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春天》教案
济南的春天教案

济南的春天教案教案主题:济南的春天教学目标:1. 了解济南地区的春季特点和特色。
2. 学习描述春天天气的词汇和句子。
3.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和掌握春季的天气描述词汇和句子。
2. 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济南春季的特点和特色。
教学材料:1. 图片和图片展示设备。
2. 春天天气描述词汇卡片。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展示一张济南春天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生观察图片,回答问题:这是什么季节?你从图片中能发现什么?3. 引导学生讨论春季的特点和特色。
Step 2:学习春天的天气描述词汇(10分钟)1. 教师出示春天天气描述词汇卡片,帮助学生学习和记忆这些词汇。
2. 老师带领学生朗读这些词汇,感受词汇的韵律和音调。
Step 3:听说训练(15分钟)1. 老师播放一段描述济南春天的录音,让学生仔细倾听。
2. 学生听完录音后,与同桌讨论录音中提供的信息,并选择正确的图片展示。
3. 部分学生上台朗读一段自己关于春天的描述,同学们根据描述内容猜测出相应的图片。
Step 4:观察与描述(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观察济南春季的天气和景色。
2. 每组学生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描述他们观察到的春季情景。
3. 全班学生观察和听取描述,并尝试猜测观察到的景色和天气。
Step 5:小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化学生对春天天气描述词汇和句子的掌握。
2.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总结学习的收获和困难。
Step 6:拓展活动(选做)1. 学生自由发挥,根据自身经历和想象,写一篇关于济南春天的作文。
2. 学生可以利用课上学到的春天天气描述词汇来描述春天的感受和景象。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录音、观察和描述等多种方式,引发学生对济南春天的兴趣,同时提高了他们的听说能力。
课堂上的各种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并将听说读写相结合,以提高整体语言能力。
济南的春天教案汇总

济南的春天教案汇总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通过学习《济南的春天》,让学生了解济南春天的美景,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词语解析、句子分析、作者背景介绍和课堂讨论等环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济南春天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2. 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解析。
3. 作者写作背景的了解。
四、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济南春天美景的描绘。
2. 学生对作者情感态度的把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济南的地理位置和春天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3. 词语解析: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解释其含义和用法。
4. 句子分析: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解析,分析其结构和修辞手法。
5. 作者背景介绍:介绍老舍的生平和创作风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6. 课堂讨论:让学生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情感态度。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六、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提交的作文,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作者情感态度的把握。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环节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让他们亲自体验济南的春天美景,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邀请当地老艺术家讲述济南春天的历史变迁,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家乡的文化底蕴。
九、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关于济南春天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学习材料。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课《济南的春天》教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课《济南的春天》教案一、教材分析《济南的春天》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课。
本课以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生动描述了济南春天的美丽景色,同时又对济南特有的“三九”寒冬有所揭示。
全文内容生动有趣,情感真挚自然,说明作者身临其境时情感的真实描绘和对景物的艺术描画,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了济南这座美丽城市。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学会分析文本结构,选择适当的方法加强语文的阅读理解;②了解词语的字面和引申含义,掌握表达方法和文句间的逻辑关系;③理解本文所表达的真实情感,提高感知能力和语感的把握能力;2.能力目标:①运用所学语言通过听、说、读、写不同形式的语言表达意思,增强语言运用能力;②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提高对文学大道露的欣赏和感悟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对课文中描绘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和校园生活的感性认识,积极热爱祖国风景秀丽的大好河山,以及自己所在的校园环境。
三、教学方法1、问答法2、演讲法3、小组讨论和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4、观察和描写法5、辩证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介绍本课的名称和主题,并激发学生对“春天”主题的感性认识和印象,并激发学生对济南这座美丽城市的兴趣。
2、分析文章结构(10分钟)通过对文章结构的分析,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文章的脉络,以及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3、阅读文本并作题(30分钟)教师先唤起学生对春天的感性认识,然后再让学生仔细倾听并朗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和目的。
同时,让学生通过题目的回答和阅读借鉴的方法,掌握文本阅读技巧。
4、分析文章文学语言(20分钟)在阅读过程中,着重分析作者的语言表达,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常用的文学语言和表达方法,培养学生提高表述能力的技巧。
5、感性因素的分析 (10分钟)分析文章中所表述的情感要素,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人文历史和校园生活的感性认识,积极参与评论和讨论环节,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感知能力。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济南的春天》老舍+教学设计+(3)

《济南的春天》老舍教学设计【学习目标】①通过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②深入理解文章,品味精妙语言,以达到提高语言分析能力;③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优美的语言【教学难点】欣赏并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北国的寒冬多是朔风怒号、冰封雪飘。
然而,在北中国有这么一个地方,不但那里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而且冬天里没有呼啸的寒风,却有着无限的温暖,那水不但不结冰,反倒冒着点热气,同学们,你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今天,我们一起跟随老舍的脚步一起走进《济南的冬天》,去观看济南冬天的美景,去感受那冬天里的温情吧。
二、自学检测1.给划线汉字注音:济南( jǐ ) 伦敦( dūn ) 镶上(xiāng) 奇迹(jì)宽敞( chǎng ) 看护( kān ) 贮蓄(zhù ) 水藻(zǎo )澄清( chéng ) 髻儿(jì )2.词语下面的解释:温晴:本课指天气极为晴朗、明亮、温和。
安适:安静而舒适。
出奇:特别、不寻常。
贮蓄(zhù):存放、积存。
澄清(chéng):本课指清亮、透明。
空灵:美妙无穷而不可捉摸。
髻(jì):在头顶或脑后挽束起来的头发。
镶(xiāng):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
3.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
代表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4.背景链接本文约写于1930—1931年间,是作者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的。
老舍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七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浓厚的感情,山东被他称为第二故乡。
《济南的春天》教学设计(优选6篇)

《济南的春天》教学设计(优选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文档、教学教案、企业文案、求职面试、实习范文、法律文书、演讲发言、范文模板、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job reports, work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es, lesson plan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济南的春天》教学设计(优选6篇)《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这里是白话文漂亮的编辑帮家人们收集的《济南的春天》教学设计(优秀6篇)欢迎借鉴。
2024最新-《济南的春天》教学设计优秀10篇

《济南的春天》教学设计优秀10篇《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里是勤劳的编辑为大家整理的《济南的春天》教学设计优秀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明确篇一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3)济南的山有什么特点?《济南的冬天》和《春》比较阅读教案篇二教学创意:研读文本过程中,为了避免对美文的肢解欣赏,避免鸡零狗碎东剁西砍,需要对这篇优美的经典散文的“美的要素”进行解构,然后建构重组,形成阅读欣赏的活动方案,这个方案就是通过不同层次的比较分析,引领学生逐步走进文本深处。
设计的三次“比较”,从内容理解到个性表达到艺术手法,呈现出思维训练螺旋上升的课堂结构形式;对比阅读过程中,有“放”(学生自主阅读对比分析,交流发现);有“扶”(教师给予适当的示范和恰当的指导);有“收”(精炼的板块小结归纳提升学生活动成果),呈现出收放自如的课堂对话风格。
“比较”是形式,也是内容;是方法,也是过程。
三个层面的比较,就是在文本中徜徉三个来回,如是,则不仅能欣赏到济南冬天独特的美,而且能感悟到老舍先生的运笔之高妙。
教学目标:1、理解文意,感受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2、比较分析,欣赏作者高妙的语言表达艺术。
流程概说:一、文意理解: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中概括济南冬天特点的一个词语。
明确:温晴。
学生活动:读课文,说说在哪些地方读到了“温晴”。
明确:“没有风声”而且“不是响亮的天气”,是“温晴”;“小摇篮”里“暖和安适地睡着”,“人们面上含笑”,是温晴;“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是“温晴”;“卧着点雪”的小村庄成了“小水墨画”,是“温晴”;“冒着点热气”的水,绿绿的水藻,“空灵的蓝水晶”,是“温晴”。
这一板块的活动,通过自由朗读,提取信息,迅速抓住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根据这个特点回读课文,通过一个说读活动,强化了对这个特点的认识,这个环节,是为下面的“比读”活动进行的铺垫。
济南的春天教案汇总

济南的春天教案汇总一、教案简介本教案以《济南的春天》为主题,共包含十个章节。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济南春天的美景,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济南春天的特点,学会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济南春天的特点,学会生字词。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课文,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课文相关图片或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对春天的印象,引出本课主题《济南的春天》。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组内交流。
4. 理解课文: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教师补充并讲解课文中的美景。
5.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济南春天的特点。
7. 课后作业:学生课下观察身边的春天,写一段话描述。
六、教案内容章节:济南的春天之美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描绘出济南春天的美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文朗读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描绘出济南春天的美景。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课文,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课文相关图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组内交流。
4. 描绘美景: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济南春天的美景。
济南的春天教案设计

济南的春天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走出教室,亲身感受济南春天的气息,了解济南春天的特色、风光,并激发学生对自然的敬畏和爱护之情。
2.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通过亲身参与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济南春天的教学,让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人文素质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济南春天的教学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1.生态环保:济南春天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活动和文化体验来加深学生对生态环保的认识和理解。
比如人文童话故事、生态绘画、农场采摘、自然科普馆、植物知识展示等各种活动。
2.自然探究:济南春天教学中,可以开展一些自然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自然,同时帮助他们了解一些自然规律和现象,比如星空探索、植物学习、生物研究等各种活动。
3.艺术体验:济南春天教学中,并不只是生态环保和自然探究,也需要注重学生的艺术体验。
比如文学艺术欣赏、音乐表演、舞蹈展示等各种活动。
4.文化传承:济南春天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教学中也应该注重济南文化的传承。
比如历史文化故事、文化遗产展示、传统节日活动等各种活动。
三、教学方法1.互动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教学法之一,在济南春天的教学中也可以进行互动式教学。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活动,并通过互动和交流来加深对活动主题的理解和掌握。
2.参观访问法:参观访问法是一种非常实际的教学方法。
在济南春天教学中,孩子们可以到自然公园、自然科普馆等地,进行一些参观和访问活动。
通过参观和访问,学生可以感受自然,了解自然规律和文化历史。
3.问题解决法:问题解决法是一种将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态度中解放出来的教学方法。
在济南春天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自身的认知、思维和判断方面出发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4.多元化展示法:多元化展示法是一种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和学习需要展示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
在济南春天的教学中也可以使用多元化展示法,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文化、艺术、生态和科学知识体系的训练。
济南的春天教案

济南的春天教案第一篇:济南的春天教案济南的春天【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掌握重点字词。
2、能力目标:能流利、有情感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对写景散文的分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寓情于景的写作能力。
3、情感目标:品味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秀美河山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描写景物的方法。
学习运用朴实的语言表达真实的情感。
【教学难点】学习如何抓住景物的特征,有顺序地细致地写景。
以及作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响晴、响亮、一髻儿、保准、澄清、空灵字词的读音,以及解释。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通过比较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点】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课文用语的准确性、生动性。
【教学难点】体味拟人、比喻等修辞首发的表达效果。
【板书设计】济南的冬天——“温情”济南的山:鸟瞰全城济南全景一城山色雪后斜阳济南的水:城外远山卧雪眠房岸边翠柳绿萍水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朱子庆先生的《春》中欣赏了春天那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后,今天我们要步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春天》去领略冬日的景色。
(板书课题)说起冬,尤其是中国的北方寒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朔风怒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天寒地栗的萧条画面。
但在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中,不仅感受不到这些,反而使人感到暖暖的春意。
那么,称为“宝地”的济南的冬天却如作者所说的诗情画意吗?就让我们在老舍先生的引领下一起去观赏济南冬天的水墨画,去体味浸蕴其间的浓郁情致。
二、老舍及其创作介绍多媒体显示: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
1924年赴英国,人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
济南的春天教案

济南的春天教案
教案标题:济南的春天
教学目标:
1. 了解济南春天的气候特点和自然景观
2. 学习描述春天的词汇和句子
3. 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
1. 春天的气候和自然景观
2. 描述春天的词汇和句子
教学难点:
1. 描述春天的词汇和句子的运用
2. 欣赏春天的能力培养
教学准备:
1. 济南春天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春天的词汇卡片
3. 与春天相关的歌曲或诗歌
教学过程:
1. 导入:播放济南春天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济南春天的美丽景色,引发学生对春天的兴趣。
2. 学习:教授春天的词汇和句子,如花朵、绿草、微风、阳光明媚等,让学生学会用中文描述春天的特点。
3. 操练: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让他们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子描述
济南春天的景色和气候。
4. 欣赏:播放与春天相关的歌曲或诗歌,让学生欣赏春天的美好,并理解春天
给人们带来的愉悦和生机。
5. 拓展:组织学生到校园或户外进行春天的实地观察和写生活动,让他们更深
入地感受春天的美丽和魅力。
6.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强化对春天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济南春天的气候特点和自然景观,掌握描述
春天的词汇和句子,培养对春天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同时,通过实地观察和写
生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更深入地感受春天的美丽和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在欣赏春天的同时,也能用中文
生动地描述和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济南的春天》课时教案

《济南的春天》课时教案《《济南的春天》课时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发现并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2、理清思路,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1、感知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
2、分析并体会文中比喻、拟人句子的精妙之处。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整理感知、研读赏析1——3自然段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跟着魏老师去领略了春的绚丽多姿,跟着蔡老师去寻味夏的热情奔放,又跟着谢老师去感受了秋收的喜悦之情。
那么现在,请大家深呼一口气,跟着老师,一起踏寻老舍的足迹,去感受“济南的冬天”!(二)检查预习情况1、生字新词检查响晴温晴安适肌肤秀气绿萍水藻贮蓄澄清空灵水墨画蓝汪汪镶(__āng) 髻(jì)2、认识作者——老舍老舍(1899—1966),现代小说家、戏剧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
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月牙儿》、《茶馆》和《龙须沟》。
3、写作背景我们刚刚认识到老舍是北京人,可是,他为什么不写“北京的冬天”而写“济南的冬天”呢?老舍,于1929年离英回国,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他称为“第二故乡”。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
可见作者是怀着对“故乡”的深情来写的。
4、齐读课题,初步感受作者的深情。
(三)解读文本初读课文1、请大家带着对“故乡”的深情,好好地,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没有风声(无风)、响晴、温晴2、作者写济南的冬天是无风的,响晴的,温晴的这三种特点。
那他是通过什么手法来写的呢?对比3、都和那些地方进行了对比?与北平相比,济南是无风的与伦敦相比,济南是响晴的与热带地方相比,济南是温晴的4、从这三方面,作者发出了自由的感叹?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济南的春天教案汇总

济南的春天教案汇总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济南的春天》。
(2)了解济南春天的特点和风景。
(3)学会通过观察和描述自然景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观察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欣赏自然美景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和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济南的春天》。
(2)了解济南春天的特点和风景。
2. 教学难点:(1)通过观察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和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济南的春天》的文本或多媒体材料。
2. 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济南春天的风景。
3. 观察和描述自然景观的指导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向学生展示济南春天的风景。
(2)引导学生谈论对春天的感受和印象。
2. 阅读理解:(1)让学生朗读课文《济南的春天》。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 观察和描述:(1)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校园或周边的自然景观。
(2)指导学生用词语或句子描述所观察到的景色。
4. 表达和分享:(1)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描述。
(2)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共同欣赏自然美景。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理解课文的情况。
2. 学生观察和描述自然景观的能力。
3. 学生对春天的感受和欣赏自然美景的态度。
六、教学扩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济南春天的美景。
2. 邀请当地摄影师或画家来校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对于济南春天美景的感悟和创作经验。
3. 让学生分组进行研究,深入了解济南春天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并向全班进行汇报。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吸收知识。
七年级语文第二课《济南的春天》教案可下载优秀2篇

七年级语文第二课《济南的春天》教案可下载优秀2篇篇一:七年级语文第二课《济南的春天》教案篇一知识能力目标:1、能有感情的熟练朗读课文2、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3、分析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4、明白作者采用对比写法的作用5、培养欣赏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情感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过程与方法:朗读―讨论―赏析教学重点:把握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特别是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教学难点:景物描写的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首先,引导学生说说本地冬天的气候、景象。
接着,引导学生说出学过或知道的描写冬天景色的古诗词句(柳宗元的《江雪》、《风雪宿芙蓉山主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让大家感受北方的天气,与课文中的冬景形成鲜明对照。
大家知道吗?在咱们北中国的一个地方,它的冬天却是另一番风味,到底是怎样的别是一般滋味呢?下面我们带着美好、愉悦的心情一起分享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
二、自由朗读,整体把握。
1、边朗读(大声朗读),边勾画生词,查工具书,准备朗读比赛。
2、将课文科学合理的分成四个段落,并说明你这样分组的理由。
(冬天的特点―山景―雪景―水景层次。
)可以进一步归纳出课文的主要脉络:小山摇篮图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雪霁初晴图空灵水晶图四、朗读、感悟:1、展开朗读比赛2、自选段落,读完后说说自己为何选读该段。
自己是用何种情感朗读的?如何把握的,你认为自己读到了什么3、学生点评4、大家公认的优美段落齐声朗读五、布置任务:积累优美文句第二课时一、研读第一小节:1、第一自然段首先把济南与_____相比,突出济南冬天_____特点,接着把济南与_____相比,突出济南冬天_____特点,再把济南与_____相比,突出济南冬天_____特点,最后把济南与整个_____相比,突出济南冬天_____特点,这主要运用了_____手法。
(北平,没有风声;伦敦,响晴;热带(指新加坡),毒晒;北中国,温晴。
济南的春天教案汇总

济南的春天教案汇总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济南的春天》。
(2)了解济南春天的特点和景色,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
(3)学会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描绘出春天的美好景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2)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济南春天的美景。
(3)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创作出自己心中的春天美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3)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济南的春天》。
(2)了解济南春天的特点和景色。
(3)学会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描绘出春天的美好景色。
2. 教学难点:(1)描绘春天美景的词汇和句子的运用。
(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济南的春天》的课件或黑板。
(2)相关济南春天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描绘春天美景的词汇和句子示例。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济南的春天》。
(2)观察身边的春天景色,准备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忆冬天的景色,引出春天的到来。
(2)提问:你们对春天的印象是什么?2. 学习课文(1)让学生朗读课文《济南的春天》。
(2)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分析课文中描绘春天美景的句子和词汇。
3. 小组讨论(1)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身边的春天景色。
(2)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和描绘春天美景的词汇和句子。
4. 课堂小结(1)总结课文中济南春天的特点和景色。
(2)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济南的春天》。
(2)观察身边的春天景色,写一篇小作文,描绘春天的美景。
2. 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准备下一节课的小组讨论。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济南的春天》。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济南的春天》优质教学设计

济南的春天老舍一、教学目标1.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泛读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梳理文章结构,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
3.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并实践景物描写的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你们眼中,春天是怎样的呢?是的,提到春天我们就会想到生机勃勃、万物复苏、一片生意盎然的景象。
春天如诗如画,美不胜收,令人神往。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老舍先生的脚步,走进他的《济南的春天》,来感受他笔下的春天是怎样让人陶醉!(二)作者简介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济南的春天》,但其实作者老舍是一个地道的老北京人,我们先来了解他。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
代表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老舍先生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山东被他称为“第二故乡”。
课文是作者1931年在济南齐鲁大学教书时写的。
(三)生字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文章,在读的过程中注意语言流畅,并圈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百嚼不咽吟咏隽永潺潺抚弄凝结拈花惹树悬崖峭壁瓦楞兀自诠释禅意齐读以上生字词,在练习本上书写一遍。
(四)朗读文章,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生字词的发音以及朗读的停连重音。
2、齐读课文,读准每个字,注意生字词的发音,把握朗读的节奏、速度以及情感。
3、文章按照怎样的结构来描写了济南的春天?用总—分的结构划分为两部分:总写:济南春天是一本活生生的书(1)分写:济南的春天是一篇散文(2)济南的春天是一本诗集(3)济南的春天是一部小说(4)济南的春天是一则寓言(5)4、请同学们在朗读一遍文章,并且思考下面的问题,文中分写济南的春天时分别抓住了这些书的哪些特点?a.散文的神散形不散b.诗集中令人痴迷的意境c.小说中曲折的情节d.寓言蕴含的丰富的哲理(五)品析语言1、文中语句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用横线画出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并试着赏析。
2023年《济南的春天》一等奖教学设计

让知识带有温度。
2023年《济南的春天》一等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的.写作思路;
2、体会对济南的冬天的宠爱之情。
3、体会本文抓住特征生动描写景物的特点;
课时支配: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情景导入(出示课题)
2、大家看了课题,你得到了那些信息?(地点是济南,季节是冬季)
(二)本文简介:
1、本文的是谁?
2、请一个同学介绍一下老舍的状况?(阅读注解一)
3、老师补充:(写作背景)
(三)听读课文
听读课文,请大家带着几个问题去观赏济南冬天的美景。
问题见课件
(四)分析课文
第1页/共2页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读课文的第一段思索用什么方法来揭示济南冬天的特征的?
2、有诗云济南:"四周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因此讲到济南肯定得说说它的山水,那么,在文章中,用哪句话对有山有水的济南美景做了总体的概括描写。
(1)其次段写了济南什么的景物?
(2)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殊可爱?用一个短语来形容一下阳光朗照下的小山。
(3)第三段写了什么?按怎样的挨次来描写(雪后的山景),找出表示变化的词。
(4)"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5)怎样写城外的远山?
(6)济南是出名的泉城,老舍用他的含情妙笔把济南的山描绘。
《济南的春天》一等奖教学设计这篇文章共1556字。
第2页/共2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不可以。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
2.[明确]
a.阳光朗照下的山——温静;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城外的远山——淡雅。水色——绿。
2.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冬季带领游客来济南,追随老舍的足迹,请你设计一下导游。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应该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认真观察事物,作文时才能写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发现和写出事物的“灵性”;真正动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写的事物“真挚感人”。平日里,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事物,多想多记,以丰富我们的生活积累,为写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础。
把自己读了课文后对济南冬天的印象填上去,并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加以印证。
学生作答:冬天的山,冬天的水
4、朗读课文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全班集体研讨,各抒己见,互相补充,明确课文主要内容,并且依照课文的脉络,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济南的冬天的主要内容。
1.四人小组讨论
[明确](b.c.d.略)
1、写作练习:借鉴课文的写法,用你的笔描绘一副“校园秋景图”。
2、请你仔细观察你家乡冬天的景物,倾注你对家乡无限热爱之情,借鉴课文中的某些写法,将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自拟题目,字数不限。
1.[讨论明确]
a.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b.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C、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c.比喻、拟人句。(美句赏析,着重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过渡)济南的冬天,在老舍的笔下如此娇媚动人,是因为运用了大量比喻、拟人的修辞。文中还有哪些比喻、拟人句用得好,找出来,说说好在哪儿?
2、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分析其中的精妙之处,学习语言分析的一般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仔细揣摩,尽量能口头表达,教师从旁点拨、补充。
1.[明确]a.细致观察b.抓住特征c.安排顺序(角度)d.运用修辞e.情景交融
1.学生思考并作答。
明确:都能抓住特征;安排顺序(角度);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采用情景交融的写法,色彩绚丽。《春》还从多种感官角度来描写。
写好文章,必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经过内心感受揣摩才能成文。这两篇文章作者都写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甚至被外界景色感动了,从而写出了真情,那些比喻、拟人才那么活灵活现,富有灵性,才能达到神似。
——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各有何特点?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是什么?各段描写之间有何关联?
1、自由朗读,思考问题:
a.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
b.济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写了哪三幅山景图,写水是从什么角度写的?
c.第1小节与第2、4、5小节之间有什么关系?
d.文中渗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的感情?
——你喜欢文中哪些优美的语句?为什么喜欢?用简洁的语言来分析。
——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分析其作用。并模仿举例。
——你认为好的语言应当具备哪些特点?应当如何品位语言的精妙之处?在文字表达上应注意些什么?
1.[提问]为什么济南的冬天的景色会如此动人?
1.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能描绘出这么精彩的画面,为什么语言能如此优美?体会在写法上与学过的课文《春》有什么相同之处?
2.学生自主设计导游路线,并展示。
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总特点:无风,响晴,温晴——贯串全文
对济南的总感受:“温暖安适”的“理想境界”
阳光朗照下的山慈善
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城外远处的山如诗似画
冬天的水色——水藻之绿,衬托水之清澈、透明
教学反思
b.第3小节和第5小节在抒发感情和修辞运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c.找出你认为写得美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想想为什么写得好?
(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
a.写山景:自上而下的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写水色: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b.都是对冬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
五、课堂总结。
当“冬天”一词进入你的脑海时,你会产生哪些联想?(请学生各抒己见)
我们的省会“济南”的冬天是怎样的呢?让我们随着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去领略“济南的冬天”。
1、简介作者、作品
老舍,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等。本文写于1931年春。
e.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2、研读第2—5小节: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四人小组讨论)
a.文中写了三幅山景图,还写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点?(抓关键词概括)
b.三幅山景图之间有什么关系?
c.四幅景物图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后明确)
1.学生各抒己见
2.了解作者、作品
3、学生思考并分析。
②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课前布置学生去查阅有关老舍的资料,初步了解老舍及其代表作;查阅有关济南的资料,深入了解济南的地理位置,及其政治、文化背景,以开阔视野。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鉴赏创新。
b.第一幅图是总写,第二、三幅图是具体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旧课,巩固词语。
二、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三、体验反思。
四、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五、课堂总结。
六、布置作业。
1、重点研读:薄雪覆盖下的山景图和水色图,品味语言。
[问题]
a.第3小节和第5小节写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优美的语言。
突破途径
①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课题
2、济南的冬天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安排
2课时
教材分析及处理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品味精妙语言,以达到提高语言分析能力,接受情感熏陶的目的。掌握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并进行片段描写。
2、词语教学:读背“读一读、写一写”结合课文辨析字型字意。
3、思考并分析
(1)、济南的冬天是(?)(把自己读了课文后对济南冬天的印象填上去,并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加以印证。)
(2)、作者通过描写什么来表现济南的特点?(冬天的山,冬天的水)
4、朗读课文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初步诵读课文。阅读时进行课文的整体把握,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可思考以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