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与针灸(一)

合集下载

传统康复治疗技术——针刺治疗技术

传统康复治疗技术——针刺治疗技术

传统康复治疗技术——针刺治疗技术针灸治疗疾病是根据脏腑及经络学说等中医学基础理论,利用针刺和艾灸的方法作用于人体,达到疏通经络,调节气血阴阳,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从而治疗疾病的方法,包括针刺、艾灸及拔罐方法。

(一)针刺前的准备1.选择体位体位以病人肢体舒适,能持久留针,医生有利于操作为原则,包括仰卧位(适用于取头面、胸腹腧穴及四肢的部分腧穴)、侧卧位(适用于取身体侧面的腧穴)、俯卧位(适用于取顶枕、后项、背、腰、臀部及下肢后面的腧穴)及坐位(适用于取头面、项部及手部的腧穴)。

2.消毒针具选用高压蒸汽消毒、煮沸消毒、药物浸泡消毒,医者和患者皮肤消毒可用75%酒精消毒或安尔碘等复合消毒液常规消毒。

(二)进针方法进针是指将消毒备用的毫针迅速准确刺入皮下的方法,通常右手持针称刺手,左手辅助按压为压手。

进针方法分单手进针法和双手进针法,常用的方法包括:1.爪切进针法左手拇指指甲按在穴位上,右手持针,将针紧靠指甲缘刺入,多适用于短针的进针。

2.夹持进针法用左手拇、示指以消毒棉球捏住针身下段,露出针尖,右手持针,双手配合,迅速刺入,多用于3寸以上长针,或肌肉肥厚处的进针。

3.提捏进针法左手拇、示指将穴位部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部的上端刺入,多适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进针,如头部的进针。

4.舒张进针法左手拇、示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之绷紧,右手持针刺入,多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纹部位的进针,如腹部的进针。

(三)针刺的角度、方向与深度1.针刺角度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所形成的夹角,分为直刺、斜刺、横刺三类。

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垂直刺入为直刺;呈45°倾斜刺入为斜刺;呈15°~25°沿皮刺入为横刺。

2.针刺的深度以既有针感而又不伤及重要脏器为原则,一般四肢及臀部、腹部穴位宜深刺,年老、形瘦、手足指趾部宜浅刺,头面及胸背部宜斜刺。

(四)行针进针后为了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而施以一定的手法,患者自觉有酸、麻、重、胀或触电样感,医者感觉手下有沉紧感觉。

针炙推拿和中医康复学

针炙推拿和中医康复学

针炙推拿和中医康复学1. 引言针炙推拿是中医传统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使用针灸和推拿手法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中医康复学则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结合了中医理论和现代康复医学的知识,旨在通过中医方法来促进疾病康复和功能恢复。

本文将详细介绍针炙推拿和中医康复学的相关内容,包括其原理、应用范围、技术特点以及临床效果等方面。

2. 针炙推拿2.1 原理针灸是一种通过刺激人体穴位来调节气血运行的方法。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经络系统贯穿全身,通过调节经络的气血运行可以达到治疗疾病和促进健康的效果。

针灸通过在特定穴位上插入细针,并进行旋转或加热等刺激手法,来改变经络气血的运行状态,从而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

推拿是一种通过按摩和推压人体穴位来调节气血运行的方法。

推拿手法通过刺激经络和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理脏腑、舒缓筋骨、活络通经,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促进健康的效果。

2.2 应用范围针灸推拿在中医临床中应用广泛,可用于治疗众多疾病和改善健康状态。

常见的应用领域包括:•疼痛管理:针灸推拿可以有效缓解各种类型的疼痛,如头痛、颈肩腰腿疼等。

•内科疾病:针灸推拿可以辅助治疗慢性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内科疾病。

•妇科问题:针灸推拿可用于调理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等妇科问题。

•神经系统问题:针灸推拿可以辅助治疗中风后遗症、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问题。

2.3 技术特点针灸推拿具有以下技术特点:•个体化治疗:针灸推拿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的,针对不同人群和疾病采用不同的穴位和手法。

•综合调理:针灸推拿通过调整全身气血运行来达到治疗效果,可以综合调理多个系统和器官。

•无创伤性:相比其他治疗方法,针灸推拿是一种无创伤性的治疗方法,没有副作用且安全可靠。

2.4 临床效果针灸推拿在临床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证据。

许多临床研究表明,针灸推拿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对于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针灸推拿可以减轻患者的腰背疼痛、改善活动功能;对于失眠患者,针灸推拿可以提高睡眠质量、缓解焦虑和抑郁。

康复医学之针灸病例分享

康复医学之针灸病例分享

主诉 病史
病例二
孟某,55岁,初诊日期:2011年4月5日。
四肢瘫痪,失音伴吞咽障碍23天。
患者既往有糖尿病、冠心病(心 脏支架植入术后)、高脂血症病 史。入院时意识清楚,精神弱, 头部左侧偏斜,转动不能,失音, 咳嗽有痰,痰出不能,双侧中枢 性面瘫,四肢瘫痪,眼球上下垂 直运动自如,水平则不能,瞬目 灵活,可通过睁闭眼及眼球上下 运动表达“是”与“否”,吞咽 困难,自带胃管、尿管。

谢观

肌张力增高,膝腱反射活跃,踝阵
查体及实 验室检查
挛(+),双侧巴彬斯基征(+)。 头颅CT示:脑干基底部、双侧基 底节区缺血灶及软化灶。舌红,苔
黄厚,脉弦数。
脑梗死(闭锁综合征),吞咽障 西医诊断 碍,肺部感染;糖尿病,冠心病
(心脏支架置入术后),高脂血 症。
中医诊断 中风(中经络)
治疗原则 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
查体及实 验室检查
右侧肢体肌力3级。 颅脑CT、MRI示:双侧基底节区、右侧丘脑脑梗死。
西医诊断 脑梗死,运动性失语
中医诊断 中风(中经络)
治疗原则 醒神开窍,化瘀通络
针灸取穴
内关、人中、三阴交、风池、 完骨、翳风、委中、廉泉、 百会、四神聪,舌面、咽喉 壁,舌下金津、玉液。
内关(双侧)直刺1-1.5寸,行捻转提
3次为度,不以留针;
百会、四神聪向后平刺1寸,均用小幅
度、高频率捻转补法;
咽后壁、舌面用2寸毫针快速点刺舌
面10余下,以微见细小出血点为宜;
舌下金津、玉液二穴,嘱患者张口卷
舌,暴露舌底部,用三棱针点刺金津、
玉液,以出血2ml以上为宜。
每日1次,20分钟/次,14天为1疗程。

中医康复概念(一)

中医康复概念(一)

中医康复概念(一)中医康复概念及相关内容概念中医康复是指运用中医药理论和技术,结合康复学理论和方法,对各种疾病进行康复治疗。

它以中医药为基础,以康复学的原则和手段为支撑,着重强调个体化、系统化和整体性治疗,旨在促进病患康复功能的恢复和提高。

相关内容中医康复涉及的内容较为丰富,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主要内容:1.中医诊断:中医康复首先进行中医病症诊断,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搜集病患的病情信息,确定病情的中医诊断,为后续的康复治疗提供依据。

2.中医治疗:中医康复依据中医药理论,采用草药、针灸、推拿、气功等中医疗法来治疗患者。

通过调理脏腑、活血化瘀、平衡阴阳等方法,以促进病患体内的正常气血运行,调整身体的失衡状态。

3.康复训练:中医康复注重体育锻炼和康复训练,借助运动疗法、理疗、物理疗法等手段,针对病患的具体病情和康复需求,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和康复方案,帮助病患恢复功能。

4.营养调理:中医康复还注重合理的饮食和营养调理。

中医药理论强调食疗和药膳的应用,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选择适宜的食材,达到滋补强身、促进康复的效果。

5.心理疏导:中医康复认为身体的疾病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因此还包括心理疏导和心理康复。

通过倾听病患的内心需求和情感表达,开展心理治疗,帮助病患调整心态、舒缓压力,提高治疗效果。

6.辅助疗法:中医康复还可以结合其他疗法进行辅助治疗,如艾灸、拔罐、刮痧等,以及适度的中药外治、中药熏蒸等。

这些辅助疗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疼痛、消肿止痒等。

7.病情管理:中医康复注重对患者病情的全程管理。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康复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进行复查和评估,以确保治疗效果。

8.预防保健:中医康复还包括预防和保健工作。

中医强调“上医治未病”,因此在康复治疗完成后,医生会给予患者一些建议和指导,帮助其提高免疫力和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以上是对中医康复概念及相关内容的简述,中医康复涵盖了多个方面,旨在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治疗,促进病患康复功能的恢复和提高。

传统康复针灸知识点总结

传统康复针灸知识点总结

传统康复针灸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1 针灸的起源针灸疗法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医学疗法,起源于古老的中国。

它是一种通过在特定穴位上插入针具来调节人体生理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疗法。

1.2 针刺的原理针刺的原理是通过对人体经络系统的调节,来调整人体的气血平衡,以达到预防疾病、治疗疾病的目的。

1.3 康复针灸康复针灸是指通过针灸疗法来进行康复治疗,即通过对疾病患者进行针灸治疗来恢复其健康和生活功能。

二、针灸的经络学说2.1 经络系统经络系统是针灸理论的基础,它是一个包括经脉、络脉和穴位的系统,主要贯穿于人体的肌肉组织、脏腑器官和皮肤表面。

2.2 经脉经脉是指经络系统中的主要脉络,主要贯穿于人体的肢体和躯干,有十四条主要经脉和数百条副经脉。

2.3 经络的功能经络系统的功能包括传导气血、调节气血、保护脏器,它是维持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系统。

三、针灸的穴位学说3.1 穴位的定义穴位是指人体表面上特定的一个点位,是通过针刺来调节气血的主要途径。

3.2 穴位的分类穴位可以根据其位置和功能来进行分类,主要有经穴、俞穴、杂穴等不同类型。

3.3 穴位的功能穴位具有调节气血、调整脏腑功能、防治疾病等多种功能,是针灸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针灸的治疗原则4.1 针灸的治疗原则针灸治疗的原则是根据疾病的病因、病机和病理特点来进行临床辨证,以确定针灸治疗的具体方法和穴位。

4.2 针刺的方法针刺的方法包括一次刺入、渗血刺、灸刺、三针法等多种方法,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4.3 针刺的应用针刺可以根据疾病的部位、症状和病程来进行选择,如头痛、失眠、高血压、冠心病、胃病等多种疾病都可以通过针刺来治疗。

五、针灸的康复效果5.1 针灸的疗效针灸治疗的疗效主要包括镇痛、抗炎、促进细胞再生、调节神经体液、增强免疫力等多个方面。

5.2 针灸的优势针灸治疗的优势包括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疗程短、康复快等多个方面。

5.3 针灸的适应症针灸治疗有很广泛的适应症,包括各种疼痛症、慢性疾病、神经病、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

康复医学中的针灸治疗

康复医学中的针灸治疗

康复医学中的针灸治疗针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自古以来就在康复医学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内部的生理机制,从而促进疾病康复和功能恢复。

本文将探讨康复医学中的针灸治疗,包括其原理、应用范围以及临床效果等方面。

一、针灸治疗的原理针灸治疗的原理基于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经过络脉相连,通过穴位与脏腑相通。

针灸的主要作用机制包括:1.调理阴阳平衡:针灸能够调整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激活机体的自我调节和修复机制。

2.促进气血循环:针刺穴位可以改善经络气血的循环,增强组织器官的供血供氧能力。

3.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针灸通过刺激穴位,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以上原理是针灸治疗的基本作用机制,针对不同的康复病症可以选择不同的穴位和技法来进行治疗。

二、针灸治疗的应用范围针灸治疗在康复医学中应用广泛,可以用于各种疾病的康复和功能恢复。

下面列举几个典型病症的针灸治疗应用范围:1.运动损伤康复:针灸在各类运动损伤(如扭伤、肌肉拉伤等)康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缓解疼痛、消肿散瘀,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和恢复功能。

2.脊柱疾病康复:针灸在脊柱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的康复治疗中,可以改善椎间盘的退变,缓解相关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神经功能障碍康复:针灸在中风、帕金森病等神经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中,可以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和神经认知功能。

4.慢性疼痛康复:针灸在慢性疼痛(如颈肩腰腿痛等)的康复治疗中,可以改善疼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减少对药物的依赖,提高生活质量。

三、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针灸治疗在康复医学中的临床效果是有目共睹的。

临床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一项研究发现,针灸治疗对于脊柱疾病和运动损伤的康复效果较好,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常规治疗。

另外,针灸治疗还可以减少对药物的依赖,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综合来看,针灸治疗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是可靠且有效的。

中医康复科简介

中医康复科简介

中医康复科简介中医康复科是中医药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致力于运用中医药理论和技术,配合康复医学,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治疗。

本文将对中医康复科进行介绍,包括其起源、发展、治疗方法、应用范围等方面的内容。

1. 起源与发展中医康复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医文献,“康复”一词最早出现在《内经》中。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中医医生通过观察和实践逐渐总结出了一套康复治疗方法,并逐渐形成了中医康复科的体系。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和康复医学的兴起,中医康复科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发展。

不仅仅是在中国,许多国家都开始将中医康复科与传统的康复治疗方法结合起来,以增强疗效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 治疗方法中医康复科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病情,采用多种治疗方法进行康复治疗。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草药治疗:中医草药具有调理体内机能的作用,可以帮助恢复患者的健康。

中医康复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开方,给予患者合适的草药治疗。

(2)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康复科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和平衡人体的气血流动,促进康复和治疗。

(3)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康复科的另一种常见治疗方法。

通过按摩和推拿特定的穴位和经络,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改善患者的康复进程。

(4)运动疗法:中医康复科也会针对不同的患者,设计适合其康复需求的运动疗法。

比如,对于某些关节炎患者,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促进康复。

3. 应用范围中医康复科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几乎可以用于任何需要康复治疗的疾病或症状。

以下是中医康复科常见应用范围的一些例子:(1)骨伤科:对于骨折、脱位等骨科疾病,中医康复科可以通过草药、针灸、推拿等方法促进骨骼愈合和康复。

(2)神经康复:中医康复科在中风、脑卒中、脑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康复治疗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中医的药物和治疗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恢复神经功能。

(3)呼吸康复:对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医康复科可以通过调理患者的体质、改善气息等方法,降低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养生康复学 重点整理(1) (1)

中医养生康复学   重点整理(1) (1)

中医养生康复学重点整理(1) (1)养生:依照人类生命进展的规律,在整个生命过程,综合协调多种可以保养躯体、防备疾病、延缓衰老的手段或办法,以达到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目的的一种自觉的保健活动。

康复:是指关于伤病、残疾者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尽最大也许以减轻病残的妨碍,最大限度地恢复其身心功能及日子与工作能力,使其重返社会。

中医康复:是指采纳精神调节、合理饮食、体育锻炼、针灸推拿、服用药物以及沐浴、娱乐等各种措施,对先天或后天各种因素造成的机体功能衰退或障碍举行恢复,以提高或改善病残者的生命质量。

1、康复的要素(挑选+简答)(1)康复的对象(2)康复的领域(3)康复的措施(4)康复的目的(5)康复的提供(1)康复的对象:要紧是残疾病人、慢性病人和老年病人。

(2)康复的领域:包括“医学康复”或称“医疗康复”(利用医疗手段促进康复),“教育康复”(经过特别教育和培训以促进康复),“职业康复”(恢复就业能力,取得就业机遇),“社会康复”(在社会的层次上采取与社会日子有关的措施,促使残疾人重返社会)。

实现以上四个领域的康复也算是“全面康复”。

(3)康复的措施:一切实用的措施。

包括所有能消落或减轻身心功能障碍的措施,以及其他有利于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的措施,别但使用医学科学的技术,而且也使用社会学、心理学、工程学等方面的技术和办法(4)康复的目的:全面康复、重返社会。

实现全面康复,着重在提高日子素养,恢复独立日子、学习和工作的能力,能在家庭和社会上过故意义的日子,重返社会。

(5)康复的提供:提供康复医疗、训练和服务的别仅有专业的康复工作者,而且也包括社区的力量、残疾人及其家属也参与康复工作的打算和实施。

康复别仅是训练残疾、残障患者,提高其功能,以习惯环境;还需要环境和社会作为一具整体来参与,以利于他们重返社会。

要求残疾、患者本人,其家庭及所在社会均参与康复服务打算的制定和实施。

2、康复的对象(挑选)(1)部分急性伤病患者(2)各类残疾者(3)部分慢性病患者(4)年老体弱者康复是要紧对象:残疾病人3、康复的基本观点(填空)整体康复观——“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功能康复观——加强或恢复脏腑功能组织功能,加强或恢复日子自理能力以及功能补偿。

针灸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针灸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针灸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它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调节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和促进康复的目的。

在康复医学领域,针灸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本文将探讨针灸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并总结其效果和注意事项。

一、针灸在康复医学中的作用1. 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针灸刺激穴位可以增加局部血液流量,并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加快组织修复和康复的速度。

此外,针灸还可以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帮助康复者更快地恢复体力和功能。

2. 缓解疼痛和改善神经功能针灸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缓解疼痛和改善神经功能。

通过刺激穴位,针灸可以改变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

同时,针灸还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神经传导和神经调控,使康复治疗更加有效。

3. 提高免疫力和抗炎效果针灸刺激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力。

此外,针灸还具有一定的抗炎效果,可以减轻炎症反应,促进伤口的愈合和康复。

二、针灸在康复医学中的具体应用1. 临床疾病的康复治疗针灸可以用于各种临床疾病的康复治疗,比如中风、脑梗塞、脊髓损伤等。

通过刺激穴位,针灸可以恢复病人的神经功能和肌肉活动,促进其康复进程。

2. 运动损伤的康复针灸在运动损伤的康复中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对于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损伤,针灸可以减轻疼痛、消肿止痛,并加速损伤部位的组织修复。

3. 慢性疼痛的治疗慢性疼痛是一种常见的康复问题,例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

针灸可以通过改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提高其生活质量。

三、针灸的注意事项1. 选择合格的针灸师针灸是一项技术活,需要经过专业训练和资质认证的针灸师进行操作。

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时应选择正规的医院或健康中心,并咨询医生的意见。

2. 针灸治疗要注意卫生针灸治疗需要采用消毒的针具,并注意穴位周围的清洁。

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时应确保医院或健康中心具备良好的卫生环境,避免交叉感染。

3. 针灸治疗需要持之以恒针灸治疗的效果需要长期坚持,患者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康复中医知识点总结

康复中医知识点总结

康复中医知识点总结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在康复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中医康复理论认为人体在受伤或患病后,需要通过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气血运行等方法来恢复健康。

中医康复治疗注重整体观念,强调以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个性化治疗,达到疾病康复的目的。

本文将对中医康复的一些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中医康复的基本理论1. 阴阳五行理论:中医康复理论的基石之一是阴阳五行理论。

阴阳学说是古代中国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理念之一。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阴阳两种相对而统一的对立面构成,阴阳的动态平衡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基本保障。

五行学说也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金、木、水、火和土五大元素,这些元素之间相生相克,相互作用,构成了中医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基础。

2. 气血理论:中医康复理论强调气血的重要性,认为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

气的运行主要通过经络,而经络是连接脏腑、组织器官的通道,形成了人体生理调节、病理变化、康复的重要途径。

血主要是在脏腑中生成,经络中流动,它对脏腑组织器官的营养、激活和调节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3. 脏腑理论:中医康复治疗强调脏腑的功能调节和整体平衡。

中医认为脏腑是人体内脏器的总称,在脏腑理论中,脏器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保持脏腑的平衡、协调,对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4. 病机病因学说:中医康复理论强调病机学说,即病因和发病机制。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外感、内伤、情志、饮食、劳逸不节、环境等多种因素导致了体内阴阳失衡、气血运行不畅,引发了疾病。

康复过程中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找出病因病机,才能达到康复的目的。

二、中医康复的常用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作为中医康复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其疗效确切、作用广泛、副作用小的特点,在康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康复过程中,中药可以根据病人的辨证施治原则,对病人进行综合治疗,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气血运行,增进体质,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针灸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针灸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针灸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针灸作为我国传统医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更是现代康复医学中的关键内容,并且这种治疗方式在康复医学中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从现代医学角度上分析,其中的疗效标准并不完善,但是传统针灸在其中的有效应用,能够提高整体的医疗治疗效果,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

那么针灸在康复医学中都有哪些作用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一、针灸的具体作用(一)镇痛作用医学研究证明,针灸疗法在临床治疗中的有效应用,能够起到非常好的镇痛效果。

当针刺脑脊髓时,脑中的内啡肽就会增加,进而起到镇痛效果。

相关研究报道,神经系统与神经递质之间的作用并不是孤立的,两者之间是相互配合的。

如,针刺信号会让我们脑内的吗啡样物质不断增多,其可以作用于中脑导水管的周围灰质,然后转而兴奋中的缝核,进而起到镇痛效果。

(二)机体各系统功能的调节作用首先是对人体脏腑功能的有效调节。

如果针刺呼吸系统,可以起到平喘止痉的效果,针刺对肾功能还具有调整作用,并且这种方式还能够治疗尿潴留等多种疾病。

医学研究发现,科学针刺膈俞穴等部位,能够对缺血性贫血进行有效治疗。

其次,在具体的实验后,我们会发现针刺后的外周血液内网状中的红细胞数会不断剧增。

如果针刺足三里等穴位,能够提高白细胞的总数,非常适合应用于放疗等所引起的白细胞总数减少症状。

最后,其对免疫系统也可以进行调整。

针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适当提高人体的免疫作用,增强我们的体质,从而预防其他疾病的发生。

1.针灸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1.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针灸在心血管疾病康复治疗中的有效应用,不仅具有非常好的降血脂和降血压作用,还能够改善血液的粘稠度,适当增强血管的扩张能力。

同时,通过合理的针灸,能够刺激心血管的神经系统,让系统的内部能量和物质发生改变,及时消除其中的危险因子。

现阶段,针灸不仅在高血压治疗中得到了有效应用,其还被应用到了低血压症的治疗中。

在低血压的基础上,只需要八分钟左右就可以对血压进行调节,保证血压的平稳性。

针灸疗法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针灸疗法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针灸疗法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摘要:在近30余年,康复医学已经从无到有,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

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老龄化、疾病谱的改变、急诊救治率的提高使得康复医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也对康复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而针灸疗法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作为中医学中的一支奇葩,在诸多疾病的临床治疗及康复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针灸疗法;康复医学;应用针灸疗法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现状针灸方法很多,常用的针灸法内容主要有毫针法、灸法及其他特种针法(电针、温针灸)等。

康复医学的发展中,吸收了针灸疗法,应用在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痛症、神经系统病症、关节病、癌症等领域的康复治疗中。

针灸疗法具有疏通经脉、调理气血、平衡阴阳、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从而达到镇痛、镇静、抗感染、止血等,而这些作用又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综合作用,故其适用范围极广泛,可用于康复医学的各科病症,就其中重点发展的几类疾病做重点介绍:(1)骨关节疾病:骨折后的康复、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关节周围炎、骨关节炎、骨质疏松、扭伤等,针灸治疗效果良好。

虞海崧[1]应用电针治疗尺桡骨骨折术后4个月后行X片检查,骨折断端骨痂达断端骨痂达Ⅳ~Ⅴ级,明显高于服药组2 例(占12.5 %)和外药组2 例(占18.2 %)。

周静[2]温针灸治疗肩周炎30例,显效17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93.33%。

朱建国[3]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将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

张华[4]应用电针治疗62例增生性脊柱炎患者,有效率为97.81%,痊愈率达91.42%。

段立[5]运用针灸治疗颈椎病患者87例总有效率为100%。

(2)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后遗肢体功能障碍、吞咽障碍、语言障碍、抑郁,癫痫、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周围神经损伤等,用针灸治疗者,有显著效果。

针灸疗法与康复医学的运动疗法你都了解吗

针灸疗法与康复医学的运动疗法你都了解吗

针灸疗法与康复医学的运动疗法你都了解吗对于出现功能障碍的患者来说,康复治疗必不可少。

而在康复过程中治疗手段具有较多的方式,而针灸作为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经常会出现在康复治疗中,它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功能,其在康复医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能够为脑血管后遗症、痛经和关节病等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而康复医学中的运动疗法主要是使用器械或者是患者自身的力量,进行主动或被动的运动,让全身和局部运动能力和感觉能力有所恢复,已经广泛使用在成年人脑卒中和小儿脑瘫等患者康复治疗中。

而针灸疗法和康复医学的运动疗法均可以帮助患者进行康复治疗,那你们又对这两种方式了解多少呢?是否对于它们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呢?接下来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针灸疗法和康复医学中的运动疗法。

1.针灸疗法针灸的方法很多,具有疏通经络气血,调节脏腑阴阳等作用,而这些作用往往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多种联合在一起的相互作用,所以适用的范围较广,能够在疾病康复和治疗中使用,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1.运动系统疾病:主要为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及软组织损伤等疾病,针灸祛风散寒、舒筋活络,能有效的缓解关节肌肉组织的疼痛,改善脊椎运动功能,临床疗效确切。

2.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性头疼、面部神经麻痹、脑血管后遗症等疾病。

通过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改善神经损伤引起的感觉障碍改善患者功能。

3.妇科和儿科疾病:妇科主要是包括月经不调、闭经和痛经等;针灸治疗妇科疾病疗效较好,可以从整体上调节神经内分泌的平衡;儿童为营养不良、脑瘫等。

在为小儿治疗脑瘫的时候使用针灸疗法可以将其大脑中的内因潜能激发出来,加快神经机能的形成和发展,如果此时再加上康复医学中的运动疗法,能够得到更为理想的疗效。

而在针灸疗法当中,虽然要让患者选取舒适的体位,并方便医生的操作,但体位和疗效之间并没有直接联系。

而运动疗法则非常的重视患者的体位,想要确保训练的有效性就需要让患者保持适宜的体位。

除此之外,针灸对于疾病不同阶段的取穴也是不同的,拿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举例,如果患者患肢肌张力增高,并不建议在患肢张力增高的位置应用电针治疗,如果使用可能出现适得其反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复与针灸(一)
【关键词】康复针灸
医学模式的转变、康复医学的兴起及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及重新认识,为针灸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发展平台。

但是目前国内针灸临床的领域呈现出逐渐萎缩的趋势,大多数针灸科室的病种较为单一,主要局限于中风后偏瘫、面神经炎及颈肩腰腿痛等,针灸的很多优势没能充分发挥。

本文简述康复与针灸的相关性。

1康复的概念
从历史文献来看,中医学最早使用了“康复”一词。

据《尔雅·释诂》:“康,安也”;《尔雅·释言》:“复,返也”。

即康复为恢复平安或健康。

古代医籍中的“康复”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种〔1〕。

(1)指疾病的治愈和恢复。

如《续名医类案·带下》载:“毛达可妇人罹患带下病,如法调理,康复如常”。

(2)指精神情志的康复。

(3)指正气的复原。

进入80年代,现代康复医学理论和康复治疗技术大量引入中国,以及现代康复医学学科在我国确立,康复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于1981年对康复定义进行修订的解释:“康复是指一切有关的措施,以减轻致残因素或条件造成的影响,并使残疾者能重新回到社会中去。

”功能是康复的立足点,康复的对象主要是残疾者,以及慢性病、老年病等有各种功能障碍者。

2康复医学与中医康复学
现代康复医学学科于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逐步确立。

康复医学是促
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现代医学体系。

随着现代康复观念及康复医学的引入,中医开始系统发掘、整理和研究中国传统的康复医学理论、技术和治疗方法,出现了中医康复学这一概念,并逐渐形成了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

中医康复学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康复医学理论、医疗方法及其运用的一门学科。

具体地说,它是一门以中医理论基础为指导,运用调摄情志、娱乐、传统体育、沐浴、饮食、针灸推拿、药物等多种方法,针对病残、伤残诸证、老年病证、恶性肿瘤及热病瘥后诸证等的病理特点,进行辨证康复的综合应用学科。

与中医养生学和中医临床学构成了完整的中医体系。

尽管中医康复学与现代康复医学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和康复治疗技术,但二者都是以人的功能为研究对象,以改善功能障碍,促进病、伤、残者回归社会为最终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