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电磁辐射性能要求与测试方法

合集下载

如何测量辐射值是否正常值

如何测量辐射值是否正常值

如何测量辐射值是否正常值(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致辞讲话、条据书信、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peeche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如何测量辐射值是否正常值如何测量辐射值是否正常值发生核事故或放射事故,特别是有放射性物质向大气释放时,总的防护原则是“内外兼防”那么,检测核辐射用什么仪器呢?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如何测量辐射值是否正常值,欢迎阅读!如何测量辐射值是否正常值使用辐射检测仪即可进行检测辐射强度。

电子产品电磁兼容性测试标准

电子产品电磁兼容性测试标准

电子产品电磁兼容性测试标准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提高,电子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电子产品的频繁使用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电磁干扰。

为了确保电子产品的正常运行并保障用户的安全,制定了电磁兼容性测试标准。

本文将对电子产品电磁兼容性测试标准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介绍。

一、产品分类与测试标准在电磁兼容性测试中,电子产品被分为不同的分类,每个分类有相应的测试标准。

这些测试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发射性能测试这一测试标准旨在测量电子产品产生的电磁辐射是否在合理范围内。

主要包括电磁能量测量、频谱分析和辐射抑制等指标。

比如,对于手机等无线通信设备,需要对其发射的无线电频率进行测试,确保其发射功率在规定范围内。

2. 抗扰度测试抗扰度测试主要针对电子产品在电磁环境中的抵抗能力。

通过模拟不同的干扰源,比如电源脉冲、静电放电等,测试电子产品的抗干扰能力。

在测试中,还需要对电子产品的传导抗扰度和辐射抗扰度进行分析。

3. 地址性能测试地址性能测试主要是评估电子产品在电磁环境中的地址能力,也就是产品对外界电磁干扰的敏感程度。

通过模拟不同的场景,比如电源脉冲、雷电等,测试电子产品的地址性能,以确保产品能够正常工作并保护用户的安全。

二、测试方法和过程电子产品电磁兼容性测试的主要内容是测试方法和过程。

测试方法是指在测试中采用的技术手段和工作步骤,而测试过程是指在测试中要执行的具体操作。

1. 测试方法在电磁兼容性测试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测试方法:(1)频谱扫描法:通过对电子产品发射的频率进行扫描,测量其功率谱分布,判断其是否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

(2)传导扫描法:通过在电子产品周围的传导媒介上扫描电磁场,测量电磁场强度,判断是否有过高的干扰。

(3)辐射扫描法:通过在电子产品周围的空间中扫描电磁场,测量电磁场强度,判断是否有过高的辐射。

2. 测试过程在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准备测试设备和测试样品,并进行相关的校准。

手机emc测试标准

手机emc测试标准

手机emc测试标准手机EMC测试标准。

手机电磁兼容性(EMC)测试是评估手机在电磁环境中的性能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也是手机产品上市前的必要测试环节。

手机EMC测试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手机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手机EMC测试标准应当符合国际通用标准,如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等组织发布的相关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了手机在电磁辐射、抗干扰能力、电磁波传输等方面的测试要求,确保了手机产品在不同电磁环境下的正常使用。

其次,手机EMC测试标准应当包括了各种常见电磁环境下的测试场景,如电磁辐射强度、静电放电、电磁场抗扰度、电磁兼容性等测试项目。

通过这些测试项目的执行,可以全面评估手机产品在电磁环境下的性能表现,为产品的优化和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此外,手机EMC测试标准还应当结合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确保手机产品在上市销售时符合当地的法规和标准要求。

这既是对手机产品质量的保障,也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避免了因电磁兼容性问题而引发的安全隐患和法律风险。

在执行手机EMC测试标准时,应当采用专业的测试设备和仪器,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测试过程中还需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避免人为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保证测试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总的来说,手机EMC测试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手机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执行标准要求,确保产品在电磁环境下的稳定性和性能表现,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市场的认可。

因此,手机生产企业应当高度重视手机EMC测试标准,加强标准的研究和执行,不断提升产品的电磁兼容性,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手机产品。

测试手机辐射

测试手机辐射

测试手机辐射
测试手机辐射的方法有多种,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测试方法:
1. 使用辐射仪:辐射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测试电磁辐射的仪器,可以直接测量手机的辐射水平。

将手机放置在辐射仪附近,并按照仪器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即可读取手机辐射数值。

2. 使用手机应用软件:有些手机应用软件可以用来测试手机辐射。

用户只需要下载并打开这些应用软件,按照软件的指示进行操作,即可得到手机辐射的数值。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的准确性有待考证。

3. 使用科学测量工具:在实验室条件下,可以使用专业的科学测量仪器来测试手机辐射。

这种方法需要专业人士和实验条件,并且通常用于科学研究活动。

请注意,手机辐射的数值只是一种参考,不一定能完全反映出对人体的潜在影响。

目前科学界对于手机辐射对健康的影响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因此使用手机时应尽量采取一些常见的手机用法标准,如通话时使用免提或耳机、避免长时间贴近身体等。

关于手机与基站等通信设备电磁辐射的研究和测试

关于手机与基站等通信设备电磁辐射的研究和测试

2.1 手机及基站辐射的产生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空间无线信号的传输是通过基站与手机的电磁波联系来 实现的, 信号传输过程即是手机与基站间相互发射与接收电磁波的过程,因此带 有一定剂量的电磁辐射。需要指出的是其辐射与 X 射线、伽马射线等电离辐射完 全不同,仅是一种带能量的电磁波,有能量而无质量,不能在人体内产生电离化 或辐射能, 是非电离性辐射场。 部分公众对手机辐射的恐惧源于对核辐射的恐惧, 其实两者本质上完全不同。
关于手机与基站等通信 设备电磁辐射的研究和 测试
张昕昕
目前,中国手机存量用户已近 10 亿,移动通信终端已成生活必须品,持有 量不断上升, 三大运营商移动基站遍布城乡各地。随之而来关于公众移动电话基 站和手机电磁辐射问题的讨论也逐渐增多, 对于电磁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引起人们 的普遍关注。 本文首先对电磁辐射生物效应的机理与国内外通信设备辐射相关标准进行 说明, 分析当前国内电信运营商采用的各类移动通信标准中与电磁辐射紧密相关 的手机发射功率控制技术, 并据此确定现场数据采集方案与数据分析方法,选取 具有代表性的基站与手机终端进行数据采样与分析。 试图对公众疑虑的如通信设 备辐射功 率、 电磁波 比吸收率 ( SAR 指标 ) ,移动 基站 附近的 辐射强度, GSM/WCDMA/TD-SCDMA/CDMA2000 不同制式手机的辐射差别等问题进行阐释。
2.2 手机及基站辐射频率
当前我国各电信运营商手机使用频段在 800-2200MHZ 之间,属于微波频段。 各制式手机主要使用频段如下: GSM900/1800:890-915MHz/1710-1785MHz(上行)、 935-960MHz/1805-1880MHz(下行)
CDMA:825-835MHz(上行) 、870-880MHz(下行) WCDMA:1940-1955MHz(上行)、2130-2145MHz(下行) CDMA2000:1920-1935MHz(上行)、2110-2125MHz(下行) TD-SCDMA: 1880-1920MHz、2010-2025MHz、2300-2400MHz PHS:1900-1920MHz(即将清退) 参照我国《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 (GB9175—88) ,处于该频段的电磁辐射一 级安全区辐射功率密度应小于 10μ w/cm2 ,二级中间区辐射功率密度应小于 40μ w/cm2。 (电磁辐射分级标准定义见 1.3.2 章节) 。

手机辐射测量

手机辐射测量

手机辐射测量
手机辐射测量是指测试手机产生的辐射量。

辐射通常分为电磁辐射和离子辐射两种类型,而手机产生的辐射主要是电磁辐射。

常用的手机辐射测量方法有以下几种:
1. 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测量方法:SAR是手机与
人体组织相互作用时,人体吸收电磁能量的速率,单位为瓦特/公斤。

SAR测量一般需要专业的仪器进行,通过将手机模拟
人体使用时的辐射情况进行测量,得出手机的辐射水平。

2. 磁场测量方法:通过磁场测量仪器,可以测量手机产生的磁场强度,磁场强度较小的手机辐射相对较低。

3. 电磁波测量方法:通过电磁波测量仪器,可以直接测量手机产生的电磁波强度,电磁波强度较小的手机辐射相对较低。

4. 可视化测试方法:通过红外相机或热成像仪等设备,可以观测手机在使用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从而间接评估手机的辐射水平。

总的来说,手机辐射测量需要专业的仪器和设备进行,一般用户无法直接进行测量。

为了降低手机辐射对身体的潜在影响,可以选择低辐射手机、适量使用手机、使用免提设备等方式来减少手机辐射。

电磁辐射如何检测

电磁辐射如何检测

电磁辐射如何检测
现如今我们身边的电磁辐射源越来越多,有天然的电磁辐射源,也有人工的电磁辐射源,而我们要想准确的测量出身边的电磁辐射,就要学会检测方法。

本文另外,如果是自己在家测量电磁辐射,我们可以利用电磁辐射测试仪。

测试方法:
测量手机:打开仪器开关,将手机辐射源(一般在天线旁)部位靠近测试区约1-2厘米(根据手机的不同而调整不同的距离),显示屏上将显示出手机辐射值,此值就是该手机的电磁波辐射密度;
测试电脑:打开仪器天关,将仪器靠近电脑显示器或电脑主机,距离电脑显示器或主机越近辐射会越大,
不同的电脑辐射在小也会不同,电脑电磁波辐射大的可能达到几千uw/平方cm,小的用仪器测试辐射值可能显示为0(注:当本仪器测试电磁辐射数值小于1uw/平方cm时仪器将显示0);
防辐射产品防辐射效果测试方法:
1.测试手机防辐射贴防辐射效果:先用电磁波辐射测试仪测试出手机的大约辐射数值(距离手机大约1-2厘米),将手机防辐射贴贴在手机上,在用电磁波辐射测试仪测试该手机的辐射(距离手机大约1-2厘米),两次测试的结果可以看出该防辐射产品是否能够防辐射;
2.测试防辐射服装的防辐射效果:先用电磁波辐射测试仪测试出电脑或其它辐射源,在把防辐射服装放在中间,此时如果防辐射服装防辐射,电磁波辐射测试仪显示的数值就会明显减小。

srrc的执行标准

srrc的执行标准

srrc的执行标准随着无线电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无线电设备如手机、电视、蓝牙耳机等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为了确保这些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和安全性,中国政府要求所有无线电设备必须通过SRRC认证。

本文将详细介绍SRRC认证的产品范围,包括测试标准、测试方法、认证流程等信息。

一、SRRC认证产品范围1、手机手机作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其SRRC认证尤为重要。

手机在发射和接收无线信号时,会产生一定的电磁辐射,如果辐射值过高,可能会对用户的健康造成影响。

此外,不同型号、品牌手机在硬件、软件等方面的差异也会影响其电磁辐射水平,因此每一款手机都需要单独进行SRRC认证。

2、电脑现代电脑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都内置了无线网卡、蓝牙等无线通讯模块。

这些设备在发射和接收无线信号时,同样会产生电磁辐射。

为了保证用户的健康和安全,电脑设备也需要通过SRRC认证。

3、手表、耳机等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蓝牙耳机等,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备物品。

这些设备通常都会使用无线通讯技术,因此也需要在上市前通过SRRC认证。

二、SRRC认证标准与测试方法1、标准SRRC认证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以及国家相关技术标准进行。

在电磁兼容性方面,主要参考《GB 26256-2010 移动通信终端电磁辐射暴露限值和测量方法》等标准进行测试和认证。

2、测试方法SRRC认证的测试方法主要包括发射功率测试、频率稳定性测试、杂散发射测试等。

其中,发射功率测试主要测试设备的最大发射功率是否符合标准限值;频率稳定性测试主要测试设备在不同温度、湿度等条件下,其工作频率是否稳定;杂散发射测试则主要测试设备在正常工作时,是否产生额外的电磁辐射。

三、SRRC认证流程1、申请申请人需要向中国无线电管理中心提交申请表格和其他相关文件资料,包括产品介绍、技术参数、申请表等。

2、审核与样品送检申请材料经过审核通过后,申请人需要将样品送到指定的测试实验室进行性能和安全性的测试。

电磁辐射的危害、防护及测试

电磁辐射的危害、防护及测试

电磁辐射的危害、防护及测试电磁辐射的定义电磁辐射是指由电荷产生的有电磁能量的波动现象。

电磁辐射在很多现代电子设备中都存在,如手机、电视、计算机等等。

因此,关注电磁辐射的危害、防护及测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电磁辐射的危害电磁辐射的危害是众所周知的,它可以损害人体的各个器官,包括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等。

电磁辐射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眼睛的影响:长时间接触电脑屏幕或者手机屏幕会导致眼睛疲劳、视力下降等问题。

2.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接触高强度电磁辐射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产生不良的影响,导致头痛、头晕、嗜睡等等。

3.对免疫系统的影响:长期接触电磁辐射可以消耗人体免疫系统的能量,导致机体免疫能力下降,易患疾病。

4.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电磁辐射会影响心脏节律,导致胸痛、心律不齐等症状。

,长期接触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应该尽量避免。

电磁辐射的防护方法由于电磁辐射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人们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防护电磁辐射。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防护方法:1.减少电磁辐射的源头:对于一些高峰值、高频率的电器,应尽可能的减少使用或者远离。

2.缩短使用时间:对于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使用时间应尽可能的缩短,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3.投资一些专业的电磁辐射防护设备,如防辐射眼镜、衣服、罩衣等。

4.室内装饰:在室内放置一些具有吸收电磁辐射的物品,如室内绿植和铁头家具。

电磁辐射的测试方法了解自己身边的电磁辐射源对于防护电磁辐射同样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测试电磁辐射的方法:1.检测器检测:使用专业电磁辐射检测仪器,可以检测出家中或工作场所中存在的电磁辐射源。

2.手机辐射测试:使用手机辐射测试软件可以检测手机辐射的大小以及对人体的影响。

3.用电器测试:使用灯管、收音机、电视等电器,可以检测其中的辐射水平。

,电磁辐射的危害在现代电子设备中无处不在,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电磁辐射对人体造成的影响。

手机测试标准

手机测试标准
一:手机进网预测试可以分为四大部分:
(1) TA---型号核准测试
(2) EMC---电磁兼容测试
(3) Field try---场测(专业试用)
(4) NAL---电信设备进网测试
二:EMC---电磁兼容测试介绍
EMC全称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指的是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EMC是评价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EMS包括:
(1) 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ESD)---测试标准:EN6100-4-2
(2)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RS)---测试标准:EN61000-4-3
(3)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CS)---测试标准:EN61000-4-6
(4)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测试(EFT)---测试标准:EN61000-4-4
DIP测试:电压瞬时跌落、短时中断是由电网、变电设施的故障或负荷突然出现大的变化所引起的。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两次或更多次连续的跌落或中断。电压变化是由连接到电网的负荷连续变化引起的。此项测试模拟电压的突变效应,以便建立一种评价电气和电子设备在经受这种变化时的抗扰性通用准则。
以上对整个手试场地要求、测试步骤以及测试限值可以查询上述所附之国家规范。
传导连续骚扰也可称为传导骚扰或者传导干扰即CE。一般来说此项测试目的在于检测连接到城市公共供电网络的手机对于公共电网的影响。
其中杂散(Spurious Emissions)项目是针对手机而特别提出的。所谓杂散即必要带宽以外频率发射(并且不包括由调制过程产生的必要带宽以外频率的发射)。
杂散骚扰:除载频和与正常调制相关的频带以外离散频率上的骚扰。可以分为传导和辐射两种(此处传导与辐射的测试目的与RE和CE类似)。因此在EMI中有两条有关手机杂散的测试项。

手机对人体电磁辐射指标

手机对人体电磁辐射指标

6. 减小电磁波对人体辐射的改进措施 通信体制:建议使用 CDMA 手机 天线形式:采用具有内置天线的手机 发射功率:由于在 GSM 和 CDMA 通信系统中均采用了 APC 控制方式,建议用户在信号比较强的地 方(例:窗户口)使用手机,以减小手机的发射功率、因而减小 SAR。 操作距离:推荐使用免提耳机/MIC 组件 防辐射手机贴:有一定的作用,但肯定会对手机的 RF 性能指标、对天线的方向图和增益造成不 良的影响,不推荐使用。
1
《移动通信》2002 年第 10 期
导率σ有关,σ越小、感应到的高频电流就越小,电波的吸收就越少,SAR 就越小。人体的σ与电波 频率有关,在 900MHz~2400MHz 的范围内,σ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如在 900MHz 时,σ为 0.97s/m; 1800MHz 时为 1.40s/m 。) SAR 还与传输介质的密度ρ有关,ρ越大、高频电波的衰减就越快、 电波的吸收量就越少、SAR 就越小。电磁波是在传输介质内向前传输的一种高频振荡波,可以想象若 电场强度 E 越大(即照射剂量越大),则被介质吸收的量也越大。经过科学家的分析、计算和实际测 量,得出 SAR 的计算公式为:
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要比较 GSM 手机和 CDMA 手机哪一类产品对人体的电磁辐射更强。我们可 以将这个问题简化:既不测 SAR 的绝对数值、而是测量相对值即可。从 SAR 的定义可知,SAR 与电磁 波强度的平方成正比,也就是说在人体模型介质参数和其它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若测量到的电磁波 能量越大、则表明人体的吸收量 SAR 越大或手机对人体的辐射越强。这样也就可以间接地得到不同型 号手机 SAR 值大小的比较结果。测试原理框图如下:
0mm 0.5m
同上
0mm
最大发射功 率

电子产品的电磁波辐射强度测试

电子产品的电磁波辐射强度测试

电子产品的电磁波辐射强度测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产品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人们对于电子产品的辐射问题越来越关注。

本文将就电子产品的电磁波辐射强度测试展开论述,以便更好地了解电子产品辐射问题,并保障人们的健康。

一、电磁波辐射与健康影响电子产品所产生的电磁辐射是由电源电流频繁变化而引起的。

电磁波的强度越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就越大。

据研究发现,长期处于高强度电磁辐射环境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都有一定的不良影响,甚至对心脏、生殖系统等重要器官造成潜在的风险。

二、电磁波辐射测试方法为了确保电子产品在投入市场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电磁波辐射测试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电磁波辐射测试方法。

1. 电磁辐射扫描法电磁辐射扫描法是一种常用的测试方法。

测试人员使用专业的扫描仪器,对待测试电子产品的辐射强度进行测量。

通过扫描仪器的结果,可以得到电子产品不同部位的辐射水平分布图,从而找出辐射强度最大的位置,为后续的改进提供参考。

2. 电场强度法电场强度法是一种直接测试电磁波辐射的方法。

使用专业的电场强度仪器,将其放置在待测试产品周围进行测量。

这种方法可以直接得到待测试产品在某一距离下的电场辐射强度值,对于精确评估电子产品的辐射水平非常有帮助。

3. 电磁波谐振腔法电磁波谐振腔法是一种间接测试电磁辐射的方法。

使用特制的波谐振腔装置,将待测试产品放置在腔体中,通过测量波谐振腔内的电磁辐射来评估待测试产品的辐射强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小的电子产品,可以提供辐射强度的定量分析。

三、电磁波辐射测试标准为了确保人们能够安全使用电子产品,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电磁波辐射测试标准。

这些标准一般包括辐射限值、测试方法和仪器要求等内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磁波辐射测试标准:1.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IEC 62233是IEC制定的电磁辐射测试方法标准,包括了各种不同频率范围的测试方法和要求。

手机电磁兼容检测标准及测试内容

手机电磁兼容检测标准及测试内容
电磁兼 容检 测 主要检查 手 机是否 会产 生无 意发 射 的电磁骚 扰并 且考 察是 否能 在遭受 电磁 干扰 的情 况下保 持 正常 工作 。手机 电磁 兼容性 能 的好坏 不仅 影 响 我们生 活 的电磁 环境 .同时也会 影 响手机 的可 靠 性 以及用 户 的使用 感受 。在 手机 的 E MC检测 中 ,
21 MIf lc o Man t nefrn e . E et — g e cIt ee c )—— 电 磁 E r i r
骚 扰 测 试
此 测试 的 目的为 检测 电器产 品所 产生 的 电磁辐
及其辅助设备》
2 0 《 信 08 通 技 术 设 备 的
射 对人 体 、公共 电 网 以及 其它 正常 工作 之 电器 产 品
E MC的检 测 规 范 设 定 了设 备 能 正 常工 作 的 电
磁 环 境 的电磁 骚扰 限值 及必 要 的抗 干扰 能力 E MC 包 含 了电 磁 骚 扰 ( MI E )和 抗 扰 度 f MS E 1两个 部
分。 虽 然手机 的制式不 同 .但 是其 电磁兼 容 的测试 项 目是 相 同 的 .电磁 兼 容 测 试 项 目 E 骚 扰测 量 MI 项 目和 E MS抗扰 度试 验项 目见 表 2、3 。
在 E 测 试 中 .连 续骚 扰 是 指 对 一个 特 定 设 MI 备 的效应不 能分 解 为一 串能清 晰可 辨 的效应 的 电磁 骚 扰 杂散 骚扰 是 除载频 和与 正常 调制 相关 的频 带 以外 离 散 频 率 上 的骚 扰 .可 以分 为传 导 和 辐 射 两
种 杂 散 (p r u mi in )项 目是针 对手 机 而 S ui sE 8 o s o S
2 E MC测试 项 目及 测试 目的

我国sar强制标准

我国sar强制标准

我国sar强制标准一、SAR定义和限值SAR,即Specific Absorption Rate,是指人体吸收无线电波的量,是评估无线设备电磁辐射对人体影响的指标。

我国SAR强制标准规定了各类无线设备的SAR限值,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无线耳机等。

对于不同频率和不同类型的设备,SAR限值也有所不同,以保证人体健康安全。

二、设备认证为了确保无线设备符合SAR要求,我国实行了强制认证制度。

所有在国内销售的无线设备必须通过SAR认证,获得认证证书后方可上市销售。

认证机构将对设备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其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

三、测试方法为了准确测量设备的SAR值,我国强制标准规定了具体的测试方法。

测试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包括设备的摆放位置、测量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等。

测试过程中需要使用专业的测量仪器和设备,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标签和说明书为了方便消费者了解设备的SAR值,我国强制标准要求设备必须粘贴明显的标签,标签上应标明设备的SAR值和限值。

同时,说明书上也应详细说明设备的电磁辐射情况和安全使用方法,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使用安全。

五、生产和一致性要求为了确保设备符合SAR要求,我国强制标准规定了生产和一致性要求。

生产厂商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设备的质量和性能。

同时,设备上市销售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评估,确保其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

六、监督和处罚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我国政府机构将对设备进行监督和抽查。

对于不符合标准的设备,将予以处罚并责令整改。

同时,消费者也可以通过投诉和举报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七、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无线设备时,应关注设备的电磁辐射情况和SAR值。

在购买前应查看设备的标签和说明书,了解设备的电磁辐射情况和安全使用方法。

如发现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或不符合标准,可以向相关机构投诉或举报。

此外,消费者还应注意自我保护,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高辐射的设备,尤其是避免在睡眠时使用。

手机电磁兼容测试标准

手机电磁兼容测试标准

手机电磁兼容测试标准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扩展,手机电磁兼容性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保障用户的健康和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手机电磁兼容测试标准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首先,手机电磁兼容测试标准需要针对手机在通信、无线网络、蓝牙、GPS等功能下的电磁辐射进行测试。

这些测试需要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定,以确保手机在正常使用时不会对人体健康和其他电子设备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手机在不同环境下的电磁辐射情况,比如在飞机、医院、地铁等特殊场所的使用情况。

其次,手机电磁兼容测试标准还需要考虑到手机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的电磁兼容性。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会同时使用多种电子设备,比如手机、电脑、智能家居设备等,这就需要这些设备之间的电磁兼容性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因此,手机电磁兼容测试标准需要对手机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的电磁干扰和抗干扰能力进行测试,以确保它们可以和谐共存,不会相互干扰。

另外,手机电磁兼容测试标准还需要考虑到手机在不同电磁环境下的抗干扰能力。

比如在高压电场、强磁场、雷电等特殊环境下,手机需要保持正常的通信功能,不会受到外界电磁干扰而导致通信中断或其他问题。

因此,手机电磁兼容测试标准需要对手机在不同电磁环境下的抗干扰能力进行测试,以确保手机可以在各种复杂环境下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手机电磁兼容测试标准是保障手机正常使用和用户健康的重要手段,它需要对手机在通信、无线网络、蓝牙、GPS等功能下的电磁辐射进行测试,考虑到手机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的电磁兼容性,以及手机在不同电磁环境下的抗干扰能力。

只有通过严格的测试和标准,才能确保手机的电磁兼容性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手机rse测试标准

手机rse测试标准

手机rse测试标准手机RSE测试标准。

一、引言。

手机RSE(Radio Standard Evaluation)测试是针对手机无线通信性能进行的一项重要测试。

通过对手机RSE测试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有效评估手机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的无线通信性能,为手机设计和生产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本文将从测试内容、测试方法和测试要求等方面对手机RSE 测试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二、测试内容。

1. 信号接收性能测试。

对手机在不同频率下的信号接收灵敏度进行测试,包括在信号弱化、多径衰落和干扰等情况下的接收性能表现。

2. 信号发送性能测试。

对手机在不同频率下的信号发送功率进行测试,包括在不同功率级别和调制方式下的发送性能表现。

3. 信号覆盖范围测试。

对手机在不同地形和环境条件下的信号覆盖范围进行测试,包括室内、室外、城市、郊区等环境下的信号覆盖情况。

4. 信道容量测试。

对手机在不同信道条件下的通信容量进行测试,包括在高负荷、高速移动、多用户同时接入等情况下的通信容量表现。

5. 电磁兼容性测试。

对手机在电磁干扰环境下的抗干扰能力进行测试,包括对电磁场、静电场、电磁辐射等干扰源的抗干扰能力测试。

三、测试方法。

1. 信号接收性能测试方法。

采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不同频率和功率的测试信号,通过功率计和频谱分析仪对手机的信号接收性能进行测试。

2. 信号发送性能测试方法。

采用功率计和频谱分析仪对手机在不同频率和调制方式下的发送功率进行测试,同时通过天线和场强计对发送信号的覆盖范围进行测试。

3. 信号覆盖范围测试方法。

采用场强计和谱仪对手机在不同环境和地形条件下的信号覆盖范围进行测试,通过统计分析得出信号覆盖情况。

4. 信道容量测试方法。

采用多用户仿真测试系统对手机在高负荷、高速移动、多用户同时接入等情况下的通信容量进行测试,通过数据分析得出通信容量表现。

5. 电磁兼容性测试方法。

采用电磁干扰仿真系统对手机在电磁干扰环境下的抗干扰能力进行测试,通过电磁场强度测试、频谱分析等手段得出抗干扰能力。

电磁辐射(sar)测试说明

电磁辐射(sar)测试说明

测试方法
在模拟人头模型上使用手 机,通过电磁场测量仪测 量手机周围的电磁辐射强 度。
测试结果
根据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手 机,其电磁辐射强度存在 差异,但均符合国际和国 内标准。
案例二:平板电脑SAR测试
测试目的
评估平板电脑电磁辐射对人体头部的影响。
测试方法
在模拟人头模型上使用平板电脑,通过电磁场测 量仪测量平板电脑周围的电磁辐射强度。
SAR值通常以瓦特每千克(W/kg)或毫瓦特每克(mW/g)为 单位进行测量。
SAR测试目的
01
确保无线通信设备在正常使用过 程中不对人体产生过量的电磁辐 射暴露。
02
评估不同设备在相同或不同工作 条件下对人体的电磁辐射暴露水 平,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无 线通信设备。
SAR测试标准
国际上,SAR测试标准由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和美国 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等组织制定。
技术进步
随着电磁波技术的不断发展,SAR测试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测试精度和效率得 到显著提升。
挑战与问题
然而,SAR测试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如电磁波干扰、人 体安全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未来研究方向
交叉学科研究
未来SAR测试技术的研究将更加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如医学、生物学等 ,以实现更精准、更安全的SAR测试。
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整理
对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包括数据筛选、异常值处理等。
数据分析
根据测试目的,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电磁辐射的分布情况、 强度等结果。
结果评估
根据分析结果,评估设备的电磁辐射水平是否符合标准或预期要求, 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辐射骚扰测试标准

辐射骚扰测试标准

辐射骚扰测试标准辐射骚扰测试标准辐射骚扰是指通过电磁波辐射对人体进行骚扰或攻击的行为。

为了保护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对于辐射骚扰的测试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套不少于1000字的辐射骚扰测试标准。

一、测试目的辐射骚扰测试的目的是评估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尤其是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通过测试,可以了解电磁波辐射的水平,为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测试对象测试对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电磁辐射源:如手机、电视、微波炉等电器设备;电磁波辐射接收者:如人体、动物等;电磁辐射防护设备:如防辐射服、电磁辐射屏蔽材料等。

三、测试方法电磁波辐射源测试方法:(1)测量电磁辐射源的辐射功率:使用专业的电磁辐射测试仪器,将其放置在辐射源的辐射范围内,测量辐射功率的大小。

(2)测量电磁辐射源的频率范围:使用频谱分析仪等设备,对电磁辐射源的频率范围进行测量。

电磁波辐射接收者测试方法:(1)对人体进行辐射测量:使用电磁辐射测试仪器,将其放置在人体接近电磁辐射源的位置,测量辐射功率的大小。

(2)对动物进行辐射实验:将动物置于电磁辐射源的辐射范围内,观察其生理指标的变化,如心率、血压等。

电磁辐射防护设备测试方法:(1)测量电磁辐射防护效果:将电磁辐射防护设备放置在电磁辐射源的辐射范围内,使用电磁辐射测试仪器测量辐射功率的大小。

(2)测量电磁辐射防护材料的屏蔽效果:将电磁辐射防护材料置于电磁辐射源和接收者之间,使用电磁辐射测试仪器测量辐射功率的大小。

四、测试参数测试参数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辐射功率:单位为瓦特/平方米,表示电磁波辐射的强度;辐射频率:单位为赫兹,表示电磁波辐射的频率范围;辐射时间:单位为小时,表示电磁波辐射的持续时间;辐射距离:单位为米,表示电磁波辐射源和接收者之间的距离。

五、测试标准根据不同的测试对象和测试目的,制定相应的测试标准:对于电磁辐射源:辐射功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手机辐射功率不得超过一定限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20
10
20








2
4
2
4
基本限值:比吸收率
• 比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SAR)
• 定义为生物体单位时间(s),单位质量(kg)所吸收的电磁辐射(照射)能量, 其单位是W/kg。
• 在ICNIRP导则中限值的根据
• 4 W/kg是热效应的基本限值,当SAR达到4W/kg时会对人体产生显著的不 良效应;
• 同时叙述了EMF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两方面的研究;
• 直接影响源于场与身体的直接相互作用,间接影响则涉及到身体与具有不同电势 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 讨论了实验室和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基本的暴露标准以及用以评估实 际危害的参考限值;
• 本导则适用于职业人员和一般公众的暴露。
• Draft IEC 62209-1:用于确定手持无线设备比吸收率(SAR)的步 骤。
信设备引起的比吸收率(SAR)峰值空间平均值的实验技术。
• 欧洲
• 委员会建议 1999/519/EC(1999年7月12日):公众电磁暴露限值( 0 Hz to 300 GHz )(官方公报L 197,1999年7月30日 );
• 技术法规ES 59004(2003年4月); • 限值标准EN 50360 (2001):证明移动电话符合电磁暴露限值的产品标
• 在该基本限值的基础上,采用10倍的安全系数作为职业人群接受照射的 限值:0.4W/kg;
• 在该基本限值的基础上,采用50倍的安全系数作为普通人群接受照射的 限值:0.08W/kg。
2004年4月13日
比吸收率SAR的定义
• 在外电磁场的作用下,人体内将产生感应电磁场。由于人体各种 器官均为有耗介质,因此体内电磁场将会产生电流,导致吸收和 耗散电磁能量。生物剂量学中常用SAR来表征这一物理过程。SAR 的意义为单位质量的人体组织所吸收或消耗的电磁功率,单位为 W/kg。
2004年4月13日露
1 Hz以内 1 – 4 Hz 4 Hz–1 kHz 1–100 kHz 100 kHz–10 MHz
公众暴露
10 MHz–10 GHz 1 Hz以内 1 – 4 Hz 4 Hz–1 kHz
1–100 kHz 100 kHz–10 MHz 10 MHz–10 GHz 2004年4月13日
准; • 测量方法标准EN 50361 (2001):证明移动电话符合电磁暴露限值的测
量方法。
• 日本
• 邮政省MPT,1998年发布无线电法规,2001年6月修订,2002年6月批准 实施: 电磁辐射保护条例 。
2004年4月13日
SAR的限值(美国、韩国)
职业 公众
全身
0.4 0.08
局部
8.0 1.6
2004年4月13日
ICNIRP限值
• 基本限值
• 直接根据已确定的健康效应而制定的暴露在时变电场、磁场和电磁场下的限值; • 根据场的频率的不同,用来表示此类限值的物理量有电流密度(J)、比吸收率
(SAR)和功率密度(S); • 只有被暴露者体外空气中的功率密度可以迅速轻易地测量;
• 参考限值
• 这些电平是用来评估实际暴露的,目的是确定基本限值是否可能被超过; • 某些参考电平是从相关的基本限值用测量和/或计算技术导出的,而某些参考电
都已经制定了本地区或本国的“射频和微波辐射管理” 法规或指令; • 美国和台湾地区还要求移动用户终端厂商在产品包装上 标示“本产品对人体的电磁辐射在安全限值以内”等字 样。
2004年4月13日
国际现状
• 美国
• FCC OET 65号技术公报:评估射频电磁场人身安全的FCC导则; • 补充文件C,最初于1997年1月提出相关规定,2001年7月修订; • 2003年IEEE正式颁布了SAR测量方法的标准IEEE 1528-2003:确定无线通
平是基于暴露在EMF下的感觉和不利的间接影响提出来的; • 导出的物理量是电场强度(E)、磁场强度(H)、磁通量密度(B)、功率密度
(S)和流过肢体的电流(IL)。反映感觉和其他间接效应的物理量是接触电流 (IC)和用于脉冲场的“比吸收能”(SA); • 在任何特定的暴露情况下,这些物理量的测量或计算值都可以同相应的参考限值 进行比较; • 遵守参考限值可以保证遵守对应的基本限值。如果测量或计算值超过参考限值, 并不意味着基本限值一定被超过。但是,一旦超过参考限值,则必须检验其与基 本限值的符合性,并决定是否有必要采取额外的保护措施。
(1)
SAR
d dt
dW dm
d dt
20.0
0.08
2.0
4.0
单位:W/kg; 局部是以10 g人体组织对应体积的平均值; 手、手腕、足、足踝是以10 g人体组织对应体积的平均值 对于全身是以主要测量区域的平均值计算。
2004年4月13日
国际标准
• ICNIRP(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 )导则:时变电场、磁场和电 磁场(300 GHz以下)安全限值导则;
移动电话电磁辐射 性能要求与测试方法
第一部分:电磁辐射基础
2004年4月13日
电磁辐射
y x 电场
z 磁场
2004年4月13日
背景
•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众在享受无线通信设备带来的 各种便利之时,也日益关注无线通信终端的电磁辐射对 人体健康的影响;
• 各国政府对无线通信终端的这项指标一直十分重视; • 欧洲、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和台湾等
头部和躯干电流密度 (mA/m2)(rms)
40 40/f 10 f/100 f/100 – 8 8/f 2 f/500 f/500 –
全身平均SAR (W/kg)
– – – – 0.4
0.4 – – – – 0.08 0.08
局部暴露SAR(头部 局部暴露SAR(肢 和躯干)(W/kg) 体)(W/kg)
手、手腕、足、足踝
20.0 4.0
单位:W/kg; 局部是以1 g人体组织对应体积的平均值; 手、手腕、足、足踝是以10 g人体组织对应体积的平均值 对于全身是以主要测量区域的平均值计算。
2004年4月13日
SAR的限值(日本、欧洲、澳洲)
职业 公众
全身 特定部位 手、手腕、足、足踝
0.4
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