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合集下载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引言: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是针对聋人学生而设计的教材,旨在满足聋人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参与社会活动。

本教科书以简体中文为主要表达方式,注重聋人学生的视觉感知和手语交流能力,同时结合图像、图表、实例、案例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易于理解和吸收。

一、语言文字基础:1.拼音和字母注音:在教学中引入拼音和字母注音系统,方便聋人学生学习、记忆和准确发音。

2.简体中文基础:通过基本的汉字教学,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汉字基础,并贯穿每个学科的教学内容。

二、综合课程:1.语文:注重培养聋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通过丰富多样的课文、练习和作文等教学活动,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

2.数学:利用图像、图表、实例等教学手段,帮助聋人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英语:通过视觉教学和手语交流,引入基本的英语单词、简单句型和日常用语,为聋人学生学习英语打下基础。

4.科学:通过实验、观察和解释等教学方法,培养聋人学生的科学探索和实践能力,让他们体验科学的魅力和应用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历史与社会:结合视觉教学手段,通过图像、影像和实例,讲解历史和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事件,增强聋人学生对社会现象的认知和理解。

6.美术与音乐:注重培养聋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通过视觉和触觉的方式,引导他们欣赏艺术作品和学习音乐基本知识。

三、特殊教育课程:1.聋文化:向聋人学生介绍聋人文化的基本概念、历史和价值观,促进他们对聋文化的认同和尊重。

2.手语:注重手语培训,使聋人学生学会运用手语进行交流和沟通,提高他们的社交技巧和理解能力。

3.职业技能: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开设不同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为他们未来的就业和自立打下基础。

结语: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是为满足聋人学生的学习需求而设计的教材,旨在帮助他们充分发展潜力、融入社会生活。

本教科书将结合视觉和手语等多种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易于理解和吸收,促进聋人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设置聋校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

课程设置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聋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聋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聋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具有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具有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培养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聋校的课程设置要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充分体现聋教育的特点,以人为本,以德育为核心,加强实践能力培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宗旨,进一步改革教学内容、教育方式,全面提高聋校教育教学的质量。

1.均衡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促进聋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以保证聋生的和谐、全面发展。

课程设置要注重培养聋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聋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又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和形成正确价值观。

课程设置要按照聋生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开发潜能,补偿缺陷,增设具有聋教育特点的课程,注重发展聋生的语言和交往能力。

2.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相结合的原则课程设置要坚持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相结合,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聋生自身经验的整合,加强学科渗透。

小学阶段(一~六年级)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七~九年级)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聋校义务教育美术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教案

聋校义务教育美术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教案

聋校义务教育美术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教案教案一:《我爱画画》教材信息:教材名称:聋校义务教育美术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单元名称:第一单元《我爱画画》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使用黑色、红色、黄色、蓝色等颜色画画。

2.学生能够用画笔画出直线、弯弯的线、曲线等简单的线条。

3.学生能够运用颜色和线条画出简单的图画。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使用颜色画画,包括黑色、红色、黄色、蓝色等。

2.学生能够用不同形态的线条表现想象中的物体。

3.学生能够综合运用颜色和线条画出简单的图画。

教学准备:1.一些颜料盒、画笔、白纸。

2.一些图片或物品,如苹果、玩具车、小鸟等。

3.录音机和磁带、VCD、DVD等教学辅助材料。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激发对画画的兴趣,介绍美术课的内容和学习内容。

2.通过播放相关课件或视频,热身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画画的兴趣。

步骤二:学习颜色(10分钟)1.准备黑色、红色、黄色、蓝色等颜料。

2.配合图片或物品,引导学生了解这些颜色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3.演示使用不同颜色进行画画,引导学生模仿。

步骤三:学习线条(10分钟)1.带领学生观察图片或物品上的线条特点,如直线、弯弯的线、曲线等。

2.教学演示不同线条的画法,鼓励学生模仿练习。

步骤四:综合应用(20分钟)1.引导学生运用颜色和线条画出简单的图画,如画一个红色的苹果,一辆蓝色的玩具车等。

2.遍布教室,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和自由的绘画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

步骤五:展示和分享(10分钟)1.邀请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

2.引导学生讲解自己画画的过程和想法,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步骤六:总结与小结(5分钟)1.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化学生对颜色和线条的理解。

2.鼓励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教学延伸:1.提供多种画材供学生自由选择,如水彩、油画等。

2.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色彩混合实验,了解颜色的调配和变化。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

目录
第一课:认识分数
第二课:分数的加减法
第三课:认识小数
第四课:小数的加减法
第五课:几何初步认识
第六课:长度单位的认识与实践
第七课:质量单位的认识与实践
第八课:时间单位的认识与实践
第九课:综合练习与复习
第一课认识分数
1. 教学目标: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知道分数是如何产生的。

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如1/2、2/3等。

2. 教学过程:
通过实际例子引入分数概念,例如分苹果、分蛋糕等。

使用教具或PPT演示如何表示分数。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分数的理解。

3. 课后作业:
请学生回家后找出生活中的分数例子,并记录下来。

布置一些简单的分数计算题,如计算1/2+1/2等。

第二课分数的加减法
1. 教学目标:
掌握分数的加法与减法运算。

理解同分母与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规则。

2. 教学过程:
通过实例演示分数的加法与减法,如1/2+1/2、1/2-1/2等。

讲解同分母与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规则。

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纠正错误。

3. 课后作业:
布置相关分数的加减法练习题。

请学生尝试解决生活中的分数计算问题,如“我有3/4个苹果,吃了1/2个,还剩多少?”
以上仅是简要的教学计划,具体内容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语文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语文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语文摘要:一、前言二、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语文的概述1.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语文的定义2.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语文的作用三、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语文的特点1.针对聋生的特殊性2.丰富的图文并茂3.系统的课程设置四、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语文的教学方法1.口语教学与手语教学相结合2.情境教学法3.合作学习法五、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语文的实践应用1.提高聋生语文素养2.帮助聋生融入社会六、结语正文:一、前言在我国,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语文是一门专门针对聋哑学生的特殊教育课程。

通过这门课程,聋哑学生可以学习到汉语言文字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二、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语文的概述1.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语文的定义: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语文是指专门为聋哑学生编写的一套用于教授汉语言文字知识的教材。

这套教材充分考虑到聋哑学生的特殊性,以手语、口语以及丰富的图文形式进行教学。

2.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语文的作用:帮助聋哑学生掌握汉语言文字,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三、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语文的特点1.针对聋生的特殊性:教材充分考虑到聋哑学生的生理特点,用手语、口语以及丰富的图文形式进行教学,使得聋哑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汉语言文字。

2.丰富的图文并茂:教材中配有大量形象的图片和详细的手语解释,以便聋哑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3.系统的课程设置:教材根据聋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需求,设置了从基础拼音到阅读理解、写作表达等系统的课程内容。

四、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语文的教学方法1.口语教学与手语教学相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进行口语教学,也要用手语进行解释,使得聋哑学生能够同时接收两种信息。

2.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使聋哑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汉语言文字,提高学习效果。

3.合作学习法:组织聋哑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帮助,提高学习积极性。

五、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语文的实践应用1.提高聋生语文素养:通过学习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语文,聋哑学生的汉语言文字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下 聋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下 聋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下聋校教师的专业成长一、《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对聋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下发了《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该方案的课程设置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聋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聋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在课程设置方面,与旧的聋校教学大纲相比,增设了沟通与交往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充分体现了以聋人的生理特点为本、以聋人学习特点为本,提倡聋人学习方式多元化。

沟通与交往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是聋教大教育的前沿,重视聋人的康复、重视聋人义务段文化知识的学习、关注聋人回归到社会的适应能力。

课堂教学向大教育观的转变,聋生口语、手语的适合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出台,对聋教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聋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容(一)专业意识:聋校的老师很爱学生,但仔细想想,教师对学生的爱,绝对不可能超过父母对孩子的爱。

许多聋生的家长素质高,文凭不低,为什么要把孩子送到聋校来?因为在社会和家长的心中,聋校的老师很专业,他们相信老师有办法教自己的孩子发音说话,有方法教孩子读书学习,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心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

聋校教师一定要树立专业的意识,那就是——聋校教师对学生的爱,是通过自身的专业能力来实现的。

专业是为其他不专业的人服务的,所以,聋校教师必须具有为聋生、为家长服务的意识。

给聋生家长,特别是多重残疾学生家长以心灵安抚,培训聋生的家长,教他们一些专业知识,培养一些专业能力,比如:家长的手语能力、家长辅助训练学生语言的能力。

(二)专业理念:一个地区的聋校少,教师的数量也不多,聋校间的学习交流机会更少,所以学习先进的理念对聋校的生存和发展意义重大。

目前聋教育的理念比较多,学前关注康复,助听器、电子耳蜗、感统训练,对完全没有残余听力,或者有多重残疾的孩子,双语理念得到很多孩子、家长和聋教教师的认可。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版)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版)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版)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版)1:前言1.1 目的1.2 适用范围1.3 定义2:教育目标2.1 总体目标2.2 学科知识目标2.3 语言和沟通目标2.4 思维能力目标2.5 社会适应目标3:课程设置3.1 语文3.2 数学3.3 英语3.4 科学3.5 社会学科3.6 艺术与音乐3.7 体育与健康3.8信息技术4:教材要求4.1 教材选用原则 4.2 教材内容要求 4.3 教材编写要求5:教学组织5.1 教学计划5.2 教学方法5.3 教学评价6:课程实施6.1 课程目标的分解 6.2 课程内容的展开 6.3 教学资源的利用7:学生评价7.1 评价方式与方法7.2 评价内容8:教师要求8.1 专业知识与技能8.2 教育理念与教育情怀8.3 个人素质与能力9:家庭教育的配合9.1 家庭教育的意义9.2 家庭教育的内容9.3 家庭与学校的合作模式10:听力技术支持10:1 辅助听力设备的选用与使用 10:2 障碍听力儿童的专业辅导11:教育资源与环境建设11.1 学校教育资源11.2 创造适宜的教育环境12:体验教育12.1 基本理念12.2 实施方法与组织13:学校特色课程13.1 相关介绍13.2 课程内容13.3 教学方法附件:附件1: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施细则附件2:示范教材推荐清单法律名词及注释:1:义务教育:指国家教育法规定的对学生实行免费的、由国家和地方提供的基本教育阶段的教育。

2:学科知识目标:学生在各学科方面应具备的知识、理解、应用和拓展能力。

3:语言和沟通目标:学生应具备正确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以及有效地使用手势、口型和工具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4:思维能力目标:学生应具备辨别、分析、解释、判断和创新的思维能力。

5:社会适应目标:学生应具备与他人和谐相处、遵守社会规范、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意识的能力。

盲校新课程实施方案

盲校新课程实施方案

盲校新课程实施方案为了更好地满足盲校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盲校决定实施新的课程方案。

新课程方案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实用能力培养,旨在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一、课程设置。

1. 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这些课程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他们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

2. 实用课程。

实用课程包括生活技能培训、劳动教育、音乐艺术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3. 拓展课程。

拓展课程包括科技创新、体育健身、社会实践等,旨在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方法。

1. 多元化教学。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如讲解、实践、讨论、游戏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2. 个性化指导。

针对每位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教学指导,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3. 实践教学。

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校园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三、教师团队建设。

1. 专业化培训。

加强教师的专业化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

2. 团队合作。

倡导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促进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形成育人合力,共同推动新课程的实施。

四、家校合作。

1. 家长参与。

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状况,与学校共同关心和支持学生的发展。

2. 沟通交流。

建立家校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情况,共同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五、评估机制。

1. 多元化评价。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2. 动态评估。

采用动态评估的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动态,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成长指导。

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将为盲校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聋校课程设置方案

聋校课程设置方案

聋校是对听力语言残疾儿童实施教育的学校。

本方案适用于全日制聋校九年义务教育。

课程方案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指导,依据国务院转发九部门《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遵循听力语言残疾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聋校义务教育课程体系。

一、课程目标聋校义务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具有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竞争能力;具有健甚睁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培养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为实现培养目标,聋校义务教育课程应: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缺陷补偿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加强潜能开发,注重语言发展,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注重学科本位的倾向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增设沟通与交往、生活指导、外语、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开设选修课程。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3.改变课程内容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适合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聋校义务教育方案

聋校义务教育方案

聋校义务教育方案一、背景聋校义务教育是帮助聋哑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聋哑儿童的教育水平和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聋校义务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质量不高、教学资源不足、教学方法不科学等,需要制定有效的方案加以解决。

二、目标1、提高聋哑儿童的教育质量,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能力。

2、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高教学效率,满足聋哑儿童的学习需求。

3、改进教学方法,注重个性化教学,激发聋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三、措施1、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针对聋哑儿童的特殊需要,设置适合的课程和教学内容,注重基础知识和实用技能的结合。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聋哑儿童的教育需要。

3、推广个性化教学,根据聋哑儿童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4、增加教学资源投入,提高教学设施和设备的水平,为聋哑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5、加强家校合作,引导家长正确对待聋哑儿童的教育问题,共同促进聋哑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四、实施方案1、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各项任务的责任人和完成时间。

2、建立监测与评估机制,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4、加强对聋哑儿童的教育宣传,提高社会对聋哑儿童教育的度和支持度。

五、结论聋校义务教育是保障聋哑儿童受教育权利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加强教师培训、推广个性化教学、增加教学资源投入和加强家校合作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聋哑儿童的教育质量和学习效果,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特殊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听障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摘要:一、前言二、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的概念与特点三、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的内容与编排四、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的教学应用与实践五、结论正文:一、前言在我国,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是为了满足聋哑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需求而特别编写的。

这套教科书旨在帮助他们克服听力障碍,提高阅读、写作、运算等基本技能,为他们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本文将对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进行详细介绍。

二、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的概念与特点1.概念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是指针对聋哑学生编写的,用于聋校实施义务教育的教材。

这些教材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等各个学科领域,旨在帮助聋哑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能和素质。

2.特点(1)针对聋哑学生的特殊需求,采用手语、口语、书面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注重实践性,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提高聋哑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强调互动性,鼓励聋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的内容与编排1.内容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的内容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与普通学校教材内容基本一致。

但在编排上,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以适应聋哑学生的学习需求。

2.编排(1)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聋校教育实际进行编写。

(2)图文并茂,采用丰富的插图和实例,便于聋哑学生理解。

(3)结构清晰,知识点分布合理,方便教师进行教学。

四、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的教学应用与实践1.教学应用(1)教师根据教科书内容,结合聋哑学生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2)注重个性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

(3)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1)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通过教学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完整版)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完整版)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特殊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参照普通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结合视力残疾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设置盲校课程。

课程设置从视力残疾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视力残疾儿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为造就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一、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视力残疾学生全面发展,尊重个性发展,开发各种潜能,补偿视觉缺陷,克服残疾带来的种种困难,适应现代生活需要。

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依法维权;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残疾,具有乐观进取、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立志成才的精神、顽强的意志以及平等参与的公民意识;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学会交流与合作,初步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人生规划意识,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为实现上述目标,视力残疾儿童义务教育课程除应遵循普通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外,还应遵循:(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坚持视力残疾儿童教育与普通儿童教育共性的同时,从视力残疾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调整教育内容、课时数,以达到与普通学校相应的目标,促进视力残疾儿童全面发展。

(二)继承、借鉴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国情、总结并继承我国各地视力残疾儿童教育的成功经验,立足全面发展、注重潜能开发和补偿缺陷、加强劳动教育、强调适应社会;借鉴与吸收国外视力残疾儿童教育的有益经验,力求教育与医疗、教育与康复、教育与训练、教育与心理辅导等相结合,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教育部特殊教育课程方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教育部特殊教育课程方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教育部关于印发《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教基〔2007〕1 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我部修订了《全日制盲校课程计划(试行)》、《全日制聋校课程计划(试行)》、《全日制弱智学校(班)课程计划(征求意见稿)》,并更名为《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现印发给你们。

各盲、聋、培智学校应根据新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我们将以新的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为依据,组织力量研制盲、聋、培智学校课程标准及据新标准编写新的教材。

发行和使用时间另行通知。

二○○七年二月二日附件:一、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特殊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参照普通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结合视力残疾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设置盲校课程。

课程设置从视力残疾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视力残疾儿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为造就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一、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视力残疾学生全面发展,尊重个性发展,开发各种潜能,补偿视觉缺陷,克服残疾带来的种种困难,适应现代生活需要。

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依法维权;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残疾,具有乐观进取、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立志成才的精神、顽强的意志以及平等参与的公民意识;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学会交流与合作,初步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人生规划意识,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完整版)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完整版)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特殊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参照普通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结合视力残疾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设置盲校课程。

课程设置从视力残疾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视力残疾儿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为造就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一、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视力残疾学生全面发展,尊重个性发展,开发各种潜能,补偿视觉缺陷,克服残疾带来的种种困难,适应现代生活需要。

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依法维权;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残疾,具有乐观进取、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立志成才的精神、顽强的意志以及平等参与的公民意识;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学会交流与合作,初步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人生规划意识,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为实现上述目标,视力残疾儿童义务教育课程除应遵循普通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外,还应遵循:(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坚持视力残疾儿童教育与普通儿童教育共性的同时,从视力残疾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调整教育内容、课时数,以达到与普通学校相应的目标,促进视力残疾儿童全面发展。

(二)继承、借鉴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国情、总结并继承我国各地视力残疾儿童教育的成功经验,立足全面发展、注重潜能开发和补偿缺陷、加强劳动教育、强调适应社会;借鉴与吸收国外视力残疾儿童教育的有益经验,力求教育与医疗、教育与康复、教育与训练、教育与心理辅导等相结合,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聋哑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聋哑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聋哑学校课程实施方案一、课程目标。

聋哑学校的课程实施方案是为了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语言沟通能力、社交能力和自理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 提高学生的手语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流利地运用手语进行交流;2. 培养学生的听觉和视觉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外部世界;3. 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4. 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生活和工作。

二、课程设置。

1. 语言课程,主要包括手语课程和口语训练课程。

手语课程以教授学生基本手语为主,口语训练课程则是为了帮助有残畸的学生能够通过口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2. 视觉听觉课程,通过视觉听觉课程,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视觉和听觉感知外部世界,包括使用助听器、学习唇语等。

3. 社交技能课程,学生将接受社交技能的培训,包括与他人的交流、合作、团队合作等。

4. 生活技能课程,学生将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如自理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等。

5. 艺术课程,通过艺术课程,学生将有机会发展自己的艺术天赋,包括绘画、音乐、舞蹈等。

三、教学方法。

1. 多感官教学,针对聋哑学生的特点,课程将采用多感官教学方法,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知识。

2. 情景教学,课程将注重情景教学,通过模拟真实生活场景来帮助学生学习和应用知识。

3. 个性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能力,课程将采用个性化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教学计划。

四、教育评估。

1. 教育评估将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通过定期的评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确保课程的有效实施。

2. 教育评估将包括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自理能力等方面的评估,以及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估。

3. 教育评估将采用多种方式,包括考试、观察、访谈等,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师资队伍建设。

1. 建立专门的职业培训机构,对聋哑学校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2. 建立导师制度,为新教师提供专业指导和帮助,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聋哑学校的教学环境。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道德与法治是中小学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而对于聋校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更是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挑战。

为了实现对聋校学生的全面教育,特别是道德与法治方面的教育,我们制定了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以期为聋校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优质的教育资源。

一、教材选择1.1 基于聋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殊需求,我们选择了专门为聋校学生打造的《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作为本学期的教材。

该教科书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

教材的编写者也考虑到了聋校学生对语言的特殊需求,采用了更加易懂的手语和图片呈现方式,使得聋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道德与法治知识。

1.2 除了教科书,我们还将结合教材内容,选择相关的图书、视频等辅助教材,并将实际案例和故事融入教学中,以便更好地引导聋校学生理解和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

二、教学目标2.1 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我们旨在培养聋校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2 我们希望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国家法律的基本知识,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法律意识,遵纪守法。

2.3 我们也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决策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使他们具备遇到道德和法律问题时的正确处理能力,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3.1 本学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将围绕“法律与生活”、“公民道德与法治”、“法律知识和技能”三个主题展开。

其中,关于“法律与生活”主题下,我们将讲解法律的定义、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等内容;在“公民道德与法治”主题下,我们将强调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道德等内容;而在“法律知识和技能”主题下,我们将向学生介绍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法律知识和技能,例如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

3.2 教学安排上,我们将合理安排课时,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学校课程安排和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进行深入学习和思考。

盲、聋、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盲、聋、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盲、聋、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冇部关于印发《盲校义务教冇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聋校义务教冇课程设垃实验方案》和《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教基(20XX) 1 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冇厅(教委):根据基础教疔课程改革和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我部修订了《全日制盲校课程计划(试行)》、《全日制聋校课程计划(试行)》、《全日制弱智学校(班)课程讣划(征求意见稿)》, 并更名为《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宜实验方案》、《聋校义务教冇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现印发给你们。

各盲、聋、培智学校应根据新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改进教冇教学工作。

我们将以新的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为依据,组织力量研制盲、遂、培智学校课程标准及据新标准编写新的教材。

发行和使用时间另行通知。

二。

七年二月二日盲校义务教冇课程设垃实验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基础教冇改革与发展的决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特殊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参照普通学校《义务教疗课程设宜实验方案》,结合视力残疾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设宜盲校课程。

课程设置从视力残疾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岀发,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视力残疾儿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为造就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奠泄基础。

一、培养目标全而贯彻党的教冇方针,促进视力残疾学生全而发展,尊重个性发展,开发各种潜能, 补偿视觉缺陷,克服残疾带来的种种困难,适应现代生活需要。

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稱神和民族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徳,依法维权: 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残疾,具有乐观进取、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立志成才的精神、顽强的意志以及平等参与的公民意识;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学会交流与合作,初步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人生规划意识,成为有理想、有道徳、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盲校的课程设计

盲校的课程设计

盲校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本章节关于盲校教学内容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如盲文阅读、基本手语交流等。

2. 学生能了解和回顾前一阶段所学的相关课程内容,形成知识体系。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提高盲文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2. 学生能运用基本手语进行日常交流,提升沟通能力。

3. 学生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价值观,增强对特殊群体的关爱意识。

2.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自信自强的精神,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合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注重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关注个体差异。

学生特点:学生为盲校学生,具有一定的盲文阅读和手语基础,学习兴趣浓厚,但个体差异较大。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因材施教,以实际操作为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盲文阅读与写作:- 复习盲文基础知识,如盲文的起源、结构及其特点。

- 教学盲文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 引导学生进行盲文写作练习,培养写作能力。

2. 基本手语交流:- 学习常用手语词汇和短语,满足日常生活交流需求。

- 进行手语对话练习,提高学生实际运用手语进行沟通的能力。

- 分析手语背后的文化内涵,增进对手语交流的理解。

3. 生活实践与情感教育:- 结合实际生活场景,教授学生生活自理技能,如整理床铺、洗漱等。

- 设计团队合作活动,培养集体荣誉感和协作精神。

- 通过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尊重生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进行安排,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进度将结合学生实际掌握情况适当调整,确保教学质量。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课程设置要注重培养聋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聋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又 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和形成正确价值观。
课程设置要按照聋生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开发潜能,补偿缺陷,增设具有聋教育特点的课程,注重发展聋生 的语言和交往能力。
2.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相结合的原则
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
聋校的课程设置要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体现聋教育的特点,以人为本,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宗旨,通过课程改革,全面提高聋校教育教学的 质量。
1.均衡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
根据促进聋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以保证聋生的和谐、全面发 展。
有关说明
有关说明
1.本课程设置表为聋校义务教育阶段一至九年级的课程门类、各年级周课时数、学年总课时数和各门课程课 时比例。每门课的课时比例有一定弹性幅度。
2.每学年上课时间为35周,其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为1周,实际上课时间为34周。 3.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每课时一般为40分钟。 4.晨会、班团队活动、文体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等,由各校自主安排。 5.沟通与交往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各校可根据聋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发展阶段,选择适合的教学内 容和训练方式。 6.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可以与学校安排课程的课时结合使用。各校 根据需要,既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 7.信息技术教育,小学阶段为102课时,一般从四年级起开设。初中阶段不少于102课时。有条件的学校可 提前开设和增加课时量。 8.劳动类课程,各校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不同的劳动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也可以结合 校本课程,统筹安排。职业技术课程一般置要坚持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相结合,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聋生自身经验的整合, 加强学科渗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设置聋校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

课程设置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聋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聋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聋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具有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具有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培养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聋校的课程设置要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体现聋教育的特点,以人为本,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宗旨,通过课程改革,全面提高聋校教育教学的质量。

1.均衡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
根据促进聋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以保证聋生的和谐、全面发展。

课程设置要注重培养聋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聋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又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和形成正确价值观。

课程设置要按照聋生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开发潜能,补偿缺陷,增设具有聋教育特点的课程,注重发展聋生的语言和交往能力。

2.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相结合的原则
课程设置要坚持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相结合,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聋生自身经验的整合,加强学科渗透。

小学阶段(一~六年级)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七~九年级)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注:
1.“历史与社会”是综合课程,也可以选择分科课程,可选择历史、地理。

2.“科学”是综合课程,也可以选择分科课程,可选择生物、物理、化学。

3.“外语”为选修课程。

四、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有关说明
1.本课程设置表为聋校义务教育阶段一至九年级的课程门类、各年级周课时数、学年总课时数和各门课程课时比例。

每门课的课时比例有一定弹性幅度。

2.每学年上课时间为35周,其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为1周,实际上课时间为34周。

3.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每课时一般为40分钟。

4.晨会、班团队活动、文体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等,由各校自主安排。

5.沟通与交往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

各校可根据聋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发展阶段,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和训练方式。

6.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可以与学校安排课程的课时结合使用。

各校根据需要,既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

7.信息技术教育,小学阶段为102课时,一般从四年级起开设。

初中阶段不少于102课时。

有条件的学校可提前开设和增加课时量。

8.劳动类课程,各校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不同的劳动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也可以结合校本课程,统筹安排。

职业技术课程一般以集中安排为宜。

9.体育与健康课程,应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可结合相关体育活动,使学生了解一些体育健康知识,但必须充分保证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

10.外语作为选修课程,各校可根据不同地区和聋生实际选择开设。

11.各门课程均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各种专题教育渗透在相应的课程中进行,不单独安排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