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自然常识教案
聋校自然常识第三册教学计划
灾害案例学习、模拟演练、自救知识
4课时
灾害应对能力测试、自救技能展示
聋校自然常识第三册教学计划
章节/主题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Fra bibliotek教学时长
评价方式
第一章:植物的生长
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植物生长所需的阳光、水分、土壤
实物展示、图片解说、实践操作
4课时
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第二章:动物的习性
认识不同动物的习性特点
动物的饮食、生活习性、繁殖方式
视频播放、讨论交流、观察实验
4课时
课堂互动、小组讨论
第三章:天气的变化
理解常见天气现象及其原因
晴天、雨天、雪天、风天等
天气预报分析、模拟实验、讨论探究
4课时
测验考试、实践应用
第四章:环境保护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生态
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活动
4课时
项目报告、环保意识测试
第五章:自然灾害
了解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其防范
聋校九年级科学课
聋校九年级科学课《地球与宇宙》教案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有关地球和宇宙的有关知识教学目标:1、能用简笔画画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了解地球在宇宙中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3、能运用一定的数据和图片探讨地球以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教学重难点:地球上为什么适合生命存在和繁衍?课前准备:1、学生观看有关地球与宇宙的视频。
2、准备一些说明地球以外生命存在可能性的数据和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课前我们观看了一些关于宇宙的视频也借阅了有关书籍,你们对地球和宇宙有哪些了解呢?学生讨论,抽学生说一说。
师:同学们说的不是很清楚,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探究地球与宇宙的奥秘——《地球与宇宙》。
教师板书:地球与宇宙二、新授课:(一)、探究地球与宇宙的关系?1、师提出问题:在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中,曾出现了“天园地方”、“地心说”、“日心说”的说法,直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以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探测出宇宙的范围是极其宽广的,可以说是无边无际的。
“宇”是一个空间的概念,表示无边无际,“宙”是时间的概念,表示无始无终。
这两个字的含义充分表达出宇宙在空间上的无限性和在时间上的无穷性。
那么我们生活的地球和宇宙又是什么关系呢?2、学生观看图片,认识地球与宇宙的关系。
3、学生自由讨论,再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可以借用简笔画的形式。
4、师小结:(画出地球在宇宙总的位置)在宇宙中大约有十亿个星系。
太阳所在的星系是银河系,在浩瀚的宇宙中只是一个很小的星系。
以太阳为中心向外,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二)、探究地球为什么有生命的存在?1、师提出问题:既然太阳系中有那么多行星,我们为什么不在那些星球上去生活?2、学生思考,举手回答,并说明理由。
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地球的自转公转周期也长短适中,给予地球适合的光与热,地球的大小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对地面既有保护作用,又有温室效应,可使地面温度保持和暖而且稳定。
小学科学人教聋校版实用课堂资料《第1节 生物与非生物》教案1
小学科学人教聋校版实用课堂资料《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教案教学目标1、说出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
2、说出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
3、观察蜗牛,学会描述其形态和生活习性。
4、学会使用放大镜。
教学重难点学会通过观察,去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动物和植物。
其中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要让学生尽量的都列出,动物和植物的区别关键的两点要强调。
教学过程一、引入我们生存在地球上,地球在茫茫的宇宙里是不是唯一有生命的?科学家在探索宇宙的时候,同时也在研究地球上的生命——生命科学。
在接下去的一章里,我们将一起来研究地球上的各种生命(生物)。
科学探究很重要的一步就是——观察。
二、新课(1)观察蜗牛问学生有没有去抓(抓到)过蜗牛,通常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哪些地方找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请来的蜗牛。
1、使用放大镜移动被观察物体,头部或放大镜,找到最佳的观察角度、距离。
观察指甲、头发和课文上的文字已经其他。
2、观察蜗牛的身体仔细观察,找出蜗牛的眼、口、足、壳、触角(两对触角,眼睛在上面那对触角顶上;口在哪里?如何观察口?把玻璃板反过来,足的位置,如何爬动的,让学生上台指出。
)分小组进行,四个人一组,选出组长,纪律,发言,记录人等,可灵活一点3、探究蜗牛的感觉你们想知道有关蜗牛的什么呢?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列举。
探究步骤:探究,蜗牛有视觉、触、嗅、味、听觉吗?小组总结,老师总结,蜗牛有视、触、嗅、味觉,没有听觉。
问题:蜗牛四处爬行的目的是什么?找食物,交配繁殖后代等等。
其他参考课题1、蜗牛一分钟能爬多远?2、蜗牛喜欢吃什么?3、蜗牛爬行时留下的痕迹是不是用来传递信息的?4、蜗牛爬行时能拉多重的物体?5、蜗牛和哪些动物差不多?6、怎样为蜗牛建造一个舒适的家?作业:课后搜索有关蜗牛的信息,或者发挥想象,选择一个课题进行探究。
小组协作培养,课堂纪律,注意聆听他人,遵守实验规范。
三、新课(2)生物与非生物目前人类只知道地球上有生物,其他星球没有生物。
聋校备课教案
聋校备课教案标题:聋校备课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聋校教师提供一份详细的备课指导,帮助他们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教学计划,以满足聋生的学习需求。
教案将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估方法等方面的详细说明,以确保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目标:1. 语言目标:- 提高聋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培养聋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培养聋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2. 学科目标:- 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能力水平,制定符合其学科学习要求的教学目标;- 帮助聋生理解和掌握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培养聋生的学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学科要求,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
以下是一个示例:学科:英语年级:初中一年级教学内容:1. 语音和发音练习;2. 基本词汇和句型的学习;3. 听力理解训练;4. 阅读理解训练;5. 书面表达训练。
教学方法:为了满足聋生的学习需求,以下是一些适用于聋校的教学方法:1. 视觉辅助教学:利用图表、图片、视频等视觉辅助工具帮助聋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2. 手语教学:使用手语作为主要的交流工具,帮助聋生提高表达和理解能力;3. 情景教学: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聋生在实际场景中学习和运用所学知识;4. 合作学习:鼓励聋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进步。
评估方法:为了评估聋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以下是一些适用于聋校的评估方法:1. 口头测试:通过口头问答、对话等方式,检查聋生的听说能力;2. 书面测试:通过填空、选择、翻译等方式,检查聋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3. 项目作业:布置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项目作业,评估聋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以上只是一个简单的教案示例,具体的教案内容和方法应根据聋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进行调整和完善。
希望本教案能为聋校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促进聋生的学习和发展。
聋哑学校一年级生活教案
上学期教案1.西瓜子的旅行教学目标:1、招待西瓜子被吞到肚子里以后会经过人的消化系统的各个器官,最后被排除体外;2、知道人和植物是两种不同的生命体,存在差异;学习感知和理解植物生长的规律。
教学重、难点:1、知道西瓜子被吞下肚子后,会依次进入食管、胃、小肠、大肠,最后被排泄出来。
2、感知植物的生长规律。
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人是身上能长出西瓜吗?你想长出西瓜吗?为什么?有什么办法长出西瓜吗?自己曾经吞下过西瓜子或其他一些核吗?吞下后,长出西瓜或其他什么东西了吗?二、主题活动◆生命小秘密1、老师讲“西瓜子旅行”的故事,让学生来说说西瓜子都到过哪些地方。
2、讨论:西瓜子能在人的身体里生长发芽吗?为什么?3、一起来了解西瓜生长的过程。
◆生命小智慧1、看图,猜猜哪颗西瓜子能发芽。
2、植物认养活动:引导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讲讲喜欢的原因,用一句话赞美它,并想想能为它做什么事。
4、种子发芽:在家,做一做一个种子发芽的实验。
三、课堂小结2.美丽的缺牙巴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换牙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正常现象,并帮助学生接受这一成长现象。
2、通过换牙、蝉脱壳、蚕蛹成蛾等事例,让学生明白生命是在变化中不断成长的。
3、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感知生命在变化中不断成长。
教学重、难点:1、换牙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正常现象,应正确看待和接受这一现象。
2、让学生通过换牙现象明白生命是在变化中不断成长的。
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同桌之间相互看看对方的牙齿,说说你的发现.二、主题活动◆生命小问号1、听故事“明明换牙”2、你想了解换牙的过程吗?◆生命小秘密1、看图讲故事:①请学生先把自己看懂的知识说一说,②教师进行总结2、可爱的乳牙:学生展示自己的乳牙,说说自己的换牙的故事3、表演“开心缺牙巴”:①教师指导学生看懂图画故事,②学生讲义讲图中的故事,③同桌之间练习表演,④请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
◆生命小智慧1、听老师讲蝴蝶从卵变成蛹、再变成蝴蝶的故事和蝉脱壳的故事,请学生在听完后说说自己明白了什么道理。
特殊教育学校听觉障碍学生的科学探究优秀教案范本
特殊教育学校听觉障碍学生的科学探究优秀教案范本教案一:声音的传播和震动一、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来源和传播方式;2. 掌握声音的基本性质和特点;3. 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声音传播的规律。
二、教学内容:1. 声音的来源和传播方式;2. 声音的基本性质和特点;3. 实验观察声音传播的规律。
三、教学过程:1.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声音,并与学生分享个人观察到的声音来源和传播方式。
2. 分析声音传播的基本方式:空气震动传播、固体震动传播和液体震动传播。
3. 展示声音的传播实验范例,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
4.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声音传播的规律和特点,并进行简单的讨论。
5. 整理学习内容,概括声音的来源、传播方式和基本性质。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索的能力;2. 检查学生对声音传播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 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总结和归纳能力。
教案二:听觉障碍学生的常见辅助设备介绍一、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的听觉辅助设备;2. 能够根据学生的听觉障碍情况,选择合适的辅助设备;3. 掌握使用和维护听觉辅助设备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内容:1. 常见的听觉辅助设备;2. 辅助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技巧;3. 听觉辅助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三、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听觉上的障碍,并列举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2. 介绍常见的听觉辅助设备,如助听器、骨传导听诊器等,并说明它们的工作原理和适用情况。
3. 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种合适的听觉辅助设备,并进行演示使用。
4. 演示使用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正确的佩戴和操作技巧。
5. 讲解听觉辅助设备的保养和维护方法,确保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和保管设备。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选择合适设备时的理解能力和决策能力;2. 检查学生在使用听觉辅助设备时的操作技巧;3. 评估学生对辅助设备保养和维护的掌握程度。
聋校二年级《四季》教案
聋校二年级《四季》教案《四季》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季、芽”等9个生字和又字旁,读准多音字“地”,会写“季、草”等8个字,会写“四季、青蛙”等词语,会打指语。
2.能根据提示说出课文的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积累“顽皮地说,大声地唱歌”等短语,能正确地完成课后练习。
4.了解四季的特征,能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二、教学重难点:1.认字和练习朗读。
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1.出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预设:秋天)2.答对了,现在就是秋天,我们在第7课也学习了《秋天》这篇课文,看看老师这几幅图片,哪一张是秋天啊。
(学生回答第三张)3.在第三张图片上标上秋天,再次提问:那么你们知道剩下几幅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吗?第一张是什么季节呀?(学生回答春天)第二张呢?(夏天)最后一张呢?(冬天)4.同学们,我们在这些图片上看到了春夏秋冬,它们一起啊,就构成了我们的四季。
(出示课文标题)5.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四季》这篇课文,来欣赏一年四季的景色吧!(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疏通大意。
1.首先我们给课文分分段,这篇课文是按小节的形式写的,大家看看,想一想,这篇课文一共有几小节呢?(出示动画,给每一小节标上番号。
)2.这篇课文,一共分为四小节,小朋友们动动手,在书上把番号标上。
3.现在我们跟着老师一起来读一读这篇课文,拿出手来边打手语边读。
首先我们读一读第一小节,(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我们在读的时候要注意停顿,听老师读一读,看看在哪里应该停顿呢?和老师一起在停顿的地方画上停顿号“/”。
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一小节里面的重点词语,出示重点词语:草芽、尖尖、对、春天。
(要求学生边读边打指拼,点名读)4.接下来我们读一读第二小节,(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和老师一起在停顿的地方画上停顿号“/”。
聋部五年级自然常识第六册教案
聋部五年级自然常识第六册教案共35课时,新授和复习34课时,最后1课时考试第1课时课题:热胀冷缩(一)教学目的:1、晓得液体和液态存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培养归纳概括的能力和实事求是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晓得液体和液态存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难点:同上的。
教学准备工作:视频,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1、师讲:你们平时注意过吗?(出示水壶外溢水的情景)在炉子上烧一满壶水,水还没有开,壶里的水就往外溢。
这是为什么?2、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3、出示课题:第一课热胀冷缩(一)二、新授。
1、重新认识水存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玩游戏实验:将小玻璃瓶里装满红水,用中间插有细玻璃管的胶塞塞紧瓶口,在玻璃管的液面处做一个记号。
将大玻璃瓶放进热水中,观测玻璃管中的液面存有什么变化。
(玻璃管中的液面向下降。
)再把小玻璃瓶放入冷水中,观察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玻璃管中的液面向下降。
)(2)思索:玻璃管中的液面下降和上升,表明玻璃瓶中水的体积分别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水的体积膨胀和收缩分别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学生交流:(水受热体积膨胀,水受冷体积收缩。
)实验说明水有什么性质?小结:在实验中水熔化体积收缩,潮热体积膨胀。
水的这种性质叫作热胀冷缩。
2、总结稳固。
学生概述全课内容,教师讲课相关内容:学习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的方法。
三、课外实践学生存有家中还可以用煤油、酒精等液体搞同样的实验,证明它们也存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课后随感:大多数学生都能了解热胀冷缩,知道液体和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第2课时课题:热胀冷缩(一)教学目的:1、知道液体和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培育概括归纳的能力和实事求是深入细致观测实验现象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知道液体和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难点:同上的。
教学准备:视频,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
1、回答:水的体积收缩和膨胀分别就是在什么条件下出现的?实验表明水存有什么性质?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空气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三、新授。
聋部五年级自然常识第六册教案
聋部五年级自然常识第六册教案第15课时课题:风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风是在空气有冷热差别的条件下发生的。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风是在空气有冷热差别的条件下发生的。
教学难点:同上的。
教学准备:视频,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谈话:刮风时有什么现象?刮风时,旗子在飘动,树枝在摇摆,从烟囱中冒出的烟会倾,人也能感到风吹的力量。
2、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第十二课风。
三、新授。
1、指导学生风是流动的空气。
师:你们能看到旗子在飘动,树枝在摇摆,从烟囱中冒出的烟会倾,人也能感到风吹的力量。
可是,风是什么样子的,你们看得见吗?在炎热的夏天,你用什么办法能“造”出风来?学生利用书本扇,电扇、用口吹等办法制造风。
根据上面的研究,你知道风是什么?风是流动的空气。
2、指导学生认识冷空气向热空气方向流动形成了风。
实验:照图做一个实验箱,在箱内放一枝蜡烛。
把点燃的香放在左洞口,观察烟往哪个方向流动。
点燃箱内蜡烛,再观察左洞口外的香冒出的烟往哪个方向流动。
3、思考:点燃蜡烛前,烟往上冒,说明洞口附近有没有风?点燃蜡烛后,烟往箱内流,说明洞口附近有没有风?点燃蜡烛后,箱内外温度有没有差别,说明风是什么条件下形成的?小结:点燃蜡烛后,箱内空气受热上升,从箱上部的烟囱冒出,这样箱内空气就比箱外稀薄,箱外空气就会向箱内流动,箱内空气不断受热上升,箱外空气就源源不断流进箱内,这样就形成了一股箱外向箱内刮的风。
课后随感:学生能准确判断风向,估计风力的大小。
第16课时课题:风的观测教学目的:指导学生利用烟,旗等物体在风中飘扬的方向判断风向,利用风级歌给风定级,使学生初步掌握风向,风力的观测方法。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风向,风力的观测方法。
教学难点:同上的。
教学准备:视频,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你们知道风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吗?听取学生发言。
聋校自然三册教案全册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1、美丽的大自然教学目标:1、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增强自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知道大自然中的植物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和形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感知、欣赏美丽的大自然。
2、体验在大自然中活动中的乐趣,热爱大自然。
教学难点: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师:孩子们,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请大家看图说一说,大自然中有什么?蓝蓝的天空,红红的太阳,起伏的高山,万紫千红的花草树木,千姿百态的虫鱼鸟兽……二、感知大自然的美丽神奇1、播放图片——美丽的大自然,请学生说说看见了什么,有什么感受?2、引导学生说说还看见过自然界哪些美丽的景色?3、这些景物都美在那里?师:大自然到处像我们展示着它的美丽,有不同花纹的鹅卵石、不同颜色的花朵、不同形态的水、不同花纹的蝴蝶等,让我们再次去感受一下色彩斑斓的大自然,播放——大自然真神奇。
(板书:大自然不同的色彩)三、神奇的大自然这美丽、神奇的大自然中包含着无穷无尽的科学知识。
1、飞机为什么能在空中飞?2、为什么会打雷闪电?3、为什么会刮风下雨?4、鱼为什么生活在水中?5、怎样才能使身体健康?6、白天黑夜是怎么形成的?7、太阳离我们有多远?8、月亮上有什么?四、感受在大自然中活动的美好师:小朋友们,神奇美丽的大自然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你做个有心人,到处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你们喜欢在这么神奇美丽的大自然中活动、玩耍吗?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照片中的小朋友在干些什么?(放风筝、游泳、郊游、堆雪人。
)从他们的表情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参加过这样的活动吗,谁愿意来说说?(什么时候,你和谁在哪里干什么?你当时的心情怎样?)师:从小朋友们的话语和表情中,我们体会到了他们在大自然中玩耍是那么开心。
聋校科学一年级教案:探究自然规律,打造视觉化学习体验
聋校科学一年级教案:探究自然规律,打造视觉化学习体验背景简介聋校科学一年级教案的编写是为了帮助聋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在探究自然规律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针对性。
运用视觉化授课法、游戏化教学,让聋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掌握物体的颜色。
2.学习物体的形状。
3.通过实验理解物体的特性。
4.了解物体的用途。
三、教学内容1.颜色的识别。
本环节通过种物体的颜色领域学生颜色概念的认识,同时,为了便于学生深入理解颜色的概念,我们还为学生设计了一些游戏,让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掌握颜色的概念。
2.形状的认知在这个环节,我们认为可以运用视频的方式进行教学。
我们可以在教室里拍摄一些简单、常见的物品,如水杯、铅笔、文具盒等等,并通过视频的形式将这些物品的形状展示给学生。
面对这些显然的物品形状,学生可以快速掌握一些基础形状,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3.实验探究由于聋学生存在一些语言交际的障碍,所以在实验探究的环节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让学生通过视觉观察来理解事物间的特性。
在这个环节,我们可以为学生设定一些简单的实验,如用半个瓶子和半个瓶盖做橡皮球挑战、用橡皮筋将橡皮筋链起来、生物观察方法等。
这些实验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物体特性,还可以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自信。
4.物体的用途在学习了物品的形状和颜色后,我们还需引入物品的用途的概念,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所使用的各种物品的用途,如毛笔用于书法写字,橡皮擦可以擦除错误,玩具飞机可以给孩子带来无限欢乐等等。
通过生活实例教学,能够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认知能力。
四、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法综合运用图像、声音、文字等多媒体元素,让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层面接受知识。
2.视觉化授课法通过使用各种视觉化工具,如幻灯片、图片、视频等,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3.游戏化教学法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让学生在愉悦的游戏中掌握知识,充满乐趣和挑战。
聋校桂林山水教案
聋校桂林山水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如山的形态、水的流向和清澈度。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通过对比,分析桂林山水与其他地方山水的不同之处。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特别是对桂林的特殊感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桂林山水的特点和成因。
难点:如何将文字描述的山水之美转化为视觉上的直观感受,特别是对于聋生而言,如何通过非语言方式传达这种美。
三、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展示桂林山水的照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觉得这些景色美吗?这是哪里的风景?”然后揭示答案:这是桂林的山水。
讲授新课:首先,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桂林山水的地理、历史背景。
然后,重点讲述桂林山水的特点,如“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由来。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可以采用对比法,对比桂林与其它地方的山水。
巩固练习: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的桂林山水照片或视频,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也可以让他们比较自己家乡的山水与桂林山水有哪些不同。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再次强调桂林山水的美和其独特的地位。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结合讲解、讨论和观察的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工具,如PPT、视频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
对于聋生,建议使用大量的图片和简单的手语进行解释。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课堂练习:描述你所看到的桂林山水,可以是一个小短文或者是一个手工作业,如画画。
作业:写一篇关于“我眼中的桂林山水”的短文。
评价方式: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特别注意对聋生的非语言表达方式的鼓励和肯定。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桂林山水的照片和视频资料。
相关的地理和历史书籍。
手语字典或翻译器(针对聋生)。
七、结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桂林山水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增强了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同时,对于聋生而言,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高非语言沟通技巧的机会。
听障班优质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认识身边的植物》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常见植物的名称、特征和生长环境。
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触摸、嗅觉等感官体验,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植物的热爱,培养关爱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常见植物的名称、特征和生长环境。
2. 难点:通过多种感官体验,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各种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植物的名称。
2. 学生分享自己熟悉的植物,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常见植物的名称、特征和生长环境。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通过触摸、嗅觉等方式感知植物的特点。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植物进行观察、触摸、嗅觉等活动。
2.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植物图片,学生说出植物的名称、特征和生长环境。
2. 学生进行抢答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合作交流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巩固练习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满意度,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六、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2. 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
3. 教师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含植物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教学用具:植物标本、触摸板、嗅觉瓶等。
3. 教学场地:宽敞明亮的教室,便于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激发学生对植物的热爱,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K12学习】聋部五年级自然常识第六册教案
聋部五年级自然常识第六册教案第15课时课题:风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风是在空气有冷热差别的条件下发生的。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风是在空气有冷热差别的条件下发生的。
教学难点:同上的。
教学准备:视频,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谈话:刮风时有什么现象?刮风时,旗子在飘动,树枝在摇摆,从烟囱中冒出的烟会倾,人也能感到风吹的力量。
2、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第十二课风。
三、新授。
1、指导学生风是流动的空气。
师:你们能看到旗子在飘动,树枝在摇摆,从烟囱中冒出的烟会倾,人也能感到风吹的力量。
可是,风是什么样子的,你们看得见吗?在炎热的夏天,你用什么办法能“造”出风来?学生利用书本扇,电扇、用口吹等办法制造风。
根据上面的研究,你知道风是什么?风是流动的空气。
2、指导学生认识冷空气向热空气方向流动形成了风。
实验:照图做一个实验箱,在箱内放一枝蜡烛。
把点燃的香放在左洞口,观察烟往哪个方向流动。
点燃箱内蜡烛,再观察左洞口外的香冒出的烟往哪个方向流动。
3、思考:点燃蜡烛前,烟往上冒,说明洞口附近有没有风?点燃蜡烛后,烟往箱内流,说明洞口附近有没有风?点燃蜡烛后,箱内外温度有没有差别,说明风是什么条件下形成的?小结:点燃蜡烛后,箱内空气受热上升,从箱上部的烟囱冒出,这样箱内空气就比箱外稀薄,箱外空气就会向箱内流动,箱内空气不断受热上升,箱外空气就源源不断流进箱内,这样就形成了一股箱外向箱内刮的风。
课后随感:学生能准确判断风向,估计风力的大小。
第16课时课题:风的观测教学目的:指导学生利用烟,旗等物体在风中飘扬的方向判断风向,利用风级歌给风定级,使学生初步掌握风向,风力的观测方法。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风向,风力的观测方法。
教学难点:同上的。
教学准备:视频,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你们知道风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吗?听取学生发言。
聋校自然常识教学计划
聋校自然常识教学计划聋校自然常识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课程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本文是小编精心编辑的聋校自然常识教学计划,希望能帮助到你!聋校自然常识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初入学的学生中大多都是原我校的学前班的学生,大多都有了一些在学校学习生活的适应能力,对于学校的每一项规章制度也都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
但是,学生还小,还需要老师的引导教育。
本学期我将继续保持内容要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的宗旨,时时处处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常规教育。
主要目的是帮助这些小学生初步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将是今后教学工作中一项重要任务。
二、常规教育方面这是一群聪明、活泼好动更可以说是一群调皮的孩子。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适应学校的生活,这就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能有序的引导。
因此,我决定从以下几点入手:1充分利用班队会及晨会的时间继续学习常规,并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2每星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每大周举行一些有意义的主题班队会,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同时,让学生在各种活动和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生活。
3、充分发挥各项活动中的教育阵地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使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
另外,还要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规范学生的书、写、读的`姿势。
三、班级纪律方面一个班级,要想有良好的班风,必须要有良好的纪律才行,因而,我打算从以下几点入手:1、课堂纪律首先考虑学生的特点制定班规班纪,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
这样学生既有动力,而且可以在不知不觉中遵守纪律。
2、课间纪律课间是学生轻松休息的时间,良好的课间纪律将会给整个校园带来活跃而轻松的气氛。
言语残疾学生大自然的声音教案
言语残疾学生大自然的声音教案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
2: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描绘声音的词语的生动。
仿效课文,紧紧围绕一种听见过的声音写下几句。
3: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重点:体会课文中描绘声音的词语的生动难点: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美妙的声音无处不在,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大自然这个新朋友,在他的家族中有许多无师自通的音乐家和歌手,今天它将带我们一起欣赏一场盛大的音乐会,一起感受生活中美妙的大自然的声音。
你想不想听?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课文都描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呢,打开课本找一找。
(板书,风、水、动物),作者从三方面描写大自然的美妙,都是围绕第一句话来写的,这样的构段方式,我们称之为:总分结构。
2、接下来,我们跟大自然一起听到一听风之声,恳请同学边念边想要,这一段的中心句就是哪一句?(王莎莎提问)出具全系列段中心句。
全段都就是紧紧围绕这一句写下的,这样的结构也叫做总分结构。
3、请同学们在读一读课文,画出描写风声美妙的词语或句子。
从同学们的提问中,老师感觉到,同学把这一自然段都图画了,也就是这一段都紧紧围绕着第一句唐璜的。
4、接下来我们来看这一句: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翻动”,把风挡制作人来写。
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歌曲”?指名5、我们从这句话在看见几个不一样?4个,就这几个“不一样”使你想起了什么,又仿佛听见了什么呢?王莎莎,。
至使老师想起我们研习过的一首诗《风》,......6、今天,大自然想到我们去聆听两种声音。
请同学们认真听一听,(播放微风,狂风音频)王莎莎提问,听见了什么杨风声,仿佛看见了什么样的画面。
王莎莎提问7、我们一起来看看,文中是怎么样描写“微风”和“狂风”的呢?出示当微风......打听句子中的关键词:你能够无法把微风吹起过的那种感觉都出呢,谁去试试看。
聋五自然上-教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1课光的直线传播(设计:授课时间: 20XX年 9月 7 日)教学内容:光的直线传播教学目标: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知道王曦之是谁。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观察光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实验,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重要方法。
教学难点:阅读“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
教学准备:有关刻苦学习方面的网络视频、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师:漆黑的屋子人为什么看不到东西?生:没有光师;大家能看到老师吗?生:能。
师:老师发光吗?生:不发。
师:为什么能看到老师?生:老师身体被光照亮了。
师:非常好。
我们把自身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师: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板书)生活中你们见到的光源有哪些例如:太阳、蜡烛、手电筒、萤火虫、水母、斧头鱼等上面的光源能分成几种类型?(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例如:自然光源与人造光源,热光源与冷光源等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水母人造光源:手电筒、灯泡、蜡烛二、授新课1、探究光的直线传播师:大家对光现象感兴趣吗?生:感兴趣师:那你们想知道光的哪些知识呢?(向学生提出问题)生1:光是如何传播的?生2:人是怎样看见物体的?生3:光的传播要不要介质?生4:光有什么作用和危害?生5:光是怎样产生的?生6;光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生7:光的传播速度的多少?师:同学们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无法在一节课里全部解决。
这节课我探究中的部分问题。
重点探究光是怎么传播的。
【板书】标题:光的---------------传播。
师:请大家猜想一下,光是怎么传播的?生:直的,晚上照手电筒是发现光是直的。
师:很好,你们善于观察生活,这是学习物理的一种好方法。
下面我们来看几幅图片,穿过树木的阳光、从洞中透出的阳光、装饰用的激光、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实践出真知,今天我们就用桌上这些简单的器材区大胆设计实验,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生物角聋校学习教案
关联词:不仅……,而且……
第12页/共13页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二:四点 三十八分。
生物角聋校
会计学
1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二:四点 三十八分。
我们班同学喜欢上自然常识课,更喜欢收集各种生 物标本。老师说,学校要给各班安排一个生物角。
不久,在我们教室后面的墙角出现了一个三角架,这是 老师请木工叔叔为我们定做的。架子分三层。上面一层放着 一个长方形的玻璃缸。缸里有几条活泼可爱的小金鱼,它们 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尤其是那条“水泡眼”,鼓着两只灯 泡似的大眼睛,拖着白绸子似的大尾巴,在碧绿的水草中间 悠闲地穿行,真惹人喜爱!中间一层装有玻璃拉门,里面陈 列着同学们收集的珊瑚、贝壳等标本,形形色色,丰富多彩。 三角架的底层搁板上,并排放着水仙花,宝石花和仙人球。 那盆仙人球,长得像个小南瓜。深绿色的球体上面有一道道 整齐的纹路,还冒出一根根棕色的硬刺。它似乎在提醒人们: “只准观赏,不准动手。”
思考:
生物角是什么样子?那里有哪些生物?
上面一层:玻璃缸、活泼可爱的小金鱼
中间一层:珊瑚、贝壳等标本。 底 层:水仙花、宝石花、仙人球。
第9页/共13页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二:四点 三十八分。
我喜欢:
缸里有几条活泼可爱的小金鱼,它们自 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尤其是那条“水泡眼”, 鼓着两只灯泡似的大眼睛,拖着白绸子似的 大尾巴,在碧绿的水草中间悠闲地穿行,真 惹人喜爱!
第10页/共13页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二:四点 三十八分。
拟人
它似乎在提醒人们:“只准观赏, 不准动手。”
第11页/共13页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二:四点 三十八分。
Hale Waihona Puke 第三自然段这就是我们的“生物角”课余时 间,同学们总喜欢围在那里观赏、交 谈。“生物角”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课 余生活,而且还使我们学到了许多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聋校自然常识教案【篇一:六年级自然常识】六年级自然常识第1课溶解1、什么叫做溶解?答:像食盐和高锰酸钾那样,在水中变成了极小的、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里,这种现象叫做溶解。
23、学会这几个词溶解食盐高锰酸钾搅拌第2课怎样加快溶解1、怎样用最快的速度配制一杯糖水?答:①要搅拌②用热水③糖要用颗粒小的2、被溶解的物体。
3、学会这几个词加快溶解热水碾碎第3课水的净化(一)1、 2、3、什么叫做沉淀法?答:在水中加入混凝剂,如明矾等,用来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微粒,使它们聚集起来,并沉到水底。
这种方法就是沉淀法。
第4课水的净化(二)1、2、学会这几个词过滤漏斗消毒杀菌3、请你说出几种常见的消毒方法答:①把消毒药品放入水中,可以杀菌,常用的消毒药品有漂白粉等;②把水煮沸,也能杀菌;③用紫外线照射也可以杀死水中的细菌。
第5课生活用水1 的。
2、学会这几个词生活用水自来水输送第6课地球1、2、3、道,长约四万千米。
4下是南。
56、在地球仪上,蓝色代表海洋,黄色代表陆地。
7、在地球表面,70%30%辽阔的平原、蜿蜒曲折的河流和大大小小的湖泊。
89、地壳是由一层层坚硬的岩石构成的,陆地处比较厚,平均约35千米;海底处比较薄,平均约六千米。
10第7课火山1、2、什么叫做死火山?答:有的火山喷发后一直没有在喷发,叫死火山。
3、什么叫做活火山?答:有的火山每隔一段时间还要喷发,叫活火山。
4、火山喷发会带来哪些灾难?答:火山喷发能污染空气,烧毁森林,毁坏农田,覆盖村庄、城市,给人带来灾难。
5火山爆发会带来哪些好处?答:在岩浆上升和喷发过程中,会形成铁、铜、金刚石、硫磺等多种矿藏。
6、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地壳越到深处压力越大。
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下回沿着地壳的裂缝上升。
上升的岩浆,有的因温度逐渐降低而冷却成岩石,有的则可能冲出地面,形成火山喷发。
789、学会这几个词火山压力岩浆喷发第8课地震1、8、0级大地震。
23、1976年,我国河北省唐山市发生的大地震,使整个城市变成废墟,死伤几十万人。
4、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答:地壳是由一层层岩石构成的。
下层的岩石收到上层岩石的沉重压力,越到深处受到的压力越大。
当岩层受到巨大的压力时,会发生褶皱。
当岩层褶皱很厉害是就会断裂。
岩层断裂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大地猛烈地震动起来,这时就会发生地震。
5、地震是怎样形成的?答:①岩层断裂②火山爆发③岩层陷落总之,地震是由于地壳内部的变动形成的。
6界上第一台监测地震的仪器——地动仪。
第9课岩石的风化1、坚硬的石块,在反复受热、受冷的涨缩变化中,会受到破坏。
2、3、4、学会这几个词5、风化长期破坏崩裂粉碎第10课卵石1、在自然界中,什么地方有卵石?答:卵石大多分布在河道中、河滩上,或曾经是河的地方;海滩上也可以看到卵石。
2、圆的。
3、卵石是怎样形成的?答:它们是由海水的搬运、冲刷形成的。
4、学会这几个词卵石流水搬运磨圆第11课地层【篇二: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语文教案】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语文教案《雨》教学内容:学习课文内容教学目标:[智育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课文是怎样运用比喻、拟人和展开想象等方法把内容讲具体。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景象的兴趣.[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学习观察景物的方法。
2.练习把句子说具体、说形象、说生动。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景象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是怎样运用比喻、拟人和展开想象等方法把内容讲具体的。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雨的。
(板书课题、出示课件)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出示课件)。
带着问题齐读课文。
一、讲授新课问:请一位同学说出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雨的?—雨前、雨中、雨后(板书:雨前、雨中、雨后)如果按照“雨前、雨中、雨后”应该怎样给课文分段?(出示课件)1。
学习第一段(出示课件)(找一位同学读第一段)问: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时候的雨呢?(—夏季)问: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出示课件)(板书:闷热、暗、狂风)过渡:这是夏季阵雨前的天气特点,那雨中又是什么景象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出示课件) 2,学习第二段(齐读课文)“一会儿”说明了什么?(—说明雨来的急,这也是夏季阵雨的特点)“粗大的雨点落下来,打的玻璃窗叭叭直响”是作者???(板书:听、叭叭)阵雨刚来的时候,是粗大的雨点,那么雨越下越大又是什么景象呢?谁愿意来读一读?这是作者???(板书:看)作者在看的时候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的?(板书:天地之间、屋顶、房檐、地上)作者在描写雨中景物时,你认为哪句话写的最好?为什么?作者在详细描写雨中情景的时候,运用了很多比喻句。
在本册课文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比喻句,哪位同学能说个比喻句。
作者在这里运用比喻,把夏天阵雨的雨中景色写得很具体,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雨中景色的美。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
(出示课件)作者把雨中景色写得形象、具体、生动,那么谁能把雨中景色复述一下呢?我们接着往下学习。
“真是一场及时雨呀”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呢?“我仿佛看到”是不是真的看到?—不是,是想到的。
(板书:想)作者看到雨中的美景,想到了“渴极了的??”,玉米苗会不会咕咚咕咚的喝水呢?这里是把玉米苗当作什么来写的?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修辞方法?(出示课件)小结:这场雨流进了大田,流进了果园,流进了人们的心窝里,说明了大田里的庄稼需要水,果园里的果树需要水,人们呢,热切的盼望着下雨,现在下雨了,人们心情怎么样呢?所以说:真是一场及时雨呀。
(板书:及时雨)读到这里大家的心情怎么样呢?(—高兴)(出示课件)我们也和小作者一样,心情特别高兴。
那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再来读一读。
过渡:夏季的雨就像小孩子的脸,一会儿狂风暴雨,一会儿阳光灿烂。
那么雨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出示课件)(教师读,学生默读)3、学习第三段问:雨后是怎样的景象?—空气清新、杨树柳树美丽极了。
我们看看课文中小作者是怎样写的?(出示课件)比较:哪一组句子写的好?为什么?复述课文。
[渗透德育]:空气是这样清新,树木是这样美丽。
让人的心情非常舒畅。
我想同学们一定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看到蓝蓝的天、清清的水,绿绿的小草,鲜艳的花朵,心情是不是很好?所以同学们平常的生活中要注意观察身边美好的景物,并把你观察到、体验到的美和大家共同分享。
(板书:美丽极了)总结:分析完了课文,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整篇文章。
作者写这篇文章时,是按照“雨前、雨中、雨后”的叙述顺序来写的。
写雨中景色时,是从远到近观察的,远看雨“像天地之间悬挂的珠帘”,近处是从上到下观察的,先看屋顶,再看房檐,后看地上,并且还运用了比喻、拟人、想象,使课文更加生动、形象、具体。
同学们在平时写作文时,也要注意运用这些写作方法。
现在是冬季,不久就会下雪,老师期待着在大家的作文中看到美丽的雪景。
巩固练习:1.从学过的课文中再找出两个比喻句,并说一说是把什么比作什么.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量词.一()狂风一()清香一()小溪一()水花一()薄烟一()大雨3.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1)空气清新__________________(2)杨树、柳树美丽极了.__________________【篇三:聋校语文《太阳》教案】《18 太阳》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主要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和太阳和人类的关系。
课文共有八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段。
第一段(1--3)讲太阳离我们很远,它很大,很热。
第一段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是,运用了数字、假设、比较、比喻等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段(4--8)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密切。
这两段在内容上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正因为太阳那么大,温度那么高,距离我们又那么远,才能给我们送来光明和温暖,也才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二、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及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2)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多种方法。
2、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3、过程与方法:(1)充分利用教材、课件,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走进课文,多读课文,激励学生读中想、读中悟、读中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2)有表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说明方法。
三、学情分析:聋哑学生因听力丧失,接收的信息很少,知识贫乏,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特别是本班b类学生较多,智力更差,学生在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难度。
因而学习本文,要注重联系学生的感性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学生学过的常识知识,并补充一定的科学知识,利用好这些感性经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培养科学兴趣。
四、设计理念:把学习主动权充分放给学生,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愉快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读中想、读中悟、读中交流,切实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扎实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五、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及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六、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多种方法。
解决策略:利用课件,让学生多读,帮助学生理解。
七、手语准备:太阳、传说、寸草不生、抵得上、摄氏、估计、密切、生存、繁殖、远古时代、杀菌、预防、治疗、疾病八、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大字课文、挂图、查阅资料:有关太阳及其他星体的知识九、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多媒体出示人类登上月球的照片)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飞船登上了月球,人类迈出了认识宇宙的重要一步。
2007年10月24日我国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那么,人类可以登上太阳吗?为什么?(学生发言)(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顺势引入课题,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2)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写太阳的说明文,读完以后,你们会对太阳有更多了解。
板书:18 太阳 (读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太阳的特点现在同学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你能读懂了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师适时表扬学生,进行归纳:这篇课文就是围绕太阳的特点及其与我们的关系来写的。
板书:特点关系)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1、太阳到底有多远?2、太阳到底有多大?3、太阳到底有多热?(三)细读课文,学习说明太阳的特点的方法师:要想知道的更多,就要再细细读课文,看作者是怎样向我们具体介绍的。
(小组合作学习太阳的三个特点。
)小组分别汇报学习情况(现在你能细细读懂了,就介绍给大家听听)。
远: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要走三千五百年;坐飞机要二十几年。
①学生看课件填空: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的走,要走(三千五百年);坐飞机要飞(二十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