授、实验演示、小组讨论、问题解答、互动式教学等。
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 引起学生对“钠及其化合物”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钠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钠及其化合物 教学设计教案
![钠及其化合物 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91bac750e2524de5187ea9.png)
第一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考纲解读】1、掌握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钠的用途和在实验室中的保存方法。
2、掌握重要的钠的化合物的性质及有关计算。
【知识梳理】一、化学发展史被称为近代化学发展史的里程碑四大史实是:1、1661年,英国科学家提出的概念。
2、1771年,法国化学家建立学说。
3、1803年,英国科学家提出了学说。
4、1869年,俄国化学家发现。
二、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1、基本方法:包括、、、等,另外还有模型法和假说法。
2、基本程序:物质的外观、物质的性质、以及是研究过程的重要环节。
三、钠2.化学性质:(1)跟氧气反应:Na+O2──(切面很快变___ ,Na2O加热时不稳定易转化成___ )Na+O2──(_____火焰,大量烟,生成_____色固体)以上反应说明Na2O2比Na2O稳定。
点燃(2)在氯气中燃烧:2Na+Cl2 ==== 2NaCl(白烟)(3)钠与硫混合研磨即生成Na2S Na+S---(4)钠与水反应,可见到下列现象:浮、熔、游、响、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离子方程式:。
(5)钠与酸反应: Na + H+ ---实质是钠与氢离子直接反应,比与水的反应更激烈,极易爆炸,要特别小心。
(6)钠与醇的反应试描述钠与乙醇反应的现象:_化学方程式(7)与盐溶液的反应先考虑Na与水反应生成NaOH,再考虑NaOH 是否与盐溶液反应。
如将钠投入FeCl3溶液中有气体放出和沉淀生成。
写出钠和氯化铵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 3.钠的存放、取用和制法少量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里或用石蜡密封。
取用时一般先用镊子把钠从煤油中夹出来,并用滤纸把表面的煤油吸干,然后用小刀切下黄豆大小的一块再做有关实验。
制法:只能用的方法制取钠单质,化学方程式为4. 碱金属元素①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特点写出元素符号:、、、、②化学性质和递变规律单质的化学性质相似,都具有强还原性,能跟卤素、氧气、硫等多数非金属直接化合。
钠及其化合物教案
![钠及其化合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aee965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e0.png)
钠及其化合物教案第一章:钠的基本性质1.1 钠的原子结构1.2 钠的物理性质1.3 钠的化学性质1.4 钠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第二章:钠的制备方法2.1 电解法2.2 熔融法2.3 氢气还原法2.4 钠的储存和运输第三章:钠的重要化合物3.1 氧化钠(Na2O)3.2 过氧化钠(Na2O2)3.3 氢氧化钠(NaOH)3.4 碳酸钠(Na2CO3)第四章:钠化合物的应用4.1 钠化合物在化工领域的应用4.2 钠化合物在建筑材料领域的应用4.3 钠化合物在农业领域的应用4.4 钠化合物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第五章:钠及其化合物的实验操作5.1 钠的提取与纯化5.2 钠的燃烧实验5.3 氢氧化钠的制备与性质观察5.4 碳酸钠的制备与性质观察第六章:特殊性质的钠化合物6.1 碱式碳酸钠(Na2CO3·10H2O)6.2 十水合碳酸钠(Na2CO3·10H2O)的结晶学性质6.3 十水合碳酸钠的溶解度与反应性6.4 其他特殊性质的钠化合物介绍第七章:钠化合物的分析方法7.1 焰色反应在钠化合物分析中的应用7.2 原子吸收光谱法在钠化合物分析中的应用7.3 X射线荧光光谱法在钠化合物分析中的应用7.4 钠化合物分析中的其他方法介绍第八章:钠及其化合物的环境影响8.1 钠及其化合物在环境中的行为8.2 钠及其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8.3 环境保护法规中对钠及其化合物的要求8.4 钠及其化合物的环保处理技术第九章:钠及其化合物的工业应用9.1 钠在铝电解中的应用9.2 钠在玻璃和陶瓷工业中的应用9.3 钠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9.4 钠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第十章:钠及其化合物的实验室安全10.1 钠及其化合物的危险性评估10.2 实验室中的钠及其化合物安全操作规程10.3 钠及其化合物的应急处理措施10.4 钠及其化合物的安全存储与运输重点:1. 钠的基本性质,包括原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钠的制备方法,包括电解法、熔融法、氢气还原法和钠的储存运输。
(完整版)第一节使用版钠及其化合物(一)教案
![(完整版)第一节使用版钠及其化合物(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33d5669e314332396893d6.png)
巴州石油高中“四四二”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设计【过渡】初中过程,你们学过一类金属与酸的反应,例如Zn与HCl,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学生】置换反应:Zn+2HCl=ZnCl2+ H2↑【问】如果我把钠投入盐酸中,他们会发生什么样的反应?【演示】:实验:钠与盐酸的反应【问】大家看到什么现象吗?【学生】:反应剧烈,有气泡产生【板书】4. 与酸反应2Na+2HCl=2NaCl+H2↑2Na+2H2O=2NaOH+H2↑【过渡】初中过程,你们学过一类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例如Fe与CuSO4溶液,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还记得吗?【学生】Zn+CuSO4=ZnSO4+Cu【问】那么把金属钠投入CuSO4溶液,是否也能发生类似的置换反应呢?演示:实验将钠投入CuSO4溶液,请学生观察现象【问】:大家看到什么现象了【学生】:反应剧烈、放出无色气体、产生蓝色絮状沉淀【讲述】这说明钠与CuSO4溶液并没有发生置换反应【问】:那么把金属钠投入CuSO4溶液到底发生了什么反应呢【学生】:从现象分析,发生了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讲述】钠先与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CuSO4发生复分解反应。
【问】:有同学能写出这个实验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吗?【板书】5、钠与某些盐的反应2Na+2H2O=2NaOH+H2↑CuSO4 +2NaOH ==Cu(OH)2↓+Na2SO42Na+2H2O=2Na++2OH-+H2↑Cu2++2OH -==Cu(OH)2↓【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金属钠的一些性质。
在化学性质的学习过程中,研究了钠与氧气,水的反应。
4Na+O2=2Na2O 2Na+O2△Na2O22Na+2H2O=2NaOH+H2↑【问】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钠在几个反应中都作什么呢?表现出什么性质?那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具有这样的性质呢?【学生】都做还原剂,表现还原性。
【板书】强还原性是钠的化学特性【板书】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讲述】金属钠的主要用途有:钠钾合金;作还原剂冶炼金属;钠光源【课堂练习】1.金属钠在空气中点燃燃烧,生成的产物是(B )A. Na2OB. Na2O2C. NaOD. Na2O32.金属钠与水反应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C )A.钠的熔点低B. 钠的密度小C. 钠的硬度小D. 有强还原性。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 教案-高一上学期人教版化学(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 教案-高一上学期人教版化学(2019)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010c087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d9.png)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教案教学目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上建立金属钠是一种强还原性金属单质的基本概念,理解其表现出还原性的化学反应,从微观上明确金属钠的强还原性是其易失电子的重要表现。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完成金属钠的相关实验,初步体验有序地、全面地、敏锐地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准确地用语言描述,尝试对现象进行分析、归纳,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对于金属钠的性质的研究,理解科学认识来源于实践的科学精神,重视以定性、定量分析作为科学认识的一种方法。
通过对钠着火的处理,理解掌握化学知识在公共危险性事故的处理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 1.钠和氧气、水的反应;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科学探究的程序。
难点: 1.探究问题的方案。
1.实验现象的分析推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入】播放视频----蓝色海洋中的红色珊瑚视频中看到微观下锌在硫酸铜溶液中置换生成铜,我们今天学习的物质——钠,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它的活泼性比金属要强。
二、探究钠单质的性质【情景问题】那么,钠投入硫酸铜溶液是怎样的情况?【演示实验】钠投入硫酸铜溶液【学生讨论】猜想出现实验现象的原因并设计实验论证猜想【小组探究实验】钠与水的反应向水槽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滴加几滴酚酞,投入一块绿豆大的钠,待实验完后,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活动】同学间互相讨论,交流各自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填下面的表格:【过渡】通过上面的实验,证明了钠与水反应的产物是氢氧化钠,那成的气体可能是什么?【思考1】如何设计实验验证?【教师实验】针筒实验验证是氢气【思考2】钠着火,该如何扑灭?【学生】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板书】通过刚才的实验,同学们了解了钠的那些性质?一、钠的物理性质密度、熔点二、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归纳】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原理分析钠与盐溶液反应规律【讲解】钠与水反应剧烈,它的保存不能有水,我们实验室一般保存在煤油中【思考3】钠为什么保存在煤油中?用什么工具切取钠?钠放空气中会怎样呢?【小组实验】用镊子取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察钠的光泽和颜色,并注意新切开的钠的表面所发生的变化。
高中化学《3.1钠及其化合物》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3.1钠及其化合物》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36b582f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c0.png)
高中化学《3.1钠及其化合物》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四川省米易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一《3.1 钠及其化合物》教案教学过程〔引言〕(给学生展示保存在煤油中的钠)今天我们要认识的金属就在这个试剂瓶中,大家看它肯定是个大人物,在它休息的地方还配有保镖。
(钠被一种液体保护着。
)我们请一个同学来闻闻这个液体是什么?(煤油)为什么它会受到煤油的如此保护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
一、钠的物理性质[演示实验2-1]P28(指导学生观察,归纳钠的物理性质)板书:1、钠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硬度:密度:导电、导热性:熔点、沸点:(银白色的金属光泽;质软;密度是0.97g/cm3,比水的密度小;热和电的良导体;熔点是97.81℃,沸点是882.9℃),请学生并指导取三块黄豆大小的钠,小刀切开金属钠时,看到其表面的光泽迅速变暗。
二、钠的原子结构和钠的化学性质:1、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学生下面自己写,一个学生上黑板书写)〔讲述过度〕:从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它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很容易失去,显示+1价,所以单质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表现出强还原性,。
那它的化学性质到底表现在那些地方呢?板书:2、钠的化学性质设问;刚才我们用小刀切开金属钠时,看到其表面的光泽有何变化?原因?答:变暗,表面被氧化。
(1)、与非金属的反应A、和氧气反应:[讲解]Na在常温下可被空气中的O2氧化成Na2O,4Na+O2====2Na2O,纯净的Na2O是一种白色粉末。
[教师]如果把钠放在空气中加热,请两个同学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现象。
[演示实验2-2]把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钠受热熔化(熔点低),再燃烧,发出黄色光,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讲解]我们所能看到的淡黄色固体是过氧化钠(Na2O2)。
请大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O2====Na2O2)(请学生标化合价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板书:B、和氯气、硫的反应2Na+Cl2=2NaCl 现象:产生大量白烟2Na+S=Na2S 现象:爆炸〔过渡〕钠不但可以和氧气发生剧烈的反应,而且它还可以和更多的物质剧烈的反应,比如:水。
钠及其化合物教案第一课时
![钠及其化合物教案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ded20257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46.png)
钠及其化合物教案第一课时教案:钠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和实验现象归纳,掌握钠的性质;(2)从原子结构上解释钠的性质,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理念;(3)了解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核心素养:(1)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验探究,学生能够自主探究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并能够进行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进而归纳出钠的性质。
(2)科学思维:通过钠的原子结构分析,学生能够理解结构决定性质的科学理念,并能够将这一理念应用于其他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探究中。
(3)科学态度:通过实验探究和交流评价,学生能够形成尊重事实、注重证据的科学态度,并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科学价值观:通过了解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学生能够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联系,并能够认识到科学知识的价值和应用意义。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导入新课:教师介绍大海中的化学资源,并引出钠是其中含量较高的元素,同时也是典型的金属元素。
接着展示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图片,并介绍实验室中钠单质的制取方法。
然后提出疑问:“钠有哪些性质呢?”引导学生思考。
讲授新课:(1)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钠单质的图片,并介绍钠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
随后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
(2)在实验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并归纳出钠的性质。
例如,钠与水反应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钠,说明钠具有还原性和活泼性。
接着,教师从原子结构上解释钠的性质,强调结构决定性质的理念。
(3)教师介绍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食盐中氯化钠的来源、金属钠在化工、航空等领域的应用等。
同时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巩固练习:教师提供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例如,“为什么把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钠与水反应产生氢气说明了什么性质?”等。
通过这些练习题,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州石油高中“四四二”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过渡】初中过程,你们学过一类金属与酸的反应,例如Zn与HCl,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学生】置换反应:Zn+2HCl=ZnCl2+ H2↑
【问】如果我把钠投入盐酸中,他们会发生什么样的反应?
【演示】:实验:钠与盐酸的反应
【问】大家看到什么现象吗?
【学生】:反应剧烈,有气泡产生
【板书】4. 与酸反应
2Na+2HCl=2NaCl+H2↑2Na+2H2O=2NaOH+H2↑
【过渡】初中过程,你们学过一类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例如Fe与CuSO4溶液,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还记得吗?
【学生】Zn+CuSO4=ZnSO4+Cu
【问】那么把金属钠投入CuSO4溶液,是否也能发生类似的置换反应呢?
演示:实验将钠投入CuSO4溶液,请学生观察现象
【问】:大家看到什么现象了
【学生】:反应剧烈、放出无色气体、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讲述】这说明钠与CuSO4溶液并没有发生置换反应
【问】:那么把金属钠投入CuSO4溶液到底发生了什么反应呢
【学生】:从现象分析,发生了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讲述】钠先与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CuSO4发生复分解反应。
【问】:有同学能写出这个实验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吗?
【板书】5、钠与某些盐的反应
2Na+2H2O=2NaOH+H2↑CuSO4 +2NaOH ==Cu(OH)2↓+Na2SO4
2Na+2H2O=2Na++2OH-+H2↑Cu2++2OH -==Cu(OH)2↓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金属钠的一些性质。
在化学性质的学习过程中,研究了钠与氧气,水的反应。
4Na+O2=2Na2O 2Na+O2△Na2O22Na+2H2O=2NaOH+H2↑
【问】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钠在几个反应中都作什么呢?表现出什么性质?那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具有这样的性质呢?
【学生】都做还原剂,表现还原性。
【板书】强还原性是钠的化学特性
【板书】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讲述】金属钠的主要用途有:钠钾合金;作还原剂冶炼金属;钠光源
【课堂练习】
1.金属钠在空气中点燃燃烧,生成的产物是(B )
A. Na2O
B. Na2O2
C. NaO
D. Na2O3
2.金属钠与水反应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C )
A.钠的熔点低
B. 钠的密度小
C. 钠的硬度小
D. 有强还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