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吃月饼习俗的由来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和寓意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和寓意范文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和寓意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和寓意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6f2d46d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af.png)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和寓意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和寓意范文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和寓意一每一年中秋节的时候,家人们都会围坐在桌旁,吃着月饼赏着月,好不惬意。
那么,中秋节吃月饼的起源与含义究竟是什么呢?中秋节吃月饼可以追溯到古代,古代的帝王都有秋天祭月的礼制,后来的贵族以及文人学士也开始效仿起来。
逐渐地,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月亮进行祭拜,欣赏与寄托情怀,便成为许多人认为中秋节应该做的事情了。
从明清开始,中秋节便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吃月饼的含义就是为了表达人们对于故乡以及亲人的思念。
在这一天,人们都会尽量的赶回家,与自己的亲人团聚,一起欣赏着又大又圆的月亮,吃了月饼,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自己以及家人今后的生活都能够圆满,能够像天上的月亮一样,永远聚在一起。
即使没有机会赶回来的,也希望通过吃月饼赏月,希望可以实现自己与家人团聚的美好的心愿,以寄托对家人的相思,可以说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期待。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和寓意二月饼的由来传说1:中秋节吃月饼据说始于元代,当时,中原人民不堪忍受元朝压迫,朱元璋联合各路义军计划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为了传递消息,刘伯温想出了把写有“八月十五杀鞑子”的字条夹在月饼中,以互赠月饼传递消息的办法。
后来,朱元璋推翻了蒙古统治建立了明朝,还以月饼赏赐下属庆祝,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也慢慢的在民间传开来。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和寓意三其实“月饼”一词早在朱元璋之前就已经出现了。
据说,在唐朝,八月十五中秋之夜唐太宗李世民和杨贵妃边吃“胡饼”边赏月,唐太宗觉得“胡饼”一词太俗不雅,正在踌躇之时正好看到杨贵妃举头望月,唐太宗脱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一词便在民间逐渐传开。
相传,当年武王伐纣,太师闻仲制作了一种甜味的边薄心厚的圆饼作为行军干粮,闻仲也因为制作的这种糕点被民间奉为糕点业的祖师爷,人们为了纪念闻仲而把这种圆饼叫做“太师饼”。
据史料记载,月饼的始祖应为这种“太师饼”。
八月十五为什么吃月饼的由来
![八月十五为什么吃月饼的由来](https://img.taocdn.com/s3/m/508043d3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f6.png)
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也被称为中秋节。
中秋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都会吃月饼。
那么,为什么八月十五要吃月饼呢?这个习俗的由来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和传统故事。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解释其中几个版本。
一、嫦娥奔月最有名的中秋节传说之一是“嫦娥奔月”。
相传很久以前,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人们生活在灼热的气候下。
为了拯救人们,英雄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使天气恢复正常。
他被尊为英雄,但他的妻子嫦娥却因为吃了不该吃的东西而被流放到月亮上。
据说每年的中秋之夜,嫦娥会从月亮上降临到人间,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在中秋节要仰望月亮的原因。
为了纪念嫦娥,人们开始在中秋节吃月饼,因为月饼的形状和圆满的月亮相似。
二、起义传说还有一种说法是,八月十五吃月饼与反抗外族统治有关。
据说,公元14世纪末,元朝统治者对中国人施加了严厉的统治,中国人民受尽了苦难。
此时,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起义,最终建立了明朝。
根据传说,起义期间,朱元璋的密探将反抗的计划写在了月饼里,并分发给起义军。
他们成功地策划了起义,最终推翻了元朝的统治。
为了纪念这一事件,人们每年在中秋节的时候吃月饼,以纪念起义军的英勇行动。
三、祭奠传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八月十五是一个重要的祭奠日子。
在传统观念中,祭祀祖先是非常重要的,人们会为了感恩和祭奠祖先而举行仪式。
而中秋节正好成为祭祀祖先的一个好时机。
在祭祀祖先的仪式上,人们会摆放一些食物和水果作为供品。
相传古人为了避免供品被恶鬼抢走,所以会做一些假生活用品,将真正的供品隐藏其中。
为了防止被发现,这些供品被包在了月饼的外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供奉月饼成为了祭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文人习惯八月十五之夜,在明亮的月光下,各种文人墨客观月赏月,饮酒吟诗。
月亮被文人们视为灵感的象征,他们相信在这个时候,在月光下完成的诗词、字画将抓住更多灵感。
在这样浪漫的背景下,文人们相互赠送月饼,并以此为契机,创造出了许多美丽深情的诗句。
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
![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https://img.taocdn.com/s3/m/fde35fef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4c.png)
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这天庆祝。
而在中秋节除了赏月、祭拜月神等传统习俗外,吃月饼也是重要的活动之一。
那么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呢?一、寄托思念之情中秋节是一个传递思念和祝福的时刻。
在很久以前,由于交通不便,亲人朋友分隔两地,很难聚在一起共度佳节。
但是人们很想念彼此,希望能够用一种方式表达思念和祝福。
于是久而久之,人们就开始制作月饼,用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月饼寓意“团圆”,而团圆是中秋节的核心主题之一,吃月饼就成了寄托思念之情的一种方式。
二、象征团圆和美满月饼的外形圆润,寓意着团圆和美满。
据说,远古时代华夏民族就开始从事制作食品,当时月饼作为一种特殊的食品被赋予了神秘和神圣的象征。
月饼的圆形外形,寓意着团圆圆满,代表家庭之间团圆和睦、和谐美满的象征。
因此,吃月饼也成为了家人团圆的象征。
三、象征丰收和感恩中秋节也是一个感恩的时刻,感谢大自然的赐予和一年来的丰收。
月饼制作中常常加入各种崇尚自然的食材,如豆沙、莲蓉、核桃等等。
这些食材不仅寓意着丰收和富饶,也是人们对大自然的感谢之情的体现。
吃月饼变成了一种感恩的仪式,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现有的生活和资源,感激大自然的恩赐。
四、传承文化和情感纽带中秋节和月饼作为中国传统的文化符号,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月饼作为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食品之一,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口味,成为了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每年中秋节,无论是在家团聚还是外出旅游,吃月饼都是人们共同的活动,是人们彼此的情感纽带。
无论身在何地,吃月饼都能让人们感受到中秋节的亲情和传统文化的力量。
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
![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https://img.taocdn.com/s3/m/9a705535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47.png)
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中国人都喜欢在中秋,也就是农历八月十五这天,阖家团圆,赏月吃饼。
那你知道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吗?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中秋节吃月饼的原因,一起来看看吧。
中秋节吃月饼的原因“中秋”一词,最早于《周礼》:所谓中秋,是因为八月居孟仲季三秋之中,而十五夕恰为月中,所以八月十五被称为中秋,或称“八月半”。
从字意上说,阴历的春夏秋冬,也是以三个月为一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是秋季,七月叫孟秋,八月叫仲秋,九月叫季秋。
八月正好是在秋季的当中间,八月十五又正好是仲秋的中间心里,所以叫中秋,又因为这天子的月亮是又亮、又圆、又满,有圆满的意思,所以又把中秋节叫团圆节。
原本,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礼记》上说:“天子春朝日、秋夕月。
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在酷热的夏天过后,天朗气清,万里无云的秋夜天空,正足突显出月皎洁的光华。
因此,每到秋天,天子总要到国都西郊的月坛去祭月。
上古祭月的礼仪,很可能就是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正式成为岁时节日,应起于唐朝,唐书太宗纪,以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以后就成为年中节日,至宋代更为普遍,常在中秋举行欢宴的活动,到了元末明初更具有创新的意义。
中秋有二种算法,一是依据四季算,因四季之中,七、八、九为秋,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故称中秋;另一种算法则依据节气,按照二十四节气,一季共六个节气,秋季的六节气分别是立秋、处暑、百露、秋分、寒露、霜降,而秋分则是秋季之中;而秋天正是人人辛苦耕耘之后的五谷丰收、团聚庆祝的季节,因此,家家拜祀土地神,答谢神的保佑,于是出现一系列仪式和风尚活动,此外加上我国古代即有拜月习俗,因此由祭月、拜月逐步演化出赏月之风。
中秋节原分为三部份:八月十四日为“迎接”,八月十五日为“正节”,八月十六日则叫“余节”。
今天,大家在八月十五日“正节”吃月饼、过中秋。
中秋佳节我国民间有家家吃月饼的习俗。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节吃粽子、元宵节吃元宵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食俗。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简短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简短](https://img.taocdn.com/s3/m/b0ec8cd0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47.png)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简短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阳历九月中旬)为中秋节。
而中秋节与吃月饼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下面将简短介绍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
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这个传说便是著名的“嫦娥奔月”。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舜帝因为其治理得宜,万民景仰,被太阳神封为玉皇大帝的继承者,同时,也受到了众神的喜爱。
舜帝有一位妻子叫做嫦娥,她非常美丽善良。
然而,后羿夸诞了很多次,将其射杀,并诬陷他心怀不轨。
嫦娥无法忍受并且承受了太多压力,于是毅然决然地选择投奔月宫逃避了人世间的纷扰。
但是,中秋节却留下了一个理想的日子,让人们寄托了自己对未来幸福美好生活的希望,这一天叫做中秋节。
而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开始举行各种活动来庆祝这个重要的节日,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当属吃月饼了。
那么,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呢?这个习俗同样源远流长,据说最早是源于古代百姓对团圆的期盼。
相传,当时许多家庭因为各种原因而分散在不同的地方,不能团聚。
然而,中秋节这一天,他们会通过赠送月饼这一小小的举动表达对彼此的思念和祝福,希望能够早日团聚。
除了团圆的意义外,月饼也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月饼由于形状圆满,材质丰富,口味独特,因此常常被人们用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祝福和向往。
比如,象征着”团圆“的蛋黄已经成为了月饼的标志之一,同时,中秋节期间,人们还会制作各种不同口味的月饼,以满足各个人的口味需求。
尽管月饼的风味、种类多种多样,但每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却一直流传下来,如今已经成为中秋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且,月饼也不仅仅是中国的特产,如今已经拥有了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也有着广泛传播。
总之,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由来已久,它代表了人们对团圆、祝福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无论是亲友团聚,还是通过月饼表达美好祝愿,中秋节都成为了人们共同的精神寄托,对待亲人、友人和生活更加珍惜和向往。
这一传统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欢乐和温暖。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https://img.taocdn.com/s3/m/fd42d277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55.png)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欢送查阅!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聚的象征,渐渐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
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
当时有人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
高祖李渊接过华美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
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尝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巡游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聚之义”。
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月饼开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
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
中秋节吃月饼的寓意吃月饼以示“团聚”。
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聚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聚的一大象征,渐渐的,月饼也就成为了节日的必备礼品。
中秋节开什么花一、凤梨花凤梨花,水塔花属,是一种欣赏性很强的观花观叶植物,最相宜盆栽欣赏。
其叶片坚而瘦长,具波浪边缘,色泽有乳黄、红或紫红等,叶面有纵长条纹放射如蟹状,花白或浅绿色,生于叶簇群中,形成一圆盘。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_月饼的由来和传说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_月饼的由来和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b766307a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4e.png)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_月饼的由来和传说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起源于唐朝时期,在这一天有赏月吃月饼的习俗,那么你知道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是怎样的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_月饼的由来和传说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据说,中秋吃月饼最早可以上溯到周代,源自我们民族祭月拜月的一种仪式,可以说是自然拜物教的一种表现。
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多么美好的诗句,已经成为我们民族古老而美妙的神话之一,演绎着农业时代人们把月亮作为一种神对待的那不同一般的崇拜。
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那时还有卖兔爷儿的,是把兔子奉为与嫦娥一样神的。
只是现在兔爷儿早被米老鼠和樱桃小丸子取代了。
传说到了唐代,月饼还不叫月饼,因馅中有核桃芝麻的舶来品而叫做胡饼,是杨贵妃中秋吃胡饼看到月亮时,心血来潮说就把胡饼叫做月饼吧,于是把月饼的冠名权归杨贵妃了。
当然这只是民间的演绎。
其实,我国最早出现月饼的文字记载,是出于苏东坡的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也就是说从宋代时起,月饼才渐渐大行其市,并且让月饼多了团圆的另一层含义,圆圆的月饼正好取了团圆的圆的象征意思,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
清代有竹枝词写道:“红白翻毛制造精,中秋送礼遍都城。
”民国北平的俗曲唱道:“荷花未全卸,又到中秋节,家家户户把月饼切,香蜡纸马兔儿爷,猜拳行令同赏月。
”可以想见,在岁月的更迭变迁之中,月饼已经普及得相当广泛了。
于是水到渠成,传到我们这一代,中秋便理所当然要吃月饼,仅仅成为了一种惯性而机械地存在,而忘记了月饼中曾经寄托着我们民族对自然之神的向往了吗?我们如今只是把月饼当成了一种吃品和礼品,如此实用主义来对待,而悲惨地没有了我们祖先纯真美好的想像力和对大自然的质朴而敬畏的亲和力了吗?我们中国的节日从来都是和吃联系在一起的,比如春节要吃饺子,端午要吃粽子,这是和我们国家几千年是农业社会有关。
八月十五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
![八月十五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https://img.taocdn.com/s3/m/3a3e55e0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06.png)
八月十五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转眼间又到了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有吃月饼的传统,这是为什么啊,为什么是吃月饼而不是粽子呢?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中秋节吃月饼的起源是什么?一、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
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是团圆佳节,月饼象征团圆。
二、八月十五为什么吃月饼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
在节日之夜,人们还爱吃些西瓜、水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
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尝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
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
三、中秋节吃月饼的起源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函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四、中秋节吃的月饼有哪些冰皮月饼冰皮月饼的特点是饼皮无须烤,冷冻后进食。
中秋为什么吃月饼原因
![中秋为什么吃月饼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8a86cb79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b5.png)
中秋为什么吃月饼原因关于中秋为什么吃月饼原因在每年的八月十五其实就是中秋节,但是很多朋友在中秋节这一天并不知道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一些关于中秋为什么吃月饼原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秋为什么吃月饼原因月饼原先是祭祀产品,张骞从西域带来芝麻和核桃等产品,使月饼的口味更好,人们也就有了食用祭祀月饼的习俗。
唐朝杨贵妃给当时叫宫饼的小食命名为月饼,这个叫法沿袭至今。
朱元璋起义时约定互赠月饼传递信号,互赠月饼的习俗也被保留下来。
中秋节吃月饼的来历是什么1、月饼原先是祭祀产品,张骞从西域带来芝麻和核桃等产品,使月饼的口味更好,人们也就有了食用祭祀月饼的习俗。
唐朝杨贵妃给当时叫宫饼的小食命名为月饼,这个叫法沿袭至今。
朱元璋起义时约定互赠月饼传递信号,互赠月饼的习俗也被保留下来。
2、相传中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拜月或祭月的习俗。
人们以月饼、各色水果等奉献给月神,月神“享用”祭品之后,人们再分切月饼,按照长幼顺序分食,据说可以得到神主的赐福与护佑。
“只是这时的月饼还不叫月饼。
”中秋节吃月饼的来历唐朝时,太宗李世民为征讨北方突厥,平定其屡次的侵犯,令手下大将李靖亲自率部出征,转战边塞,结果屡建奇功。
八月十五这天凯旋归京。
为了庆祝胜利,京都长安城内外鸣炮奏乐,军民狂欢通宵。
当时有个到长安通商的吐蕃人,特地向皇上献圆饼祝捷。
太宗李世民大喜,接过装璜华丽的饼盒,取出彩色圆饼,指着悬挂天空的明月说道:“应将胡饼邀蟾蜍(即月亮)。
”随后,将圆饼分给了文武百官。
从此,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流传了下来。
月饼名称的首次记载是在宋代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的月饼仅是一种点心,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到了明代,月饼真正成为了中秋节正式的应节食品,并在民间逐渐流传。
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
中秋节吃月饼的来历简短
![中秋节吃月饼的来历简短](https://img.taocdn.com/s3/m/e9dd565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60.png)
中秋节吃月饼的来历简短中秋节吃月饼的来历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
在这一天,人们会赏月、敬拜和祈福,并以各种形式庆祝这一节日。
其中,吃月饼是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习俗之一。
关于中秋节吃月饼的来历,有多种传说和故事流传至今。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说法:一、象征着团圆和忠诚的传说有一个古老的故事讲述了中秋节吃月饼的来历。
相传在汉朝时期,中国人民曾经遭受到了民族压迫和异族统治。
为了联合起来反抗敌人,中国人秘密策划起义,并决定在八月十五这一天发动起义。
然而,由于暴露的危险,他们不能通过传统的书信来传递消息。
于是,智慧的人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将起义的消息写在月饼里,然后派人送给同胞。
每个人都收到了月饼,并发现饼的皮上刻着字迹。
他们纷纷打开月饼,读到了起义的计划。
在八月十五这一天,起义成功地展开,压制了敌人,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为了纪念这一刻重要的时刻,人们便开始在中秋节吃月饼,象征着团圆和忠诚。
二、传承着感恩和祈福的传统另外一个关于中秋节吃月饼的来历是与古代的祭月仪式有关。
相传在远古时代,中国人认为八月十五是月亮最圆的时刻,也是月女嫦娥的生日。
每年的中秋节,人们会在户外设立祭台,供奉着各式各样的供品和月饼。
这些供品和月饼代表着人们对月亮女神的感恩之情,同时也代表着人们对丰收和幸福的期盼。
人们会跪拜、燃香,祈求月亮女神保佑他们和他们的家人平安、健康,并帮助解决他们的难题和困扰。
随后,人们会品尝月饼,象征着与月亮女神的共享。
三、流行的佳节习俗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逐渐深入人心,演变成为了一种团圆的象征,成为中秋节庆祝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家人和朋友会相聚一堂,共同分享美食和欢乐。
除了月饼,各种传统糕点和美食也会被准备出来,丰盛的餐桌上充满着喜庆和祝福的气氛。
此外,中秋节还有其它的习俗,比如赏月、放天灯、打太极、赛龙舟等。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庆祝中秋节,但无论如何,吃月饼作为这个节日最经典的传统之一,始终贯穿其中。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和习俗是什么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和习俗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8a3fb068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e5.png)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和习俗是什么中秋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情感寄托。
在这个节日里,吃月饼是一项重要的习俗,那这一习俗究竟是怎么来的,又有哪些相关的习俗呢?说起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那得追溯到古代。
有一种说法是,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
唐朝时期,军队为了庆祝胜利,会制作一种圆形的糕点来犒赏士兵,这种糕点被认为是月饼的雏形。
还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与元末明初的历史相关。
相传,当时元朝统治者的统治十分残暴,民不聊生。
广大民众纷纷起来反抗,但由于元朝官兵搜查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
于是,有人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将写有起义时间和相关信息的纸条藏在月饼里,分发给各地的民众。
到了八月十五这一天,大家纷纷响应,成功起义。
此后,每年的八月十五,人们就会吃月饼来纪念这次胜利,月饼也逐渐成为了中秋节不可或缺的美食。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在各地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都蕴含着人们对团圆、美好的向往。
在制作方面,月饼的种类繁多,口味丰富。
从传统的五仁、豆沙、蛋黄莲蓉,到如今创新的冰皮月饼、流心月饼等,满足了不同人的口味需求。
制作月饼的工艺也十分讲究,从和面、调馅到烘焙,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操作,才能制作出美味可口的月饼。
在赠送月饼方面,中秋节期间,人们会互相赠送月饼,以表达祝福和关爱。
赠送月饼的对象通常包括亲朋好友、长辈、同事等。
在选择赠送的月饼时,人们会根据对方的口味和喜好来挑选,包装也会精心挑选,以体现自己的心意。
在家庭团聚时,吃月饼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赏月、聊天,品尝着美味的月饼,享受着天伦之乐。
月饼通常会被切成小块,大家共同分享,象征着家庭的团圆和和睦。
此外,在一些地方,还有在月饼上刻字、绘制图案的习俗,以增加月饼的美观和寓意。
有的地方会举办月饼制作比赛,展示各自的技艺和创意。
中秋节吃月饼这一习俗,不仅仅是一种饮食文化,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承载着人们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团圆和幸福的追求。
中秋节吃月饼的起源与含义
![中秋节吃月饼的起源与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cbf212ec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9e.png)
中秋节吃月饼的起源与含义
中秋节吃月饼的起源与含义与中国古代的传说和习俗有关。
起源:
中秋节吃月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
相传,在古代的一个秋天,中国人祭拜月亮,以感谢丰收的季节。
一个常被提及的传说是关于嫦娥奔月的故事。
传说中,有十个太阳在天空同时出现,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为了使人们免受伤害,英雄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保留了一个太阳,人们称其为"太阴"或"太阳"。
后来,后羿飞升至月亮,成为了月亮女神嫦娥的丈夫。
在中秋节的晚上,人们品尝月饼,象征团圆和对后羿和嫦娥的纪念。
含义:
中秋节吃月饼有多种含义。
首先,月饼象征着团圆。
中秋节是一个家庭团聚的重要节日,吃月饼是家庭团聚的象征。
无论身在何处,人们都会思念远方的亲人,通过吃月饼来表达对家人的思念和祝福。
其次,月饼寓意着丰收和好运。
中秋节在中国是一个庆祝丰收的节日,月饼在形状上类似于明亮的月亮,因此与丰收和好运相联。
人们相信,吃月饼会带来好运和幸福,希望未来的生活能像圆月一样圆满。
最后,月饼也是中秋节传统的象征之一。
中秋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吃月饼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活动。
无论是精美的外包
装、丰富的馅料还是独特的制作工艺,月饼都代表着中秋节传统文化的繁荣和传承。
吃月饼已成为中秋节庆祝的必备习俗之一。
中秋节美食的来历
![中秋节美食的来历](https://img.taocdn.com/s3/m/d46cd51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db.png)
中秋节美食的来历国人对于中秋节都是非常的不陌生的一个节日。
你知道中秋节美食的来历吗?下面店铺精心整理了中秋节美食的来历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中秋节美食的来历月饼中秋节吃月饼据说始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来。
螃蟹中秋吃螃蟹的习俗由来已久。
俗语“西风响蟹脚痒”说的就是每年中秋之时,是螃蟹的最佳品尝时机。
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以宫廷最为精雅,比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将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
炒田螺中秋吃田螺,是流行多年的风俗,早在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就有记载:“八月望日,尚芋食螺。
” 据资料记载,中秋吮石螺习俗源于古代一个穷秀才,因没钱买肉过中秋,便摸些田螺、石螺回来煮,边赏月边吃,田螺俗称攀桂,后来秀才中举,于是,每逢中秋吮石螺便成为风俗。
桂花鸭中秋吃桂花鸭也是由来已久的地方风俗,追溯历史,其一,主要是源于“杀鞑子”的说法,即元末时期,蒙古统治者欺压汉人,汉人决定推翻元人,但当时统治严厉,不便明斗,于是就使用暗语。
当时汉人称蒙古人“鞑子”,取谐音“鸭子”。
大家约定中秋吃鸭子,其实就是中秋大家一起行动推翻元人统治。
二来,中秋前后,鸭子正肥,恰好是吃鸭子的好时节。
糍粑“八月里,中秋到,家家户户打糍耙;快喊爹,快喊娘,烧开水,蒸糯米。
蒸熟倒进碓窝里,拿起粑捶捣糯米。
”打糍粑是中秋节的一个有趣的习俗。
八月中秋吃糍粑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人们为纪念楚国大将军伍子胥而流传至今的传统习俗。
八月中秋舂糍粑,吃糍粑赏月活动即喻示家家团结幸福、吉祥如意;糍粑的黏结成团,喻示着全家和睦团结;糍粑的香甜喻示着生活甜蜜幸福;糍粑成大小圆形喻示着人们“有缘”、喜庆、吉祥和团圆;因此吃着圆圆的糍粑就自然象征全家和和气气、团团圆圆、平平安安了。
中秋节饮食文化中秋佳节,各地有不少有趣的风俗。
中秋节月饼的由来故事与传说故事
![中秋节月饼的由来故事与传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e6ddf9b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e2.png)
中秋节月饼的由来故事与传说故事中秋节月饼的由来故事与传说故事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秋节月饼的由来故事与传说故事,欢迎大家分享。
由来故事与传说故事:1、嫦娥奔月传说嫦娥是远古时候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的妻子。
当时十日齐出,非常炎热,庄稼都给晒焦了,给神州大地带来了巨大的恐怖和灾害。
后羿为民除害,射落九日,留下一个太阳,人们终于得以正常生活,后羿因此为天下人所敬慕。
他听说昆仑山西王母那里有种“不死药”,这种药,一人吃了可以升天成仙,两个人分吃了,就可以长生不老。
于是,他跋山涉水,前往讨取,终于得到。
后羿与嫦娥夫妻恩爱,他舍不得心爱的妻子,也舍不得众乡亲,不愿意一个人上天成仙,就把药带回家交给了嫦娥保存。
后羿有个叫逢蒙的徒弟,是个奸佞小人,在八月十五趁后羿出猎,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为使不死药不落入坏人手中,便一口吞了下去。
不料吞下药后,她身轻如燕的不由自己地飞上了月宫。
后羿便在院子里设下供案,摆上瓜果食品,对月遥念嫦娥。
人们也纷纷仿效,以后年年如此,于是便形成了八月十五这个节日。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的特别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等系列活动,有的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等活动。
除月饼外,各种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还有另一个说法: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会拜土地神。
中秋可能就是秋报遗俗。
2、月饼起义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
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愿忍受元朝统治阶级残酷的统治,纷纷起义抗元。
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的力量准备起义。
但朝庭官兵搜查得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
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了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给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
到了起义的那天晚上,各路义军一起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中秋节习俗吃月饼的由来与传统
![中秋节习俗吃月饼的由来与传统](https://img.taocdn.com/s3/m/ca09b4b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7b.png)
中秋节习俗吃月饼的由来与传统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庆祝。
与此节日紧密相关的一个习俗就是吃月饼。
中秋节习俗吃月饼的由来与传统深受人们喜爱,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中秋节习俗的起源中秋节习俗吃月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据传,在上古时期,中国人膜拜太阳和月亮,将中秋节作为诸神的盛大节日。
在人们心目中,月亮被视为美好、圆满、团结和和谐的象征。
因此,中秋节被看作是团圆与祈福的象征,而吃月饼则成为这一节日最重要的习俗之一。
二、月饼的由来月饼是中秋节习俗中一道不可或缺的传统食品。
传说月饼起源于唐朝时期,当时中国经历了一个黑暗的时期,民不聊生,人们秘密策划起义,但面临着无法有效沟通的问题。
于是,智者便想出了一个方法,他们将密信藏在月饼里,分发给起义的同胞。
于是乎,人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都吃起了月饼。
而这个秘密传递的行动最终使起义成功,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三、月饼的传统1. 月饼种类繁多:随着时间的推移,月饼的种类也愈加丰富多样。
例如,传统的月饼里面通常包含有莲蓉、豆沙、五仁、红豆等各种馅料,并镶嵌着各种图案。
另外,还有冰皮月饼、蛋黄月饼、枣泥月饼等等。
无论是口味还是形状,都在不断迭代与创新。
2. 赠送月饼:中秋节也是人们互相赠送月饼的时刻。
家人、朋友、同事等互送月饼,以表达团圆和祝福的心意。
这成为了中秋节习俗中的重要一环。
3. 月饼与团圆:中秋节习俗吃月饼强调的是团聚和和谐的价值观。
因此,许多人会选择在家中团聚,并共同分享月饼。
这一传统表达了对家庭和谐幸福生活的向往。
四、现代中秋节习俗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中秋节习俗吃月饼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尽管月饼一直是中秋节的标志性食品,但现代人对于月饼的需求和口味偏好有了更多选择。
商家推出了各种创新口味的月饼,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喜好。
此外,中秋节习俗吃月饼不再局限于家庭团聚,也成为了公司、学校等团体共同庆祝的一种形式。
总之,中秋节习俗吃月饼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是什么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7c720e28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e4.png)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是什么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们对团圆、美好的向往。
而在这个节日里,吃月饼是一项重要的习俗。
那么,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究竟是什么呢?要说中秋节吃月饼的起源,那得追溯到古代。
在远古时期,中国就有祭祀月亮的习俗。
人们对神秘的月亮充满了敬畏和崇拜,认为月亮有着神奇的力量,能够影响人间的祸福。
每逢月圆之夜,人们会举行祭祀仪式,向月亮祈求平安、丰收和幸福。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商周时期,“天子春朝日,秋夕月”的记载出现在了史籍中。
这表明当时的帝王已经开始在秋季祭祀月亮。
这种祭祀活动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成为了一种传统。
到了唐代,中秋节逐渐成为了一个固定的节日。
不过,当时中秋节的习俗还比较简单,主要是以赏月、玩月为主。
但是,已经有了一些与月饼相关的雏形。
据说,在唐代,京城长安有一种胡饼,这种饼的形状和后来的月饼有些相似。
真正让月饼与中秋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在元末明初。
当时,元朝的统治十分残暴,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准备起义推翻元朝,但由于元朝官兵搜查严密,消息传递十分困难。
于是,军师刘伯温想出了一个妙计。
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中,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
到了八月十五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朱元璋就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
为了纪念这次起义的成功,此后每逢中秋节,人们都会制作和食用这种藏有纸条的饼,并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月饼。
因为月饼象征着团圆和胜利,所以在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也就流传了下来。
月饼在发展过程中,其种类和口味也越来越丰富。
从最初的简单馅料,如豆沙、五仁,到后来的蛋黄、莲蓉、水果等各种口味,满足了不同人的喜好。
在制作工艺上,月饼也经历了不断的改进和创新。
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注重皮和馅的比例,以及制作过程中的手法和技巧。
而现代的月饼制作,则引入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使得月饼的产量大大提高,同时也保持了一定的品质。
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
![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https://img.taocdn.com/s3/m/24d50353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c8.png)
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月饼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函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又因为月饼是圆形的,象征着团圆,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又是大家分着吃,所以慢慢的形成了月饼代表家人在一起团圆的意思。
中秋吃月饼传说故事相传元朝末期,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夜起义,通过月饼夹带字条的方式相互赠送来传递情报,并成功推翻元朝。
为了纪念这一功绩,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便流传开来。
月饼简介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函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是我国月饼的“始祖”。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核,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到了唐代,在民间已经有了专门生产月饼的饼师。
并且也已经成为京城长安街上为人熟知的糕点,但并还没有成为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相传在一年中秋之夜,杨贵妃观赏皎洁的明月,看见胡饼和月亮的外形很像,便随口而出“月饼”,自此“月饼”之称便开始在民间传开。
到了北宋,中秋节皇家都喜欢吃一种叫做"宫饼"的糕点,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
明代,有聪明的饼师刻制了一些带有嫦娥奔月神话故事图案的器具用于在月饼上印制各种各样的图案。
那时的中秋节吃月饼已经在民间逐渐流传,带有神话故事的月饼出现更是受到人民的欢迎。
在元朝末期,元朝腐败无能、政府残暴。
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
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月饼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
因而一举推翻了元朝,为了纪念这一功绩,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也就传了下来。
中秋节有哪些传统习俗_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
![中秋节有哪些传统习俗_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https://img.taocdn.com/s3/m/fbf59e2c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a2.png)
中秋节有哪些传统习俗_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每年一到中秋节,平日埋头忙碌的人,到了这天,都会抬起头望望月亮,放慢节奏观赏一番,再细细品尝准备好的月饼。
你知道中秋节有哪些习俗吗?下面是我分享的中秋节有哪些传统习俗,欢迎大家阅读。
中秋节有哪些传统习俗1.吃月饼我国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
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
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吃月饼“中秋佳节吃月饼”,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风俗。
每当风清月朗、桂香沁人之际,家家尝月饼、赏月亮,喜庆团圆,别有风味。
月饼作为一种形如圆月,内含佳馅的食品,在北宋时期就已出现。
诗人兼品味家的苏东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
而作为一种食品,称为“月饼”,则始见于南宋《武林旧事·蒸作饮食》。
当时,杭州民间就有“又月饼相馈,取中秋团圆之意”。
到了元朝末年,月饼已成为中秋节日美点。
中秋吃月饼注意事项1、月饼要多吃新鲜的月饼花色品种繁多,不可能样样都能吃到。
如按一家人口的多少,选购喜欢吃的几种月饼,各切成几份,同时分食,就可以品尝到多种风味。
2、吃月饼应泡杯热茶热茶一则可以止渴,二则能去除异味、解油腻、助消化。
普洱茶、绿茶、茉莉花茶、菊花茶都是不错的选择。
不喝茶的话白开水也好,但一定要是温热的,喝冷饮可能会导致腹泻。
3、吃月饼应适量月饼中含有较多的油脂、蔗糖,不宜过量食用,特别是老人、儿童、肠胃功能不适者。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有哪些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ca5af007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21.png)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有哪些中秋节吃月饼是中国传统的一种习俗,已经有着几百年的历史。
据说,最开始的时候,吃月饼是为了纪念古代的一个英雄。
现在的月饼种类繁多,口味也各异,但它的重要性和意义却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减弱。
一、纪念屈原据说中秋节吃月饼最早源于古代的楚国。
中国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他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大臣和诗人,也是楚国的爱国者。
不幸的是,因为在对国家的忠诚和为人民提出真理的过程中,与掌权者的思想不合,屈原遭到了流放和逐出。
在流放期间,他写下了著名的《离骚》等诗歌,在楚国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后来屈原的家乡被敌人占领,他又被给害死了。
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年八月十五这一天都会把一些当地的食品扔到江里,以表达对屈原的怀念和哀思。
时间一长,这样的食品就渐渐变成了中秋节吃月饼的食俗。
传说屈原死后,月宫上的玉兔怜悯他,便拿出一枚天宫玉兔打赏给屈原子弟,满月之夜,他们就在月光下吃到了这种特别的食品。
因此,吃月饼也成了一种纪念屈原的方式。
二、表达思念的情感中秋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节日,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非常忙碌,很难有时间回到家中和家人长时间相聚,更不用说与远在他乡或异国他乡的亲友团聚。
在这个时期,人们每年到了这个节日,就会想起远在他乡的亲人,朋友和亲人,心里就会很想念他们和想回家。
为了表达这种思念和感觉,人们就会送一些月饼给他们。
这样,在异乡他国,人们也能感受到节日的气氛,获得快乐和慰藉,这使得中秋节在中国的传统和流行程度比其他礼物和食品更加的重要。
三、象征家庭团聚和美好祝愿在中秋节,吃月饼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屈原和表达思念的情感,还象征着家庭团聚和美好祝愿。
中秋节在中国是一个家庭相聚的节日,带有较浓的亲情色彩,它意味着家庭成员之间的团聚以及感情的融洽和升华。
吃月饼也象征着祝福,每枚月饼蕴含着的是祝福和平安健康,也代表着亲人之间相互关怀,相互支持和祝福的心。
月饼也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团聚和温馨气息的代表,请代表团聚和美好祝福。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由来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由来](https://img.taocdn.com/s3/m/03e4eeb2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89.png)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由来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也是农历中秋之夜。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会欣赏明亮的月亮、家人团聚、赏月、燃放孔明灯和吃月饼等等。
而吃月饼作为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习俗之一,已经在其历史长河中扎根,流传至今。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由来。
据传说,吃月饼的习俗起源于公元前三世纪的中国古代。
那个时候,秦朝暴虐统治着中国大地,人民生活在苦难和无尽的饥荒之中。
而在这个时代,岳飞这样的名字在整个大中国连屏幕也用特色甚至可扩展为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名声显赫.他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杰出的二流政治家,并且因为他的军事才能和100%身心康复异常在军事事业上的全心投入而著称,他经历了一个乱世,又走上了老年演绎这样一个顶尖的人物.他名声大噪,担任过多个职位,甚至历经生命的低谷重回年轻时候的辉煌,可以这样说他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凡的人物.然而,正当他准备兴起民兵抵抗外敌的势头时,秦始皇得知了他的计划,并将其逮捕并杀死。
岳飞的死使得整个中国大地陷入一片哀悼之中,民众为了纪念岳飞,纷纷在中秋佳节时互相赠送月饼,以表达对他的思念和敬意。
除了岳飞的故事,还有一个与明朝抗击外族侵略有关的传说,也是中秋节吃月饼习俗的起源之一。
明朝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的统治,恢复了中原的主权,并正式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首位明朝朝廷皇帝。
这段时间里经历了感情和事业双双高潮的古代人使用品非常突出优雅.他采纳了意见相左的少年的提议,人们会将饿杯当中的朱柿子引申义为深秋,于是人们便在深秋此时欣赏“丰收之景”,形成了品味秋色的习俗。
以及与食欲有关的耳饿杯,成为这个时期的清规戒律.因此,明朝时期的各种宴会会上,人们会赠送圆形的“月饼”,寓意团圆和祈望家庭幸福平安。
尽管有不同的传说,但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在后来的历史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传承。
月饼经过岁月的洗礼,不断演变成各种口味和形状的饼类食品。
从传统的莲蓉、红豆沙,到如今的冰皮月饼、巧克力月饼等等,款式繁多,味道美味可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秋节吃月饼习俗的由来
月饼是中秋节特有的食物,在中国传承已久,那么古人是怎么过中秋的呢?又是怎么吃月饼的呢?
中秋节吃月饼习俗的由来有很多版本: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
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
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
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
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
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
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
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
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在后来很长历史时期,甚至在上世纪末,许多月饼上还贴有一方小纸片!只可惜,近年所产月饼已不见小纸片踪影,月饼所含代代相传的“文化密码”荡然无存。
月饼,原本是祭月时供品的一种,以后成为民间互相馈赠的礼品。
《西湖游览志》称:“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义。
”东坡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来赞誉月饼。
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
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
当时有人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
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
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尝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
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
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
在节日之夜,人们还爱吃些西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