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律动课教学模式初探(1)
律动课中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
律动课中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引言:聋生是指听力受损或完全丧失的人群,他们面临的挑战包括语言交流、教育和社交困难等。
随着辅助技术的发展和教育制度的改革,越来越多的聋生得到了全面发展的机会。
律动课是一种以音乐、舞蹈、戏剧等形式开展的艺术课程,被广泛应用于聋生教育中。
本文旨在探讨律动课如何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
一、律动课对聋生创新能力的影响1. 激发想象力律动课通过丰富多样的艺术表达形式,为聋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平台。
舞蹈可以通过身体的灵活动作和表情来表达情感,启发聋生的艺术创造力。
2. 提高空间感知能力律动课中的舞蹈动作和音乐节奏可以帮助聋生培养空间意识和感知能力。
聋生通常依靠视觉来感知周围环境,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舞蹈动作,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空间概念。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律动课通常需要学生合作完成一系列的演出或创作任务。
聋生在律动课中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并通过团队合作来达到共同的目标。
这种合作经验培养了聋生的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培养聋生创新能力的方法1. 提供丰富多样的艺术体验在律动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赏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如舞蹈演出、音乐会、戏剧表演等。
通过这些艺术体验,聋生可以拓宽视野,了解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从而激发他们的艺术创造力。
2. 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教师应该创造一个宽松、包容的学习环境,鼓励聋生表达自己独特的观点和想法。
在律动课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或情景,引导聋生进行自由探索和思考,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加创作活动在律动课中增加创作活动,例如自由创作舞蹈、编写剧本、创作音乐等,可以促使聋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聋生通过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同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反馈。
三、律动课中培养聋生创新能力的挑战及对策1. 语言交流障碍由于听力受损,聋生的语言交流能力通常比较薄弱。
律动课中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
律动课中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
律动课是一门以音乐和舞蹈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发展音乐和舞蹈表
达的能力。
在律动课中,聋生面临着与听觉有关的挑战,如何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一
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聋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需要以一种多感官的方式进行。
由于聋生无法通过听觉感知音乐
的节奏和旋律,他们可以通过触觉和视觉来感知和表达音乐的律动。
在律动课中,教师可
以通过创造性的方法,如触摸乐器、通过观察他人的动作来引导聋生感受音乐的律动。
这
种多感官的方式可以激发聋生的创新能力,帮助他们发现和表达音乐的独特之处。
在律动课中,教师还可以鼓励聋生进行合作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聋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共同创作和表演音乐和舞蹈作品。
在小组活动中,聋生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从而培养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教师还可以鼓励聋生通过表演
和交流来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表达能力。
律动课还应该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适应聋生的个体差异。
聋生在感知和表达
音乐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同的能力和兴趣,教师应该根据聋生的特点和需求来设计个性化
的教学计划。
教师可以利用现代科技,如助听器和视觉辅助工具,来帮助聋生感知和表达
音乐的律动。
教师还可以根据聋生的兴趣和特长,引导他们在音乐和舞蹈领域进行深入研
究和创新。
律动课是一门能够帮助聋生发展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
通过多感官的方式、创造性的
教学方法、合作和交流以及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律动课可以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他
们发现和表达音乐的独特视角。
律动课中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
律动课中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律动课是一种通过身体律动来提高聋生语言能力、创新意识和沟通能力的课程。
在这个课程中,学生们通过不同的动作和节奏,加强了听觉和视觉的协同作用,提升了自身的律动感。
同时,律动课也可以帮助聋生培养创新能力,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做到。
首先,律动课可以帮助聋生培养多元化的思维方式。
鼓励聋生通过创新的方式进行身体律动,不仅能够提高聋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聋生寻找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聋生可以广泛借鉴其他人的思维创意,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创新中。
这种多元化的思维方式不仅提升了聋生的创新能力,还帮助他们发展其他人所没有的独特思维方式。
其次,律动课可以帮助聋生培养观察力和天赋判断能力。
因为聋生无法通过听觉和语言来判断和分辨,所以他们在观察细节和判断能力方面拥有天然优势。
通过观察和分析身体律动所呈现的节奏和规律,聋生可以培养出一种独特的观察力和天赋判断能力。
这种能力对聋生的创新思维极为重要,能够帮助他们更准确的分析理解问题。
第三,律动课可以帮助聋生培养交流合作技能。
在律动课中,聋生需要通过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这种交流方式不仅需要大家保持一定的默契,还需要各自有期待和要求的协商,从而促进了聋生交流合作技能的提升。
这种技能对聋生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合作沟通非常重要。
最后,律动课可以帮助聋生培养专注力和自我效能感。
通过律动课,聋生可以培养出专注于某一目标的能力,能够更好的完成目标并获得成就感。
凭借这种成就感,聋生可以增强自我效能感,更有信心的面对困难和挑战。
这种专注力和自我效能感对聋生的生活和工作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总而言之,律动课除了加强聋生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外,还能够增强聋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律动课,聋生可以培养多元化的思维方式,观察力和天赋判断能力,交流合作技能,专注力和自我效能感,这些优势也将帮助聋生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发展。
律动课中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
律动课中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
律动课能够培养聋生的感知能力和创意思维。
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演示和指导,让聋
生通过观察和感受音乐的节奏,进而发展他们的感知能力。
通过不同的动作和节奏的配合,聋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妙,进而想象出更多的可能性。
在这个过程中,聋生需要将题材
转化为自己能够理解并运用的形式,培养他们的创意思维。
律动课能够培养聋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律动课通常需要聋生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或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聋生需要与其他同学进行
沟通和协调,共同制定运动的方向和节奏。
这种合作和沟通的过程能够培养聋生的协作能
力和团队精神,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中的合作环境。
律动课能够提高聋生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律动课中的任务通常是多样化的,
需要聋生动脑筋去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聋生需要发挥自己的才智,积极尝试不同的
方法,并且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通过反复的尝试和实践,聋生能够逐渐提高自己的解决问
题的能力,并且获得更多的自信心。
律动课能够培养聋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音乐是一门艺术,通过律动课,聋生能
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音乐和艺术形式。
通过观察和感受音乐,聋生能够培养自己的艺术修
养和审美能力。
这种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不仅能够提高聋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也
能够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聋校律动准备课教学设计
聋校律动准备课教学设计引言:聋校律动准备课是为聋哑学生设计的一种教学课程,通过音乐和律动的方式,帮助聋哑学生发展他们的身体协调性、音乐听觉感知和社交交往能力。
本文将介绍聋校律动准备课的教学设计,包括目标设定、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目标设定:1. 培养聋哑学生的身体协调性:通过舞蹈和律动的练习,帮助聋哑学生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动作控制能力。
2. 增强聋哑学生的音乐听觉感知能力:通过音乐的选择和律动的呈现,引导聋哑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节拍和情感。
3. 培养聋哑学生的社交交往能力:通过集体的舞蹈和律动活动,促进聋哑学生在合作和互动中建立友谊、展示自我。
二、课程内容:1. 音乐选择:选择明快节奏、简单易懂、旋律鲜明的音乐,适合聋哑学生感知和跟随。
2. 暖身活动:通过简单的拉伸运动和力量训练,为学生准备好课堂活动。
3. 舞蹈动作练习:设计一些简单又有趣的舞蹈动作,让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练习。
4. 律动呈现:通过教师的示范和指导,引导学生按照音乐的节奏进行身体的律动呈现,培养他们的节奏感。
5. 集体合作:设计一些集体合作的舞蹈和律动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团队精神和互动的乐趣。
6. 情感表达:通过音乐和律动,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示个性和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1. 视觉教学:由于学生是聋哑学生,教师应该注重使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示范舞蹈动作和律动呈现。
2. 实践引导: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然后逐渐提高难度,引导学生进行更复杂的动作练习。
3. 合作互动:鼓励学生之间合作和互动,在集体活动中建立友谊和团队精神。
4. 鼓励表达: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个性,通过音乐和律动来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结论:聋校律动准备课是一种适合聋哑学生的教学课程,通过音乐和律动的方式,帮助他们发展身体协调性、音乐听觉感知和社交交往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设计合适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
律动课中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
律动课中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律动课是指通过音乐、舞蹈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和感知能力的一门课程。
在律动课中,聋生的参与和发展往往面临很多挑战,但同时也蕴含着培养聋生创新能力的巨大潜力。
本文将探讨在律动课中如何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律动课中可以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活动和教学设计来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
组织创作或演出团队,鼓励聋生自主合作,提供一定的创作空间和资源支持。
可以组织聋生参加音乐会或比赛,促使聋生主动参与,锻炼他们主动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律动课中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方法,以满足聋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可以使用各种可视化和触觉辅助工具,如手语、视觉提示和振动反馈等,帮助聋生感知音乐和舞蹈的节奏和动作。
也可以引入智能技术,如手势识别和虚拟现实等,提供更为直观和丰富的学习体验。
律动课中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加强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可以邀请国外的专家学者或艺术家来校开展讲座、工作坊等活动,与聋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互动。
可以组织聋生参加国际性的音乐舞蹈比赛或交流项目,提高他们的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
律动课中的教师和教育机构也要重视对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教师要关注聋生的个体差异,了解他们的优势和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教育机构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资源,鼓励教师参与专业培训和学术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律动课是培养聋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通过多元化的活动和教学设计,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方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注重教师和教育机构的专业发展,可以有效地促进聋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聋生的特殊需求和潜力,为他们提供平等和全面的发展机会,让他们在律动课中展现自己的创造力和才华。
律动课中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
律动课中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律动课是一种运动教学模式,通过音乐节奏和身体动作的配合,帮助学生放松身心、提高协调能力。
然而,在律动课中,聋生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无法听到节奏、无法模仿动作等等。
因此,如何通过律动课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学生参与度的提高律动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体验式教学,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指导。
对于聋生来说,特别需要注重多种方式的呈现,比如示范、手语等等,让聋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律动课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反应和情感体验,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律动课的活动中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强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并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为聋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创造性的举措在律动课中,教师可以采取创造性的举措,帮助聋生发挥自己的潜力。
例如,可以引导聋生制作自己的音乐乐器,通过手语、声音和身体动作演奏出美妙的乐曲,让聋生切身感受音乐的魅力。
此外,可以引导聋生学习舞蹈、体操等技能,培养其协调能力和创造能力,并在表演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
通过这些创造性的举措,聋生将在律动课中收获更多的成长和发展机会,激发其创新能力的潜力。
三、挖掘个性化在律动课中,教师需要注重个性化教育,发掘聋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因为每个聋生的身体、语言和认知都有所不同,每个人的学习方式也不尽相同。
因此,教师需要采取专业的教学方法,根据聋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力。
例如,可以引导一些具有音乐天赋的聋生进行个性化教学,让他们发掘自己的音乐才华,创作和演奏出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
四、应用科技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聋生学习的方式也在不断升级。
在律动课中,教师可以运用科技手段,帮助聋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律动课的知识和技能。
例如,可以通过VR技术让聋生沉浸式地体验律动课的教学内容,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聋哑学校舞蹈教学方法初探
片 , 有些 同学居然能够参照碟 片 , 两 个 人
一
组 ,把 动作 修 改 成 和 碟 片 上一 模 一 样 ,
心中, 舞蹈是 一种看得 见、 彩色的音乐; 舞蹈是
一
蹈、 掌握节奏 , 而 且 也 丰 富 了 聋 哑学 生 的
业 余生 活 , 扩 大视 野 , 增 强 了 自信 心 , 使 他 们 保持 轻松 、 愉快 的情 绪 。每 堂 课 设 计 的
欢上舞蹈课。 二、 根据 聋哑 学 生 生 理 特 点 运 用 多 种
教 学 手 段 和 方 法 进 行教 学
首先 , 进 行 聋 哑学 生 的 “ 拍数教学 ” 。 聋 哑学 生 的 视 觉 非 常 敏 锐 。 针 对 这 一 特 点。 拍 书 教 学 充分 发 挥 了其 眼 睛 的直 观 作
不 可 能 绝 对平 衡 , 那 么要 使 聋 哑学 生 保 持 美 内容 。 而 聋 哑 学 生 由 于 听不 到 音 乐 又 不 那 些 学 习 态 度好 而基 础 较 差 的 聋 哑 学 生 , 应 多 鼓 励 多诱 导 , 当他 们 取 得 成 绩 时 , 马 上 给 予适 当的 表 扬 和 鼓 励 , 当他 们 失 败 时, 帮助 他 们 找 原 因 , 不讽刺不挖苦 , 使他 们 获 得 力 量 和信 心 , 从 而保 证教 学 活 动 的
用 。教 师 用 手 语 数 出 4个 8拍 、 4个 6拍 、
法, 聋 哑学生凭视觉 、 模 仿 力 及 他 们 的 观 察 力, 去模 仿 一 个 个 具 体 的舞 蹈 动 作 。 然
而, 聋 哑学 生虽 然 可 以把 动 作 模 仿 得 惟 妙 惟 肖, 但 是 不难 发 现 , 听 力 的 受损 , 使 得 他
律动课中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
律动课中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摘要】律动课在聋生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探讨了律动课对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律动课的教学目标与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密切相关,通过律动课可以提高聋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律动课对聋生思维方式的影响深远,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律动课还在提升聋生团队合作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结论指出,律动课对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积极作用,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优化方法。
未来律动课可能成为聋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为聋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关键词】关键词:律动课、聋生、创新能力、教学目标、思维方式、团队合作能力、创造力、解决问题能力、研究、教学手段、教育。
1. 引言1.1 律动课中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聋生学生由于听觉上的障碍,往往会面临更多的沟通困难和学习障碍。
如何通过律动课这种特殊的教学形式来培养聋生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从律动课的教学目标与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律动课对聋生思维方式的影响、律动课在提升聋生团队合作能力方面的作用、律动课中如何激发聋生的创造力以及律动课对聋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促进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将成为未来聋生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有望为聋生教育带来新的发展和突破。
2. 正文2.1 律动课的教学目标与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律动课通过感官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可以帮助聋生学生开拓视野,拓展思维,从而促进他们独特的创新能力的发展。
通过参与律动课,聋生学生可以在音乐和动作中感受到不同的节奏和情绪,从而激发出他们在创造过程中的灵感和想法。
律动课注重团队合作和互动,这对于聋生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律动课中,学生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一些动作和节奏,这可以培养聋生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从而提升他们在团队中发挥创新能力的能力。
律动课的教学目标与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紧密相关的,通过律动课的参与,聋生学生可以在身体感受和团队合作中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从而提高其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聋校低年级律动教学案例
聋校低年级律动教授课设计例使用打击乐器,从视觉上,能够让聋生“看到”节奏;从听觉上,由于大多数打击乐器都有一个确定的音,不同样样频率范围的乐器的声音能够充分挖掘聋生的节余听力;从动觉上,打击乐器的振动,能够让聋生经过触觉来感觉节奏。
所以,从理论上,我们假设运用打击乐器能够充分利用和协调聋生多方面的感官,能够促使聋生更好地学习节奏,形成节奏感。
一、研究目标经过打击乐器在低年级律动课中运用, 补偿他们的听力损失,提高聋生的节奏感。
二、研究内容经过授课实践,拟回答这样几个问题:(1)如何使用打击乐器教授节奏;(2)如何设计授课过程,使得打击乐器的使用合理、有效;(3)使用打击乐器对律动课授课的影响。
三、推行方案(一)乐器选择我们依照低年级聋生的特点选择以下四种打击乐器:踏鼓:主若是教师用,让低年级聋生感觉节奏。
鼓:经过聋生自己敲鼓,让聋生感觉节奏(1-3 年级 )。
双响筒: T 字型乐器,比较轻快,外形幽默,敲击肩部两边时有不同样样音高,正好切合2/4 拍节奏“强弱强弱”的特点,主要用于 2/4 拍节奏的感觉和学习,重点在一、二年级使用。
串铃:几何型外框,镶嵌若干铃铛,主要用于3/4 拍节奏的感觉和学习,重点在二、三年级使用。
(二)研究的计划本研究拟分成三个阶段进行,分别对一、二、三年级有重点地运用打击乐器张开授课和研究。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1、一年级的授课和研究一年级每周施教 2 次,每次 35 分钟,重点是经过听鼓、模拟打鼓感觉、学习2/4 拍。
(1 )聋生情况剖析一年级一共有 5 个聋生。
郑奥、郑浩然、周昊凡、刘欣雨、冷启月。
一年级这几个聋生整体节奏感都比较差。
其中郑奥是学前班升上去的,周昊凡是原来一年级的留级生,所以他们都经过一些节奏的训练,相对节奏感比其他几个聋生好些,能听鼓声拍手,但是边拍节奏边数拍子的能力较差;刘欣雨、郑浩然是脑瘫儿,刘欣雨素来在接受康复治疗,恢复得比较好,所以上课接受能力,反应还算比较正常,但是动作不协调,节奏感也较差;郑浩然脑瘫情况比较严重,动作协调性和节奏感都很差;冷启月这个女孩子比较特别,她有些自闭倾向,不愿意参加学习,比其他聋生慢一拍,但是她听力很好,经过我们2个老师剖析研究,对她要严格,要手把手、教她做,她才肯做。
浅析如何提高聋生律动教学效果
外多个财政税 收实 习基 地 ,完善和健全 实 习实 训 平 台 ,强 化 业务 操 作 能力 培 养 ,达到 “ 学 ”与 “ 习”的统一 。详细 科学地制定实 验实训教学大纲 以及教学 计划 ,安排课 时让学生走入财税课程实
政行为 的指 导 ,构建一个价值判断体 系
和实证分析框 架。通过规范判断和实证
理 、素质优 良 、实力雄厚 的师资 队伍 。
5 . 打造柔性的教学管理体 系
分析方法使 学生 由表及里 、去伪存 真 、
深入浅 出地指导 和评价现实 问题 。 ( 3)以 “ 价 值规 范一 现实 描述一
教学管理 主导思想是倡 导先进 、鼓 励后进 ,注重 团队合作 与专 业发展 ,逐 步形成有效 的管理制度 与管理文化。具
平台”
立了财政专业课程 网站。通过 网络教学
平 台 ,学 生 之 间可 以展 开 互 相 讨 论 , 也
授课逻 辑。以经济学学科 为基础 ,通过
对财政 学专业课程模块 的基本 概念 、基 本 知识 、基本原理等 的介 绍 、剖析 、演
可 与老 师进行 交流咨询 ,有效 提高学生
的学 习能 力;通过查 阅网络提供的财政 方面 的数据 、资料 、参考 文献等电子资 源 ,能大大拓展学生的知识 面。
美 、欣赏美 、表现美 的能 力。律 动课 是
组成部分 。在 教学 中,我主要采用 了以
下几种方法来强化训练 : 1 . 运用地板的震动 。启发学 生的节
奏意识
对 于聋 生而 ,歌曲表演是学 一 边合着节奏读歌 词 ,一边 做着动作来表
聋童艺术教育 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聋 章进行舞蹈教育 的重要途 径。通过律动 的教学 ,能够使他们逾 越心理障碍 。 那么 ,怎样优化我们 的课 堂教学 ,全面 提高我们律 动课 的教 学质量 ,调动学生 的学习兴趣 ,促进聋 童学生智力 因素和 非智力 因素 的协 调发展呢?我认为在教
聋校律动课教学模式初探
聋校律动课教学模式初探“律动”两字是希腊语RrhmlDs发展而来,英语称Rhythmic,是节奏的意思。
从字意上来讲,律动可理解为有韵律节奏的身体动作。
而律动课的教学是通过人体有感情、有节奏的舞蹈,表现出各种不同高低、速度、力度等内心节奏的音乐内容。
律动课是聋校一至三年级学生必修课,是针对听力残疾学生特点特设的一门重要学科,通过律动课的教学使聋童掌握浅显的律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律动课是聋童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聋童进行舞蹈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律动课的教学,能够逾越他们生理障碍──失聪。
一、根据聋童心理特点,在课堂中注意激发聋童学习律动的兴趣。
古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持久稳定的兴趣是儿童成才的动力和条件。
聋童的大脑发育由于受听觉神经阻碍,与健全儿童相比就显得较为缓慢,但是每个正常儿童的大脑发育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聋生也一样,所以他们好动,好模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培养聋童对律动的兴趣,在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能促进聋童积极地参与各项艺术活动,使聋童认真自觉地学习舞蹈、掌握节奏,而且也丰富了聋童的业余生活,扩大视野,增强了自信心,使他们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
每堂课设计的教学内容,应从聋童心理特点出发,不要让聋童觉得困难,反之,要让学生觉得学习舞蹈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每一节律动课都是和老师的一次愉快合作。
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动作协调能力差的聋童,我们教师也应不辞辛苦,把一节新课中复杂的动作,做一些改动,使复杂的动作变得简单。
简单适宜的动作有助于聋生掌握记忆,并且可以增强其对律动这门学科的兴趣,这样他们就能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
同时还要让聋童走出学校,多参加社会活动,与健全学生同台演出、公平竞争,从而培养他们学习舞蹈的兴趣。
舞蹈以其独特的艺术形象去影响和感染聋孩子的精神活动,使聋生在对美的感受中,心理上产生共鸣,情感上得到愉悦,从而乐于接受律动教学,喜欢上律动课。
二、根据聋童听力缺陷的生理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
律动课中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
律动课中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特殊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其中,聋人教育一直是热门话题之一。
随着聋人教育的逐渐深入,教育者不断地探索聋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本文将着重讨论律动课中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
在聋人教育方式中,与普通教育不同的是,大部分聋人难以利用听觉感知语音信息。
这就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聋生的学习效果。
律动课就是其中一种特别适合聋人教育的方法。
律动课是通过一定的音乐节奏、动作、舞蹈等形式来增强学生的运动能力、音乐感知能力、节奏感等,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律动课中,教师会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安排相应的音乐或动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注意动作的简单易学。
因为聋人对语言的感知有限,对手势的敏感度比较高,因此,律动课中的动作应该简单、清晰、易学。
这样可以很快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同时,简单的动作也方便学生更快地将重点放在音乐、节奏感等方面,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次,要注意音乐的选择。
聋人虽然听不到音乐,但通过视觉等其他感器官也可以感知音乐。
因此,在律动课中,音乐的选择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
鲜明、简洁的音乐更容易被接受,从而更容易快速引起学生的共鸣。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和特点选取全新的,富有创造力的音乐,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最后,要注意互动的方式。
教师在律动课上还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如及时指导和鼓励,尤其是对于聋生更需要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教师在律动课上还要注意鼓励学生展开讨论,分享不同的想法和创意,从而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举办一些有趣的活动,如艺术比赛、文艺演出等,可以引导学生多参加有意义、引导性的活动,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出更多的无限可能,并在过程中迸发出无穷的灵感和热情。
总之,律动课对于聋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很多实际作用,教师在律动课中要注意动作的简单易学,音乐的选择和互动的方式,同时,学校也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聋生的创新能力,让聋生走向更加美好的人生。
律动课中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
律动课中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一、律动课对聋生的意义律动课是一种结合音乐和舞蹈的课程,通过音乐和动作的结合,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感受音乐的魅力。
对于聋生来说,律动课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律动课可以帮助聋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虽然聋生无法通过听觉感受音乐的美妙,但是通过观察教练或其他学生的动作和表情,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情感和节奏。
通过律动课的学习,可以帮助聋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从而提高他们的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和情感认知能力。
律动课可以帮助聋生锻炼身体和感觉。
在律动课中,需要进行各种舞蹈和动作,这些动作需要通过身体的感觉来完成。
对于聋生来说,通过动作的感觉,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和感觉能力。
最重要的是,律动课可以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
在律动课中,聋生需要通过观察和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并用自己的动作来表达。
这其中需要一定的创新和表达能力。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学习,可以帮助聋生提高其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并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在律动课中,如何更好地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将介绍一些方法。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聋生来说,学习律动课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以及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表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培养其创新能力。
3、鼓励学生进行创意表达。
在律动课中,鼓励学生进行创意表达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给学生一些自由的表达空间,让他们通过动作和舞蹈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出自己的创新能力。
4、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
为了更好地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
可以邀请一些专业的教练或者舞蹈团队来给学生进行指导和表演。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出自己的创新能力。
律动课中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通过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让聋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
聋校律动课
聋校律动课律动课的定义:律动课是全日制聋校根据聋生特点专门设置的、在一至三年级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是义务教育阶段艺术类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律动课融合儿童舞蹈、动感音乐、情景游戏、韵律体操为一体,注重在律动性艺术活动中培养聋生对艺术表演以及通过艺术活动进步心灵沟通的兴趣,培养聋生基础的欣赏、表现、创造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为聋生丰富体验,增强自信,重塑自我创造机会,为聋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注入活力、奠定基础。
律动课的教学目的: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浅显的律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训练儿童动作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发展智力,提高身体素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协调、均衡、健康的发展;发展学生的视觉、触觉、振动觉、残余听力和语言。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感,提高模仿、表达、自控、空间定向以及对韵律的初步感受、欣赏和表现能力;通过美育陶冶情操,补偿学生的生理、心理缺陷。
培养学生关心他人、遵守纪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不断进取的品德和活泼乐观的情绪。
律动课的教学内容:现在聋校没有特定的教材,我这里有一本律动教材第二册,但由于这教材比较老了,不太符合现在学生的特点,我没有使用。
我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找适合学生的内容,下面简单介绍下,仅供参考。
律动可以是单一动作的重复练习,也可以将几个简单的关联动作编排在一起做律动组合练习。
一般低年级学生的律动可以做儿童基本舞步练习和形象模仿动作。
如:生活律动(模仿开车动作,洗手绢动作等);动物模仿(小鸟飞、小鸭走、小兔跳等)1年级:认识身体的基本部分(头、颈、胸、背、腰、手、膝、脚),并对这些部分进行松弛、伸展和灵活活动的初步训练。
认识身体部分的左和右。
认识音乐节拍,培养学生按节拍做动作。
模仿动作:吹泡泡、小鸟飞、小兔跳、大公鸡走等。
基本动作:拍手、点头、碎步、走步、蹦跳步等。
学会三至五个小舞蹈组合,三、四个小游戏2年级:学习基本脚位和手型、手位;学习手臂和腿的基本动作;学习基本舞步和模仿动作;学习儿童舞蹈、歌表演和儿童集体舞。
律动课中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
律动课中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聋生的教育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在传统的观念中,人们往往认为聋生的学习和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在创新能力方面。
但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创新,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尝试在律动课中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
本文将探讨律动课中如何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对聋生教育的启示。
律动课可以培养聋生的观察和模仿能力。
通过观察他人的动作和节奏,聋生可以学会模仿他人的动作并且掌握音乐的韵律。
这种观察和模仿的过程可以激发聋生的创新潜能,让他们在模仿的过程中发现并创造出自己的动作和节奏。
律动课可以锻炼聋生的协作和沟通能力。
在律动课上,学生们往往需要与同伴一起合作完成一些动作和练习,这就需要他们在沟通和协作方面有更高的要求。
对于聋生来说,通过与同伴的合作,他们可以学会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展示自己的创新能力。
律动课还可以通过创造性的动作设计和自由的演练,激发聋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欲望。
在律动课中,教师可以鼓励聋生们通过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来设计新的动作和节奏,同时也可以让他们自由地发挥和展示自己的创作天赋,这对于激发聋生的创新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如何在律动课中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在律动课中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教师需要根据聋生的特点设计相应的律动课内容。
在课程设计上,教师可以借助视觉、震动和触觉等方式,使得聋生能够更好地感知音乐的韵律和节奏。
教师也需要根据聋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律动课内容,以满足不同聋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还需要注重引导和激励聋生的创新思维。
在律动课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创意启发活动,引导聋生们思考和表达自己的创新想法。
教师还可以允许聋生们按照自己的创意和想法来创作和表演,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教师还需要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在律动课上,教师可以鼓励聋生们敢于展示自己的创新作品,同时也要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创新的乐趣和成就感。
律动课中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
律动课中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聋生的教育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
特殊教育的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
而律动课作为特殊教育中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对于聋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律动课在培养聋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和方法进行探讨。
一、律动课对聋生创新能力的作用1. 提高交流能力律动课通过音乐、舞蹈等形式进行教学,能够帮助聋生加强对节奏、音调的感知和掌握,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
音乐和舞蹈是一种无需语言的交流方式,通过律动课的学习,聋生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提高交流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2.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律动课通常是以小组或者整个班级为单位进行的,聋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协调动作,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和其他同学互相配合、齐心协力完成一项任务,聋生不仅能够培养创新能力,还可以加强社交能力。
3. 促进身心健康律动课的学习不仅可以让聋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可以帮助他们释放压力,舒缓情绪,促进身心健康。
身心健康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只有在一个良好的身心状态下,聋生才能更好地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
1. 引导发现问题律动课可以通过创造性的方式引导聋生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解决。
以舞蹈为载体,让学生们去发现舞蹈中的问题,如动作不协调、节奏不准等,然后引导他们去解决这些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创设情境律动课可以创设各种情境,让聋生参与从中获得创新灵感。
让学生们模拟成为音乐家,用手语进行交流,体验音乐创作的过程,激发他们的音乐创新能力。
3.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律动课应该注重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音乐、舞蹈、绘画等,让聋生有更多元化的学习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通过接触不同的艺术形式,聋生可以在这些体验中发现新的创新方法和思路。
4. 鼓励思维跳跃律动课中应该鼓励聋生进行思维跳跃,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或者创新性的任务,让学生动脑筋,进行联想和创意,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律动课中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
律动课中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律动课是一种以音乐与舞蹈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律动感知和表现能力。
对于聋生来说,参与律动课不仅可以促进他们身体协调和节奏感,还可以改善他们的交流能力和社交技巧。
针对聋生在律动课中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设计适应他们特点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为了培养聋生在律动课中的创新能力,教师需要选择适合他们感知和表现的音乐与舞蹈作为教学内容。
聋生对于低音频的感知更敏感,教师可以选择低音强烈的音乐,让聋生能够通过震动感觉到节奏和节拍。
舞蹈动作的设计也应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模仿。
通过选择适合感知和表现的音乐与舞蹈,可以有效提升聋生在律动课中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为了培养聋生的律动表现能力,教师需要采用一种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
融合手语和舞蹈动作的教学方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
教师可以将舞蹈动作与手语结合,通过手势和表情来传达舞蹈的情感和特点。
教师还可以通过示范、模仿和反馈等方式来指导聋生的舞蹈表现。
教师还可以利用画面、图片和视频等视觉辅助手段来帮助聋生理解和模仿舞蹈动作。
为了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还应提供一种积极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
教师可以创建一个合作、互动和开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师还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音乐和舞蹈的录像、图片和书籍等,让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了解和学习音乐与舞蹈。
通过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
为了评估聋生在律动课中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估方法。
除了传统的考试和作业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组织和评议学生的演出、以及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等方式来评估聋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多种评估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更全面、客观和准确地评估聋生的创新能力。
聋校低年级律动教学探究
教学实务聋校低年级律动教学探究李春光摘要:在现代聋校教育发展中,低年级律动教学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律动教学是促进聋校学生身体与心智发育的关键教学举措。
但是,聋校学生的生理障碍往往会严重影响聋校低年级律动教学的实际效果。
因此,低年级律动教学的研究已经成为聋校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
文章主要对聋校学生的特殊性展开分析,结合具体案例,提出聋校低年级律动教学的保障措施,以推动聋校律动教学发展。
关键词:聋校 低年级 律动教学 特殊性聋校作为我国特殊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开展聋人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教学场所。
而在聋校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律动教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能够促进聋校学生的身体发育和心智发育,对于特殊教育工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聋校学生自身的特殊性,在聋校低年级律动教学中,需要注重对律动教学的实施方案与教学保障的研究,以保证聋校低年级律动教学工作开展的质量。
一、聋校学生的特殊性1.语言发展较为缓慢聋校学生受自身听力问题的影响,自身的语言能力发展较为缓慢,尤其是聋校低年级学生,由于手语表达能力以及自身的理解能力相对薄弱,教学实践中注意力难以集中,加大了教学难度。
聋校学生的语言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生活经验之间的差异以及彼此之间语言水平发展的不一性,有些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经过锻炼后与同龄学生没有明显差异,但有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则远远不足,这就给律动教学开展带来了师生沟通上的难度与困境。
2.自我认识能力不强学生的自我认知是影响学生成长和发育的关键能力之一。
聋校学生受自身生理因素的影响,自我认识能力与正常学生存在着较大差异,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沟通方面,更是由于学生自身的特殊性,增加了教师与学生沟通的难度,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建立师生之间的情感纽带,才能够发挥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引领作用,这也给聋校教育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二、聋校低年级律动教学案例1.研究目标聋校低年级学生(一年级到三年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聋校律动课教学模式初探
“律动”两字是希腊语RrhmlDs发展而来,英语称Rhythmic,是节奏的意思。
从字意上来讲,律动可理解为有韵律节奏的身体动作。
而律动课的教学是通过人体有感情、有节奏的舞蹈,表现出各种不同高低、速度、力度等内心节奏的音乐内容。
律动课是聋校一至三年级学生必修课,是针对听力残疾学生特点特设的一门重要学科,通过律动课的教学使聋童掌握浅显的律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律动课是聋童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聋童实行舞蹈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律动课的教学,能够逾越他们生理障碍──失聪。
一、根据聋童心理特点,在课堂中注意激发聋童学习律动的兴趣。
古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持久稳定的兴趣是儿童成才的动力和条件。
聋童的大脑发育因为受听觉神经防碍,与健全儿童相比就显得较为缓慢,但是每个正常儿童的大脑发育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聋生也一样,所以他们好动,好模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培养聋童对律动的兴趣,在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不但能促动聋童积极地参与各项艺术活动,使聋童认真自觉地学习舞蹈、掌握节奏,而且也丰富了聋童的业余生活,扩大视野,增强了自信心,使他们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
每堂课设计的教学内容,应从聋童心理特点出发,不要让聋童觉得困难,反之,要让学生觉得学习舞蹈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每一节律动课都是和老师的
一次愉快合作。
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动作协调水平差的聋童,我们教师也应不辞辛苦,把一节新课中复杂的动作,做一些改动,使复杂的动作变得简单。
简单适宜的动作有助于聋生掌握记忆,并且能够增强其对律动这门学科的兴趣,这样他们就能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
同时还要让聋童走出学校,多参加社会活动,与健全学生同台演出、公平竞争,从而培养他们学习舞蹈的兴趣。
舞蹈以其独特的艺术形象去影响和感染聋孩子的精神活动,使聋生在对美的感受中,心理上产生共鸣,情感上得到愉悦,从而乐于接受律动教学,喜欢上律动课。
二、根据聋童听力缺陷的生理特点,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实行教学。
首先,使用多媒体课件,优化课堂教学。
聋童除听觉缺陷外,其它器官均健全,他们也有思想、有感情,仅仅听不到声音,无法体会音乐的内涵,更无法表达出歌曲内容的丰富情感性,仅仅一味模仿老师,就显得动作特别僵硬,无法融入歌曲内容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小燕子》时,通过播放flash课件展示一群花羽毛的小燕子在天空中自由的飞来飞去,一边播出歌词:“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学生很快就能融入其中,仿佛自己是一只小燕子,并且有的学生还能根据老师的动作做适当的修改,比如老师教的动作是在原地做的,学生就加上转圈的动作;有的动作课本上规定是面对面跳对应的动作,但是我为了防止部分聋生协调水平差,动作易出错,就全部改成统一的动作,教学的时候播放配套的
教学碟片,有些同学居然能够参照碟片,两个人一组,把动作修改成和碟片上一模一样,这不由得不让人称赞这些聋生的智商,同时也体现了多媒体课件的影响力。
律动课教学主要目的就是向学生传授舞蹈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各种动作的组合,表现舞蹈作品的内容,也就是音乐的表现力,让学生掌握舞蹈动作的要领,是律动课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通过多媒体课件中的慢放动作,让学生看懂动作的先后顺序,手、眼、脚的位置,让学生一个动作一个动作慢慢模仿,这样就减轻了教学的难度。
其次,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
平时的律动课是通过“以手代口”的舞蹈基础训练、“以数代乐”的节奏训练、以及“以形代情”的情感教学,来补充聋童学习舞蹈的缺陷。
聋童因为听不见老师数拍子,所以节奏很难掌握,那么就通过用手势1、2、3……来表示(一般根据节奏快慢以1/4和1/8拍为单位),弱拍、强拍能够通过踩脚鼓来表示,学生通过教师踩鼓点的强弱震动感受拍子的强弱,这样就能够让聋生边看老师的手势,边通过感受鼓点把握节奏的强弱与快慢。
在实际教学中,还有很多教学方法,能够提升聋生的舞蹈水平和
基本功,不过培养聋童学习舞蹈的水平和基本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还需要聋童自身的持续努力和老师孜孜不倦的激情鼓励。
三、转换角色,注重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
”但在律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走入单纯“老师教动作,学生学动作”的误区。
教师是课堂的主人,照着教材教动作;学生跟着模仿,两者都成了教材的奴隶。
甚至有的时候,有的学生自己设计的动作明明跳的很好,因为与教师教的有区别或者和书本上的有出入,教师就立即给予批评纠正,长此以往,就容易压制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甚至对律动课产生逆反心理。
学生也喜欢过把瘾──当老师,我们能够在复习课堂中,把他们分成A、B两组,A组先充当老师的角色,B组充当学生,A组的同学先欣赏B组同学做动作,然后调换,A组作学生,B组作老师,最后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对好的实行表扬,说说值得学习的地方,认为动作不到位的,讲讲应该怎么做,给予纠正,这样就避免了老师直接批评而造成的聋生心理上的伤害。
总来说之,律动课教学在聋校诸多学科中是比较重要的一门学科,也是一门特殊的学科,还需要我们特殊教育工作者持续摸索,持续探究,以期研究出最适合聋童的律动课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