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音乐教案独特的民族风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独特的民族风教案
《独特的民族风》教案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
一、【教材分析】本课选用了具有浓郁中国边疆少数民族音乐特点的民歌,让学生初步对我国少数民族中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及音乐特色有所了解。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为以后我们掌握、弘扬、传播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打下基础。
1、蒙古族音乐的风格,是由其人民长期的居住地区特点、经济形态、文化交流,尤其是草原游牧的生活方式等因素决定的。
蒙古族民歌的体裁众多,其中以“长调”、“短调”最具代表性。
长调的旋律舒展悠长,节奏自由,句幅宽大,富有浓郁的草原气息。
本课选取了蒙古族长调歌曲《辽阔的草原》歌中用生动的比喻和含蓄的语气歌颂了草原上的姑娘。
2、藏族音乐可分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三大类。
民间音乐中又分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器乐五类。
在本节课藏族民歌选取的是《宗巴朗松》这是一首流行于西藏的一首传统的歌舞曲,具有典型的囊玛音调。
3、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的特点继承了古代西域音乐的传统,融合了中原音乐、印度音乐、波斯阿拉伯音乐的因素,形成了独特的维吾尔族音乐文化。
音乐旋律明朗、活泼、热情、奔放、舞蹈性极强。
本节课中新疆维吾尔民歌选取的是《牡丹汗》,这首歌曲虽是一首爱情歌曲,但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气势宏大。
旋律明朗、奔放,感情充沛,具有浓郁的维吾尔民族特色。
二、【学情分析】我们学校地处康巴地区——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我县是一个以藏、汉、彝多民族的聚居地,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比较丰富,但由于受交通、经济、观念及教学条件的影响,许多中小学从未开过能达到音乐教学目标的课程。
学生无任何音乐基础,因此在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上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和难度,但学生们从小受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的感染,对音乐课有浓厚的积极性,这将成为我们音乐教学的有利条件。
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民歌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认识、理解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特征。
高一音乐《独特的民族风》教案
独特的民族风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分辨、掌握长调、短调、藏族、维吾尔族音乐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对比欣赏蒙古族与维吾尔族的民歌及基本音乐知识,分析作品节奏、旋律,从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民族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重点:聆听分析歌曲《辽阔的草原》、《牡丹汗》、《宗巴朗松》难点:比较蒙古族、维吾尔族的音乐节奏、旋律和风格特征。
教具:多媒体教学内容:教师:经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想同学们对音乐的欣赏与鉴赏能力都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
那么上课之前,老师提个问题:咱们中华民族有多少个民族?学生:......教师:咱们中华民族56个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而他们的民歌也是以这些文化为基础,形成了各自的韵味。
那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几首比较有特色的民族的民歌。
一、首先欣赏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原》教师:我请同学来说说歌曲有什么特点?(从速度、旋律、节奏方面考虑)学生:……(速度慢,节奏自由、舒缓,旋律开阔悠长)教师:这与我们上《草原英雄小姐妹》那一课时所说的蒙古族的哪种形式的民歌相对应?(长调还是短调?)学生:……(长调)教师:好的,那么在听歌的时候,你们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教师:这首歌用颇具草原特色的音调,配上对草原上姑娘赞美的歌词,表达了蒙古族青年对爱情生活的珍视和追求。
教师:蒙古族的乐器主要有马头琴(给大家看图片),再听一听马头琴的音色。
教师:我们再来听一听,唱一唱《嘎达梅林》,并判断是长调还是短调二、教师:接下来我们欣赏一首维吾尔族歌曲《牡丹汗》,大家仔细听,老师一会让大家来分析(从速度、节奏、旋律等方面分析)学生:……(速度快,节奏轻快,旋律生动活泼,热情奔放)教师:《牡丹汗》属于爱情歌曲,而爱情歌曲则是维吾尔族民歌的主体。
这首歌曲呢,从字面上看表现了对恋人的赞美和深情,但实质却充满哲理——它劝人们要选择好人交朋友,对爱情要专一,反映了维吾尔族人民开阔博大的胸怀。
独特的民族风(教案)
独特的民族风第一章:认识独特的民族风1.1 了解民族风的定义和特点1.2 探讨民族风的起源和发展1.3 分析民族风与其他风格的音乐、舞蹈、服饰等的不同之处第二章:探索不同民族的特色2.1 研究汉族的音乐、舞蹈、服饰等文化特色2.2 深入了解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服饰等文化特色2.3 比较不同民族的特色,探讨其异同之处第三章:民族音乐的欣赏与分析3.1 介绍民族音乐的基本特点和分类3.2 欣赏经典民族音乐作品,感受其独特的魅力3.3 分析民族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的特点第四章:民族舞蹈的欣赏与学习4.1 了解民族舞蹈的基本特点和分类4.2 欣赏经典民族舞蹈作品,感受其独特的魅力4.3 学习简单的民族舞蹈动作,体验舞蹈的风格和情感表达第五章:民族服饰的欣赏与制作5.1 研究民族服饰的特点和设计理念5.2 欣赏各种民族服饰作品,感受其独特的魅力5.3 尝试制作简单的民族服饰,体验服饰的文化意义和表达方式第六章:民族风的现代演绎6.1 探讨民族风在现代音乐、舞蹈、服饰等方面的演绎方式6.2 分析现代演绎中民族风与其他风格的融合和创新6.3 欣赏现代演绎的经典作品,评价其成功之处和独特魅力第七章:民族风的文化价值与传承7.1 探讨民族风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7.2 分析民族风对于文化多样性的贡献7.3 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民族风,使之与现代社会相结合第八章:民族风与国际交流8.1 探讨民族风在国际舞台上的展示与影响8.2 分析民族风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和意义8.3 欣赏民族风在国际舞台上的经典表演,了解其跨文化传播的魅力第九章:民族风的创新与发展9.1 探讨民族风在创新与发展中的可能性9.2 分析民族风与其他风格的融合与创新9.3 欣赏民族风创新发展的经典作品,评价其成功之处和独特魅力第十章:综合实践与展示10.1 引导学生进行民族风的音乐、舞蹈、服饰等创作和表演10.2 组织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10.3 展示学生的创作和表演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认识独特的民族风难点解析:学生可能对民族风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不够了解,需要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讲解,提供详尽的信息和实例。
独特的民族风(教案)
独特的民族风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各民族的独特风情和文化特点。
2. 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各民族的独特风情和文化特点。
2. 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
教学难点:1. 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各民族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各民族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各民族的名字。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各民族的了解和认识。
二、课堂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民族,深入了解该民族的风俗习惯、传统节日、特色美食等。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三、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出示各民族特色美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各民族美食的制作方法和食材。
2. 学生分组合作,选择一种民族美食进行制作。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提出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建议。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民族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历史、文化、传统等,下节课分享研究成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传统节日、特色美食等,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和独特性。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通过动手制作各民族美食,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课后作业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一个民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六、民族音乐与舞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体验我国各民族的音乐和舞蹈艺术。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舞蹈的简单表演能力。
3. 通过音乐和舞蹈的学习,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教学重点:1. 欣赏和分析各民族的音乐和舞蹈特点。
2. 学习简单的民族舞蹈动作。
高中音乐《独特的民族风》教案
高中音乐《独特的民族风》教案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民歌的民族风格。
2、认识长调、囊玛、爱情歌曲等民歌体裁。
3、初步懂得民歌与人们的生活地域、生活方式、经济形态、文化传统、语言语音等因素有紧密关系,也是形成起民族风格的重要原因。
主要教学内容
1、《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牡丹汗》。
2、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民歌特征。
重点和难点
《宗巴朗松》。
理解这三首民歌的民族风格。
教学方法
欣赏法、谈话法、表演法等。
相关准备
多媒体设备、《独特的民族风》课件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同学你们看这几张图片,有谁能说出这是哪个民族的乐器?维吾尔族的达卜和冬不拉。
这是蒙古族的马头琴。
它们都生活在我国的西北地区,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走进西北,去听一听那里都有些好听的民歌。
高中音乐《独特的民族风(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独特的民族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从音乐表现要素体验、辨识蒙古族长调、短调及维吾尔族民族音乐的特点。
2.学生通过学唱歌曲《嘎达梅林》、为歌曲《达坂城的姑娘》伴奏及分组讨论编创具有维吾尔族风格的音乐节奏等音乐实践活动,深化对音乐的理解,提升音乐艺术表现技能,增强艺术表达自信,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通过对蒙古族及维吾尔族音乐作品的感知和表现,从文化角度认知音乐作品的文化背景和风格特征,探究其独特风格和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引导学生能以开阔的视野、体验、学习、理解其他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树立平等的文化价值观,拥有尊重文化多样性的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1.从音乐表现要素体验、辨识蒙古族长调、短调及维吾尔族民族音乐的特点。
2.通过对蒙古族及维吾尔族音乐作品的感知和表现,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难点:1.从文化角度认知音乐作品的文化背景和风格特征,探究其独特风格和文化内涵。
2.通过编创维吾尔族音乐风格节奏,提升音乐艺术表现技能,增强艺术表达自信。
教学方法:体验法、对比法、模仿法、讨论法、互动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放映课件、维吾尔族手鼓、钢琴。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播放歌曲《鸿雁》视频,让学生伴随音乐进入教室。
二、授课过程(一)总述咱们中华民族是一个由56 个民族共同生活的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而他们的民歌就是以这些文化背景为依托,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独特韵味。
(二)蒙古族1.介绍蒙古的风俗人情:草原、蒙古包、那达慕等。
2.介绍蒙古族长调歌曲《辽阔的草原》:歌曲中用生动的比喻和含蓄的语气歌颂了草原上的姑娘,表现了蒙古族青年对爱情的珍视和追求。
1955 年,歌唱家宝音德力格尔用这首歌参加了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并获得了金奖。
从那以后,这首歌曲变成了蒙古族长调歌曲的经典,传遍全国享誉世界。
3.播放音频《辽阔的草原》,设问:请同学们从节奏、句幅、旋律、音色等方面总结一下这首长调歌曲的特点?生答:节奏自由,字少腔多,旋律悠长,起伏较大等。
高中音乐教学课例《独特的民族风》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互动与讨论拓宽学生视野及知识面。
本节课围绕教学目标,结构环节的设计、时间的把
握,流畅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了预想中的效果。
课堂气氛活跃,但在学习的过程中仍有不尽人意的地
方。比如:在讨论民族音乐形成的原因是,有个别同学
发言不够积极,原因是紧张不好意思发言,心理素质差
等。还有的根本就是没有搜集到充足的资料,最主要原 因就是学生没有音乐基础,不知道如何下手。还有在试 唱《嘎达梅林》的时候,有的同学长的跑调了,这主要 是因为学的次数少,有的同学对音乐的感受力及接受力 差,所以长的不是很好,但因为这位同学是主动站起来 唱的,由于他的勇气可佳,还是给予了表扬。还有在课 程即将结束时,让学生与老师参与活动是,老师说可以 跟着欢快的节奏大家动起来,但学生不好意思。这方面 将是我在今后课堂教学中应不断培养的环节。
述
信息,并简要反思在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课程教学要
怎么转变才能更好实现育人目标?)
本节课是第二单元多彩民歌的一个子课题,根据新
课改音乐鉴赏的教学目标及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况,
拟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欣赏、分析蒙古族民歌及藏族
民歌,进行教学。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
原》藏族民歌《宗巴朗松》维吾尔族《达坂城的姑娘》
转、合”等。
[教学重点]
一、认真细致地聆听三首民歌,感受、体验、理解
三首民歌的内容、感、风格及其创作方法,并在此基础
上做适当的审美评价。
二、了解民歌体裁“花儿”与“信天游”
[教学难点]
一、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
二、探究西北民歌的音乐风格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内
在原因。
(分析学生在本课中所需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学
高中音乐独特的民族风教案
课题
《独特的民族风》
课型
欣赏课
教材版本
人民音乐出版社
任课教师
课时
一课时
授课年级
高二
上课地点
电教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乐曲欣赏中,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并能分辨不同民族的民歌。
2.过程与方法:在乐曲欣赏中,让学生感受旋律的情绪,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欣赏,把音乐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有机地渗透在音乐审美体验之中。
2.欣赏《宗巴朗松》—囊玛歌曲
3歌曲赏析:引子+歌曲两局部组成。
引子给人以平稳中带有律动感的印象。
歌曲有旋律典雅优美、细腻抒情,不时有转调的现象表现出来。
歌词简析
首先说明:是洁白的邦棉花装饰了草原。
其次说明:只要草原不变化,就有蜜蜂来亲近。外表上看,歌词在写景、写实,但其深层内容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维吾尔族民歌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风格浓郁。其歌词多采用比兴的手法,寓意深刻;衬词中有长有短,在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旋律生动活波、热情奔放。
2、维吾尔族民歌中,爱情歌曲、劳动歌曲、历史歌曲和习俗歌曲是其代表性体裁。其中,爱情歌曲是维吾尔族民歌的主题。
3、维吾尔族音乐的调式种类十分丰富。do、re、mi、sol、la、si各音均可称为主音,《牡丹汗》这首歌以“re〞为主音,是维吾尔族特有的一种民族调式。它既不属于我国汉族的商调式,也不属于欧洲中世纪的多利亚调式。歌曲的旋律有时平稳流畅,有时起伏跌宕,表现出一种明朗、奔放、充分的感情,也表现出一种鲜明而浓郁的维吾尔族音乐风格。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它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并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经受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提炼而成,是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格的非专业音乐创作的歌曲类型。
《独特的民族风》教案
课题:《独特的民族风》
课型:音乐鉴赏
年级:高一年级
课时:一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一、教材分析
《独特的民族风》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课程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课为本单元欣赏教学的第二课时。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的是通过欣赏,使学生学习和感受藏族民歌。在感受和体验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以教材内容为依据拓展、延伸。本课充分利用音乐资源,挖掘民族音乐文化的特色。
(三)实践活动
由老师跳一段藏族舞蹈让学生欣赏藏族舞蹈的风格特点,同时带动学生学习一小段藏族舞蹈,让学生亲身体验藏族舞蹈,从优美的舞蹈及旋律中体味其民族风格及特点。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欣赏了藏族歌曲,了解了藏族歌舞的民族音乐特点;音乐作品中的民族风格,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特性在音乐中的体现。它反映了人民的生活习惯、思想感情、语言特点、历史文化影响等。
3、聆听藏族歌曲《宗巴朗松》
(1)提问学生听后歌曲的旋律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歌曲共分为几部分组成。
(2)作品分析:《宗巴朗松》是流行于西藏的一首传统歌舞典,具有典型的囊玛音调。结构由引子+歌曲+舞曲组成,旋律典雅优美、细腻抒情,节奏舒缓。歌词写景、写实,却蕴涵深刻的哲理:人需要用高尚的道德修养来充实、提高自己,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会有众多的朋友和他接近。演唱者演唱歌曲时,常伴有礼让、鞠躬之类的简单动作。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放藏族歌曲《天路》,让学生随着音乐走进教室,歌曲放完提问学生对西藏的了解有多少,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二)讲授新课
1、介绍藏族的风土人情以及藏族音乐的分类
西藏被称为歌舞之乡,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藏族音乐可分为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三大类,歌舞音乐分为:果谐、堆谐、弦子、囊玛、谐钦、热巴谐等《宗巴朗松》属于民间音乐的歌舞音乐。
:独特的民族风-人音版必修 《音乐鉴赏》教案
独特的民族风 - 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音的声音特征和表现形式;2.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民族风格;3.学习欣赏和演唱具有独特民族风的人音歌曲;4.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和唱歌能力;5.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对中华文化传统的传承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不同民族文化和音乐风格的特征;2.学习人音的表现技巧和演唱方法;3.提高艺术鉴赏水平和唱歌能力。
难点1.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民族风格;2.掌握人音的表现技巧和演唱方法;3.演唱时掌握正确的发声方式。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教学内容1.人音的声音特征和表现形式;2.中国传统音乐的民族风格;3.具有独特民族风的人音歌曲欣赏和演唱。
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和分组讨论;2.老师独唱和学生模仿练习;3.教师演示和学生跟唱练习;4.听歌、欣赏、评析。
四、课程安排第一课时:人音的特点和表现技巧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人音;2.了解和掌握人音的表现技巧;3.学习并掌握人音的发声方式。
教学内容和方法1.课堂介绍人音的概念和发音方式;2.老师示范和学生模仿练习;3.学生分组练习和演唱练习;4.小组展示和整合。
第二课时:中国传统音乐的民族风格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民族风格;2.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特征和表现形式;3.学习各民族音乐的代表作品。
教学内容和方法1.介绍中国传统音乐的民族风格;2.通过欣赏和比较不同民族音乐的特点,了解民族文化和音乐;3.欣赏代表性的民族音乐作品并分析探讨。
第三课时:具有独特民族风的人音歌曲欣赏和演唱教学目标1.学习具有不同民族风格的人音歌曲;2.提高学生对不同民族音乐的鉴赏能力;3.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教学内容和方法1.听不同民族风格的人音歌曲,了解不同的音乐文化;2.老师教授歌曲的歌词、曲调和发音技巧;3.学生模仿演唱和分组练习,加强唱歌技巧和音乐感知能力。
五、教学评估1.常规测评:每次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2.课堂测评:听唱和小组演唱的评分;3.期末考试:针对学期内所学知识进行考核。
第三节《独特民族风》教案
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体验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民歌的民族风格。
2、认识“长调”、“囊玛”、“爱情歌曲”等民歌体裁。
3、初步懂得民歌与人们的生活地域、生活方式、经济形态、文化传统、语言语音等因素有紧密关系,也是形成民族风格的重要原因。
二、教学重点:在感受、体验的基础上,认识、理解蒙古族、藏族及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特征。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民歌的风格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并会用恰当的音乐术语对歌曲进行风格特征描绘。
四、教学准备:《独特民族风》课件、欣赏歌曲音视频、拓展歌曲音视频、创设情景风景图片和视频。
(《小西召》在课前准备前提前打开。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导入: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了人数最多的汉族,还有傣族,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等等。
现在我们通过视频来看看这些少数民族居住的地理风貌、生活环境。
同学们也猜猜这些是哪个省份。
2.观看《爸爸去哪儿》节目短视频。
并思考问题。
问题1:拍摄的场地分别是在哪里?答:内蒙古。
新疆。
问题2:这些地理位置分别形成了哪些民族?答:蒙古族。
维吾尔族。
相信同学们通过地理课、语文课的学习。
或多或少对这些民族有了自己的理解,今天我们要通过对一些对西部民歌的探究和欣赏来了解他们的音乐文化。
(二)、感受体验民歌:(提问分小组提问)1.①听音频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原》。
(在聆听过程中注意乐器马头琴的伴奏,让学生判读是藏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中的哪个民族。
)提问:仔细聆听《辽阔的草原》说说歌曲有什么特点?并判断是哪个民族民歌(速度、旋律、节奏方面考虑。
)小结:学生回答之后。
点明蒙古民歌长调特点:长调民歌是蒙古民歌主要艺术形式之一,主要流行于牧区;旋律舒展悠长,节奏自由,句幅宽大,富有浓郁的草原气息。
包括草原牧歌、赞歌、思乡曲、婚礼歌、情歌等不同歌种。
既然蒙古民歌有长调,那么就有短调。
②播放视频歌曲《小西召》,小结短调的特点:短调与长调相对而言,泛指那些曲调短小、具有明确节奏节拍的歌曲。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
《独特的民族风》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一)通过欣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民歌,感受各民族民歌的风格,并初步了解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特点。
(二)认识了解“长调”、“囊玛”、“爱情歌曲”等民歌体裁。
(三)激发对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
二、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对比欣赏歌曲,使学生能够分辨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掌握有关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音乐文化知识。
难点:能主动分析藏族、维吾尔族的民歌风格,并能学会对民族音乐风格进行判断。
引导学生多角度的关注少数民族民歌。
,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产生、发展条件及原因作适当研究。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聆听蒙古族民歌,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区别认识长调、短调。
理解蒙古族民歌音乐风格及题材形式。
(二)聆听少数民族民歌,通过对比的形式掌握囊玛、维吾尔族的爱情歌曲的相关知识;对三个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产生、发展及民间音乐分类知识要有所了解。
四、教学方法
(一)充分利用教材,布置、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及参考资料
(二)对少数民族的民歌,中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认识、理解其音乐风格。
因此,要保证必要的音乐时间活动。
在聆听过程中进一步感受、认识民族风格。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音乐术语对民歌进行描述与情感的表达。
(三)教师必要的少而精的讲解,在音乐时间活动中,由学生提炼、归纳、总结。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独特的民族风
《独特的民族风》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欣赏本课音乐作品《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牡丹汗》,辨别本课不同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
(二)学唱几首民族歌曲,在老师的引导下,从优美的旋律中体味其民族风格及特点。
(三)用肢体语言表现各民族的音乐特色。
二、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认识其音乐风格。
难点:音乐文化和民歌的联系。
鉴别检测:
对于少数民族乐器的图片、音色、名称、所属民族以及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歌曲风格学生能进行正确的分辨。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
二、 教学内容:
1、聆听民族歌曲《牡丹汗》、《辽阔的草原》等少数民族民歌体会民族歌曲的风格。
2、比较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的音乐节奏、旋律和风格特征的不同。
三、教材分析:
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
科目:音乐
年级:高一年级
课时:一课时
人数:45~55人
一、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喜爱民族音乐并乐于主动探究民族歌曲与生活的关系,培养热爱祖国优秀音乐文化的的感情,增进民族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2、通过欣赏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部分民歌与了解基本音乐知识、分析作品的节奏、旋律,从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学生展示结束后,大屏幕配合音乐播放各民族风情图片,带学生走进这三个少数民族民歌的世界。
在课前通过查询资料,对这三个少数民族风俗习惯、风土人情以及民族特色有一定的了解。
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活跃课堂气氛。
师生互动,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真正参与进课堂。
二、走进多情新疆
(1)营造活泼的新疆音乐气氛
九、教学反思:
请同学们自由联想,畅谈自己听完歌曲的感受。
(4)合唱歌曲《套马杆》
蒙古族代表队学生课前了解蒙古族民歌音乐体裁。
学生沉浸在悠长的蒙古族民歌里,畅谈音乐感受。
唱一唱蒙古族流行歌曲。通过演唱感受体验音乐。
由于之前已经引导学生进行鉴赏音乐,所以这一环节以知识点和体验为主,并让学生自主欣赏。
总结
用表格总结这三个民族独特的民族风。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维吾尔族歌曲风格特点、体验维族舞蹈,了解新疆传统乐器。
独特的民族风(教学设计)
5.短调民歌:欣赏《嘎达梅林》。
这是一首流传很广的蒙古族长篇叙事歌,也是一首英雄的赞歌,表达了草原人民对英雄的热情讴歌和无比崇敬之情。嘎达梅林的起义是为了保护蒙古牧民的利益,而放垦对今天最大的危害是对环境的破坏。科尔沁草原逐渐成为科尔沁沙地,歌曲塑造了嘎达梅林这一英雄形象。爱护环境要从我们每个人自身做起。思考:这首民歌与《辽阔的草原》在节奏、旋律上有什么不同之处?两首民歌又有什么相同?
9.总结蒙古族音乐特点:
蒙古族民歌——长调、短调
旋律多大跳、演唱多滑腔、马头琴演奏多滑音
罕见的唱法“呼麦”
舞蹈特点“抖肩”
三、拓展阶段:
舞蹈体验:教学生几个蒙、维吾尔族三个民族有代表性的舞蹈动作。
四、教学评价:
对于少数民族乐器的图片、音色、名称、所属民族以及蒙古族、维吾尔族歌曲风格学生能进行正确的分辨。
常用乐器——弹布尔
*蒙古族*:
*诗歌朗诵《敕勒川》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请同学们告诉我,这首诗描写了哪一个民族的美景?读到这首诗歌,我们会想起绵垣千里,牛羊满地的蒙古大草原,以及在大草原上生活的勤劳勇敢的蒙古人。
*蒙古族简介:蒙古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教学
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
重点
难 点
重点:以蒙古族《辽阔的草原》、《嘎达梅林》为欣赏重点,在聆听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体验蒙古族的民歌风格。
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独特的民族风》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独特的民族风》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独特的民族风》
教学设计
【课题】高中音乐鉴赏模块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蒙古民歌
【教学目标】通过聆听蒙古民歌《辽阔的草原》能够对蒙古民歌有初步认识,了解蒙古民歌常见的音乐特点;感受蒙古民歌风格,激发学生对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多渠道、多角度分析蒙古民歌的音乐风格和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认识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现状及探讨如何发展。
【设计理念】通过欣赏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创设教学情景,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导入蒙古民歌《辽阔的草原》,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总结出蒙古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励自主探索
1.有一首歌曲在2005年春节晚会首播之后,受到大家广泛的热爱,并被评为最受观众喜爱的歌曲,现在这首歌曲被改编成各种flash动画和手机铃声,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以听到它的旋律,这首歌是……
2.播放歌曲《吉祥三宝》回答问题
(1)我们从演唱者的歌声和服装,能说出他们来自哪个少数民族吗?
(蒙古族)。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
《独特的民族风》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一)倾听《牧歌》、《嘎达梅林》、《宗巴朗松》、《牡丹汗》四首民歌,感受体验蒙藏维族民歌
民族风格特征。
(二)认识了解“长调”、“短调”、“囊玛”、“爱情歌曲”等民歌体裁,从旋律中体会音乐风格及演唱特点。
(三)引导学生感悟不同风格民歌与其物质基础、文化渊源的关系,激发学生对我国各民族多元文化的兴趣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聆听《牧歌》《嘎达梅林》《宗巴朗松》《牡丹汗》这四首民歌,通过对比欣赏,分辨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
(二)区分蒙古族音乐体裁——“长调”和“短调”
(三)探究民族歌曲与生活的关系
(四)通过音乐实践活动,由学生提炼、归纳、总结三民族民歌风格,及其相关知识。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欣赏《牧歌》、《嘎达梅林》、《宗巴朗松》、《牡丹汗》,感受、体验民族风格特征,了解民族体裁。
(二)引导学生通过旋律风格判断归属民族,并认识几种少数民族常用乐器。
四、教学资源建议
(一)人音社配套音像资源及教材资源。
(二)网络资源。
(三)发掘学生的教学资源。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一)以倾听,学唱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引导学生在亲身感受体验中,学习了解蒙藏维各民族民歌的音乐风格,激发学生对我国各民族多元文化的兴趣和情感。
(二)精选多媒体材料,课上以视听唱相结合,身临其境感受藏蒙维三民族民歌的音乐风格。
(三)引导提示学生课外收听收看音乐频道,从中探究民歌艺术的独特魅力。
六、教学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音乐教案|《独特的民族风》
欢迎来到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福建中公教育考试网提供真实可靠的福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考试最新资讯,包括招考公告、考录进程、考试培训、面试辅导、资料下载等。
我们在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等着你回来。
小编推荐>>>教师考试面试备考指导|13个学科教案【汇总篇】(按住ctrl点击即可查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民歌的民族风格。
2、认识长调、囊玛、爱情歌曲等民歌体裁。
3、初步懂得民歌与人们的生活地域、生活方式、经济形态、文化传统、语言语音等因素有紧密关系,也是形成起民族风格的重要原因。
主要教学内容
1、《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牡丹汗》。
2、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民歌特征。
重点和难点
《宗巴朗松》。
理解这三首民歌的民族风格。
教学方法
欣赏法、谈话法、表演法等。
相关准备
多媒体设备、《独特的民族风》课件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同学你们看这几张图片,有谁能说出这是哪个民族的乐器?维吾尔族的达卜和冬不拉。
这是蒙古族的马头琴。
它们都生活在我国的西北地区,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走进西北,去听一听那里都有些好听的民歌。
二、作品鉴赏
(一)《辽阔的草原》
1、我们的第一站是蒙古大草原,你们听远处传来了歌声,你们边听边思考这首歌曲的速度、节奏、旋律有何特征。
生:速度慢速;节奏自由、舒缓漫长;旋律开阔悠长、绵延起伏。
师:还有吗?
生:有很多的装饰音。
2、师:同学们听的都很仔细,说的也非常好。
蒙古族民歌的体裁众多,其中以长调和短调最具代表性。
短调的结构规整,节奏整齐,句幅短窄,字多腔少,具有叙述性的特征。
刚才我们欣赏的就是一首长调,《辽阔的草原》。
歌曲旋律采用了羽调式作为发展基础,这也使音乐更富有鲜明的蒙古族色彩。
3、那同学们思考一下有哪些原因影响了这种风格的形成。
生:蒙古族人民生活在北方的草原地带,草原非常的辽阔。
他们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这样的地理环境、生活条件和经济形态影响了蒙古族音乐独特的风格的形成。
4、歌词结构有什么特点呢?
生:两句为一小段,上下句呼应对比。
上句借景比喻,下句抒情。
5、我们完整的再听一遍,听完后说一说歌曲表达了蒙古族人们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生:表现了蒙古族年轻牧民对爱情生活的珍视和追求。
6、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嘎达梅林》,大家来判断一下它是属于长调还是短调呢?
生:短调。
师:为什么呢?
生:结构规整,节奏整齐。
(二)《宗巴朗松》
1、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西藏去听一听。
藏族音乐可分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三大类。
民间音乐中又分为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器乐五类。
囊玛是藏族的一种传统歌舞,主要流传于拉萨、日喀则等地。
今天我们要欣赏的就是具有典型囊玛音调的歌曲《宗巴朗松》。
同学们边听边思考,歌曲具有怎样的风格特征?
生:节奏舒展,旋律优美典雅、细腻抒情。
2、我们来看歌词,看似很简单,你们觉得有什么内在含义吗?
生:歌词用写景来比喻人需要用高尚的道德修养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只要道德高尚的人,才有众多的朋友和他接近。
3、藏族同胞在演唱歌曲时,常伴有礼让、鞠躬之类的简单动作呢。
接下来请几名同学跟着老师一起,边听边做一做动作。
(三)《牡丹汗》
1、接下来请大家听一首歌,大家猜一猜他是什么民族的。
生:维吾尔族。
师:维吾尔族音乐继承了古代西域地区的传统,吸收了中原音乐、印度音乐、波斯阿拉伯音乐的有益营养,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音乐风格。
2、那你们觉得音乐的风格是怎么样的呢?
生:旋律生动活泼、热情奔放。
节奏具有动感。
3、现在就请大家唱一唱这首歌曲的节奏,我们来感受下为什么维吾尔族的音乐充满了律动充满了动感呢?
(打节奏)生:有还很多附点节奏,还有前八后十六节奏。
师:没错,正是如此让歌曲充满了动感和活力。
4、维吾尔族民歌可分为爱情歌曲、劳动歌曲、历史歌曲、习俗性歌曲。
你们觉得这首歌曲是属于哪种歌曲呢?
生:爱情歌曲
5、复听。
大家思考歌曲蕴含了怎样的深刻哲理呢?
生:劝人们要选择好人交朋友,对爱情要专一。
四、拓展探究
讨论题:结合前面的欣赏,思考民族音乐的产生与发展,与该民族的生活地域、生活方式、经济形态、文化传统、文化交流等因素有什么关系?
五、课堂小结
冼星海说过,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
这些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希望同学们能对民歌感兴趣,对祖国的民族文化有感情,肩负起继承发扬民族音乐文化的重任。
查看更多教案,推荐您阅读:面试备考指导|13个学科教案【汇总篇】(按住ctrl点击查看)。