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科技工作总结及思路(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前瞻性工作,加强岗位意识和责任 感
10、进一步明确科学研究的目的
研究型大学的价值及意义所在 原始性创新对人类社会进步的意义 科学研究最原始的动机应当是解决科学
问题,我们自己对科学的贡献? 进行投入-产出的绩效分析(特别是重点
学科、重点实验室、科研机构)
科学研究和学术道德规范
科研工作的定位
学科建设的根本
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
实现社会服务职能的载体
留住和吸引高水平人才的平台
压力
动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责任
争项目 出成果 出人才 上台阶 树品牌
科技管理
是一项服务于科学家的活动, 是一项需要领悟科学研究规律的活动, 是一项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活动。
学习型
研究型
开拓型
我校科技工作的快速发展是建设“侨校 +名校”和研究型大学的客观需要,是 学校领导和各学科带头人(领军人)运 筹帷幄,奋发努力的结果,是广大科技 工作者和院、系、所与各个职能部门辛 勤汗水的结晶。
申报和授权专利
2004年我校共申报专利32项(其中国际 专利2项),获授权15项且全部为发明专 利,授权数比上年增加200%
6、促进科技成果创造社会财富
我校与韶关市共建,科技成为合作纽带 发展科技 引领未来 科技工作地位日益
凸现 在我校2004年董事会上印发了《暨南大
学科技发展受资项目简介》 我校2004年共承担横向课题54项,经
与设备处、“211办” 、人事处提交仪 器资源共享条例建议案;
与人事处提交提高三大索引论文、重大科研项 目、团队项目、成果奖、专利成果计分标准, 加大在职称晋升中的权重。
提交科研机构评估指标体系建议案(数据说 话)。
与财务处提交调整横向课题管理费收取比例建 议案;
与教务处:提交自愿改变教研室格局的建议案
9.加大科技投入,促进学校实力提升
211工程理科二期投入经费1900+1300万元 实验室开放基金投入50万元 校内项目共立项79项,经费278万元. 重点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投入约300万元 重点课题配套经费约200万元 侨办、校级重点学科03、04年共投入1300万元 业绩考核科研计分共46.2万分,约占总工作量
“工程结构故障诊断实验室”获广东省 高校重点实验室,将获资助经费600万元。
生物工程药物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召开首 次学术委员会会议
教育部生物工程技术中心通过专家验收
5、科技成果产出大幅增长
在第五届高交会、第三届山洽会(韶 关)、第六届留交会上展示了我校一批 科技成果并获得了好评;
孙晗笑教授的自主知识产权抗艾滋病新 药获一期新药批文(全国首个抗艾滋病I 类新药)。
祝: 新春愉快 万事如意 身体健康 家庭幸福!
7、营造环境、促进创新
营造宽松和谐的科研环境、制度环境 寻求规律,宽容失败。 条件环境(资源平台共享机制) 学术环境,规范有序。 学术队伍能征善战,勇于创新。 不是要求人人拿项目,但是可以人人做科研
8、调动院、系、所科技管理干部的积极性
管理前移,责任到人(全能型) 以学院为单位首次对限项申报的省基金
年度科技工作总结及思路
科技处
2005年1月20日
一、2004年科技十大亮点
1、科研经费持续增长
我校共立项校外科研项目304项,比上年增长 44%,总经费3915万元,比上年增长9.5%; 首次获得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 2 项。
姚新生院士主持广州市科技局中药现代化专项 课题,经费400万元;
的22%,奖励校内工资共831万元,
10、注重提升管理队伍业务素质
组织院系科技管理干部参加科技部科技 论坛(北京)
组织院系科技管理干部参加科技部、教 育部、国家基金委联合主办的科技项目 管理论坛(北京)
参加科技部、教育部、国家基金委组织 的“863”专业论坛、管理工作会议等 (西安、北京、南宁、广州、青岛、厦 门等)
尹良红博士获得国家基金仪器专项和科技部中 小企业创新基金等各类项目经费435万元;
柳宁博士获广东省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 目,经费300万元
岑颖洲教授省团队项目继续获得第二期 资助25万元
周汉新教授(第二临床学院)获批 “863”项目前期研究专项,经费50万 元。
2、发表论文质量迅速提高
科研经费是发展的资本,注重成本效益分 析,成本、效益、机遇(商机、树立经营 理念)
凝聚力
4.加强学术氛围、促进学术交流
实现学术开放和互动,“走出去,请进来”, 学术交流、咨讯交流、情感交流(登记被邀、 应邀专家及业绩)
开放式、互动式、追踪式的科研活动 与高手过招,与强手联合,与同事牵手。 基础与应用(临床)相结合,专业、专长与国
教研室——科研人员思想上的围墙
课题组 学科组 科研型实验室 研究中心 研究所 重点实验室 研究院(虚拟、联合体、实体)
3、凝练学科方向、打造优势学科
专长、技术、学问、学科的结合点与归属 个人行为、团队(领军人、带头人) 您准备买汽车吗?(经济实力/高速公路)
理工医共发表论文1792篇,比上年增长 18%;三大索引收录论文共219篇,比上 年增长157%;
3、学科建设走上快车道
顺利通过“211工程”二期中期检查; 启动首批侨办重点学科4个、校级重点学
科3个; 首次组织了各学院专家、教授讨论学科
发展规划,并形成草案。
4、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突破
6、运筹与规划
瞄准“十一五”国家与地方重点、重大科学问题, 各学科及相关专家、科研人员要扩大视野,聚焦重 点(如国家基金杰出青年项目、省团队、省重点、 计划、攻关、“973”、“863”、中小企业创新基
金、局级课题),整合力量,常备不懈。(工作 重点)
发挥新聘院长的学术带头人作用 无项目、无外文期刊论文、无三大索引论文的教授
科研经费的增长为我校科学研究和人才 培养提供了很大的经费支持,极大地促 进了学校科技工作和学科建设的发展。
衷心感谢广大科研、教学人员,是您们 长期的辛勤劳动和努力才有今天的成绩!
衷心感谢学校领导,机关部处以及学院 主管院长、教科办主任、科研工作秘书 给予科技处各项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让我们同心协力,再接再厉,奋力拼搏, 在新的一年里再创佳绩!
面上项目组织专家评审 学院一级应在省基金、校基金的申报和
中后期管理中发挥主要作用 院级管理已成为成功的要素
9、建设研究型、开拓型的管理队伍势在必行
对科研队伍人员、学科带头人、团队作 深层次的跟踪分析与规划
要对每年获批的项目特别是未获批的项 目进行成败原因分析
要有目的的向兄弟单位、学术同行学习, 保持良好的沟通
家、地方需求和优势学科相结合。
5、以促进我校科研工作大发展为己任, 融管理于服务中
提高主动服务意识; 推动科研能力与技巧系列讲座(20次/年) 普发信息,增加科技处网页信息量(PPT) 提升信息化程度(点击率) 对已建的重点学科、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
加强考核评估,树好典型,使学科管理从行 政管理走向学术评价
二、2005年科技工作十大要点
1、召开2004年度科技管理工作年会 讨论制定我校“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和 学科发展规划 修订多个建议案,将提交校长办公会讨论 通过
2、着力科研环境和制度的建设
临床学院首次召开科研工作会议并制定 了一系列的相关制度,医学院每年编印 科技材料
与人事处提交十佳科技人员、先进单位、 学科、团队、课题组评优条例建议案;
费724万元,比上年增长67.2%
7、校内、校际学术交流取得了长足进步
以人为本,促进交流,组织了省部级以 上科研课题的负责人参加工作交流会 (番禺) 包括近10位院士在内的大约60位校外专 家到我校做学术报告,取得了良好效果。
8、 实施人才强校发展战略
吸引人才
培养人才
人尽其才
姚新生院士、陈星旦院士、钱逸泰院士、叶文才教授(学科带 头人、省中药专项投标项目250万元)、栗原博教授(捐赠实验 仪器设备价值近千万元)、高应俊教授、余有龙教授(教育部新 世纪创新人才培养任选)等
10、进一步明确科学研究的目的
研究型大学的价值及意义所在 原始性创新对人类社会进步的意义 科学研究最原始的动机应当是解决科学
问题,我们自己对科学的贡献? 进行投入-产出的绩效分析(特别是重点
学科、重点实验室、科研机构)
科学研究和学术道德规范
科研工作的定位
学科建设的根本
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
实现社会服务职能的载体
留住和吸引高水平人才的平台
压力
动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责任
争项目 出成果 出人才 上台阶 树品牌
科技管理
是一项服务于科学家的活动, 是一项需要领悟科学研究规律的活动, 是一项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活动。
学习型
研究型
开拓型
我校科技工作的快速发展是建设“侨校 +名校”和研究型大学的客观需要,是 学校领导和各学科带头人(领军人)运 筹帷幄,奋发努力的结果,是广大科技 工作者和院、系、所与各个职能部门辛 勤汗水的结晶。
申报和授权专利
2004年我校共申报专利32项(其中国际 专利2项),获授权15项且全部为发明专 利,授权数比上年增加200%
6、促进科技成果创造社会财富
我校与韶关市共建,科技成为合作纽带 发展科技 引领未来 科技工作地位日益
凸现 在我校2004年董事会上印发了《暨南大
学科技发展受资项目简介》 我校2004年共承担横向课题54项,经
与设备处、“211办” 、人事处提交仪 器资源共享条例建议案;
与人事处提交提高三大索引论文、重大科研项 目、团队项目、成果奖、专利成果计分标准, 加大在职称晋升中的权重。
提交科研机构评估指标体系建议案(数据说 话)。
与财务处提交调整横向课题管理费收取比例建 议案;
与教务处:提交自愿改变教研室格局的建议案
9.加大科技投入,促进学校实力提升
211工程理科二期投入经费1900+1300万元 实验室开放基金投入50万元 校内项目共立项79项,经费278万元. 重点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投入约300万元 重点课题配套经费约200万元 侨办、校级重点学科03、04年共投入1300万元 业绩考核科研计分共46.2万分,约占总工作量
“工程结构故障诊断实验室”获广东省 高校重点实验室,将获资助经费600万元。
生物工程药物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召开首 次学术委员会会议
教育部生物工程技术中心通过专家验收
5、科技成果产出大幅增长
在第五届高交会、第三届山洽会(韶 关)、第六届留交会上展示了我校一批 科技成果并获得了好评;
孙晗笑教授的自主知识产权抗艾滋病新 药获一期新药批文(全国首个抗艾滋病I 类新药)。
祝: 新春愉快 万事如意 身体健康 家庭幸福!
7、营造环境、促进创新
营造宽松和谐的科研环境、制度环境 寻求规律,宽容失败。 条件环境(资源平台共享机制) 学术环境,规范有序。 学术队伍能征善战,勇于创新。 不是要求人人拿项目,但是可以人人做科研
8、调动院、系、所科技管理干部的积极性
管理前移,责任到人(全能型) 以学院为单位首次对限项申报的省基金
年度科技工作总结及思路
科技处
2005年1月20日
一、2004年科技十大亮点
1、科研经费持续增长
我校共立项校外科研项目304项,比上年增长 44%,总经费3915万元,比上年增长9.5%; 首次获得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 2 项。
姚新生院士主持广州市科技局中药现代化专项 课题,经费400万元;
的22%,奖励校内工资共831万元,
10、注重提升管理队伍业务素质
组织院系科技管理干部参加科技部科技 论坛(北京)
组织院系科技管理干部参加科技部、教 育部、国家基金委联合主办的科技项目 管理论坛(北京)
参加科技部、教育部、国家基金委组织 的“863”专业论坛、管理工作会议等 (西安、北京、南宁、广州、青岛、厦 门等)
尹良红博士获得国家基金仪器专项和科技部中 小企业创新基金等各类项目经费435万元;
柳宁博士获广东省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 目,经费300万元
岑颖洲教授省团队项目继续获得第二期 资助25万元
周汉新教授(第二临床学院)获批 “863”项目前期研究专项,经费50万 元。
2、发表论文质量迅速提高
科研经费是发展的资本,注重成本效益分 析,成本、效益、机遇(商机、树立经营 理念)
凝聚力
4.加强学术氛围、促进学术交流
实现学术开放和互动,“走出去,请进来”, 学术交流、咨讯交流、情感交流(登记被邀、 应邀专家及业绩)
开放式、互动式、追踪式的科研活动 与高手过招,与强手联合,与同事牵手。 基础与应用(临床)相结合,专业、专长与国
教研室——科研人员思想上的围墙
课题组 学科组 科研型实验室 研究中心 研究所 重点实验室 研究院(虚拟、联合体、实体)
3、凝练学科方向、打造优势学科
专长、技术、学问、学科的结合点与归属 个人行为、团队(领军人、带头人) 您准备买汽车吗?(经济实力/高速公路)
理工医共发表论文1792篇,比上年增长 18%;三大索引收录论文共219篇,比上 年增长157%;
3、学科建设走上快车道
顺利通过“211工程”二期中期检查; 启动首批侨办重点学科4个、校级重点学
科3个; 首次组织了各学院专家、教授讨论学科
发展规划,并形成草案。
4、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突破
6、运筹与规划
瞄准“十一五”国家与地方重点、重大科学问题, 各学科及相关专家、科研人员要扩大视野,聚焦重 点(如国家基金杰出青年项目、省团队、省重点、 计划、攻关、“973”、“863”、中小企业创新基
金、局级课题),整合力量,常备不懈。(工作 重点)
发挥新聘院长的学术带头人作用 无项目、无外文期刊论文、无三大索引论文的教授
科研经费的增长为我校科学研究和人才 培养提供了很大的经费支持,极大地促 进了学校科技工作和学科建设的发展。
衷心感谢广大科研、教学人员,是您们 长期的辛勤劳动和努力才有今天的成绩!
衷心感谢学校领导,机关部处以及学院 主管院长、教科办主任、科研工作秘书 给予科技处各项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让我们同心协力,再接再厉,奋力拼搏, 在新的一年里再创佳绩!
面上项目组织专家评审 学院一级应在省基金、校基金的申报和
中后期管理中发挥主要作用 院级管理已成为成功的要素
9、建设研究型、开拓型的管理队伍势在必行
对科研队伍人员、学科带头人、团队作 深层次的跟踪分析与规划
要对每年获批的项目特别是未获批的项 目进行成败原因分析
要有目的的向兄弟单位、学术同行学习, 保持良好的沟通
家、地方需求和优势学科相结合。
5、以促进我校科研工作大发展为己任, 融管理于服务中
提高主动服务意识; 推动科研能力与技巧系列讲座(20次/年) 普发信息,增加科技处网页信息量(PPT) 提升信息化程度(点击率) 对已建的重点学科、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
加强考核评估,树好典型,使学科管理从行 政管理走向学术评价
二、2005年科技工作十大要点
1、召开2004年度科技管理工作年会 讨论制定我校“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和 学科发展规划 修订多个建议案,将提交校长办公会讨论 通过
2、着力科研环境和制度的建设
临床学院首次召开科研工作会议并制定 了一系列的相关制度,医学院每年编印 科技材料
与人事处提交十佳科技人员、先进单位、 学科、团队、课题组评优条例建议案;
费724万元,比上年增长67.2%
7、校内、校际学术交流取得了长足进步
以人为本,促进交流,组织了省部级以 上科研课题的负责人参加工作交流会 (番禺) 包括近10位院士在内的大约60位校外专 家到我校做学术报告,取得了良好效果。
8、 实施人才强校发展战略
吸引人才
培养人才
人尽其才
姚新生院士、陈星旦院士、钱逸泰院士、叶文才教授(学科带 头人、省中药专项投标项目250万元)、栗原博教授(捐赠实验 仪器设备价值近千万元)、高应俊教授、余有龙教授(教育部新 世纪创新人才培养任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